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

时间:2022-09-28 13:47:44 教案 我要投稿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精选17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精选17篇)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 篇1

  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首先用文字说明了储蓄的意义,介绍了本金、利率、利息的意义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例4让学生掌握计算利息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

  1.知道储蓄的意义,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意义。

  2.掌握计算利息的基本方法。

  3.经历收集信息的过程,培养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

  难点:

  正确理解概念,能解决与利息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思路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巩固应用,提升能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

  1.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一定很喜欢过年吧,因为过年不仅有好吃的,好玩的,还可以得到不少压岁钱。你们的压岁钱是谁在保管着呢?(引导学生想到储蓄比较安全,并且能够得到利息)

  2.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了解储蓄吗?关于储蓄有哪些知识呢?这节课我们了解一下储蓄的知识。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20分钟)

  1.引导学生自学教材第11页关于储蓄的知识。

  (1)出示自学提示:

  ①储蓄的好处。

  ②储蓄的方式。

  ③什么是本金、利息、利率?

  ④利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2)检验自学成果,引导学生找出下题中的本金和利息。

  课件出示:明明20xx年11月1日把100元压岁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1年,到20xx年11月1日,明明不仅可以取回存入的100元,还可以得到银行多付给的1.5元,共101.5元。

  2.用储蓄的知识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例4,引导学生读题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组织小组讨论:求2年后可以取回多少钱,就是求什么。

  (3)组织学生尝试解题。

  (4)组织全班交流,明确解题思路。

  思路一:先求利息,最后求可取回多少钱。可取回钱数为本金+(本金×利率×存期)。

  思路二:把本金看作单位“1”,先求出本金和2年的利息一共是本金的百分之几,再求可以取回多少钱。可取回的钱数为本金×(1+年利率×2)。

  三、巩固应用,提升能力。(10分钟)

  1.完成教材第11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14页第9题。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5分钟)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2.计算利息时,存款的利率是年利率,计算时所乘的时间单位应是年;存款的利率是月利率,计算时所乘的时间单位应是月。

  板书设计利率

  例4方法一5000×2.10%×2=210(元)

  5000+210=5210(元)

  方法二5000×(1+2.10%×2)

  =5000×(1+0.042)

  =5000×1.042

  =5210(元)

  答:到期时王奶奶可以取回5210元。

  培优作业1.刘亮有20xx元,打算存入银行2年。现有两种储蓄方法:第一种是直接存2年,年利率是2.10%;第二种是先存1年,年利率是1.50%,第一年到期时再把本金和利息合在一起,再存1年。选择哪种储蓄方法得到的利息多一些?

  第一种储蓄方法:20xx×2.10%×2=84(元)

  第二种储蓄方法:20xx×1.50%×1=30(元)

  (20xx+30)×1.50%×1=30.45(元)

  30+30.45=60.45(元)

  60.45<84,选择第一种储蓄方法得到的利息多一些。

  提示:在累计存期相同的情况下,一次性存款比其他存款方式所获得的利息要多一些。

  2.赵伯伯把一笔钱存入银行5年,年利率为2.75%,到期后取得275元利息。赵伯伯存入银行多少钱?

  275÷2.75%÷5=20xx(元)

  答:赵伯伯存入银行20xx元。

  教学反思

  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为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各种情况下的利息问题。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 篇2

  难点名称

  理解本金、利息、利率之间的数量关系,利率和存期一一对应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求整年度的利率,只要根据利率表,把整年度的利率和存期一一对应起来,相乘、再乘本金即可求出整年度的利息。但是求半年的利息,学生往往容易出现本金×半年的利息×6。看见根据公式的有问题,学生的利率和存期的关系一一对应起来。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学生对什么是利息,概念抽象、理解困难,六年级学生的心理上一看套公式解决问题,心理的松了,机械的带公式解决问题。学生没有理解半年的年利率的含义,年利率的和存期没有一一对应起来,导致错误。

  难点教学方法

  1.通过错例对比分析,发现利率和存期是一一对应关系,

  2.通过一题多解的方式,学生理解利率和存期一一对应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将多余的钱存入银行即可增加收入,又支援了国家建设。

  2.出示存单,介绍利息,思考利息与什么有关系?

  二、知识讲解(难点突破)

  3.出示利率表,根据利率表解决第一个问题,王奶奶到银行存钱,到期后可以取多少钱?思考问题的同时介绍本金、存期、利息的概念,出示求利息的计算公式,解决王奶奶本金5000元,存期1年后可取回多少钱的问题。

  4.改变存期,本金不变,存期由一年变成两年,两年后王奶奶可取回多少钱?主要考察学生能否把存款的利率和存期一一对应起来,

  存款是整年:只要用本金×年利率×存期就能求出相应的利息了。

  5.设疑激趣,引发学生思考

  改变存期由两年调整到半年,半年后的利率是多少呢?

  出示计算方法,5000×1.55%×6=465(元)

  发现半年的利息怎么比一年的利息还高呢?问题出在哪里?

  6.寻找出错原因

  (1)1.55%是半年的利率,6是6个月,6个月是多少年呢?1/2或0.5年,现在计算是多少?

  (2)介绍另一种计算方法,突出利率和存期可对应关系,

  5000×1.55%÷12×6=38.75(元)

  (4)通过两种计算利率的方法,理解利率和存期的对应关系。

  存期用多少年表示,就要用年利率;存期用多少月表示,就要用月利率。

  三、课堂练习(难点巩固)

  7.巩固练习

  王奶奶本金不变,存期三个月,到期可得多少利息?(独立完成)

  5000×1.35%×?=16.88(元)

  5000×1.35%÷12×3=≈16.88(元)

  四、小结

  扩展思考:存款、贷款、理财产品都涉及到利率的问题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利率

  教材第11页。

  教学目标

  1.经历小组合作调查,交流储蓄知识,解决和利率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过程。

  2.知道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能正确解答有关利息的实际问题。

  3.体会储蓄对国家和个人的重要意义,积累关于储蓄的常识和经验。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利率与分数、百分数的含义。

  难点:解决有关“利率”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导

  师:同学们,快要到年底了,许多同学的爸爸妈妈的单位里会在年底的时候给员工发放奖金,你的爸爸妈妈拿到这笔钱以后是怎么处理的呢?爸爸妈妈会不会把一大笔现金放在家里?为什么?

  生1:一般情况下,爸爸妈妈应该把钱存入银行。

  生2:爸爸妈妈不会把一大笔现金放在家里,这样太不安全了,他们会存入银行。

  生3:把钱存入银行不仅安全,还可以获得利息呢。

  ……

  师: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或信用社储蓄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也使个人用钱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钱存入银行后增加的部分就是利息,今天我们就重点研究与“利息”相关的问题。

  【设计意图:借助主题图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获取有价值的数学信息,为下面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做好准备】

  二、探究体验,经理过程

  师:先来大胆地猜一猜,你觉得利息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生1:不可能说钱存入银行的时间长短不同,而所得的利息一样,所以利息的多少应该与钱存入银行的时间有关。

  师:对,利息的多少与存入的时间长短有关,存入的这段时间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存期。

  生2:不可能说存入银行的钱不管多少所得的利息都一样,所以利息的多少应该与存入银行的钱的多少有关,存入的钱越多,相同时间内的利息应该越多。

  师:说的很有道理,我们把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存期相同的情况下,本金越多,利息就越多。

  生3:在学习计算应纳税额时,我们知道应纳税额的多少与税率的高低有关,我想是不是利息的多少也应该与利率有关呢?

  生4:我们小组的同学进行过调查,在银行内很显眼的位置公布着不同存期的利率,利息的多少一定与利率有关。

  师:说得很好。我们把单位时间(如1年、1月、1日等)内的利息与本金的比率叫做利率。存期不同,利率一般也是不同的。那么,谁愿意把课前调查知道的有关储蓄的其他知识与大家做一下交流呢?

  学生可能会说:

  o我知道了储蓄的种类有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和活期。

  o我知道了整存整取的利率又分为三个月的、半年的、一年的、二年的、三年的、五年的,存期不同利率也不一样。

  o我知道了活期的利率最低,但是随时用钱随时取,比较方便。

  ……

  师:你们知道利息究竟怎么计算吗?

  生:利息的计算公式是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师:根据国家经济的发展变化,银行存款的利率有时会有所调整。下面是20xx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存款利率。(课件出示:教材第11页利率表)

  学生观察利率表。

  师:能运用你所掌握的利率的相关知识帮王奶奶解决问题吗?试一试。(课件出示:教材第11页例4)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师:谁愿意说说你的想法和算法?

  生1: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到期后王奶奶可以取回的钱除了本金还有利息,本金我们已经知道是5000元,所以最关键的就是算出利息。根据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我们从上面的利率表中对应找到存期两年的利率是3.75%,这样就可以算出利息5000×3.75%×2=375(元);再加本金,到期后可以取回的钱就是5000+375=5375(元)。

  生2:我们也可以把本金5000元看作单位“1”,这样每年的利息就是5000元的3.75%,存入2年,所得利息就是5000元的(3.75%×2);这样到期时可以取回的钱就可以列成算式5000×(1+3.75%×2)=5375(元)。

  只要学生解答正确,讲解合理就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设计意图:在学生课前调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汇报,在学生的交流讨论中完成新知识的探究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课末总结,梳理提升

  师:同学们谈谈学习本课有什么新的收获。请同学们回家与父母商量,把自己过年的压岁钱存入银行,按活期储蓄存到学期末,看看你从银行取款时,本金和利息共多少元?

  【设计意图:实践延伸,给学生提出具有挑战性的要求,让学生获得实践体验,感受到所学知识能运用于生活的乐趣】

  利率

  教学反思

  1.本节课我始终“以学生为本”,强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归纳出利息的计算方法,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以往计算利息时,学生经常把时间漏乘,这是学生容易忽视的地方。通过简短的争论,练习时学生很少把时间漏乘,从简短的争论中,引导学生发现方法,要比教师反复强调效果好得多。

  2.储蓄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密切,本节课是在百分数的知识和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联系。我们知道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体现数学服务于生活的教育理念。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郑老师买了3000元的国债,定期五年,年利率是3.81%。到期他一共可以取出多少元钱?

  (考查知识点:利率;能力要求: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B类

  为了给亮亮准备2年后上大学的学费,他的父母计划把10000元钱存入银行,你认为哪种储蓄方式更好呢?为什么?

  存期年利率

  一年4.14%

  二年4.77%

  (考查知识点:利率;能力要求: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3000×3.81%×5+3000=3571.5(元)

  B类:

  存一年再存一年:10000×4.14%×1=414(元)

  (10000+414)×4.14%×1+414≈845.14(元)

  直接存入两年:10000×4.77%×2=954(元)

  954>845.14直接存入两年比较合适。

  教材习题

  第11页“做一做”

  8000×4.75%×5=1900(元) 8000+1900=9900(元)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利率的概念,掌握利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利率的详细讲解以及相关问题的解决,使学生认识到利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用数学视角观察生活的习惯独以及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利率与本金、利息、时间的关系;利率相关问题的解决过程。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表示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者百分比。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的形式,而是在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

  二、新课引入

  1、概念理解

  老师:同学们是不是都见过银行卡呢?为什么我们要选择把钱存入银行呢?把钱存入银行,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使钱更加安全,还能增加一些收入。

  在银行的存款方式有多种,如活期、整存整取、零存整取等。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单位时间(如1年、1月、1日等)内的利息与本金的比率叫做利率。利息的计算公式是: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根据国家发展规律的变化,银行存款的利率有时会有所调整,20xx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存款利率如下表:

  2、例题详讲

  例:20xx年8月,王奶奶把5000元钱存入银行,存两年,问到期时可以取回多少钱?

  老师分析:王奶奶到期取钱时除了本金,还应该加上得到的利息,就是王奶奶可取回的钱。

  解:小明的解法:5000 x 3.75% x 2=375(元)5000 + 375 = 5375(元)

  小丽的解法:5000 x (1+3.75%x2)= 5000 x (1+7.5%)=5000x1.075=5375(元)

  答:到期时王奶奶可以取回5375元。

  下面同学们分组讨论小明与小丽解答方法的不同点,说出他们列出的式子的意义。

  小明的解法:先算出利息,再加上本金就是取回的钱。

  小丽的解法:用本金与单位一加上利息率和时间的乘积相乘,就能得出直接得出可取回的钱。

  3、即时练习

  20xx年8月,张爷爷把儿子寄来的8000元钱存入银行,存期为5年,年利率为4.75%,到期支取时,张爷爷可得到多少利息?到期时张爷爷一共能取回多少钱?

  解:8000 x 5x 4.75%=1900(元)8000+1900=9900(元)

  答:到期时张爷爷可得到1900元的利息,一共能取回9900元。

  拓展延伸

  妈妈有1万元钱,有两种理财方式:一种是买3年期国债,年利率4.5%;另一种是买银行1年期理财产品,年收益率4.3%,每年到期后连本带息继续购买下一年的理财产品。3年后,哪种理财方式收益更大?

  解:第一种方式收益:10000 x 4.5% x 3 = 1350(元)

  第二种方式收益:第一年利息10000 x 4.3%=430(元)

  第二年利息(10000+430)x 4. 3%=448.49(元)

  第三年利息(10000+430+448.49)x 4. 3%≈467.8(元)

  总收益430+448.49+467.8=1346.29(元)

  1346.29<1350

  答:三年后,买3年期国债收益更大。

  课外任务

  去附近的银行调查最新的利率,并与本节课的利率表进行对比,了解国家调整利率的原因。

  本课小结

  1、利率的概念和意义。

  2、利率有关问题的解答。

  3、根据利率的有关概念建立合理的理财方案。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12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储蓄的含义,明确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能正确地进行利息的计算。

  2.经历储蓄的认识过程,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广泛应用。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税率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快要到年底了,许多同学的爸爸妈妈单位里会在年底的时候给员工发放奖金。你的爸爸妈妈拿到这笔钱以后是怎么处理的呢?爸爸妈妈会不会把一大笔现金放在家里?为什么?

  (启发学生说出各种可能性和原因)

  师生共同小结: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储蓄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使得个人钱财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即到期可以取出比存入的要多些的钱。

  那么同学们知道为什么有时我们把钱存在银行,最后去取的时候钱会变多呢?

  同学们知道吗,在不同的银行,有时我们可以得到不同的利息,因为它们的利率不同。那么,什么是利率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

  教师板书课题:利率。

  二、探究新知

  1.引导质疑,理解相关概念。

  (1)学生围绕上面提出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阅读教科书第11页,不理解的内容可在小组讨论或做上记号。

  学生看书时,教师巡视指导,并参与学生的讨论。

  (2)汇报交流。

  师:通过看书学习和讨论,你知道了储蓄中的哪些知识?能向全班同学汇报一下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存款方式

  活期

  定期:零存整取、整存整取

  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本金。

  利息: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利息。

  利率:利息和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教师说明:利率由银行规定,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利率有时会有所调整,利率有按月计算的,也有按年计算的`。同一时期,各银行的利率是一定的。

  2.教学例4。

  (1)课件出示例4。

  (2)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本题中本金、利率、存期分别是多少?

  (3)到期后取回的钱除了本金,还应加上利息。

  (4)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展示。

  方法一:5000×3.75%×2=375(元)

  5000+375=5375(元)

  方法二:5000×(1+3.75%×2)=5375(元)

  (5)教师讲解:存期是几年,就要选取相对应的年利率。本金与年利率相乘,得出的是一年的利息,求两年的利息就要乘2。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11页“做一做”。

  先提问本题中本金、利率、存期分别是多少?后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教科书第14页第9题。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存款凭证后提问:存期是多长?半年用多少年计算?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教后思考】

  储蓄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密切。本节课中概念较多,教学中结合具体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学生在解决有关“利率”的问题时,可能会出现以下几个错误:计算利息时忘记乘存期;没有注意利率和存期的对应性;计算利息时,存款的利率是年利率,计算时所乘时间的单位应是年等。要将学生的错误转化成学习资源,在纠错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调查实践中了解储蓄的意义、种类,理解什么是本金、利息。

  2、能正确计算利息。

  教学重点:

  利息的计算

  教学难点:

  利息的计算。

  教学手段

  课件

  教学方法

  联系生活,引导学习,总结提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去过银行吗?你知道去银行人民常做什么吗?你知道我们周围有什么银行?你见过银行卡吗?

  二、创设生活情境,了解储蓄的意义和种类

  1、储蓄的意义

  师:快要到年底了,许多同学的爸爸妈妈的单位里会在年底的时候给员工发放奖金,你的爸爸妈妈拿到这笔钱以后是怎么处理的呢?

  2、储蓄的种类。(学生汇报课前调查)

  三、自学课本,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

  1、自学课本中的例子,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然后四人小组互相举例,检查对”本金“、”利息“、”利率“的理解。

  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利息:取款时银行多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率:;利息与本金的百分比叫做利率。

  2、师:根据国家经济的发展变化,银行存款的利率先让学生谈谈你所知道的储蓄有哪几种,并举例说明,然后教师作适当的补充。有时会有所调整,而且,根据存款是定期还是活期,定期时间的长短,利息也是不一样的。

  3、利息计算

  (1)利息计算公式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2)例4:王奶奶要存5000元请你帮助王奶奶算一算存两年后可以取回多少钱?(整存整取两年的利率是3.75%)。

  在弄清以上这些相关概念之后,学生尝试解答例题。

  在学生独立审题解答的基础上订正。

  方法一方法二

  5000×3.75%×2=375(元)

  5000×(1+3.75%×2)

  5000+375=5375(元)=5000×1.075

  =5375(元)

  四、实践应用

  第11页做一做

  完成练习时看清题目认真审题,注意计算要准确。

  五、课堂总结

  学生谈谈学习本课有什么新的收获。

  作业

  第14页的第9题

  板书设计

  利率

  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利息:取款时银行多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率:;利息与本金的百分比叫做利率

  利息计算公式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理解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的计算存款利息。

  2.使学生初步认识储蓄的含义,感受到储蓄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及益处。

  3.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初步的理财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利息和本息和的计算。

  2.利息和本息和的计算。

  教学过程

  1.谈话。

  大家的压岁钱是怎么管理的?为什么把钱存入银行?

  2.导入。

  把钱存入银行,会获取一部分利息,怎么计算利息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1.探究有关储蓄的知识。

  (1)储蓄的好处。

  (2)储蓄的方式。

  (3)什么是本金、利息、利率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2.深入理解有关储蓄的知识。

  课件出示:小红20xx年9月1日把100元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一年,到20xx年9月1日,小红不仅可以取回存入的100元,还可以得到银行多付给的3元,共103元。

  引导学生找出题中的本金和利息。

  3.探究利息、利息与本金和的计算方法。

  (1)分析题意,引导学生探究利息的计算方法。

  (2)组织学生尝试解题,交流汇报。

  巩固实践爸爸妈妈给贝贝存了2万元教育存款,存期为三年,年利率为5.40%,到期一次支取,支取时凭非义务教育的学生身份证明,可以免征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

  (1)贝贝到期可以拿到多少钱?

  (2)如果是普通三年期存款,应缴纳利息税多元?

  板书设计

  利率

  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利息:取款时银行多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率:利息与本金的百分比叫做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方法一:方法二:

  5000×3.75%×2=375(元)5000×(1+3.75%×2)

  5000+375=5375(元)=5000×(1+0.075)

  =5000×1.075

  =5375(元)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理解利率,能利用百分数知识,解决与储蓄有关的实际问题。

  2、结合储蓄等活动,学会合理理财,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概念,能利用百分数知识,解决与储蓄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利率有关知识:税收的种类,应纳税额,税率。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积攒一些零用钱,我们积攒的暂时不用的零用钱,会怎么处理呢?学生回答,由学生的回答引出“储蓄”。

  3、谁存过钱?怎么存的?将钱存入银行有什么好处呢?讨论利息的情况。

  4、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相关储蓄方面的知识,探讨利率有关的知识。

  二、新课探究

  1、自读教材11页例4上面的部分内容:

  学习要求:理清以下问题

  (1)存款有哪几种方式?

  (2)什么是本金?

  (3)什么是利息?

  (4)什么是利率?

  (5)怎样计算利息?

  学生自学教材,学习后汇报。教师结合学生汇报,考查学生对利息的理解,对利息公式的理解。

  检测:

  (1)结合20xx年10月利率表,说说各种存款方式的年利率是多少?

  (2)整存整取一年的年利率是1.50%,表示什么意思?

  2、学以致用,教学例4:

  (1)出示例4。

  (2)读题思考:两年后可以取回多少钱,取回哪些钱?包括几部分?

  (3)利息的多少和什么有关系?(引导学生知道是与本金、利率、时间有关)

  (4)归纳整理汇报:实际取回的钱数=本金+利息;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注意巡视学生计算过程,避免丢落项和计算不准确。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1页“做一做”

  (1)学生读题,分析题目,比例此题与例4的不同:本金不同,存期不同,利率不同。计算方法相同吗?

  (2)学生运用公式独立解答后集体订正。

  2、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9题。

  先让学生观察存款凭证,从中能获取哪些信息?本金、利率、时间各是多少?再根据利息的计算方法进行解答。

  3、教材第15页“练习二”第12题。

  (1)妈妈需要慎重选择吗?怎么办?

  (2)第一种方式的时间,利率是多少?第二种呢?

  (3)分别计算后比较并做出决定。学生独立解答。讲一讲自己的解题思路。

  小结: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这样做出选择,选择时需要用心地算一算,算的过程不要怕麻烦,按照时间和方法一步一步地去想,就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学生汇报,引导学生懂得储蓄是利国利民的事情;在银行存款的方式很多种,如活期、整存争取、零存整取等;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我们还知道了计算利息的方法是:利息=本金×利率×存期;计算时遇到步骤比较的计算时,要一步一步认真计算,有耐心,保证计算结果正确。

  板书设计

  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时间)

  例4 5000 ×(1+3.75%×2)

  =5000×1.075

  =5375(元)

  答:到期时王奶奶可以取回5375元。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 篇9

  教学目的

  通过设计合理存款方案的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熟练地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经历信息搜集的全过程,提高搜集信息和综合运用信息解决百分数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 点:

  经历搜集信息,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难 点:

  设计合理的存款方案。

  一、活动一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储蓄的相关知识,知道了生活中离不开百分数,今天我们就继续来研究生活与百分数。(板书:生活与百分数)

  昨天我给大家留了一个作业,让你们去调查一下附近银行的最新利率,并与教材上的利率表进行对比,了解国家调整利率的原因。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

  (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你们知道国家为什么要调整利率吗?(向学生介绍:国家为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增长,需要根据不同的社会情况来随时调整利率。)

  二、活动二

  (1)调查理财方式。

  师:除了以上关于利率的事情,你们还调查到了什么?

  (2)提出探究问题。

  课件出示:李阿姨准备给儿子存2万元,供他六年后上大学,请你帮李阿姨设计一下,黑板上的三种理财方式哪种的收益更高?

  (3)学生用计算器独立完成后,进行小组内的交流。

  请三位学生到黑板上板书三种方式的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的教学中,主要采取学生自主尝试解决问题的方式,先让学生讨论清楚三种储蓄方式,然后自己独立思考,再列式计算,最后通过对比发现本金和存期相同时,利率越高利息越高。

  3、千分数和万分数

  (1)千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千分数。千分数也叫千分率。与百分数一样,千分数也有千分号,千分号写作“‰”千分号具有一切百分数的特点。例如:某市20xx年人口总数是3500000人,这一年出生婴儿28000人,该市的人口出生率是8‰。20xx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1604万人,出生率为11.93‰,死亡人口960万人,死亡率为7.14‰;自然增长率为4.76‰。

  (2)万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万分之几的数,叫做万分数。万分数也叫万分率。与百分数和千分数一样,万分数也有万分号“?”。万分数也具有一切百分数和千分数的特点。例如:一本书有10万字,差错率不能超过1?,即该书的差错数不能超过10个。

  三、全课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 篇10

  难点名称

  了解合理购物的意义,能自己做出购物方案,并对方案合理性做出充分的解释。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让学生综合运用折扣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促销”问题,使学生对不同的促销方式有更深入地认识,经历综合应用知识的过程,具有一定的难度。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解题过程中对学生掌握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熟练度有较高的要求。“商场促销”虽对学生来说都不陌生,但学生购买促销商品的经验还不足,对各促销方式的实质理解具有一定的难度。

  难点教学方法

  1、通过复习整理、引导分析、巩固练习,运用百分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促销”问题。

  2、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反思总结体会各促销方式的实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妈妈想买一件原价700元的裙子,五折之后这条裙子多少钱?(重点理解答五折的意思)

  2.指名学生回答

  700×50%=350(元)

  答:五折之后这条裙子350元

  二、知识讲解(难点突破)

  下面我们来看例题

  (1)课件出示例5:某品牌的裙子搞促销活动。在A商场打五折销售,在B商场按“满100元减50元”的方式销售。妈妈要买一条标价230元的这种品牌的裙子。

  读完这段话我们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小明提出了这样两个:

  ①在A、B两个商场买,各应付多少钱?

  ②选择哪个商场更省钱?

  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题目给出的数学信息中,哪些是关键呢?

  A商场打五折销售,在B商场按“满100元减50元”的方式销售。

  打五折它表示现价是原价的50%,那么每满100元减50元是什么意思?快来思考一下吧!

  就是在总价中取整百元的部分,每个100元减去50元,不满100元的零头部分不优惠。

  (2)在A商场买,直接用总价乘50%就能算出实际花费。列式:230×50%=115(元)

  在B商场买,先看总价中有几个100,230里有2个100,然后从总价中减去2个50元。

  列式:230-50×2=130(元)230-50×2=130(元)

  答:在A商场买应付115元,在B商场买应付130元;打五折的方式更省钱。

  (3)你还有疑问吗?

  ①满100元减50元,少了50元,也是打五折,怎么优惠的结果不一样呢?

  原来打五折就是无论标价是多少,实际售价都是原价的50%。“而满100元减50元”就只能是原价中满了100元的部分能优惠50元,能打五折,而不满100元的部分就没有折扣了。

  ②什么情况下两种优惠会一样呢?

  如果商品的售价刚好是整百元的时候,两种优惠结果是一样的。

  (4)回顾与反思

  看起来每满100元减50元不如打五折优惠。如果总价能凑成整百多一点就相差不多了。

  以后我要陪妈妈购物,帮妈妈算账。

  三、课堂练习(难点巩固)

  巩固练习:某品牌的旅游鞋搞促销活动,在A商场按“每满100元减40元”的方式销售,在B

  商场打六折销售。妈妈准备给小丽买一双标价120元的这种品牌的旅游鞋。

  (1)在A、B两个商场买,各应付多少钱?

  (2)选择哪个商场更省钱?

  A商场:120-40=80(元)

  B商场:120×60%=72(元)

  80>72

  答在A商场买应付80元,在B商场买应付72元,选择B商场更省钱。

  四、小结

  1.在购物时,可以运用学过的百分数知识对商家的优惠方式进行分析对比,从而选出实惠、省钱的方案。

  2.商家的促销方式:“打几折”,“每满100元返50元礼券”,“每满100元减50元”,“买五件送一件”都转化为百分数的知识来理解。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 篇11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掌握本金、利率和利息的关系,能熟练解决有关利息的问题。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与储蓄有关的实际问题。结合储蓄等活动,学习合理理财,逐步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难点教学方法

  利用利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你到过银行吗?你们存过钱吗?

  2、师: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银行,解决银行中与我们有联系的数学问题。你们了解银行的一些什么知识?

  二、知识讲解(难点突破)

  1、了解利息的含义。

  2、了解本金和利率的含义,知道利息、本金、年利率、存款时间之间关系。

  3、初步理解利息和本金、年利率的关系

  师:算一算淘气存300元,1年后能得到多少利息?存一年的年利率是2.25%,存三年的年利率是3.33%,教师根据学生口头答进行板书。

  师:我们该怎样计算利息?你能用一个公式表示吗?(师板书)

  师:也就是说,可以怎么求这道题的利息?

  学生回答:利息=本金×年利率×时间(教师板书)

  5、再次准确理解年利率及利息、本金、年利率、存款时间之间关系。学生独立完成,学生板演。

  6、师:假如淘气存300元,3年后能得到多少利息?学生独立完成。

  三、课堂练习(难点巩固)

  淘气前年10月1日把80元存入银行定期两年,年利率是2.79%,到期后,淘气应得到的利息是多少?

  小结

  1、今天我学习了利息的有关知识。我知道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2、(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3、利息的计算公式是(利息=本金×年利率×时间)。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 篇12

  教材分析

  1、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折扣和纳税之后的第三个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知识点,是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中最重要的问题,也是本章内容中的一个难点。

  2、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意义,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以及利率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学情分析

  1、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折扣和纳税这两个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将要学习的第三个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知识点。

  2、学生在学习这个知识点时的障碍点应该在于利息税的扣除和国债利息不扣除利息税上。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储蓄的意义:明确本金、利息、税后利息和利率的含义;掌握计算利息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积极参加储蓄,支援国家、灾区、贫困地区建设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

  难点

  1、通过自主探索,了解利息的计算方法;

  2、利息税的扣除和国债利息不扣除利息税上。

  教学过程:

  一、课内交流、探究

  师:在储蓄的过程中,你搜集到哪些相关的知识?(学生分组汇报调查结果)

  (生汇报。开放的问题情景下,根据每组学生的差异,预计可能出现下列情况:

  (1)有关储蓄的一般知识,如储蓄的方式;

  (2)有关储蓄的相关概念,如本金、利息、利率、税后利息税的知识;

  (3)有关利息的计算方法,如有的小组利率的含义推导出利息的计算方法;

  (4)有关调查中遇到的困难、解决的方法和自己的感受)

  师:根据每组交流的情况给予相应的评价,并和学生共同整理储蓄的相关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板书: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二、创设情景、体验储蓄

  1、创设情景

  2、体验储蓄。根据刚才的汇报情况,安排教学过程。

  (1)学生拿出复制好的储蓄存款凭证进行填写。

  (2)学生活动,教师了解学生填写情况后,最后利用投影仪进行订正。

  (3)充分联系生活,设置储蓄密码。

  (4)保管好存折或存单。

  师:储蓄完成以后,银行要给我们一个存单或存折,我们要牢记密码,妥善保管好存单或存折。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交流讨论,了解利息的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根据刚才的知识,如果告诉你两年的利率是2.43%,你能够求出张大爷储蓄到期时能获得多少利息吗?(学生分组讨论计算,汇报情况)

  2、学习利息税知识。

  师:大家都算出了应得的利息,但实际上张大爷他并不能得到你们算出的这些钱,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请大家看一下课本第99页最下面的一句话:“国家规定,存款的利息要按5%的税率纳税。”哪位同学能解释一下?

  生:就是银行多给的那部分钱的5%要上交给国家。

  生:就是只能得到利息的95%。

  师:对,存款的利息必须要按5%的利率纳税,纳税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在座的各位同学长大之后都要依法进行纳税。

  师:储蓄到期时,张大爷实际领取本金和利息一共是多少?

  生1:48.60×5%=2.43(元)

  1000+48.60—2.43=1046.17(元)

  生2:48.60×(1—5%)=46.17(元)

  1000+46.17=1046。17(元)

  生3:1000+48.60×(1—5%)=1046.17(元)

  师总结利息的利息计算方法。

  3、巩固新知:学生进行练习(教材第100页的“做一做”)

  (1)学生个人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2)学生个人汇报

  四、课后实践、体验储蓄过程

  师:请同学们课后把平时积攒的零用钱存入银行,在储蓄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你能想办法解决吗?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我们下节课继续交流讨论。

  五、课后作业布置

  课本练习二十三的第6、9题。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 篇13

  教学课题:

  利率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1页例4,做一做及练习二第9、11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本金、利息和利率的概念,掌握计算利息的方法,会进行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总结归纳利息的计算方法,发展抽象慨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主要的存款方式,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积极参加储蓄以及支援国家、灾区、贫困地区建设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

  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地计算利息,解决利息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法与学法:

  引导交流,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春节收到的压岁钱怎么处理的?

  学生汇报:

  生1:…

  生2:我把钱放到信用社,因为我们那没有银行。

  生3:信用社也就是银行,只是名称不同而已。因为钱放在信用社既安全、又得利息。

  师:利息是什么?怎样计算利息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利率。

  板书课题:利率

  二、自学探究,寻求算法

  1、自学第11页上面3个自然段。(课件出示)

  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储蓄起来。一来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二来对个人也有好处,既安全、有计划,同时又得到利息,增加收入。那么,怎样计算利息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板书课题:利率

  二、新课讲授

  1、介绍存款的种类、形式。

  存款分为活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等方式。

  2、阅读教材第11页的内容,理解本金、利息、税后利息和利率的含义。

  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例题中王奶奶存入的5000元就是本金。

  利息: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率:单位时间内利息和本金的比率叫做利率。

  (1)利率由银行规定,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利率有时会有所调整,利率有按月计算的,也有按年计算的。

  (2)阅读教材第11页表格,了解同一时期各银行的利率是一定的。

  3、利息的计算。

  (1)出示利息的计算公式: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2)计算连本带息的方法:

  连本带息取回的钱=本金+利息

  (3)学生阅读理解例4,计算后交流汇报,教师板书:

  5000+5000×2.10%×2

  =5000+210

  =5210(元)

  答:到期后可以取回5210元钱。

  三、巩固练习

  1、2015年11月,张爷爷把儿子寄来的8000元钱存入银行,存期3年,年利率为2.75%,到期支取时,张爷爷可得到多少利息?到期时张爷爷一共能取回多少钱?

  2、李阳的爸爸将一笔款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三年,年利率是2.75%,到期时得到的利息是5700元,李阳的爸爸当初存入的是多少钱?

  3、乐乐把5000元压岁钱存入银行两年,年利率是2.75%,到期后,他准备把利息的80%捐给“希望工程”。乐乐捐给“希望工程”多少钱?

  四、课堂小结

  什么叫本金?什么叫利息?什么叫利率?如何计算利息?怎么计算取回的总钱数?

  作业设计

  一、解方程。

  65%X+3.5×4=20

  ☆妈妈将50000元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三年,年利率为2.75%。到期后将会得到多少利息?

  ☆☆王庚今年的年终奖金有3万元,他准备全部存入银行,存期为两年,年利率为2.10%。到期后,王庚一共取回多少元钱?

  ☆☆☆爷爷将半年的退休金全部存入银行,存期5年,年利率是4.75%。到期后,取得利息2375元。爷爷存入的退休金是多少钱?

  ☆☆☆☆爸爸将家里30000元存入银行,存期三年,年利率是2.75%。存期刚满两年时,因为家里需要用钱,爸爸准备提前支取。按银行规定,提前支取存款一律按活期年利率(即0.35%)计算。爸爸会少得到多少利息?

  板书设计百分数: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取回总钱数=本金+利息

  5000+5000×2.10%×2

  =5000+210

  =5210(元)

  答:到期后王奶奶可以取回5210元钱。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有关储蓄的知识;知道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掌握计算利息的方法,会进行简单计算。

  2、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观察、计算、主动探索,进一步增强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利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运用利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理解存款的意义,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问题。

  师:你知道家里暂时不用的钱一般是怎么处理的吗?

  【学情预设】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例如存入银行、买股票、理财等。

  师:根据调查,大多数家庭会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把钱存入银行有什么好处呢?

  【学情预设】安全,能得到一些利息,增加收入。

  2、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说得很有道理,人们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这样一来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二来对个人也有好处,既安全、有计划,同时又能得到利息,增加收入。那么,银行是怎样计算利息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与储蓄有关的知识——利率。(板书课题:利率)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唤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于储蓄的经验和知识,在交流中引出储蓄的相关知识,初步了解储蓄的意义,让学生感受利率的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二、联系生活,理解本金、存期、利率、利息等概念

  1、根据存单了解本金、存期、利率等概念。

  师:银行存款的方式有许多,例如活期、零存整取、整存整取等。(课件出示存单)

  师:从存单中你可以获取哪些信息?

  【学情预设】预设1:我知道存入了10000元。

  预设2:我知道10000元存了一年。

  预设3:年利率是1.95%。

  师:你知道这10000元叫什么吗?谁又能解释一下“一年”和“年利率1.9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学情预设】10000元是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一年是存期,1.95%是一年的利率,表示一年内利息与本金的比率是1.95%。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根据你们的回答,我们可以知道单位时间内的利息与本金的比率叫做利率。(板书:)

  师:取款时,银行会多支付一些钱。到期时,能得到多少利息呢?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出用10000×1.95%=195(元),教师给予肯定,并引导学生总结求利息的方法。(板书: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2、感知利率的含义。

  课件出示2015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存款利率:

  师:看来,要解决有关利息的问题,要对利率有深入的了解才行,说一说你在表格中收集到了哪些信息。

  【学情预设】学生会根据表格中的存期说出对应的利率,要指导学生明确存2年,每年的利率都是2.10%,而不是2年一共的利率。

  师:利率由银行规定,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利率有时会有所调整,利率有按月计算的,也有按年计算的。其中整存整取的利率又分为三个月的、六个月的、一年的、二年的、三年的……存期不同利率也不同。活期的利率最低,但是随时用钱随时取,比较方便。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实际的存单,明确本金、存期、利率的意义,充分理解这些基本概念。展示利率表,知道“存款年限不同,所对应的年利率也不同”,这是学生容易忽视的,让学生观察、交流、自主发现,才会印象深刻。

  三、自主尝试,解决“存钱”中的数学问题

  1、阅读与理解。

  课件出示教科书P11例4。

  师:怎样理解“到期时可以取回多少钱”?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理解,到期时可以取回多少钱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本金,另一部分是利息。

  2、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师:同学们能否尝试列式解决问题?

  【学情预设】预设1:5000×1.50%=75(元)75+5000=5075(元)

  预设2:5000×2.10%=105(元)105+5000=5105(元)

  预设3:5000×2.10%×2=210(元)210+5000=5210(元)

  预设4:5000×(1+2.10%×2)=5210(元)

  3、展示交流。

  (1)师:你同意哪种做法?说说你的想法。

  【学情预设】预设1:第一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王奶奶存两年,算式中选择的是存一年的年利率。

  预设2:第二种做法也是错误的,王奶奶存两年,但5000×2.10%求的是一年的利息,不是两年的利息。

  预设3:第三种做法和第四种做法都是正确的。

  (2)师:谁能说说正确的做法的思路?

  【学情预设】预设1:根据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存期”,我们从上面的利率表中找到对应存期的利率,2年的年利率是2.10%,这样就可以算出利息5000×2.10%×2=210(元)。再加本金,到期后可以取回的钱就是210+5000=5210(元)。

  预设2:可以把本金5000元看作单位“1”,这样每年的利息就是5000元的2.10%,存入2年,所得利息就是5000×(2.10%×2),这样到期时可以取回的钱就可以列成算式5000×(1+2.10%×2)=5210(元)。

  (3)改错、订正,规范解答。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解决问题,教师收集多种资源后,组织研讨,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讨论、交流,掌握如何正确求出利息以及本息和的方法,提高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巩固练习,知识运用

  1、课件出示教科书P14“练习二”第9题。

  (1)学生独立解答。

  【学情预设】预设1:3000×1.30%=39(元)3000+39=3039(元)

  预设2:3000×1.30%÷2=19.5(元)3000+19.5=3019.5(元)

  预设3:3000×1.10%×2=66(元)3000+66=3066(元)

  预设4:3000×1.50%÷2=22.5(元)3000+22.5=3022.5(元)

  (2)展示交流。

  师:出现了四种不同答案,你认为哪种正确呢?

  师:通过大家的讨论,我们知道第二种做法是正确的。大家想一想,如果张叔叔的3000元只存3个月,会得到多少利息呢?

  【学情预设】学生列式解答:3000×1.10%÷4=8.25(元)。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要除以4?让学生明确1.10%是指存满一年的年利率,张叔叔只存了3个月,只有一年的,所以需要除以4。

  师:今后在解决有关利率的问题时,我们都应该注意些什么?

  【学情预设】预设1:选对年利率。

  预设2:别忘记乘存期。

  预设3:弄清问题要求的是利息还是本息和。

  2、指导学生完成教科书P15“练习二”第12题。

  指导学生理解题意,明确生活中有不同的理财方式。不同理财方式的收益也是不同的。然后放手让学生解答,教师适时指导。

  【学情预设】第一种方式是3年期的国债,利息是10000×3.8%×3=1140(元);第二种方式计算利息,学生会感到困难,因为本金在发生变化。指导学生列出算式:第一年的利息是10000×4%×1=400(元),第二年的利息是(10000+400)×4%×1=416(元),第三年的利息是(10000+400+416)×4%×1=432.64(元),购买三年一共的利息是

  400+416+432.64=1248.64(元)。再将两种理财方式得到的利息进行比较:1248.64—1140=108.64(元)。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更加了解利率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练习中存期变化,所对应的年利率也不相同,教学中通过对错误解答进行交流,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灵活应用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储蓄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密切。本节课中概念较多,教学中结合具体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学生在解决有关“利率”的问题时,可能会出现以下几个错误:计算利息时忘记乘存期;没有注意利率和存期的对应性;计算利息时,存款的利率是年利率,计算时所乘时间的单位却不是年等。要将学生的错误转化成学习资源,在纠错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 篇15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1页。本节课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通过介绍储蓄的意义、本金、利息、利率及利息的计算公式,然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计算利息的基本方法,进一步牢固地掌握百分数问题的解决方法。

  (二)核心能力

  在理解利率有关概念的基础上,将利率相关问题与百分数应用题建立联系,发展迁移类推的学习能力。

  (三)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调查,能结合实例说明储蓄的意义、本金、利息、利率及利息的计算公式。

  2、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能准确找到存期及相对应的年利率,进而解决问题,沟通解决有关利率问题与百分数问题之间的练习,发展迁移类推的学习能力。

  3、会解决生活中的储蓄问题,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及理财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四)学习重点

  会准确计算利息。

  (五)学习难点

  将“利率”相关问题与百分数应用题建立联系,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利率》名师教学课件。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1)预习课本第11页,并完成以下题目。

  ①存入银行的钱叫做( ),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 )。

  ②( )与( )的比率叫做利率。

  ③利息的计算公式是( )。

  (2)以小组为单位,向家长或银行工作人员了解课本上的相关内容。如:储蓄的种类、银行存款的年利率、存款凭条如何填写等。

  设计意图: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通过实际调查及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的搜集、提取、整理、归纳信息的能力。(考查目标1)

  (二)课堂设计

  1、谈话导入

  师:在调查储蓄的过程中,你搜集到哪些相关的知识?遇到了哪些困难?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课前的调查,充分感知了储蓄的益处。全班交流时,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进一步解决调查时出现的问题,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考查目标1)

  2、问题探究

  (1)认识本金、利息、利率。

  师:这是一张存款单,你能从这张存单上得到哪些信息?你是如何理解这些信息的?

  学生思考后独立发言交流。

  师重点引导下面问题:

  ①什么是整存存款?你还知道其他的存款方式吗?

  ②存了10000元人民币。通过课前自学,你知道这10000元叫什么吗?

  ③利率是1.95%。你能解释一下什么是利率吗?(利息/本金=利率)

  师:你能解释一下这里的1.95%表示什么意思吗?(利息占本金的1.95%;把本金平均分成100份利息占1.95份。)

  师:这是20xx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存款利率,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引导小结:定期利率比活期利率高。存期不同,年利率也不同,银行的利率是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的。

  设计意图:虽然对于储蓄这件事学生并不陌生,但是他们真正接触的并不多,在初步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基础上结合实例进行理解很有必要。(考查目标1)

  (2)利息的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了解的还真不少,现在老师有10000元存到了中国银行,一年后,我取回的钱变多了还是变少了?你们能帮我算算一年后可以得到多少利息吗?

  ①分析问题,理解题意

  师:想想利息的多少跟哪些因素相关?该如何计算?

  生自由发言。讨论得出如下关系式: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②独立解答,交流汇报

  10000×1.75%×1=175(元)

  小结:存期不同,利率也不相同,我们在计算时要注意存期和年利率的对应。年利率是指一年的,在算利息时需要考虑存款时间。

  ③拓展练习,总结提升

  师:如果老师存三年,你们能帮我算算到期后可以取回多少钱吗?

  独立完成→集体讲解

  汇报时,重点分析以下问题:到期后老师能取回的钱应该包括哪几部分?我们可以先算出什么?

  预设一:10000×2.75%×3=825(元)10000+825=10825(元)

  追问:10000×2.75%表示什么?乘3又表示什么?

  预设二:10000×(1+2.75%×3)=10000×1.0825=10825(元)

  引导小结:可以先求出利息,再加上本金;也可以直接用“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来解决。由于存的是三年,需要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年利率,并注意存期是3年。

  师:回想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是如何计算有关利息的问题?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尝试自行计算利息,探讨利息的计算方法,在反馈中进行辨析答疑,从而建立解决有关利率的实际问题与百分数问题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考查目标2、3

  3、巩固练习

  (1)小雨前年10月1日把1000元存入银行,定期2年。如果年利率按2.25%计算,到今年10月1日取出时,她可以取出本金和利息共多少元?下面列式正确的是( )

  A.1000×2.25%

  B.1000×2.25%×2

  C.1000×(1+2.25%)

  D.1000×(1+2.25%×2)

  (2)李经理把年终奖金5000元存入银行,定期五年,年利率是4.75%,到期时他打算用本金和利息购买一台价值7500元的空气净化器,够吗?如果不够,还差多少元?

  (3)李林准备把自己积攒的1000元零花钱存入银行,等两年后上中学用。下面是两位同学为他提供的两种储蓄方式,你认为谁提供的储蓄方式获得的利息多?结合下面利率表算一算。

  4、课堂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运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了储蓄中的数学问题,知道了运用利息=本金×利率×存期的方法来计算利息!对于今天所学的知识,大家还有没有疑问?

  (三)课时作业

  1.小兰两年前将一笔压岁钱存入银行,存期为两年,年利率为2.25%,今年到期时小兰共取出了1045元,你知道小兰两年前存入了多少钱吗?

  答案:方法一:

  解:设小兰两年前存入了x元。

  x+x×2.25%×2=1045

  1.045x=1045

  x=1000

  方法二:1045÷(1+2.25%×2)

  =1045÷1.045

  =1000(元)

  答:小兰两年前存入了1000元。

  解析:本题需要求本金,是例题的逆应用,注意引导学生在找准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正确列式或列出方程,不断提高解决百分数问题的能力。(考查目标1、2、3)

  2.王阿姨三年前把50000万元存入银行,到期后共取出54125元,问两年定期存款的利率是多少?

  答案:

  (54125-50000)÷3÷50000×100%

  =4125÷3÷50000×100%

  =1375÷50000×100%

  =2.75%

  答:两年定期存款的利率是2.75%。

  解析:本题考查利率的计算方法,需学生正确分析题意,体会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把握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考查目标2、3)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 篇16

  一、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与日常生活中的储蓄相关,里面的“利率”这个概念涉及到百分数的学习内容。课本里提到了很多有关储蓄的概念、知识,学生需要认识、掌握的概念比较,还有一些相关知识是需要教师讲解给学生知道的。课本里通过一个例题将求“利息”、“实际取回”等相关知识都罗列了出来,因为教材所给的信息量比较少,所以需要教师、学生之间的多合作、多讨论。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学期学习了百分数(一)的有关知识,会解决百分数的简单应用题。这节课之前学习了折扣、成数、税率,这些都为本节课打下了基础。学生对利息的计算公式的理解有一定难度,并且对存期和利率之间的关系容易忽略。本节课将通过实例解决这些难点和疑问。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利率、本金、利息的含义;掌握计算利息的方法,会进行简单计算。

  (一)、谈话引入

  1、春节刚过,有的同学们过年一定有收到压岁钱,请问你们把钱存放在哪里?

  选择话题:存入银行。

  2、说一说,把钱存入银行有什么好处?

  学生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回答: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有两个好处:

  一是国家可以把这些钱集中起来,用在建设上,所以说储蓄可以支援国家建设;

  二是参加储蓄的人可以使钱更加安全,还可以得到利息,所以说储蓄对个人也有好

  处)

  二、探究新知

  1、关于储蓄方面的知识,你还了解多少?

  明确:

  什么是利息?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什么是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什么是利率?单位时间内的利息与本金的比率叫做利率。按年计算的叫做年利率,按月计算的叫做月利率。

  怎样计算利息?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常见的储蓄方式有哪些?(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

  三、应用新知

  1、基础练习

  例1:20xx年11月,王奶奶把5000元钱存入银行,存两年。到期时可以取回多少钱?

  2、对比练习

  (1)20xx年11月,张爷爷把儿子寄来的8000元钱存入银行,存期为3年,年利率为2.75%。到期支取时,张爷爷可得到多少利息?到期时张爷爷一共能取回多少钱?

  (2)20xx年11月,张爷爷把儿子寄来的8000元钱存入银行,存期为6个月,年利率为1.30%。到期支取时,张爷爷可得到多少利息?到期时张爷爷一共能取回多少钱?

  3、提高练习

  书练习二12题妈妈有1万元钱,有两种理财方式:一种是买3年期国债,年利率3.8%;另一种是买银行1年期理财产品,年收益率4%,每年到期后连本带息继续购买下一年的理财产品。3年后,两种理财方式收益相差多少?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储蓄的有关知识,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你知道了储蓄的哪些知识?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 篇17

  教学目标:

  1.理解利率的含义,体会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能应用分数、百分数的知识,灵活解答有关“利息”的问题。

  3.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理解概念,正确解答有关“利息”的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学前导入:

  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储蓄起来。储蓄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也使得个人钱财更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二、展示学习目标:

  理解利率概念,学会解决有关利率的实际问题。

  三、自学指导:

  1.什么是本金?什么是利息?什么是利率?

  2.利息如何计算?

  明确:

  1.在银行存款的方式有多种,如活期、整存整取、零存整取等。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2.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国家规定,存款的利息要按5%的税率纳税。

  四、巩固练习:

  出示例题:老奶奶存1000元,两年后可以去会多少钱?(学生板书演示)老师提醒:存期两年,利率是4.68%,还要扣去5%的利息税。

  1.1000×4.68%×2=93.6(元)

  93.6×5%=4.68(元)

  1000+93.6-4.68=1088.92(元)

  2.1000×4.68%×2=93.6(元)

  1000+93.6×(1-5%)=1088.92(元)

  学生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老师归纳:

  第一种方法先算利息,再求利息税,最后用本金+利息-利息税;第二种方法也是先算利息,再用本金+税后利息。都正确。

  五、作业安排:

  课本练习二十三第6、7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精选1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相关文章: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09-26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09-26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10篇10-08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7篇09-26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精选10篇)07-07

小学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04-09

数学第二单元教案08-26

小学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要点08-26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01-19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精选17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精选17篇)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 篇1

  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首先用文字说明了储蓄的意义,介绍了本金、利率、利息的意义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例4让学生掌握计算利息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

  1.知道储蓄的意义,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意义。

  2.掌握计算利息的基本方法。

  3.经历收集信息的过程,培养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

  难点:

  正确理解概念,能解决与利息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思路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巩固应用,提升能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

  1.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一定很喜欢过年吧,因为过年不仅有好吃的,好玩的,还可以得到不少压岁钱。你们的压岁钱是谁在保管着呢?(引导学生想到储蓄比较安全,并且能够得到利息)

  2.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了解储蓄吗?关于储蓄有哪些知识呢?这节课我们了解一下储蓄的知识。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20分钟)

  1.引导学生自学教材第11页关于储蓄的知识。

  (1)出示自学提示:

  ①储蓄的好处。

  ②储蓄的方式。

  ③什么是本金、利息、利率?

  ④利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2)检验自学成果,引导学生找出下题中的本金和利息。

  课件出示:明明20xx年11月1日把100元压岁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1年,到20xx年11月1日,明明不仅可以取回存入的100元,还可以得到银行多付给的1.5元,共101.5元。

  2.用储蓄的知识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例4,引导学生读题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组织小组讨论:求2年后可以取回多少钱,就是求什么。

  (3)组织学生尝试解题。

  (4)组织全班交流,明确解题思路。

  思路一:先求利息,最后求可取回多少钱。可取回钱数为本金+(本金×利率×存期)。

  思路二:把本金看作单位“1”,先求出本金和2年的利息一共是本金的百分之几,再求可以取回多少钱。可取回的钱数为本金×(1+年利率×2)。

  三、巩固应用,提升能力。(10分钟)

  1.完成教材第11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14页第9题。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5分钟)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2.计算利息时,存款的利率是年利率,计算时所乘的时间单位应是年;存款的利率是月利率,计算时所乘的时间单位应是月。

  板书设计利率

  例4方法一5000×2.10%×2=210(元)

  5000+210=5210(元)

  方法二5000×(1+2.10%×2)

  =5000×(1+0.042)

  =5000×1.042

  =5210(元)

  答:到期时王奶奶可以取回5210元。

  培优作业1.刘亮有20xx元,打算存入银行2年。现有两种储蓄方法:第一种是直接存2年,年利率是2.10%;第二种是先存1年,年利率是1.50%,第一年到期时再把本金和利息合在一起,再存1年。选择哪种储蓄方法得到的利息多一些?

  第一种储蓄方法:20xx×2.10%×2=84(元)

  第二种储蓄方法:20xx×1.50%×1=30(元)

  (20xx+30)×1.50%×1=30.45(元)

  30+30.45=60.45(元)

  60.45<84,选择第一种储蓄方法得到的利息多一些。

  提示:在累计存期相同的情况下,一次性存款比其他存款方式所获得的利息要多一些。

  2.赵伯伯把一笔钱存入银行5年,年利率为2.75%,到期后取得275元利息。赵伯伯存入银行多少钱?

  275÷2.75%÷5=20xx(元)

  答:赵伯伯存入银行20xx元。

  教学反思

  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为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各种情况下的利息问题。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 篇2

  难点名称

  理解本金、利息、利率之间的数量关系,利率和存期一一对应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求整年度的利率,只要根据利率表,把整年度的利率和存期一一对应起来,相乘、再乘本金即可求出整年度的利息。但是求半年的利息,学生往往容易出现本金×半年的利息×6。看见根据公式的有问题,学生的利率和存期的关系一一对应起来。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学生对什么是利息,概念抽象、理解困难,六年级学生的心理上一看套公式解决问题,心理的松了,机械的带公式解决问题。学生没有理解半年的年利率的含义,年利率的和存期没有一一对应起来,导致错误。

  难点教学方法

  1.通过错例对比分析,发现利率和存期是一一对应关系,

  2.通过一题多解的方式,学生理解利率和存期一一对应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将多余的钱存入银行即可增加收入,又支援了国家建设。

  2.出示存单,介绍利息,思考利息与什么有关系?

  二、知识讲解(难点突破)

  3.出示利率表,根据利率表解决第一个问题,王奶奶到银行存钱,到期后可以取多少钱?思考问题的同时介绍本金、存期、利息的概念,出示求利息的计算公式,解决王奶奶本金5000元,存期1年后可取回多少钱的问题。

  4.改变存期,本金不变,存期由一年变成两年,两年后王奶奶可取回多少钱?主要考察学生能否把存款的利率和存期一一对应起来,

  存款是整年:只要用本金×年利率×存期就能求出相应的利息了。

  5.设疑激趣,引发学生思考

  改变存期由两年调整到半年,半年后的利率是多少呢?

  出示计算方法,5000×1.55%×6=465(元)

  发现半年的利息怎么比一年的利息还高呢?问题出在哪里?

  6.寻找出错原因

  (1)1.55%是半年的利率,6是6个月,6个月是多少年呢?1/2或0.5年,现在计算是多少?

  (2)介绍另一种计算方法,突出利率和存期可对应关系,

  5000×1.55%÷12×6=38.75(元)

  (4)通过两种计算利率的方法,理解利率和存期的对应关系。

  存期用多少年表示,就要用年利率;存期用多少月表示,就要用月利率。

  三、课堂练习(难点巩固)

  7.巩固练习

  王奶奶本金不变,存期三个月,到期可得多少利息?(独立完成)

  5000×1.35%×?=16.88(元)

  5000×1.35%÷12×3=≈16.88(元)

  四、小结

  扩展思考:存款、贷款、理财产品都涉及到利率的问题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利率

  教材第11页。

  教学目标

  1.经历小组合作调查,交流储蓄知识,解决和利率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过程。

  2.知道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能正确解答有关利息的实际问题。

  3.体会储蓄对国家和个人的重要意义,积累关于储蓄的常识和经验。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利率与分数、百分数的含义。

  难点:解决有关“利率”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导

  师:同学们,快要到年底了,许多同学的爸爸妈妈的单位里会在年底的时候给员工发放奖金,你的爸爸妈妈拿到这笔钱以后是怎么处理的呢?爸爸妈妈会不会把一大笔现金放在家里?为什么?

  生1:一般情况下,爸爸妈妈应该把钱存入银行。

  生2:爸爸妈妈不会把一大笔现金放在家里,这样太不安全了,他们会存入银行。

  生3:把钱存入银行不仅安全,还可以获得利息呢。

  ……

  师: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或信用社储蓄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也使个人用钱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钱存入银行后增加的部分就是利息,今天我们就重点研究与“利息”相关的问题。

  【设计意图:借助主题图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获取有价值的数学信息,为下面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做好准备】

  二、探究体验,经理过程

  师:先来大胆地猜一猜,你觉得利息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生1:不可能说钱存入银行的时间长短不同,而所得的利息一样,所以利息的多少应该与钱存入银行的时间有关。

  师:对,利息的多少与存入的时间长短有关,存入的这段时间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存期。

  生2:不可能说存入银行的钱不管多少所得的利息都一样,所以利息的多少应该与存入银行的钱的多少有关,存入的钱越多,相同时间内的利息应该越多。

  师:说的很有道理,我们把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存期相同的情况下,本金越多,利息就越多。

  生3:在学习计算应纳税额时,我们知道应纳税额的多少与税率的高低有关,我想是不是利息的多少也应该与利率有关呢?

  生4:我们小组的同学进行过调查,在银行内很显眼的位置公布着不同存期的利率,利息的多少一定与利率有关。

  师:说得很好。我们把单位时间(如1年、1月、1日等)内的利息与本金的比率叫做利率。存期不同,利率一般也是不同的。那么,谁愿意把课前调查知道的有关储蓄的其他知识与大家做一下交流呢?

  学生可能会说:

  o我知道了储蓄的种类有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和活期。

  o我知道了整存整取的利率又分为三个月的、半年的、一年的、二年的、三年的、五年的,存期不同利率也不一样。

  o我知道了活期的利率最低,但是随时用钱随时取,比较方便。

  ……

  师:你们知道利息究竟怎么计算吗?

  生:利息的计算公式是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师:根据国家经济的发展变化,银行存款的利率有时会有所调整。下面是20xx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存款利率。(课件出示:教材第11页利率表)

  学生观察利率表。

  师:能运用你所掌握的利率的相关知识帮王奶奶解决问题吗?试一试。(课件出示:教材第11页例4)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师:谁愿意说说你的想法和算法?

  生1: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到期后王奶奶可以取回的钱除了本金还有利息,本金我们已经知道是5000元,所以最关键的就是算出利息。根据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我们从上面的利率表中对应找到存期两年的利率是3.75%,这样就可以算出利息5000×3.75%×2=375(元);再加本金,到期后可以取回的钱就是5000+375=5375(元)。

  生2:我们也可以把本金5000元看作单位“1”,这样每年的利息就是5000元的3.75%,存入2年,所得利息就是5000元的(3.75%×2);这样到期时可以取回的钱就可以列成算式5000×(1+3.75%×2)=5375(元)。

  只要学生解答正确,讲解合理就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设计意图:在学生课前调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汇报,在学生的交流讨论中完成新知识的探究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课末总结,梳理提升

  师:同学们谈谈学习本课有什么新的收获。请同学们回家与父母商量,把自己过年的压岁钱存入银行,按活期储蓄存到学期末,看看你从银行取款时,本金和利息共多少元?

  【设计意图:实践延伸,给学生提出具有挑战性的要求,让学生获得实践体验,感受到所学知识能运用于生活的乐趣】

  利率

  教学反思

  1.本节课我始终“以学生为本”,强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归纳出利息的计算方法,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以往计算利息时,学生经常把时间漏乘,这是学生容易忽视的地方。通过简短的争论,练习时学生很少把时间漏乘,从简短的争论中,引导学生发现方法,要比教师反复强调效果好得多。

  2.储蓄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密切,本节课是在百分数的知识和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联系。我们知道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体现数学服务于生活的教育理念。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郑老师买了3000元的国债,定期五年,年利率是3.81%。到期他一共可以取出多少元钱?

  (考查知识点:利率;能力要求: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B类

  为了给亮亮准备2年后上大学的学费,他的父母计划把10000元钱存入银行,你认为哪种储蓄方式更好呢?为什么?

  存期年利率

  一年4.14%

  二年4.77%

  (考查知识点:利率;能力要求: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3000×3.81%×5+3000=3571.5(元)

  B类:

  存一年再存一年:10000×4.14%×1=414(元)

  (10000+414)×4.14%×1+414≈845.14(元)

  直接存入两年:10000×4.77%×2=954(元)

  954>845.14直接存入两年比较合适。

  教材习题

  第11页“做一做”

  8000×4.75%×5=1900(元) 8000+1900=9900(元)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利率的概念,掌握利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利率的详细讲解以及相关问题的解决,使学生认识到利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用数学视角观察生活的习惯独以及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利率与本金、利息、时间的关系;利率相关问题的解决过程。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表示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者百分比。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的形式,而是在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

  二、新课引入

  1、概念理解

  老师:同学们是不是都见过银行卡呢?为什么我们要选择把钱存入银行呢?把钱存入银行,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使钱更加安全,还能增加一些收入。

  在银行的存款方式有多种,如活期、整存整取、零存整取等。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单位时间(如1年、1月、1日等)内的利息与本金的比率叫做利率。利息的计算公式是: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根据国家发展规律的变化,银行存款的利率有时会有所调整,20xx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存款利率如下表:

  2、例题详讲

  例:20xx年8月,王奶奶把5000元钱存入银行,存两年,问到期时可以取回多少钱?

  老师分析:王奶奶到期取钱时除了本金,还应该加上得到的利息,就是王奶奶可取回的钱。

  解:小明的解法:5000 x 3.75% x 2=375(元)5000 + 375 = 5375(元)

  小丽的解法:5000 x (1+3.75%x2)= 5000 x (1+7.5%)=5000x1.075=5375(元)

  答:到期时王奶奶可以取回5375元。

  下面同学们分组讨论小明与小丽解答方法的不同点,说出他们列出的式子的意义。

  小明的解法:先算出利息,再加上本金就是取回的钱。

  小丽的解法:用本金与单位一加上利息率和时间的乘积相乘,就能得出直接得出可取回的钱。

  3、即时练习

  20xx年8月,张爷爷把儿子寄来的8000元钱存入银行,存期为5年,年利率为4.75%,到期支取时,张爷爷可得到多少利息?到期时张爷爷一共能取回多少钱?

  解:8000 x 5x 4.75%=1900(元)8000+1900=9900(元)

  答:到期时张爷爷可得到1900元的利息,一共能取回9900元。

  拓展延伸

  妈妈有1万元钱,有两种理财方式:一种是买3年期国债,年利率4.5%;另一种是买银行1年期理财产品,年收益率4.3%,每年到期后连本带息继续购买下一年的理财产品。3年后,哪种理财方式收益更大?

  解:第一种方式收益:10000 x 4.5% x 3 = 1350(元)

  第二种方式收益:第一年利息10000 x 4.3%=430(元)

  第二年利息(10000+430)x 4. 3%=448.49(元)

  第三年利息(10000+430+448.49)x 4. 3%≈467.8(元)

  总收益430+448.49+467.8=1346.29(元)

  1346.29<1350

  答:三年后,买3年期国债收益更大。

  课外任务

  去附近的银行调查最新的利率,并与本节课的利率表进行对比,了解国家调整利率的原因。

  本课小结

  1、利率的概念和意义。

  2、利率有关问题的解答。

  3、根据利率的有关概念建立合理的理财方案。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12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储蓄的含义,明确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能正确地进行利息的计算。

  2.经历储蓄的认识过程,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广泛应用。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税率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快要到年底了,许多同学的爸爸妈妈单位里会在年底的时候给员工发放奖金。你的爸爸妈妈拿到这笔钱以后是怎么处理的呢?爸爸妈妈会不会把一大笔现金放在家里?为什么?

  (启发学生说出各种可能性和原因)

  师生共同小结: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储蓄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使得个人钱财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即到期可以取出比存入的要多些的钱。

  那么同学们知道为什么有时我们把钱存在银行,最后去取的时候钱会变多呢?

  同学们知道吗,在不同的银行,有时我们可以得到不同的利息,因为它们的利率不同。那么,什么是利率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

  教师板书课题:利率。

  二、探究新知

  1.引导质疑,理解相关概念。

  (1)学生围绕上面提出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阅读教科书第11页,不理解的内容可在小组讨论或做上记号。

  学生看书时,教师巡视指导,并参与学生的讨论。

  (2)汇报交流。

  师:通过看书学习和讨论,你知道了储蓄中的哪些知识?能向全班同学汇报一下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存款方式

  活期

  定期:零存整取、整存整取

  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本金。

  利息: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利息。

  利率:利息和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教师说明:利率由银行规定,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利率有时会有所调整,利率有按月计算的,也有按年计算的`。同一时期,各银行的利率是一定的。

  2.教学例4。

  (1)课件出示例4。

  (2)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本题中本金、利率、存期分别是多少?

  (3)到期后取回的钱除了本金,还应加上利息。

  (4)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展示。

  方法一:5000×3.75%×2=375(元)

  5000+375=5375(元)

  方法二:5000×(1+3.75%×2)=5375(元)

  (5)教师讲解:存期是几年,就要选取相对应的年利率。本金与年利率相乘,得出的是一年的利息,求两年的利息就要乘2。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11页“做一做”。

  先提问本题中本金、利率、存期分别是多少?后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教科书第14页第9题。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存款凭证后提问:存期是多长?半年用多少年计算?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教后思考】

  储蓄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密切。本节课中概念较多,教学中结合具体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学生在解决有关“利率”的问题时,可能会出现以下几个错误:计算利息时忘记乘存期;没有注意利率和存期的对应性;计算利息时,存款的利率是年利率,计算时所乘时间的单位应是年等。要将学生的错误转化成学习资源,在纠错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调查实践中了解储蓄的意义、种类,理解什么是本金、利息。

  2、能正确计算利息。

  教学重点:

  利息的计算

  教学难点:

  利息的计算。

  教学手段

  课件

  教学方法

  联系生活,引导学习,总结提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去过银行吗?你知道去银行人民常做什么吗?你知道我们周围有什么银行?你见过银行卡吗?

  二、创设生活情境,了解储蓄的意义和种类

  1、储蓄的意义

  师:快要到年底了,许多同学的爸爸妈妈的单位里会在年底的时候给员工发放奖金,你的爸爸妈妈拿到这笔钱以后是怎么处理的呢?

  2、储蓄的种类。(学生汇报课前调查)

  三、自学课本,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

  1、自学课本中的例子,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然后四人小组互相举例,检查对”本金“、”利息“、”利率“的理解。

  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利息:取款时银行多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率:;利息与本金的百分比叫做利率。

  2、师:根据国家经济的发展变化,银行存款的利率先让学生谈谈你所知道的储蓄有哪几种,并举例说明,然后教师作适当的补充。有时会有所调整,而且,根据存款是定期还是活期,定期时间的长短,利息也是不一样的。

  3、利息计算

  (1)利息计算公式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2)例4:王奶奶要存5000元请你帮助王奶奶算一算存两年后可以取回多少钱?(整存整取两年的利率是3.75%)。

  在弄清以上这些相关概念之后,学生尝试解答例题。

  在学生独立审题解答的基础上订正。

  方法一方法二

  5000×3.75%×2=375(元)

  5000×(1+3.75%×2)

  5000+375=5375(元)=5000×1.075

  =5375(元)

  四、实践应用

  第11页做一做

  完成练习时看清题目认真审题,注意计算要准确。

  五、课堂总结

  学生谈谈学习本课有什么新的收获。

  作业

  第14页的第9题

  板书设计

  利率

  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利息:取款时银行多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率:;利息与本金的百分比叫做利率

  利息计算公式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理解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的计算存款利息。

  2.使学生初步认识储蓄的含义,感受到储蓄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及益处。

  3.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初步的理财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利息和本息和的计算。

  2.利息和本息和的计算。

  教学过程

  1.谈话。

  大家的压岁钱是怎么管理的?为什么把钱存入银行?

  2.导入。

  把钱存入银行,会获取一部分利息,怎么计算利息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1.探究有关储蓄的知识。

  (1)储蓄的好处。

  (2)储蓄的方式。

  (3)什么是本金、利息、利率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2.深入理解有关储蓄的知识。

  课件出示:小红20xx年9月1日把100元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一年,到20xx年9月1日,小红不仅可以取回存入的100元,还可以得到银行多付给的3元,共103元。

  引导学生找出题中的本金和利息。

  3.探究利息、利息与本金和的计算方法。

  (1)分析题意,引导学生探究利息的计算方法。

  (2)组织学生尝试解题,交流汇报。

  巩固实践爸爸妈妈给贝贝存了2万元教育存款,存期为三年,年利率为5.40%,到期一次支取,支取时凭非义务教育的学生身份证明,可以免征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

  (1)贝贝到期可以拿到多少钱?

  (2)如果是普通三年期存款,应缴纳利息税多元?

  板书设计

  利率

  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利息:取款时银行多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率:利息与本金的百分比叫做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方法一:方法二:

  5000×3.75%×2=375(元)5000×(1+3.75%×2)

  5000+375=5375(元)=5000×(1+0.075)

  =5000×1.075

  =5375(元)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理解利率,能利用百分数知识,解决与储蓄有关的实际问题。

  2、结合储蓄等活动,学会合理理财,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概念,能利用百分数知识,解决与储蓄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利率有关知识:税收的种类,应纳税额,税率。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积攒一些零用钱,我们积攒的暂时不用的零用钱,会怎么处理呢?学生回答,由学生的回答引出“储蓄”。

  3、谁存过钱?怎么存的?将钱存入银行有什么好处呢?讨论利息的情况。

  4、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相关储蓄方面的知识,探讨利率有关的知识。

  二、新课探究

  1、自读教材11页例4上面的部分内容:

  学习要求:理清以下问题

  (1)存款有哪几种方式?

  (2)什么是本金?

  (3)什么是利息?

  (4)什么是利率?

  (5)怎样计算利息?

  学生自学教材,学习后汇报。教师结合学生汇报,考查学生对利息的理解,对利息公式的理解。

  检测:

  (1)结合20xx年10月利率表,说说各种存款方式的年利率是多少?

  (2)整存整取一年的年利率是1.50%,表示什么意思?

  2、学以致用,教学例4:

  (1)出示例4。

  (2)读题思考:两年后可以取回多少钱,取回哪些钱?包括几部分?

  (3)利息的多少和什么有关系?(引导学生知道是与本金、利率、时间有关)

  (4)归纳整理汇报:实际取回的钱数=本金+利息;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注意巡视学生计算过程,避免丢落项和计算不准确。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1页“做一做”

  (1)学生读题,分析题目,比例此题与例4的不同:本金不同,存期不同,利率不同。计算方法相同吗?

  (2)学生运用公式独立解答后集体订正。

  2、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9题。

  先让学生观察存款凭证,从中能获取哪些信息?本金、利率、时间各是多少?再根据利息的计算方法进行解答。

  3、教材第15页“练习二”第12题。

  (1)妈妈需要慎重选择吗?怎么办?

  (2)第一种方式的时间,利率是多少?第二种呢?

  (3)分别计算后比较并做出决定。学生独立解答。讲一讲自己的解题思路。

  小结: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这样做出选择,选择时需要用心地算一算,算的过程不要怕麻烦,按照时间和方法一步一步地去想,就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学生汇报,引导学生懂得储蓄是利国利民的事情;在银行存款的方式很多种,如活期、整存争取、零存整取等;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我们还知道了计算利息的方法是:利息=本金×利率×存期;计算时遇到步骤比较的计算时,要一步一步认真计算,有耐心,保证计算结果正确。

  板书设计

  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时间)

  例4 5000 ×(1+3.75%×2)

  =5000×1.075

  =5375(元)

  答:到期时王奶奶可以取回5375元。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 篇9

  教学目的

  通过设计合理存款方案的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熟练地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经历信息搜集的全过程,提高搜集信息和综合运用信息解决百分数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 点:

  经历搜集信息,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难 点:

  设计合理的存款方案。

  一、活动一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储蓄的相关知识,知道了生活中离不开百分数,今天我们就继续来研究生活与百分数。(板书:生活与百分数)

  昨天我给大家留了一个作业,让你们去调查一下附近银行的最新利率,并与教材上的利率表进行对比,了解国家调整利率的原因。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

  (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你们知道国家为什么要调整利率吗?(向学生介绍:国家为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增长,需要根据不同的社会情况来随时调整利率。)

  二、活动二

  (1)调查理财方式。

  师:除了以上关于利率的事情,你们还调查到了什么?

  (2)提出探究问题。

  课件出示:李阿姨准备给儿子存2万元,供他六年后上大学,请你帮李阿姨设计一下,黑板上的三种理财方式哪种的收益更高?

  (3)学生用计算器独立完成后,进行小组内的交流。

  请三位学生到黑板上板书三种方式的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的教学中,主要采取学生自主尝试解决问题的方式,先让学生讨论清楚三种储蓄方式,然后自己独立思考,再列式计算,最后通过对比发现本金和存期相同时,利率越高利息越高。

  3、千分数和万分数

  (1)千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千分数。千分数也叫千分率。与百分数一样,千分数也有千分号,千分号写作“‰”千分号具有一切百分数的特点。例如:某市20xx年人口总数是3500000人,这一年出生婴儿28000人,该市的人口出生率是8‰。20xx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1604万人,出生率为11.93‰,死亡人口960万人,死亡率为7.14‰;自然增长率为4.76‰。

  (2)万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万分之几的数,叫做万分数。万分数也叫万分率。与百分数和千分数一样,万分数也有万分号“?”。万分数也具有一切百分数和千分数的特点。例如:一本书有10万字,差错率不能超过1?,即该书的差错数不能超过10个。

  三、全课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 篇10

  难点名称

  了解合理购物的意义,能自己做出购物方案,并对方案合理性做出充分的解释。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让学生综合运用折扣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促销”问题,使学生对不同的促销方式有更深入地认识,经历综合应用知识的过程,具有一定的难度。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解题过程中对学生掌握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熟练度有较高的要求。“商场促销”虽对学生来说都不陌生,但学生购买促销商品的经验还不足,对各促销方式的实质理解具有一定的难度。

  难点教学方法

  1、通过复习整理、引导分析、巩固练习,运用百分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促销”问题。

  2、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反思总结体会各促销方式的实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妈妈想买一件原价700元的裙子,五折之后这条裙子多少钱?(重点理解答五折的意思)

  2.指名学生回答

  700×50%=350(元)

  答:五折之后这条裙子350元

  二、知识讲解(难点突破)

  下面我们来看例题

  (1)课件出示例5:某品牌的裙子搞促销活动。在A商场打五折销售,在B商场按“满100元减50元”的方式销售。妈妈要买一条标价230元的这种品牌的裙子。

  读完这段话我们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小明提出了这样两个:

  ①在A、B两个商场买,各应付多少钱?

  ②选择哪个商场更省钱?

  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题目给出的数学信息中,哪些是关键呢?

  A商场打五折销售,在B商场按“满100元减50元”的方式销售。

  打五折它表示现价是原价的50%,那么每满100元减50元是什么意思?快来思考一下吧!

  就是在总价中取整百元的部分,每个100元减去50元,不满100元的零头部分不优惠。

  (2)在A商场买,直接用总价乘50%就能算出实际花费。列式:230×50%=115(元)

  在B商场买,先看总价中有几个100,230里有2个100,然后从总价中减去2个50元。

  列式:230-50×2=130(元)230-50×2=130(元)

  答:在A商场买应付115元,在B商场买应付130元;打五折的方式更省钱。

  (3)你还有疑问吗?

  ①满100元减50元,少了50元,也是打五折,怎么优惠的结果不一样呢?

  原来打五折就是无论标价是多少,实际售价都是原价的50%。“而满100元减50元”就只能是原价中满了100元的部分能优惠50元,能打五折,而不满100元的部分就没有折扣了。

  ②什么情况下两种优惠会一样呢?

  如果商品的售价刚好是整百元的时候,两种优惠结果是一样的。

  (4)回顾与反思

  看起来每满100元减50元不如打五折优惠。如果总价能凑成整百多一点就相差不多了。

  以后我要陪妈妈购物,帮妈妈算账。

  三、课堂练习(难点巩固)

  巩固练习:某品牌的旅游鞋搞促销活动,在A商场按“每满100元减40元”的方式销售,在B

  商场打六折销售。妈妈准备给小丽买一双标价120元的这种品牌的旅游鞋。

  (1)在A、B两个商场买,各应付多少钱?

  (2)选择哪个商场更省钱?

  A商场:120-40=80(元)

  B商场:120×60%=72(元)

  80>72

  答在A商场买应付80元,在B商场买应付72元,选择B商场更省钱。

  四、小结

  1.在购物时,可以运用学过的百分数知识对商家的优惠方式进行分析对比,从而选出实惠、省钱的方案。

  2.商家的促销方式:“打几折”,“每满100元返50元礼券”,“每满100元减50元”,“买五件送一件”都转化为百分数的知识来理解。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 篇11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掌握本金、利率和利息的关系,能熟练解决有关利息的问题。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与储蓄有关的实际问题。结合储蓄等活动,学习合理理财,逐步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难点教学方法

  利用利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你到过银行吗?你们存过钱吗?

  2、师: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银行,解决银行中与我们有联系的数学问题。你们了解银行的一些什么知识?

  二、知识讲解(难点突破)

  1、了解利息的含义。

  2、了解本金和利率的含义,知道利息、本金、年利率、存款时间之间关系。

  3、初步理解利息和本金、年利率的关系

  师:算一算淘气存300元,1年后能得到多少利息?存一年的年利率是2.25%,存三年的年利率是3.33%,教师根据学生口头答进行板书。

  师:我们该怎样计算利息?你能用一个公式表示吗?(师板书)

  师:也就是说,可以怎么求这道题的利息?

  学生回答:利息=本金×年利率×时间(教师板书)

  5、再次准确理解年利率及利息、本金、年利率、存款时间之间关系。学生独立完成,学生板演。

  6、师:假如淘气存300元,3年后能得到多少利息?学生独立完成。

  三、课堂练习(难点巩固)

  淘气前年10月1日把80元存入银行定期两年,年利率是2.79%,到期后,淘气应得到的利息是多少?

  小结

  1、今天我学习了利息的有关知识。我知道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2、(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3、利息的计算公式是(利息=本金×年利率×时间)。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 篇12

  教材分析

  1、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折扣和纳税之后的第三个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知识点,是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中最重要的问题,也是本章内容中的一个难点。

  2、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意义,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以及利率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学情分析

  1、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折扣和纳税这两个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将要学习的第三个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知识点。

  2、学生在学习这个知识点时的障碍点应该在于利息税的扣除和国债利息不扣除利息税上。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储蓄的意义:明确本金、利息、税后利息和利率的含义;掌握计算利息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积极参加储蓄,支援国家、灾区、贫困地区建设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

  难点

  1、通过自主探索,了解利息的计算方法;

  2、利息税的扣除和国债利息不扣除利息税上。

  教学过程:

  一、课内交流、探究

  师:在储蓄的过程中,你搜集到哪些相关的知识?(学生分组汇报调查结果)

  (生汇报。开放的问题情景下,根据每组学生的差异,预计可能出现下列情况:

  (1)有关储蓄的一般知识,如储蓄的方式;

  (2)有关储蓄的相关概念,如本金、利息、利率、税后利息税的知识;

  (3)有关利息的计算方法,如有的小组利率的含义推导出利息的计算方法;

  (4)有关调查中遇到的困难、解决的方法和自己的感受)

  师:根据每组交流的情况给予相应的评价,并和学生共同整理储蓄的相关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板书: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二、创设情景、体验储蓄

  1、创设情景

  2、体验储蓄。根据刚才的汇报情况,安排教学过程。

  (1)学生拿出复制好的储蓄存款凭证进行填写。

  (2)学生活动,教师了解学生填写情况后,最后利用投影仪进行订正。

  (3)充分联系生活,设置储蓄密码。

  (4)保管好存折或存单。

  师:储蓄完成以后,银行要给我们一个存单或存折,我们要牢记密码,妥善保管好存单或存折。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交流讨论,了解利息的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根据刚才的知识,如果告诉你两年的利率是2.43%,你能够求出张大爷储蓄到期时能获得多少利息吗?(学生分组讨论计算,汇报情况)

  2、学习利息税知识。

  师:大家都算出了应得的利息,但实际上张大爷他并不能得到你们算出的这些钱,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请大家看一下课本第99页最下面的一句话:“国家规定,存款的利息要按5%的税率纳税。”哪位同学能解释一下?

  生:就是银行多给的那部分钱的5%要上交给国家。

  生:就是只能得到利息的95%。

  师:对,存款的利息必须要按5%的利率纳税,纳税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在座的各位同学长大之后都要依法进行纳税。

  师:储蓄到期时,张大爷实际领取本金和利息一共是多少?

  生1:48.60×5%=2.43(元)

  1000+48.60—2.43=1046.17(元)

  生2:48.60×(1—5%)=46.17(元)

  1000+46.17=1046。17(元)

  生3:1000+48.60×(1—5%)=1046.17(元)

  师总结利息的利息计算方法。

  3、巩固新知:学生进行练习(教材第100页的“做一做”)

  (1)学生个人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2)学生个人汇报

  四、课后实践、体验储蓄过程

  师:请同学们课后把平时积攒的零用钱存入银行,在储蓄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你能想办法解决吗?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我们下节课继续交流讨论。

  五、课后作业布置

  课本练习二十三的第6、9题。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 篇13

  教学课题:

  利率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1页例4,做一做及练习二第9、11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本金、利息和利率的概念,掌握计算利息的方法,会进行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总结归纳利息的计算方法,发展抽象慨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主要的存款方式,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积极参加储蓄以及支援国家、灾区、贫困地区建设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

  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地计算利息,解决利息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法与学法:

  引导交流,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春节收到的压岁钱怎么处理的?

  学生汇报:

  生1:…

  生2:我把钱放到信用社,因为我们那没有银行。

  生3:信用社也就是银行,只是名称不同而已。因为钱放在信用社既安全、又得利息。

  师:利息是什么?怎样计算利息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利率。

  板书课题:利率

  二、自学探究,寻求算法

  1、自学第11页上面3个自然段。(课件出示)

  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储蓄起来。一来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二来对个人也有好处,既安全、有计划,同时又得到利息,增加收入。那么,怎样计算利息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板书课题:利率

  二、新课讲授

  1、介绍存款的种类、形式。

  存款分为活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等方式。

  2、阅读教材第11页的内容,理解本金、利息、税后利息和利率的含义。

  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例题中王奶奶存入的5000元就是本金。

  利息: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率:单位时间内利息和本金的比率叫做利率。

  (1)利率由银行规定,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利率有时会有所调整,利率有按月计算的,也有按年计算的。

  (2)阅读教材第11页表格,了解同一时期各银行的利率是一定的。

  3、利息的计算。

  (1)出示利息的计算公式: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2)计算连本带息的方法:

  连本带息取回的钱=本金+利息

  (3)学生阅读理解例4,计算后交流汇报,教师板书:

  5000+5000×2.10%×2

  =5000+210

  =5210(元)

  答:到期后可以取回5210元钱。

  三、巩固练习

  1、2015年11月,张爷爷把儿子寄来的8000元钱存入银行,存期3年,年利率为2.75%,到期支取时,张爷爷可得到多少利息?到期时张爷爷一共能取回多少钱?

  2、李阳的爸爸将一笔款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三年,年利率是2.75%,到期时得到的利息是5700元,李阳的爸爸当初存入的是多少钱?

  3、乐乐把5000元压岁钱存入银行两年,年利率是2.75%,到期后,他准备把利息的80%捐给“希望工程”。乐乐捐给“希望工程”多少钱?

  四、课堂小结

  什么叫本金?什么叫利息?什么叫利率?如何计算利息?怎么计算取回的总钱数?

  作业设计

  一、解方程。

  65%X+3.5×4=20

  ☆妈妈将50000元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三年,年利率为2.75%。到期后将会得到多少利息?

  ☆☆王庚今年的年终奖金有3万元,他准备全部存入银行,存期为两年,年利率为2.10%。到期后,王庚一共取回多少元钱?

  ☆☆☆爷爷将半年的退休金全部存入银行,存期5年,年利率是4.75%。到期后,取得利息2375元。爷爷存入的退休金是多少钱?

  ☆☆☆☆爸爸将家里30000元存入银行,存期三年,年利率是2.75%。存期刚满两年时,因为家里需要用钱,爸爸准备提前支取。按银行规定,提前支取存款一律按活期年利率(即0.35%)计算。爸爸会少得到多少利息?

  板书设计百分数: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取回总钱数=本金+利息

  5000+5000×2.10%×2

  =5000+210

  =5210(元)

  答:到期后王奶奶可以取回5210元钱。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有关储蓄的知识;知道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掌握计算利息的方法,会进行简单计算。

  2、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观察、计算、主动探索,进一步增强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利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运用利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理解存款的意义,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问题。

  师:你知道家里暂时不用的钱一般是怎么处理的吗?

  【学情预设】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例如存入银行、买股票、理财等。

  师:根据调查,大多数家庭会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把钱存入银行有什么好处呢?

  【学情预设】安全,能得到一些利息,增加收入。

  2、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说得很有道理,人们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这样一来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二来对个人也有好处,既安全、有计划,同时又能得到利息,增加收入。那么,银行是怎样计算利息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与储蓄有关的知识——利率。(板书课题:利率)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唤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于储蓄的经验和知识,在交流中引出储蓄的相关知识,初步了解储蓄的意义,让学生感受利率的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二、联系生活,理解本金、存期、利率、利息等概念

  1、根据存单了解本金、存期、利率等概念。

  师:银行存款的方式有许多,例如活期、零存整取、整存整取等。(课件出示存单)

  师:从存单中你可以获取哪些信息?

  【学情预设】预设1:我知道存入了10000元。

  预设2:我知道10000元存了一年。

  预设3:年利率是1.95%。

  师:你知道这10000元叫什么吗?谁又能解释一下“一年”和“年利率1.9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学情预设】10000元是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一年是存期,1.95%是一年的利率,表示一年内利息与本金的比率是1.95%。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根据你们的回答,我们可以知道单位时间内的利息与本金的比率叫做利率。(板书:)

  师:取款时,银行会多支付一些钱。到期时,能得到多少利息呢?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出用10000×1.95%=195(元),教师给予肯定,并引导学生总结求利息的方法。(板书: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2、感知利率的含义。

  课件出示2015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存款利率:

  师:看来,要解决有关利息的问题,要对利率有深入的了解才行,说一说你在表格中收集到了哪些信息。

  【学情预设】学生会根据表格中的存期说出对应的利率,要指导学生明确存2年,每年的利率都是2.10%,而不是2年一共的利率。

  师:利率由银行规定,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利率有时会有所调整,利率有按月计算的,也有按年计算的。其中整存整取的利率又分为三个月的、六个月的、一年的、二年的、三年的……存期不同利率也不同。活期的利率最低,但是随时用钱随时取,比较方便。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实际的存单,明确本金、存期、利率的意义,充分理解这些基本概念。展示利率表,知道“存款年限不同,所对应的年利率也不同”,这是学生容易忽视的,让学生观察、交流、自主发现,才会印象深刻。

  三、自主尝试,解决“存钱”中的数学问题

  1、阅读与理解。

  课件出示教科书P11例4。

  师:怎样理解“到期时可以取回多少钱”?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理解,到期时可以取回多少钱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本金,另一部分是利息。

  2、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师:同学们能否尝试列式解决问题?

  【学情预设】预设1:5000×1.50%=75(元)75+5000=5075(元)

  预设2:5000×2.10%=105(元)105+5000=5105(元)

  预设3:5000×2.10%×2=210(元)210+5000=5210(元)

  预设4:5000×(1+2.10%×2)=5210(元)

  3、展示交流。

  (1)师:你同意哪种做法?说说你的想法。

  【学情预设】预设1:第一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王奶奶存两年,算式中选择的是存一年的年利率。

  预设2:第二种做法也是错误的,王奶奶存两年,但5000×2.10%求的是一年的利息,不是两年的利息。

  预设3:第三种做法和第四种做法都是正确的。

  (2)师:谁能说说正确的做法的思路?

  【学情预设】预设1:根据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存期”,我们从上面的利率表中找到对应存期的利率,2年的年利率是2.10%,这样就可以算出利息5000×2.10%×2=210(元)。再加本金,到期后可以取回的钱就是210+5000=5210(元)。

  预设2:可以把本金5000元看作单位“1”,这样每年的利息就是5000元的2.10%,存入2年,所得利息就是5000×(2.10%×2),这样到期时可以取回的钱就可以列成算式5000×(1+2.10%×2)=5210(元)。

  (3)改错、订正,规范解答。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解决问题,教师收集多种资源后,组织研讨,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讨论、交流,掌握如何正确求出利息以及本息和的方法,提高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巩固练习,知识运用

  1、课件出示教科书P14“练习二”第9题。

  (1)学生独立解答。

  【学情预设】预设1:3000×1.30%=39(元)3000+39=3039(元)

  预设2:3000×1.30%÷2=19.5(元)3000+19.5=3019.5(元)

  预设3:3000×1.10%×2=66(元)3000+66=3066(元)

  预设4:3000×1.50%÷2=22.5(元)3000+22.5=3022.5(元)

  (2)展示交流。

  师:出现了四种不同答案,你认为哪种正确呢?

  师:通过大家的讨论,我们知道第二种做法是正确的。大家想一想,如果张叔叔的3000元只存3个月,会得到多少利息呢?

  【学情预设】学生列式解答:3000×1.10%÷4=8.25(元)。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要除以4?让学生明确1.10%是指存满一年的年利率,张叔叔只存了3个月,只有一年的,所以需要除以4。

  师:今后在解决有关利率的问题时,我们都应该注意些什么?

  【学情预设】预设1:选对年利率。

  预设2:别忘记乘存期。

  预设3:弄清问题要求的是利息还是本息和。

  2、指导学生完成教科书P15“练习二”第12题。

  指导学生理解题意,明确生活中有不同的理财方式。不同理财方式的收益也是不同的。然后放手让学生解答,教师适时指导。

  【学情预设】第一种方式是3年期的国债,利息是10000×3.8%×3=1140(元);第二种方式计算利息,学生会感到困难,因为本金在发生变化。指导学生列出算式:第一年的利息是10000×4%×1=400(元),第二年的利息是(10000+400)×4%×1=416(元),第三年的利息是(10000+400+416)×4%×1=432.64(元),购买三年一共的利息是

  400+416+432.64=1248.64(元)。再将两种理财方式得到的利息进行比较:1248.64—1140=108.64(元)。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更加了解利率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练习中存期变化,所对应的年利率也不相同,教学中通过对错误解答进行交流,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灵活应用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储蓄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密切。本节课中概念较多,教学中结合具体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学生在解决有关“利率”的问题时,可能会出现以下几个错误:计算利息时忘记乘存期;没有注意利率和存期的对应性;计算利息时,存款的利率是年利率,计算时所乘时间的单位却不是年等。要将学生的错误转化成学习资源,在纠错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 篇15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1页。本节课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通过介绍储蓄的意义、本金、利息、利率及利息的计算公式,然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计算利息的基本方法,进一步牢固地掌握百分数问题的解决方法。

  (二)核心能力

  在理解利率有关概念的基础上,将利率相关问题与百分数应用题建立联系,发展迁移类推的学习能力。

  (三)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调查,能结合实例说明储蓄的意义、本金、利息、利率及利息的计算公式。

  2、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能准确找到存期及相对应的年利率,进而解决问题,沟通解决有关利率问题与百分数问题之间的练习,发展迁移类推的学习能力。

  3、会解决生活中的储蓄问题,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及理财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四)学习重点

  会准确计算利息。

  (五)学习难点

  将“利率”相关问题与百分数应用题建立联系,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利率》名师教学课件。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1)预习课本第11页,并完成以下题目。

  ①存入银行的钱叫做( ),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 )。

  ②( )与( )的比率叫做利率。

  ③利息的计算公式是( )。

  (2)以小组为单位,向家长或银行工作人员了解课本上的相关内容。如:储蓄的种类、银行存款的年利率、存款凭条如何填写等。

  设计意图: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通过实际调查及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的搜集、提取、整理、归纳信息的能力。(考查目标1)

  (二)课堂设计

  1、谈话导入

  师:在调查储蓄的过程中,你搜集到哪些相关的知识?遇到了哪些困难?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课前的调查,充分感知了储蓄的益处。全班交流时,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进一步解决调查时出现的问题,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考查目标1)

  2、问题探究

  (1)认识本金、利息、利率。

  师:这是一张存款单,你能从这张存单上得到哪些信息?你是如何理解这些信息的?

  学生思考后独立发言交流。

  师重点引导下面问题:

  ①什么是整存存款?你还知道其他的存款方式吗?

  ②存了10000元人民币。通过课前自学,你知道这10000元叫什么吗?

  ③利率是1.95%。你能解释一下什么是利率吗?(利息/本金=利率)

  师:你能解释一下这里的1.95%表示什么意思吗?(利息占本金的1.95%;把本金平均分成100份利息占1.95份。)

  师:这是20xx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存款利率,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引导小结:定期利率比活期利率高。存期不同,年利率也不同,银行的利率是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的。

  设计意图:虽然对于储蓄这件事学生并不陌生,但是他们真正接触的并不多,在初步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基础上结合实例进行理解很有必要。(考查目标1)

  (2)利息的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了解的还真不少,现在老师有10000元存到了中国银行,一年后,我取回的钱变多了还是变少了?你们能帮我算算一年后可以得到多少利息吗?

  ①分析问题,理解题意

  师:想想利息的多少跟哪些因素相关?该如何计算?

  生自由发言。讨论得出如下关系式: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②独立解答,交流汇报

  10000×1.75%×1=175(元)

  小结:存期不同,利率也不相同,我们在计算时要注意存期和年利率的对应。年利率是指一年的,在算利息时需要考虑存款时间。

  ③拓展练习,总结提升

  师:如果老师存三年,你们能帮我算算到期后可以取回多少钱吗?

  独立完成→集体讲解

  汇报时,重点分析以下问题:到期后老师能取回的钱应该包括哪几部分?我们可以先算出什么?

  预设一:10000×2.75%×3=825(元)10000+825=10825(元)

  追问:10000×2.75%表示什么?乘3又表示什么?

  预设二:10000×(1+2.75%×3)=10000×1.0825=10825(元)

  引导小结:可以先求出利息,再加上本金;也可以直接用“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来解决。由于存的是三年,需要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年利率,并注意存期是3年。

  师:回想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是如何计算有关利息的问题?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尝试自行计算利息,探讨利息的计算方法,在反馈中进行辨析答疑,从而建立解决有关利率的实际问题与百分数问题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考查目标2、3

  3、巩固练习

  (1)小雨前年10月1日把1000元存入银行,定期2年。如果年利率按2.25%计算,到今年10月1日取出时,她可以取出本金和利息共多少元?下面列式正确的是( )

  A.1000×2.25%

  B.1000×2.25%×2

  C.1000×(1+2.25%)

  D.1000×(1+2.25%×2)

  (2)李经理把年终奖金5000元存入银行,定期五年,年利率是4.75%,到期时他打算用本金和利息购买一台价值7500元的空气净化器,够吗?如果不够,还差多少元?

  (3)李林准备把自己积攒的1000元零花钱存入银行,等两年后上中学用。下面是两位同学为他提供的两种储蓄方式,你认为谁提供的储蓄方式获得的利息多?结合下面利率表算一算。

  4、课堂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运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了储蓄中的数学问题,知道了运用利息=本金×利率×存期的方法来计算利息!对于今天所学的知识,大家还有没有疑问?

  (三)课时作业

  1.小兰两年前将一笔压岁钱存入银行,存期为两年,年利率为2.25%,今年到期时小兰共取出了1045元,你知道小兰两年前存入了多少钱吗?

  答案:方法一:

  解:设小兰两年前存入了x元。

  x+x×2.25%×2=1045

  1.045x=1045

  x=1000

  方法二:1045÷(1+2.25%×2)

  =1045÷1.045

  =1000(元)

  答:小兰两年前存入了1000元。

  解析:本题需要求本金,是例题的逆应用,注意引导学生在找准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正确列式或列出方程,不断提高解决百分数问题的能力。(考查目标1、2、3)

  2.王阿姨三年前把50000万元存入银行,到期后共取出54125元,问两年定期存款的利率是多少?

  答案:

  (54125-50000)÷3÷50000×100%

  =4125÷3÷50000×100%

  =1375÷50000×100%

  =2.75%

  答:两年定期存款的利率是2.75%。

  解析:本题考查利率的计算方法,需学生正确分析题意,体会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把握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考查目标2、3)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 篇16

  一、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与日常生活中的储蓄相关,里面的“利率”这个概念涉及到百分数的学习内容。课本里提到了很多有关储蓄的概念、知识,学生需要认识、掌握的概念比较,还有一些相关知识是需要教师讲解给学生知道的。课本里通过一个例题将求“利息”、“实际取回”等相关知识都罗列了出来,因为教材所给的信息量比较少,所以需要教师、学生之间的多合作、多讨论。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学期学习了百分数(一)的有关知识,会解决百分数的简单应用题。这节课之前学习了折扣、成数、税率,这些都为本节课打下了基础。学生对利息的计算公式的理解有一定难度,并且对存期和利率之间的关系容易忽略。本节课将通过实例解决这些难点和疑问。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利率、本金、利息的含义;掌握计算利息的方法,会进行简单计算。

  (一)、谈话引入

  1、春节刚过,有的同学们过年一定有收到压岁钱,请问你们把钱存放在哪里?

  选择话题:存入银行。

  2、说一说,把钱存入银行有什么好处?

  学生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回答: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有两个好处:

  一是国家可以把这些钱集中起来,用在建设上,所以说储蓄可以支援国家建设;

  二是参加储蓄的人可以使钱更加安全,还可以得到利息,所以说储蓄对个人也有好

  处)

  二、探究新知

  1、关于储蓄方面的知识,你还了解多少?

  明确:

  什么是利息?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什么是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什么是利率?单位时间内的利息与本金的比率叫做利率。按年计算的叫做年利率,按月计算的叫做月利率。

  怎样计算利息?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常见的储蓄方式有哪些?(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

  三、应用新知

  1、基础练习

  例1:20xx年11月,王奶奶把5000元钱存入银行,存两年。到期时可以取回多少钱?

  2、对比练习

  (1)20xx年11月,张爷爷把儿子寄来的8000元钱存入银行,存期为3年,年利率为2.75%。到期支取时,张爷爷可得到多少利息?到期时张爷爷一共能取回多少钱?

  (2)20xx年11月,张爷爷把儿子寄来的8000元钱存入银行,存期为6个月,年利率为1.30%。到期支取时,张爷爷可得到多少利息?到期时张爷爷一共能取回多少钱?

  3、提高练习

  书练习二12题妈妈有1万元钱,有两种理财方式:一种是买3年期国债,年利率3.8%;另一种是买银行1年期理财产品,年收益率4%,每年到期后连本带息继续购买下一年的理财产品。3年后,两种理财方式收益相差多少?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储蓄的有关知识,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你知道了储蓄的哪些知识?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 篇17

  教学目标:

  1.理解利率的含义,体会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能应用分数、百分数的知识,灵活解答有关“利息”的问题。

  3.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理解概念,正确解答有关“利息”的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学前导入:

  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储蓄起来。储蓄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也使得个人钱财更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二、展示学习目标:

  理解利率概念,学会解决有关利率的实际问题。

  三、自学指导:

  1.什么是本金?什么是利息?什么是利率?

  2.利息如何计算?

  明确:

  1.在银行存款的方式有多种,如活期、整存整取、零存整取等。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2.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国家规定,存款的利息要按5%的税率纳税。

  四、巩固练习:

  出示例题:老奶奶存1000元,两年后可以去会多少钱?(学生板书演示)老师提醒:存期两年,利率是4.68%,还要扣去5%的利息税。

  1.1000×4.68%×2=93.6(元)

  93.6×5%=4.68(元)

  1000+93.6-4.68=1088.92(元)

  2.1000×4.68%×2=93.6(元)

  1000+93.6×(1-5%)=1088.92(元)

  学生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老师归纳:

  第一种方法先算利息,再求利息税,最后用本金+利息-利息税;第二种方法也是先算利息,再用本金+税后利息。都正确。

  五、作业安排:

  课本练习二十三第6、7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