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托班教案

时间:2022-06-10 19:08:52 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托班教案(通用21篇)

  作为一名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托班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托班教案(通用21篇)

  幼儿园托班教案 篇1

  活动背景:

  音乐课结束,我们小朋友还在用手上下比划着,我就问:“你们在干什么啊?”原来是我在上课的时候为了让他们跟着我的注意力,就随手叫他们跟着我学了一个小蜘蛛结网的动作,没想到他们竟这么的感兴趣。于是,我就借此机会生成了此次活动。

  活动一:歌曲《蜘蛛结网真辛苦》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说完整。

  2、学习用拇指对拇指,上下交替的动作。锻炼幼儿小肌肉的动作。

  活动准备:

  自编歌曲《小蜘蛛结网》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让幼儿认识小蜘蛛,了解小蜘蛛的形态和它生活在那里的。

  2、基本部分:

  (1)让幼儿学习拇指对拇指,双手交替进行的动作,教师可以在旁边慢慢的念儿歌。

  (2)让幼儿跟着教师学习儿歌,可以边做动作边念儿歌。

  (3)师:“小蜘蛛们,你们的网结的大不大呀!我们一起来把这首歌曲唱出来好吗?”

  (4)学习歌曲《蜘蛛结网真辛苦》“附歌曲”

  1235565231,2346665432,

  有一只蜘蛛结网真辛苦,风吹又雨打破了又再补

  6(123321)(高)532,1235565231。

  当太阳出来风雨不摇摆,前面的蜘蛛一切从头来

  3、结束部分:

  听歌曲做动作,再请做的好的幼儿上来表演。

  活动二:体育活动:结个大网

  活动目标:

  1、学习拉圆圈和圆圈由大变小、由小变大的动作。

  2、在结网的过程中,体验变大变小的快乐。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复习歌曲《蜘蛛结网真辛苦》

  2、基本部分:

  (1)教师带领幼儿拉成一个大圆圈。

  师:“小蜘蛛们,我们赶快跑到中间去,蜘蛛要开始结网了。”

  (2)教师和幼儿边念儿歌边拉着手向外走。慢慢的结成一个大网。

  (3)等幼儿结网的动作熟练之后,教师可以增加结网的速度,做一些快慢的变化。

  3、结束部分:

  (1)小蜘蛛为自己结成的网欢呼,随着音乐做放松动作。

  (2)教师组织幼儿回教室洗手。

  反思:通过这次活动,能让幼儿认识蜘蛛的形态和蜘蛛是怎么爬行的。可以满足幼儿对蜘蛛的好奇心。本活动还可以延伸到让幼儿去寻找大自然中更多的动物,去认识、去了解,从而来丰富幼儿多动物的知识。还可以通过此活动来让幼儿感受蜘蛛结网的神奇之出,让幼儿从整个过程中寻找到快乐。至于一些手部的动作又能很好的发展幼儿的灵活性和小肌肉的发展。

  幼儿园托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会从左向右,由上而下有顺序均匀涂色,联系手的协调动作。

  2、认识绿色。

  3、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事先布置好小兔家的场景(门上贴有小兔的头像)、未涂色的“青菜、萝卜、青草、蘑菇”若干、油画棒若干、请一名大班幼儿扮小兔,本班幼儿戴小动物头饰扮成小动物、录音机、磁带(生日快乐歌)

  活动流程:

  一、设置情境,引出课题:

  1、师:今天小兔过生日,它要邀请我们去作客,你们高兴吗?那我们带些什么礼物给小兔呢?(让幼儿说说:蛋糕、玩具等)小兔爱吃萝卜,还喜欢吃什么?(引导幼儿说青菜、青草、蘑菇……)“青菜、青草是什么颜色的?”

  2、师:噢,小兔最爱吃青菜、青草……今天我们就各送一种小兔爱吃的事物做礼物,好吗?

  二、教师边示范边向幼儿讲解涂色的要领。

  1、师:先选你要送给小兔的礼物,如青菜、萝卜等,然后想一想它是什么颜色的,再拿出相应颜色的笔,涂色时应从左向右、从上到下一笔一笔地涂,而且不能涂到轮廓线外(教师边说边演示)

  2、师:你们想不想做个礼物送给小兔?(引起孩子涂色的兴趣)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先选一样礼物。(让幼儿自由选择)

  1、引导幼儿练习涂色时应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不要涂到轮廓线外。

  2、鼓励胆子小的幼儿大胆操作,帮助能力相对弱的幼儿完成作业,要求能力强的幼儿有所创新地多准备一件礼物。

  四、评价幼儿的作品,让幼儿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1、师:我们每个小动物都准备了送给

  小兔的礼物,瞧,涂的颜色非常均匀,这次也能大胆地画画了,还会选几种颜色搭配起来涂色呢。(逐一出示作品,让幼儿欣赏)现在就把这些礼物送给小兔,去参加小兔的生日吧。(引导幼儿说小兔,我把送给你)小兔热情招待客人,边对客人们所送的礼物加以鼓励,如:这个萝卜真新鲜,这棵青菜嫩嫩的等。

  2、小兔:今天,小动物们来参加我的生日聚会,还带来这么多我喜爱的礼物,我真高兴,我们一起唱歌跳舞吧。(播放生日快乐歌,小兔和小动物一起随音乐唱歌、跳舞。)

  幼儿园托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引导幼儿练习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跑。

  2、培养幼儿勇敢不怕冷的精神。

  活动准备:

  1、适合的场地。

  2、音乐《健康歌》。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说:“宝宝们,太阳公公出来了,我们出去做操吧。”在《健康歌》的伴奏下,做热身运动。

  二、基本部分:

  1、“冬天到了,天气真冷呀,宝宝们,你们冷吗?”

  “不过,刘老师有一件不怕冷的大衣,穿上它,就一点也不冷了。你们想不想有一件不怕冷的大衣?”

  “你们只要按照刘老师说的话去做,你就会有一件不怕冷的大衣的。”

  2、“看,这里有一个大大的方形,我们一起在方形里跑步吧。跑步的时候两只小手摆起来,这样真神气。”(在幼儿跑步时提示幼儿跑步的姿势)

  “今天的跑步有两条规则:一是要不停地跑,一是不能碰到别人。等听到老师一吹哨子,你们才能停下来,记住了吗?”在音乐的伴奏下,跑2——3分钟。(对按照要求做到的幼儿给予身体抚摸等奖励)

  3、“你们还想跑吗?”(缩小范围,把场地分成两份)

  “这一次,我们就在这块小方形里跑,还是这两个规则:一是要不停地跑,一是不能碰到别人。”在音乐的伴奏下,跑2——3分钟。(注意不断地鼓励幼儿,如:你真了不起!你真棒!……)

  “我有点热了,我要脱一件衣服了。”提问:为什么热了要脱掉衣服?

  三、结束部分:

  “现在你们还觉得冷吗?你们现在已经有了这件不怕冷的大衣了。想一想,我们刚才做了什么事,才得到这件不怕冷的大衣的?”

  四、延伸活动:

  1、欣赏故事《不怕冷的大衣》

  下过雪,又刮风,天好冷啊!小白兔在被窝里睡懒觉。“快起来,快起来,我的小乖乖。”兔妈妈叫小白兔起来。“不起来,不起来,起来要冻坏。”小白兔怎么也不肯起来。

  兔妈妈想了想,忽然自言自语起来:“唉,天也真冷,要是穿上姥姥家那件不怕冷的大衣,那就太好了,冻不着,还冒汗呢。”

  “真的吗?”小白兔听了,觉得很奇怪,从被窝里伸出小脑袋,“姥姥家真有不怕冷的大衣?您穿过吗?”

  “没有,没有。姥姥说,这件不怕冷的大衣,是给她的小外孙做的……”

  “姥姥的小外孙就是我呀!是给我做的,是给我做的,妈妈,妈妈,您快上姥姥家去,把大衣拿回来。”

  “这可不行。姥姥说的,不怕冷的大衣呀,谁来拿都不给,只有小外孙来拿才给。”

  小白兔一蹦,从被窝里蹦出来,稀里哗啦的,穿上小棉袄,套上小棉裤,围上小围巾,戴上小绒帽。

  “妈妈,妈妈,我到姥姥家去了。”

  2、结束活动前,教师问:“现在还热吗?应该怎么办?”引导幼儿知道冷时要穿上大衣。

  活动反思:

  活动进行的较为顺利,但活动结束,我也对此活动作了适当调整:

  1、在活动中,我提出的跑步规则孩子们一时没反应过来,只是哨子吹了之后,还有的孩子在跑,虽然对活动的目标没有什么大碍,但主要是因为我的提问不够清楚,孩子难以理解。

  2、整个活动,我把讲故事放在了最后,活动前没有把故事讲给孩子,只是让孩子按照老师说的去做,给孩子一个悬念,孩子希望能得到大衣的欲望促使孩子积极参与活动,效果很好。

  3、孩子通过游戏化的活动明白了运动会使身体发热,冷的时候可以跑跑步运动一下会不冷了的道理。

  幼儿园托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喜欢美工活动的兴趣,学习正确的粘贴方法,知道将“水果”贴在“篮子”里.

  2.体验亲子活动和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挂图第6号。

  2、制作一棵画有树干和树枝的大树(面积是挂图的3~4倍)。

  3、固体胶人手一份,树叶、蝴蝶、小鸟、苹果图片若干。

  4、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欣赏挂图。 教师:“这是一棵很开心的大树,为什么开心?”(让幼儿猜猜)“因为它有许多朋友,说说都有哪些朋友?”

  2、从另一棵大树处发出哭声,引导幼儿倾听、寻找。“这棵大树为什么哭呀?它的朋友在哪儿呢?我们帮它找一找好吗?”启发幼儿自己发现和拾捡小图片。

  3、请幼儿把“朋友”送到大树身边。“大树和它的朋友怎样才能手拉手地在一起呢?” 教师示范如何使用固体胶,将图片粘贴上去。教师个别地指导幼儿将图片贴到大树身上。

  4、教师:“这棵大树也找到朋友了,它很高兴,大树谢谢小朋友,小朋友要说什么呢?

  5、欣赏大树及其朋友,为大树找到朋友而快乐。

  6、教师播放《大树妈妈》的音乐,请幼儿变成大树的朋友――蝴蝶、小鸟,与大树一起唱歌跳舞

  幼儿园托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学会认真倾听故事。

  2、鼓励幼儿大胆地跟老师学说故事。

  活动准备:

  塑封的各种故事人物。

  活动过程:

  一、音乐歌曲导入。

  1、出示小白兔头饰。

  师:小朋友们,上次我们给小白兔做了好吃的胡萝卜,瞧,今天它又来了,我们一起唱歌给它听,好吗?(小白兔来来来,大家一起来,跳、跳、跳跳跳。)

  2、幼儿跟老师一起来唱。

  二、讲述故事。

  1、师:你们看,今天小白兔还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它是谁呢?(出示:松鼠妈妈)

  2、我们也来给它唱首歌好吗?(小松鼠来来来,大家一起来,跳、跳、跳跳跳。)

  3、今天,松鼠妈妈还带来了三个松鼠宝宝呢!她们今天要去看他们的奶奶,松鼠妈妈怕太阳晒着她们,给了她们每人一把伞。穿红裙子的小松鼠,举着小红伞。穿蓝裙子的小松鼠,举着小蓝伞。穿黄裙子的小松鼠,举着小黄伞。三只小松鼠唱着歌,向奶奶家走去。可是她们怎么也没想到,她们会被风吹上天,可她们更没有想到她们会刚巧落在了松鼠奶奶住的那棵树上。松鼠奶奶怎么也没想到,她住的树上会“开出”三朵美丽的“小花”会是她的三个宝贝孙女!

  4、(出示)图书

  师:刚才老师讲的故事就在这本书里,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着书,听听这个故事,好吗?

  5、教师讲故事。

  三、家长给幼儿讲故事。

  1、老师这还给你们准备了好多好看的书,想看吗?

  2、教幼儿正确的看书姿势。

  3、幼儿取书,并请家长和幼儿看书。

  4、请2到3对家长来给大家讲故事。

  四、教师小结。

  幼儿园托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引导幼儿感知排序。

  2.引导幼儿用象声词创造性地表现节奏。

  3.鼓励幼儿大胆地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

  活动准备

  彩色珠子、彩绳、彩色圆卡片。

  活动过程

  1.教师说:“你们看,我今天戴了一条特别好看的项链,要去参加舞会。好看吗?都有什么颜色?”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项链的颜色排列规律――红、蓝、红、蓝、红、蓝。如先穿红色,红色后面穿蓝色,蓝色后面再穿红色……教师边引导边操作。

  3.教师问:“你们想不想穿一条漂亮的项链啊?还可以用什么颜色穿项链?”

  4.教师用彩色圆卡片把幼儿的排序方法展示在黑板上,如-黄蓝黄蓝-红红黄红红黄

  5.请幼儿自己动手穿项链。

  6.教师说:“这个项链还能唱好听的歌,你们听红、蓝、红、蓝、红、蓝唱的是乒、乓、乒、乓、乒、乓。它还可以唱什么歌?请小朋友试一试。”

  7,请幼儿将自己的项链歌唱出来。幼儿可以把自己的节奏歌唱给大家听,大家也可以跟着学。

  8.鼓励幼儿用声势表现自己的创编,如:乒-乓-乒-乓拍手拍腿拍手拍腿

  9.教师说:“孩子们,戴上漂亮的项链,和我一起去参加舞会去吧。

  幼儿园托班教案 篇7

  活动名称

  西瓜籽

  目标

  1、喜爱手指点画活动,学习用手指点画西瓜籽

  2、注意不把颜料弄到桌上和身上。

  活动准备

  材料:黑色颜料、画好的西瓜图片、抹布、塑料台布。

  活动过程

  引导策略与有效指导

  重点:继续学习手指点画。

  难点:不在一处重叠点。

  1、教师出示一张画有西瓜片的纸,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它上面少了什么?

  2、教师示范。

  3、小朋友操作,教师交代活动要求:卷起袖子,用食指少蘸一些颜料在西瓜图片上点,但是不要在一处重叠点。点完后在抹布上把手指抹干净。

  4、小朋友图片展览,让小朋友体验成功的快乐。

  5、收拾、结束。

  效果分析:

  教育反思

  教育效果

  目的的科学性()环节的合理性()材料的适宜性()组织的灵活性()

  互动的有效性()指导的针对性()情感的交融性()幼儿的积极性()

  问题分析

  幼儿园托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让孩子在课堂上学会认识自己的名字和其他小朋友的名字。

  活动准备

  孩子彩照每人一张贴上名字

  照片墙上贴好孩子们的照片

  活动过程

  1、小朋友们再点名之前,先做做游戏。

  2、教师对小朋友们点名

  ——如某某小朋友。

  ——某某小朋友:到。然后走到自己的照片前,看好是不是自己的名字,再把照片反过来,让小朋友们欣赏自己的照片。让小朋友记住这是自己的名字,夸夸小朋友们。

  3、教师挨个小朋友都点名一遍。

  4、小结

  小朋友们看看照片墙贴上你们的照片,是不是变得更漂亮了。现在小朋友们都会认自己的名字了,我们还有这么多的好朋友,我们是不是应该也记住,其他小朋友们的名字啊!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活动,看起来像语文课,跟语文课比起来有感觉少了点什么,但这节课跟语文还是脱不了干系的,本课在活动中认识了自己和同伴的名字,同时也完成了点名工作,在无意中认识了很多字,小朋友们在高高兴兴中上完了本节课。看到小朋友的表现,当老师的我看着也高兴,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传授给小朋友们更多的知识。

  幼儿园托班教案 篇9

  活动来源:

  春季是放风筝的好季节。风筝的造型丰富多样、色彩鲜艳。有一次和宝宝闲聊,他兴奋地对我说放假的时候和爸爸妈妈放风筝的事,其他小朋友听到都很感兴趣。结合这一情况,利用幼儿浓厚的兴趣设计了这一主题活动。

  活动安排:

  活动一:谈话《放风筝》

  (活动已经进行,谈话过程中小朋友听了都着急地说要去放风筝,在小朋友产生浓厚的兴趣的基础上,产生了下一个活动。)

  活动二:漂亮的风筝

  活动目标:

  通过收集,展示风筝,让小朋友在欣赏过程中产生放风筝的欲望。

  活动准备:

  1、请爸爸妈妈帮忙收集风筝。

  2、将小朋友带来的风筝挂在墙上展示。

  活动过程:

  1、引入主题:

  师:你们带来怎么多风筝可真漂亮,我们一起来看看!

  2、看风筝:带着幼儿边走边看,挂在墙上的一个一个风筝,看看哪个大,哪个小,哪个是小燕子,哪个是奥特曼等。

  3、活动结束:

  谈话:说说你喜欢哪个风筝。

  不错的活动三:放风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拉着风筝线跑,体会其中的乐趣。

  2、培养幼儿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学习协调与他人的距离。

  活动准备:风筝若干奖品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1、幼儿放风筝:(教师:春天到了,你们带来的这些风筝真漂亮,我们来放风筝,好吗?)

  2、就秩序问题讨论。

  提问两位相互撞击的幼儿:你们撞到对方后,疼不疼?你为什么会撞到别人?

  告诉幼儿可以避免与人相撞的方法:奔跑时,注意前面小朋友,与他们保持适当距离,当前面的人停住时要能及时刹住脚步。

  3、为幼儿发奖,鼓励幼儿下次再来放风筝。

  问:今天你们放风筝,玩得开心吗?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不但可以玩得开心,还能避免许多的危险。既玩到了又保护了我们自己。

  二、活动结束:带着风筝自由地飞回教室。

  幼儿园托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练习钻爬平衡的能力

  二、巩固幼儿对红绿黄颜色的认识

  三、培养幼儿的一一种责任感

  活动准备:

  平衡木、大积木、两张小椅子、橡皮筋、海绵垫子、布娃娃若干、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花若干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

  (出示布娃娃)今天我们班上来了许多小客人看是谁呀?---看到他们你们高兴吗高兴就跟老师来跳个舞吧(听音乐做拍手、点头、伸手、弯腰的动作)

  2、帮娃娃找朋友

  1.交代游戏规则: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你们看这些小娃娃的头上分别贴着红黄绿的颜色他们想去找和他头上一样颜色的花可找这些花必须走过小桥、钻过山洞才能帮他找到朋友注意过小桥的时候要慢慢的走不能掉到河里去,还有不能不能把娃娃弄丢了。现在我先请一位小朋友去帮娃娃找朋友其他人看好了

  2.孩子们去帮娃娃找朋友

  3.请孩子说出自己帮娃娃找到了什们颜色的花看看是否和娃娃头上的一样交换娃娃帮娃娃找朋友

  3、总结、【找朋友】游戏结束

  幼儿园托班教案 篇11

  活动目标:

  1、通过“图形分家”的操作活动,继续让幼儿学习按图形片的`颜色或形状或大小等特征进行多次分类的方法。

  2、发展幼儿观察比较、积极思维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大转盘一个,图形操作材料一套。

  人手一份图形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观察分类材料:看看盘子里有些什么?(有许多图形宝宝)

  师:今天老师要和你们来玩一个“分家家”的游戏。

  2、交代游戏名称与规则:

  师:图形的家在哪里?(处示盘子)分成几家?(两家)

  师:分的时候有要求,把相同的宝宝放一家,等一会儿把老师给你的图形宝宝分完,分好了取个名字记在心里,待会儿告诉老师。

  3、幼儿操作“给图形宝宝分家”。

  4、讨论:你们是怎么分的?

  (请几位幼儿走上来,师帮其操作结果贴出来)和他一样的有没有?

  小结:分家家,可以根据图形的颜色来分成两家,可以根据形状分成两家,还可以根据大小分成两家。

  幼儿园托班教案 篇12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发展宝宝语言能力和说话的兴趣。

  2、让宝宝知道不乱扔垃圾以及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木偶(小兔,小猴)糖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老师:“宝宝想到哪里去玩?妈妈带你去。”宝宝们自由说说。

  2、律动——开汽车。老师和宝宝们边开汽车边自由讲讲看到了什么。

  3、老师:“公园到了,我们到草地上坐会”。

  二、情景表演:

  1、老师:“宝宝们猜猜,今天有什么小动物到公园里玩?”让宝宝们自由讲讲各种动物。

  2、木偶表演

  a、小猴:“今天天气真好,到公园去玩玩。这个香蕉真好吃”(吃完香蕉后随手一扔)

  b、小兔:“公园真好玩,唉呦!谁扔的香蕉皮呀?”挨摔了一跤。

  提问:“小兔怎么了?怎么摔交的?(快帮小兔揉揉)。”

  启发宝宝们对小兔讲讲安慰的话。

  “是谁扔的香蕉皮?香蕉皮应该扔哪里?”

  老师带宝宝学说:“不要乱扔垃圾,要扔到垃圾箱里”。

  木偶表演:不乱扔垃圾了

  3、分糖活动:分给宝宝们每人一颗糖,观察是否有将糖纸扔到地上。

  三、结束部分

  老师:“不早了,我们开汽车回家了。”

  幼儿园托班教案 篇13

  活动目标:

  1、看看、说说生活中常见的纸。

  2、尝试用团、抛、踢等不同的动作玩纸,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餐巾纸、手工纸(红黄蓝绿)、报纸、超市的广告纸;纸箱等辅助材料。

  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这是——出示纸袋。可以放什么?我在纸袋里放了,宝宝喜欢的纸,猜猜看是什么纸?

  2.看看讲讲。

  (1)餐巾纸(生活)---边出示边说这是---餐巾纸。

  教师提问:餐巾纸帮宝宝擦什么?你是怎么擦的?

  儿歌:餐巾纸,折起来,擦鼻涕,真干净。(擦过的餐巾纸放哪里?)

  (2)我的纸袋里还有——出示手工纸(颜色)提问:这是什么颜色的手工纸?(红黄蓝绿)手工纸可以干什么?(可以剪、可以撕)游戏:手工纸变变变,变架飞机飞飞飞……

  (3)超市的广告纸(认说日常用品)---提问:小朋友在广告纸上看到了什么?

  讨论:你想到超市买什么东西?

  (4)我们再看看,纸袋里还有——报纸(新闻)提问:报纸是谁看的?报纸上有什么?

  小结:宝宝长大了,也来看新闻、看故事。

  3.玩报纸

  (1)超级捏捏捏!(团成球)捏捏捏,用力捏。谁的球小?谁的球大?

  (2)抛——我的报纸球,飞起来喽!

  踢——我的报纸球,踢起来喽!

  滚——我的报纸球,滚过来喽!

  4.送纸球宝宝回家。

  幼儿园托班教案 篇14

  活动目标

  1、学习角对角对折的基本技法,大胆尝试按小猴子标记折纸。

  2、对折纸活动产生兴趣,体验折纸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正方形纸人手一张。正方形范例一张。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正方形纸,认识对角线和对角。

  教师出示范例,引导幼儿看图,说说:这是什么形状?纸上有什么?告诉幼儿这是一张正方形纸,中间的虚线叫对角线,有猴子的两个角叫对角。

  2、教师示范讲解折尖尖的山的基本方法。

  将正方形纸放在桌子上,一只猴子在上面,一只猴子在下面,对着自己的身体,一只手拿着下面的猴子,向上面的猴子折,然后用手指将山脚下的边压平。

  瞧:正方形的纸变成了一座尖尖的山,山上有什么?山上有草,有树,还有可爱的小猴子呢!

  小朋友们,你们想折一座尖尖的山吗?

  3、幼儿进行折纸活动。

  教师巡回观察,了解幼儿折纸情况,给幼儿具体的指导和帮助。

  4、展示幼儿作品。

  教师引导幼儿相互观察、欣赏作品,并给予表扬和鼓励。

  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幼儿对所有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如果让幼儿自己动手做出一样东西会让幼儿很有自豪感,增加幼儿的自信心,让幼儿成长的更快。

  幼儿园托班教案 篇15

  一、主题活动由来

  幼儿来幼儿园一个月了,已经摆脱了分离焦虑期。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在幼儿园的表现,发现幼儿对自我意识有了萌芽的发展,已经意识到自身的主体意识的存在,能区分别人与自己,感知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为此,我们确立了主题,通过游戏等一些活动方式,促进幼儿认识自我,增强主动性,独立性。

  二、主题活动教育目标

  1、知道“我”就是自己,我有自己的名字、标记,又属于我的东西。我和别人不一样,能发现自己的好处与不足。

  2、认识自己的五官的名称,熟悉五官的位置,初步了解功用简单的保护常识。

  3、自己有一双能干的小手,愿意自己解扣、绘画、表演。

  4、知道自己有一双小脚丫,会自己走路不用别人抱。

  5、在成人帮助下懂得讲卫生,会自己用勺吃饭。

  6、我不爱哭,会自己玩和小朋友老师一起玩的高兴。

  三、环境创设与利用

  教育资源

  1、和幼儿一起创设主题墙上的内容。

  2、引导幼儿共同。

  3、布置墙面“可爱的小手”。

  4、展示幼儿用小手制作的作品。

  5、活动区创设:

  建筑区:引导幼儿用小手搭建,练习搭高、为龙、平铺。

  美工区:引导幼儿用半成品进行粘贴,填涂,撕折。

  益智区:通过一些教具培养幼儿动手操作。

  娃娃家:通过一些道具培养幼儿自己做饭,合作有家的感觉。

  周边资源

  1、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玩具

  2、亲子活动中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做泥造型

  家长资源

  1、通过直通车。

  2、让家长帮幼儿收集各种废旧材料。

  3、为幼儿动手操作作准备。

  4、家长配合老师与幼儿一起互动制作泥造型。

  5、家长帮忙提供关于主题活动的材料,如:幼儿穿小的衣服、裤子。

  四、主要活动内容

  主要活动:我的小手

  活动目标:引导幼儿学会揉搓、按压泥的方法。

  引导幼儿用自己的小手制作泥造型感受玩泥乐趣。

  幼儿活动过程教师推动与预设场景及材料幼儿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看到做好的动物泥造型,到争着说是什么动物。特别是李智信小朋友一口气把所有出示的动物造型都说了出来。幼儿们都想来看、摸一摸老师作出的泥造型,马一文小朋友摸完后说“我觉得有点软。”这时,其他小朋友也想上来摸,于是老师让幼儿自己亲身感受制作泥造型。幼儿开始和家长一起制作泥造型,初步学习按、揉、搓。并感受面泥的柔软。幼儿和家长将做好的泥造型,放在展示盘上。幼儿自己说做了是什么泥造型。哪些是家长帮助做的,哪些是自己做的。说出是什么。梦禹小朋友说:“这是我做的小兔子。”淼淼说:“这是我妈妈和我做的小人”。大部分幼儿能在家长的帮助下将剩下的面泥收回到盒子里。将模子收放好。嘉俊姥姥要帮嘉俊收,嘉俊还不肯,偏要自己收拾。姥姥看到了,小声说:“我们嘉俊真是长大了。”美家说:“我很高兴。”蔡辰只是笑了一笑。浩钧说:“我还要玩。”教师出示做好的作品,让幼儿欣赏。引导幼儿兴趣。教师请幼儿自己看一看,摸一摸,老师做好的作品。教师提问,初步使幼儿感受泥造型。教师演示用模子作泥造型。老师与小朋友及家长一起互动制作泥造型。最后老师让幼儿说一说你都做出了那些泥造型?老师鼓励小朋友自己作出作品来。表扬龙龙小朋友和梦禹小朋友自己用模子做的作品。老师引导幼儿注意卫生,自己收拾废旧不用的物品。教师询问玩泥的感受!事先准备好的作品-小动物的造型准备各种颜色的面泥各种形状的模子擦手巾展示盘垃圾桶。

  活动小结:幼儿在活动中,初步感受玩泥的乐趣。从而学习按、压、揉搓,等玩泥的方法。在玩泥过程中,幼儿们和家长增进了感情,还认识一些小动物及其它物体,还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通过此次活动看到幼儿们很喜欢这节课,玩泥的兴趣很高。

  主要活动:我的小脚丫

  活动目标:通过幼儿们在沙池中,玩踩脚印的兴趣制定了,用颜料进行创作美丽的小路。并用脚印进行比深浅、大小。

  幼儿活动过程教师推动与预设场景及材料幼儿们在沙坑中踩脚印,反复将沙子铺平,再重新踩上脚印。并一起相互比一比谁的脚印深与浅。还比一比大小。

  幼儿们回答:“想把脚印留住。”幼儿们自己进行脱袜子,坐在椅子上等老师讲解。老师讲完后,幼儿们开始将小脚踩到颜料里面,再踩到纸上留下自己的小脚印。马一文小朋友说:“左脚印吧”。其他小朋友也跟着说:“左脚印吧”。经过老师的提醒,方千艾小朋友说:“是小路”。其他幼儿也说做小路吧!幼儿们将自己的脚印抹上胶水。交给老师。教师问幼儿想不想把自己的脚印留住?教师准备好颜料与大的纸张。教师请一名小朋友上来先演示一下,应该怎么做。教师帮幼儿洗完脚后,请幼儿讨论,你们的小脚印能做些什么?你们看一看,除了脚印还像什么?教师引导幼儿脚印在什么上走,使幼儿说出小路。教师帮幼儿将脚印剪下,让幼儿抹胶水贴在剪好的卡纸上。将小路放在主题墙上。场地沙坑彩色颜料大的纸张褐色卡纸剪刀胶棒

  活动小结: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们首先对深浅、大小有了初步的认识。也看到幼儿们对此次活动很感兴趣。

  幼儿园托班教案 篇16

  设计意图: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故意在走路时发出重重的响声,他们回觉得很有意思,乐此不疲。为此,为了保护幼儿的健康,养成良好的习惯,使幼儿知道噪声的危害而设计此活动。

  目标

  1、通过游戏,培养幼儿轻轻走路,轻轻说话,轻轻放物品。

  2、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活动准备:立体教具一套

  活动过程

  一、 幼儿观看木偶表演:

  小猫出场:我叫轻轻,瞧我走路多轻,老鼠一下子就被我抓住了。

  小兔子们出场:我们也叫轻轻,大家在一起,不吵不闹游戏多快乐。

  小朋友出场:我也叫轻轻,每次回家我都轻轻敲门,妈妈说我有礼貌。

  二、 讨论:

  1、 刚才你们看到了谁?他们叫什么名字?

  2、 他们为什么都叫轻轻?

  3、 轻轻走路、轻轻说话、轻轻敲门好不好?为什么?

  三、 游戏《躲过大灰狼》

  老师扮大灰狼,幼儿扮小兔。大灰狼背对着小兔在张望,小兔们一个个从大灰狼背后走过,有的搬椅子,有的喝水,还有的画画,如果发出较大的响声,大灰狼就转身去抓小兔。

  幼儿园托班教案 篇17

  目标:

  1、乐于在集体面前用动作来表现生活中洗澡的过程。

  2、体验与同伴一起模仿洗澡所带来的快乐。

  重点:乐意模仿洗澡的过程。

  难点:大胆的用动作来表现洗澡的过程。

  准备:

  录音机, 洗澡歌的磁带, 沐浴露瓶一个,玩具小狗一只。

  过程:

  1、复习律动《刷牙、洗脸、梳头》,导入活动。

  师:我们一起来刷牙、洗脸、梳头好吗?

  我们刷牙、洗脸洗好了,现在我们来洗澡,好吗?

  师:爸爸妈妈平时在家给小朋友洗澡,是怎样洗的呢?

  2、引导幼儿讲述并模仿洗澡的过程。

  师请个别幼儿讲述并模仿动作,师引导幼儿一起跟做。

  3、幼儿跟着音乐和老师一起洗澡一遍。(动作有所变化)

  4、刚才我们洗澡时,忘记了涂沐浴露,我们用沐浴露再洗一次,好吗?

  4、以游戏化的口吻,请小动物来检查幼儿是否洗干净了,适当的提出小手、肚皮等地方没有洗干净,要求重心再洗一次。动作变换。

  小结:小朋友洗澡洗的真干净,现在,我们和小狗一起来跳舞,好吗?

  5、 放《晚安》的音乐,幼儿和小动物一起跳舞,结束活动。

  幼儿园托班教案 篇18

  在孩子的眼中,球是个十分搞笑的“东西”,他们喜欢玩球,也能玩出各种花样:轻轻碰一碰圆圆的皮球,它就会向前滚动,碰到东西又会反弹回来;花皮球能够像陀螺一样在原地旋转,球上的花纹变化多端,色彩斑斓;还能够用手拍球,力气越大,球就跳得越高……在玩球的过程中能够锻炼孩子的动手操作、手眼配合等潜力,教师要创设多种安全、有序的球类游戏,让孩子们自由玩耍。

  一、婴幼儿行为分析

  ●孩子们在玩“赶小猪”的游戏,只见琪琪翘着小屁股,两只小手抓着皮球一步一步向前推,但是皮球却不“听话”,总是滚到其他地方,琪琪只好一向跟在后面追,抓到皮球后,他紧紧地抱着皮球回到原地,又专心地推起来。

  分析:托班孩子很喜欢玩滚球游戏,但他们手部的肌肉力量较弱,两臂用力不够均匀,控制球滚动方向的潜力较差,不能将球较准确地推到预定位置(方向),滚球时还常会出现手指将球挑起的现象。由于球会向不同方向滚动,不易控制,这也激发了孩子们玩耍的兴趣。

  ●佳音戴着小白兔头饰,不停地从筐里抓起纸球向“大灰狼”使劲扔去,扔一个纸球嘴里就说一声“打你”,她发现有几个纸球没扔出去,就又重新捡回来,用力扔出去。

  分析:不停地扔球和捡球是托班孩子乐意尝试的一种游戏方式,由于游戏中融入了故事情节和主角,使孩子很容易投入到游戏中。重复扔球和捡球的活动不仅仅有利于促进孩子两臂肌肉力量的协调发展,锻炼幼儿手腕的关节,还能提高身体动作的准确性和灵敏性。

  ●亮亮把一只皮球夹在两腿中间,慢慢地向前挪动,没走几步,皮球就滚落到地上,他急忙跑过去抱起皮球准备再夹时,胖胖夹着纸球稳稳地从他身边走过。他看了看胖胖夹的纸球,再看看自己手中的皮球,立刻转身跑到放球的地方,选了一只与胖胖一样的纸球。

  分析:活动中孩子不停地调换球,看似是一种“喜新厌旧”的行为表现,其实却反映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有了观察事物差别的意识和潜力,他们从中能发现各种大小不一、材质不一的球在活动中的不同玩法,并在不断调整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二、教师的支持行为

  1.在球类玩具中可放置一些像报纸那样比较柔软的纸,以及大小、形状、颜色各异的口袋等,让孩子动手制作纸球。教师可引导孩子把纸捏成球状(教师协助用透明胶贴好);也可请孩子将剩余的纸或散落在地上的纸捡起来,装在口袋里,扎紧口袋做成球,供孩子们踢着玩。这样既满足了孩子们玩的需求,又潜移默化地让孩子构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2.带给各种玩球活动中的辅助物,如纸棒、灌了水的可乐瓶、球网、大灰狼的纸板、圈等,所有的工具及材料务必是光滑的、安全的,大小、长短、高矮要适合此年龄段的孩子,摆放位置要便于孩子取放。工具的配置要有大有小,颜色上要有差异,能帮忙孩子构成大小匹配和色彩辨别的意识。

  3.在玩球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用心地参与孩子的活动,和孩子一齐探索各种球的玩法,经常和孩子一齐交流“你喜欢什么球”“你会怎样玩球”等,也可借助身体部位或各种材料来设置障碍物,增加玩球的难度,体验球的不同玩法和一球多玩的乐趣。

  4.为了让孩子尽情地玩球,教师还能够设置一些游戏情境(如赶小猪、小兔打大灰狼等),带给一些头饰,引导孩子投入到主角中,用球作为工具,透过扔、滚、抱、踢、推、拍、投等动作练习,提高孩子玩球的兴趣并发展技能。

  5.在场地上放置各种大小不一、材质不一的球。由于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有平行游戏的特点,因此各种球的数量要充足,以满足所有孩子玩球的需要。

  三、活动推荐

  1.冬季不要在水泥地或结冰时玩球,避免摔倒受伤。夏季可在阴凉处进行玩球游戏,每次时间不宜过长,强度不宜过大。提醒孩子在活动中、活动后适量喝水,活动中关注出汗多的孩子并及时帮其擦汗。

  2.玩球时教师要巡回观察指导,当孩子出现危险动作时要及时引导、劝阻。活动中教师不要将要求强加于孩子,以顺应孩子为宜,持续孩子快乐的情绪和活动的兴趣。

  3.在孩子兴趣消退的时候教师应及时带给新的材料,透过示范和启发等方式激发孩子产生新的玩球兴趣,鼓励孩子们玩出新花样,并在快乐的情绪中敢于尝试难度更高的玩球游戏。

  4.游戏中教师不要忽视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如物归原处、不在地上爬、不用手中的物品攻击同伴等。为了便于孩子养成物归原处的习惯,在放置球的筐上可用图片或照片给予提示,帮忙孩子在游戏后能主动将球放回原处。

  5.可透过“家园之窗”或其他方式,向家长宣传亲子玩球的益处和作用,并推荐多种游戏方法,指导家长和孩子一齐玩球,共同感受其中的乐趣。

  ◆材料准备:晴朗的天气里,在场地上放置各种大小各异、材料不同的球类及一些辅助物品,如篮球架、球拍、纸棒等。在另一片场地可设置一些障碍物,如独木桥、拱形的山洞等,让孩子尽情玩耍。

  ◆观察要点:孩子喜欢玩哪一类球(羊角球、大小充气球、小足球、实心软球等);玩球时出现哪些动作(扔、滚、抛、踢、推、拍等);玩球时的动作是否协调;是否有与同伴一齐玩的意向(模仿别人玩、和别人一齐玩)。

  附:游戏活动举例

  活动一:滚皮球

  ◆材料准备:大纸箱、小滑梯、皮球或纸球。

  ◆观察要点:孩子是否能较准确地将球滚进纸箱内;孩子在活动中有没有产生新的玩法和行为表现。

  活动二:传球

  ◆材料准备:皮球一只。

  ◆观察要点:孩子对传球活动是否感兴趣;偏爱哪一种传球方式;孩子之间是否有语言交流;孩子在活动中有没有产生新的玩法和行为表现。

  附:小群众活动举例

  玩皮球

  ◆活动目标

  愿意摸摸、说说、玩玩皮球,初步感知皮球的特征,体验玩球的快乐。

  ◆活动准备

  三种颜色(红、黄、绿)不同触感和大小的皮球,布袋。

  ◆活动过程

  1.感知皮球的特征:引发孩子对皮球的兴趣,观察皮球的特征。

  2.玩皮球:引导孩子滚皮球、抛皮球、钻山洞(多样玩法)。

  3.念儿歌:欣赏儿歌,尝试边念儿歌边玩球。

  4.结束:送皮球“回家”。

  幼儿园托班教案 篇19

  活动目标:

  1、透过游戏,辨别感受两种强弱不同的音乐。

  2、幼儿投入情景表演,在欢乐的气氛下进行模仿律动,感受游戏的乐趣。

  重点:

  透过游戏,辨别感受两种强弱不同的音乐

  难点:

  幼儿投入情景表演,进行模仿律动

  物质准备:

  鼠妈妈、老猫的头饰,蛋糕盒子,请配班老师表演猫,两段强弱不同的音乐

  经验准备:

  幼儿明白“小老鼠上灯台”的故事,并会玩相应的律动游戏

  活动过程:

  流程:引题――小老鼠拿蛋糕――结束

  一、引题

  教师带领幼儿玩《小老鼠上灯台》律动游戏,请幼儿和老师一齐做。

  师:“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咕噜咕噜滚下来。”教师边念儿歌边带领幼儿做律动游戏2遍。

  师:“哎呀,小老鼠肚子饿了,但是又吃不到灯台上的油,那怎样办呀?”教师做努力想办法的样貌。

  师:“哦,我明白在厨房里有一块很大的蛋糕,我们去把蛋糕拿来吃好不好啊?但是啊那边有一只老猫守着,你们在那里等着,鼠妈妈先去看看。”

  二、小老鼠拿蛋糕

  1、教师示范

  音乐起,鼠妈妈跟音乐轻轻的走到厨房里拿起一块蛋糕,音乐变强,鼠妈妈赶快跑回家里。

  师:“鼠宝宝们,妈妈拿到了一块蛋糕,给妈妈鼓鼓掌。”(幼儿鼓掌)

  2、幼儿示范

  师:“你们看到刚刚鼠妈妈是怎样过去拿蛋糕的吗?”(轻轻的走过去的)

  师:“其实鼠妈妈过去拿蛋糕是有方法的,(音乐起)你们听当音乐轻轻的时候,就表示老猫睡着了,我们能够过去拿蛋糕了,当音乐变的很响的时候,就表示老猫要醒了,我们要赶快跑回家里来了,明白这个方法鼠宝宝们也能够去拿蛋糕了。哪位鼠宝宝愿意和鼠妈妈去拿蛋糕呢?”

  音乐起,教师请2位幼儿上前表演,提醒幼儿音乐的变化。

  音乐变强,师:“老猫要醒来了,快跑呀。”

  教师带领幼儿跑回家里。

  师:“我们又拿回来3块蛋糕,给我们鼓鼓掌吧。”

  3、幼儿群众表演

  (1)、教师在前面带领幼儿

  师:“鼠宝宝和鼠妈妈一齐去厨房拿蛋糕吧。”

  音乐起,教师在幼儿前面带领幼儿去拿蛋糕,提醒幼儿音乐的变化。

  音乐变强,师:“老猫要醒来了,快跑呀。”

  教师带领幼儿跑回家里。

  师:“哦,宝宝们真棒,拿到了那么多的蛋糕,我们鼓鼓掌。”

  (2)、教师跟在幼儿后面

  师:“你们看厨房里还有那么多蛋糕我们一齐把它全都拿出来好不好啊?”

  音乐起,老师在幼儿后面跟着幼儿去拿蛋糕,重点帮忙潜力较弱的幼儿。

  配班老师(老猫):喵呜,是谁呀?

  师:“快跑呀,老猫醒来了。”

  三、结束

  我们拿了那么多的蛋糕够我们吃上好几天的了,鼠宝宝们我们回去吃蛋糕喽(教师带领幼儿出教室)。

  幼儿园托班教案 篇20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口渴了要喝白开水。

  2、喜欢听故事、看表演。

  活动准备

  1、图片,故事磁带。

  2、小白兔、小花猫、兔妈妈头饰各一个。

  3、人手一杯凉开水。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一杯凉开水,让幼儿看看、说说、猜猜杯里装的是什么?有什么用。

  2、出示图片,讲述故事。故事讲到“好渴呀!好渴呀!”时,让幼儿说说该怎么办。然后教师继续讲故事,让幼儿听听兔妈妈是怎么说的,并一起模仿兔妈妈和小白兔、小花猫说的话。

  3、三位教师表演故事,鼓励幼儿参与。 ——三位教师分别扮演小白兔、小花猫和兔妈妈,幼儿可扮演小白兔和小花猫,重点练习对话部分。 ——最后请幼儿一起来喝水。

  白开水好喝吗?引导幼儿说出句子:“白开水,真好喝。白开水,真好喝。” 建议 在日常活动中教师千口家长也应有意识地与幼儿一起运用故事中的对话“你渴了,快来喝杯水吧!”和“白开水,真好喝。白开水,真好喝”。

  附:口渴了,怎么办? 一天,天气很热,小白兔走出他的蘑菇房子,去找他的好朋友小花猫踢球玩。 小白兔把球踢给小花猫,小花猫又把球踢给小白兔,玩得可开心啦!不一会儿,他们就玩得满头大汗,连衣服都湿透了。 小白兔和小花猫躲在大树下面,一边休息,一边说:“好渴呀!好渴呀!”兔妈妈看见了,就对他们说:“你们渴了,快来喝杯水吧! 小白兔和小花猫“咕噜咕噜”喝了一大杯水,喝完水,他们觉的好舒服呀!连声说:“白开水,真好喝。白开水,真好喝。”

  幼儿园托班教案 篇21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2、在歌曲意境感染下,体验喜爱杜鹃鸟的美好情感。

  重点难点在歌曲意境感染下,体验喜爱杜鹃鸟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幼儿已丰富关于杜鹃鸟的一些知识

  2、图谱(图文并茂)

  3、幼儿已认识“远方”“不理”“咕咕”“顽皮”四个词语

  教师活动一、复习歌曲《柳树姑娘》

  1、语言导入师:春天是个怎么样的季节?(幼儿自由回答)我们学过很多赞美春天的歌曲和舞蹈,你们想唱哪首歌来表达你对春天的喜欢?我们怎么样才能唱得更好听?(要求:用好听的声音、抒情优美地演唱)

  2、复习歌曲《柳树姑娘》:

  二、欣赏并学唱《顽皮的杜鹃》

  师:小朋友动听的歌声吸引来了一位动物朋友,让我们来看看它是谁?

  1、出示杜鹃鸟的图片:

  (1)师:原来是快乐的杜鹃鸟,它的叫声可真好听啊!谁能模仿一下杜鹃鸟的叫声?

  (2)简单了解杜鹃鸟叫声的特点。

  师:杜鹃鸟“咕咕”的叫声和别的小鸟“唧唧喳喳”的叫声不一样,它的“咕咕”的叫声第一声比第二声怎么样?(第一声比第二声声音要高,仿佛在唱歌一样。)

  2、欣赏歌曲《顽皮的杜鹃》。

  (1)师:今天金老师还带来了一首很有趣的,关于杜鹃鸟的歌曲,我们先来听一下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第一遍,欣赏歌曲录音,提问: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

  (2)教师分段清唱,边提问:歌曲里唱了些什么?歌曲里哪一句话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3、出示图谱:

  (1)提问:

  师:这首歌曲有点难,我们能用什么办法来尽快学会呢?

  (2)简单讲解图谱上的图文:(共有两张,一张代表一段歌曲,共有两段;要求幼儿讲话完整)

  (3)教师清唱一遍,让幼儿再次熟悉歌词。

  (4)幼儿尝试有节奏地根据图谱念歌词(适当加入动作提醒幼儿)。

  4、幼儿学唱歌曲:

  (1)师:我们先跟着FLASH,试着用慢的速度唱这首歌。(幼儿轻声跟唱)

  (2)解决问题:

  师:歌曲中还有哪句话唱起来有点困难?(难句练唱)

  (3)幼儿跟着图谱集体演唱歌曲。(教师提醒幼儿跟着钢琴的节奏、听清前奏,唱准第一句)

  (4)幼儿再次演唱歌曲师:你们喜欢杜鹃鸟吗?那我们应该怎么演唱这首歌?

  (要求:唱出喜爱杜鹃的感情;轻快、跳跃、有感情、用好听的声音演唱)。

  5、教师介绍歌曲。

  师:这是一首外国的非常有名的童谣,名字叫《顽皮的小杜鹃》,以后我们再来学习其它好听、有趣的外国童谣,好吗?

【幼儿园托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托班教案03-15

托班教案04-15

幼儿园托班美术教案12-26

托班幼儿园安全教案03-31

幼儿园托班《图书》教案03-29

幼儿园托班教案活动03-14

有关幼儿园托班教案03-14

关于幼儿园托班教案03-15

幼儿园托班教案精选03-15

幼儿园托班体育教案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