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教案

时间:2022-02-24 20:42:03 教案 我要投稿

二年级数学教案(集锦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二年级数学教案(集锦15篇)

二年级数学教案1

  1、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征。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思考、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并发展空间观念。

  3.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乐于学习,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2、学情分析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应注重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现在班里大部分学生都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端正学习态度,对学习较为感兴趣、有信心。学习充满热情,能够运用自己的学习方法活学活用。学习习惯方面,学生能够课前做好准备,课堂气氛活跃,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发言、思考,声音响亮。但个别的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爱搞小动作,需要及时提醒和引导。

  3、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线段的特征。

  难点:线段表象的建立。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参加哪些体育活动?为什么?体育活动可以增强体质,磨练意志,大家要多参加。

  2.出示图片,小朋友们在干什么?跳绳和拔河要用到什么?这两根绳子在形状上有什么不同?

  3.出示图片,你能给图上的这些线分一分类吗?为什么这么分?

  4.你能把弯弯的线变直吗?

  活动2【讲授】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学生操作,把弯线变直。师指出,拉直的这段线就可以看作一条线段。

  2.观察线段图,线段有什么特点?学生交流,汇报: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3.判断下面哪些是线段?

  4.生活中可以找到很多线段,举例,学生找线段。

  活动3【活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一张长方形白纸上你能找到几条线段?你能再变出一条吗?学生折纸,师说明折痕可以看作一条线段。同桌比较折出的线段,发现什么不同吗?得出结论:线段有长短。

  2.线段可以测量吗?怎样测量?学生说测量方法。

  3.出示一横一竖两条线段,哪条长哪条短?学生通过测量发现同样长。

  4.测量书中第五页三条线段的长度。汇报,订正。

  5.总结线段的三个特点: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

  活动4【练习】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出示图形,分别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

  2.连接两点能画出几条线段?学生动手操作,汇报。三个点呢?完成书第五页做一做的第二题,画出的是什么图形?四个点呢?两种方法不遗漏。一种是从外到内,一种是从一点出发。按照这两种方法完成五个点,每两个点画一条线段,能画出几条线段,是什么图形。

  3.小明要去小红家,有四条路,请同学们帮小明找最近的那条路。你用什么方法来证明你挑的路是最近的呢?

  4.消防员接到任务是怎么样迅速到达的?房间的管子是直的,滑下来可以节省时间。

  思想教育:他们的工作很辛苦,我们应该尊敬他们。

  5.为什么乘坐电梯?因为电梯的运动轨迹是直的,省时省力。安全教育:乘坐电梯时要注意安全。

  活动5【测试】及时反馈,发展思维。

  1.填空:线段是( )的,有( )个端点,( )量出长度。

  2.选择:下面哪些是线段?

  3.量一量下面图形的边长,你发现了什么?

  活动6【作业】巩固知识,培养能力。

  数学书第九页第6题,第7题。

二年级数学教案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例1~例3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通过动手操作,经历计数单位(千、万)产生的过程,认识计数单位“千”、“万”,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千”、“万”。

  【教学难点】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

  教具:主题图、小棒、方格、木块(课件或挂图)、计数器。

  学具:小棒、学生用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调查感知、情景引入

  1、学生交流课前学习成果

  组织学生课前调查:生活中比100大的数有哪些?举出几个例子说一说。对于比100大的数,还知道些什么?

  2、情景引入

  教师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汇报: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有哪些发现?引入新课:既然我们身边有这么多比100大的数,那就肯定会有比“个”、“十”、“百”还大的计数单位,小朋友想知道吗?板书:计数单位。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回顾旧知

  出示小棒,单独1根,1捆10根,1捆100根,让学生猜一猜各是多少根,并说一说10根1捆里有多少个一,100根1捆里有多少个十。板书: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教师:“一”、“十”、“百”是以前学过的计数单位,有了这些计数单位,才能帮助大家数数和读数。

  2、探索新知

  教师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猜一猜比一、十、百还大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千)

  (1)认识一千。

  ①数一数。

  课件(或实物、挂图)出示一千,先让学生猜一猜一千里有几个一百,然后课件演示,学生跟着数:一百,二百,三百??一千。

  提问:一百一百地数,几个一百是一千?

  教师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说明:“千”是比“百”更大的计数单位。②拨一拨。

  学生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出100、200、300、1000。学生之间交流自己是怎样拨的,然后抽学生汇报。

  ③填一填。

  说一说线段上的括号里该填什么,为什么?填好以后,一起数一数。

  教师在计数器上拨出100、500、1000、20xx,让学生快速的看出是多少,并说出前两个数里有几个一百,后两个数里有几个一千。

  (2)认识一万。

  ①数一数。

  教师:你会一千一千地数吗?谁来数数看?然后出示课件(或实物、挂图)演示,师生一起数一数。教师介绍计数单位“万”。

  出示例2示意图。一摞纸是1000张,这里一共有多少张?学生在示意图上独立一千一千地数一数,并和同桌一起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发现10个一千是一万,板书:10个一千是一万。

  ②拨一拨。

  学生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出1000、20xx、3000??10000。

  3、整体认知计数单位,掌握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

  (1)看一看、读一读。

  教师出示计数单位对比图(第3页例3),让学生看着图,读一读:一、十、一百、一千、一万。

  (2)拨一拨、说一说。

  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再次体验一、十、一百、一千、一万产生的过程。教师提问:你们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归纳:个、十、百、千、万都是计数单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三、巩固新知、拓展提高

  (1)互相说一说。

  ()张1角是1元,()张1元是10元,()张10元是100元,10张100元是()元,10个一千元是()元。

  (2)完成第4页课堂活动第1~4题,学生独立思考,试做。然后小组交流,相互帮助解决问题。

  集体反馈,评价课堂活动。

  [点评: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与人交流的能力。]

  (3)挑战题:看图思考。

  10箱里面有多少个乒乓球?

  四、课堂小结

  教师:大家学到了什么知识,是怎样学习这些知识的?

  教师引导学生一方面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评价,另一方面也对学习方式、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

  第2课时

  数数(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5页例4、例5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正确地数百以上、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

  2、正确地用万以内的数表达和交流信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

  3、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自主探索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数“翻坎数”,万以内数的组成。

  【教具、学具准备】

  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1)教师用课件(或挂图)出示两堆小棒:一堆97根,另一堆5根。让学生猜一猜两堆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学生汇报自己的猜想,并说说为什么。

  二、主动探究,建立模型

  1、数一百零几

  (1)99之后再数1根是多少?100之后再数1根是多少?强调“一百”与“一”之间一定要加1个“零”。

  (2)101之后再数1根是多少?看着上图一起数一数,明确一百零几中间有1个

  “零”。

  2、数一百零几与一百几十

  (1)学生拿出整的100根小棒和散的20根小棒各放一堆。

  (2)同桌相互数一数,检查一下是不是符合要求。

  注意109是“100”与“9”合起来,110是100与10合起来,突出101与110的区别。

  (3)引导学生观察120根是1个100,2个10。(让学生动手捆1个大捆,2个小捆)

  (4)引导学生发现120就是由1个100和2个10组成的。

  3、在计数器上数一百九十几到二百几十

  (1)教师出示计数器,拨出197,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197的组成。

  (2)让学生接着往下数,当数到199到200时,怎样拨?

  ①观察个位,9个一再数1个一是多少个一?(10个一)10个一又是多少?(10个一是1个十)在计数器上怎样表示?(在个位上拨去10个一,在十位上拨上1个十)

  ②观察十位,已有10个十。10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100)在计数器上又怎样表示?(在十位上拨去10个十,在百位上拨上1个百)

  4、类比迁移

  (1)突出990与1000。

  教师出示计数器,拨出990,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990的组成。请学生再拨上10,怎么拨?怎么数?

  [点评:在操作活动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结合计数单位,突出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突破由十到百、由百到千这个翻坎数。]

  (2)突出1010,1020。

  ①1000之后再数10,在计数器的哪一位上拨?(十位)拨几个?(1个)1000加10读作一千零一十,突出必须在“一千”与“一十”之间加1个“零”。

  ②1010之后再数10怎么拨?

  ③从1020再拨到1300怎么拨?

  ④从1300拨到1400可以怎样拨?

  ⑤同桌互动:使用计数器一十一十地拨,从880拨到1100,一边拨一边数。提醒学生遇到困难,可以寻求同伴或者老师的帮助。然后抽学生演示,教师重点指导990、1000和一千零几十的拨法及数法。

  (3)突出20xx,20xx。

  ①1900之后再数10,在计数器的哪一位上拨?拨几个?是多少?(1910)依次到1990。

  ②1990之后再数10,十位上是多少?(10个一十)十位上怎么办?(10个一十是一百)百位上是多少?(10个一百)百位上怎么办?(10个一百是一千)千位上又是多少?(2个一千是二千)

  ③从20xx到20xx,在计数器上可以怎样拨?

  三、巩固新知,深化拓展

  1、接龙游戏(教师重点指导“翻坎数”)

  (1)一个一个地数,课堂活动第1题。(老师和全班学生接龙)

  (2)一十一十地数,课堂活动第2题。(男、女同学接龙)

  (3)一百一百地数,课堂活动第3题。(各大组接龙)

  (4)一千一千地数,课堂活动第4题。(全班齐数)

  2、拨一拨、说一说

  (1)先拨3500,再说由()个千和()个百组成。

  (2)先拨4020,再说由()个千和()个十组成。

  (3)先拨6003,再说由()个千和()个一组成。

  3、说一说

  (1)5400是由()个千和()个百组成。

  (2)4070是由()个千和()个十组成。

  (3)2496是由()组成。

  四、课堂小结

  你会数万以内的数吗?数数时要注意什么?通过学习你还有什么收获?

二年级数学教案3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千以内数的认识。

  教材分七段安排教学内容:

  第一段,教材第8~10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认、读、写整百数和一千,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

  第二段,教材第11~13页的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认、读、写几百几十,口算几百加几十及相应的减法;

  第三段,教材第14~16页的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认、读、写几百几十几;

  第四段,教材第17~18页的练习二,是前三段内容的综合练习;

  第五段,教材第19~20页的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第六段,教材第21~22页的练习三,是千以内数大小比较的练习。

  第七段,教材第23~25页的复习,是本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让学生经历由方块表示的数算珠表示的数认、读、写的过程,在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十进制计数法的计数特点,掌握读、写方法。

  除小棒之外,方块(小正方体)是学生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另一种好的学具。由10个小方块拼成一条、10条方块拼成一板、10板方块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不仅能使学生具体感知千以内数的多少,而且也直观地显示了十进制计数法满十进一的基本特点。算珠表示的数,则介于直观与抽象之间,说它直观,每个数位上的数看得见、摸得着;说它抽象,相同颗数的算珠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数值是不一样的。借助这一中介,再进行相应的认、读、写的活动,学生的抽象思维便能顺利展开,对相应的千以内数的认识也就更加清晰。

  2.重视数(shǔ)数在认数中的作用。

  教材第8页,在认识整百数时,让学生借助方块图(或拼成的整板正方体实物),一百一百地数,数到一千;教材第11页,在认识几百几十时,让学生借助计数器,一十一十地数,从370数到430,从890数到1000;教材第14页,在认识几百几十几时,又让学生借助计数器,一个一个地数,从598数到611,从988数到1000。这样的安排至少有以下几点好处:第一,有利于学生从数序的角度丰富对千以内数的认识;第二,有利于学生丰富对一千的认识,逐步形成对一千的良好数感;第三,有利于为进一步学习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提供思考的基础:甲数和乙数,如果按顺序数数,甲数在乙数的前面,则甲数小于乙数,反之,则甲数大于乙数。

  3.选择丰富的认数素材,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丰富对数的认识,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拓宽知识视野。

  教材在选择认数素材时,既注意了学生熟悉的事物,也注意了学生能够理解的、感兴趣的事物;既强调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又重视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究。把素材的趣味性、前瞻性及其数学内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具体来说,本单元的认数素材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日常生活素材。如书的页码、方格纸上每页的方格数、电表上的读数、公路边的路程提示牌、门牌号码、自行车价格、身高的厘米数等。第二,环保素材。如,我国野生亚洲象的头数、世界上龟的种类数、我国人工饲养的东北虎的只数等。第三,自然奇观。如,世界上最大的圆形叶子的直径、世界上最大的花的直径、世界上最高植物的高度等。

  4.引导学生根据对数的理解探索有关的口算方法;通过口算进一步巩固对有关数的理解。

  教材第9页,在认识整百数后,安排例题教学整百数加整百数的口算,并让学生在练习中自主探索整百数减整百数的口算方法。教材第13页,在认识几百几十后的想想做做中,先让学生借助直观和对几百几十的已有认识探索几百加几十以及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再通过适当的练习让学生掌握口算方法。上述安排,把对数的认识和相关的口算联系起来,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在探索和掌握口算方法的过程中加深对整百数和几百几十的理解。

  5.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用不同方法比较数的大小。

  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其基本规则与百以数的大小比较是一样的,都是要从高位起,一位一位地比。考虑到新旧知识间的这一内在联系,教学时,主要应抓住两个环节。第一,不出数的大小比较的法则,而是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先用不同方法去比较,再在交流中逐步掌握比较方法。如第19页例题比较312与285的大小的教学,可以启发学生分别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思考:因为312比300多,285比300少,所以312大于285;如果数数的话,312在285后面,所以312比285大;如果在计数器上拨数,312的百位拨3,285的百位拨2,百位上3比2大,所以312大于285;把百以内数大于比较的方法进行类推,从最高位开始比,因为百位上3比2大,所以312大于285等等。第二,启发学生用不同方式描述数的大小。如教学第20页的第3、4、5题时,一方面要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呈现的对数的大小的不同描述方式;另一方面,也要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进行有关数的大小比较。

  6.结合认数过程,灵活安排估计。

  对小学生来说,估计是一种需要着力培养的意识,是一种需要逐步掌握的技能,也是一种常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估计的过程,有时侧重对数的大小的判断,有时侧重进行以相应口算为基础的粗略计算,有时则是为满足解决问题的需要而采取的一种策略。本单元教材安排的估计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结合数的认识进行的估计。如,第17页第5题估计哪几个数比较接近600,把它们圈起来。第二,结合数的大小比较进行的估计。如第22页第7题,第8题等。第三,结合简单推理进行的判断。如,第10页第6题,第25页第12、13题等。

  7.通过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巩固对数的认识。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所学的数的实际应用价值,并在应用中巩固对数的意义、大小、读写方法的认识,教材在想想做做和练习里安排了一定数量的实际问题。如第10页第7题,以学生非常熟悉的走路上学为题材,让学生根据已走的米数和还要走的米数,求从家到学校的总米数;根据总米数和已经走的米数,求还要走的米数;根据总米数和还要走的米数,求已经走的米数。学生在解决上述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能进一步认识整百数的意义,而且还能体会数量间相依互变的函数关系。又如,第18页第9题,让学生根据几种果树的棵数解决一些有关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在选择信息、组合信息的过程中,培养对数的特点及大小的直觉判断能力。

二年级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数学题,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开发他们的智力,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他们逻辑思考能力。

  2)让他们学会通过思考与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挥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解答例题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让学生学会善于思考。教学难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课前准备:准备课堂上要讲的内容,预测提问环节所需要的使用的时间。多媒体课件,火柴棒,小奖品。

  教学过程:

  课前先向学生播放一些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生活例子。讲一个

  小故事,动物中的数学“天才”蜜蜂。(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通过小故事起到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火柴游戏,层层导入:

  同学们还想知道知道数学更多有趣的故事吗?今天我们来一起玩一个与数学有关的趣味游戏好吗?

  学生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并演示摆法。

  1、下图是用24根火柴杆排成1大1小两个正方形,只能移动其中的4根火柴,要使其变成3个正方形,你会吗?

  2、六角星变菱形用18根火柴摆1个六角星(见图)。请你移动其中的6根火柴,使六角星变成6个面积相等的菱形。你知道应该怎么移动吗?

  3、用12根火柴杆,组成4个连靠在一起的单位正方形,如下图。游戏要求:

  (1)试试看,移动3根火柴杆,把它变成3个不相连靠的正方形。

  (2)恢复原状,再试试看,移动4根火柴杆,把它变成3个不相连靠的正方形。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答对进行适当的奖励),并进行分析,然后逐渐深入课题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

  一,结合生活,小组互动。

  此环节分为四个小部分:

  1将学生分成几组,然后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

  2从日常生活出发,模拟一些题目,让学生进行抢答。

  3最后进行统计,对表现最好的小组进行奖励。

  4、对相关题目进行详细的解释,让学生认识数学的奥秘,进而提高对数的学习兴趣。

  具体如下:

  数学谜语:

  1.一加一不是二。(打一字)

  解析:“一”字、加号“+”、再来一个“一”字,组合在一起,得到的字不是“二”,而是“王”。

  谜底是:王

  2.一减一不是零。(打一字)

  解析:“一”字、减号“-”、再来一个“一”字,组合在一起,得到的字不是“零”,而是“三”。

  谜底是:三

  3.+-×(打一成语)

  解析:把支分解开即为“+、-、×”

  谜底是:支离破碎

  4、一二三四五六七九十(打一字)

  谜底是:口(意为“只”少“八”)

  5、成绩是多少?(打二个数学名词)

  解析:学习成绩是用得分的数目计算的。问“多少”,可以换一个说法,改问“几何?”在中国古代数学书里,问一种物品有多少个,总是问“物有几何?”直到现在,有些地区的方言里,买东西问价钱,还是说“几何?”所以,问“成绩多少”,等于是问“分数,几何?”

  谜底是两个数学名词:分数、几何.

  二、探究拓展题:

  4、现在小明一家过一座桥,过桥时候是黑夜,所以必须有灯。现在小明过桥要1秒,小明的弟弟要3秒,小明的爸爸要6秒,小明的妈妈要8秒,小明的爷爷要12秒。每次此桥最多可过两人,而过桥的速度依过桥最慢者而定,而且灯在点燃后30秒就会熄灭。问小明一家如何过桥?

  第4题答案:

  第一步:小明与弟弟过桥,小明回来,耗时4秒;

  第二步:小明与爸爸过河,弟弟回来,耗时9秒;

  第三步:妈妈与爷爷过河,小明回来,耗时13秒;

  最后:小明与弟弟过河,耗时4秒,总共耗时30秒,多么惊险!

  三、自主创作题:

  根据自己学过的数学知识,自主创作一幅与数学有关的图画。(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课堂总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让学生认识数学的奥秘,进而提高对数的学习兴趣。)

二年级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3、能运用数学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难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进位的方法。

  新课教授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第11页主题图。问: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子。

  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

  2.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

  3.小结。今天学的内容有什么特点?你能给这种算式取个名字吗?板书课题:进位加法。

  4.完成练习二第3题学生看图,了解题意。再列竖式计算。学生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

  5、总结算法。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引导学生总结: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也可以从十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理解算理。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P14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想法。学生汇报并说明算法。

  2、完成P14第4题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订正,指两道题说说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学生能更为熟练地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引导梳理。

  五、随堂练习

  板书设计

  略

二年级数学教案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透事物相互联系的思想,提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推导出3的乘法口诀,并理解每句口诀表示的含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在数学游戏中体会数学就在生活中,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

  小棒、投影片。

  教学方法:

  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说一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

  1辆车需要3个轮子,2辆车呢?3辆—9辆分别需要多少个轮子?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3的乘法口诀。

  二、数一数

  请同学们独立地数出轮子分别用了多少个?边数边填表。

  指名汇报,并引导学生说出你是怎么数的。

  启发学生说出表格里的数个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表明:第一格表示1个3;第二格表示2个3......第九格表示9个3。

  三、摆一摆

  请同学用小棒摆三角形。摆个三角形,试着列一道算式,编出一句口诀。

  学生完成边摆边数边说的活动。

  说一说。

  指名汇报。

  教师及时板书:1个3;1×3=3;一三得三。

  2个3;2×3=6;二三得六。

  同桌的小朋友把算式和口诀读一遍,检查一下同桌小朋友是不是都对了。

  观察:3的乘法口诀有几句?

  讨论: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呢?与你的伙伴说一说。

  交流:说说你有什么好的记忆方法。

  记一记

  请同学们选出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记一记。

  老师与同学对口令记口令。

  任意两组“开火车”记口诀。

  自由读口诀,比一比,谁能最先背出口诀就可以得到老师的金牌。

  游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三九( ) 一三( )

  二三( ) 三三( )

  三六( ) 三三( )

  四、练习

  填空。

  6×2=( ),读作( )乘( )等于( )。表示( )个( )相加。

  7个3相加是( ),再加1歌是( )。

  3个6相加,写成加法算式式是( ),写成乘法算式是( )。

  9×3=( ),3×9=( ),用的口诀都是( )。

  连线

  2×4;4+4+4;3×5;3个3。

  2×3;4个2;6×3;5个3相加。

  5×5;3×2;2×3;3个6。

  3×4;五五二十五;3×3;3+3。

二年级数学教案7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做出角。

  2、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感知角有大小,会用多种方法来比较角的大小,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较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3、在创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制作角和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

  教学难点: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探索多种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具准备:三角尺、活动角、学具盒:小棒、活动角、圆形的手工纸、吸管、剪刀、钉子板

  学具准备:三角尺、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出示五角星,引出角。(板书课题:认识角)

  二、认识角

  1、画角,反映最初心中的角

  (1)同学画角

  (2)老师画角

  2、摸角,体会数学世界的角

  (1)摸三角尺上的一个角,感受角的特点。

  (2)寻找小朋友画的角、老师画的角和三角尺上的角的共同点。

  (3)揭示:顶点、边的名称。知道“角有( )个顶点,( )条边。”

  (4)练习:想想做做1

  3、找角,发现身边的角

  (1)寻找生活中的角。

  (2)寻找平面图形中的角。

  (3)想想做做2。

  (4)想想做做3。

  4、做角,用身边材料创造角

  (1)小组活动

  (2)小组汇报。

  三、比较角的大小

  1、出示四个钟面。四个钟面上,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

  2、比较2、4的两个钟面上角的大小。

  3、汇报方法。

  4、小结比较方法。

  5、练习:想想做做第5题。

  四、感受角的作用。

二年级数学教案8

  教学内容:教科书P20—P21“填一填”、“说一说”及“练一练”第1-4题,数学教案-二年级数学《小熊请客》。

  教学目的:

  1、在学习2、3、5乘法口诀的基本上引导学生学习4的乘法口诀,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方法。

  2、掌握4的乘法口诀,能运用4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开火车口算卡片:5×8 5×5 5×3 6×2 9×5

  3×4 2×8 4×5 7×2 3×6

  (个别说说应用哪句乘法口诀)

  二、学习新课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出示“小熊请客”图。

  师:今天小熊家来了许多客人,小熊采了许多红果,要把它们串成糖葫芦请客人们吃,我们一起来算一算小熊准备了多少红果吧。

  2、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贴出一串糖葫芦图和表格。

  师:小熊想把4个红果串成一串,那么2串有多少个红果呢?3串、4串……9串分别有多少个呢?你能用所学的方法列式解答,并编出乘法算式吗?

  (可先请一名基础较好的学生说出4×2=8或2×4=8,再编出口诀。)

  (1)独立思考,填写表格。

  (2)小组交流填表结果和自己的思路。

  (3)小组派代表汇报结果,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二年级数学《小熊请客》》。

  板书算式和口诀。

  (学生通过前面5、2、3的乘法口诀的学习,已对此类新知的学习过程及方式有了一定的了解,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填表,写乘法算式和编口诀的工作。)

  (4)学生齐读口诀。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记忆口诀。

  独立背诵4的乘法口诀;同桌互背;师生对口令;小组选代表比赛对口令,看谁说得又对又快。

  2、说一说。

  可采用小组接龙游戏,引导学生用数桌腿来记忆口诀。

  3、“练一练”第1题“连一连”。

  学生理解题意,再独立完成,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

  4、“练一练”第3题。

  此题也应先让学生弄懂图意,再独立填写算式,说说自己列算式的思路和算式的含义。

  5、“数学游戏”

  先算出每个算式的结果,小组合作找出复数的规律,按规律走出迷宫。

  四、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数学教案-二年级数学《小熊请客》

二年级数学教案9

  教学目标:

  1、利用2-6乘法的推导方法,学习推导出7的乘法口诀,使学生掌握7的乘法口诀,并能应用口诀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利用旧知识类推新知识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7的口诀含义,知道每句口诀的来源。

  教学难点:

  熟记7的乘法口诀,并能正确地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看图说图意,列乘法式。

  ○○○○○○○○○○

  ○○○○○○○○○○

  ()个()相加列式:

  2、提问:什么情况下用乘法计算?

  二、新课。

  1、谈话引入新课。

  2、学生动手用七巧板拼图,学习例1。

  (1)引出连加的结果。

  学生汇报摆一个图形几块,摆几个图形用几块,在学习回答的基础上填好表格。

  提问:你知道1个7是多少?2个7是多少?3个7是多少?你是怎样知道的?这些都是几个几个地加?

  (2)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推导出7的乘法口诀。

  提问:你能依据刚才做的练习自己推导出7的乘法口诀吗?请学生试着推导,在书上填写。

  口诀分别是什么?口诀的含义是什么?

  (3)观察7的乘法口诀排列规律。

  提问:7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口诀排列有什么规律?

  提问:为什么因数一个比一个多1,积就一个比一个多7呢?

  提问:如果74=?你忘了,有什么办法可以想出吗?

  3、多种形式熟记7的乘法口诀。

  三、练习。

  1、完成P73练习十六的内容。

  N1和N2是巩固7的乘法口诀。

  N3、N6、N11是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式最基本的计算形式,通过练习,达到准确、流畅、迅速和正确。

  N5、N7、N8、N12以多种形式巩固乘法口诀,增强学生记忆口诀的兴趣,并熟悉口诀之间、口诀与计算之间的联系,为解决实际问题打基础。

  N4、N9、N10、N13、N14、N15是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目的是通过这些练习让学生体会学习乘法的用处,培养学生用乘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年级数学教案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并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通过观察、比较、辨认、想象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培养学生辩证、缜密的数学思维习惯。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仔细倾听、大胆发言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体会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 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过程

  一、 思维碰撞,导入主题。

  师:同学们,老师想给同学们讲一个盲人摸象的故事。

  从前,有五个盲人,从来没有见过大象。第一个人摸到鼻子,他说:“大象像一条弯弯的管子。”第二个人摸到了尾巴,他说:“大象像个细细的棍子。”第三个人摸到了身体,他说:“大象像一堵墙。”第四个人摸到了腿。他说:“大象像一根粗粗的柱子。”

  同学们,同样一头大象,为什么四个人的说法都不一样呢?

  (生交流)其实把四个人说的综合起来才是象的真正样子,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二、 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一)初步感知正面、侧面、背面。

  1、教师转动身体,让学生初步感知正面、侧面、背面。

  2、拿出玩具恐龙进行展示,让学生简单感知恐龙的正面、侧面、背面。

  (二)从不同的四个面观察玩具恐龙。

  课件出示观察要求:

  a、静静的观察,静静的思考。

  b、请4位同学观察汇报,“我在恐龙的( )面,我看到了恐龙的( )”。

  1、原位观察,交流,指名汇报。

  2、换位观察,四名学生每次沿顺时针方向移动一个座位,直至 回到原位。每换一次座位均要做交流及汇报。

  讨论:从四个不同的位置观察恐龙后有什么发现?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总结出: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结果不同。

  3、师:同学们,老师课前还给恐龙拍了照片。幻灯片依次出示三个面的恐龙照片,学生认真观察,想一想这是从哪个方向拍的。

  4、试一试练习巩固 指名汇报,全班评价。

  (三)观察数学课本的上下 认识上面、下面 感知物体

  师:除了前面,后面,左边,右边,还有什么方位呢?

  生:上面、下面。 师:猜一猜他们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 配一个练习上面、下面

  三、拓展提问,完善探究

  师:通过观察恐龙、数学课本,我们都能得出一个结论: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结果不同。一定是这样吗?

  师:老师拿出杯子,顺时针移动从不同位置观察。

  师:同学们从不同位置观察杯子后,有没有什么发现想和大家分享?

  生:从不同位置观察观察水杯,看到的是一样的。

  引导学生小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结果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巩固练习

  1、 摄影展览,连一连:

  小猴子照出来的是:

  小兔子照出来的是:

  2、下面个图分别是在车的哪个方位看到的?

  3、下面的图形分别是在哪个位置看到的?

  连一连。

  4、连一连,并说一说分别是从电视机的哪个方位看到的?

  5、 说一说分别是从电视机的哪个方位看到的?

  四、 全课小结,课后延伸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想和大家分享的收获吗?

  师:孩子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结果可能不同。

  板书设计: 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结果可能不同

二年级数学教案11

  教学內容: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

  班级情況及学生特点分析:本班有学生二十一名,大部分来自移民家庭,经过两年的学习,这个班学生学习比较认真,喜欢学习数学,乐于探究,乐于合作。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活动,体验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2、知道物体的正面、右面和上面,能辨认从正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观察过程,体验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教学难点:

  能正确辨认所观察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

  长方体纸盒、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了一个非常漂亮的礼品盒,大家想看看吗?(出示课题:看一看(一))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观察,老师要给大家提一些要求:

  1、保持观察姿势,不能左瞧右看,随意改变自己的观察位置。

  2、观察后要说清楚自己看到的是几号面,这些面各是什么形状的。

  我相信大家都能按要求去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圆满完成观察任务的,有没有信心?(出示标有序号的长方体)

  二、参与活动,探究新知。

  (一)体验不同位置看到的形状也有不同。

  1、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仔细观察。

  2、通过讨论、交流,指名不同位置学生代表发言,说说自己看到了几号面?是什么形状?

  3、师:同样一个长方体,怎么有的同学看到的面是正方形,有的看到的面却是长方形呢?

  4、生讨论、交流、汇报。

  5、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课件演示)

  (二)体验不同位置看到的面的个数不同,同一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1、师:我刚才听有的同学说只看到一个面,有的同学却看到了两个面,还有的同学看到了三个面。请看到一个面的同学挥挥手、看到两个面的同学点点头、看到三个面的同学拍拍手。

  提问:为什么看到的面的个数不同?(在不同位置观察时,看到的面的个数不同)

  2、同学中有没有看到更多个数的面?那么,在同一位置最多只能看到几个面呢?

  3、生再次保持不变的观察姿势和位置,进一步细心观察,并讨论、交流老师提出的问题

  4、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在同一位置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三个面。(课件演示)

  5、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不仅观察仔细,善于动脑,还能把自己的想法大胆说出来,真棒!现在,老师带着大家做一个拍手游戏,想不想做?(师带领学生做拍手游戏,回顾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位。)

  (三)认识各个面的名称。

  1、师:老师带来的礼品盒上标有数字序号,同学们说的时候很方便,可是生活中不可能给每个物体的面上都贴上这样的序号,怎样才能正确说出各个面的名称呢?其实,人们已经习惯给物体的各个面起一个名字了,大家在书上26页迅速地找一找,看看各个面都叫什么?

  2、谁能给老师的礼品盒上各个面贴上他们各自的名称?(出示另一长方体纸盒和名称标签)

  3、师:一般,我们把物体朝上的面叫“上面”,那么朝下的面呢?和观察者正对的面叫“正面”,那背后的面呢?相对于观察者右侧的面叫“右面”,那左侧的面呢?

  4、出示不同的长方体并变换位置,让学生指出各个面的名称,使学生加深对各个面名称的理解,知道这些面的名称不是固定不变的。

  三、联系生活,实践应用。

  游戏一:猜一猜。出示26页情境图,先说说每个人各站在讲桌的什么位置,再猜猜他们各会看到讲桌的哪些面?最后动手连一连。(课件演示)

  游戏二:练一练。出示27页“练一练”4题,今天智慧爷爷买了生日礼物要给一位朋友过生日,淘气、笑笑和机灵狗也去凑热闹,他们各自看到礼物盒的那一面呢?先说说,在连连。(课件演示)

  游戏三:标一标。出示27页“练一练”1题,同学们还认识了物体各个面的名称,看谁能准确快速地标出“正面”“上面”和“右面”。(课件演示)

  游戏四:摸一摸。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纸盒,摸摸它的各个面,并对同桌说说每个面的名称和形状。

  四、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练一练”第2。3题。

二年级数学教案12

  第二课时:辨认方向

  教学内容:P17-18“辨认方向”

  教学目的:1.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景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期于的七个方向,经历知识的过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确定东南、东北、西南和西北四个方向。

  教学准备:用辨认方向的主题图和我国行政区域图。

  制做方向板的卡纸。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二次设计

  一、复习

  说一说,我们上节课学过哪些方向?再说一说位于自己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同学分别是谁?

  二、新授

  3)引入。师:在生活中,除了听说过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之外,还听说过哪些方向词?(板书: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现在我们就来认识这些方向。

  4)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你看到什么,并说出它们的方向。

  让学生将自己置身于学校这个位置,用已经学过的方向知识,说一说体育馆、商店、医院、邮局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教师先让学生4人一组说一说,再由教师指名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学生口头回答后,教师让学生填在书上,并让学生在图中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标出。

  教师让学生观察剩下的4个建筑物所在的方向与以前所认识的方向有什么特别之处。(学生顺着教师所指的4个方向观察)发现剩下的4个方向分别在学校的斜方向的位置上。也就是在两个方向的中间。如:图书馆在北面和西面的中间。教师让学生讨论后说一说少年宫、电影院、动物园所在的方向。学生讨论后回答:少年宫在西面和南面的中间,电影院在东面和南面的中间,动物园在北面和东面的中间。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样描述方向真是太麻烦了,请大家分别给这4个方向取名字。小组讨论后,将所取名字写在书中的建筑物的旁边。

  学生讨论后得出:图书馆在学校得西北面。少年宫在学校得西南面。电影院在学校得东南面,动物园在学校的东北面。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如何得出这些名称的。

  教师让学生多说一说这4个建筑物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最后教师总结。在教学中应该纠正学生北西、北东、南西、南东等错误说法。

  师生共同制作方向板,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指导,先将8个方向的点找出,并将北的方向给出,再让学生自己写出剩下的7个方向,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教师让学生上台展示方向。

  3.试一试(小组活动)

  利用方向板说一说教室里8个方向分别有什么?

  让学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教师给出班级面朝的方向,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小组活动后,指名说一说。

  使用方向板时,教师应让学生注意方向板中的方向应与现实中面朝的方向相符。

  四.练一练

  教师出示地图,让学生说一说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地图的形状像什么?在地图上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可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生在观察地图时,教师让学生注意面朝北的方向标。

  借助中国地图,对学生进行识别方向的训练,教师说出一个方向,让学生在图中将其指出。

  教师让学生懂得中国的首都是北京,并在图中指出北京的位置。再让学生在中国地图中找出家乡的位置,并说一说家乡在北京的什么方向,北京在家乡的什么方向。

  教师让学生自己思考书中的几个问题,并将答案填在书上,学生做,教师巡视。

  最后,还可以利用中国地图,问问学生还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请其他学生回答。

  五.实践活动

  让学生带上表格及方向板到校园中进行观察,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观察地点面朝方向西北方向东北方向西南方向东南方向观察后,到班级交流观察的结果。

  五.你知道吗?读书中的一段话后,说一说自己对指南针的了解,再让学生回家去找资料,查找有关指南针的知识,增强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六.小结这节课,同学们都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呢?同桌之间先互相说一说,再请一名同学来说一说。

二年级数学教案13

  教学目标:

  1、能感知除法的意义,感悟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2、能根据具体的除法算式正确选择乘法口诀求商,并能熟练地口算表内除法。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用除法解决的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能根据具体的除法算式正确选择乘法口诀求商,并能熟练地口算表内除法。

  教学难点: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用除法解决的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具、学具:视频展示台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出示例3情景图。

  观察图,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教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用乘法口诀求商。(揭示课题)

  二、学习新课

  1、用一句完整的话说一说图意

  2、小组讨论

  ⑴怎样列出算式?

  ⑵怎样求出商?

  3、反馈。你是怎样想的?

  4、完成书上的空。

  三、小结

  这节课小朋友们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四、课堂活动

  1、书上80页课堂活动。

  摆一摆,填一填

  ⑴63根小棒平均分成7份,每份几根?

  ⑵63根小棒每份9根,可以分几份?

  ⑶72根小棒平均分成8份,每份几根?

  ⑷56根小棒每份7根,可以分几份?

  2、练习十六第1题。填表。

  小马拉车。学生独立完成,填在书上。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六第2题。

二年级数学教案14

  学习内容:

  二年级下册第27—28页练习五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会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2)进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借助乘法算式想出除法算式的商。

  3)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语言表达以及收集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借助乘法算式求商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以及集合、对应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成功的快乐。

  教具准备:

  课件、卡片。

  预习作业:

  预习课本第26页第4题

  你是怎么列式

  每个式子什么意思

  教学过程:

  一、预习反馈:

  式子:意思:

  3×5=153个5总共是15人

  15÷3=515人,平均3桌,每桌5人

  15÷5=315人,每桌5人,平均分成3桌

  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导语: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到数学王国去玩,你们想去吗数学王国的国王听说咱们要去,非常高兴,他托老师给大家带来好多小礼物,他说:只要谁积极动脑思考、回答问题声音响亮,就把礼物送给谁。你们想要吗(随之出示漂亮的小卡片,卡片的背面是有趣的思维训练题)不过,去拜见国王的路上有很多困难,你们怕不怕”

  三、复习整理,巩固新知:

  (一)活动一:向数学王国进发

  1、师:为了顺利地见到国王,让我们先做做操,把身体锻炼好吧!拍手操背诵1——9的乘法口诀。

  2、师:听,列车开过来了,让我们乘坐列车出发吧!(课件出示小火车,每节车厢是由一道道填空题组成,并伴随着火车的声音。

  ()四十二三()十五四()二十四

  二()一十()六三十六三()十八

  (二)活动二:进入数学王国

  1、师:进入数学王国,先要进行测试,只要我们都做对了,就能顺利进入下一站,你们有信心吗好,下面我们就比一比,赛一赛,看谁最细心,能顺利进入大门。现在做课本26页的第6题。

  2、课件演示校对答案,同桌互改。

  (三)活动三:走“迷宫”

  师:欢迎小朋友进入下一站。看这是一座“迷宫”,走“迷宫”的规则是:自己在“迷宫”的外围找到入口和出口,按着一定的顺序走。说说你是按什么走的(课件可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切换。)

  (四)活动四:算对了,“kitty猫”就和你做朋友。课件出示课本第26页第5题。

  (五)活动五:看谁先到家。(练习五第11题。)

  四人小组竞赛,派代表汇报。

  四、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你们看谁来迎接你们啦(课件出示“kitty猫”),“kitty猫”夸大家今天表现得很好,都是爱动脑筋,聪明的孩子,希望你们继续努力,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上获得更大的收获,有信心吗

  五、完成《随堂练习》

二年级数学教案15

  教学内容:

  教材82~83页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让学生轻松掌握并运用关于6、7、8、9的除法知识。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掌握6789的除法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除法知识在生活中的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谈话:冬天到了,小鸟们从北方飞回南方过冬了。这个冬天它们准备住在温暖舒适的“长颈鹿”宾馆。

  小鸟:长颈鹿先生,您好!我们有42个小伙伴,想住在你这儿,请你安排房间吧。

  长颈鹿:每间客房可以住6只小鸟,我要为它们准备几间屋子呢?

  教师:同学们,请你帮助长颈鹿先生来算一算吧。

  教师板书:42÷6=7(间)

  教师: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同学们,你们真棒,帮助长颈鹿解决了问题。如果有48只小鸟,长颈鹿要为它们准备几间屋子呢?

  教师板书:48÷6=8(间)

  教师:这道题你是怎样想的?

  同学们,你们真聪明,能够利用我们学过的乘法口诀来解决除法问题。下面,我们就用同样的方法来解决一些问题,看谁做的好就奖励他一朵小花。

  二、问题探究

  1. P82练一练1后,投影出示反馈。

  2. P82练一练2后,投影出示反馈。

  3.小动物回家。

  天已经黑了,住在长颈鹿宾馆的小兔和小鹦鹉旅游团也要回自己的房间休息了。请同学们猜猜看,它们该进哪个房间呢?P83练一练3。

  4.猫捉老鼠。

  游客们都进入了梦乡,可是,尽职尽责的猫保安却坚守自己的岗位,保护游客的安全。快看,小偷老鼠出现了,我们一起来帮猫保安捉老鼠吧。

  每个口诀写出了几个算式?(4个)仔细观察这四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是不是所有的算式都能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呢?你能举个例子吗?

  5.餐厅里的故事。

  看书P83“数学故事”你从故事中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

  三、课堂小结

  今天,在“长颈鹿宾馆”里发现了这么多有趣的事,我们能干的小朋友们运用所学的除法知识帮助小动物们解决了这么多的难题,你们高兴吗?生活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用学到的知识来解答,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呀!

  板书设计:

  长颈鹿和小鸟

  42÷6= 想:六( )四十二

  48÷6= 想:六( )四十八

【二年级数学教案(集锦15篇)】相关文章:

二年级数学教案(集合15篇)02-23

二年级数学教案通用15篇02-23

经典数学教案02-22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01-14

找春天数学教案02-11

直线数学教案15篇02-10

对数的数学教案范文03-22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四篇02-20

好玩的大班数学教案02-14

小学数学教案合集六篇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