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我会变》(通用6篇)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我会变》,欢迎大家分享。
小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我会变》 1
设计意图: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大灰狼"就是"可怕"的源泉,而他们又总是最喜欢把自己想象成"小兔子"这一可爱又可怜的弱者形象,因此,"小兔子与大灰狼"就成了孩子们心目中永不褪色的经典游戏,小班社会性活动:我会变。而当"小兔子"遇到"大灰狼"时,出于本能,他们除了逃就是打。于是我设计了这一活动,借助"百变小精灵"这一会变的智者形象,引导"小兔子"通过创造性地装扮自己、改变自己的形象来达到智斗的效果,从而学会在遇到困难时能动脑筋,勇敢的战胜困难,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鼓励幼儿在与材料的充分接触中创造性地装扮自己,战胜大灰狼。
2、在情境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初步培养坚强、勇敢的意志品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提供幼儿自主选择装扮自己的各种材料。
2、小兔子胸饰、百变小精灵形象、录音机、磁带。
3、课前讲述故事《百变小精灵》
活动过程:
一、以兔姐姐的身份组织幼儿进入情境活动,为活动主题作铺垫。
"我是兔姐姐,你们是我的'弟弟妹妹。今天,兔姐姐带你们到百变小精灵家去做客。"
1、兔子们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出发。
2、随着恐怖的音乐声出现,发现周围有大灰狼的身影,感到害怕。
3、"前面就是百变小精灵的家,我们赶紧躲到百变小精灵的家里去想办法吧。"
二、在百变小精灵家"变一变" 。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在与材料的充分接触中动手动脑,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1、出示"百变小精灵",与幼儿对话。从对话中得知百变小精灵因为很会"变"而不怕大灰狼。
2、百变小精灵将自己"变"的宝贝送给幼儿,让幼儿自主选择并装扮自己。
3、以百变小精灵的身份进行小结,肯定幼儿的大胆表现。
三、在回家的路上师生共同体验创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1、在音乐声中神气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2、来了一只大灰狼,但大灰狼已认不出眼前装扮过的小兔子。
3、大家拍手庆祝,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上完这节活动以及在听了本组老师的讨论建议后,我的收获很多,现将自己的感受反思总结如下:
1、本节社会课有许多需要孩子说,大家一起讨论的地方,如何正确引导孩子是很重要的。在活动中,有时候孩子并不能朝我设想的方向回答,根本的原因在于我发问的指向性不是很明确,有一些重复和不必要的提问干扰了幼儿,让幼儿更过多关注的不是主要问题,所以老师不得不用更多的问题把孩子再引导回来,在“启发幼儿谈论自己在幼儿园的变化”这一环节中比较明显。问题的提法还需要再推敲,减少不必要的提问,语言需要再紧凑些。
2、课件的运用上,同组讨论的老师也给了我很多建议,如果我们一张张看完PPT课件后,再完整的欣赏一遍,给孩子一个更完整的感受,感受人从小长大的过程,效果也许更好些。对于目标“知道自己在慢慢长大”,也可以每个幼儿选2—3张有代表性的照片,设计做成一组PPT,连贯播放,感受别人的长大,同时也感受自己的长大,让幼儿学得更有兴趣。
3、在材料准备上,虽然孩子们在第一个环节试试穿穿里非常感兴趣,玩得也很开心。但是也有小朋友提出来问老师给他们这么多小孩子穿的衣服要干什么。如果这些小衣服、鞋子、帽子是开课班的孩子自己收集带来的,可能他们谈出的东西会更多。再通过现在的衣服和以前衣服进行比较,更直观形象的感受长大。
以上几点是我比较粗浅的体会和认识,通过电教课的开课和研究,也让我去思考:电教手段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在各个领域的运用,只要是对教学活动有帮助的,起到更好教学效果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就要经常动脑筋去想,去尝试。在此,我谢谢张老师和电教组的各位老师,给我的帮助和指导!希望以后继续得到大家的帮助!
小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我会变》 2
设计思路:
在“变变变,大变小”的主题活动下,孩子们对于身边的事物和现象都十分关注,并且乐于探索事物的变化。有一天,我在给孩子们讲故事《谁吃了蛋糕》,故事中小熊经过一系列变化最终变成了一块小小的蛋糕。故事虽然简单有趣,但是孩子们对故事中小熊从大到小的变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在讨论时也表达出了对这一变化的好奇。于是,我就以这个故事为蓝本,设计了本次小班的社会活动《我会变》。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和游戏活动,使幼儿初步了解动物的变化过程。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思考的能力。
3、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体验发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故事《谁吃了蛋糕》的PPT。
2、 变形道具,如丝巾、玩具车等。
3、 动物卡片和变化后的图片。
4、 音乐《我会变》。
活动过程:
1、 导入:讲述故事《谁吃了蛋糕》引起兴趣。
(1)教师播放PPT,讲述故事至小熊变成蛋糕的部分。
(2)提问:“小熊发生了什么变化?它是怎么变小的?”
2、 观察与发现:展示动物卡片和变化后的图片。
(1)教师出示不同的动物卡片,请幼儿观察并找出对应的变化后的图片。
(2)提问:“这些动物是怎么变化的?它们都变成了什么?”
3、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变形游戏。
(1)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些变形道具。
(2)教师引导幼儿尝试使用道具进行变形,例如用丝巾变成蝴蝶结。
(3)提问:“你是怎么变的?变成了什么?”
4、 音乐游戏:“我会变”。
(1)教师播放音乐《我会变》,带领幼儿一起唱歌做动作。
(2)在游戏中鼓励幼儿发挥想象,自由表现各种变化。
5、 总结分享:回顾动物的变化,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发现。
(1)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活动中观察到的动物变化。
(2)提问:“你最喜欢哪个动物的变化?为什么?”
6、 延伸活动:在区角设置变形材料,供幼儿自由探索和创造。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设计初衷是为了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动物的变化过程,并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变化的乐趣。在活动过程中,幼儿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各项游戏和探索。然而,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在故事讲述环节,部分幼儿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可能是故事情节过于简单,没有充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未来可以通过增加故事的趣味性或者适当增加互动环节来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其次,在实践操作环节,虽然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变形游戏,但是在变形的创意上还不够丰富,需要教师更多的引导和启发。可以考虑在活动前提供更多的变形示例或者在活动中增加更多的指导。
最后,在总结分享环节,一些幼儿在表达自己的发现时显得有些害羞,说明需要在平时的活动中更多地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总体来说,本次活动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但在引导幼儿深入探索和表达方面还有待加强。未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改进教学方法,为幼儿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在探索中发现,在发现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小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我会变》 3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能尝试简单的改变自我的方法。
2、体验自我改变带来的乐趣,有愿意交流的初步意识。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大小不一的裤子、鞋子、头饰、围巾等装饰物若干。
2、经验准备:幼儿已有穿戴的经验。
重点:
能尝试简单的改变自己的方法。
难点:
能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装饰自己。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和幼儿一起跳《我会变》。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我们刚刚唱的.《我会变》,你们知道我们是怎样变的吗?都变成了什么?(大象、小老鼠等)
3、教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变呢?请一个小朋友来帮老师表演一下。(请一个幼儿来,先请他站好,手举高,然后说:“我会变,我变变变,变成一只可爱的毛毛虫。”)
4、教师:这个小朋友真棒,他变成了什么呀?(毛毛虫)那我们也来学一学,让大家都变成可爱的毛毛虫吧!(和幼儿一起边说边做“我会变,我变变变,变成一只可爱的毛毛虫”)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讨论:我们可以变成什么?
教师:小朋友,你们除了能变成毛毛虫之外,还可以变成什么呢?请小朋友们来说一说你想变成什么?
2、引导幼儿理解变身需要一些装饰物来帮助自己。
教师:小朋友想要变身,可是我们需要一些东西来装扮自己,让我们变得更像,你有什么好办法让自己更像呢?
3、教师出示装饰物,让幼儿说说它们的名称以及作用。
4、教师:我们现在就一起来变身吧!(播放音乐)
5、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进行装饰自己,把自己变成可爱的样子。
6、结束:教师讲评,表扬那些装饰的好的幼儿,鼓励那些没有完成装饰的幼儿。
三、结束部分
1、教师:小朋友今天都很棒哦,都把自己装饰的很漂亮,你们都变成了谁呀?
2、教师:好了,现在我们玩累了,也该休息一下了,那我们回家去休息吧!(放音乐)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我能够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富有趣味性的“我会变”活动。通过“我会变”歌曲导入,激发了幼儿的兴趣。由于小班幼儿思维比较形象,都是以模仿为主,因此我在活动中为幼儿准备了各种各样的装饰物,满足幼儿的装扮欲望。在活动过程中,我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尊重每个孩子的想法和创造,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喜欢的装饰物来打扮自己。在孩子们装扮自己后,我也及时地对孩子的造型进行点评,积极地评价幼儿的表现,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作品被认可,获得成功感。此外,在活动中我还注重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
小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我会变》 4
设计意图:
在平时的活动中,我发现小班的孩子对于“变化”非常感兴趣。他们痴迷于色彩的变、形状的变、大小的变......因此,我想借助孩子们感兴趣的“变”,设计一堂有趣的科学活动《我会变》。满足孩子们对“变”的探索欲望,并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激发幼儿的创造力,从而培养孩子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活动目标:
1.能在同伴面前大胆表现自己,有自信心。
2.知道“变”字的含义,了解“变”字与生活息息相关。
3.能根据“变”字创编谜语。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认识一些简单的字。
2.物质准备:课件、纸、笔、画板。
活动过程:
1. 出示课件:
小朋友,你们看!这个人是谁呀?他有什么本领呢?
小结:孙悟空有七十二变的本领。
2. 交流讨论,感受“变”
(1)你有什么方法让自己变得更高、更矮、更胖、更瘦?
(2)除了身体可以变,我们还有什么可以变?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想象。
(3)教师播放PPT,感受“变”。
3. 尝试用“变”字来编写谜语。
(1)请幼儿猜谜语:
①一张大伞,变变变,变出蘑菇,变出小船,变出一座小山。
②一个大碗,变变变,变成帽子,变成灯罩,变成圆圈。
③一根线,变变变,变成彩虹,变成松紧带,变成圆圈圈。
④一个图形,变变变,变成桃心,变成三角形,变成五角星。
⑤一个数字,变变变,变成鸭子,变成6,变成9。
(2)幼儿尝试编谜语。
4. 展示幼儿编的谜语。
5. 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中,我以孙悟空为切入点,激发孩子们对“变”的兴趣,通过PPT的形式让幼儿感受到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变”。在编谜语环节,我采用分组的形式进行,这样更能充分地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在编谜语的过程中,幼儿的'思维特别活跃,想象力特别丰富。
然而,在活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在活动开始时,我过于急于进入主题,没有给孩子足够的时间来思考和回答。其次,在编谜语的环节中,我没有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限制,导致部分幼儿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最后,在活动的总结环节中,我没有及时纠正幼儿的错误答案。
针对以上问题,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首先,我会合理安排活动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其次,我会注重启发式教育,引导幼儿自主思考和探索。最后,我会及时纠正幼儿的错误答案并给予正确的指导。
小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我会变》 5
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理解“变”的概念,认识到自己和周围的事物都有变化的可能性。
2.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游戏活动体验变化的乐趣。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鼓励他们发现生活中的变化。
二、教学内容:
1. 故事《小兔子变身记》:讲述小兔子通过不同的方式变成各种动物的故事。
2. 变化游戏:“我能变”接力赛,孩子们轮流展示自己能够变成的东西。
三、教学准备:
1. 故事书《小兔子变身记》。
2. 道具:动物面具、彩色纸张、画笔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老师戴上小兔子面具,吸引幼儿注意力,并简单介绍今天的故事主题。
2. 讲故事:老师生动地讲述《小兔子变身记》,让幼儿感受变化的奇妙。
3. 讨论:询问幼儿是否有过变化的经历,引导他们谈论自己的变化。
4. 游戏:组织“我能变”接力赛,每个幼儿轮流展示自己能变的东西,其他孩子猜测。
5. 创作:提供道具,让幼儿自由创作自己的“变装”,并进行展示。
6. 小结:总结今天学到的变化知识,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多观察变化。
五、教学反思:
1. 正面反思:
(1)幼儿对“变”的主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故事讨论和游戏活动。
(2)通过故事和游戏,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3)幼儿在活动中学会了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变化,增强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2. 反面反思:
(1)部分幼儿在创作环节表现出一定的依赖性,需要老师更多的引导和鼓励。
(2)时间安排上有些紧张,导致部分幼儿没有充分的时间完成创作。
3. 改进措施:
(1)在下次教学中,可以提前准备好更多的创作材料,确保每个幼儿都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创作。
(2)增加活动的互动性,让幼儿在小组中相互帮助,减少对老师的依赖。
(3)调整时间安排,确保每个环节都能顺利进行,让幼儿有更完整的体验。
小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我会变》 6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使幼儿认识到人与动物的不同变化,并理解一些事物的变化过程。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表达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变化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增强其自我认同感。
【教学内容】
1. 人从婴儿到成人的成长变化。
2. 蝴蝶的生命周期作为生物变化的示例。
3. 日常生活中物品的变化(如水变成冰)。
【教学方法】
1. 图片展示与讲解。
2. 情境模拟与角色扮演。
3. 实物操作与体验。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向幼儿展示不同年龄段的人的照片,引导幼儿讨论这些照片中的不同点。
2. 讲解示范:通过故事《毛毛虫变蝴蝶》来说明变化的过程。
3. 情境体验:设置模拟游戏,让幼儿扮演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
4. 实践操作:进行冰水实验,让幼儿观察水冻结成冰的过程。
5. 总结反馈:回顾今天学到的知识,鼓励幼儿分享自己或周围事物的变化。
【教学反思】
本次课程中,幼儿对于“变化”这一概念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情境体验环节,孩子们积极参与角色扮演,通过实际行动感受成长的变化过程;而在实践操作环节,几乎所有孩子都被水变成冰的神奇过程所吸引。然而,也发现个别幼儿在理解上存在困难,比如难以把握时间的概念,对于“未来我会变成什么样”的问题感到困惑。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计划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对个体差异的关注,为理解能力较弱的幼儿提供更细致的指导。
2. 运用更多直观材料和感官体验活动,帮助幼儿理解抽象概念。
3. 增加家长参与度,通过家园联系本等方式,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习上的进展,并提供家庭中实践“变化”概念的机会。
总体来说,这次的教学尝试是成功的,它不仅增进了幼儿对社会基础知识的理解,还激发了他们探究世界的热情。通过反思与调整,相信我们能够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学习需要,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
【小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我会变》】相关文章:
小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我会打招呼》(精选15篇)11-02
小班语言活动我会变教案07-22
假如我会变教学反思04-15
假如我会变教学反思04-03
小班社会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我会答应》09-28
我会变教案04-17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我会变》05-06
小班科学我会变教案03-01
小班科学教案:我会变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