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的教案

时间:2022-06-14 16:32:22 教案 我要投稿

蚂蚁的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蚂蚁的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蚂蚁的教案

蚂蚁的教案1

  教学目标:

  1.感知儿谣的节奏,能根据语词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动作。

  2.体验游戏中的快乐。

  教具准备:

  PPT、铃鼓、刮弧、打棒、响板、《小蚂蚁》,磁扣,积木

  活动重点:

  体验"搬""推""拉""堆"四个动力语词。

  活动难点:

  感受十六分音符,体验合作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导森林里将要举办一场昆虫选美大赛。大赛需要搭建一个大舞台,那搭建舞台额任务交给谁了呢?(小蚂蚁)我们一起来听听,它是怎么工作的?(边听音乐,边感知动作)

  二、感知,体验儿谣中的动力语词。

  1、理解儿谣中的动作。

  小蚂蚁是怎样工作的?

  2、幼儿感受4种动力。

  老师协助演示搬,推,拉,堆。

  3、幼儿合作游戏。

  幼儿合作游戏,体验合作的快乐。

  三、乐器演奏

  1、传递游戏,发放乐器。

  喊着节奏口号传递乐器:拿----给----拿------给------

  2、乐器演奏--------师:我们三个队伍一起来,请注意,嘴巴念的每一个字都要拍到乐器上哦,小手小嘴,准备开始!

  --------分组轮奏表演,要求嘴巴念的每一个字都要拍到乐器上。

  3、结束选美大赛马上要开始了,我们快去看看吧。随音乐离场。

  活动反思:

  我们班的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比较好,非常喜欢跟着音乐做出各种肢体动作,而这样节奏鲜明,形象生动的儿谣适合幼儿感知节奏。

蚂蚁的教案2

  教学目标:

  1、熟读儿歌《小蚂蚁》

  2、培养儿童主动识字的兴趣,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3、受到讲文明、守纪律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出示开启诗

  (课件出示)师:亲爱的的小朋友,整个早晨,我一直看着你,怎样把每一寸晨光变成书本的跳跃,诵成玲珑的诗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晨诵。 昨天,漫天飞舞的雪花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好朋友,它就是可爱的雪娃娃,让我们男女生合作读这首儿歌。

  二、复习儿歌《雪娃娃》

  过渡:太阳公公抱走了雪娃娃,老师今天又给大家带来了另一位朋友,它是谁呢?(出示蚂蚁图片)

  三、学习新诗《小蚂蚁》

  师:对,是小蚂蚁,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写小蚂蚁的这首儿歌吧。

  1、师范读。

  2、生自读。

  3、指名读。(正音)

  请学生领读;齐读;男女生分别读;

  做动作读;填空读。

  4、问题:

  小蚂蚁见面为什么碰碰小胡须?为什么排队走?

  请你夸夸小蚂蚁。

  5、拓展:

  我们早晨见到小朋友怎么说?见到老师呢?

  真是有礼貌的好孩子。

  四、出示自编诗

  小朋友,有礼貌,早晨见面问个好。 早上好,早上好!新的一天来到了, 我们一起上晨诵。 指名读、齐读。

蚂蚁的教案3

  活动目标:

  1、学习观察画面,乐意想想、说说。

  2、感受小蚂蚁吃大西瓜的情趣。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大图书一本,小图书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西瓜和小蚂蚁画面———导入故事、引发兴趣重点提问:

  1、这是一片怎样的西瓜?

  2、谁可能会最早发现这片西瓜?

  小蚂蚁和大西瓜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我们一起来看《大西瓜和小蚂蚁》的故事。

  二、看看、说说、想想—————感受小蚂蚁吃大西瓜的情趣

  (一)四只蚂蚁吃西瓜重点提问:

  1、四只小蚂蚁看到这片大西瓜,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

  2、仔细看看,它们是怎么吃西瓜的?

  3、四只蚂蚁吃饱了吗?你从哪里看出他们已经吃饱了?

  4、西瓜还有这么多,浪费了又太可惜,那该怎么办?

  你们想了这么多的好办法,小蚂蚁向德办法会和我们一样吗?我们一起看下去。

  (二)大家一起吃西瓜重点提问:

  1、四只小蚂蚁能搬动这片大西瓜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西瓜太大了,四只小蚂蚁是搬不动这片西瓜的,这可怎么办呀?

  小结:原来四只蚂蚁叫来了朋友们一起吃西瓜,许许多多蚂蚁们都来了,大家吃得多开心啊!一会儿,大西瓜全部吃完了,小蚂蚁们高兴地对四只蚂蚁说:“谢谢你们”!

  三、完整欣赏—————进一步感受小蚂蚁吃大西瓜的情趣

  幼儿人手一份,自由说说故事。

  活动反思:

  小班年龄段的幼儿,经常会关注粗浅的东西,更深些的细节方面的内容并没有意识关注,本次活动内容是让孩子既关注大的方面(大西瓜的变化),也关注到小的方面(小蚂蚁在流口水、小蚂蚁的动作等)。为达到目标的有效性,我主要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小蚂蚁的动作,学一学小蚂蚁的动作,从学习动作中体验情趣。活动中,我班幼儿表现出了相当不错的表达能力。最后在整理故事内容讲述的环节,故事的优美度欠佳,应该再对语言进行斟酌,让幼儿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和故事的优美。

蚂蚁的教案4

  语言活动:逗蚂蚁

  活动目标:

  1、 理解儿歌内容,知道生活中不同饭菜的名称。

  2、 能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跟老师互念儿歌,并能根据已有经验简单仿编。

  3、 感受儿歌所表现的天真烂漫的儿童情趣。

  活动准备:

  蚂蚁妈妈头饰,小蚂蚁胸贴,不同饭菜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事先让幼儿带蚂蚁胸贴玩蚂蚁搬豆的游戏

  师:小蚂蚁们,东西搬累了吧,让我们坐下来休息吧!

  师戴蚂蚁妈妈头饰:我是蚂蚁妈妈!我为蚂蚁宝宝们准备可口的饭菜呢,现在我要喊我的宝宝来吃饭了。对幼儿“蚂蚁宝宝们,来吃饭拉!”

  来看看,有什么吃的吧!

  二、学儿歌

  1、教师范念儿歌。

  2、提问:蚂蚁妈妈叫小蚂蚁干什么呀?

  吃的什么饭?什么菜?用的什么筷?什么碗?

  蚂蚁妈妈做的饭好吃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蚂蚁是怎么吃的?

  3、 师:现在你们都是蚂蚁宝宝,我是谁呀?我也要来喊宝宝吃饭喽!你们可要回答妈妈吃的什么饭菜哦!

  ⑴引导幼儿念儿歌2遍

  ⑵请一幼儿饰蚂蚁妈妈1遍

  ⑶请一幼儿饰蚂蚁爸爸1遍

  三、创编儿歌

  师:小蚂蚁们,你们平时除了吃过白米饭,还吃过什么饭啊?

  除了吃过炒青菜,还吃过什么菜呢?

  请你想一想,然后跟你旁边的朋友说一说。

  请个别幼儿交流。

  师:那接下来把我们爱吃的饭菜放进儿歌里,好吗?

  现在蚂蚁妈妈又要来问了“小蚂蚁,来呀来,快快来吃饭,什么饭……”

  四、游戏

  两个小朋友一组,一个做妈妈,一个做宝宝,一问一答,把你想到的好吃的饭菜放进儿歌里。

  五、结尾

  小蚂蚁吃饱了,要出去散步了,让我们一个跟好一个慢慢去散步吧!

蚂蚁的教案5

  活动目标:

  1、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优美的语言,让幼儿懂得乐于关心、帮助别人的人,才能生存、发展和拥有更多的朋友。

  2、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背景图一张;磁性教具:四只蚂蚁 树叶 小船 一条大青虫 四个小伞兵;蚂蚁头饰数量和幼儿人数一样多;蒲公英、青虫头饰各一个;配乐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一)出示“蚂蚁”,引出主题。

  1、看,它是谁?(小蚂蚁)你们喜欢小蚂蚁吗?

  2、今天我就来讲一个小蚂蚁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二)欣赏故事《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1、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

  讲述故事后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里有谁和谁?

  3、出示背景图,教师边演示教具边讲故事。

  讲述过程中提问:

  1)小河的对岸住着谁?

  2)一阵大风吹来,小蚂蚁坐的树叶小船怎么了?

  3)野地里有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

  4)蒲公英是怎样对待小蚂蚁的?

  5)小蚂蚁说了些什么?蒲公英妈妈又说了些什么?

  6)蒲公英妈妈为什么很感激小蚂蚁?

  7)小蚂蚁是怎样回到自己家的?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4、师生共同讨论。

  1)小蚂蚁和蒲公英为什么会成为好朋友?

  2)你有没有好朋友?他(她)是谁?为什么她(他)是你的好朋友?

  3)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她)是怎么办的?

  4)你能把你们之间互相帮助的事情表演出来吗?(请个别幼儿表演)

  5)你们得到别人帮助高不高兴?

  6)你们帮助了别人以后,心里感觉怎么样?

  5、 教师小结:

  只有乐于关心、帮助别人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帮助,才会有更多的朋友。这样我们的身边到处充满爱。

  活动反思:

  一节课上下来,基本都完成了活动目标,孩子们大部分都能仔细观察画面,从画面中人物表情的变化感知、理解画面内容,并看图简单的描述画面的主要内容,懂得在别人困难的时候应帮助别人,还能够学会倾听同伴的讲述,并大胆想象故事情节。五个环节层次清晰,层层递进让课堂活跃起来。但也发现很多的不足地方,这些是我需要反思的问题:

  1、整节课的气氛没有引导的很好,问的问题过多重复。

  2、这些课我和孩子互动不够多,幼儿的参与性也不够。

  3、孩子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孩子不太敢大胆回答问题,只是个别孩子举手回答,举手的永远都是那几个。

  4、在倾听同伴的讲述时,孩子有时还是会插话,这点还需要加强。

  以上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思考和反思的地方,现在的我也一直在反思自己的不足和需要加强的地方,相信通过不断的去反思和去学习一定有所进步。

蚂蚁的教案6

  活动背景:

  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有植物、动物、人物,让我们活的快乐,活的自由。大家都互相帮助对方、相亲相爱,到处泼洒满爱,成为了爱的世界!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理解“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的故事,激发幼儿对蒲公英和小蚂蚁的兴趣。

  2、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优美的语言,让幼儿懂得乐于关心、帮助他人的人,才可以生存、发展和拥有更多的好伙伴。

  3、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发展幼儿的倾听同伴谈话的习惯以及与人交谈的习惯。

  4、在教师的指导下扮演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的角色,体验角色的乐趣。

  活动准备:

  背景图片一张;磁性的教具:四只小蚂蚁、树叶、小船、一条大虫、四个小伞兵士;蚂蚁头饰数量和幼儿人数一样多;蒲公英妈妈和大虫的头饰各一个;配上故事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 问候,小朋友们,早上好!今天是星期几呀?

  (二) 热身:小朋友们来跟老师做一个手指操,好吗?一只手指变变变,变成毛毛虫;两只手指变变变,变成小白兔;三只手指变变变,变成小花猫;四只手指变变变,变成小狗;五只手指变变变,变成老虎……

  (三)出示“蚂蚁”,引出主题。

  1、 小朋友们,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它是谁呀?(小蚂蚁)你们喜欢小蚂蚁吗?

  2、 今天老师就来给小朋友们讲一个小蚂蚁的故事,故事名称:《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四)欣赏故事《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1、教师带有语言变化、动作来讲述故事内容。

  讲述故事后提问小朋友:1)故事的名称叫什么呀?2)故事里讲到了谁和谁呀?

  2、 出示背景图片,教师边演示教具边讲故事,分段讲述。

  1) 老师讲述故事的第一段:

  提问: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小朋友们猜猜小蚂蚁上了岸会发生了什么事情?

  2) 欣赏故事的第二段:

  提问:小蚂蚁上了岸发生了些什么事情?提醒幼儿用故事中好听的词来说说蒲公英妈妈。

  蒲公英妈妈是怎样对待小蚂蚁的?

  小蚂蚁是怎样对待蒲公英妈妈的?蒲公英妈妈说了些什么话?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解释笑盈盈、快活等词语。

  小蚂蚁离开了家,那它是怎么回到家里的?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故事中的小蚂蚁是如何回到家的。

  3、 欣赏故事的第三段:

  提问:小蚂蚁是怎样回到家的啊?

  听了这个故事,小朋友们想到了什么?

  4、幼儿自由交谈:幼儿交谈的过程中,老师四处巡查,到不同小组去与小朋友们一起讨论“听了这个故事,小朋友们想到了什么?”引导不说话、不

  讨论的小朋友开口谈论,想象丰富的讨论话题。

  5、个别发言:老师邀请举手举得好听话的小朋友来回答老师的问题,说说自己的想法。

  (五)师幼共同讨论。

  1)提问:小朋友们,你们有好朋友吗?

  当你遇到困难你的好伙伴是怎样去帮助你的?

  你们帮助了别人后,心里感觉是怎样的?开心、愉快……?

  你们得到别人的帮助后,心里感觉又是怎样的呢?

  2)老师请你们之间互相帮助他人的事情表演出来和小朋友们分享?老师要请表现最棒、安静、坐的好的小朋友。

  (六)教师总结:我们大家都有好朋友,只有乐于关心、帮助别人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帮助,我们应该互帮互助相亲相爱,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小伙伴。这样我们身边才会充满爱,到处都是爱。

  (七)延伸活动:小朋友们下次告诉老师你和你的好朋友是怎样去认识的,你们之间互相帮助过对方什么。

蚂蚁的教案7

  【活动目标】

  1、欣赏理解故事《小蚂蚁赶路》。

  2、懂得帮助别人能给他人带去温暖和欢乐。

  【活动准备】

  故事中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小蚂蚁赶路》。

  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猜测故事内容。

  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欣赏。

  二、分段理解故事内容。

  蒲公英(大石头、花生壳、鹅先生)是怎么帮助小蚂蚁的?

  三、讨论故事内容。

  小蚂蚁遇到下雨,都有谁帮助了他?

  你愿意帮助小蚂蚁吗?为什么?

  如果遇到下雨,你会怎样帮助身边的人?为什么?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教师小结:帮助别人能给别人带去温暖和快乐。

  四、说说自己怎样帮助别人。

  说说自己最想帮助谁?为什么?

  用角色表演的形式将自己帮助别人的计划表现出来。

  附故事:小蚂蚁赶路

  一天,小蚂蚁在野地里赶路。不知什么时候,天黑了下来。伴着闪电,隆隆的雷声震碎了满天乌云,雨点噼噼啪啪的'落了下来。

  蒲公英摇着翠绿的叶子,朝小蚂蚁喊道:“你快钻到我的叶子下避避雨吧!”

  小蚂蚁感激地对蒲公英说:“谢谢!”便转过身,钻到了蒲公英的叶片下。

  雨越下越大,离蒲公英不远处有一块大石头,他对小蚂蚁说:“雨水马上会将你冲走的,快爬到我的身上来吧!”“谢谢你!”大石头的话让小蚂蚁赶到心里热乎乎的。他匆匆地向大石头爬去。不多会儿,雨水便淹没了地上的花花草草……雨还在不停地下着,眼瞅着就要漫过大石头了。小蚂蚁吓哭了,唉,要是周围有棵大树多好啊!

  “小蚂蚁弟弟,你别哭。”一个花生壳儿飘过来,“快爬到我的壳儿里来吧!”“谢谢你!”小蚂蚁擦着眼泪,爬进了花生壳儿里。

  花生壳儿在水面上一摇一晃地漂着,小蚂蚁就像坐在小船里一样……花生壳儿漂到了河边,恰巧与鹅先生相遇了。鹅先生见小蚂蚁在花生壳儿里冷得缩成了一团儿,便说:“快钻进我的羽毛里,我送你回家!”“谢……谢谢……”小蚂蚁不知是冻的,还是激动的,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他钻进鹅先生那白白的羽毛里,觉得浑身暖暖的。此时,小蚂蚁心存感激,幸好一路上有这么多热心的朋友啊!要不是他们,恐怕就再也见不到家里的亲人了……

蚂蚁的教案8

  活动目标:

  1.学习并了解儿歌,感受儿歌所表现的“逗”趣。

  2.在游戏中体验边念儿歌边进行角色表演的快乐。

  3.初步学会用适当的词语更换儿歌中的饭菜名。

  4.喜欢欣赏儿歌,会大胆地朗诵。

  5.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

  课前自制黄米饭、炒青菜若干盘,毛竹筷一双,蚂蚁卡片两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1.猜一猜。师:小朋友,今天我们要请来一位客人,猜猜会是谁呢?

  2.喊一喊。师:哦,原来是蚂蚁啊,谁来把蚂蚁喊过来?

  3.想一想,说一说。师:我们想一个什么办法逗蚂蚁来呢?

  二、在游戏中学习儿歌,体验“逗”趣。

  1.逗引蚂蚁

  运用黄米饭与炒青菜逗引蚂蚁。

  2.学习儿歌,进行扮演。

  (1)教师朗诵儿歌,幼儿倾听。

  (2)幼儿在教师动作与语言的提示下朗诵儿歌。

  提醒幼儿注意整首儿歌的完整,加上动作朗诵。

  (3)玩游戏。根据儿歌内容,创设游戏情境。交代规则:先请两位蚂蚁躲在“洞”里,其他幼儿逗蚂蚁。第二遍,全体幼儿做蚂蚁,老师来逗蚂蚁。提醒蚂蚁们别忘了自己与老师的对话。

  三、创编儿歌

  1.启发幼儿想象并表达,要请蚂蚁再来做客,还可以准备别的什么菜呢?

  将新的米饭和菜的名称编到儿歌里,大家一起念一念,说一说。

  2.活动延伸:小朋友在家里也可以编新的逗蚂蚁的儿歌,和爸爸妈妈一起玩这个游戏。

  活动反思:

  上完这节小班语言研讨课,我收获颇多。从活动设计来看,目标难易适中,程序设计新颖,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儿歌,并创设情境使他们切身体会儿歌“逗”的主题。特别是活动中,我一改以往儿歌教学中听一听、学一学的模式,而是以猜一猜、想一想、逗一逗的形式导入活动,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直接深入活动的主题“逗趣”,挖掘了这首儿歌自身的游戏性、趣味性,充分发挥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使得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儿歌轻松愉快。

  在后面的集体进行角色扮演的环节中,虽然没有任何头饰或手偶,幼儿依然能沉浸在做蚂蚁的角色意识中,但由于情绪过于兴奋,他们没有理解边念儿歌边游戏的规则,一味地忙着来回搬运“米饭”,只有少数几名幼儿边玩游戏边念着儿歌。这给活动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遗憾。如果教师在觉察了幼儿异常兴奋之后,能采取有效措施提醒幼儿,使他们的注意力专注于游戏的同时能做到遵守游戏规则,相信后两次的游戏水平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小百科:蚂蚁是一种昆虫,别名蚁、玄驹、昆蜉、蚍蜉蚂,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膜翅目,蚁科。蚂蚁的种类繁多,世界上已知有11700多种,有21亚科283属,中国境内已确定的蚂蚁种类有600多种。

蚂蚁的教案9

  (一)活动目标:

  1.了解绘本图画内容,知道并学习蚂蚁团结协作、聪明、勤劳的优点。

  2.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游戏,敢于尝试一定难度的任务。

  3.愿意接受同伴的意见、建议,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ppt:《蚂蚁和西瓜》

  2.游戏辅助材料:糖果、桌子、椅子、垫子、双梯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绘本故事《蚂蚁和西瓜》

  1.谈话导入:今天方老师带来了几张有趣的图片,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出示ppt(1),你们的眼睛真亮,蚂蚁发现了一块大西瓜。

  2)幼儿猜测:蚂蚁会怎么做?

  3.出示ppt(2),蚂蚁合作撬西瓜。

  1)师:蚂蚁想了什么办法?观察图片,用了什么工具?怎么撬的?(一起用力往下压)中间这只蚂蚁在干什么?(原来他是蚂蚁队长啊)

  2)小结:在蚂蚁队长的指挥下,所有蚂蚁团结一心,一起用力撬西瓜。

  3)师:我们来帮帮蚂蚁撬西瓜吧,我来做队长发号使令。准备好,听我的口令“一、二、三,嗨!”

  4.出示ppt(3),蚂蚁分工分解西瓜。

  1)师:西瓜还在原地,聪明的蚂蚁又想了什么办法?(用铁铲去挖西瓜,分工合作)

  2)小结:有的用铲子铲西瓜瓤,有的用小吊车把西瓜瓤运到地上,有的在地上等着接西瓜瓤,还有的把西瓜瓤运回家,分工合作的真好!

  5.出示ppt(4),蚂蚁将西瓜皮也搬回家。

  1)师:小蚂蚁们打算把西瓜皮也搬回家去,怎么现在蚂蚁能搬动西瓜皮了(瓤没了就变轻了)。

  2)经验提升:这是一群怎样的小蚂蚁?

  6.幼儿讨论:蚂蚁为什么会取得成功呢?

  二、协作游戏:高处取糖

  1.蚂蚁们终于吃到了甜甜的西瓜,我们小朋友像小蚂蚁一样团结合作也能战胜很多的困难,刚才啊方老师也发现好吃的糖果,我们找找看在哪呢?

  2.师:可是那个糖好高呀,小朋友一个人能拿到那么高的的糖吗?怎么办呢?所以我们要一起合作想办法来拿到好吃的糖。嗯有两块大糖果,我们分成几组比较好?

  3. 选定组长。

  4. 介绍游戏的规则。

  1)师:在完成任务之前,听清楚两个要求:一、你可以用后面所有的材料想任何的办法但要注意安全;二、组员一起协商但也要听从队长的指挥。

  2)组长带领自己的组员协商方法,讨论方法的可行性

  3)分组实施自己的方案

  5. 教师适时指导,如果有的办法不安全,引导幼儿想想有没有更好更安全的方法。

  6. 先进行完的一组去帮助另一组,保护他们。

  7. 教师肯定各组幼儿的表现:好棒啊,我们终于拿到糖果了,表扬表扬自己。刚才方老师看到我们小朋友们都能听从队长的指挥,组员之间团结合作,相互保护完成任务。

  三、分享糖果

  师:现在我们来分享糖果咯!我相信今天的糖果我们尝到的不仅仅是甜蜜还有幸福!

蚂蚁的教案10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用书中有音乐活动《蚂蚁搬豆》,孩子们对小蚂蚁非常感兴趣。有一天,在户外活动中,有一个孩子大声的喊:“快来看呀,好多小蚂蚁呀!”孩子们蜂拥而上,叽叽喳喳,议论开来。我就想:利用孩子们“好奇”心理,让孩子们对蚂蚁有更近一步的了解。

  活动目标

  1、对小蚂蚁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等有一定了解。

  2、让孩子知道团结起来力气大的道理。

  3、在生活中,大家相互帮助,团结友爱。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知道团结起来力量大。

  难点:引导幼儿在生活中观察蚂蚁。

  活动准备

  活动前引导幼儿对蚂蚁进行观察;蚂蚁图片;PPT课件; 歌曲《蚂蚁搬豆》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准备活动。

  在音乐《蚂蚁搬豆》的乐曲声中,组织幼儿进活动室。

  二、基本活动。

  1、出示蚂蚁图片,幼儿观察蚂蚁外形特征。

  2、回忆自己观察到的蚂蚁特点。

  3、看PPT课件,对蚂蚁进一步了解。

  (重点:团结起来力量大。)

  讨论:“蚂蚁精神!”

  三、结束活动:

  游戏:“我是一只小蚂蚁。”

  四、延伸活动:

  绘画《蚂蚁精神》。(画出自己看到的“蚂蚁精神”)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能循序渐进的进行,孩子对蚂蚁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发展了幼儿的探索精神。采用丰富多样的方式,幼儿的情绪一直都很饱满。但是,在引导幼儿观察的时候,引导还不够:怎么样让蚂蚁出洞?蚂蚁队伍是怎么样的?蚂蚁之间是怎样合作的?……对幼儿的观察,应该进行记录,这样,孩子们的印象会更深刻。

蚂蚁的教案1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蚂蚁,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认识蚂蚁的种类。

  2、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课前已经寻找过蚂蚁,并认真观察过。

  2、幼儿每人一只空瓶子,瓶子里放一只蚂蚁。一面放大镜。

  3、蚂蚁图片。

  4、有关蚂蚁活动的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谜语:个子不大,能量不小,团结互助,勇敢勤劳,能啃骨头,会挖地道,行军作战,井井有条。让幼儿猜一猜这是什么小动物呢?幼儿回答:是蚂蚁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见过蚂蚁吗?在哪里见过蚂蚁?它们在干什么呢?(幼儿将之前观察蚂蚁的趣事进行回忆和讲述,鼓励幼儿大胆的说。)

  二、教师讲述

  1、教师讲述一件事情:有一天,我不小心把一小块面包掉到了地上,不一会儿,我就发现有一只蚂蚁在面包旁边转来转去,转了一会就走了。过了一会,就有一大群的蚂蚁成群结队的来了。它们把面包团团围住,最后这群蚂蚁把这块面包抬走了。

  2、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讨论。

  (1)在这块面包旁边,刚开始只有一只蚂蚁,怎么就来了一大群的蚂蚁呢?这只蚂蚁用什么办法通知其他的蚂蚁呢?幼儿互相讨论,鼓励幼儿各抒己见。教师播放蚂蚁活动的课件,让幼儿了解蚂蚁是借助气味互相传递消息的。蚂蚁是一群生活在一起的,没有一只蚂蚁是自己独立生活的。

  (2)小朋友们,蚂蚁那么小,为什么能搬动比自己身体大得多的食物,这是为什么呢?引导幼儿说出,蚂蚁虽然身体小却力气大,他们能够团结合作,团结就是力量。

  三、观察蚂蚁、认识蚂蚁、了解蚂蚁

  1、幼儿观察蚂蚁,并用语言描述蚂蚁的特征。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外部特征。观察前提问:蚂蚁的头长在哪里?头上有什么?身体长的什么样?让幼儿带着问题去观察。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瓶子里的蚂蚁的主要特征。描述的越详细越好。

  2、教师出示蚂蚁图片,小结蚂蚁的外部特征。蚂蚁的身体很小,有的是黑色,有的是咖啡色,头上有一对触角,身体是一节一节的,身体下面有三对足。引导幼儿讨论:蚂蚁的触角有什么用?

  3、给蚂蚁归类在这节课之前,幼儿已经了解了蜜蜂和蜻蜓的知识,知道蜜蜂和蜻蜓都是昆虫。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分类将蚂蚁归入昆虫类。

  4、了解蚂蚁的种类课件演示不同种类的蚂蚁,让幼儿认识并了解它们的名称。

  5、启发幼儿讨论蚂蚁的益处和害处。比如:刚才课件里看到的白蚁就是蚂蚁的一种,它们就是害充,对人类有很大的害处。

  四、活动延伸

  让幼儿到户外继续观察蚂蚁,并用画笔画出所观察到的蚂蚁。

  活动反思:

  在教学中所提出的问题,老师都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启发、引导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讨论,通过自己探究的过程寻求出正确的答案。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让幼儿看、说、想,培养了幼儿的动眼、动口、动手的能力。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课件的演示直观、形象,帮助幼儿很好的了解了蚂蚁的习性及蚂蚁的种类。让幼儿很感兴趣,他们就会很认真的去观察、去学习。在观察蚂蚁时,让幼儿用语言描述蚂蚁的特征,有的幼儿不会用连贯的语句说下来,或者说不清楚,所以老师要多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蚂蚁的教案12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探索、讨论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探究能力。

  3、通过活动使幼儿懂得爱护小动物。

  教学准备:

  蚂蚁图片、资料、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蚂蚁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小朋友,看看这是谁呀?(蚂蚁)

  请你说一说蚂蚁是什么样子的?

  1、幼儿回答。

  2、教师引导幼儿认识蚂蚁的外形特点。

  提问:蚂蚁的身体有几部分?

  哪三部分?(头、胸、腹)

  蚂蚁头上长得是什么?(一对触角、眼睛、嘴巴)

  蚂蚁有几条腿?长在哪里?(请幼儿点数)

  你见过什么颜色的蚂蚁?(棕色、黑色、白色、红色)

  3、小结:原来小蚂蚁由头、胸、腹组成,头上长着一对触角,一双眼睛和嘴巴,身上长着六条腿,蚂蚁还有不同颜色。

  二、通过观看图片,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1、蚂蚁的食性。

  你知道蚂蚁喜欢吃什么吗?(只要能吃的它都要吃)

  2、触角的作用。

  你知道蚂蚁的触角有什么用吗?(教师讲解)

  3、蚂蚁如何找到回家的路。

  蚂蚁喜欢在外面找东西吃,走了好远好远,你们想想它们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的家呢?

  小结:哦!蚂蚁有一种特殊的本领,每次蚂蚁离开自己的家去外面找食物的时候都会放一种气体叫“信息素”,所以不管蚂蚁离自己的家有多远它们都能随着气味找到自己的家。

  4、蚂蚁的家

  刚才我们知道了蚂蚁能闻着气味回到自己的家,我们一起来看看蚂蚁的家。

  5.蚂蚁的分工。

  蚂蚁的家真大呀!那你们知道蚂蚁的家里有谁吗?它们分别是

  蚁后:负责产卵雌蚁:具有圣旨能力雄蚁:男性

  工蚁:照顾蚂蚁,找食物兵蚁:保护蚁后的安全。幼虫:没有长大的蚂蚁。

  4、蚂蚁的作用

  小朋友知道了蚂蚁大大的家族,那你知道蚂蚁的用处吗?

  1.)药用,可以治病

  2)预报天气,下雨时蚂蚁常搬家到高处

  3)清理环境:搬走我们丢弃的食物、碎渣、昆虫尸体等。

  4)可以松土:让花草树木更容易扎根生长。

  5)保护蚂蚁。

  蚂蚁的作用很大,我们人类能不能伤害它们?我们要怎么做呢?

  三、活动延伸

  通过观察,小朋友知道了蚂蚁分为几个部分?

  头上长了什么?

  有几条腿?长在哪里?

  请小朋友用你观察到的,给蚂蚁画上触角、和腿。

蚂蚁的教案13

  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我观察到幼儿对手指印画非常有兴趣,总是在寻找机会来印一印,画一画 ,而中班的幼儿更是对“自己的小手能做什么”,充满了好奇和兴趣,在活动的时候弄的满手都是颜料也乐此不疲。由此,我设计了这节用手来做画的《小蚂蚁》活动。让幼儿用大拇指、中指、小拇指印出小蚂蚁的外型特征,激发幼儿对手指印画的兴趣,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发展幼儿的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蚂蚁的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

  2、学习用大拇指、中指、小拇指印出小蚂蚁的外型特征,激发幼儿对手指印画的兴趣。

  3、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印泥,记号笔、纸张、抹布若干。

  2、蚂蚁图片。

  活动过程:

  一、语言引导,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二、观看蚂蚁图片,了解蚂蚁的身体构造。知道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长有一对触角,身体下面有六条腿,属于昆虫的一种。通过欣赏蚂蚁图画,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三、教师范画,幼儿掌握绘画的方法。

  (1) 个别幼儿尝试印画,找出印画的方法。

  (2) 教师讲解手印画印小蚂蚁的方法,知道印画的顺序。

  四、幼儿绘画,教师提出注意事项,并进行个别指导。

  (1)印之前要想一想用什么手指印小蚂蚁身体的各个部分

  (2)印完后要擦干净。

  五、展示作品,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反思:

  活动中引导幼儿看看、说说、做做、画画等多种感官参与,让幼儿兴致勃勃地去观察,动手去研究问题,探求新知,寻求发现。寻找孩子绘画中的闪光点,帮助孩子增强自信心用语言安抚与鼓励,帮助放松心情减轻对绘画的畏惧和压力。

蚂蚁的教案14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蚂蚁有自己的生活习性,适应陆地上的生活。

  2、 蚂蚁的身体分成头、胸、腹三个部分,头上有触礁,胸上长有六只脚。

  过程与方法

  1、 用图画尽可能准确的画出蚂蚁的身体。

  2、 想办法解决观察过程中的问题,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观察研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以细心、小心的态度观察蚂蚁,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经历用不同方法观察蚂蚁的过程,初步体会动物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观察蚂蚁过程中不干扰蚂蚁,室外观察蚂蚁的安全性。

  【教学准备】

  每组:少许面包,少许白糖、和死掉的昆虫,放大镜。

  教师准备:装在玻璃瓶里的蚂蚁、白志、放大镜、小盆子、小石块。

  【教学过程】

  一、课前布置找蚂蚁

  1、 课前找蚂蚁的要求:在校园找到蚂蚁;不惊扰蚂蚁;不捉蚂蚁。

  2、 学生找蚂蚁,最好能找到蚂蚁的窝。

  3、 关注:学生是否按要求找蚂蚁。

  4、 设计意图:为观察蚂蚁找到合适地点。

  二、观察蚂蚁

  (一)室外观察蚂蚁

  1、 交流有关蚂蚁的经验。

  2、 观察蚂蚁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观察蚂蚁的方法。

  3、 教师整理学生的意见并根据学生意见适当补充观察的注意事项。

  4、 学生到校园找好的地方观察蚂蚁。

  5、 关注:学生是否能在不干扰蚂蚁的情况下观察蚂蚁;是否能观察到蚂蚁的身体结构、吃食、运动、群体关系等方面的信息,是否认真记录。

  6、 设计意图:尝试用不同方法观察蚂蚁;通过观察了解蚂蚁在身体结构、吃食、运动、群体关系等方面的信息。

  (二)室内观察蚂蚁(用于补充室外观察的不足或校园内找不到蚂蚁的情况)

  1、 教师问:“蚂蚁要乱跑,怎样才能很好的观察蚂蚁呢?”

  2、 学生讨论方法,教师整理。

  3、 选用合理的方法进行限制蚂蚁活动而又不伤害蚂蚁的观察并记录。

  4、 关注:学生是否能在真正不伤害蚂蚁的情况下观察蚂蚁,是否能观察到蚂蚁的身体结构、和运动方面的信息并记录。

  5、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尝试用不同方法观察蚂蚁;通过观察了解蚂蚁在身体结构、运动等方面的信息。

  三、交流发现

  1、 学生交流观察中的发现。

  2、 组织学生并适当提问使学生交流更顺畅和清晰,适当提供信息以帮助学生解答观察中的问题。

  3、 关注:学生对同学意见是否愿意倾听。

  4、 设计意图:培养倾听的习惯;获得更多有关蚂蚁的信息。

  (备注:如果是室内观察,注意送蚂蚁回家。)

蚂蚁的教案15

  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进一步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仔细观察画面,尝试用恰当词汇描述小蚂蚁的动作,初步理解动词“拉”、“推”、“搬”、“抬”、“撑”和“摇”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大书、有关蚂蚁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活动

  出现蚂蚁的图片,幼儿观察。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小动物,它长得怎么样,你们知道它们生活在哪里吗?它们喜欢吃什么?是怎样活动的?”

  二、 阅读活动

  1、 阅读封面。引导幼儿观察封面,了解故事名称,并初步知道一些蚂蚁的习性。

  2、 第1页:这是哪儿,小蚂蚁在干什么?旁边的草地上有什么?

  3、 第2页:小蚂蚁发现了什么?小蚂蚁要做什么?你想用什么词来描述它们的动作?你能学学它们的动作吗? 请幼儿一边念这个动词,一边做这个动作。

  4、 第3页:它们又在干什么?你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蚂蚁的动作吗?请你学一学,请幼儿一边念这个动词,一边做这个动作。

  5、 第4页:小蚂蚁又发现什么?它们是怎样运送这些小米粒的?用什么词来形容蚂蚁的动作,大家来学一学这个动作,请幼儿一边做这个动作,一边念这个动词。

  6、 第5页:小蚂蚁还发现什么食物?小蚂蚁是怎样运送碎饼干的?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蚂蚁的动作?我们来学一学蚂蚁的动作。

  7、 第6页:下雨了,谁去躲雨了?她们是怎么躲雨的?小蚂蚁是怎么躲雨的?

  8、 第7页:什么东西是小蚂蚁的船?小蚂蚁怎样把它的食物运回家的?

  三、 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四、 阅读文本。

  教师逐页展示图画,边观察图画,边阅读下面的文字,重点理解每页用到的动词。

《蚂蚁的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蚂蚁的教案】相关文章:

蚂蚁的教案10-11

蚂蚁的教案06-14

观察蚂蚁的教案06-16

《蚂蚁搬家》教案04-13

蚂蚁大班教案11-07

小蚂蚁的教案06-04

《小蚂蚁》教案01-16

《蚂蚁的救助》教案07-08

《上天的蚂蚁》教案04-07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蚂蚁的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蚂蚁的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蚂蚁的教案

蚂蚁的教案1

  教学目标:

  1.感知儿谣的节奏,能根据语词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动作。

  2.体验游戏中的快乐。

  教具准备:

  PPT、铃鼓、刮弧、打棒、响板、《小蚂蚁》,磁扣,积木

  活动重点:

  体验"搬""推""拉""堆"四个动力语词。

  活动难点:

  感受十六分音符,体验合作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导森林里将要举办一场昆虫选美大赛。大赛需要搭建一个大舞台,那搭建舞台额任务交给谁了呢?(小蚂蚁)我们一起来听听,它是怎么工作的?(边听音乐,边感知动作)

  二、感知,体验儿谣中的动力语词。

  1、理解儿谣中的动作。

  小蚂蚁是怎样工作的?

  2、幼儿感受4种动力。

  老师协助演示搬,推,拉,堆。

  3、幼儿合作游戏。

  幼儿合作游戏,体验合作的快乐。

  三、乐器演奏

  1、传递游戏,发放乐器。

  喊着节奏口号传递乐器:拿----给----拿------给------

  2、乐器演奏--------师:我们三个队伍一起来,请注意,嘴巴念的每一个字都要拍到乐器上哦,小手小嘴,准备开始!

  --------分组轮奏表演,要求嘴巴念的每一个字都要拍到乐器上。

  3、结束选美大赛马上要开始了,我们快去看看吧。随音乐离场。

  活动反思:

  我们班的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比较好,非常喜欢跟着音乐做出各种肢体动作,而这样节奏鲜明,形象生动的儿谣适合幼儿感知节奏。

蚂蚁的教案2

  教学目标:

  1、熟读儿歌《小蚂蚁》

  2、培养儿童主动识字的兴趣,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3、受到讲文明、守纪律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出示开启诗

  (课件出示)师:亲爱的的小朋友,整个早晨,我一直看着你,怎样把每一寸晨光变成书本的跳跃,诵成玲珑的诗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晨诵。 昨天,漫天飞舞的雪花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好朋友,它就是可爱的雪娃娃,让我们男女生合作读这首儿歌。

  二、复习儿歌《雪娃娃》

  过渡:太阳公公抱走了雪娃娃,老师今天又给大家带来了另一位朋友,它是谁呢?(出示蚂蚁图片)

  三、学习新诗《小蚂蚁》

  师:对,是小蚂蚁,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写小蚂蚁的这首儿歌吧。

  1、师范读。

  2、生自读。

  3、指名读。(正音)

  请学生领读;齐读;男女生分别读;

  做动作读;填空读。

  4、问题:

  小蚂蚁见面为什么碰碰小胡须?为什么排队走?

  请你夸夸小蚂蚁。

  5、拓展:

  我们早晨见到小朋友怎么说?见到老师呢?

  真是有礼貌的好孩子。

  四、出示自编诗

  小朋友,有礼貌,早晨见面问个好。 早上好,早上好!新的一天来到了, 我们一起上晨诵。 指名读、齐读。

蚂蚁的教案3

  活动目标:

  1、学习观察画面,乐意想想、说说。

  2、感受小蚂蚁吃大西瓜的情趣。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大图书一本,小图书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西瓜和小蚂蚁画面———导入故事、引发兴趣重点提问:

  1、这是一片怎样的西瓜?

  2、谁可能会最早发现这片西瓜?

  小蚂蚁和大西瓜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我们一起来看《大西瓜和小蚂蚁》的故事。

  二、看看、说说、想想—————感受小蚂蚁吃大西瓜的情趣

  (一)四只蚂蚁吃西瓜重点提问:

  1、四只小蚂蚁看到这片大西瓜,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

  2、仔细看看,它们是怎么吃西瓜的?

  3、四只蚂蚁吃饱了吗?你从哪里看出他们已经吃饱了?

  4、西瓜还有这么多,浪费了又太可惜,那该怎么办?

  你们想了这么多的好办法,小蚂蚁向德办法会和我们一样吗?我们一起看下去。

  (二)大家一起吃西瓜重点提问:

  1、四只小蚂蚁能搬动这片大西瓜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西瓜太大了,四只小蚂蚁是搬不动这片西瓜的,这可怎么办呀?

  小结:原来四只蚂蚁叫来了朋友们一起吃西瓜,许许多多蚂蚁们都来了,大家吃得多开心啊!一会儿,大西瓜全部吃完了,小蚂蚁们高兴地对四只蚂蚁说:“谢谢你们”!

  三、完整欣赏—————进一步感受小蚂蚁吃大西瓜的情趣

  幼儿人手一份,自由说说故事。

  活动反思:

  小班年龄段的幼儿,经常会关注粗浅的东西,更深些的细节方面的内容并没有意识关注,本次活动内容是让孩子既关注大的方面(大西瓜的变化),也关注到小的方面(小蚂蚁在流口水、小蚂蚁的动作等)。为达到目标的有效性,我主要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小蚂蚁的动作,学一学小蚂蚁的动作,从学习动作中体验情趣。活动中,我班幼儿表现出了相当不错的表达能力。最后在整理故事内容讲述的环节,故事的优美度欠佳,应该再对语言进行斟酌,让幼儿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和故事的优美。

蚂蚁的教案4

  语言活动:逗蚂蚁

  活动目标:

  1、 理解儿歌内容,知道生活中不同饭菜的名称。

  2、 能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跟老师互念儿歌,并能根据已有经验简单仿编。

  3、 感受儿歌所表现的天真烂漫的儿童情趣。

  活动准备:

  蚂蚁妈妈头饰,小蚂蚁胸贴,不同饭菜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事先让幼儿带蚂蚁胸贴玩蚂蚁搬豆的游戏

  师:小蚂蚁们,东西搬累了吧,让我们坐下来休息吧!

  师戴蚂蚁妈妈头饰:我是蚂蚁妈妈!我为蚂蚁宝宝们准备可口的饭菜呢,现在我要喊我的宝宝来吃饭了。对幼儿“蚂蚁宝宝们,来吃饭拉!”

  来看看,有什么吃的吧!

  二、学儿歌

  1、教师范念儿歌。

  2、提问:蚂蚁妈妈叫小蚂蚁干什么呀?

  吃的什么饭?什么菜?用的什么筷?什么碗?

  蚂蚁妈妈做的饭好吃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蚂蚁是怎么吃的?

  3、 师:现在你们都是蚂蚁宝宝,我是谁呀?我也要来喊宝宝吃饭喽!你们可要回答妈妈吃的什么饭菜哦!

  ⑴引导幼儿念儿歌2遍

  ⑵请一幼儿饰蚂蚁妈妈1遍

  ⑶请一幼儿饰蚂蚁爸爸1遍

  三、创编儿歌

  师:小蚂蚁们,你们平时除了吃过白米饭,还吃过什么饭啊?

  除了吃过炒青菜,还吃过什么菜呢?

  请你想一想,然后跟你旁边的朋友说一说。

  请个别幼儿交流。

  师:那接下来把我们爱吃的饭菜放进儿歌里,好吗?

  现在蚂蚁妈妈又要来问了“小蚂蚁,来呀来,快快来吃饭,什么饭……”

  四、游戏

  两个小朋友一组,一个做妈妈,一个做宝宝,一问一答,把你想到的好吃的饭菜放进儿歌里。

  五、结尾

  小蚂蚁吃饱了,要出去散步了,让我们一个跟好一个慢慢去散步吧!

蚂蚁的教案5

  活动目标:

  1、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优美的语言,让幼儿懂得乐于关心、帮助别人的人,才能生存、发展和拥有更多的朋友。

  2、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背景图一张;磁性教具:四只蚂蚁 树叶 小船 一条大青虫 四个小伞兵;蚂蚁头饰数量和幼儿人数一样多;蒲公英、青虫头饰各一个;配乐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一)出示“蚂蚁”,引出主题。

  1、看,它是谁?(小蚂蚁)你们喜欢小蚂蚁吗?

  2、今天我就来讲一个小蚂蚁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二)欣赏故事《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1、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

  讲述故事后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里有谁和谁?

  3、出示背景图,教师边演示教具边讲故事。

  讲述过程中提问:

  1)小河的对岸住着谁?

  2)一阵大风吹来,小蚂蚁坐的树叶小船怎么了?

  3)野地里有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

  4)蒲公英是怎样对待小蚂蚁的?

  5)小蚂蚁说了些什么?蒲公英妈妈又说了些什么?

  6)蒲公英妈妈为什么很感激小蚂蚁?

  7)小蚂蚁是怎样回到自己家的?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4、师生共同讨论。

  1)小蚂蚁和蒲公英为什么会成为好朋友?

  2)你有没有好朋友?他(她)是谁?为什么她(他)是你的好朋友?

  3)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她)是怎么办的?

  4)你能把你们之间互相帮助的事情表演出来吗?(请个别幼儿表演)

  5)你们得到别人帮助高不高兴?

  6)你们帮助了别人以后,心里感觉怎么样?

  5、 教师小结:

  只有乐于关心、帮助别人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帮助,才会有更多的朋友。这样我们的身边到处充满爱。

  活动反思:

  一节课上下来,基本都完成了活动目标,孩子们大部分都能仔细观察画面,从画面中人物表情的变化感知、理解画面内容,并看图简单的描述画面的主要内容,懂得在别人困难的时候应帮助别人,还能够学会倾听同伴的讲述,并大胆想象故事情节。五个环节层次清晰,层层递进让课堂活跃起来。但也发现很多的不足地方,这些是我需要反思的问题:

  1、整节课的气氛没有引导的很好,问的问题过多重复。

  2、这些课我和孩子互动不够多,幼儿的参与性也不够。

  3、孩子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孩子不太敢大胆回答问题,只是个别孩子举手回答,举手的永远都是那几个。

  4、在倾听同伴的讲述时,孩子有时还是会插话,这点还需要加强。

  以上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思考和反思的地方,现在的我也一直在反思自己的不足和需要加强的地方,相信通过不断的去反思和去学习一定有所进步。

蚂蚁的教案6

  活动背景:

  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有植物、动物、人物,让我们活的快乐,活的自由。大家都互相帮助对方、相亲相爱,到处泼洒满爱,成为了爱的世界!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理解“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的故事,激发幼儿对蒲公英和小蚂蚁的兴趣。

  2、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优美的语言,让幼儿懂得乐于关心、帮助他人的人,才可以生存、发展和拥有更多的好伙伴。

  3、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发展幼儿的倾听同伴谈话的习惯以及与人交谈的习惯。

  4、在教师的指导下扮演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的角色,体验角色的乐趣。

  活动准备:

  背景图片一张;磁性的教具:四只小蚂蚁、树叶、小船、一条大虫、四个小伞兵士;蚂蚁头饰数量和幼儿人数一样多;蒲公英妈妈和大虫的头饰各一个;配上故事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 问候,小朋友们,早上好!今天是星期几呀?

  (二) 热身:小朋友们来跟老师做一个手指操,好吗?一只手指变变变,变成毛毛虫;两只手指变变变,变成小白兔;三只手指变变变,变成小花猫;四只手指变变变,变成小狗;五只手指变变变,变成老虎……

  (三)出示“蚂蚁”,引出主题。

  1、 小朋友们,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它是谁呀?(小蚂蚁)你们喜欢小蚂蚁吗?

  2、 今天老师就来给小朋友们讲一个小蚂蚁的故事,故事名称:《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四)欣赏故事《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1、教师带有语言变化、动作来讲述故事内容。

  讲述故事后提问小朋友:1)故事的名称叫什么呀?2)故事里讲到了谁和谁呀?

  2、 出示背景图片,教师边演示教具边讲故事,分段讲述。

  1) 老师讲述故事的第一段:

  提问: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小朋友们猜猜小蚂蚁上了岸会发生了什么事情?

  2) 欣赏故事的第二段:

  提问:小蚂蚁上了岸发生了些什么事情?提醒幼儿用故事中好听的词来说说蒲公英妈妈。

  蒲公英妈妈是怎样对待小蚂蚁的?

  小蚂蚁是怎样对待蒲公英妈妈的?蒲公英妈妈说了些什么话?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解释笑盈盈、快活等词语。

  小蚂蚁离开了家,那它是怎么回到家里的?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故事中的小蚂蚁是如何回到家的。

  3、 欣赏故事的第三段:

  提问:小蚂蚁是怎样回到家的啊?

  听了这个故事,小朋友们想到了什么?

  4、幼儿自由交谈:幼儿交谈的过程中,老师四处巡查,到不同小组去与小朋友们一起讨论“听了这个故事,小朋友们想到了什么?”引导不说话、不

  讨论的小朋友开口谈论,想象丰富的讨论话题。

  5、个别发言:老师邀请举手举得好听话的小朋友来回答老师的问题,说说自己的想法。

  (五)师幼共同讨论。

  1)提问:小朋友们,你们有好朋友吗?

  当你遇到困难你的好伙伴是怎样去帮助你的?

  你们帮助了别人后,心里感觉是怎样的?开心、愉快……?

  你们得到别人的帮助后,心里感觉又是怎样的呢?

  2)老师请你们之间互相帮助他人的事情表演出来和小朋友们分享?老师要请表现最棒、安静、坐的好的小朋友。

  (六)教师总结:我们大家都有好朋友,只有乐于关心、帮助别人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帮助,我们应该互帮互助相亲相爱,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小伙伴。这样我们身边才会充满爱,到处都是爱。

  (七)延伸活动:小朋友们下次告诉老师你和你的好朋友是怎样去认识的,你们之间互相帮助过对方什么。

蚂蚁的教案7

  【活动目标】

  1、欣赏理解故事《小蚂蚁赶路》。

  2、懂得帮助别人能给他人带去温暖和欢乐。

  【活动准备】

  故事中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小蚂蚁赶路》。

  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猜测故事内容。

  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欣赏。

  二、分段理解故事内容。

  蒲公英(大石头、花生壳、鹅先生)是怎么帮助小蚂蚁的?

  三、讨论故事内容。

  小蚂蚁遇到下雨,都有谁帮助了他?

  你愿意帮助小蚂蚁吗?为什么?

  如果遇到下雨,你会怎样帮助身边的人?为什么?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教师小结:帮助别人能给别人带去温暖和快乐。

  四、说说自己怎样帮助别人。

  说说自己最想帮助谁?为什么?

  用角色表演的形式将自己帮助别人的计划表现出来。

  附故事:小蚂蚁赶路

  一天,小蚂蚁在野地里赶路。不知什么时候,天黑了下来。伴着闪电,隆隆的雷声震碎了满天乌云,雨点噼噼啪啪的'落了下来。

  蒲公英摇着翠绿的叶子,朝小蚂蚁喊道:“你快钻到我的叶子下避避雨吧!”

  小蚂蚁感激地对蒲公英说:“谢谢!”便转过身,钻到了蒲公英的叶片下。

  雨越下越大,离蒲公英不远处有一块大石头,他对小蚂蚁说:“雨水马上会将你冲走的,快爬到我的身上来吧!”“谢谢你!”大石头的话让小蚂蚁赶到心里热乎乎的。他匆匆地向大石头爬去。不多会儿,雨水便淹没了地上的花花草草……雨还在不停地下着,眼瞅着就要漫过大石头了。小蚂蚁吓哭了,唉,要是周围有棵大树多好啊!

  “小蚂蚁弟弟,你别哭。”一个花生壳儿飘过来,“快爬到我的壳儿里来吧!”“谢谢你!”小蚂蚁擦着眼泪,爬进了花生壳儿里。

  花生壳儿在水面上一摇一晃地漂着,小蚂蚁就像坐在小船里一样……花生壳儿漂到了河边,恰巧与鹅先生相遇了。鹅先生见小蚂蚁在花生壳儿里冷得缩成了一团儿,便说:“快钻进我的羽毛里,我送你回家!”“谢……谢谢……”小蚂蚁不知是冻的,还是激动的,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他钻进鹅先生那白白的羽毛里,觉得浑身暖暖的。此时,小蚂蚁心存感激,幸好一路上有这么多热心的朋友啊!要不是他们,恐怕就再也见不到家里的亲人了……

蚂蚁的教案8

  活动目标:

  1.学习并了解儿歌,感受儿歌所表现的“逗”趣。

  2.在游戏中体验边念儿歌边进行角色表演的快乐。

  3.初步学会用适当的词语更换儿歌中的饭菜名。

  4.喜欢欣赏儿歌,会大胆地朗诵。

  5.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

  课前自制黄米饭、炒青菜若干盘,毛竹筷一双,蚂蚁卡片两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1.猜一猜。师:小朋友,今天我们要请来一位客人,猜猜会是谁呢?

  2.喊一喊。师:哦,原来是蚂蚁啊,谁来把蚂蚁喊过来?

  3.想一想,说一说。师:我们想一个什么办法逗蚂蚁来呢?

  二、在游戏中学习儿歌,体验“逗”趣。

  1.逗引蚂蚁

  运用黄米饭与炒青菜逗引蚂蚁。

  2.学习儿歌,进行扮演。

  (1)教师朗诵儿歌,幼儿倾听。

  (2)幼儿在教师动作与语言的提示下朗诵儿歌。

  提醒幼儿注意整首儿歌的完整,加上动作朗诵。

  (3)玩游戏。根据儿歌内容,创设游戏情境。交代规则:先请两位蚂蚁躲在“洞”里,其他幼儿逗蚂蚁。第二遍,全体幼儿做蚂蚁,老师来逗蚂蚁。提醒蚂蚁们别忘了自己与老师的对话。

  三、创编儿歌

  1.启发幼儿想象并表达,要请蚂蚁再来做客,还可以准备别的什么菜呢?

  将新的米饭和菜的名称编到儿歌里,大家一起念一念,说一说。

  2.活动延伸:小朋友在家里也可以编新的逗蚂蚁的儿歌,和爸爸妈妈一起玩这个游戏。

  活动反思:

  上完这节小班语言研讨课,我收获颇多。从活动设计来看,目标难易适中,程序设计新颖,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儿歌,并创设情境使他们切身体会儿歌“逗”的主题。特别是活动中,我一改以往儿歌教学中听一听、学一学的模式,而是以猜一猜、想一想、逗一逗的形式导入活动,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直接深入活动的主题“逗趣”,挖掘了这首儿歌自身的游戏性、趣味性,充分发挥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使得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儿歌轻松愉快。

  在后面的集体进行角色扮演的环节中,虽然没有任何头饰或手偶,幼儿依然能沉浸在做蚂蚁的角色意识中,但由于情绪过于兴奋,他们没有理解边念儿歌边游戏的规则,一味地忙着来回搬运“米饭”,只有少数几名幼儿边玩游戏边念着儿歌。这给活动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遗憾。如果教师在觉察了幼儿异常兴奋之后,能采取有效措施提醒幼儿,使他们的注意力专注于游戏的同时能做到遵守游戏规则,相信后两次的游戏水平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小百科:蚂蚁是一种昆虫,别名蚁、玄驹、昆蜉、蚍蜉蚂,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膜翅目,蚁科。蚂蚁的种类繁多,世界上已知有11700多种,有21亚科283属,中国境内已确定的蚂蚁种类有600多种。

蚂蚁的教案9

  (一)活动目标:

  1.了解绘本图画内容,知道并学习蚂蚁团结协作、聪明、勤劳的优点。

  2.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游戏,敢于尝试一定难度的任务。

  3.愿意接受同伴的意见、建议,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ppt:《蚂蚁和西瓜》

  2.游戏辅助材料:糖果、桌子、椅子、垫子、双梯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绘本故事《蚂蚁和西瓜》

  1.谈话导入:今天方老师带来了几张有趣的图片,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出示ppt(1),你们的眼睛真亮,蚂蚁发现了一块大西瓜。

  2)幼儿猜测:蚂蚁会怎么做?

  3.出示ppt(2),蚂蚁合作撬西瓜。

  1)师:蚂蚁想了什么办法?观察图片,用了什么工具?怎么撬的?(一起用力往下压)中间这只蚂蚁在干什么?(原来他是蚂蚁队长啊)

  2)小结:在蚂蚁队长的指挥下,所有蚂蚁团结一心,一起用力撬西瓜。

  3)师:我们来帮帮蚂蚁撬西瓜吧,我来做队长发号使令。准备好,听我的口令“一、二、三,嗨!”

  4.出示ppt(3),蚂蚁分工分解西瓜。

  1)师:西瓜还在原地,聪明的蚂蚁又想了什么办法?(用铁铲去挖西瓜,分工合作)

  2)小结:有的用铲子铲西瓜瓤,有的用小吊车把西瓜瓤运到地上,有的在地上等着接西瓜瓤,还有的把西瓜瓤运回家,分工合作的真好!

  5.出示ppt(4),蚂蚁将西瓜皮也搬回家。

  1)师:小蚂蚁们打算把西瓜皮也搬回家去,怎么现在蚂蚁能搬动西瓜皮了(瓤没了就变轻了)。

  2)经验提升:这是一群怎样的小蚂蚁?

  6.幼儿讨论:蚂蚁为什么会取得成功呢?

  二、协作游戏:高处取糖

  1.蚂蚁们终于吃到了甜甜的西瓜,我们小朋友像小蚂蚁一样团结合作也能战胜很多的困难,刚才啊方老师也发现好吃的糖果,我们找找看在哪呢?

  2.师:可是那个糖好高呀,小朋友一个人能拿到那么高的的糖吗?怎么办呢?所以我们要一起合作想办法来拿到好吃的糖。嗯有两块大糖果,我们分成几组比较好?

  3. 选定组长。

  4. 介绍游戏的规则。

  1)师:在完成任务之前,听清楚两个要求:一、你可以用后面所有的材料想任何的办法但要注意安全;二、组员一起协商但也要听从队长的指挥。

  2)组长带领自己的组员协商方法,讨论方法的可行性

  3)分组实施自己的方案

  5. 教师适时指导,如果有的办法不安全,引导幼儿想想有没有更好更安全的方法。

  6. 先进行完的一组去帮助另一组,保护他们。

  7. 教师肯定各组幼儿的表现:好棒啊,我们终于拿到糖果了,表扬表扬自己。刚才方老师看到我们小朋友们都能听从队长的指挥,组员之间团结合作,相互保护完成任务。

  三、分享糖果

  师:现在我们来分享糖果咯!我相信今天的糖果我们尝到的不仅仅是甜蜜还有幸福!

蚂蚁的教案10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用书中有音乐活动《蚂蚁搬豆》,孩子们对小蚂蚁非常感兴趣。有一天,在户外活动中,有一个孩子大声的喊:“快来看呀,好多小蚂蚁呀!”孩子们蜂拥而上,叽叽喳喳,议论开来。我就想:利用孩子们“好奇”心理,让孩子们对蚂蚁有更近一步的了解。

  活动目标

  1、对小蚂蚁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等有一定了解。

  2、让孩子知道团结起来力气大的道理。

  3、在生活中,大家相互帮助,团结友爱。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知道团结起来力量大。

  难点:引导幼儿在生活中观察蚂蚁。

  活动准备

  活动前引导幼儿对蚂蚁进行观察;蚂蚁图片;PPT课件; 歌曲《蚂蚁搬豆》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准备活动。

  在音乐《蚂蚁搬豆》的乐曲声中,组织幼儿进活动室。

  二、基本活动。

  1、出示蚂蚁图片,幼儿观察蚂蚁外形特征。

  2、回忆自己观察到的蚂蚁特点。

  3、看PPT课件,对蚂蚁进一步了解。

  (重点:团结起来力量大。)

  讨论:“蚂蚁精神!”

  三、结束活动:

  游戏:“我是一只小蚂蚁。”

  四、延伸活动:

  绘画《蚂蚁精神》。(画出自己看到的“蚂蚁精神”)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能循序渐进的进行,孩子对蚂蚁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发展了幼儿的探索精神。采用丰富多样的方式,幼儿的情绪一直都很饱满。但是,在引导幼儿观察的时候,引导还不够:怎么样让蚂蚁出洞?蚂蚁队伍是怎么样的?蚂蚁之间是怎样合作的?……对幼儿的观察,应该进行记录,这样,孩子们的印象会更深刻。

蚂蚁的教案1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蚂蚁,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认识蚂蚁的种类。

  2、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课前已经寻找过蚂蚁,并认真观察过。

  2、幼儿每人一只空瓶子,瓶子里放一只蚂蚁。一面放大镜。

  3、蚂蚁图片。

  4、有关蚂蚁活动的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谜语:个子不大,能量不小,团结互助,勇敢勤劳,能啃骨头,会挖地道,行军作战,井井有条。让幼儿猜一猜这是什么小动物呢?幼儿回答:是蚂蚁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见过蚂蚁吗?在哪里见过蚂蚁?它们在干什么呢?(幼儿将之前观察蚂蚁的趣事进行回忆和讲述,鼓励幼儿大胆的说。)

  二、教师讲述

  1、教师讲述一件事情:有一天,我不小心把一小块面包掉到了地上,不一会儿,我就发现有一只蚂蚁在面包旁边转来转去,转了一会就走了。过了一会,就有一大群的蚂蚁成群结队的来了。它们把面包团团围住,最后这群蚂蚁把这块面包抬走了。

  2、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讨论。

  (1)在这块面包旁边,刚开始只有一只蚂蚁,怎么就来了一大群的蚂蚁呢?这只蚂蚁用什么办法通知其他的蚂蚁呢?幼儿互相讨论,鼓励幼儿各抒己见。教师播放蚂蚁活动的课件,让幼儿了解蚂蚁是借助气味互相传递消息的。蚂蚁是一群生活在一起的,没有一只蚂蚁是自己独立生活的。

  (2)小朋友们,蚂蚁那么小,为什么能搬动比自己身体大得多的食物,这是为什么呢?引导幼儿说出,蚂蚁虽然身体小却力气大,他们能够团结合作,团结就是力量。

  三、观察蚂蚁、认识蚂蚁、了解蚂蚁

  1、幼儿观察蚂蚁,并用语言描述蚂蚁的特征。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外部特征。观察前提问:蚂蚁的头长在哪里?头上有什么?身体长的什么样?让幼儿带着问题去观察。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瓶子里的蚂蚁的主要特征。描述的越详细越好。

  2、教师出示蚂蚁图片,小结蚂蚁的外部特征。蚂蚁的身体很小,有的是黑色,有的是咖啡色,头上有一对触角,身体是一节一节的,身体下面有三对足。引导幼儿讨论:蚂蚁的触角有什么用?

  3、给蚂蚁归类在这节课之前,幼儿已经了解了蜜蜂和蜻蜓的知识,知道蜜蜂和蜻蜓都是昆虫。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分类将蚂蚁归入昆虫类。

  4、了解蚂蚁的种类课件演示不同种类的蚂蚁,让幼儿认识并了解它们的名称。

  5、启发幼儿讨论蚂蚁的益处和害处。比如:刚才课件里看到的白蚁就是蚂蚁的一种,它们就是害充,对人类有很大的害处。

  四、活动延伸

  让幼儿到户外继续观察蚂蚁,并用画笔画出所观察到的蚂蚁。

  活动反思:

  在教学中所提出的问题,老师都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启发、引导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讨论,通过自己探究的过程寻求出正确的答案。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让幼儿看、说、想,培养了幼儿的动眼、动口、动手的能力。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课件的演示直观、形象,帮助幼儿很好的了解了蚂蚁的习性及蚂蚁的种类。让幼儿很感兴趣,他们就会很认真的去观察、去学习。在观察蚂蚁时,让幼儿用语言描述蚂蚁的特征,有的幼儿不会用连贯的语句说下来,或者说不清楚,所以老师要多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蚂蚁的教案12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探索、讨论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探究能力。

  3、通过活动使幼儿懂得爱护小动物。

  教学准备:

  蚂蚁图片、资料、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蚂蚁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小朋友,看看这是谁呀?(蚂蚁)

  请你说一说蚂蚁是什么样子的?

  1、幼儿回答。

  2、教师引导幼儿认识蚂蚁的外形特点。

  提问:蚂蚁的身体有几部分?

  哪三部分?(头、胸、腹)

  蚂蚁头上长得是什么?(一对触角、眼睛、嘴巴)

  蚂蚁有几条腿?长在哪里?(请幼儿点数)

  你见过什么颜色的蚂蚁?(棕色、黑色、白色、红色)

  3、小结:原来小蚂蚁由头、胸、腹组成,头上长着一对触角,一双眼睛和嘴巴,身上长着六条腿,蚂蚁还有不同颜色。

  二、通过观看图片,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1、蚂蚁的食性。

  你知道蚂蚁喜欢吃什么吗?(只要能吃的它都要吃)

  2、触角的作用。

  你知道蚂蚁的触角有什么用吗?(教师讲解)

  3、蚂蚁如何找到回家的路。

  蚂蚁喜欢在外面找东西吃,走了好远好远,你们想想它们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的家呢?

  小结:哦!蚂蚁有一种特殊的本领,每次蚂蚁离开自己的家去外面找食物的时候都会放一种气体叫“信息素”,所以不管蚂蚁离自己的家有多远它们都能随着气味找到自己的家。

  4、蚂蚁的家

  刚才我们知道了蚂蚁能闻着气味回到自己的家,我们一起来看看蚂蚁的家。

  5.蚂蚁的分工。

  蚂蚁的家真大呀!那你们知道蚂蚁的家里有谁吗?它们分别是

  蚁后:负责产卵雌蚁:具有圣旨能力雄蚁:男性

  工蚁:照顾蚂蚁,找食物兵蚁:保护蚁后的安全。幼虫:没有长大的蚂蚁。

  4、蚂蚁的作用

  小朋友知道了蚂蚁大大的家族,那你知道蚂蚁的用处吗?

  1.)药用,可以治病

  2)预报天气,下雨时蚂蚁常搬家到高处

  3)清理环境:搬走我们丢弃的食物、碎渣、昆虫尸体等。

  4)可以松土:让花草树木更容易扎根生长。

  5)保护蚂蚁。

  蚂蚁的作用很大,我们人类能不能伤害它们?我们要怎么做呢?

  三、活动延伸

  通过观察,小朋友知道了蚂蚁分为几个部分?

  头上长了什么?

  有几条腿?长在哪里?

  请小朋友用你观察到的,给蚂蚁画上触角、和腿。

蚂蚁的教案13

  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我观察到幼儿对手指印画非常有兴趣,总是在寻找机会来印一印,画一画 ,而中班的幼儿更是对“自己的小手能做什么”,充满了好奇和兴趣,在活动的时候弄的满手都是颜料也乐此不疲。由此,我设计了这节用手来做画的《小蚂蚁》活动。让幼儿用大拇指、中指、小拇指印出小蚂蚁的外型特征,激发幼儿对手指印画的兴趣,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发展幼儿的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蚂蚁的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

  2、学习用大拇指、中指、小拇指印出小蚂蚁的外型特征,激发幼儿对手指印画的兴趣。

  3、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印泥,记号笔、纸张、抹布若干。

  2、蚂蚁图片。

  活动过程:

  一、语言引导,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二、观看蚂蚁图片,了解蚂蚁的身体构造。知道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长有一对触角,身体下面有六条腿,属于昆虫的一种。通过欣赏蚂蚁图画,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三、教师范画,幼儿掌握绘画的方法。

  (1) 个别幼儿尝试印画,找出印画的方法。

  (2) 教师讲解手印画印小蚂蚁的方法,知道印画的顺序。

  四、幼儿绘画,教师提出注意事项,并进行个别指导。

  (1)印之前要想一想用什么手指印小蚂蚁身体的各个部分

  (2)印完后要擦干净。

  五、展示作品,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反思:

  活动中引导幼儿看看、说说、做做、画画等多种感官参与,让幼儿兴致勃勃地去观察,动手去研究问题,探求新知,寻求发现。寻找孩子绘画中的闪光点,帮助孩子增强自信心用语言安抚与鼓励,帮助放松心情减轻对绘画的畏惧和压力。

蚂蚁的教案14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蚂蚁有自己的生活习性,适应陆地上的生活。

  2、 蚂蚁的身体分成头、胸、腹三个部分,头上有触礁,胸上长有六只脚。

  过程与方法

  1、 用图画尽可能准确的画出蚂蚁的身体。

  2、 想办法解决观察过程中的问题,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观察研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以细心、小心的态度观察蚂蚁,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经历用不同方法观察蚂蚁的过程,初步体会动物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观察蚂蚁过程中不干扰蚂蚁,室外观察蚂蚁的安全性。

  【教学准备】

  每组:少许面包,少许白糖、和死掉的昆虫,放大镜。

  教师准备:装在玻璃瓶里的蚂蚁、白志、放大镜、小盆子、小石块。

  【教学过程】

  一、课前布置找蚂蚁

  1、 课前找蚂蚁的要求:在校园找到蚂蚁;不惊扰蚂蚁;不捉蚂蚁。

  2、 学生找蚂蚁,最好能找到蚂蚁的窝。

  3、 关注:学生是否按要求找蚂蚁。

  4、 设计意图:为观察蚂蚁找到合适地点。

  二、观察蚂蚁

  (一)室外观察蚂蚁

  1、 交流有关蚂蚁的经验。

  2、 观察蚂蚁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观察蚂蚁的方法。

  3、 教师整理学生的意见并根据学生意见适当补充观察的注意事项。

  4、 学生到校园找好的地方观察蚂蚁。

  5、 关注:学生是否能在不干扰蚂蚁的情况下观察蚂蚁;是否能观察到蚂蚁的身体结构、吃食、运动、群体关系等方面的信息,是否认真记录。

  6、 设计意图:尝试用不同方法观察蚂蚁;通过观察了解蚂蚁在身体结构、吃食、运动、群体关系等方面的信息。

  (二)室内观察蚂蚁(用于补充室外观察的不足或校园内找不到蚂蚁的情况)

  1、 教师问:“蚂蚁要乱跑,怎样才能很好的观察蚂蚁呢?”

  2、 学生讨论方法,教师整理。

  3、 选用合理的方法进行限制蚂蚁活动而又不伤害蚂蚁的观察并记录。

  4、 关注:学生是否能在真正不伤害蚂蚁的情况下观察蚂蚁,是否能观察到蚂蚁的身体结构、和运动方面的信息并记录。

  5、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尝试用不同方法观察蚂蚁;通过观察了解蚂蚁在身体结构、运动等方面的信息。

  三、交流发现

  1、 学生交流观察中的发现。

  2、 组织学生并适当提问使学生交流更顺畅和清晰,适当提供信息以帮助学生解答观察中的问题。

  3、 关注:学生对同学意见是否愿意倾听。

  4、 设计意图:培养倾听的习惯;获得更多有关蚂蚁的信息。

  (备注:如果是室内观察,注意送蚂蚁回家。)

蚂蚁的教案15

  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进一步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仔细观察画面,尝试用恰当词汇描述小蚂蚁的动作,初步理解动词“拉”、“推”、“搬”、“抬”、“撑”和“摇”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大书、有关蚂蚁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活动

  出现蚂蚁的图片,幼儿观察。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小动物,它长得怎么样,你们知道它们生活在哪里吗?它们喜欢吃什么?是怎样活动的?”

  二、 阅读活动

  1、 阅读封面。引导幼儿观察封面,了解故事名称,并初步知道一些蚂蚁的习性。

  2、 第1页:这是哪儿,小蚂蚁在干什么?旁边的草地上有什么?

  3、 第2页:小蚂蚁发现了什么?小蚂蚁要做什么?你想用什么词来描述它们的动作?你能学学它们的动作吗? 请幼儿一边念这个动词,一边做这个动作。

  4、 第3页:它们又在干什么?你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蚂蚁的动作吗?请你学一学,请幼儿一边念这个动词,一边做这个动作。

  5、 第4页:小蚂蚁又发现什么?它们是怎样运送这些小米粒的?用什么词来形容蚂蚁的动作,大家来学一学这个动作,请幼儿一边做这个动作,一边念这个动词。

  6、 第5页:小蚂蚁还发现什么食物?小蚂蚁是怎样运送碎饼干的?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蚂蚁的动作?我们来学一学蚂蚁的动作。

  7、 第6页:下雨了,谁去躲雨了?她们是怎么躲雨的?小蚂蚁是怎么躲雨的?

  8、 第7页:什么东西是小蚂蚁的船?小蚂蚁怎样把它的食物运回家的?

  三、 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四、 阅读文本。

  教师逐页展示图画,边观察图画,边阅读下面的文字,重点理解每页用到的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