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刺猬》教案及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五年级语文《刺猬》教案及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五年级语文《刺猬》教案及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刺猬的生活习性,体会“我”与刺猬相处的和谐融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对刺猬有多少了解?谈一谈。
(刺猬是属于哺乳动物中的猬形目。体肥矮,爪锐利,眼小,毛短,浑身有短而密的刺,遇敌害时能将身体卷曲成球状,将刺朝外,保护自己,刚出生时刺软眼盲。刺猬在夜间活动,以昆虫和蠕虫为主要食物,一晚上能吃掉200克的虫子,因此有利于农业消灭害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词。
2、默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什么?
3、指名回答。
三、精读1—5自然段
1、师:作者在散步时,意外发现了一只刺猬,这无疑是作者的.意外之喜。对于刺猬来说,跟作者的不期而遇,意味着什么?
2、学生自由读1—5自然段,然后交流。
3、预计交流内容:刺猬很害怕……相机指导朗读。
4、让学生带着体会再读1—5自然段。
四、精读6—11自然段
1、师:看着这只可爱的刺猬,作者突然冒出一个念头,用呢帽把它带回了家。刺猬被装进了呢帽,在黑暗的世界里,等待它的是什么呢?
2、默读课文,然后交流。
3、作者又是怎样对待它的呢?从中你们体会到什么?相机有感情朗读。
五、精读12自然段
1、自由读文,看从文中了解了什么?
2、交流。
3、想象一下:作者还会怎样善待刺猬?
4、小结。
小学五年级语文《刺猬》教案及教学反思2
教学目标:
1、学习三、四段,了解作者的新发现,学习作者的科学精神。
2、了解科普说明文的一般学法和写法。
了解作者的新发现,学习作者的科学精神。
了解科普说明文的一般学法和写法。
投影片
小黑板
录音机
1、学习三、四段。
(1)自由读第三段,思考:
这一段讲什么?“再没有什么令人兴奋的大事了”,这令人兴奋的大事指什么?为什么这事让作者兴奋?为什么作者能获得这个新发现?
(观察细——地上有一小滩水;善分析——足迹,判定是尿,推想刺猬醒过,想进食;勤实验——立刻端来食物,第二天不见食物,而后反复验证。)
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观察刺猬冬眠的经过和新发现。
(2)自由读第四段。
这段讲什么?“荡然无存”、“野性难驯”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交情荡然无存,又变得野性难驯的?‘(结束冬眠,恢复了它的生理机能。)
2、研究方法。
(1)重新默读课文,思考;
《冬眠》介绍了几个知识要点?研究动物冬眠有什么意义?
《冬眠》和《养花》、《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我们今后学《冬眠》一类的科普说明文,一般要抓住哪些学习?
(写法不同:知识点正确,表达准确,常举例和数字说明。学科普文要抓:讲述的知识点;说明的写作方法。)
从课文看,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我们有一只刺猬和作者有一只刺猬,有哪些不同?我们可以从作者身上学到些什么?
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
3、巩固作业。
(1)完成作业本第6题。
(2)在下列各题中任选两题作业。
①作业本上第7题。
②写句子:
荡然无存——
野性难驯——
即使......也......至少......
③以《当人类掌握休眠秘密后》为题写一篇短文。
④介绍一种动物休眠的趣闻。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很有趣,写了作者在森林中抓了一只小刺猬并带回家去养后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
在整体把握的部分,首先让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也就是事情的发展顺序,然后,在带着刺猬回家这个部分中,又理清刺猬在“我”家由陌生到适应再到快乐的变化过程。于是顺着这个过程追溯原因:为什么刺猬能从陌生害怕到快乐?在寻求答案的同时读趣悟趣。
经过一个回合的学习与朗读,孩子们都明确了刺猬之所以在“我”家能安家,能快乐地生活,是因为“我”对他的爱护。但是这篇课文成文于近一个世纪前,当时人们保护动物的意识远没有现在这么强,所以课文中尽管流露出对动物的关爱,但是并没有透出“的爱护就是尊重”这一观点。针对这一点,我在升华部分提出了一个问题:小刺猬在“我”家里安下了家,甚至成为了“我”家的一员,可是如果我们想让他更快乐一些,更自在一些,还有什么办法吗?孩子一下就提出把刺猬放回大自然中。于是在结课时,我们得出结论:尊重胜于爱护!
【小学五年级语文《刺猬》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刺猬》教学反思范文12-25
彩色宝宝教案及教学反思06-28
小学语文期末教学反思12-28
小学语文《风》教学反思06-22
小学语文《观潮》教学反思10-27
大班主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参观小学》09-23
五年级语文《提灯女神》教学设计及反思12-17
小学五年级语文《童年乐趣》教学反思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