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

时间:2022-05-31 12:13:54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通用20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通用20篇)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河流也是流水侵蚀土地而形成的,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

  2、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 做河流实验,探究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观察河流实验中的现象,用文字和不同的符号记录和表示河流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地表的地形地貌是不断变化着的;培养对土壤的感情,认识保护耕地不被破坏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做河流实验,探究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教学难点:观察河流实验中的现象,用文字和不同的符号记录和表示河流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

  教学准备:湿润、混有少量沙的土、长方形塑料水槽(可用一升牛奶盒剖开对接成河道装置)、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大饮料瓶、塑料杯(杯底侧边扎孔)、水、尺子、接水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

  1.你知道有哪些大的河流?家乡有哪些河流?这些河流和我们的生活生产有什么关系?学生讨论交流.

  2.教师小结后讲解:河流一般是由冰雪融化形成的小溪,或是山涧溪流汇集而成的。当流水漫过地表时,会形成细小的水流和沟壑,这些细小的水流会逐渐形成溪流并汇成河流,而沟壑在流水不断侵蚀的过程中会逐渐发展成大的切沟和冲沟并形成河床。

  3.河流的形成也是流水对土地的侵蚀结果。那么河流对土地又会有什么影响呢?

  4.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河流对土地的作用。板书课题)

  二、探索河流对土地的影响

  1.河流会侵蚀两岸的土地吗?

  2.如果河流从崎岖不平的山地流到地势平缓的地方,河水携带的泥沙会怎样呢?

  回忆沉积实验,观看课本60页插图。

  3.学生做实验。

  准备实验装置:注意空出盒的1/3不要装土。

  观察无河水流过的“河道”,在记录纸上画出河道的形状,把它的宽度、深度标记在图上,并用不同、 的符号分别标记水流速度、水流速度慢有土沉积的地方。

  推测:当河流形成时,什么地方流速大,什么地方流速小,什么地方会发生侵蚀,什么地方会发生沉积?

  在河道上记下自己的推测,用虚线标出。

  学生动手实验。注意:在向“河流”注水时,一定要检查出水口是否正对“河道”,试一试,流出的水是不是正好流入“河道”中。确保无误后,才能正式向“河道” 注水。注水一开始,要保持杯子中的水始终是满的。在实验盒的出水口,一定要用较大的容器接住流下来的水。为了让效果明显,观察得更清楚,可以让实验观察的时间长一些,也就是说在一瓶水流完后,再接着倒一瓶水。

  观察河水流动速度的变化,注意河水的什么地方被侵蚀了?什么地方会有土沉积下来?

  4.小组交流、讨论。

  5.全班交流、汇报结果。

  6.教师小结。

  三、侵蚀和沉积形成的地形地貌

  1.思考:为什么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

  学生讨论回答。

  2.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有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教师出示相关图片或课件。

  四、课外拓展活动

  除了流水,还有什么自然的力量能引起土地的侵蚀和沉积?请课后阅读单元资料库,了解其他自然力如风、冰川、海浪等对土地的侵蚀和沉积作用。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过程与方法: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对比实验、严格控制实验、重复实验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教学难点】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教学过程】

  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1、我们种下的绿豆种子都发芽了吗?其他小组的绿豆种子呢?

  二、整理分析实验信息:

  1、教师分发实验信息统计表,由组长负责收集相同实验小组的实验信息。

  2、分析实验信息:

  (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有什么不同?

  (2)从实验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吗?

  (3)实验结论和我们实验前的猜测一致吗?

  三、交流实验信息:

  1、认真听取其他不同实验小组介绍他们的实验方法和获取的信息。

  2、和其他的小组交流,了解他们在实验中有什么发现,听听他们怎样用数据来解释实验结果的。

  3、汇集全班同学的实验,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对大家有异议的内容进行辨析。

  4、小结: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温度、水分和空气。

  四、种植绿豆芽:

  1、引导:已经发芽的绿豆芽怎么处理?

  2、确定任务:把绿豆芽种植在花盆中,放到适合的地方,让绿豆芽生长一段时间。

  3、预测哪些条件会影响绿豆芽的生长。

  4、建议对绿豆芽的生长做观察日记或者记录。

  参考资料: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是:

  一是温度。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6-7℃,12-14℃能正常发芽,最适温度为20-25℃,最高为35℃。

  二是水分。一般需吸收相当于种子自身风干重的120-140%的水分才能萌发。

  三是充足的氧气。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当环境条件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思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教学重点】

  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

  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过程】

  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1、说说自己种下的绿豆芽生长的怎样了。

  2、为什么大家的绿豆芽生长的不一样呢,怎样才能让绿豆芽生长的更好呢?

  3、讨论影响绿豆芽生长的因素,教师随机板书。

  二、实验一: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1、讨论: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那么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

  2、该怎样来设计对比实验呢?

  重点指导:

  (1)我们只能改变哪些条件?不改变哪些条件?

  (2)两组的绿豆芽需要一样多吗?

  (3)改变了条件是不是对绿豆芽生长产生了影响,我们怎样才能知道?

  3、学生完成实验方案,交流。

  4、提供实验记录表,引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采用图画和文字记录下绿豆芽的高度、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等)

  三、实验二: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1、拿出事前做的绿豆芽对水需求的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教师介绍实验: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终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2、讨论:这5粒绿豆种子的生存的环境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环境对绿豆种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什么我们这样推测?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

  3、概括: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四、观察更多的植物适应环境的图片(书8面):

  1、比较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叶的不同。

  2、香蕉、松树、仙人掌分别生长在什么地方?

  3、这三种植物的叶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4、说说平时还看见有关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过程与方法: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重点】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每组一份:长方形扁纸盒两个,黑布、塑料薄膜、玻璃片、蚯蚓15条、干土、湿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见过蚯蚓吗?一般在什么地方见到它们?你们觉得蚯蚓喜欢怎样的环境?

  2、学生自由发表。

  二、实验一: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

  1、我们先来研究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该怎样设计实验呢?

  2、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他们进行对比实验,并注意控制条件。

  3、出示实验器材,讨论实验步骤:

  (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

  (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

  (3)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4)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做好观察和记录。

  (5)再做2次。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三、实验二: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

  1、过渡:那么,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呢,让我们也来设计一个对比实验。

  2、学生设计实验,自由发表。

  3、教师随机出示材料,在交流中概括出比较合理的实验步骤:

  (1)在另外的盒子两端分别铺上同样土质的泥土,不同的是一边干燥,一边湿润。

  (2)把10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3)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记录。

  (4)再做2次。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

  四、动物对环境的需要和适应:

  1、让学生归纳:蚯蚓适合怎样的生活环境?

  2、过渡:跟蚯蚓一样,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3、学生看书11面的图片,说说这些动物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4、拓展:当环境不适应动物生存的时候,它们会重新选择合适的环境生活,否则它们将难以生存。谁能说说相关的例子吗。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搜集生活中应用杠杆原理的事例说明杠杆的作用。

  2、会做杠杆原理的探究实验,并依据数据对杠杆原理进行解释。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杠杆是可以围绕固定点转动并提升重物的撬棒。

  2、知道使用杠杆时的三种情况:省力、方便、平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乐趣。

  2、留心周围事物,关注有关机械的使用和研究。

  教学重难点:

  做杠杆原理的探究实验,并依据数据对杠杆原理进行解释。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演示实验器材:果糖罐头、螺丝刀、一根比较结实且长的木棍、支撑用的木墩;

  分组实验器材:简单机械实验盒、杠杆尺、铁架台、钩码、弹簧秤等。

  2、学生准备:

  铅笔、硬币、尺子,生活中常用的各种工具(剪刀、钳子、镊子、开瓶器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研究主题

  1、谈话:老师需要你们帮我解决一个问题,现在我打不开罐头。你们谁能帮助我?

  【说明】起先不提供任何工具,让学生直接用手开;如果打不开,再问学生是否需要什么工具来帮忙。

  2、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3、提问:如果现在要你移动的不是罐头的盖子而是一块你根本搬不动的大石头,你怎么办?(学生讨论并发表意见)

  4、操作演示后揭示:这种用来撬开或者提升物体的工具叫杠杆,是人们最早使用的最为简单的机械之一。相传古埃及人就是用这种“棒”搬动巨石,建造了金字塔。

  5、谈话:这些“棍”、“棒”有什么特点?它们为什么能产生如此大的力?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种能撬动大石头的装置——杠杆。

  二、认识杠杆的结构,探究杠杆的功能

  1、谈话: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所以要构成一个杠杆,必须有哪些材料?

  (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硬棒。)

  2、教师画杠杆的示意图,引导学生结合示意图分析,认识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等。

  3、分组实践操作活动。

  ⑴要求每个小组有一把尺子、一支铅笔和一些硬币。

  ⑵把铅笔(支点)放在尺子的中间刻度下方。

  ⑶在尺子两端各放一枚硬币,观察发现了什么。

  ⑷指导学生记录他们的观察结果。

  ⑸预测:如果在尺子一端的一枚硬币上再加一枚,会发生什么?

  ⑹做测试,并记录结果。

  ⑺找出一种方法,在尺子的一端放两枚硬币而使尺子仍然保持平衡,实验并记录他们的答案。

  ⑻在尺子两端放不同枚硬币的前进下,寻找到多种使尺子平衡的方法。

  4、分析讨论实验数据。通过实验你有什么收获?

  5、讨论:

  ⑴杠杆是否都省力?

  ⑵杠杆在什么情况下省力?在什么情况下费力?在什么情况下不省力也不费力?(作简单示意图表示。)

  三、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1、认一认大家带来的工具,你知道是怎么使用的吗?

  2、说说杠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⑴生活中有哪些省力的杠杆?(剪刀、起钉锤、开瓶器、撬棒、老虎钳、手推车、夹壳器、园艺剪刀等。)

  ⑵生活中用到哪些费力的杠杆?为什么费力还要用它?它还有什么作用?(铁锹、扫帚、镊子、钓鱼杆等,因为使用它们可以使操作活动变得更加方便。)

  ⑶生活中哪种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天平、跷跷板)

  3、观察课本插图:哪些是省力的?哪些是费力的?

  4、讨论: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如果能找到一个支点,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他说得有道理吗?你觉得是否可行?

  四、课后小结: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过程与方法:

  1、从影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因素去分析水受热后产生的变化。

  2、设计实验,观察水受热以后重量和体积是否发生了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乐于发现新的问题,愿意积极探索。

  教学重点

  1、关注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2、设计实验,观察水受热以后重量和体积是否发生了变化

  教学难点

  研究水受热上浮的原因

  教学准备

  为每组准备:可封口的小塑料袋,水槽;热水,冷水;天平,试管;气球皮,剪刀,橡皮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要使一杯冷水变成热水,有哪些方法?

  2、师生交流。

  (预设:这个活动让学生自主讨论,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给塑料袋里的冷水加热

  1、师:在密封的小塑料袋里装满冷水,然后浸入热水中,仔细观察冷水袋的变化。

  2、根据看到的现象尝试做出解释。

  3、小组讨论,谁的解释更有说服力。

  (预设: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观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做出解释或推测。)

  4、全班交流。

  5、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哪些因素有关?

  6、冷水由沉变浮能不能用物体沉浮的几个因素来进行解释?

  7、再次对冷水袋上浮的原因做出自己的推测。

  (启发学生从影响物体沉浮的主要因素重量和体积大小方面去思考促使水袋上浮的可能原因,最后把问题聚焦到在水的重量不变的情况下体积的变化引起了水袋的沉浮。)

  三、研究水受热上浮的原因

  1、研究水在变热过程中重量是否发生变化。

  2、研究水在变热过程中体积是否发生变化。

  3、分析整理

  水在变热过程中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给冷水加热

  水受热------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观察,描述轮轴构造上的特点;

  2.能够就轮轴的作用提出疑问;

  3.会做轮轴省力的实验。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轮轴的结构特征及组成;

  2.知道轮轴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科学实验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2.留心观察和研究身边的简单机械。

  教学重难点:

  能够就轮轴的作用提出疑问;会做轮轴省力的实验。

  教学准备:

  演示器材:汽车资料课件、汽车模型、扳手、螺丝刀、打蛋器、钥匙、辘轳、游船图片及简单运动示意图。

  分组实验器材:简单机械实验盒、弹簧秤、钩码、细圆木棒、大小不同的塑料饮料瓶、螺丝钉、木块、扳手、实验记录表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引入课题

  1、操作竞赛:选择合适的工具,比一比哪个小组可以又轻松又迅速地把螺丝钉拧进木头里。

  2、交流:获奖小组交流操作方法并试着解释其中的道理。

  ⑴自己是怎么样做的?

  ⑵为什么要这样做?

  二、观察实物,认识轮轴

  1、谈话:谁对汽车方向盘比较熟悉,请给大家介绍一下。

  2、出示汽车方向盘的图片,观察分析:汽车方向盘可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是怎么连接的?

  3、观看录像:驾驶员是如何操纵方向盘改变运动方向的?

  4、交流观察收获。

  5、小结:汽车方向盘分为两部分,一个大轮子和一根长轴;轮固定在长轴的一端;当我们转动轮时,长轴也跟着转动,并将运动传递给其他机械。

  6、讲解:像汽车方向盘这样,由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做轮轴。

  三、制作轮轴,研究作用

  1、学习使用简易材料制作一个轮轴。

  方法1:利用工具箱提供的材料,由大滑轮 盘、小滑轮 盘组装而成。

  方法2:根据教材提供的方法。

  2、演示各组制作的轮轴并设疑:使用轮轴能够省力吗?

  3、提出假设,设计实验。

  4、分组实验,研究轮轴的作用。

  ⑴将轮轴悬挂在铁架台上,将细绳穿过轮和轴;

  ⑵用弹簧秤在轮轴上提起两个钩码,观察读数;

  ⑶换更大的轮 盘,重新测量所需要的力;

  ⑷换钩码数量,测需要的力。

  5、教师巡视指导,督促学生作好实验记录。

  6、汇报实验现象,交流实验收获。

  7、小结:轮轴能省力。省力的多少,和轮与轴的大小比例有关。

  8、讨论研究:为什么使用轮轴能够省力?

  ⑴如果把轮轴比作一个杠杆,它的支点在哪里?动力点在哪里?阻力点在哪里?

  ⑵根据杠杆原理,解释一下使用轮轴为什么能够省力。

  9、小结:轮轴相当于一个杠杆,轮和轴的中心点是支点,作用在轮上的力是动力,动力作用的点在轮的边缘上,叫动力点;作用在轴上的力是阻力,阻力作用的点在轴的圆盘边缘上,叫阻力点。因为轮的半径总是大于轴的半径,所以作用在轮上的力总是小于轴所负荷的力,所以使用轮轴能够省力。轮与轴的半径大小比例越大,就越省力。

  10、解释:为什么再大的汽车,只要驾驶员轻轻地转动方向盘就能改变它的方向?

  四、实践操作,迁移扩展

  (观察课P9插图,小组讨论,大组汇报)

  ⑴这个器械的轮是什么?轴是什么?

  ⑵这个器械如何使用更省力?

  板书:拧螺丝钉的学问

  轮轴的作用:

  1、省力。

  2、轮与轴的半径大小比例越大,就越省力。

  课后小节: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热胀冷缩现象与物体内部微粒的运动有关。

  过程与方法:

  1、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2、用文字或图画进行描述和交流。

  3、尝试用“模型”解释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对热现象产生更浓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

  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教学难点

  观察空气体积变化的方法设计、用“模型”解释热胀冷缩现象

  教学准备

  为每组准备:烧瓶、L型玻璃管;热水、常温水、冰水;锥形瓶,气球、红墨水。

  教学过程

  一、观察空气是否热胀冷缩

  1、引入

  水和许多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空气是否也会热胀冷缩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空气在受热或受冷后,体积会怎样变化?(学生讨论推测)

  2、空气受热受冷后体积的变化研究

  师:空气是流动的,又是看不见的,我们如何实验才能清楚地看到空气受热受冷后体积的变化呢?

  (1)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2)交流实验方案,确定方法。

  (3)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讨论。

  (5)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空气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预设: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非常明显,同时也能比较出液体和气体热胀冷缩的区别)

  二、怎么解释热胀冷缩现象

  1、 师:温度变了,水和空气的体积都会发生变化,这是怎么回事?当我们紧挨着站在教室中间,和每个人都起劲地在教室里跳跃时,哪种情况下占据的空间大?

  2、模拟空气“微粒”运动的游戏。

  3、交流:从游戏中我们明白了什么?

  (预设:这个游戏指向了对物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本质解释,学生只有实践、体验过了,才能理解其中的意义所在。)

  板书设计

  空气的热胀冷缩

  受热 体积胀大

  空气 热胀冷缩

  受冷 体积缩小。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简单机械——斜面的作用,以及斜面在实际中的应用。

  2.他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做说明斜面有省力作用的实验。

  3、愿意与同学交流使用斜面的好处和不足。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研究斜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

  了解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简单机械实验盒、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课时:2课时

  一、导入

  谈话:要把一大桶油从地面运到汽车上,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其中有一种既简单又省力的方法,是从地面到车厢斜着搭一块木板,把油桶沿着倾斜的木板推上去。一块木板,当把它从低处到高处搭成一个倾斜的平面,并沿着它向上搬运物体时,它就成为一种简单的机械——斜面。(板书课题:斜坡的科学)

  二、研究斜面的作用

  1、讨论:一大桶油很重,一个人搬不动;可是沿着斜面,一个人就能把它推上汽车。这说明斜面有什么作用?

  2、感受:把一个物体提高到一定的高度,体验利用斜面和不利用斜面由什么不同。

  3、分析斜面的工作图,提出自己的猜想:

  (1)重物被抬高的高度是否相同?

  (2)重物被抬高时所走的距离是否相同?

  (3)重物被抬高时是否有其他物体帮助托住了该物体?

  我们小组的猜想是 。

  4、设计实验方案,分小组开展实验。

  ①把木块立在桌上,将木板(光滑面朝上)的一头支在桌面上,另一头架在木块上,使其成为一个斜面。

  ②每组滚轮用测力计把它提起,观察用多少力?

  ③把滚动的圆木放在斜面下端,通过测力计拉着它沿斜面向上滚动,速度要慢、匀,观察用多少力?

  ④及时记录好有关数据。

  5、分析整理。

  6、汇报交流实验结果。

  第二课时

  三、把斜面“卷”起来

  1、照图做一做,看看斜面卷起来会变成什么样子?

  2、讨论交流:

  (1)分析两图中蚂蚁爬行的路线由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2)卷起来的斜面由什么优点?

  3、画出几个不同坡度的斜面,将它们剪下来,卷在铅笔上,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4、交流本组的发现。

  四、斜面的应用

  1、多媒体课件出示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学生分析。

  2、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生活中应用斜面的实例?

  板书设计:

  4、斜坡的科学

  斜面能省力

  斜面不省距离

  斜面越长越省力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在比较现代自行车与过去自行车的差别中发现自行车的传动方式。

  2、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一些传动装置的结构和作用。

  3、能够对两种传动方式进行比较。

  4、会组装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的方式。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传动装置及传动装置的作用。

  2、知道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的结构和功能。

  3、了解自行车是怎样传动的。

  4、认识玩具和常见机械的传动装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乐于进行有关传动的研究活动。

  2、能够留心观察所见到的机械传动方式。

  教学准备:

  自行车、齿轮、链条、皮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集中话题

  1、你们知道自行车为什么会向前进吗?

  2、交流。

  3、比较两种自行车的差别。

  4、重点观察现代自行车。

  5、让学生交流使自行车向前进的动力来源。

  6、教师讲解部分结构,齿轮、链条。

  二、探索和调查

  1、自行车是如何利用齿轮和链条行进的,请学生画出示意图。

  2、展示、交流示意图。

  3、制作链条传动的模型。

  4、展示制作的模型。

  5、讲解链条传动的概念。

  6、让学生解释,链条传动需要哪些基本构件。

  7、让学生说,链条传动的作用。

  8、如果没有了条,两个齿轮之间可以构成简单机械吗?

  9、出示齿轮传动装置。

  10、讲解齿轮传动的构成和名称。

  11、比较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的区别。

  12、观察传动装置的正转和反转。(大轮带小轮和小轮带大轮的区别)

  13、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在生活中分别适用于什么地方。

  三、回顾和解释

  1、研究自行车蹬一脚踏板,后轮转几周。

  2、量量自行车车轮转一圈,在地上行进多长距离。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过程与方法:

  1、改进实验以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

  2、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比如瓶装水为什么不装满)。

  教学重点

  经历对液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

  能设计改进实验装置,使之能提供明显可见的实验现象。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准备 为每组准备:平底烧瓶,玻璃管,橡皮塞; 冷水,热水,温度计、红墨水、滴管。为全班准备:多种瓶装和盒装的液体。

  教学过程

  活动一:水的体积变化的观察

  观察:冷水变成热水后水面的变化

  教师演示:把气球皮包口的装满水的大试管放进热水中,会看到什么现象

  (预设:通过实验学生不能清楚进行表述,从而引出如何清楚地观察到水在受热和遇冷后的体积变化)

  研究:清楚地观察水在受热和遇冷后的体积变化

  1、师:通过气球皮的鼓起程度,我们无法判断这两杯水的冷热了,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以下的材料(一一出示):杯子、试管、瓶塞、细管、红墨水、滴管。你们能用这些材料来设计一个实验,看看水受热会发生变化吗?等会请小组讨论一下,并思考这两个问题:老师给大家提供的红墨水有什么作用?用一根细管子有什么好处?

  2、小组讨论、完善实验方案。

  小结:我们知道了水受热后体积会膨胀。

  师:我们通过实验发现了水受热,体积发生了变化,会膨胀。那么水遇冷后又会怎样呢?你们想怎样做?实验时我们观察什么?(学生简单说明)

  5、学生实验。

  6、小组汇报实验情况

  小结:我们把水受热体积膨胀,遇冷体积收缩的这种性质叫做水的热胀冷缩(板书:热胀冷缩)。

  活动二:观察其他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1、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其他液体有没有这种性质呢?除了水,你还知道有哪些液体?

  2、老师这里给大家提供了红茶、果汁、牛奶(出示)小组可以选择你们最感兴趣的一种来实验。用同样的方法来实验,观察和水的实验现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学生选择液体来实验。

  4、小组汇报实验情况你们组是用什么液体来实验?实验看到什么现象?说明这种液体有什么性质?

  (有了水热胀冷缩实验的基础,这里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让学生自主提出实验观察点,理清实验的思路。)

  5、归纳总结: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液体受热和受冷后有什么共同的性质?

  小结:像醋、饮料、酱油等等,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板书:液体的热胀冷缩)

  拓展:出示一瓶水、饮料。去超市买饮料,本想挑选一瓶装满的饮料。但是却发现货架上的瓶装饮料都没有装满,这是什么原因呢?

  (让学生学以致用,解决问题“瓶装的液体为什么不装满?”,加深学生对液体热胀冷缩的认识。)

  板书设计

  液体的热胀冷缩

  水

  醋 受热 体积膨胀 热胀

  果汁

  酱油 受冷 体积缩小 冷缩

  牛奶

  液体 热胀冷缩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 篇12

  教学内容:

  古诗《西湖二首》

  教学目标:

  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了解大明湖景观。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搜集、处理资料的能力。

  教才学情分析:

  该诗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该湖也很美诱引学生一睹为快,利于学生细细学习。

  教学难点重点:

  使学生体会到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

  教学方法:

  欣赏学习法、读书指导法

  教具:

  光盘、资料卡、投影仪

  教学过程:

  1、教学“诗画览胜”部分,师生共同学习《西湖二首》古诗的诗意,领略古诗语言的魅力。重点讲解“蓬瀛、桴、槎、旷荡”等词语。

  2、学生自学“温馨点击”部分,。

  (1)学生自读,借助工具书学习。

  (2)教师帮助学生对景色特点产生一些理性的认识。

  3、学习“活动广角”部分

  (1)教流学生对景点的认识,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搜集有关济南大明湖的资料,比一比,谁搜集的最多最丰富。

  4、总结评价阶段

  (1)生自我总结,谈自己的真实感受。

  (2)师表扬积极发言的优秀学生。

  板书设计:

  大明湖

  湖面平随苇岸长,碧天埀影入晴光。一川风露荷花晓,六月蓬影燕坐凉。

  沧海桴浮成旷荡,明河槎上更微茫。何须辛苦求人外,自有仙乡在水乡。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许多固体和液体都有热胀冷若冰缩的性质,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

  过程与方法:

  1、设计简单操作的实验活动,有效地观察金属固体体积变化的现象。

  2、正确使用酒精灯给物体快速加热。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对探究各种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表现出更浓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设计实验观察金属固体体积变化的现象。

  教学难点

  设计实验观察金属固体体积变化的现象。

  教学准备

  为每组准备:酒精灯、铜球热胀冷缩演示器;垫圈(钢丝条)、 刻度尺、作支架用的木块等;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观察铜球的热胀冷缩现象

  1、我们知道了液体、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后,你还想知道什么?到底固体会不会热胀冷缩,现在我们就来做一个实验来验证一下。

  2、教师出示实验材料:这里有一个铜球,这里还有一个金属环,铜球刚好能通过金属环。我们就用这个装置来做实验。

  3、你们认为这个实验应该怎样做?根据什么现象知道固体的金属球有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铜球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预设:通过分析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的方法,也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实验,但要给学生准备棉质的手套、大量冷水等,在这个活动中还要特别强调使用酒精灯和不可直接触摸加热后的铜球等安全问题。)

  二、观察钢条的热胀冷缩现象

  、小结:我们发现金属垫片和钢丝条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有了前面观察铜球的讨论和实践,让学生尝试去观察其他金属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让他们根据观察材料思考、讨论、设计实验方法,教师只要稍作提示,学生们可以想出各种有效的观察方法来)

  三、金属热胀冷缩吗

  1、师:铜球和钢条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么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会热胀冷缩呢?

  总结: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许多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通过前几课的学习,我们有必要让学生对之前所观察到的一个个单个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的认识做个提升,需要组织学生加顾一系列观察实验的现象 ,并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

  板书设计

  金属热胀冷缩吗

  铜、钢...... 大多数金属 热胀冷缩

  (锑 、铋 ---- 热缩冷胀)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观察,描述斜面构造上的要素;

  能够就斜面要素与用力大小的关系提出疑问,了解问题的需要,探究可能的答案;

  能通过实验验证斜面省力的原理。

  知识与技能

  知道斜面是简单机械之一,了解它的结构特征及组成;

  知道斜面及其变形——螺旋的功能及作用;

  了解斜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科学实验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关注身边的简单机械的应用。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⑴演示材料:盘山公路、桥梁的引桥等图片和电教课件、斧子、葡萄酒开瓶器、瓶子上的盖子、水龙头、螺丝钉、一段圆木等。

  ⑵分组实验器材:一个封闭的重盒子、长短不同的木板、铁架台或其他支架、弹簧秤、滑轮组、书、各种螺钉、各种楔形或螺旋的工具、三角形纸片。

  2、学生准备:拉链、带盖子的塑料瓶等实物。

  教学过程设计

  一、设置情境,引入斜面。

  1、提问:我们已经学过了哪几种简单机械?这些简单机械各有什么作用?

  2、谈话:假如有一个沉重的机器要你从低处搬到高处,你会怎么做?小组讨论,并利用身边的现有材料操作演示搬运活动。

  3、交流,比较:哪一种方法搬运起来更容易些呢?

  4、小结:利用斜坡,搬运工作会简单许多。用了斜坡,将沉重的机器用手推车推到高一点的地方就不是很困难了。(画示意图)

  二、观察斜面,分析斜面要素。

  1、利用多媒体出示盘山公路、桥梁的引桥、楼梯等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些事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交流、归纳总结:都可以将物体提升到一个高度;都具有一个倾斜面。

  3、揭示:像盘山公路、桥梁引桥这样的斜坡或倾斜面叫斜面。斜面是与水平面成一角度的平面。(板书:斜面)

  4、讨论:影响斜面倾斜度的因素有哪些?你如何来调整斜面的倾斜度?(影响斜面倾斜度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斜面的长度,二是斜面的高度。这也是斜面的两个要素。)

  5、图片出示两座高度相等、引桥长度不等的拱桥的图片。提问:如果你骑自行车上桥,上哪一座桥比较轻松些呢?说说你以往的体验和感受。

  6、谈话:为什么同样高的拱桥,骑到上面所要用的力气不一样呢?当引桥变得更长些时,引桥这一个斜面的坡度变得更小了。

  三、实践操作,研究斜面要素对力的影响。

  1、出示问题:一个斜坡的'坡度大小(斜面的长短)到底是如何影响小车运动时拉力的大小的呢?

  2、学生提出假设。

  3、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小组讨论,设计实验。

  4、交流:你是如何设计实验的?需要什么材料?(鼓励学生尽量使用身边现有的材料来做简单的实验)。

  5、评点学生的实验设计,并作指导。

  可以分别从影响斜面倾斜度的两个因素去考虑并实验操作:斜面的长度和斜面的长度。各组同学在实验操作时要保持其中一个量的不变。

  6、学生按假设的不同分组实验,收集相关数据,填写活动记录。

  斜面的坡度大小对小车拉力影响的实验记录

  斜面坡度

  (书本数) 竖直提起所需的拉力、斜面的长度对小车拉力的影响的实验记录

  斜面的长度 竖直提起 60厘米、 90厘米 、120厘米 所需的拉力

  7、汇报实验现象,交流实验收获。

  8、提问:比较全班同学测得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9、小结:如果斜坡的长度不变,斜坡的坡度越大,小车运动所需的拉力也越大;如果保持斜面的高度不变,增加斜面的长度,斜坡越长,小车运动时所需的拉力越小。

  10、出示盘山公路的图片,提问:通往山顶的公路为什么不修成滑梯一样的斜面?公路绕着山盘旋而上,与直上直下的道路相比哪些方面有了改变?盘山公路为什么要修成这样呢?

  四、认识变形的斜面。

  1、实践操作活动:从纸上剪下一个直角三角形,将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贴在一支铅笔上,然后将纸围着铅笔绕起来。你发现了什么?

  2、出示螺钉,组织观察并讨论:螺钉上的螺纹与斜面有什么关系?

  3、小结:螺旋是一种变形的斜面。斜面的斜坡越长,绕在圆柱形物体上的螺纹就越密。

  4、讨论:使用斜面可省力,使用螺旋也可以省力吗?为什么要把钉子做成螺旋状的?

  5、出示一段圆木,你可以把它掰开吗?借助于什么工具可以把这段圆木分开?(出示:斧子)观察斧子的剖面结构。我们把这种形状叫做“楔形”。楔形是两个背对背的斜面。

  6、指导一学生操作实践,利用斧子的楔形结构将圆木劈开。说说感受。

  7、还有哪些工具也是楔形的?

  8、组织学生观察拉链:你是否尝试过用手把拉链的两边扣到一起?怎么样把拉链的两边分开或者合上呢?

  实践操作,体验拉锁的重要作作用。

  9、小结:螺旋、楔形等都是斜面的变形。

  五、学习应用,迁移拓展。

  1、利用多媒体出示多幅图片,解释一下它们是如何省力的?

  2、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斜面和螺旋,它们的作用各是什么?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 篇15

  教学目的

  1、什么是电磁铁,电磁铁南北极可以改变。线管绕向改变了,电池两极接法改变了,电磁铁两极都会改变。

  2、知道电磁铁通电有磁性,断电没有磁性。电磁铁有南北两极。

  3、知道电磁铁的制作方法。

  4、学会制作电磁铁。

  教学准备:

  1、演示器材:自制小电磁铁一个、大铁钉两个、小盒式指南针一个、大头针几个、绝缘导线一根。

  2、分组器材:绝缘导线一根、大铁钉一个、大头针几个、电池盒(带电池)一个、盒式指南针一个。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对电了解多少。

  生答。

  谈话:电对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今天我们要学习电磁铁,电铃、继电器、电话、电磁起重机、喇叭都应用了电磁铁的知识。

  (二)学习新课

  1、电磁铁的制作方法

  演示电磁铁的制作:在铁钉上顺时针缠绕绝缘线管,就制作成了一个电磁铁。再反时针缠绕,制成一个电磁铁。

  演示实验电磁铁特点:用一节电池,接通电流吸上大头针。切断电流,大头针落下。

  提问:怎样制作电磁铁?

  回答:将绝缘线管,案一个方向,往大铁钉上缠绕,绕成线圈,制成电磁铁。

  2、指导学生研究电磁铁的性质

  (1)磁铁磁性有无与什么有关系

  提问:怎样让它产生磁性?

  谈话:请你们分组制作一个电磁铁,亲自试一试。

  学生制作与实验:教师行间指导,缠绕线圈、研究它的磁性是怎样来的。

  学生汇报。

  (2)电磁铁有南北极

  提问:电磁铁有没有南北极?根据什么?

  回答:电磁铁可能有南北极。因为磁铁有南北极,电磁铁也是磁铁,所以可能也有南北极。

  谈话:同学们的想法对不对呢?请大家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一下。

  设计实验:鼓励学生进行多种实验验证。

  教师小结:表扬鼓励大家,指出最好的设计方案。

  实验示范,根据学生最佳设计,示范实验方法:将电磁铁的两端分别慢慢地接近指南针,观察排斥哪极,吸引哪极。根据异极相吸的原理,确定钉尖和钉帽,各是什么极。

  分组实验:教师行间指导。注意发现绕向不同和电池正负极不同,钉帽钉尖极性不同等现象。重点了解验证结果是什么。

  学生汇报:电磁铁象其他磁铁一样也分南北极。

  提问:你们有什么新发现,新问题?

  回答:为什么同是钉尖,有的是南极,有的是北极。

  (3)、电磁铁两极变化

  谈话:电磁铁两极变化,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请同学们分组观察研究一下。

  分组观察研究:教师行间指导。

  学生汇报:两极变化可能和线圈绕向、电磁正负极接法有关。

  谈话:同学们的看法对不对呢,请大家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一下。

  设计实验。

  教师小结。

  演示实验:根据学生设计,当场改变线圈绕向,改变电磁正负极接法,利用指南针投影器件,进行实验验证。

  教师小结:实验证明同学们的想法是对的。

  (一)巩固

  1、小结:今天我们主要学会了怎样制作电磁铁。知道了电磁铁通电就有磁性,断电就没磁性。知道了电磁铁也有南北极。还了解到了电磁铁两极的变化规律。

  2、电磁铁的作用:请一名学生在讲台前制作电磁铁。

  3、电磁铁的特点:请一名学生在讲台前用实验说明,电磁铁通电有磁性,断电没有磁性。

  4、南北极:请学生用实验证明电磁铁有南北极。

  (四)、布置作业

  想一想电磁铁磁力大小。都一样吗?怎样磁力就大?怎样磁力就小?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 篇16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小学科学教材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七课。这是一节通过测量的方式,发现科学规律的探究课。教材从三个层面展开,第一层面,要求学生对他们发现的问题,想出证实的办法;第二层面,运用测量的方法,对学生的推测进行验证;第三层面,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实验中教师组织学生思考怎样才能使测量的数据更精确。在研究摆的摆动快慢和摆锤重量、摆绳长短、摆动幅度是否有关的探究活动中,教师起到“扶、引、放”的作用。教师扮演的角色是一个参与者、合作者。通过三个实验,不断强化学生对实验变量的控制,对实验数据及结果作出科学的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

  学情分析

  本课的特点是经历一个验证猜测的科学探究过程。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不陌生了。学生们在玩摆的过程中猜测出了影响摆的快慢的有关因素,在猜测过程中学生们的原有认知发生了矛盾,有的认为有关系,有的认为没关系。从这里开始就激发了学生们的探究兴趣。认真思考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实验后的数据分析都是学生们极其感兴趣的。在整个探究的过程中,控制变量和分析误差成为本课的亮点。也是五年级学生学习的主要导向。

  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行假设——制定计划——实验

  验证——收集数据——表达与交流——总结归纳”等探究活动,经历改变摆锤重量、摆动幅度、摆的长短对摆动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过程。

  二、科学知识

  1、通过自己的实验,初步了解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是摆长。

  2、运用对比实验,在实验中控制不变条件,保证研究问题的准确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意识到:得到精确测量结果是需要反复测量的,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使学生能够对自己实验的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并且根据自己的分析得出正确结论。

  教学重点和难点

  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摆线越长,摆得越慢;摆线越短,摆得越快。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谈话: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份礼物,大家认识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和它交朋友。

  2、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也像它一样运动的?

  3、(课件依学生举例出示生活中常见的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种装置。

  [设计意图]根据新课程“用教材教”的理念,本课对《用摆计时的钟》、《测量摆的快慢》两课时进行整合,为了在一课时中让学生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我们侧重与学生个人及生活经验相联系,不完全依靠教材安排活动,舍去发《用摆计时的钟》中有关“观察钟摆”这部分内容,将该课中“问题与思考”并入《测量摆的快慢》一谭进行教学。

  二、认识摆,了解摆的结构

  1、演示讲解:像这样一条细线上挂着一个小重物,就做成一个简单的摆。(板书课题)

  2、不要看它很简单,其实它隐藏着很深的科学道理呢!让我们来听听这位新朋友怎么介绍自己的。

  3、认识:摆线、摆锤、摆角(出示课件)。

  三、研究摆,提出探究问题

  1、谈话:你们想不想做一个摆玩玩,下面分小组组装一个摆。

  2、提问:你们能让摆摆动起来吗?(学生练习操作,体验摆动时不加外力)

  3、交流讨论:怎样记录算一次?(学生讨论,明确摆摆动次数的计数方法)。

  4、谈话:你们想不想测自己的摆,10秒钟摆了多少次?

  5、根据小组汇报的情况,填写各组测得的数据。提问:这组数据是刚才各组的摆10秒摆的次数,面对这组数据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发现10秒内,不同的摆摆动的次数不同,从而提出为什么摆的快慢会不同的探究性问题。)

  [设计意图]从正确的操作实验方法入手,收集10秒钟各组摆摆了几次,引导学生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有利于创设一个充满张力的情景,激发学生探究的极大兴趣。

  四、做出假设,制定实验计划

  1、谈话:为什么各小组在相同的时间内所测得摆的摆动次数不同?你们认为摆摆动的快慢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学生推测:摆锤重量、摆绳长短、摆角大小,师即时将这三个因素板书)。

  2、讲述:刚才同学们对这个问题进行猜测,这三个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到摆的快慢,怎样才能知道你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生:实验)

  3、提问:如果我们要研究摆锤这个因素,可以怎样设计这个实验?

  4、小组选择最感兴趣的研究对象,设计实验计划。

  5、小组设计实验计划,汇报交流。

  6、每种实验至少要做几次?

  7、提问:为了节省时间和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可以怎样改进实验?

  [设计意图]科学课提倡“想好了再做”。有了可行的探究的计划,学生的探究活动才有确定的指向性,需要学生自己思考的不能“代办”,需要明确指出的,一定要说清楚。

  五、实验验证,交流探究成果

  1、谈话:同学们设计的实验方案很好,实验中,我们还要注意什么呢?(出示课件:实验中要注意的事项)

  2、分组实验,验证假设。(教师巡视指导)

  3、组织学生拿实验记录表到实物展示台前进行汇报,交流摆摆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系。(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摆角的大小无关,与摆线的长短有关。)

  4、谈话:摆的快慢是不是真的与摆长有关呢?我们全班进行一次集体研究,请各组来取摆。(发给各组长短不同的摆)由老师来计时。(学生计数)

  5、各组汇报10秒钟内摆摆动的次数。并依次把摆挂在黑板上,请大家说说发现了什么规律。(摆越长摆的越慢,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

  6、引入伽利略的故事。

  [设计意图]测量摆的快慢实验是训练学生观察、比较、记录等科学方法的载体,是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思维能力的一个极好的落脚点。在对比实验中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借助工具去测量,利用自己的感官去区分判断,意识到收集真实有效数据对得出正确结论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合作交流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六、全课总结

  1、谈话:请同学们回忆我们这节课运用了什么学习方法(研究)。

  2、体会与收获。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 篇17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过程与方法:

  1、从影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因素去分析水受热后产生的变化。

  2、设计实验,观察水受热以后重量和体积是否发生了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乐于发现新的问题,愿意积极探索。

  教学重点

  1、关注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2、设计实验,观察水受热以后重量和体积是否发生了变化

  教学难点

  研究水受热上浮的原因

  教学准备

  为每组准备:可封口的小塑料袋,水槽;热水,冷水;天平,试管;气球皮,剪刀,橡皮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要使一杯冷水变成热水,有哪些方法?

  2、师生交流。

  (预设:这个活动让学生自主讨论,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给塑料袋里的冷水加热

  1、师:在密封的小塑料袋里装满冷水,然后浸入热水中,仔细观察冷水袋的变化。

  2、根据看到的现象尝试做出解释。

  3、小组讨论,谁的解释更有说服力。

  (预设: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观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做出解释或推测。)

  4、全班交流。

  5、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哪些因素有关?

  6、冷水由沉变浮能不能用物体沉浮的几个因素来进行解释?

  7、再次对冷水袋上浮的原因做出自己的推测。

  (启发学生从影响物体沉浮的主要因素重量和体积大小方面去思考促使水袋上浮的可能原因,最后把问题聚焦到在水的重量不变的情况下体积的变化引起了水袋的沉浮。)

  三、研究水受热上浮的原因

  1、研究水在变热过程中重量是否发生变化。

  2、研究水在变热过程中体积是否发生变化。

  3、分析整理

  水在变热过程中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给冷水加热

  水受热------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 篇18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三课《研究透镜》,教材安排循序渐进,以一系列既贴近生活,又引人入胜的科学探究活动,引领学生去探究光的折射现象以及透镜的奥秘,为以后学习光学的其他知识做好准备。

  设计理念:

  这节课以《三毛流浪记》里的情节导入新课,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希望主动探究有关光的折射现象的知识,通过目测和手摸的方法,先了解透镜镜片的形状特点,之后再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进一步发现有关透镜的奇妙现象,进而引起学生的疑问:为什么光线通过透镜就会产生这些奇妙的现象?在寻找到原因就是光的折射之后,进一步的疑问就会出现: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折射?通过利用自制教具“黑盒子”的演示,学生就能直观的观察到折射的实际情况,从而为学生对光的折射方面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提供帮助。甚至可以激发起学生自己制作教具学具方面的兴趣,使学生的探究变被动为主动。

  教学目标:

  1、知道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的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

  2、能通过研究,概括出凸透镜和凹透镜镜片的不同特点和不同作用。

  3、通过制作简易望远镜,能提出更多可自己研究的有关透镜的问题。

  教学重点:

  认识光的折射现象

  教学难点:

  制作简易望远镜

  准备器材:

  凸透镜、凹透镜、烧杯、水、铅笔、实验报告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前几天老师看了一部老电影《三毛流浪记》,其中有一个情节非常有意思:三毛流浪到一条小河边,正好肚子很饿,抬头看见河水里有几条鱼,三毛就决定捉几条鱼烤着吃,正好小河边有一根鱼叉,三毛就拿起鱼叉向水里的鱼叉去,但是三毛左叉叉,右叉叉,前叉叉,后叉叉,结果连一片鱼鳞都没叉到。

  2、提问:三毛为什么叉不到鱼?他犯了什么错误?要想叉到鱼,三毛究竟应该怎么做呢?

  3、学生回答。

  4、讲解:三毛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鱼叉叉的位置不对!(出示幻灯片)当光线经过鱼身体的反射进入到三毛眼睛里时,光线在水和空气的交界面上发生了弯折现象,但是三毛不知道啊,他还是用鱼叉顺着直线方向向鱼叉过去,结果可想而知,鱼是肯定叉不到的。所以三毛应该做的是在看到的鱼位置的后方一点的位置用鱼叉迅速的叉下去,这样才能叉到鱼。

  5、讲解:其实,三毛叉鱼这件事讲到了我们科学上一个有关光的特别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那什么叫光的折射现象呢(出示幻灯片)?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我们现在就可以体验一下光的折射现象。(展示装水的烧杯和铅笔,将铅笔插进水里,从上面和侧面观察水中的铅笔,体验光的折射现象)

  6、学生操作,体验光的折射现象。

  7、讲解: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还有很多,但是最典型的是透镜。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透镜(出示幻灯片:课题),了解透镜的知识。

  二、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形状特点

  1、谈话:透镜一般分为两大类:凸透镜和凹透镜(出示幻灯片)。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凸透镜和凹透镜,请大家经过目测和手摸的方法,观察它们的镜片有什么特点?并将观察结果写在实验报告单上。

  2、学生分组观察,并记录。

  3、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4、小结:凸透镜的镜片中间厚,边缘薄(出示幻灯片);凹透镜的镜片中间薄,边缘厚(出示幻灯片)。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透明(出示幻灯片)。但是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形状却并不是唯一的,只要符合上面所说的特点,就都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出示幻灯片)。

  三、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

  1、提问:大家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各有什么作用吗?

  2、学生讨论、汇报。

  3、谈话:凸透镜和凹透镜分别有什么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找到。请大家打开课本第24页,仔细阅读这三组实验的操作方法(出示幻灯片),并且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实验。同时,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完成实验,我还有几点小提示给大家(出示幻灯片)。

  4、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

  实验1:用透镜观察物体。

  实验2:尝试用透镜在纸屏上成像。

  实验3:尝试用透镜聚光。

  5、学生交流实验结果(教师出示实验报告单的幻灯片,并出示结果)。

  6、提问:光线通过透镜产生的现象奇妙吧!是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现象呢?

  7、学生思考,并尝试回答:光线通过透镜时发生了弯折。

  8、提问:发生了怎样的弯折呢?

  9、演示实验:揭示光线通过透镜时的弯折现象。(自制教具)

  四、制作望远镜

  1、谈话:透镜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你能举出例子吗?

  2、学生讨论交流:近视眼镜、老花镜、放大镜、望远镜等(出示幻灯片)。

  3、谈话:同学们好像对望远镜最感兴趣嘛,那我们现在就一起制作一个简易的望远镜(出示幻灯片)。

  4、指导学生制作望远镜(阅读课本第25页,出示幻灯片,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位置)。

  5、谈话:如果凸透镜和凹透镜位置反掉了,或者是透镜拿错了,两个都是凸透镜或者两个都是凹透镜(出示幻灯片),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请同学们课后继续研究。

  五、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这次校际教研的主题是“自制教具提升课堂活力”,我就从自制教具这个方面谈谈我的教学反思吧。

  本课中使用到自制教具的地方是在学生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找到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之后,这个时候学生往往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光线通过透镜就能产生这些奇妙现象呢?为什么穿过玻璃就不行呢?如果能够让学生直观的观察到光线通过透镜后的行进路线(穿过凸透镜会聚,穿过凹透镜发散),学生就能一下子发现最根本的原因。于是我就设计了这个“黑盒子”的教具,(介绍“黑盒子”的构造以及各个位置的功能),希望能够通过这个教具的使用,使学生对光的折射现象,尤其是光线通过透镜时的折射现象的理解有所帮助。

  这次自制教具的使用其实也是一种尝试,在实验的过程中肯定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我想,通过不断的尝试,我们一定能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从而让自制教具为我们的教学工作服务,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服务。

  谢谢!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 篇19

  一、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通过对潜望镜内部构造的研究,使学生能利用语言、文字、绘图等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通过课前搜集和整理有关潜望镜的资料里学生学利用书记及其它信息源获取信息。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制作潜望镜的活动,使学生学会欣赏、评价他人的作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愿意合作交流;积极查阅资料,关心新科技、新发明。

  3.知识与技能:认识平面镜反光性质的应用;会制作简易潜望镜。

  二、教学重点

  对潜望镜内部构造的研究。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

  制作潜望镜的材料。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我们生活之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潜望镜?你猜想它是什么原理造成的?

  二)实验(观察)探究

  1.玩一玩我们的潜望镜,认真观察他是什么原理?

  2.我想它的原理可以用下图表示出来(课本上画下来)

  课题8:潜望镜的秘密课题8:潜望镜的秘密课题8:潜望镜的秘密

  三)实验活动展示质疑(一个组一名发言人进行展示,同伴进行补充。其他组可以提问质疑)

  将自己画的示意图展示给全班的同学,向全班讲解潜望镜的工作原理。

  四)制作活动用纸盒制作一个潜望镜

  1.介绍制作工具:订书机,胶带,镜片(2),纸盒

  2.介绍制作方法:

  还有什么制作方法呢?同学们讲你的搜集的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下。

  3.学生开始分别进行制作。

  4.玩一玩,我们的潜望镜。

  五)检测(5分钟)

  1.制作一架潜望镜最少需要()块镜片。

  A.3 B.2 C.4

  2.某同学想看到自己脑后的头发,他需要()面镜子。

  A.1 B.3 C.2

  3.说一说潜望镜里的镜片是()。

  A.平面镜B.凹面镜D.凸面镜

  4.潜望镜是利用的什么原理制成的。

  5.试着画出潜望镜的剖面图,注意画出光的传播路线。

  六)拓展:

  设计一个可以看到四面八方的潜望镜

  板书设计

  6.潜望镜的秘密

  平面镜的反射原理。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 篇20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摩擦力对我们有时是有用的,有时是有害的;在工作时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

  过程与方法:

  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摩擦力有益还是有害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解释;找出自行车上增加或减少摩擦力的设计并作出自己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从不同方面分析一个问题时必要的;形成用科学知识分析日常事物,勤思考、大胆解释的态度。

  【教学重点】

  找出自行车等交通工具增加或减少摩擦力得设计并作出解释。

  【教学难点】

  对摩擦力的利弊作出判断和解释。

  【教学准备】

  有关图片,儿童车实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人滑倒的图片和汽车打滑的图片,提问:这两幅图片说明了什么?

  2、引导语:看来有些时候还需要摩擦力的帮忙,那么摩擦力社么时候是对我们有利的,什么时候又是有害的呢?

  3、引导语:因此当摩擦力对我们有利的时候我们要适当增大摩擦力,当摩擦力对我们有害的时候需要减小摩擦力。

  4、揭题:那么哪些地方的设计是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的设计是需要减少摩擦力呢?板书:运动与设计

  二、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什么?

  1、学生举例: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需要减少摩擦力。

  2、教师出示图片,请学生解释为什么要这样的设计。

  3、追问:他们分别是用什么方法来增大摩擦力或者减小摩擦力的?

  (1)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把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

  4、学生讨论交流。

  三、寻找自行车上的好设计

  1、引导:这些设计在很多交通工具上得到运用,例如我们经常使用的自行车上就有很好的体现。

  2、出示小自行车。请你找一找,我们的自行车上那些地方是需要增大摩擦力的,哪些地方是需要减少摩擦力的?

  3、学生探究。

  4、提问:这些地方分别是用什么方法增大摩擦力或减小摩擦力的?

  (1)刹车:增加压力

  (2)链条、轮胎:增加接触面粗糙程度

  (3)车轴、方向轴、脚踏轴:滚珠轴承

  5、整理信息、交流汇报。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通用20篇)】相关文章:

【精选】科学教案(通用25篇)05-24

节气夏至科学教案(通用8篇)05-23

小学科学教案:食物链03-24

小学科学教案《伞花》课件设计05-10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学期科学斜坡的科学教案PPT课件05-16

世界环境日小班科学教案(通用7篇)05-27

小班科学教案05-26

关于父亲节中班科学教案(通用7篇)05-27

幼儿园无烟日科学教案(通用5篇)05-23

小学五年级读后感(通用14篇)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