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教案

时间:2022-02-13 16:54:22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可能性教案四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可能性教案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可能性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苏教版国标本第五册P92-93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对简单实验可能发生的结果或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作出简单判断,并作出适当的解释。

  教学难点:

  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认识。

  教学理念:

  放手让学生做实验的主人。

  教学设计: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学生们,我们来开展一次摸球比赛,好不好?每人轮流摸一次球,哪个队摸到的白球次数多就取胜。

  请出8名男同学和8名女同学分别组成男生队和女生队,我们来进行男女生对抗赛。(每次摸之前把球先搅动几下。)

  2、每队拿一个袋子,袋子里装着白球和黄球。

  (男生队的袋子里3白1黄,女生队的袋子里34黄1白)

  3.(比赛结束后)哪个队获胜?

  4.(取出内袋)女生队,你们有什么想说的?男生队为什么会赢?

  师:因为袋里的白球和黄球的个数不同时,摸到的可能性就有大有小了。

  让学生先估计。

  学生实践。

  让学生结果进行讨论。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二、实践探索,初步体验

  三、做做想想,深化认识

  今天我们就要来研究这方面的内容。

  (板书课题:统计与可能性)

  1.师生互动:

  (1)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自己来摸球?

  刚才在摸球比赛时大家是通过数的方法来得到他们摸球的结果,这次我们要用涂方格的方法来统计摸球的情况。

  (2)请两名同学上来摸球,老师进行统计。

  2、学生小组操作(出示要求):

  (1)在还没摸之前,请大家猜一猜,白球会摸到几次?黄球会摸到几次?

  (2)大家的猜测是否正确呢?下面请组长负责记录,其他组员轮流摸球,看哪一组完成得又快又好!

  (3)完成后观察统计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3、交流。

  (一)抛正方体

  1、做完了摸球游戏,下面我们要来玩抛正方体。

  (1)请大家猜一猜,会出现什么结果?

  (2)出示统计表,师简要说明。

  (3)分组活动,师巡视。

  (4)展示交流,指着统计图说说你们的结果,算出四个组的合计数,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

  (5)如果要让“1”出现的次数更多,怎么办?

  学生看桌上的袋子里面装了哪些球?

  学生估计谁是胜者。

  学生分组活动,师巡视。

  学生展示统计结果,并进行小结。

  说说从中发现了什么?

  学生进行讨论,如有必要安排实验。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四、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二)连一连

  1、过渡:刚才我们通过摸球,抛正方体,知道了当条件不同时,所产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下面请大家看一看,这些结果是怎样产生的?

  3、连一连,并说说为什么?

  安排运动会:

  (1)我们学校的喜事接连不断,在前不久举办的江都市小学生田径比赛重,我校的田径队获得了全市第一名。这一切都离不开田径队平时的艰苦训练。再过几天,10月份我们学校举办学校田径运动会,具体日子还没定下来,你们认为选什么样的日子比较好呢?

  (2)在我们每组的桌上都有一份1994年到20xx年三月份的天气情况,请小组讨论一下,你们准备选哪一天?为什么?

  (3)交流

  (4)小结:大家的选择都很有道理,我会把它转告给篮球比赛的负责人,我相信一定会采纳大家的意见的!

  学生活动

  (1)在小正方体的2个面上写“1”,2个面上写“2”,2个面上写“3”。

  (2)把小正方体抛30次,用涂方格的方法记录“1”、“2”、“3”朝上的次数。

  让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3)出示P93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小组合作,先进行讨论选择什么天气的日期。

  分工合作在已有的就日历中寻找理想的日期。

  每个小组推举一名学生汇报结果。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五、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小结: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事件的发生都是有它的可能性,而且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不过在很多时候,我们可以根据一些条件,来预测可能性的大小

  学生举手发言,汇报本课的收获。

  教学理念:(教学设计说明)

  这节课的内容是通过实验让学生初步体会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引导学生积累判断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经验。在教学设计中注意了以下几点:

  1.放手让学生做实验的主人,通过实验这一教学途径来达成教学目的的。

  2.突出了让学生在数据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建立对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清晰体验。

  3.不能满足于引导学生经历实验的过程,在经历过程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对其中的数学思想和知识有所体验和感受,并能还原于生活,运用于生活。

可能性教案 篇2

  统计和可能性总备: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的统计表,会求算术平均数、初步理解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比较复杂的统计表、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以及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问题等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

  1、进一步学习统计表,会填写较复杂的统计表;了解统计表中的合计、总计的具体意义;会根据统计表中所提供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能对统计表进行简单的分析。

  2、进一步理解统计中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能根据所给数据求加权平均数,并能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3、通过一些简单事件,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众数。

  4、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初步尝试根据给定的可能性设计一些简单的游戏。教学重点: 进一步学习统计表,会填写较复杂的统计表;了解统计表中的合计、总计的具体意义;会根据统计表中所提供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能对统计表进行简单分析。

  教学难点:

  1、通过一些简单事件,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众数。

  2、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初步尝试根据给定的可能性设计一些简单的游戏。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与手段: 让学生深入生活去获取信息,学会整理和分析。教师重视安排好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统计和可能性

  平均数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统计中的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

  2、能根据所给数据求加权平均数,并能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点:

  能根据所给数据求加权平均数。

  教学难点:

  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求简单的平均数。

  1、引导学生思考

  ①从这个统计表中你能了解到哪些情况?

  ②还准备知道哪些情况?

  2、随着问题的提出、自然地进行解决。五年级平均每人得多少分?(用五年级学生的得分总数除以五年级学生的总人数)

可能性教案 篇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106页例3及“做一做”,练习二十的第4、6、10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可能性的试验过程,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获取数据、利用数据进行猜测与推理的能力;并能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情感目标: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试验、收集和分析试验数据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难点:利用可能性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两个转盘、盒子、红球24个、蓝球6个、漂亮的'卡通人物、硬币、多媒体课件,颜色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猜测

  1、听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1)老师知道同学们最喜欢听故事,特意准备了一个《小猴子下山》的故事,想听吗?

  (动画播放:有一天,小猴子下山来。它看见玉米地里的玉米结得又大又多,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走着走着,来到桃树底下,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小猴子棒着几个桃子走到一个瓜地里,它看见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它抱着一个大西瓜往回走,走着走着,看见一只小兔蹦蹦跳跳的多可爱,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

  2、猜测:请同学们想一想,小猴去追小兔,结果会是怎样呢?

  学生猜测:它有可能追到小兔,也有可能追不到小兔。

  师:那追到的可能性会......很小。

  3、有些同学认为小猴不可能捉到小兔,有些同学认为小猴还有可能捉到小兔,只是可能性很小,看来,事情的发生不仅有可能性,而且发生的可能性还有大、有小。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有关可能性的问题。

  (板书课题:可能性的大小)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下面我们就通过摸球试验来研究,好吗?

  二、探究、验证

  1、试验准备。

  (1)介绍试验材料。

  师: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盒子,盒子里都有红球和蓝球。

  (2)说明试验要求。

  (多媒体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师:请同学们根据屏幕上的要求进行摸球试验,摸球20次,根据摸球的情况完成好摸球情况统计表和统计图,然后观察统计图思考以下两个问题:(一)摸到哪种颜色球的可能性大?

  (二)摸到哪种颜色球的可能性小?

  (3)提出注意事项。

  师:最后还请同学们特别注意:摸球时不能用眼晴看,摸球试验结束后不要打开盒子哟,能做到吗?下面请小组长拿出记录表和统计图,就可以开始试验了。

  2、合作试验、初步推测。

  (1)各小组试验,教师巡视。

  (2)观察、汇报。

  师:谁把你们组的试验结果汇报一下?

  生汇报。

  3、推理、验证、归纳。

  (1)观察。

  (集中展示各小组的摸球情况统计图。)

  师:这是我们6个小组的摸球情况统计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什么呢?

  生发现:每个小组都是摸出红球的可能性大,摸出蓝球的可能性小。

  师:(疑惑地)咦!每个盒子里都有红球和蓝球,为什么每个小组都是摸出红球的可能性大,摸出蓝球的可能性小呢?

  (2)思考。

  师:这都是你们的推测,到底对不对呢?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

  师:好!莫老师数三声,我们就一起把盒子打开。

  师:请同学们数一数,红球有几个?蓝球有几个?看了这些颜色球的数量,再联系刚才的试验结果,你知道了什么?

  (红球的数量多,摸到的可能性大,蓝球的数量少,摸到的可能性小。)

  师:也就说,在摸球试验中,可能性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呢?

  (与球的数量有关。)

  师:如果让你在自己小组的盒子里再摸一次,你觉得摸到什么颜色球的可能性大?为什么?好,请六个小组长一起来摸摸看。

  (3)归纳。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摸球试验发现了可能性的大小与不同颜色球的数量有关。哪种颜色球数量多,它的可能性就......(大);哪种颜色球数量少,它的可能性就......(小)。那可能性小是不是就代表没有可能摸到呢?

  三、应用、拓展

  师:其实生活中还有不少事情的出现与可能性的大少有关,你们能运用可能性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吗?

  1、转转盘。(课本106页的“做一做”。)

  师:看,这里有个大转盘,想来转转吗?莫老师手里有许多漂亮的图片,你来选一种颜色格,如果你真的转到那种颜色格的话,我就送你一个图片,谁想来试试?还有谁想来?

  (生可能会选黄色)你为什么会选黄色格呢?

  (因为黄色格的数量多,红色格的数量少,所以转到黄色的可能性大。)

  转转试试看?

  不行,每次都是你们赢,我得换个转盘,这次如果你还是转到黄色格的话,我就送你一张更漂亮的图案,谁来转?(指名3名学生上台转)

  师:为什么只有()个同学拿到图案?

  (因为黄色格的数量少,蓝色的数量多,转到黄色的可能性小。)真聪明!那就把这张图案送给你吧?

  3、拓展。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转盘(出示幸运转盘)。

  商场为了吸引顾客购物,经常让顾客参与购物转奖的游戏。他们为什么把一等奖的部分这样设计呀?

  (因为一等奖的奖品很贵重,所以要让人们转到一等奖的可能性小,转到其它奖的可能性大。)

  师:你们能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真是棒极了!

  2、设计转盘。(练习二十第4题。)

  师:看了这个转盘,你们想不想也来设计这样有趣的转盘?

  (1)课件出示设计要求。

  请同学们在书本109页上涂一涂。

  (2)谁想上来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学生作品)

  问:在设计转盘时你是怎样想的呢?你们也是这样想的吗?

  (3)。

  师:在设计第一个转盘时我们只要使得红色格的数量比蓝色格多就行了,在设计第二个转盘时只要使得蓝色格的数量比红色格多就可以了,你们都设计出了符合要求的转盘了吗?

  4、解决问题。

  师:今天还有一位我们非常熟悉的朋友来到了我们的课堂,看谁来了?(课件出示小猫扑蝴蝶)

  师:小精灵明明带着他的魔棒来了,还有谁来了?(小猫)

  师:听,小精灵有问题要问了:天空中有7只黄蝴蝶,3只红蝴蝶,小猫随意扑一只,扑到哪种蝴蝶的可能性大呢?

  (小猫扑到黄色蝴蝶的可能性大。)

  师:那我们就来看看小猫是不是扑到黄色蝴蝶的可能性大。(课件演示小猫扑到了一只黄色的蝴蝶。)

  师:看来确实是扑到黄蝴蝶的可能大。现在天空中还有几只黄蝴蝶和几只红蝴蝶?小猫再随意扑一只,扑到哪种蝴蝶的可能性大呢?

  (天空中还有6只黄蝴蝶3只红蝴蝶,小猫随意扑一只,还是扑到黄色蝴蝶的可能性大。)

  师:我们一一看。(课件演示小猫扑到了一只红蝴蝶。)

  师:(疑惑地)咦!不是说小猫扑到黄蝴蝶的可能性大吗?怎么会扑到一只红蝴蝶呀?

  (因为天空中还有红蝴蝶,所以还是有可能扑到红蝴蝶的,只不过扑到红蝴蝶的可能性小一点。)

  师:扑到红蝴蝶的可能性小并不是说不可能扑到红蝴蝶。

  听!小猫又有问题想问了:你能想办法让我扑到红蝴蝶的可能性大吗?(增加红蝴蝶的只数,让它的只数比黄蝴蝶多。)

  (师用课件演示:小精灵用它的魔棒增加了7只红蝴蝶。)

  5、猜一猜。(练习二十第10题。)

  师: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怎么样?这里有四个盒子,其中只有一个盒子里面放着一个硬币,你来猜一猜,可能会在哪个盒子里?下面我们来统计一下,注意:每个同学只能选择一次;认为在一号盒子里的举手,认为在二号盒子的,三号盒子,四号盒子。

  师:下面我们来揭晓,哦!原来在2号盒子里。也就说只有X个同学猜对了。现在请同学们想想,为什么猜对的人少,而猜错的人多呢?

  汇报:因为硬币只能在四个盒子中的一个,有三个盒子中没有,所以猜错的人数多,猜错的可能性就大。

  师补充:虽然猜对的可能性小,但我们也是有可能猜对的。

  四、、延伸

  1、延伸。

  师:其实,关于可能性的问题,在很久以前就有不少的数学家做过研究,最典型的是掷硬币的试验。同学们看一看,这是一枚1元的硬币,将硬币掷出,结果会怎样?掷到哪一面的可能性大呢?今天的作业是回家后,请你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做一做这个掷硬币的小试验,自定试验次数,老师建议次数多一点,这样试验结果才准确;并将硬币正、反面朝上的情况做好统计,明天把你的试验结果记录表拿回来全班一起交流好吗?

  2、。

  (1)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最高兴的是什么?对自己的学习满意吗?你觉得老师表现得怎样?

  (3)师:刚才《小猴子下山》的故事还没讲完,想听完吗?

  出示录音:小兔子看到小猴追上来,马上串进草丛里不见了,这时太阳快下山了,小猴只好空着手回家去了。

  师:看了这个故事结果后,你们有话要跟小猴子说吗?

  小朋友们,我们可不要像小猴那样三心两意哦!

  五、板书设计

  可能性大小

  数量多可能性大

  数量少可能性小

可能性教案 篇4

  本单元共安排了5个例题。主题图、例1、例2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例3、例4、例5及相关内容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1.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对于纷繁的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如果从结果能否预知的角度出发去划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现象的结果总是确定的,即在一定的条件下,它所出现的结果是可以预知的,这类现象称为确定现象。例如,抛一个石块,可预知它必然要下落;在标准大气压下且温度低于0℃时,可预知冰不可能融化。另一类现象的结果是无法预知的,即在一定的条件下,出现哪种结果是无法事先确定的,这类现象称为随机现象或不确定现象。例如,掷一枚硬币,我们无法事先确定它将出现正面,还是出现反面。

  教科书通过主题图及例1、例2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体验在现实世界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1)主题图的教学。

  教科书第104页呈现了学生熟悉的“新年联欢会上抽签表演节目”的场景,引入本单元的学习。目的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体验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图意,描述图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再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在“抽签表演节目”时的实际感受。使学生在观察、描述和交流的活动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在用抽签来决定表演的节目的活动中,“表演某种节目”这样的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性的。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周围熟悉的情境,说一说在生活中还有什么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需要注意的是,只要学生能够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用“可能”等词语来描述就可以了,如“我可能要表演唱歌”。不必要求学生一定要说出“我表演唱歌这件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2)例1的教学。

  教科书呈现了学生摸棋子的试验,使学生在猜测、试验与交流的活动中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则是不确定的。教科书中给出了两个盒子装有不同情况的棋子,是想通过两个简单试验的对比,让学生更好地体会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教师可以依照教科书中的图示分别在两个盒子里放进各种颜色的棋子(也可选用乒乓球等),注意这些棋子除了颜色外应完全相同,并将放棋子的过程完整地展现给学生,而且在每次摸棋子之前都应将盒中的棋子摇匀。

  教科书中一共提出了三个问题,提示教学的过程、反映不同方面的要求。

  ①教学第一个问题“哪个盒子里肯定能摸出红棋子”。教师可以先提问“左边的盒子里肯定能摸出红棋子吗?”让学生进行猜测,再让学生实际摸摸看。通过试验,验证自己的猜测,认识到在左边的盒子里装的都是红棋子,所以一定能摸出红棋子,“在左边的盒子里摸出红棋子”这个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教师再提问“在右边的盒子里肯定能摸出红棋子吗?”让学生进行猜测,再让学生实际摸摸看。通过试验,使学生发现在右边的盒子里有红棋子,所以可能摸出红棋子,但不一定能摸出红棋子,“在右边的盒子摸出红棋子”这个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②②第二个问题“哪个盒子里不可能摸出绿棋子”和第三个问题“哪个盒子里可能摸出绿棋子”可一同教学。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猜测“左边的盒子里可能摸出绿棋子吗?”“右边的盒子里可能摸出绿棋子吗?肯定能摸出绿棋子吗?”,同样再让学生讨论交流,并通过试验,验证自己的猜测,认识到因为左边的盒子里没有绿棋子,所以不可能摸出绿棋子,“在左边的盒子里不能摸出绿棋子”这个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在右边的盒子里有绿棋子,可能摸出绿棋子,但不一定能摸出绿棋子,“在右边的盒子里摸出绿棋子”这个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③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地为学生提供猜测、试验与交流的机会,有条件的地方宜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师可以依照教

  科书中的图示,事先为每个小组准备两个盒子和两袋棋子,为了交流方便,可以给盒子标上序号1和2。在教学时,先指导学生分别将两袋棋子放入两个盒子,然后逐一提出教科书中的问题。教师还要提醒学生,在每次摸棋子前应将盒中的棋子摇匀。提出一个问题后,先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讨论、试验,然后再全班交流。使学生充分经历猜测、试验与交流的活动过程,丰富学生对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的体验。

  ④另外,在汇报时只要学生能够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用“在左边的盒子里一定能摸出红棋子”“在右边的盒子里可能摸出红棋子”等描述进行表达就可以了,不必要求学生一定要说出“在左边的盒子里摸出红棋子这个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在右边的盒子摸出红棋子这个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⑤(3)例2的教学。

  ⑥教科书呈现了六幅与现实世界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紧密相关的画面,通过生活实例丰富学生对确定和不确定事件的认识,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学会判断哪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哪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⑦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图意,独立思考,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做出判断,再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在描述、思考和讨论交流的活动过程中充分感受确定和不确定现象。需要注意的是,在让学生判断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时,只要学生能够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来表述就可以了,如“地球一定每天都在转动”“三天后可能下雨”“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升起”等。不必要求学生一定要说出“我从出生到现在没吃过一点东西这件事的发生是确定的”“吃饭时,人用左手拿筷子这件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每天都有人出生这件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

  ⑧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周围熟悉的情境,说一说在生活中还有什么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什么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另外,教师还应有意识地寻找一些带有感情色彩的事件让学生来判断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如“明天的拔河比赛我们班会赢”。让学生认识到对于某一客观事件来说,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与个人的愿望无关。

  ⑨2.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⑩随机现象虽然对于个别试验来说无法预知其结果,但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大量重复试验时,却又呈现出一种规律性,我们称它为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概率论正是揭示这种规律性的一个数学分支。

  为了叙述的方便,把条件每实现一次,叫做进行一次试验。例如对“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这个事件来说,做一次试验就是将硬币抛掷一次。如果一个试验在相同条件下可以重复进行,而每次试验的可能结果多于一个,在一次试验中结果无法事先确定,这种试验就叫做随机试验。把随机试验中,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情,称为随机事件。

  一个随机事件的发生既有随机性(对单次试验来说),又存在着统计规律性(对大量重复试验来说)。随机事件的统计规律性表现在:随机事件的频率──即此事件发生的次数与试验总次数的比值具有稳定性,即总是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且随着试验次数的不断增多,这种摆动幅度越来越小。我们给这个常数取一个名字,叫做这个随机事件的概率。概率可以看作频率在理论上的期望值,它从数量上反映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上述关于概率的定义,通常称为概率的统计定义。

  由于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他们一般只能在感性的层面理解概率的知识。因此,教科书通过例3、例4和例5的教学,使学生在试验活动中,认识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初步感受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实用】可能性教案四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编辑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实用】可能性教案四篇】相关文章:

可能性教案8篇01-21

可能性教案三篇01-08

【推荐】可能性教案四篇02-10

可能性教案模板六篇02-02

关于可能性教案四篇01-26

可能性教案合集六篇01-24

精选可能性教案四篇01-17

【推荐】可能性教案四篇02-01

【热门】可能性教案3篇01-31

数学《认识事件的可能性》导学案PPT课件教案05-13

文章代写服务

网站编辑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实用】可能性教案四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可能性教案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可能性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苏教版国标本第五册P92-93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对简单实验可能发生的结果或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作出简单判断,并作出适当的解释。

  教学难点:

  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认识。

  教学理念:

  放手让学生做实验的主人。

  教学设计: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学生们,我们来开展一次摸球比赛,好不好?每人轮流摸一次球,哪个队摸到的白球次数多就取胜。

  请出8名男同学和8名女同学分别组成男生队和女生队,我们来进行男女生对抗赛。(每次摸之前把球先搅动几下。)

  2、每队拿一个袋子,袋子里装着白球和黄球。

  (男生队的袋子里3白1黄,女生队的袋子里34黄1白)

  3.(比赛结束后)哪个队获胜?

  4.(取出内袋)女生队,你们有什么想说的?男生队为什么会赢?

  师:因为袋里的白球和黄球的个数不同时,摸到的可能性就有大有小了。

  让学生先估计。

  学生实践。

  让学生结果进行讨论。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二、实践探索,初步体验

  三、做做想想,深化认识

  今天我们就要来研究这方面的内容。

  (板书课题:统计与可能性)

  1.师生互动:

  (1)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自己来摸球?

  刚才在摸球比赛时大家是通过数的方法来得到他们摸球的结果,这次我们要用涂方格的方法来统计摸球的情况。

  (2)请两名同学上来摸球,老师进行统计。

  2、学生小组操作(出示要求):

  (1)在还没摸之前,请大家猜一猜,白球会摸到几次?黄球会摸到几次?

  (2)大家的猜测是否正确呢?下面请组长负责记录,其他组员轮流摸球,看哪一组完成得又快又好!

  (3)完成后观察统计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3、交流。

  (一)抛正方体

  1、做完了摸球游戏,下面我们要来玩抛正方体。

  (1)请大家猜一猜,会出现什么结果?

  (2)出示统计表,师简要说明。

  (3)分组活动,师巡视。

  (4)展示交流,指着统计图说说你们的结果,算出四个组的合计数,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

  (5)如果要让“1”出现的次数更多,怎么办?

  学生看桌上的袋子里面装了哪些球?

  学生估计谁是胜者。

  学生分组活动,师巡视。

  学生展示统计结果,并进行小结。

  说说从中发现了什么?

  学生进行讨论,如有必要安排实验。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四、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二)连一连

  1、过渡:刚才我们通过摸球,抛正方体,知道了当条件不同时,所产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下面请大家看一看,这些结果是怎样产生的?

  3、连一连,并说说为什么?

  安排运动会:

  (1)我们学校的喜事接连不断,在前不久举办的江都市小学生田径比赛重,我校的田径队获得了全市第一名。这一切都离不开田径队平时的艰苦训练。再过几天,10月份我们学校举办学校田径运动会,具体日子还没定下来,你们认为选什么样的日子比较好呢?

  (2)在我们每组的桌上都有一份1994年到20xx年三月份的天气情况,请小组讨论一下,你们准备选哪一天?为什么?

  (3)交流

  (4)小结:大家的选择都很有道理,我会把它转告给篮球比赛的负责人,我相信一定会采纳大家的意见的!

  学生活动

  (1)在小正方体的2个面上写“1”,2个面上写“2”,2个面上写“3”。

  (2)把小正方体抛30次,用涂方格的方法记录“1”、“2”、“3”朝上的次数。

  让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3)出示P93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小组合作,先进行讨论选择什么天气的日期。

  分工合作在已有的就日历中寻找理想的日期。

  每个小组推举一名学生汇报结果。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五、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小结: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事件的发生都是有它的可能性,而且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不过在很多时候,我们可以根据一些条件,来预测可能性的大小

  学生举手发言,汇报本课的收获。

  教学理念:(教学设计说明)

  这节课的内容是通过实验让学生初步体会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引导学生积累判断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经验。在教学设计中注意了以下几点:

  1.放手让学生做实验的主人,通过实验这一教学途径来达成教学目的的。

  2.突出了让学生在数据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建立对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清晰体验。

  3.不能满足于引导学生经历实验的过程,在经历过程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对其中的数学思想和知识有所体验和感受,并能还原于生活,运用于生活。

可能性教案 篇2

  统计和可能性总备: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的统计表,会求算术平均数、初步理解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比较复杂的统计表、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以及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问题等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

  1、进一步学习统计表,会填写较复杂的统计表;了解统计表中的合计、总计的具体意义;会根据统计表中所提供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能对统计表进行简单的分析。

  2、进一步理解统计中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能根据所给数据求加权平均数,并能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3、通过一些简单事件,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众数。

  4、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初步尝试根据给定的可能性设计一些简单的游戏。教学重点: 进一步学习统计表,会填写较复杂的统计表;了解统计表中的合计、总计的具体意义;会根据统计表中所提供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能对统计表进行简单分析。

  教学难点:

  1、通过一些简单事件,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众数。

  2、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初步尝试根据给定的可能性设计一些简单的游戏。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与手段: 让学生深入生活去获取信息,学会整理和分析。教师重视安排好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统计和可能性

  平均数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统计中的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

  2、能根据所给数据求加权平均数,并能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点:

  能根据所给数据求加权平均数。

  教学难点:

  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求简单的平均数。

  1、引导学生思考

  ①从这个统计表中你能了解到哪些情况?

  ②还准备知道哪些情况?

  2、随着问题的提出、自然地进行解决。五年级平均每人得多少分?(用五年级学生的得分总数除以五年级学生的总人数)

可能性教案 篇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106页例3及“做一做”,练习二十的第4、6、10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可能性的试验过程,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获取数据、利用数据进行猜测与推理的能力;并能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情感目标: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试验、收集和分析试验数据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难点:利用可能性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两个转盘、盒子、红球24个、蓝球6个、漂亮的'卡通人物、硬币、多媒体课件,颜色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猜测

  1、听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1)老师知道同学们最喜欢听故事,特意准备了一个《小猴子下山》的故事,想听吗?

  (动画播放:有一天,小猴子下山来。它看见玉米地里的玉米结得又大又多,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走着走着,来到桃树底下,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小猴子棒着几个桃子走到一个瓜地里,它看见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它抱着一个大西瓜往回走,走着走着,看见一只小兔蹦蹦跳跳的多可爱,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

  2、猜测:请同学们想一想,小猴去追小兔,结果会是怎样呢?

  学生猜测:它有可能追到小兔,也有可能追不到小兔。

  师:那追到的可能性会......很小。

  3、有些同学认为小猴不可能捉到小兔,有些同学认为小猴还有可能捉到小兔,只是可能性很小,看来,事情的发生不仅有可能性,而且发生的可能性还有大、有小。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有关可能性的问题。

  (板书课题:可能性的大小)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下面我们就通过摸球试验来研究,好吗?

  二、探究、验证

  1、试验准备。

  (1)介绍试验材料。

  师: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盒子,盒子里都有红球和蓝球。

  (2)说明试验要求。

  (多媒体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师:请同学们根据屏幕上的要求进行摸球试验,摸球20次,根据摸球的情况完成好摸球情况统计表和统计图,然后观察统计图思考以下两个问题:(一)摸到哪种颜色球的可能性大?

  (二)摸到哪种颜色球的可能性小?

  (3)提出注意事项。

  师:最后还请同学们特别注意:摸球时不能用眼晴看,摸球试验结束后不要打开盒子哟,能做到吗?下面请小组长拿出记录表和统计图,就可以开始试验了。

  2、合作试验、初步推测。

  (1)各小组试验,教师巡视。

  (2)观察、汇报。

  师:谁把你们组的试验结果汇报一下?

  生汇报。

  3、推理、验证、归纳。

  (1)观察。

  (集中展示各小组的摸球情况统计图。)

  师:这是我们6个小组的摸球情况统计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什么呢?

  生发现:每个小组都是摸出红球的可能性大,摸出蓝球的可能性小。

  师:(疑惑地)咦!每个盒子里都有红球和蓝球,为什么每个小组都是摸出红球的可能性大,摸出蓝球的可能性小呢?

  (2)思考。

  师:这都是你们的推测,到底对不对呢?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

  师:好!莫老师数三声,我们就一起把盒子打开。

  师:请同学们数一数,红球有几个?蓝球有几个?看了这些颜色球的数量,再联系刚才的试验结果,你知道了什么?

  (红球的数量多,摸到的可能性大,蓝球的数量少,摸到的可能性小。)

  师:也就说,在摸球试验中,可能性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呢?

  (与球的数量有关。)

  师:如果让你在自己小组的盒子里再摸一次,你觉得摸到什么颜色球的可能性大?为什么?好,请六个小组长一起来摸摸看。

  (3)归纳。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摸球试验发现了可能性的大小与不同颜色球的数量有关。哪种颜色球数量多,它的可能性就......(大);哪种颜色球数量少,它的可能性就......(小)。那可能性小是不是就代表没有可能摸到呢?

  三、应用、拓展

  师:其实生活中还有不少事情的出现与可能性的大少有关,你们能运用可能性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吗?

  1、转转盘。(课本106页的“做一做”。)

  师:看,这里有个大转盘,想来转转吗?莫老师手里有许多漂亮的图片,你来选一种颜色格,如果你真的转到那种颜色格的话,我就送你一个图片,谁想来试试?还有谁想来?

  (生可能会选黄色)你为什么会选黄色格呢?

  (因为黄色格的数量多,红色格的数量少,所以转到黄色的可能性大。)

  转转试试看?

  不行,每次都是你们赢,我得换个转盘,这次如果你还是转到黄色格的话,我就送你一张更漂亮的图案,谁来转?(指名3名学生上台转)

  师:为什么只有()个同学拿到图案?

  (因为黄色格的数量少,蓝色的数量多,转到黄色的可能性小。)真聪明!那就把这张图案送给你吧?

  3、拓展。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转盘(出示幸运转盘)。

  商场为了吸引顾客购物,经常让顾客参与购物转奖的游戏。他们为什么把一等奖的部分这样设计呀?

  (因为一等奖的奖品很贵重,所以要让人们转到一等奖的可能性小,转到其它奖的可能性大。)

  师:你们能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真是棒极了!

  2、设计转盘。(练习二十第4题。)

  师:看了这个转盘,你们想不想也来设计这样有趣的转盘?

  (1)课件出示设计要求。

  请同学们在书本109页上涂一涂。

  (2)谁想上来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学生作品)

  问:在设计转盘时你是怎样想的呢?你们也是这样想的吗?

  (3)。

  师:在设计第一个转盘时我们只要使得红色格的数量比蓝色格多就行了,在设计第二个转盘时只要使得蓝色格的数量比红色格多就可以了,你们都设计出了符合要求的转盘了吗?

  4、解决问题。

  师:今天还有一位我们非常熟悉的朋友来到了我们的课堂,看谁来了?(课件出示小猫扑蝴蝶)

  师:小精灵明明带着他的魔棒来了,还有谁来了?(小猫)

  师:听,小精灵有问题要问了:天空中有7只黄蝴蝶,3只红蝴蝶,小猫随意扑一只,扑到哪种蝴蝶的可能性大呢?

  (小猫扑到黄色蝴蝶的可能性大。)

  师:那我们就来看看小猫是不是扑到黄色蝴蝶的可能性大。(课件演示小猫扑到了一只黄色的蝴蝶。)

  师:看来确实是扑到黄蝴蝶的可能大。现在天空中还有几只黄蝴蝶和几只红蝴蝶?小猫再随意扑一只,扑到哪种蝴蝶的可能性大呢?

  (天空中还有6只黄蝴蝶3只红蝴蝶,小猫随意扑一只,还是扑到黄色蝴蝶的可能性大。)

  师:我们一一看。(课件演示小猫扑到了一只红蝴蝶。)

  师:(疑惑地)咦!不是说小猫扑到黄蝴蝶的可能性大吗?怎么会扑到一只红蝴蝶呀?

  (因为天空中还有红蝴蝶,所以还是有可能扑到红蝴蝶的,只不过扑到红蝴蝶的可能性小一点。)

  师:扑到红蝴蝶的可能性小并不是说不可能扑到红蝴蝶。

  听!小猫又有问题想问了:你能想办法让我扑到红蝴蝶的可能性大吗?(增加红蝴蝶的只数,让它的只数比黄蝴蝶多。)

  (师用课件演示:小精灵用它的魔棒增加了7只红蝴蝶。)

  5、猜一猜。(练习二十第10题。)

  师: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怎么样?这里有四个盒子,其中只有一个盒子里面放着一个硬币,你来猜一猜,可能会在哪个盒子里?下面我们来统计一下,注意:每个同学只能选择一次;认为在一号盒子里的举手,认为在二号盒子的,三号盒子,四号盒子。

  师:下面我们来揭晓,哦!原来在2号盒子里。也就说只有X个同学猜对了。现在请同学们想想,为什么猜对的人少,而猜错的人多呢?

  汇报:因为硬币只能在四个盒子中的一个,有三个盒子中没有,所以猜错的人数多,猜错的可能性就大。

  师补充:虽然猜对的可能性小,但我们也是有可能猜对的。

  四、、延伸

  1、延伸。

  师:其实,关于可能性的问题,在很久以前就有不少的数学家做过研究,最典型的是掷硬币的试验。同学们看一看,这是一枚1元的硬币,将硬币掷出,结果会怎样?掷到哪一面的可能性大呢?今天的作业是回家后,请你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做一做这个掷硬币的小试验,自定试验次数,老师建议次数多一点,这样试验结果才准确;并将硬币正、反面朝上的情况做好统计,明天把你的试验结果记录表拿回来全班一起交流好吗?

  2、。

  (1)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最高兴的是什么?对自己的学习满意吗?你觉得老师表现得怎样?

  (3)师:刚才《小猴子下山》的故事还没讲完,想听完吗?

  出示录音:小兔子看到小猴追上来,马上串进草丛里不见了,这时太阳快下山了,小猴只好空着手回家去了。

  师:看了这个故事结果后,你们有话要跟小猴子说吗?

  小朋友们,我们可不要像小猴那样三心两意哦!

  五、板书设计

  可能性大小

  数量多可能性大

  数量少可能性小

可能性教案 篇4

  本单元共安排了5个例题。主题图、例1、例2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例3、例4、例5及相关内容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1.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对于纷繁的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如果从结果能否预知的角度出发去划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现象的结果总是确定的,即在一定的条件下,它所出现的结果是可以预知的,这类现象称为确定现象。例如,抛一个石块,可预知它必然要下落;在标准大气压下且温度低于0℃时,可预知冰不可能融化。另一类现象的结果是无法预知的,即在一定的条件下,出现哪种结果是无法事先确定的,这类现象称为随机现象或不确定现象。例如,掷一枚硬币,我们无法事先确定它将出现正面,还是出现反面。

  教科书通过主题图及例1、例2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体验在现实世界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1)主题图的教学。

  教科书第104页呈现了学生熟悉的“新年联欢会上抽签表演节目”的场景,引入本单元的学习。目的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体验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图意,描述图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再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在“抽签表演节目”时的实际感受。使学生在观察、描述和交流的活动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在用抽签来决定表演的节目的活动中,“表演某种节目”这样的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性的。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周围熟悉的情境,说一说在生活中还有什么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需要注意的是,只要学生能够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用“可能”等词语来描述就可以了,如“我可能要表演唱歌”。不必要求学生一定要说出“我表演唱歌这件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2)例1的教学。

  教科书呈现了学生摸棋子的试验,使学生在猜测、试验与交流的活动中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则是不确定的。教科书中给出了两个盒子装有不同情况的棋子,是想通过两个简单试验的对比,让学生更好地体会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教师可以依照教科书中的图示分别在两个盒子里放进各种颜色的棋子(也可选用乒乓球等),注意这些棋子除了颜色外应完全相同,并将放棋子的过程完整地展现给学生,而且在每次摸棋子之前都应将盒中的棋子摇匀。

  教科书中一共提出了三个问题,提示教学的过程、反映不同方面的要求。

  ①教学第一个问题“哪个盒子里肯定能摸出红棋子”。教师可以先提问“左边的盒子里肯定能摸出红棋子吗?”让学生进行猜测,再让学生实际摸摸看。通过试验,验证自己的猜测,认识到在左边的盒子里装的都是红棋子,所以一定能摸出红棋子,“在左边的盒子里摸出红棋子”这个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教师再提问“在右边的盒子里肯定能摸出红棋子吗?”让学生进行猜测,再让学生实际摸摸看。通过试验,使学生发现在右边的盒子里有红棋子,所以可能摸出红棋子,但不一定能摸出红棋子,“在右边的盒子摸出红棋子”这个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②②第二个问题“哪个盒子里不可能摸出绿棋子”和第三个问题“哪个盒子里可能摸出绿棋子”可一同教学。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猜测“左边的盒子里可能摸出绿棋子吗?”“右边的盒子里可能摸出绿棋子吗?肯定能摸出绿棋子吗?”,同样再让学生讨论交流,并通过试验,验证自己的猜测,认识到因为左边的盒子里没有绿棋子,所以不可能摸出绿棋子,“在左边的盒子里不能摸出绿棋子”这个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在右边的盒子里有绿棋子,可能摸出绿棋子,但不一定能摸出绿棋子,“在右边的盒子里摸出绿棋子”这个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③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地为学生提供猜测、试验与交流的机会,有条件的地方宜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师可以依照教

  科书中的图示,事先为每个小组准备两个盒子和两袋棋子,为了交流方便,可以给盒子标上序号1和2。在教学时,先指导学生分别将两袋棋子放入两个盒子,然后逐一提出教科书中的问题。教师还要提醒学生,在每次摸棋子前应将盒中的棋子摇匀。提出一个问题后,先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讨论、试验,然后再全班交流。使学生充分经历猜测、试验与交流的活动过程,丰富学生对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的体验。

  ④另外,在汇报时只要学生能够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用“在左边的盒子里一定能摸出红棋子”“在右边的盒子里可能摸出红棋子”等描述进行表达就可以了,不必要求学生一定要说出“在左边的盒子里摸出红棋子这个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在右边的盒子摸出红棋子这个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⑤(3)例2的教学。

  ⑥教科书呈现了六幅与现实世界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紧密相关的画面,通过生活实例丰富学生对确定和不确定事件的认识,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学会判断哪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哪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⑦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图意,独立思考,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做出判断,再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在描述、思考和讨论交流的活动过程中充分感受确定和不确定现象。需要注意的是,在让学生判断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时,只要学生能够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来表述就可以了,如“地球一定每天都在转动”“三天后可能下雨”“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升起”等。不必要求学生一定要说出“我从出生到现在没吃过一点东西这件事的发生是确定的”“吃饭时,人用左手拿筷子这件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每天都有人出生这件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

  ⑧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周围熟悉的情境,说一说在生活中还有什么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什么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另外,教师还应有意识地寻找一些带有感情色彩的事件让学生来判断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如“明天的拔河比赛我们班会赢”。让学生认识到对于某一客观事件来说,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与个人的愿望无关。

  ⑨2.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⑩随机现象虽然对于个别试验来说无法预知其结果,但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大量重复试验时,却又呈现出一种规律性,我们称它为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概率论正是揭示这种规律性的一个数学分支。

  为了叙述的方便,把条件每实现一次,叫做进行一次试验。例如对“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这个事件来说,做一次试验就是将硬币抛掷一次。如果一个试验在相同条件下可以重复进行,而每次试验的可能结果多于一个,在一次试验中结果无法事先确定,这种试验就叫做随机试验。把随机试验中,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情,称为随机事件。

  一个随机事件的发生既有随机性(对单次试验来说),又存在着统计规律性(对大量重复试验来说)。随机事件的统计规律性表现在:随机事件的频率──即此事件发生的次数与试验总次数的比值具有稳定性,即总是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且随着试验次数的不断增多,这种摆动幅度越来越小。我们给这个常数取一个名字,叫做这个随机事件的概率。概率可以看作频率在理论上的期望值,它从数量上反映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上述关于概率的定义,通常称为概率的统计定义。

  由于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他们一般只能在感性的层面理解概率的知识。因此,教科书通过例3、例4和例5的教学,使学生在试验活动中,认识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初步感受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