《狐狸》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狐狸》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狐狸》教案1
活动目标:
1、 初步阅读图书,能借助场景图卡,了解故事内容和情节的变化发展。
2、 能较细致地观察画面,大胆使用词汇和体态动作表达自己对画面的理解。
3、 有浓厚的阅读兴趣,能有目的地进行阅读。
活动准备:
课件、图书、图片、故事录音
活动过程:
1、欣赏图书封面和第一幅画面,引起阅读兴趣。
(1)幼儿观察封面,了解故事的名字,猜测故事内容。
(2)幼儿观察并表述第一幅画面的内容。
教师:你可以说一说这幅图告诉了我们一些什么吗?
2、幼儿自主阅读2-21页,了解发现故事的主要内容及线索。
(1)幼儿自主阅读2-21页,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教师:故事发生在哪里?故事里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
(2)幼儿再次阅读,发现故事发生的线索。
教师:熊、兔子、公鸡追狐狸时经过了哪些地方?
(3)教师出示树林、小山、大海的图片,帮助幼儿了解故事发生的线索。
教师:狐狸抱着小鸡先到了哪里,再到了哪里,又到了哪里?
3、共同阅读图书前半部分,感知故事情节的发展。
(1)师生共同阅读,引导幼儿讲述大熊、兔子、公鸡追赶狐狸时的经历。
教师:大熊它们是怎样救小鸡的?
(2)引导幼儿发现讲述在树林、小山、大海上小鸡和狐狸相处时的样子,发现小鸡和狐狸关系的变化。
教师:大熊它们追得真累啊,那么,狐狸和小鸡呢?它们是怎么样的呢?
4、听录音,集体阅读图书。
《狐狸》教案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
2、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明白爱听好话就会上当受骗的道理。
3、创设情境,让学生领悟课文蕴含的意义,进行创造性想象。
教学重点:
通过课文对话部分的学习,感悟出句子蕴含的道理,明白爱听好话就会上当受骗的道理。
教学难点:
对话部分的学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课件:一棵大树,树上有个窝和乌鸦,树下有个洞和狐狸。
2、谈话:小朋友,上一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乌鸦住在大树上,狐狸住在树底下的洞里,他们两个是邻居,那他们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继续来学习29课。
二、学习课文二、三自然段。
1、出示课件: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你们看,这一天,乌鸦在干什么?指导说话练习。
(1)、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写了出来,我们一起来读读。齐读。
(2)、想想,乌鸦很高兴,会想些什么?出示句式:乌鸦心想 指名学生说。
(4)、小结:乌鸦和孩子们可以美餐一顿了,谁能把乌鸦的高兴劲读给大家听听。
(3)、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等。
2、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这时候狐狸肚子也饿极了,它也出来找吃的,一抬头就看见了乌鸦嘴里的那片肉。(学生接着说。)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
(1)、点口水图:狐狸怎么样?出示馋得直流口水。
(2)、指导读。试读,指名读等。
(3)、这时,狐狸的小脑子想开了,它会想些什么?你能说给大家听听,指名说。
(4)、小结:乌鸦找到了一片肉,非常高兴,那狐狸在树下动坏脑筋,想把肉骗到手,那狐狸怎样骗到手的?
三、学习课文第四到第八自然段。
(一)、自读课文。初步感知三次对话的内容。
1、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的四到八自然段。自己去读读这几段,想想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和乌鸦?为了得到这片肉狐狸动了几次脑筋?请你用“ ”划出来。乌鸦听了,又有什么不同的反应?用“ ”划出来。
2、交流。
(1)、指名说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
(2)、狐狸很会动脑筋,用说好话的办法来骗到肉的,那你找到了?出示狐狸说的三次话。
(3)、指名说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出示乌鸦的三次反应)
(4)、每一次又有什么不同的反应?
出示乌鸦的三次不同的反应。
(二)再读这些对话。细细弄懂三次对话所包含的内在意思。
1、自己读读,小组讨论:动脑筋会说好话的狐狸你从狐狸的话中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爱听好话的乌鸦你又从哪里看出来?等会要请你们说说理由。
2、小组讨论。
3、交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同时师生共同讨论理解句子的内涵。结合朗读指导。
交流狐狸的话:(课件可随时出示有关的内容。)
(1)、第一次:
让学生说。理解狐狸用问好的方法来让乌鸦开口说话。
可问学生狐狸是真的在问好吗?这句话中哪里还能看狐狸在说好话,不是真心实意地问好?看课件:点红“狐狸想了想”。
指导朗读:用假装亲热的语气读。
试读,指名读,齐读。
(2)、第二次:
学生说。理解狐狸用孩子来打动乌鸦的心。
指导朗读。试读,指名读,小组读。(用假装关心,亲切的语气读)
(3)、第三次:
学生说。这里你能具体说说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狐狸在说假话来讨好乌鸦?
结合看课件:理解乌鸦的羽毛的'难看;
用课件声音的演示让学生理解乌鸦的嗓子难听。
朗读指导:看谁读得能让乌鸦动心。
试读,指名读,男女读。
引读:这三次狐狸的话;
狐狸动了不少的脑筋,好话说得一次比一次动听,怪不得乌鸦要受骗了!
4、交流乌鸦的话:
(1)、从哪里看出乌鸦爱听好话?学生说。
(2)、理解乌鸦第一次还有所警惕。第二次就有点心动了。第三次就得意极了。板书:得意。
(3)、指导读。
(三)、学习结果。
1、乌鸦在狐狸的一次又一次的花言巧语下怎么做的?
课件出示句子。
齐读。理解刚……就……。板书:掉肉。
2、小结并完成板书。
四、分角色表演。
1、抽学生上来表演。
2、评价。
五、明理。
1、乌鸦的肉在狐狸的甜言蜜意中被走了,这时乌鸦会怎么想?
2、我们小朋友以后要多动脑筋,仔细辨别别人的话到底是真是假,那就不会轻易上当了,相信你们都能成为聪明的人。
《狐狸》教案3
一、复习检查生字词。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1 课《狐狸和乌鸦》。老师想看看我们上节课学的生字词掌握得怎么样?
课件出示词语: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本课,老师来考考大家。文中出现了很多的“一”,他们的读音有变化。请同学们边读边体会。
复习“一”的不同读音
一片肉 一溜烟
眼珠一转 刚一开口
直流口水 没有回答
摇摇尾巴 唱了起来
二、研读重点,探究感悟。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师:通过读书我们已经知道狐狸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师:狐狸找呀找呀,来到大树下看到了谁? (出示课件:一只叼着肉的乌鸦)
师:这只乌鸦嘴里叼着一块肉,“ 叼” 是什么意思?你能表演一下吗?教学“叼”字
(出示挂图)明明是在树林里,乌鸦的嘴里怎么会叼着一片肉。这肉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谁能告诉我?
师小结:原来乌鸦这么辛苦才得到这块肉,要给它的孩子吃,谢谢你们,现在我明白了。
师:(出示课件:狐狸图)这只狐狸已经好几天没有吃东西了。它看到乌鸦叼的肉时,会怎样想?(出示课件:“ 狐狸会想些什么?” )
师:狐狸心里是这样想的,又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师:(出示课件:狐狸馋得直流口水图、文)“ 馋得直流口水” 是什么意思?我们在什么时候也会“馋的”是啊,当我们看到美味的食物的时候,我们也会馋的直流口水。
师:齐读最后一句话 。(“ 狐狸馋得直流口水。” )
2、师:狐狸那么想吃这片肉,后来他有没有得到这块肉呢?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2 、3 、4 、5 自然段。(课件出示:读的时候,可以用“ ” 划出狐狸说的话。用“ ” 划出乌鸦的反应。)
师:小组讨论一下,狐狸说了几次话?分别是怎么说的?乌鸦有什么反映?
师:狐狸说了几次话?
师:现在我请一个小朋友当“ 狐狸” ,把狐狸说的话读者给大家听。
第①块面:体会狐狸的“礼貌用语”
1 、师:狐狸的这三句话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点红:亲爱的您
2、 师:从这两个词里你感受到了什么?是真的尊重吗?他对乌鸦多么的亲密。
3、 是真心的吗?
4 谁来读出这种假意?个别读,齐读。
3、研读第一句话。(课件出示:“ 亲爱的乌鸦,您好吗?” ):我们先来看狐狸的第一句话第一次他关心的谁? 读第一句话。
师:狐狸说话前,做了个什么动作?狐狸眼珠一转(板书),你知道这只狐狸在想什么吗?(生说)
d 、这时,乌鸦有什么反应?(板书:没有回答)这时候乌鸦是怎么想的?
4、研读狐狸第二次说的话。(课件出示: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
。b 、第二次狐狸关心的又是谁?这次狐狸可是赔着笑脸(板书)的,这笑是装出来的,目的是想让乌鸦信任他。c 、这一次,乌鸦有什么反应?(板书:看了他一眼)乌鸦又在想什么?
5 、师:同学们,想不想跟老师一起演一演这两次对话?
师:现在你们就是叼着一片肉的乌鸦,叼起肉来吧!老师来演那只馋狐狸。
师:请你们把肉放下,你们为什么不说话?
生:一开口说话肉就掉了。
师:第一次不说话,第二次为什么看了狐狸一眼呀?
6 、研读第三句话。(课件出示:第三句话)
a 、师:狐狸看乌鸦有点心动了,于是又说了第三次话。第三次乌鸦说的话可长了。他都说了些什么?他为了证明乌鸦的毛漂亮,拿谁来和他比?还说了什么?(乌鸦的喉咙你喜欢听,他喜欢听,谁都喜欢听。)谁来读
他说话前还对乌鸦摇起了尾巴,小狗我们都熟悉,小狗对你摇尾巴是表示什么?表示对乌鸦的亲热,讨好她。谁来讨好的语气读读。
狐狸说的话是真是假?你是怎么知道的?
1、 是啊!俗话说天下乌鸦一般黑,乌鸦有一身黑色的羽毛,狐狸却夸乌鸦的羽毛漂亮,乌鸦的羽毛真的比麻雀漂亮吗?请看图,你觉得谁漂亮?
2、 人们通常把讲不吉利的话的人叫做“乌鸦嘴”,说明乌鸦的叫声很难听。我们来听一听还有乌鸦的嗓子真的像狐狸说的那样好听吗?。你爱听吗?
但是这只乌鸦没有我们小朋友们聪明,我们来看一看,乌鸦听了狐狸的话有什么反应?(板书:非常得意)乌鸦心里是怎么想的呢?它刚一开口。
狐狸叼起肉,一溜烟跑掉了。(课件出示相应图片)理解“ 一溜烟”表示跑得很快。
8、师:唉,傻乌鸦还是上当了,我想,如果当时咱们小朋友在场,提醒提醒他,也许他就不会上当了。
师:可惜呀,你当时不在场,乌鸦还是上了狐狸的当。乌鸦上当受骗了,心情怎样?
师:乌鸦因为听什么样的话上了狐狸的当 ?请看大屏幕,谁来说说这句话。(课件出示:“ 乌鸦喜欢听 ,上了狐狸的当。” )
师:乌鸦明明知道狐狸假意问候它,讨好它,是为了得到它嘴里的肉,如果它飞回窝就不会丢掉那片肉,但它还想听狐狸的的奉承话,所以上了当。
三、总结明理,扩展延伸。
看来,同学们是不会再上当受骗了。老师很高兴,送你们一句名言(课件出示)(“ 闪光的东西并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 —— 莎士比亚” 。)
四、表演迁移,开发潜能。(机动)
请一个小朋友扮演狐狸,一个小朋友扮演乌鸦。
五、续编故事
师:自从狐狸被乌鸦骗走那块肉,乌鸦一直很后悔。有一天他又得到了一块肉,当他在一棵大树上歇脚的时候,碰巧又被出来寻找食物的狐狸看到了,这个故事可能会有什么结果呢?请发挥你的想象,以《肉被骗走以后》为题编一个故事,相信你编的故事最有趣!
六、教后反思
这篇课文是则寓言,采用的是拟人化的写法,学生喜欢读,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说话能力和思维能力。
《狐狸和乌鸦》一课的教学重点是乌鸦上当受骗的原因和经过,即4至7自然段,在教学中我抓住重点词和句子,让学生深入理解。
第4自然段,狐狸第一次对乌鸦说的话,“他眼珠一转,对乌鸦说:‘您好,亲爱的乌鸦。’”是狐狸装出一副笑脸,向乌鸦表示问候,在这句话中,“您”、“亲爱的”这几个词是重点词语。为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些词句的含义,我又设计了一句话:“狐狸眼珠一转,对乌鸦说:‘你好,乌鸦’。”让学生读读,思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哪一句更好?为什么?”通过读和比较,使学生很容易地理解到狐狸是假装笑脸,对乌鸦表示亲热,实际上是想骗到那片肉。这样讲解,就抓住了课文的重点,教学就有深度,学生学会了如何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句,对课文的认识也必然深刻。
通过对狐狸的语言分析,可以看出狐狸心里的想法:想方设法骗取乌鸦嘴里的肉;通过对乌鸦行为的分析,可以看出乌鸦心里的想法:愿听好话,虚荣心强。所以,我多次设计了“狐狸、乌鸦是怎么想的”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寻找想象思维的训练点。如:“狐狸看到乌鸦嘴里叼着一片肉,馋得直流口水,心里会怎么想的?”“乌鸦听到狐狸问候它的孩子,会怎么想?”“乌鸦听到狐狸赞美它的羽毛漂亮,唱歌动听,它是怎么想的?”等,并启发学生在丰富想象的基础上大胆地说。我认为这样设计教学,强化了读的训练。而且在训练中注意了训练的层次性和广泛性。另外采用启发学生丰富想象,大胆说话的方法,使学生人人参与,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足够的量的训练。这样,学生经历了一个对课文由不会到会,由不能到能的过程,因此就达到了发展语言与智力,培养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教学目标。
《狐狸》教案4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理解故事的内涵,懂得乌鸦上当受骗的原因。
2、引导幼儿从多种角度推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并用生动、连贯的语言续编故事内容;
3、培养幼儿机智灵活,遇事能想办法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 引出故事
1、 教师做狐狸的模仿动作,请幼儿猜一猜:这是谁?是一只怎样的动物?
2、 提问:乌鸦是一只怎样的动物?它有什么缺点?
二、 学习故事:(边看多媒体故事边提问)
1、 欣赏第一、第二段故事后,提问:
狐狸看见了一片肉会怎样?会打什么坏主意呢?
2、欣赏第三段故事后提问:
(1)狐狸是怎么骗乌鸦的?(请模仿狐狸的语气回答)
(2)听了狐狸的赞扬,乌鸦会怎样呢?
3、欣赏第四段故事后,提问:
乌鸦为什么会上当呢?
三、看动画,完整欣赏故事内容
师:你们知道乌鸦为什么会上当?狐狸又为什么能骗到肉?
教师小结,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寓意。
四、 续编故事:
鼓励幼儿从多种角度续编故事
1、讲道理或求情
2、想办法再骗回来
3、采用战斗的方法夺回来。
活动反思:
狐狸和乌鸦是一篇生动活泼的寓言故事。两个小动物各自有各自鲜明的个性。通过他们两个动物之间的三次对话,揭示了一个不能轻信别人的好话的道理。如何让孩子们理解这三次对话,从而把握寓意呢?首先,我自己认真理解这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了解到幼儿喜欢看动画片这一兴趣特点,把整个故事制成了集声像动画于一体的课件,师幼在讲授、问答、讨论中加强互动和联系的活动方法。然后,根据该教学活动的目标来进行本次教学活动。活动中教师设置的问题太多,幼儿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此活动的目标并未真正达成。
【《狐狸》教案】相关文章:
《狐狸分奶酪》教案12-28
关于《狐狸和乌鸦》教案八篇01-16
大班主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狐狸》09-22
中班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光说不做的狐狸》09-22
狐狸小学作文01-24
狐狸的故事10-06
那只狐狸作文12-21
狐狸想象作文01-17
狐狸分奶酪说课稿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