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时间:2023-02-23 19:55:16 教案 我要投稿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通用19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通用19篇)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合理存款”是在教学完百分数的意义与纳税、折扣、利率等知识的基础上安排的一节活动课。

  活动构成:

  1、明确问题。主要围绕“妈妈要存款一万元,供儿子六年后上大学用,怎样存款收益?”这一问题展开,该问题共蕴含着三个关键的信息:本金、可存款年限及资金用途。

  2、收集信息。主要包括人民币储蓄存款利率、教育储蓄存款可存的期限以及相应的利率,国债的购买及其利息的计算等。课前,学生可以通过去银行咨询以及查阅相关规定的方式获得信息。

  3、设计方案。就是从收集到的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相关实用信息,设计出具体的、不同的储蓄存款方案。

  4、选择方案。即从上述各种可行性方案中选取收益的,化方案合理存款,并计算出到期时的总收入。教材这样编排,旨在让学生巩固对储蓄存款的认识,了解教育储蓄以及国债利率的相关知识,并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会与人合作、交流的同时,获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

  活动目标:

  1、使学生巩固对存款的认识,了解教育储蓄及国债利率的有关知识。

  2、学习综合运用储蓄存款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并培养学生的投资意识。

  活动重、难点:

  使学生能自主探索合理存款的收益问题的方法。

  学具准备:

  学生每人一台计算器。

  一、旧知铺垫,引入活动

  1、复习:杨晨用8000元一年期存款的利息买了一台复读机,这台复读机的价格是多少?

  8000×2.25%×1×(1—20%)=160元

  问:算式中,本金和利息各是多少元?2.25%、20%各表示什么?你是通过哪些渠道或方式了解到的?

  2、引入: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还可以让本钱增值。存款的.方式多种多样,不同形式的存款,获得的收益也会不一样。现在有一个问题:妈妈准备给小灵存1万元,供六年后上大学用,同学们计算分析一下,应该选择哪种存款方式收益?为什么?

  二、合作学习,探究方案

  1、小组合作探究

  2、汇报交流

  预设:

  生1:选择存款期限长的,这样利息会高一些。

  生2:定期存款要考虑利息税。

  生3:国债和教育储蓄免征利息税,都可以考虑。

  生4:国债的利率比教育储蓄的利率相对低一些,可以优先考虑教育储蓄。

  师:课本第111页有两个表格,请同学们再次发挥小组成员各自的聪明才智,按照你们的思路设计存款方案,看看哪些方案的存款利息较高。

  3、小组合作,设计方案

  4、每组交流一种方案,说说这种方案为什么取得的利息高而且合理。

  师:(根据汇报)看来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合理获得利息的存款方式。根据大家的汇报,老师把各小组化的方案整理了一下,我们一起来看看。

  问:对比后,你有哪些想法?如何存款算是合理的?定期存款方案为什么不考虑了?

  学生各抒己见。

  师:通过探讨,我们知道了存款有许多方式。在生活中,只要我们仔细研究,认真发现,就能获取的方案,让存款合理的获利。

  三、活学活用,解决问题

  师:刚才同学们所设计的方案是六年后才取这笔钱的。现在,老师这里也有1万元钱,这1万元四年内不使用,四年后可能会随时取出。请同学们为老师设计一个存款方案,使方案获益。

  1、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方案。

  2、学生汇报,学生评述。

  四、活动结束,畅谈收获

  1、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和收获?

  2、你还有哪些需要?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知道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会正确读、写百分数,会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学习材料并进行一系列的讨论和研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收集信息、分析比较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4.知识要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

  教学重点: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熟练地读、写百分数。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学法指导:

  引探教学法教具

  学具课件:

  通案个案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交流收集到的百分数。请同学们把收集到的百分数展示给大家。

  (1)羊毛衫羊毛的含量是90%。

  (2)上衣纶的含量是23%。

  (3)白酒中酒精的含量是52%。

  大家收集到百分数真不少,看来百分数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百分数。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让学生交流已经知道百分数的哪些知识。

  生:会读百分数、会写百分数……

  2、教师示范“%”和百分数的写法。(写百分号时,两个圆圈要写得小一些,以免和数字混淆)。

  3、让学生写出几个喜欢的百分数,并读出来。

  4、小组交流认识百分数的意义。

  (1)教师提问:什么叫百分数呢?生答。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可以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2)教师解释: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倍比关系,它的后项是一种固定的数100,所以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3)讨论: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哪些数呢?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各组把讨论的'结果在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5、讨论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及区别:联系是:都可以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即都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区别是:分数既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又可以表示一个数,表示数时可以带单位名称。而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它的后面不能写单位名称。

  6、练习:下面的这些分数哪个能写成百分数。

  (1)六一班的同学中男同学的人数占48/100。

  (2)一个苹果重27/100千克。

  (3)一堆煤重87/100吨,运走它的32/100

  三、巩固应用熟练掌握

  (1)完成P78“做一做”(2)在规定时间内写出10个满意的百分数,结束后让学生说出实际写的个数是规定的百分之几。

  四、课堂小结体验收获

  五、课堂检测

  (一)必做题

  1、25%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单位。

  2、分母是100的分数叫做百分数。( )

  3、一杯牛奶重25%千克。( )

  4、百分数的意义与分数的意义完全相同。( )

  (二)选做题

  选择合适的百分数填空。 2% 15% 120% 100% 0.0001%

  1、今天上课,积极举手的同学占全班人数的( )

  2、只要同学们认真学习,这个单元的及格率一定会达到( )

  3、大海捞针的可能性是( )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3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数学

  2,课时:1课时

  3,学生课前准备:

  1)、预习教材77、78页及练习十八的内容。

  2)、收集生活中应用到百分数地方的知识。

  二、教学课题

  教养方面

  1)、让学生感受百分数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2)、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体验百分数的优点。

  教育方面

  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能力的应用意识。

  发展方面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学科与生活联系起来。

  三、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77、78页及练习十八的内容。

  学情分析

  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教学中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通过类比类推理解思路。

  根据学生学段的特点,教学中应开放课堂,推广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策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百分数,知道百分数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3)、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熟知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正确区别百分数与分数的不同意义。

  教学方法

  教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引用从百度搜索的相关知识)

  学法:合作探究,自主交流

  教学准备

  1)、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的相关材料,找到了很多教案作为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2)、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有关的“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多媒体课件PPT,给生直观的感受,引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探索。

  教学过程

  活动一:师生交流,充分感知

  师: 同学们课前了解并收集了生活中的百分数,现在我们交流一下,好吗?

  生:我在衣服的标签上找到了棉68.5%,绦纶23.5%,晴纶8%。

  生:我在酒瓶的商标上找到了酒精度11.5%。

  生:我在牛奶盒上找到含乳量≥60%, 脂肪≥3.5%。

  生:我在亲亲果冻找到“中奖率为100%”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找到了这么多百分数,虽然没学过,但都会读出来,我真佩服你们! 这么多的百分数,说明了什么?

  生:百分数的用途很广。

  生:百分数很重要,生活中离不开它。

  (评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充分感知百分数,并创设了平等交流的氛围, 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活动二:合作探究,充分感悟

  师:老师也收集到了好多百分数,看,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但他们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4%,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

  (课前把百分数圈出来,用课件展示)

  (在这里用简单的两个百分数,自然地进行了环保教育。)

  师:人们这么喜欢用百分数,你们想知道百分数的哪些知识呢?

  生:百分数是什么样的数?它到底有什么用处?

  生:百分数和分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哪些地方可以用百分数?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问题。(板书:百分数的意义和 写法。)

  师:小组交流课前收集的百分数的意义。

  (学生拿出手中的材料,进行认真的思考、交流,准备汇报)

  生:我收集的是:衣服的标签上找到了棉68.5%,绦纶23.5%,晴纶8%。我的理解是把衣服的成份看作100份,其中棉占68.5份,所以68.5%表示棉占衣服成份的68.5%;涤纶占23.5份,23.5%表示涤纶占衣服成份的23.5%;晴纶占8份,23.5%表示晴纶占衣服成份的8%。

  生:我收集的是:太平洋的面积占海洋总面积的49%,我的理解是把海洋总面积看作100份,其中太平洋的面积占49份,49%是太平洋面积与海洋总面积比较的结果。

  生:我收集的是:中奖率为100%,我的理解是如果你购买100次,100次都中奖,100%是表示购买次数与中奖次数的比率。

  师:从同学们的理解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百分数表示的是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也就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师板书)

  师:刚才我们通过想一想、比一比、议一议理解体会了百分数的意义,那百分数与我们学过了分数到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小组合作研究讨论,并作好记录)

  生:我们组认为它们的意义不同,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而分数有时可表示这种关系,有时只表示具体数量。写法也不同。

  生:我们组补充,百分数的分母都是100,容易比较大小,一看就清楚。

  生:分母是100的分数不一定是白分数。

  (评析: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入,创设了“现实数学”的情境,进一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感悟百分数的意义及优点,同时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生活。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互助合作中得到交流、沟通,碰撞出创造思维的火花,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活动三:主动应用,拓展升华

  师:通过努力,同学们对百分数的意义理解得相当透彻了,那么你会写百分数吗?会写请到黑板上写一个百分数。

  (学生有一拥而上,写出各种各样的百分数。)

  师:同学们写了这么多的百分数,你能任选一个说说它的意义吗?生:我选50%,这节课我举手4次,老师让我回答2次,我回答的 机会占举手次数的50%。

  生:我选96%,第三单元测查我们班及格人数44人,几个率约占全班人数45人的96%。

  生:我选120%,它的分子比100大,有意思,比如工人一天要生产20个零件,结果完成24个,完成的占生产任务的120%。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不能应用百分数的意义,用一句话表达对自己或同学、老师的满意率?

  生:我对自己的满意率为90%。

  生:我对自己的满意率为95%。对__的满意率100%。

  生:我对自己的满意率为95%。对同桌的满意率50%,对老师的满意率95%,因为同桌上课时老是吵我,而老师没有发现。

  生:我对老师意率为100%。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给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体会圆的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材分析:

  重点 在观察、操作中体会圆的特征。知道半径和直径的概念。

  难点 圆的特征的认识及空间观念的发展。

  教具准备:

  教学圆规、电化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观察思考

  1、(呈现教材套圈游戏中的第一幅图)这些小朋友是怎么站的?在干什么?你对他们这种玩法有什么想法吗?(从公平性上考虑)得到:大家站成一条直线时,由于每人离目标的距离不一样导致不公平。

  2、(呈现教材套圈游戏中的第二幅图)如果大家是这样站的,你觉得公平吗?为什么?得到:大家站成正方形时,由于每人离目标的距离也不一样导致也不公平。

  3、为了使游戏公平,你们能不能帮他们设计出一个公平的方案?(学生思考)学生想到圆后,出示第三幅图,提问:为什么站成圆形就公平了呢?(每人离目标的距离都一样)

  4、上面我们接触了三种图形——直线、正方形、圆。其中圆是有点特殊的,你能说说圆与正方形等图形的不同之处吗?举出生活中看到的圆的例子。

  二、画圆

  1、你们谁能画出圆来吗?动手试一试。

  2、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画的圆,并说说你是怎样画的?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其他同学有想法可以补充。

  3、思考:以上这些画法中有什么共同之处?注意的问题你是怎么想到的?(固定一个点和一个长度,引出圆心和半径)

  三、认一认

  1、教师边画圆边讲概念。(概念讲解一定要结合图形,并要举一些反例)强调:圆心是一个点,半径和直径是线段。

  2、半径和直径的辨认。

  四、画一画,想一想

  1、画一个任意大小的圆,并画出它的半径和直径。想:在同一个圆中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同一个圆中的半径都相等吗?直径呢?(放动画)

  2、以点A为圆心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

  3、画两个半径都是2厘米的圆。

  4、把自己画的圆面积在小组内交流。你们画的圆的位置和大小都一样吗?知道为什么吗?

  五、应用提高

  讨论:圆的位置和什么有关系?圆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

  六、作业

  1、教材第5页练一练

  2、在平面上先确定两个不同的点A和B,再画一个圆,使这个圆同时经过点A和点B(就是这两个点都在所画的'圆上),这样的圆能画几个?(提高题)

  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

  不直接说出圆,把思考的空间留给学生

  在画图中体会圆的特征

  思考共同之处时再一次体会圆的特征

  通过正反例的练习,加深对半径和直径的理解

  动手操作,理解画圆的关键是定圆心(位置)和半径(大小)

  巩固提高,满足不同学生要求

  板书设计:

  圆(本质特征):圆上各点到定点(半径)的距离都相等。

  圆的画法:

  圆的相关概念:圆心,半径,直径

  同一个圆中,有无数条半径,它们都相等;同一个圆中有无数条直径,它们也都相等。

  教学后记:

  在学生已认识圆的基础上,深入的了解圆的各部份名称。学生对圆心与圆的半径的作用能理解,掌握了本课的重点内容。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5

  一、引入课题

  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课件出示:北京奥运会金银铜牌图)

  还记得在我国举行的北京奥运会上,我国的运动健儿们一共获得了多少枚这样的奖牌?(100枚)运动健儿们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自豪、骄傲!

  这些奖牌什么形状的?说说你在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圆形的事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圆形)看来,圆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老师带来了一些生活中有关圆的图片,想看看吗?(课件展示)从这些事物中,我们同样找到了圆,有的是利用了圆的美观,有的是利用了圆的特性。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索和发现它的奥秘!

  出示课题:认识圆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圆和平面直线图形的区别

  课前,老师请大家自己在家里画一个圆并剪下来,请大家拿出你做的圆!

  请你像老师这样用手摸一摸圆形的边,观察一下圆形,说一说,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通过观察、比较圆和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区别,知道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下面让我们进一步来研究圆这种曲线图形吧!

  2、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1)圆心

  请大家把手上的这个圆对折一次(师出示大圆演示),打开,再换个方向对折,再打开,你发现了什么?这两条折痕相交吗?再换不同的方向对折一次,有几条折痕?这些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师板书,课件演示)请同学们在你的圆上描出圆心,并用字母O表示。

  (2)半径和直径(学生自学课本56页并用线段划出定义。)

  除了圆心,你知道圆还有什么部分吗?(板书:半径 直径)那什么叫半径?什么叫直径呢?下面请大打开书56页自学一下,并用红笔把概念划出来读一读。(学生自学完。)请同学来说说什么叫半径?(学生读出概念,然后课件演示)什么叫圆上任意一点?请你在自己的圆上画出一条半径,并用字母r表示。

  谁来说说什么叫直径?(学生读出概念,然后课件演示)

  请你在自己的圆上画出一条直径,并用字母d表示。

  (3)巩固练习:找出图中的半径和直径。

  (明确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直径必须通过圆心、两端在圆上)

  3、探究圆的特征。

  (1)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圆心、半径和直径,下面我们来个小比赛:要求在30秒钟内,准确的画出3半径和3条直径,比一比谁画得又快又好?

  (师计时,生在圆纸上画半径和直径。)

  画完以后,同桌交换检查画的半径和直径是否准确?

  (2)同桌讨论:

  在同一个圆内,你测量一下这些半径和直径的长度,有什么发现?

  学生汇报:

  (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板书:都相等

  老师的这个大圆跟你们的圆半径相等吗?半径相等需要什么前提?(在同一个圆内)板书:在同一个圆还发现了什么?半径与直径的长度有什么关系?(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你能用字

  母表示一下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吗?

  板书:d=2r r=d÷2

  4、探索画圆的方法。

  课前,请大家准备的这个圆,你是用什么方法画出来的?用了什么工具?

  (学生说出不同方法)

  怎样才能既准确又方便的画出一个圆呢?(用圆规来画圆。)借助实物来画圆受实物所限,画出的圆大小是固定的,不能随意变化,所以用圆规画圆应该是!。

  (1)认识圆规并学习画圆

  我们来观察一下圆规是怎样的?有几只脚?一只脚带着针尖,另一只脚带着笔尖。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57页,自学一下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学生自学完后)请同学们自己试一试用圆规在本子上画一个圆。

  (学生用圆规画圆,老师巡视。)

  谁愿意出来示范并说说画圆的步骤?(请一学生在实物投影上画圆并说步骤。)

  大家想一想,两脚间的距离实际是什么的长度?(半径)

  我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画圆的步骤:定圆心 定半径 旋转一周(课件出示)

  (2)练习画圆

  请大家按要求来画一个圆:用圆规画出半径是2厘米的一个圆,并用字母O、r、d分别标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展示学生画的圆,同桌互相评价。)

  结合刚才画圆的过程,大家思考一下,画圆时圆心和半径各起了什么作用?

  也就是: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半径决定圆的大小(课件出示)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判断题。(基础练习重点在于深入理解概念。)

  (1)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圆的直径。( )

  (2)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直径。 ( )

  (3)在同一个圆内,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

  (4)直径是半径的2倍。( )

  (5)直径3厘米的圆比半径2厘米的圆要大些。( )

  2、课件出示:森林王国举行的赛车比赛

  老师:同学们,森林王国正在举行赛车比赛,我们一起去看看!参加比赛的小动物分别是小牛、小兔和小狗,他们呀,正在整装待发。在比赛之前,老师想让你们猜一猜,谁的车子跑得最快?(小狗)

  3、2、1、GO!同学们都猜对了!小狗的车轮是什么形状?(圆形)车轮做成圆形为什么就能跑得又快又稳?你能利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来解释一下吗?

  (这是利用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的特性,车轴放在圆心的位置,车轮滚动时车轴保持平稳状态,使行进的车辆也保持平稳状态。)

  四、谈收获,回顾知识点。

  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让学生谈收获。)

  五、作业布置。

  1、书上完成58页第1、3题,60页第1、2题。

  2、利用圆规和三角板,设计一幅有关于圆的图案。

  板书设计:

  在同一个圆内

  半径 无数条 都相等

  直径 无数条 都相等

  d=2r r=d÷2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6

  〔欣赏〕

  片段一(序幕部分)

  师:〔出示一个圆柱体(用一个圆柱体外壳套住一个圆锥体)〕这是一个圆柱体,谁能说说它有什么特征?

  生:(生边说师边板书)

  师:现在老师用一块布把这个圆柱体遮住(边说边演示),同学们想一想如果这个圆柱体的上底面慢慢的缩到圆心时,那么这个圆柱体将变成怎样的一个物体呢?你能试着描述一下?

  生1:下面大大的,上面尖尖的。

  生2:下面是圆形,上面是一个顶点。

  生3:下面是圆形的,上面是尖尖的,旁边是一个曲面,从上到下慢慢变大。

  师:你们能在本子上把这个物体的形状试着画下来?(叫一生到黑板上画)

  生:(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圆锥体)

  师:现在看一看,老师能不能把这个圆柱体变成你们说的或画的那样?

  (师喊一、二、三,揭开遮在圆柱体上面的布,露出一个圆锥体)

  生(惊奇):哇!(然后一起鼓掌)

  师:像你们说的或画的那样吗?

  生:像。

  师:这个物体叫圆锥体。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圆锥体的有关知识。(师边说边板书:圆锥的认识)

  片段二(终曲部分)

  在学完圆锥体的特征后,临近下课前7分钟,教师模仿《幸运52》设计一个抢答游戏环节。

  师:到现在为止,我们巳学过哪些立体图形?

  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

  师:下面我们做一个抢答游戏,游戏规则是:在老师描述的过程中,你们就可以进行抢答,看看是我们学习过的哪种立体图形?不一定要等老师题目全部叙述完,看哪组同学回答的又对又快。

  师:请从我的描述中回答,这是什么形状?这是一种立体图形,它有三个面,其中一个面是曲面,沿着它的高将它的侧面展开,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

  生:圆柱体。(在老师还没说完学生就马上回答出)

  师:这也是一种立体图形,它有六个面,八个顶点,十二条棱,

  生1:长方体。(生没等教师说完抢着举手说)

  生2:也有可能是正方体。

  师:为什么也有可能是正方体呢?

  生:正方体也有六个面,八个顶点,十二条棱。

  师:那么是正方体还是长方体呢?请接着听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生:正方体。(抢着说,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师:这还是一种立体图形,它有两个面,将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

  生:圆锥体。

  师:这还是一种立体图形,它有十二条棱,八个顶点,六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也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生:长方体。(生几乎抢着举手说)

  师:这是一种立体图形,沿着它的高切开,可以得到两个完全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切面。有时也可能是两个完全相等的等边三角形。

  生:圆锥体。(等学生说完,教师拿出事先准备的圆锥体萝卜演示给学生看)

  (每道题出后,下面的学生都抢着举手回答,高潮迭起)

  〔反思〕

  一、序幕扣人心弦。

  一个好的开头,往往蕴育着成功。一堂课好的序幕如同吸铁石,可以一下子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为后面成功进行教学奠定心理、认知、情感等方面的良好基础。

  课始,教师用一块布遮住圆柱体,让学生想像,当圆柱体的上底面慢慢的缩小到圆心时,这个圆柱体将变成一个怎样的物体?在学生说出或画出这个物体的形状时,无形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更难能可贵的是,教师独辟蹊径,巧妙地将学生喜闻乐见的魔术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扣住了学生的心弦,学生在惊讶中不知不觉步入这节课所学习的圆锥体,主动参与到研究圆锥体特征的状态之中。教者这一别出心裁的设计,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学习数学的欲望与内在的动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终曲高潮迭起。

  只有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生才能积极地参与教学中的思维活动。因此,一堂课精彩的终曲如同压轴戏,可以把课堂气氛再度推向高潮,让学生保持继续探索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并在其情感的驱使下进行新的认知活动。

  课尾是学生注意力最容易分散、学习效率比较低的时候。在此时,教师巧妙的.将练习内容蕴含于抢答游戏中,使原先枯燥、单调的练习过程转化成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游戏内容,学生个个跃跃欲试。通过这个抢答游戏,不仅复习过去所学的知识,也将本节课的内容得以升华,特别是最后一道抢答,极大的考验了学生的想像力;通过这个抢答游戏,也将学生的参与热情推到极点,学生的知识被激活,思维被激发,情感被激励,取得课虽终,趣未尽、思不止的效果。这样的课堂又何愁不高潮迭起、精彩纷呈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有渴求,有渴求才会主动积极。这两个片段,教者能在趣字上下功夫,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这节课的一大亮点。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如果我们的教师都能在教学的趣味上做些文章,使我们的学生在玩中学、趣中练,这样,才会是课伊始、趣已生,课结束、趣犹存。从而做到: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试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8页数学欣赏。

  教学目标:

  1.通过选择生活中有趣而美丽的图案,供学生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认识数学的美、体会图形世界的神奇。

  2.引导学生尝试绘制美丽的图案等操作活动,使学生获得研究图形的经验。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1.欣赏生活中美丽的图案,培养审美意识;

  2.绘制美丽图案的方法。

  教学准备:

  三角尺、直尺、彩笔、圆规、硬纸板、剪刀、图钉、胶带、

  课件1:生活中美丽图案的视频(课前拍摄我们身边的美丽图案)。

  课件2:课本上美丽图案制作的.动画演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欣赏生活中美丽的图案:播放视频或(图案图片)(包装盒上的图案、门上的图案、建筑物上的造型图案、商标图案、等)

  2.你看到的这些生活中的美丽图案,你想说什么?

  3.在你的周围你还见到了哪些有趣的图案?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欣赏和制作美丽的图案。

  二、欣赏美丽的图案

  1.课件展示教材中的图案(也可以选择一些其他的图案)。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这些图案是如何得到的,是由哪个基本图形通过怎样的变换方式得到的?

  2.小组内进行交流。

  3.小组代表汇报研究结果。(汇报你发现的这些图案分别是由哪个基本图形变换过来的?通过怎样的操作得来的?)

  4.多媒体动画演示图案形成的过程。

  5.教师小结。其实很多美丽的图案都是由基本的图形通过变换而来的,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可以找到其规律。

  三、绘制美丽的图案。

  1.小组内讨论下面美丽图案是由哪个基本的图形通过怎样的变换而来的?绘制的步骤应该是什么?

  2.组长汇报交流的结果。

  3.多媒体再次演示绘制的步骤,并阅读课本上绘制的方法;

  4.讨论绘制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5.操作活动:开始绘制图案活动,播放轻松音乐,教师巡回参与指导。

  四、作品展示和评价

  1.作品展示:把学生画的图案全部张贴在教室的四周,全体学生下座位参观作品。

  2.学生评价

  ①选对你印象最深的作品进行评价(可以是画得好的,也可以是画得不好的)。比一比看谁评价得好。

  ②教师系统评价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互相学习、互相合作,又学到了不少的知识,给大家说一说这节课你又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感想?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理解圆面积的含义;掌握圆的面积公式,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体验实验操作,逻辑推理的学习方法。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初步了解极限思想;体验发现新知识的快乐,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圆的面积。

  【教学难点】:理解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准备】:相应课件;圆的面积演示教具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遇到了一个问题,要给学校的圆形花坛铺草坪,每平方米8元,很显然要求出这个圆形花坛的面积,那么怎样计算一个圆的面积呢?我们能不能和以前学过的图形联系起来呢?如果知道了圆的半径或者直径,可以计算出图中圆的面积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圆的面积)前面我们学习了圆的有关概念。针尖所在的点叫做圆心;

  圆心与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就是圆的周长。周长公式c=πd或c=2πr同学们可知什么为图形的面积,比如此长方形,长方形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长方形的面积。那么圆呢?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板书)如何求圆的面积呢?同学们还记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们怎么去求的,去推导的吗?

  二、探究合作,推导圆面积公式

  1、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师:圆的面积怎样计算呢?计算公式又是什么?你们想知道吗?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怎样推导出来?

  生: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切割成两部分,把这两部分拼成长方形师:哦,请看是这样吗?(教师演示)。

  生:是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长方形的宽,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

  师:同学们对原来的知识掌握得非常好。刚才我们是把一个图形先切,然后拼,就转化成别的图形。这样有什么好处呢?

  生:这样就把一个不懂的问题转化成我们可以解决的问题。

  师:对,这是我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当中的一种很好的方法。今天,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把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

  师:那圆能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你们想知道吗?(想)

  2、演示揭疑。

  师:(边说明边演示)把这个圆平均分成16份,沿着直径来切,变成两个半圆,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

  师:如果老师把这个圆平均分成32份,那又会拼成一个什么图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师课件演示)。

  师:大家想象一下,如果老师再继续分下去,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会越小,拼成的图形就会越接近于什么图形?(长方形)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渗透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那就是转化的思想,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新的问题可以转化成旧的知识,利用旧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并借助电脑课件的演示,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化曲为直的剪拼过程。]3、学生合作探究,推导公式。

  (1)讨论探究,出示提示语。

  师:下面请同学们看老师给的三个问题,请你们四人一组,拿出课前准备的学具拼一拼,观察、讨论完成这三个问题:

  ①转化的过程中它们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是它们的(面积)不变?

  ②转化后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

  ③你能从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推导出计算圆的面积的公式吗?尝试用“因为……所以……”类似的关联词语。

  师:你们明白要求了吗?(明白)好,开始吧。

  学生汇报结果,师随机板书。

  同学们经过观察,讨论,寻找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真了不起。

  (2)师:如果圆的半径用r表示,那么圆周长的'一半用字母怎么表示?

  (3)揭示字母公式。

  师:如果用S表示圆的面积,那么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就是:S=πr2

  (4)齐读公式,强调r2=r×r(表示两个r相乘)。

  从公式上看,计算圆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在计算过程中应先算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拼成的长方形与圆之间的对应关系,有效地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三、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1.教学例1。

  师:同学们,从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出,要求圆的面积,必须先知道什么?(出示例1)知道圆的半径,让学生根据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圆的面积。

  预设:

  教师应加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并提醒学生注意公式、单位使用是否正确。

  2.如果我们知道一个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m,我们该怎样求它的面积呢?请大家动笔算一算这个圆形花坛的面积吧!3.求下面各圆的面积。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掌握了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可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解答,从而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作业。

  1、教材P68页“做一做”第1小题。

  2、判断题让学生先判断,并讲一讲错误的原因。

  3、填空题复习圆的半径、直径、周长、面积之间的相互关系。

  4、教材P71页练习十五第3、4小题。

  5、完成课件练习(知道圆的周长求面积)老师强调学生认真审题,并引导学生要求圆的面积必须知道哪一个条件(半径),知道圆的周长就如何求出圆的面积,老师注意辅导中下学生。

  五、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圆的面积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圆的面积=圆周长的一半半径=rr=r2S=r2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1、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折扣和纳税之后的第三个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知识点,是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中最重要的问题,也是本章内容中的一个难点。

  2、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意义,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以及利率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学情分析

  1、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折扣和纳税这两个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将要学习的第三个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知识点。

  2、学生在学习这个知识点时的障碍点应该在于利息税的扣除和国债利息不扣除利息税上。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储蓄的意义:明确本金、利息、税后利息和利率的含义;掌握计算利息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积极参加储蓄,支援国家、灾区、贫困地区建设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

  难点

  1、通过自主探索,了解利息的计算方法;

  2、利息税的扣除和国债利息不扣除利息税上。

  教学过程:

  一、课内交流、探究

  师:在储蓄的过程中,你搜集到哪些相关的知识?(学生分组汇报调查结果)

  (生汇报。开放的问题情景下,根据每组学生的差异,预计可能出现下列情况:(1)有关储蓄的一般知识,如储蓄的方式;(2)有关储蓄的相关概念,如本金、利息、利率、税后利息税的知识;(3)有关利息的计算方法,如有的小组利率的含义推导出利息的计算方法;(4)、有关调查中遇到的困难、解决的方法和自己的感受)

  师:根据每组交流的情况给予相应的评价,并和学生共同整理储蓄的相关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板书: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二、创设情景、体验储蓄

  1、创设情景

  2、体验储蓄。根据刚才的汇报情况,安排教学过程。

  (1)学生拿出复制好的储蓄存款凭证进行填写。

  (2)学生活动,教师了解学生填写情况后,最后利用投影仪进行订正。

  (3)、充分联系生活,设置储蓄密码。

  (4)保管好存折或存单。

  师:储蓄完成以后,银行要给我们一个存单或存折,我们要牢记密码,妥善保管好存单或存折。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交流讨论,了解利息的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根据刚才的知识,如果告诉你两年的利率是2。43%,你能够求出张大爷储蓄到期时能获得多少利息吗?(学生分组讨论计算,汇报情况)

  2、学习利息税知识。

  师:大家都算出了应得的利息,但实际上张大爷他并不能得到你们算出的这些钱,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请大家看一下课本第99页最下面的一句话:“国家规定,存款的利息要按5%的税率纳税。”哪位同学能解释一下?

  生:就是银行多给的那部分钱的5%要上交给国家。

  生:就是只能得到利息的95%。

  师:对,存款的利息必须要按5%的利率纳税,纳税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在座的各位同学长大之后都要依法进行纳税。

  师:储蓄到期时,张大爷实际领取本金和利息一共是多少?

  生1:48。60×5%=2。43(元)

  1000+48。60—2。43=1046。17(元)

  生2:48。60×(1—5%)=46。17(元)

  1000+46。17=1046。17(元)

  生3:1000+48。60×(1—5%)=1046。17(元)

  师总结利息的利息计算方法。

  3、巩固新知:学生进行练习(教材第100页的“做一做”)

  (1)学生个人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2)学生个人汇报

  四、课后实践、体验储蓄过程

  师:请同学们课后把平时积攒的零用钱存入银行,在储蓄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你能想办法解决吗?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我们下节课继续交流讨论。

  五、课后作业布置

  课本练习二十三的第6、9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10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是安排扇形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方面: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二)、过程与方法方面: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思想。

  7、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在前面几册的教师教学用书中,已经介绍了许多教具和学具,其中的一些仍可继续使用,如小棒、方木块、量角器、三角板、直尺、计算器等。结合本册的教学需要,介绍几种使用效果较好的'教具和学具,以供参考。

  1.圆形纸板作为演示分数计算以及认识圆的教具。可以用硬纸板做成大小相同的圆若干个。拿其中的两个圆形纸板做成如五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第14页介绍的教具,用来演示不同的分数。作为教师演示用的教具要大一些,作为学生操作用的学具可小一些。

  2.圆规教学圆的认识时用。教师要准备可以在黑板上画圆的圆规。每个学生也要准备一套自己用的圆规。

  3.说明圆面积计算公式用的教具可以仿照教材第68页的图用纸板制作,供教师演示用。另外在本册教材的附录中印有同样的图,学生可以剪下来贴在纸板上,作为操作用的学具。

  4.方格作图纸学习位置时用。在本册教材的附录中印有几幅10×10的方格纸,可以让学生剪下来用。

  5.其他教具教师还可以根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需要自己准备或设计制作一些教具和学具。如教学位置时在本地区的简易路线图上画上方格子作为教具;教学百分数时,可搜集一些含有百分数表示含量或性能的商品标签作为教具或学具等。教师还可以根据需要自己制作其他适用的教具。

  四、教学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

  2、培养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出示情景

  一天有个年轻人来到王老板的店里买了一件礼物,这件礼物成本是18元,标价是21元。结果是这个年轻人掏出100元要买这件礼物,王老板当时没有零钱,用那100元向街坊换了100元的零钱,找给年轻人79元。但是街坊后来发现那100元是假钞,王老板无奈还了街坊100元。

  现在问题是: 王老板在这次交易中到底损失了多少钱? 提示:其中损失成本18元,不要算成21元。

  二、小组讨论

  三、汇报结论

  四、小结

  王老板和街坊之间事实上互不亏欠。王老板在这次交易中到底损失了97元。

  五、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12

  1、目标的定位

  目标是教学的灵魂,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着教与学的方向。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与关键。在课堂设计时,我们应全面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对新知识掌握的情况等,准确把握教学的起点,制定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

  《比例尺》这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的知识、正反比例和图形的放缩的基础上学习的。是比的知识、正比例和乘除法意义的综合应用。依据教材和学生已有知识及年龄特点等来重新审视《比例尺》一课,我们不难发现,这部分内容不仅要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对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能进行转化,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绘图的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所学知识的价值所在。

  值得关注的是:就数值比例尺而言,教材没有就方法比例尺专门的讲解,但是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就是要学生在理解比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去理解比例尺”,所以我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理解比例尺的含义”上,其次才是计算比例尺,有了深刻的理解,计算自然水到渠成。这样来把握教材,教学起来得心应手,收到良好的效果。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比例尺》这一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抽象,难于理解,而且我觉得书中的练习和情境可能不太适合我们的学生,学生不一定会十分感兴趣,可能只是为了解题而解题。因此我仔细分析了教材的设计意图,同时又思考如何将这样一节概念教学恰到好处的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结合人教版教材,我对教材进行了取舍,创设了贴近我所教学生生活实际的题目,考虑线段比例尺和放大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很广,因些我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还把比例尺的相关内容拓展进来,从而拓宽和活化教材内容,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亲切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一上课,我首先设计了一个脑筋急转弯题:“老师开车从濮阳到郑州用3个小时,可是有一只蚂蚁却只用5分钟就从濮阳爬到郑州,这是为什么?”,这里创设了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从地图中找出濮阳和郑州。接着,引导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三个问题进行自学:

  1、什么叫比例尺?

  2、怎样求比例尺?

  3、求比例尺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这样,培养学生尝试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只要学生解决好这三个问题,本课的重难点也就解决了。最后提问:学习了比例尺,对我们有什么用处?使学生对今天所学知识有更深入地了解,并引出用比例尺解决问题。

  这样,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而且有利于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学中的不足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孩子们的`热情似乎也挺高,反应也不错。像比例尺的概念挺好理解,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也进行了板书,以及必要的练习。自以为这节课的内容也没有什么较大的难度,学生应该都能够接受。可反映到作业本上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求比例尺,应该是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有变成实际距离比图上距离的。比例尺互化的格式有几个是创新的,可似乎这几种创新写法不是那么正确。为什么?把孩子叫到身边,我问他们:“我在板书的时候,你们仔细看了吗?”都齐刷刷地回答我看了。“看了怎么连写法都乱七八糟的。”孩子们个个无语,一个个冤枉的样子。

  后来我冷静地想了想,可能是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对比例尺的接触较少,缩小的比例尺可能看到过,如地图等,放大的比例尺就比较少见。因此,会有一个错误想法,较小的数是图上距离,继而就出现了实际距离比图上距离的情况,其次为了集中孩子们的注意力,我在课堂上会比较注意口头交流,认为懂了可以不写,但实际上说跟写还真的是两回事,会说不一定会写。如果我们把图上距离1厘米等于实际距离20千米的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会说20千米等于2000000厘米,因此写成数值比例尺是1:2000000。这样,学生在写的时候会觉得怎么写好呢?尽管有板书,但那也是走马观花,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看来以后在课堂上必要的写还真不能省。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13

  教材分析

  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经常应用百分数,如用百分数表示一个数量比另一个数量多或少的关系,又如利息与纳税的计算、折扣的设计与计算等。应用百分数解决问题可以列式计算,也可以列方程解答。这些都是本单元的教学内容。

  全单元的教学内容比较多,编排6道例题、四个练习以及全单元的整理与练习,大致分成五段教学。

  学生分析

  在此学习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百分数的定义和读写、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百分数的简单应用、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百分数的应用。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P25-26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解决“比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的数”或“比一个

  数减少百分之几的数”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 入

  1. 我国有一个非常的科学家-----袁隆平,大家知道吗?(如果有学生知道,可以让学生说一说)

  2. 他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科学家,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3. 因为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的产量要高很多,所以我国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一年比一年增加。

  二、百分数的应用

  1.生活中的百分数问题

  2000年某地在教水稻的种植面积为20万公顷,2001年的种植面积比2000年增加25%,2001年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是多少公顷?

  2.线段图

  教师提出要求:你能用线段图表示出2000年和2001年之间的数量关系吗?

  学生独立画图

  展示学生的成果

  教师评价

  25% = 1/4

  20公顷

  2000年

  25%

  2001年

  3.学生自主解答问题

  4.班内交流

  办法一: 20 × 25% = 5(公顷)

  20 + 5 = 25(公顷)

  办法二: 1 + 25 % = 125%

  20 × 125% = 25(公顷)

  三、试一试

  1.生活中的折扣

  游乐场的套票原来每套30元,六一期间八折优惠,购买一套这样的套票能省多少元?

  2. 思考:八折是什么意思?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评价

  八折就是现价是原价的80%

  3. 学生自主解答然后交流

  办法一: 30 × 80% = 24(元)

  30 - 24 = 6(元)

  办法二: 30 × ( 1 - 80%)

  = 30 × 20 %

  = 6(元)

  四、练一练

  1.教科书P26练一练第1题

  2.教科书P26练一练第2题

  3.教科书P26练一练第3题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计算公式。

  2、会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

  (二)能力训练点

  1、能运用圆柱体的体积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通过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把圆柱体切割后,拼成近似的长方体,从而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这一教学过程,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

  圆柱体体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

  1、推导圆柱体体积的圆柱体教具一套,学生学具每人一套。

  2、投影片、电脑软件。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提问:

  (1)什么叫体积?怎样求长方体的体积?

  (2)圆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3)圆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的?

  2、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研究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时,是把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知识长方形来解决的。那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呢?能不能也把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来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圆柱的体积)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圆柱体的体积公式

  (1)教师演示:

  同学们看老师手中的这个圆柱,我先把圆柱的底面分成了16个相等的扇形,再按照这些扇形沿着圆柱的高把圆柱切开,这样就得到了16块体积大小相等,底面是扇形的形体。

  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学具动手拼一拼,看拼起来是什么形体。

  (2)学生操作(教师要注意巡视指导)

  (3)启发学生观察、思考、讨论:

  ①圆柱体切开后可以拼成一个什么形体?(近似的长方体)

  ②通过刚才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教师要注意启发、引导)

  a、拼成的近似的长方体和圆柱体相比,体积大小没变,形状变了。

  b、拼成的近似的长方体和圆柱体相比,底面的形状变了,由圆变成了近似的`长方形,而底面的面积大小没有发生变化。

  c、近似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没有变化。

  (4)教师演示,学生观察。

  同学们,刚才我们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了16份,切割后再拼起来,拼成了一个近似的长方体,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教师边利用电脑出示图形边提问)

  ①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32份,拼成的长方体形状怎样?

  ②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64份,拼成的长方体形状怎样?

  ③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128份,拼成的长方体形状怎样?

  (利用电脑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到,分的份数越多,拼起来就越近似于长方体)

  (5)启发学生说出通过以上的观察,发现了什么?

  ①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起来的形体越近似于长方体。

  ②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扇形的底面就越小,弧就越短,拼起来的长方体的长就越近似于一条线段,这样整个形体就越近似于长方体。

  (学生回答时,教师要注意启发、点拨。如果学生回答有困难,可把演示的三个近似的长方体,放在同一画面,让学生观察比较)

  (6)启发学生思考回答:

  为什么要把圆柱体拼成近似的长方体?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①圆柱体与近似的长方体,形状不同,体积相同。

  ②我们学过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如果把圆柱体转化成近似的长方体,圆柱体的体积就可以计算了。

  (7)推导圆柱的体积公式:

  ①学生分组讨论:圆柱体的体积怎样计算?

  ②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并说明理由。

  因为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板书:长方体的体积=底

  ↓

  面积×高)近似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圆柱的体积,(板书:圆柱的体积

  ↓

  ),近似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板书:底面积)近似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板书:高)所以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板书:=、×)

  ③用字母表示圆柱的体积公式。(板书:V=sh)

  ④启发学生回答:求圆柱的体积必须具备哪两个条件?

  (8)反馈练习:

  口答,只列式不计算:

  ①底面积是10,高是2,体积是()

  ②底面积是3,高是4,体积是()

  2、教学例4

  (1)出示例4

  (2)学生独立进行计算。(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学生计算中存在的问题)

  (3)订正。(如发现有50×2、1的,让学生板演讲解,使学生自己明白错误的原因,从而加深印象。如果发现计算没有出现错误,也可让学生板演,并正确地表述)

  (4)反馈练习:完成第9页练一练第1题。

  一名学生在小黑板上做,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然后订正。

  3、启发学生思考回答:计算圆柱的体积,还可能有哪些情况?(学生回答时,要让学生说出计算思路)

  (1)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求体积。

  (2)已知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求体积。

  (3)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求体积。

  反馈练习:完成第9页练一练第2题,学生口述解题思路,不计算。

  4、教学例5

  (1)出示例5。

  (2)引导学生分析题意:

  ①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要求水桶的容积,应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求水桶的底面积:(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然后订正)

  板书:(1)水桶的底面积:

  (4)求水桶的容积:(让学生填在书上的空白处,然后订正)

  板书:(2)水桶的容积:

  3、14×25

  =7850(立方厘米)

  ≈7.9(立方分米)

  答:这个水桶的容积大约是7.9立方分米。

  三、巩固发展

  1、完成练一练第3题。

  投影出示题目内容,学生独立完成。

  2、完成练一练第4题。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并说解题思路。

  3、一个圆柱形水池,半径是10米,深1.5米。这个水池占地面积是多少?水池的容积是多少立方米?

  学生独立解答,然后订正。

  四、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启发学生从两个方面谈: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和公式的应用)

  五、布置作业:练一练第5—6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15

  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一)》

  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适用于中等学生

  3.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第2—4 页

  4.教学目标

  1、掌握圆各部分名称以及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

  2、借助动手操作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的思想。

  5.教学难点分析 掌握圆各部分名称以及圆的特征,借助动手操作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教学课时 一课时

  7.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谈话引入:今天非常高兴能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研究一个数学问题。我们以前已经初步认识了圆,你能找出生活中哪些物品的形状是圆的吗? 师(检查课前准备):看来大家平时非常留心观察。课前请同学们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并把它们剪下来,你们准备好了吗? 师:把它们举起来,大家互相看一看。回想自己画圆、剪圆的过程,你能说说圆是什么样子的吗?(师一手拿一个圆)(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交流的时间)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圆的边是弯曲的,跟以前学的长方形、正方形的边是不同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种平面上的曲线图形。(板书课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师引导:圆里究竟藏有什么秘密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把你的圆对折,再对折,多折几次,把折痕画出来,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并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汇报。最后看看谁的收获多。(留时1 分钟)

  2、师:你们组观察得真仔细!大家的发现可真不少,现在我们就把刚才的发现整理一下。

  3、展示探究结果。结合多媒体课件辅助,完整认识圆的特征 师问:谁来告诉老师,你有哪些新发现?你怎样发现的?(大约 8 分钟) 结合学生交流、汇报探究结果,及时引导梳理。主要从圆的圆心、半径、直径、等方面来认识。这里特别要注意通过板书帮助学生进行新知的有目的的整理。

  4、学习画圆(5 分钟)。 师问:你是如何画圆的?(指名回答) 课件展示如何画圆,然后学生动手练习,并强调画圆时应该注意些什么。——揭示圆的大小位置的确定: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出示:学校要修建一个直径是20 米的花坛,你能帮学校画出这个圆吗?生演示操作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基本练习(4 分钟)

  〈1〉投影出示:找出下列圆的半径、直径 〈2〉半径、直径的相关计算 〈3〉概念的'判断和识别

  2、应用练习。(10 分钟)

  〈1〉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车轴应安装在哪?如果车轮制成方形的、三角形的,我们坐上去会是什么感觉呢?结合课件演示 〈2〉你能用今天学习的圆的知识去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吗? a:举行篝火晚会时,人们总是不知不觉会围成一个圆形,为什么? b:平静的湖面扔一小石子,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c:月饼为一般都做成圆形的,为什么? 小结:看来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蕴含着丰富的道理,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来认识它,解释它、运用它。

  3、游戏(猜谜语):

  师:同学们学到现在,已经很累了,我们来轻松一下吧。老师给大家猜一个谜语:有一个人在一片青草地上钉了一根木桩,用一根绳子拴了一只羊在那里。(利用电脑配上画面) 问题一:羊吃草的情况与今天学的知识有关吗?我们来看一看羊吃草的最大范围有多大好吗?(用电脑演示羊拉紧绳子旋转一周的情况,让学生直观的看到原来羊能吃到的草的最大范围是一个圆。) 问题二:拴羊的绳子与这个圆有什么关系吗?(是这个圆的半径) 问题三:钉在那儿的木桩是这个圆的什么呢?(是这个圆的圆心) 问题四:如果要让这个羊吃草的范围更大一点可以怎么办?(把绳子放长一点,也就是把半径扩大) 问题五:如果要让羊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吃草,可怎么办?(可以把木桩移动一个地方,也就是移动圆心的位置), 问题六:这说明圆的半径与圆心与圆有什么关系呢?(圆的半径决定了圆的大小,而圆的圆心可以决定圆的位置。)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质疑 (篮球是圆形吗?表示圆心、半径和直径的字母可以随意改变吗?)

  2、这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 不管怎么说,老师觉得同学们的学习表现是不错的,所以我提议:我们一起伸出手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句号是圆形的)

  3、延伸:

  1、用圆作画。

  2、谈谈你眼中的圆。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平面曲线图形 圆心(o) 圆中心一点 确定圆的位置 半径(r)线段 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 确定圆的大小 长度都相等〈在同一个圆里〉 直径(d)线段 通过圆心 两端都在圆上 长度都相等 〈在同一个圆里〉 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d=2rr=d/2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16

  教学内容:

  教材第75页和练习十六

  教学目标:

  1、学生结合生活的物品,认识扇形,掌握扇形的各部分名称。

  2、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观察,探索出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的大小有关。

  教学重点:

  在动手操作中掌握扇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的关系。

  教学准备:

  扇形实物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有一根绳子长31.4m,小红、小东和小林分别想用这根绳子在操场上围出一块地,怎样围面积最大?

  二、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1、出示第75页主题图,谈话

  (1)主题图上呈现的是什么?

  (2)这些物体的名称都含有扇字,那什么是扇形呢?

  (3)根据画面情境,你能说出一些扇形的物体吗?

  2、揭示课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扇形的物体,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扇形。

  3、板书课题:认识扇形

  三、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认识扇形的各部分名称。

  (1)介绍扇形的含义: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2)介绍扇形各部分的名称

  弧:圆上A、B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

  圆心角:像<AOB这样,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3)观察:在同一个圆中出现不同圆心角的扇形,你发现了什么?

  (4)结论: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有关

  2、认识特殊的扇形

  (1)以半圆为弧的扇形的圆心角是多少度?

  学生自主探索:半圆的圆心角是180 (2)以

  1/4圆为弧的`扇形呢?

  1/4圆:圆心角是90

  四、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第76页第1题。

  根据扇形的含义,找一找物体中的扇形。

  2、完成第76页第2题。

  圆心角一定是两条半径组成的角。

  3、完成76页第3题

  把画圆和画角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作图能力。

  4、完成76页第4题

  介绍扇环知识。扇环就是圆环的一部分,求圆环面积的方法迁移到这,求扇环的面积

  五、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17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数应用题的复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

  2、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寻找出简便的解法,并理出解题思路;

  3、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4、让学生了解到生活与数学的关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关键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复习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掌握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找准单位“1”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教学过程

  教学课件演示

  教学意图

  一、基础训练导入。

  师:今天我们要对分数应用题做一下全面的复习。大家想一下我们解答分数应用题最关键的是什么?

  专项训练:

  课件:练习:已知根据条件,说出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并说出有关的数量关系式。

  在每道题后追问:从信息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指名回答,并作评价:说一说你们找单位1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我们以信息中的第6题为例,谁来说说,应该怎样画线段图呢?根据线段图教师问:线段图画好了,如果要求用去和还剩的吨数应该怎样做?

  常规性基本训练,复习找单位“1” 训练:为新知识做铺垫。

  二、根据看线段图列式

  师:谁来说说,根据线段图应该这么列式呢? 出示线段图 【教学课件演示】

  注重线段图的应用,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写出乘法数量关系式。同时,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三、基础练习

  基础练习只列式不计算

  师:用我们刚才复习的方法做。(学生做完后教师指名回答)你是怎么想的?把谁看作单位“1”?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用什么方法计算?

  归纳总结:请同学们把这4道题分分类,并要说出分类的依据是什么?自己不能完成的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有能力的就独立完成。学生进行思考;在学生回答时要引导学生说出分类的依据是什么,这类题目应当怎样解答。

  尝试练习,然后提问:这道题你是怎样想的?分数和比联系在一起会出现许多的新问题。出示:文艺书和科技书本数的比是1∶4。谁来说说可以得出哪些信息?

  【教学课件演示】

  培养学生审题要仔细,弄清数量关系。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分数应用题分类的依据是。

  四、对比练习

  1)读题,分别找到两道题的单位“1”,并说说这两道题有何不同?2)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列式计算,全班讲评。

  通过两题对比,突出较复杂应用题的难点,帮助学产生加强审题意识,提高分析能力。

  五、巩固练习

  练习八的3-5题

  师:下面请同学们独立进行计算,完成练习八P118第3题和第4题。

  (1)、读题,分别找到两道题的单位“1”,并说说这两道题有何不同?

  (2)、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列式计算,全班讲评。

  (3)、出示P118页5题。

  提问:把谁看作单位“1”?

  结合讲解,进一步强调在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时,一定要找准单位“1”。因为分数乘法应用题是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的,求哪个数量的几分之几,就要把那个数量作为单位“1”。在解答两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时,更要注意每一步是把什么数量看作单位“1”,每一步中的单位“1”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课件演示】

  加强解题思维的训练,沟通新旧知识,沟通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强化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七的第7题:

  3个同学跳绳。小明跳了120个,小强跳的是小明跳的5/8,小亮跳的是小强的2/3,小亮跳了多少个?

  渗透健康教育:

  跳绳运动,是对付肥胖、预防血脂异常、高血压最切实可行的方式,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耐力的有氧代谢运动。同学们要积极进行跳绳运动,

  学生独立进行思考计算,请个别同学讲解回答。

  2、练习二十七的第8题,练习二十七的第9题。

  (1)一个县去年绿色蔬菜总产量720万千克,是今年绿色蔬菜总产量的9/10。今年全县绿色蔬菜总产量是多少万千克?

  (2)一个县去年绿色蔬菜总产量720万千克,比今年少了1/10,今年全县绿色蔬菜总产量是多少万千克?

  渗透健康教育:

  绿色蔬菜含维生素U较多是抗癌、防癌的复合剂,对胃溃疡高血压、动脉硬化、视网膜出血、紫癜以及出血性肾炎等疾病有治疗效果多吃的蔬菜会对胃肠功能的恢复有所帮助。

  【教学课件演示】

  强化数量关系的分析,强化方程的解法,体现解法的多样性、解法的最优化,提高学生自主意识和优化意识。

  通过强化练习提升学习水平,让各种类型的学生都有所提高。

  七、课堂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今天我们学习了应用题,解答这类应用题要先找准单位“1”和相等的数量关系,再确定算法,然后列式计算,先找单位1,再看知不知,已知用乘法,未知用除法,比1多就加,比1少就减”。

  【教学课件演示】 帮助学生抓住解题的重点,已知单位“1”的用什么方法解,不知道单位“1”的又用什么方法解。帮助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网络的建构。

  八、作业:

  练习二十七的第8、10题 【教学课件演示】

  板书: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复习

  根据条件分析单位“1”和找准对应分率。

  用算术方法解:已知单位“1”用乘法,不知单位“1“用除法。

  用方程解:单位“1”不知道或者题目的条件中含有“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18

  教学目标:

  1、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3、学会用工具画圆;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让学生喜欢上美丽的圆,激发探索圆的特征的兴趣。

  重点难点:

  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轻松一下做一做课间操怎样?起立

  第一节:甩甩你的手臂(从前往后再换个方向)

  第二节:转转你的脑袋

  第三节:原地转身

  二、导入新课

  1、师:上课前的运动操你们发现了什么?(在做圆周运动)

  2、师:刚才发现有的同学手臂转得不太像圆,什么办法转得更像圆呢?(手直、肩不动)

  3、师:我们在运动中可以产生圆,在生活中也有许多的圆,大家看:欣赏圆的图片。

  4、揭题:圆的认识

  5、师:我们看在这餐桌中看到了有几个圆?

  这中间有着许多的数学知识,相信吗?

  三、动手操作

  (一)师:下面我们就做一做这个餐桌

  [媒体]做一做:同桌合作,每人在白纸上画一个圆,然后剪下组合成一张圆桌模型。

  (二)师:下面我们交流一下是怎么做的?

  [第一步]我们第一步是画圆,你是怎么画的?

  1、说说你是怎么用圆规画圆?

  2、师:老师也在黑板画一个圆(边画边说)

  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距离(半径)

  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圆心)上

  把装有铅笔的一只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

  3、老师的'圆画得怎样?画圆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针尖不动、两脚距离固定)

  4、你们画的两个圆的大小为什么不一样?(两脚的距离不同)

  [第二步]我们是把画好的圆剪下来,问:剪时与我们以前的剪正方形、三角形的时候有什么不同?

  师:圆呢?(弯的)弯的在数学上我们叫做曲线,所以圆是由曲线围成的与以前所学习的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有很大的区别。

  [第三步]

  剪下的圆怎么组合起来呢?这2个针孔从哪里来?

  师:针孔的这一点,我们叫做这个圆的圆心也可以用字母“o”表示。

  师:还有什么办法找到圆心呢?(折)你们先拆下来试一试。(生动手操作)

  师:说说你是怎么折的?

  可能: ①生:对折再对折,交点就是圆心师:还可以怎么折

  ②对折、展开、再对折、再展开

  师:我们再看这里有几条折痕?而且它们都经过(圆心)像这样的折痕叫这个圆的直径字母d表示(画在黑板上)。

  师:圆里还有什么?(半径)你折的圆里有吗?指一指(画在黑板上)这就是半径。

  师:什么是直径、半径,自学课本p80 读一读

  师:说一说什么是直径?解释圆上、圆外、圆内。

  我们一起指指,说说什么是半径?

  [媒体]连结圆心和圆上一点,是半径吗?半径也有几条?为什么?[板书]

  你们也画一条直径和半径。

  仔细观察,你还发现了什么?

  ①一条直径=两条直径。

  师:还可以怎么说?你是怎么知道?用字母可以怎么表示呢?

  ②所有的直径、半径都相等。

  师:你们认为呢?可以用什么方法证明?(量一量)你量一量。

  你量的是什么?量的结果呢?你的结论呢?

  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也很会动脑筋,现在老师有个问题不知可以?所有的直径长度都相等?(在同一个圆里)还可以呢?(相等的圆)你认为还有哪些结论也需要这个前提?

  [板书]:在同圆或等圆中

  四、应用

  师:所以我们今后在考虑问题的时候还得想得仔细、周详,对吗?下面我们来看一组填空

  1、[媒体]填一填

  2、[媒体]再请你辩一辩:下面各句话对吗?

  (1)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

  (2)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3)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

  五、画圆

  师:回答得不错,现在老师要提一个新的要求,能接受吗?

  请你画一个半径为2厘米的圆

  师:想想半径为2厘米该怎么画呢?可以商量一下再画。(生画)

  师:说说你是怎么画的?(两脚间的距离为2厘米,再定住,再画)

  简单地说你是怎么确定半径为2厘米的?

  如果画半径为3厘米的圆呢?

  画一个直径为8厘米的圆呢?

  你发现了什么联系?(半径=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

  圆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位置呢?

  画一个直径为1米的圆

  (等一会儿)

  师:为什么不画?(圆规太小)想有什么办法呢?(钉子、绳子)绳子多长?(50厘米)为什么?我们下课试一试好吗?

  六、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圆的认识,从圆桌到圆的各种知识还有什么知识值得我们问一问有吗?

  师:这些都是我们以后要学习的,老师还有一个问题:谁的家里用的是西餐桌?有什么感觉?相对来说,圆桌呢?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19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际问题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正确的信息,并能做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

  (二)过程与方法

  1、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习,并了解收集数据的方法和步骤。

  2、在从扇形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学会相互交流相互评价。

  3、在决策与形成猜想的过程中,感受收集和利用数据是非常重要的。

  (三)情感与态度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感受收集和利用数据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调查,教育学生坚持锻炼身体,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合作学习中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练习中,教育学生合理饮食,养成珍惜时间,不乱花钱的良好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扇形统计图,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学会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

  教学难点

  能够从扇形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并且正确地获取信息,并根据扇形统计图中提供的信息做出合理的判断,作出正确的决策;能用自己的语言清楚地表达看法。

  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是在学生已有统计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新知的。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知道他们的特点,对各种统计图的优劣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具有一定的概括、分析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新旧知识对比,自然生成新知识点。

  教法学法

  本堂课力争做到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由“传授知识”转向“引导探索”,由“要我学”转向“我要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领导者。”将课堂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参与知识的构建。“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从创设情境、探究学习一直到应用巩固等环节,处处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既提高了学习兴趣,也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不仅在学数学,也在用数学。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想领你们一起走进《统计》的乐园,你们高兴吗?好请同学们看情境图,这是六年一班开展课外活动时的情景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说从中读到哪些信息?(有的打乒乓球,有的踢足球,有的跳绳、踢毽子)

  2、同学们有的喜欢打乒乓球,有的喜欢踢足球,有的喜欢跳绳、踢毽子,真是热闹极了。老师希望你们也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为了知道喜欢各种项目的具体人数,老师还专门进行了一次调查,今天我还特意带来了调查结果,大家请看。(课件出示)

  3、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们绘制一个统计图,要能清楚地反映六年一班同学喜欢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你认为应该绘制什么样的统计图比较好?(条形统计图)

  4、嗯,老师也这么认为,这是老师绘制好的六年一班同学喜欢各种运动项目的条形统计图。谁能帮老师忙,把统计图的信息介绍给大家听呢?预设:

  生1:我知道了喜欢乒乓球的有12人,喜欢足球的有8人,喜欢跳绳和踢毽子的分别有6人和5人,喜欢其他运动项目的有9人;

  生2:从这个条形统计图中,我还能看出喜欢乒乓球的人数最多,喜欢踢毽子的.人数最少;

  生3:我还知道了喜欢乒乓球的人数比喜欢足球的人数多4人;

  生4:我还知道了六(1)班一共有40人。

  师:你是怎样知道六(1)班一共有40人的呢?

  生4:把喜欢各类运动的人数相加正好等于40。

  5、这是我们熟悉的条形统计图,它的特点就是让我们一目了然的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但是,孩子们如果我们想清楚的知道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你们还能从条形统计图直接看出来吗?(不能)

  6、老师告诉大家,有一种统计图就能清楚地反映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它就是扇形统计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扇形统计图。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我们再来看六年一班同学最喜欢运动项目的情况统计表,要想清楚的知道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我们就得计算出这个百分比来,那你能算出喜欢每种运动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的吗?(能)好请大家在小组内完成下面的统计表。(课件出示)

  2、根据大家算出的数据,我们就可以画出扇形统计图了,这是老师绘制好的扇形统计图,请同学们思考什么是扇形统计图?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

  3、扇形统计图就是用一个圆中的扇形来表示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比,在这个扇形统计图中,我们用整个圆表示全班学生的人数,也就是百分之百,用5个扇形分别表示喜欢5类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那么谁能说说每个颜色的扇形分别表示什么呢?

  4、大家再仔细观察这个统计图,你又有哪些发现?预设:

  生1:我了解到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0%;

  生2:我了解到喜欢足球的占20%;

  喜欢跳绳的占15%;

  喜欢踢毽子的占%;

  喜欢其他运动项目的占%。

  生3:我知道喜欢乒乓球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30%;

  喜欢踢毽子的人数最少,只占%。

  生4:扇形有大有小,扇形越大所占的百分比就越大

  5、同学们都有一双慧眼,是一个善于观察和发现的孩子。我们不仅要培养观察发现的能力,还要培养动脑动手的能力。请大家看学习提纲,默读思考学习提纲上的内容,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

  6、学习提纲

  (1)扇形统计图中的整个圆表示什么?用这样的统计图有什么好处?

  (2)圆内大小不同的扇形表示什么?各个扇形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3)你认为图中的各个百分比是怎样算出来的?所有百分比的和是多少?

  (4)整个圆代表什么?扇形代表什么?圆和扇形是什么关系?

  7、汇报交流,师适时点拨。

  8、再看扇形统计图,我们知道六年一班一共有40人,结合这个扇形统计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预设:

  生1:喜欢足球的有多少人?

  生2:喜欢跳绳的有多少人?

  生3:喜欢踢毽子的有多少人?

  生4:喜欢其他运动项目的有多少人?

  9、现在就请同学们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先提出问题,在解决。

  谁来说说你解决的是什么问题?是怎样列式解决的?

  生1:我解决的问题是喜欢足球的有多少人?40×20%=8(人);

  生2:我解决的问题是喜欢跳绳的有多少人?40×15%=6(人);

  生3:我解决的问题是喜欢踢毽子的有多少人?40×%=5(人);

  生4:我解决的问题是喜欢其他运动项目的有多少人?40×%=9(人)。

  10、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的了解扇形统计图,并且还能够从统计图中获取相应的数学信息,还能解决问题,那现在我们把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综合起来比较一下,你能说说它们的优缺点吗?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喜欢各项运动的人数,但是不能直接的显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百分比扇形统计图:可以直接的显示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量之间的百分比,但是不能清楚地表示喜欢各项运动的具体人数。

  在具体情况中应该怎样选择用哪种统计图呢?(要表示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用扇形统计图)实际应用时看来要根据需要灵活合理选择统计图。

  11、完成做一做调查喜欢喝牛奶的人数,同学们,你们了解牛奶所含的营养成分吗?这是一个有关牛奶所含营养成分的扇形统计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看看你能了解到什么?预设:

  生1:牛奶里含有水分、蛋白质、脂肪、乳糖和其他的营养成分。

  生2:我知道每100牛奶里水分占87%、蛋白质占%、脂肪占4%、乳糖占5%、其他营养成分占%。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2:我是根据颜色找到的。图右边的说明告诉我们,不同颜色的扇形所表示的营养成分。

  师:哦,你是这样找到的,同学们也是这样找到的吗?很好,看了这个扇形统计图,我们很清楚地了解到每100g牛奶里各种营养成分所占的百分比。

  师:那每天喝一袋250克的牛奶,能补充营养成分各多少克?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练习本上完成,然后订正,对学生进行不挑食的思想教育。

  12、质疑问难看看教材96页和97页内容你又不懂的吗?

  三、巩固练习

  学会了新知识是值得庆贺的事,不过新知识也要学以致用,才能够真正掌握,现在我们来做一些练习题,看看同学们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

  完成练习二十一1题至2题。

  通过练习,教育学生珍惜时间,不随便花钱的思想教育。

  四、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扇形统计图的作用是很多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都要用到扇形统计图来进行统计,我希望同学们能灵活的运用各种统计图来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板书设计

  扇形统计图圆:总数量扇形:各部分数量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12-22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10-23

数学六年级上册辅导教案01-06

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教案07-01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1-12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03-04

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15篇)12-23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08-25

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应用》教案08-30

六年级数学教案上册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