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教案找密码

时间:2022-03-16 16:26:40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数学教案找密码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数学教案找密码,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数学教案找密码

中班数学教案找密码1

  教师:“最后到来的是水果类家族。小鸡宝宝大声叫:‘叽叽叽,叽叽叽,水果类家族有问题。’水果类成员瞪大眼,你瞧我,我瞧你。咱们同属水果类,应该把谁请出去?”

  幼儿:“应该把萝卜请出去。”

  教师把萝卜卡片拿下来,并问幼儿:“我们为什么把它请出去?”

  引导幼儿回答萝卜是蔬菜类家族的成员,不应该跟水果类家族在一起。

  经验提升:

  《课堂用书》P5。

  延伸训练:

  1.整理教室里的玩具箱,先规定一个箱子里装木制玩具,另一个箱子里装塑料玩具(教师事先把木玩具和塑料玩具分别装到两个箱子里,再混入一些其他材料的玩具),让幼儿分别从两个箱子里把不同类的挑出来,放到空箱子里。

  2.《家庭辅导用书》P5。

中班数学教案找密码2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初步理解5的概念,认识数字5。

  2、能正确感知5以内的数量,会按一定规律进行点数排序。

  3、体验数字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件。

  2、在信封的正反两面分别贴有图案和圆点个数一致的和不一致的各若干个,5个信封当中装有数字1、2、3、4、5,其他都是小小的数字5。

  3、若干个箩筐,若干糖果。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谁呀?(播放课件)

  原来是喜羊羊(喜羊羊:嗨,大家好,我是喜羊羊,我有一个很漂亮的密码箱,

  可是我把密码忘记了,你们能帮助我找到密码吗?密码就藏在三个神奇的箱子里)

  2、出示密码箱与三个神奇的盒子。

  二、回忆旧知--复习巩固数字1、2、3、4。

  1、教师打开第一个盒子,寻找实物图与圆点图一致的信封。

  教师:这里有一张提示的纸条,上面说,密码就藏在圆点和图案的数量一样多的信封里。

  2、请全体幼儿拿出信封,观察实物图和圆点图的对应情况。

  教师:请小朋友拿出椅子底下的信封,如果是一样多的到老师这边来,如果不一样多,

  放回椅子底下(幼儿第一次操作)。

  3、请图案和圆点一致的幼儿打开信封查看密码。

  找到数字:1、2、3、4。

  教师:你们信封上的圆点有几个?图案有几个?一样多吗?

  你是怎么数的?打开信封看一看里面有什么?

  密码箱的密码一共由5个数字组成,我们已找到4个数字,还有1个数字藏在哪里呢?

  三、探究新知--初步感知数字5。

  1、教师打开第二个盒子,请全体幼儿寻找实物图和圆点图都是5的信封。

  教师:让我们一起打开第二个神秘盒哦,这张纸条上说,还有一个数字藏在圆点和图案的数量

  都比4多1的信封里,比4多1是几?我们去找一找,到后面的桌子上去找(幼儿第二次操作)

  2、教师与幼儿一同出示数字5。

  教师:你们找的信封上的圆点有几个?图案有几个?一样多吗?我们一起打开信封,看看是数字几?

  3、理解5的概念:5可以表示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刚才老师的数字5表示5个萝卜,小朋友的5表示什么?

  4、尝试打开保险箱,了解1-5的排列顺序。

  教师:我们把五个密码数全找到了,根据5个数字的顺序播放多媒体,出现错误,怎么办?

  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三个神秘盒到底告诉我们些什么?(请幼儿按要求进行密码排序)。

  四、巩固练习进一步感知5的数量。

  1、打开保险箱,请每位幼儿拿对5颗糖果。

  教师:密码箱终于打开了!哇,出现了好多糖果(激发幼儿快乐情绪),刚才喜羊羊悄悄跟我说了一句话:

  为了庆祝我们的成功,请小朋友吃糖,每个人拿5颗。

  五、结束部分

  随音乐跳舞庆祝。

中班数学教案找密码3

  教师请幼儿看演示板第一排:“动物类家族成员最先到来。小鸡宝宝大声叫:‘叽叽叽,叽叽叽,动物类家族有问题。’动物类成员瞪大眼,你瞧我,我瞧你。咱们同属动物类,应该把谁请出去?”

  幼儿:“应该把铅笔请出去!”

  教师把铅笔卡片拿下来,并问幼儿:“我们为什么把它请出去?”

  引导幼儿回答铅笔是文具类家族的成员,不应该跟动物类家族在一起。

中班数学教案找密码4

  设计背景

  中班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经常能碰到分类这一问题,如给玩具分类,给衣物分类,等等,尽管多数幼儿都能完成简单的分类任务,但这往往都局限于老师的吩咐与要求,因而想通过这样一个数学活动让幼儿能主动探索到可以根据物体不同的性质内容进行分类,并学习到各种分类的方法,同时还能了解到物与物之间都是存在一定的共性的。

  活动目标

  1、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探索发现分类的方法。

  2、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爱护和关心朋友。

  3、学会用多种分类的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重点难点

  学会多种分类方法并学以致用

  活动准备

  1、教具:颜色(红、黄、蓝),形状(正方形、圆形),大小(大号、小号)的纽扣若干。

  2、学具:幼儿人手一份同上的纽扣。

  3、衣服形状的图卡一张。

  4、分类操作盘幼儿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导入主题,激发兴趣。

  1、出示各种纽扣,请大家一起来说一说你看到的是怎样的纽扣?(纽扣有三种颜色,有圆的和方的,还有大的和小的。)教师小结纽扣的特征。

  2、出示衣服形状的图卡,请幼儿为它按上方形的红色纽扣。

  3、幼儿操作,教师小结:在一堆纽扣中一个一个找出来太慢,而且还容易出现错误,因此我们可以先把纽扣分分类,再进行操作时就会顺利多了。

  4、在教师的要求下,幼儿先按颜色这一特征对纽扣进行分类。幼儿操作,教师随机巡视指导。

  二、基本环节:

  找找好朋友

  1、拿起黄色的一正一圆两个纽扣,用纽扣宝宝的口气说:“我们都是黄色的纽扣,所以我们是一对好朋友。”请幼儿小结为什么它们能成为好朋友?(因为黄色是它们共有的一个特征)

  2、游戏:找找好朋友。师:“让我们边做游戏边帮纽扣宝宝找朋友。”(以游戏活动的方式激起幼儿积极探索的欲望)教师讲述游戏要求:说出两个纽扣之间的一个相同特征就可以让它们做好朋友。

  ①示范活动。教师手拿一个黄色的圆形纽扣和一个蓝色的圆形纽扣说:“你能让它们成为好朋友吗?请你来说一说。”

  ②集体练习活动。教师分别出示:红、圆与红、正;黄、圆与红、圆;蓝、大与蓝、小;圆、小与正、小;……请幼儿说说它们两两之间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由于放成一堆的纽扣总类繁多,因而对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可通过对单独两个纽扣进行比较,进而总结出可以作为分类依据的几种分类方法,并由此体现了在活动的难点之处是引导幼儿能主动探索发现分类的不同方法。

  三、结束环节:

  教师小结:我们不光可以按照颜色来进行分类,帮相同颜色的纽扣找到好朋友,我们还能按照形状来分,把圆形的纽扣集中到一起做好朋友,还能按照大小帮大个子和小个子的纽扣都找到好朋友。

  四、延伸环节:

  1、课后为班级里的积木按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

  2、由家长带领幼儿到超市里去找找看,超市里货架上的商品都是按什么特征来分类的。

中班数学教案找密码5

  教师:“接着到来的是交通类家族。小鸡宝宝大声叫:‘叽叽叽,叽叽叽,交通类家族有问题。’交通类成员瞪大眼,你瞧我,我瞧你。咱们同属交通类,应该把谁请出去?”

  幼儿:“应该把玫瑰花请出去。”

  教师把玫瑰花卡片拿下来,并问幼儿:“我们为什么把它请出去?”

  引导幼儿回答玫瑰花是植物类家族的成员,不应该跟交通类家族在一起。

中班数学教案找密码6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感知8以内物体的数量与数字的对应关系。

  2.能用比较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密码箱若干

  2.纸制钥匙若干

  3.糖果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破密码

  出示海宝:打招呼“嗨,小朋友你们好!”

  师:海宝来我们班做客,给我们带来了一个神奇的箱子。

  1.出示一个“密码箱”,观察点数上面的实物数量。

  师:看看,箱子上有什么?我们一起数一数。

  3.箱子上的这些实物可以用数字密码几来表示?

  总结:我们只要数清箱子上的实物的数量按顺序找到数字密码,就能打开这箱子。

  (二)寻钥匙

  1.感受数量与数字对应的关系。

  2.尝试寻找打开密码箱的钥匙,说说为什么。

  总结:先要点数清楚密码箱上的实物数量,按顺序找到对应的数字

  (三)破密码得礼物

  师:这里有些密码箱,箱子里有许多的礼物,还送给我们每人一把密码钥匙,看看谁最幸运,用你的钥匙打开这密码箱,得到礼物。

  1.请幼儿用自己手中的钥匙去解开相应的密码箱。

  出示一个箱子,谁的钥匙能打开,请到前面来

  再出示一个,看清楚了,这次谁的钥匙能打开这箱子,赶快上来。

  2.集体检查钥匙上的数字与密码箱上的点数是否相同,是否能够打开。

  3.鼓励幼儿自己手中的钥匙去打开客人老师准备的密码箱,获得礼物。

  4.结束本次活动:

  共同分享:品尝自己获得的礼物,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反思:

  活动都在情境中进行,幼儿在老好似出示的密码箱时,能主动观察发现图片实物的数量,并在出示的钥匙上找到匹配的数字,掌握开解密码箱的正确方法,然后逐步提升要求,密码箱的图片分几组出示,幼儿能马上找到相应的多个数字的密码钥匙,最后是幼儿攻破密码取得礼物。

  整个活动幼儿都积极的参与,对于老师抛出的问题能争这回答。并幼儿能自己产生问题:“看到钥匙上多个数字时,一位幼儿说这数字要排队吗?”边上的另一幼儿马上接着回答:“当然要,密码箱上的图片也是排着队的,只有这样才能打开呀。”幼儿在问题的.互动中自己初步了解了匹配的规律,活动有效,积极性高涨。并在最后赢得礼物的同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竖立解决困难的信心。

中班数学教案找密码7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初步理解5的概念,认识数字5。

  2、能正确感知5以内的数量,会按一定规律进行点数排序。

  3、体验数字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件。

  2、在信封的正反两面分别贴有图案和圆点个数一致的和不一致的各若干个,5个信封当中装有数字1、2、3、4、5,其他都是小小的数字5。

  3、若干个箩筐,若干糖果。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谁呀?(播放课件)

  原来是喜羊羊(喜羊羊:嗨,大家好,我是喜羊羊,我有一个很漂亮的密码箱,

  可是我把密码忘记了,你们能帮助我找到密码吗?密码就藏在三个神奇的箱子里)

  2、出示密码箱与三个神奇的盒子。

  二、回忆旧知--复习巩固数字1、2、3、4。

  1、教师打开第一个盒子,寻找实物图与圆点图一致的信封。

  教师:这里有一张提示的纸条,上面说,密码就藏在圆点和图案的数量一样多的信封里。

  2、请全体幼儿拿出信封,观察实物图和圆点图的对应情况。

  教师:请小朋友拿出椅子底下的信封,如果是一样多的到老师这边来,如果不一样多,

  放回椅子底下(幼儿第一次操作)。

  3、请图案和圆点一致的幼儿打开信封查看密码。

  找到数字:1、2、3、4。

  教师:你们信封上的圆点有几个?图案有几个?一样多吗?

  你是怎么数的?打开信封看一看里面有什么?

  密码箱的密码一共由5个数字组成,我们已找到4个数字,还有1个数字藏在哪里呢?

  三、探究新知--初步感知数字5。

  1、教师打开第二个盒子,请全体幼儿寻找实物图和圆点图都是5的信封。

  教师:让我们一起打开第二个神秘盒哦,这张纸条上说,还有一个数字藏在圆点和图案的数量

  都比4多1的信封里,比4多1是几?我们去找一找,到后面的桌子上去找(幼儿第二次操作)

  2、教师与幼儿一同出示数字5。

  教师:你们找的信封上的圆点有几个?图案有几个?一样多吗?我们一起打开信封,看看是数字几?

  3、理解5的概念:5可以表示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刚才老师的数字5表示5个萝卜,小朋友的5表示什么?

  4、尝试打开保险箱,了解1-5的排列顺序。

  教师:我们把五个密码数全找到了,根据5个数字的顺序播放多媒体,出现错误,怎么办?

  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三个神秘盒到底告诉我们些什么?(请幼儿按要求进行密码排序)。

  四、巩固练习进一步感知5的数量。

  1、打开保险箱,请每位幼儿拿对5颗糖果。

  教师:密码箱终于打开了!哇,出现了好多糖果(激发幼儿快乐情绪),刚才喜羊羊悄悄跟我说了一句话:

  为了庆祝我们的成功,请小朋友吃糖,每个人拿5颗。

  五、结束部分

  随音乐跳舞庆祝。

中班数学教案找密码8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9,能正确感知9以内的数量。

  2.会按一定规律进行点数且排序。

  3.体验数字游戏的快乐。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材料准备:圆点和图案相匹配的信封若干个,自制大信封、密码箱各一个,三个内装提示语的神秘小盒。

  经验准备:幼儿对5-8以内数量有初步的认识。

  活动流程兴趣导入→开展游戏(猜密码→找密码→对密码)→分享快乐活动过程一、兴趣导入师:小朋友,我们都看过动画片《海绵宝宝》。你们想请海绵宝宝来做客吗?

  师:(音乐声中出示布偶)海绵宝宝来了!还给我们带来了一箱礼物呢!让我们一起来打开看看吧!哎呀,怎么打不开?噢!原来是一只有密码的礼物箱!

  二、开展游戏1.猜密码师:那密码是什么呢?大家看一看密码箱的密码,由几个数字组成?(5个)猜猜会是由哪些数字组成的呢?(试用幼儿说的数字开箱)噢,还是打不开!(作和布偶耳语状)海绵宝宝说啦,密码就藏在3只神秘的盒子里!快找一找神秘盒在哪里!

  2.找密码(1)打开第一个神秘盒师:哦,这里有一张提示的纸条,上面说,密码就藏在圆点和图案的数量一样多的信封里。(出示大信封)信封的正面和反面各有什么呢?(圆点和图案)桌子上有很多信封,让我们都去找找看(幼儿第一次操作)。

  师:你们找的信封上的圆点有几个?图案有几个?一样多吗?你是怎么数的?

  师:有谁发现信封里还有什么秘密吗?(幼儿自主发现,取出信封里的数字纸片。)师:我们找到第一个数字啦,(请幼儿将数字纸片贴到黑板上。)还有谁找到了不同的数字?(依次找到其他三个数字。)密码箱的密码一共由5个数字组成,我们已找到4个数字,还有1个数字藏在哪里呢?

  (2)打开第二个神秘盒师:让我们一起打开第二个神秘盒!哦,这张纸条上说,还有一个数字藏在圆点和图案的数量都比8多1的信封里,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幼儿第二次操作,老师随机指导。)师:你们找的信封上的圆点有几个?图案有几个?一样多吗?是比8多1吗?比8多1是几?我们一起打开信封,看看是数字几?看看9像什么?

  (3)打开第三个神秘盒师:我们把五个密码数全找到了,谁来把它放到密码箱的空格里?(请一幼儿自由摆放。)咦,怎么还是打不开?谁有什么好办法?(幼儿讨论并试摆放,如幼儿仍无法进行,可启发幼儿关注第三个神秘盒。)师: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三个神秘盒到底告诉我们些什么?(打开神秘盒,出示从大到小排序的标记。)这是什么标记?(请幼儿按要求进行密码排序。)3.对密码师:哦,密码摆放正确了,看看密码箱能不能打开?(请幼儿打开密码箱。)啊!密码箱终于打开了!看看,海绵宝宝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激发幼儿快乐情绪。)三、分享快乐品尝胜利果实,请幼儿一起分享海绵宝宝送来的礼物――好吃的糖果。

  要求:取比8多1的糖果分给小伙伴品尝!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采用了“密码箱”这个载体引领孩子们对“寻找正确密码”进行了一次探秘活动。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对“寻找正确密码”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主动、积极地参与整个游戏过程。我利用幼儿熟悉的海绵宝宝导入活动,在情境游戏的过程中通过点数5以内的点子、图案感知5以内的数量,同时引导幼儿了解规律数数的方法,让幼儿按照提示自主排列密码,获得打开密码箱的成功体验。

中班数学教案找密码9

  活动目标:

  1.通过对物体进行排除分类,培养幼儿观察、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

  2.使幼儿能够从许多物体中找出不同类的物体。

  3.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演示板一套,自制小鸡头饰一个。

  2.思维学具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在演示板上摆放思维卡片:第一排为小鸭子、小猫、铅笔、小兔子;第二排为小轿车、自行车、飞机、玫瑰花;第三排为菠萝、萝卜、梨、西瓜。

  2.教师播放律动音乐,幼儿有序取思维学具入座。

  二、游戏导入

  教师戴上小鸡头饰:“小鸡宝宝今天要宴请许多家族的朋友。可是小鸡宝宝却发现,来做客的每一个家族的成员都有问题。小朋友,我们快来看看怎么回事吧!”

  三、操作探索

中班数学教案找密码10

  活动设计背景

  我班幼儿年龄为4周岁,在日常生活中不善于观察和发现规律,为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利用规律进行排序,特设计本活动。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观察发现规律并进行排序。

  2.培养幼儿动手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3.培养幼儿之间合作意识。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幼儿能否发现规律,并按规律进行排序。

  活动准备

  小猫、小兔、小鹿头像各3个,各种几何图形若干,各种水果图片若干,雪花玩具若干,线绳等。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教师导语:今天我们班来了三位客人,他们想看看小朋友是否聪明,你们欢迎吗?(出示小猫、小兔、小鹿头像图片并依次贴在磁性黑板上)看他们坐得多整齐,给他们拍张照片吧!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的座位顺序。

  2.要求幼儿按已观察的小动物的顺序继续依次排列。(幼儿自己动手操作)

  3.师说:“我们用什么好吃的招待小客人呢?”(幼儿讨论)教师小结:远离垃圾食品,多吃水果。

  4.教师出示水果有:草莓、桃子、鸭梨,并引导幼儿观察,然后说出水果的摆放顺序。

  5.幼儿动手操作依次摆放水果。

  6.幼儿每人一套几何图形学具,看图形找规律并继续排序。(教师在磁性黑板上贴出几组几何图形)

  (三)结束部分

  1.客人要走了,我们送他们一件礼物吧,教师示范将雪花玩具按红绿顺序穿成一串项链。幼儿3人一组合作按喜欢的颜色交替规律穿项链。

  2.把穿好的项链送给客人,客人夸奖小朋友既聪明又有礼貌。

  (四)延伸部分

  请幼儿在生活中注意观察,看看哪些物品或图案是有规律的排序,发现后和小朋友们一起探讨吧。

  教学反思

  我班幼儿年龄为4周岁,观察能力较弱,发现规律的能力不强,根据本班幼儿特点,我采用情景式教学,通过给客人照相让幼儿观察客人座位顺序、发放水果顺序、玩具摆放顺序强化幼儿对规律的认识,采用启发式教学深化幼儿对规律进行应用,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幼儿合作过程中,个别幼儿没参与到活动中,今后我会多关注能力弱的幼儿,让他们也有表现的机会。

【中班数学教案找密码】相关文章:

中班体育教案找关节03-14

中班音乐蝴蝶找花教案03-10

中班数学找相邻数教案03-14

中班主题蝴蝶找花教案03-14

中班数学教案汽车装配03-15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梯形03-14

中班数学教案瓶子宝宝03-14

中班数学教案拼图教案03-10

中班数学教案种子排队03-10

中班数学教案形色对应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