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琥珀》优秀教案

时间:2022-07-12 17:19:49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五年级语文《琥珀》优秀教案范文三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五年级语文《琥珀》优秀教案范文三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五年级语文《琥珀》优秀教案范文三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琥珀》优秀教案范文三篇1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这块琥珀的特点和价值,认识琥珀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阅读科普读物的兴趣和能力。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指名读课文,读后思考讨论:

  l.课文中讲的这块琥珀有什么特点?(透明的琥珀里有一只苍蝇、一只蜘蛛躺在里面。)

  2.那么,这块琥珀有什么价值呢?(人们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这为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依据。)

  二、启发谈话

  这篇课文的作者通过仔细观察这块琥珀的样子,运用了丰富合理的想象,告诉了我们这块琥珀的形成经过及发现过程。

  三、阅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读后讨论:“约摸”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一万年前要用上“约摸”这个词?

  (“约摸”,大概估计。从课文中可以看出这个松脂球挂在一棵老松树立过了几千年,后来地壳发生变动,松树腐烂,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又过了几千年,这样合起来肯定超过一万年了。)

  3.老师小结:因此,科学家的推测和估算是有根据的。

  4.指名读第2-11自然段。读后思考:

  (1)我们知道,琥珀是古代松柏树脂的化石,要形成琥珀,必须具备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要有松柏树,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松树的句子。

  (2)课文中有几处写了太阳光的热?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3)为什么科学家想象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夏天的晌午,“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森林?”(因为松树、柏树只有在天气很热的时候才能渗出树脂,而夏天的晌午正是太阳光最热的时候。)

  5.老师小结:因此,炎热的夏天是科学家想象琥珀形成必须具备的第二个条件。

  6.课文中还有一句写“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科学家想象的根据是什么?(由松脂球变成化石,要经过很长时间,而且要淹没在地层里面,所以科学家想象,离森林很远的地方有海在翻腾怒吼,这就为下文琥珀出现在海滩上伏下了一笔。)

  7.指名读第3-4自然段。

  8.老师小结:作者对苍蝇的出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细致地描写了小苍蝇的外貌、动作、心情,写得活灵活现。

  9.指名读第8自然段。

  10.老师小结:作者对蜘蛛的描写,突出地刻画出了它小心翼翼的动作,生怕惊飞了苍蝇而挨饿的心理,写得十分传神。

  四、继续学习课文

  1.思考讨论:科学家是根据什么想象就在“蜘蛛刚扑过去,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呢?

  (松树渗出的一滴树脂能同时包住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这滴松脂一定是很大的。而蜘蛛要吃苍蝇又必然要挨得非常近。这样就出现了千载难逢的巧遇。这是完全可能的,因而想象是有根据的,十分的合理。)

  2.老师小结;松脂把两只小虫包在里头,再加上松脂继续地往下滴,又把原来的盖住了,就积成了一个松脂球。

  3.思考讨论:松脂球是怎样变成了化石的?

  (后来经过很长的时间,地壳发生变化,陆地沉下去,海水漫上来,森林被海水淹没,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这就形成了儿石。)

  五、启发谈话

  对于这块琥珀的形成,科学家的想象也很合理。

  思考讨论:

  1.这块琥珀是怎样被发现的?(风吹浪卷到岸边,孩子踩着后挖了出来,孩子的爸爸认出这是一块琥珀。)

  2.渔民看到这块琥珀,为什么说“这是很少见的?(一块琥珀包裹两只虫子是很少的,再次表现出了这块琥珀的不可多得,极有价值。)

  六、齐读最后一段

  七、老师小结

  这块琥珀给科学家们提供了研究的依据。既然在一万年前形成的琥珀里已经有苍蝇和蜘蛛,那么苍蝇和蜘蛛的存在一定有一万年以上了。这是这块琥珀在科学研究上的价值。

小学五年级语文《琥珀》优秀教案范文三篇2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琥、珀、蝇、脂、掸”等12个生字,理解“翻腾怒吼、拂拭、热辣辣、松脂、渗出、琥珀、挣扎、澎湃、粘稠、推测”等词的意思。

  2.理解科学家是怎样想像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以及这样想像的依据。

  3.体会文章的叙述顺序。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的默读、朗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知道这块流浪的形成过程以及想象的依据,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4.了解本课的叙述顺序与(黄河象)有哪些不同。

  教学重点、难点

  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形成的条件。

  教学准备

  1.晓拍卖物或仿制品以及挂图。

  2.收集有关琉璃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实物激起,揭示课题。

  出示瑰油实物或者挂图。(板书课题。)谁能结合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说说什么是

  琥珀: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指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这块奇异的流浪形成和发现的过程。

  2.字词检查。

  (l)读准字音:脂(zhi)渗(shen)拭(Shi)澎湃(peng pai)

  (2)注意字形:辣湃拭黏

  (3)多音字:黏(nian)黏稠(zhan)黏贴

  (4)理解:拂拭——掸掉或擦掉。

  松脂一一针叶树的树干上流出的胶状液体,是制造松香和松节油的原料。

  三、结合预习,讨论课文的叙述顺序。

  1.叙述顺序。

  故事发生的时间(第1自然段)。

  琥珀的形成过程(第2~12自然段)。

  ①松脂球的形成;②化石的形成。

  琥珀的发现过程(第13~17自然段)。

  这块琥珀的科学价值(第18自然段)。

  2.比较和《黄河象》一课的叙述顺序有何不同。

  (1)回忆横河外的叙述顺序。

  《黄河象》先讲大象骨骼化石;再通过科学家的假想,讲化石形成的过程;最后讲化

  石的发现和挖掘。

  (2)(流浪)先通过科学家的'设想,讲琅琅形成的过程,再讲发现。

  (3)比较异同,从中感悟到写文章的叙述顺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要清楚合理。

  四、指导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第2~9自然段,思考:这个松脂球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2.演示多媒体课件,进行讨论。

  (1)松树林。琉璃是松脂化石,要具有松脂这个条件,必须在松树林里。

  (2)天气炎热。松树要渗出厚厚的松脂,还要不断地往下滴,没有火辣辣的太阳是

  不行的。只有在炎热的夏天才会有高温照射,才能流出松脂。

  (3)赶巧蜘蛛准备吃掉苍蝇,这个珍奇的瑰油就在于它里面恰恰有两个小昆虫在一

  起。

  (4)松脂不断往下滴,才能积成球。

  3.练习有感情地读这一部分。

  提示:

  (1)天气环境,小苍蝇出现的语段要读得轻快些,心情是愉悦的。

  (2)蜘蛛爬过去一节读的语调要轻,请速放慢。渲染出紧张气氛。

  (3)蜘蛛扑上去一节速度加快。注意读出重音。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第二课时

  一、回忆课文内容,说说这块玻确的松脂球是怎样形成的

  提示:注意讲全四个条件。

  松脂球形成后,怎样变成化石的呢?请学习下面的部分。

  二、理解“化石形成过程”这部分。

  1.默读课文。

  2.思考:松脂球是怎样变成化石的?

  总结出变成化石的条件:

  1)时间长。

  3)松树腐烂

  2)陆沉水漫。

  4)泥沙掩埋。

  三、有感情地朗读化石形成的部分,了解发现过程。

  提示:要读出孩子的高兴,父亲的惊喜。

  为什么令人惊喜?可以让学生讲讲原因。

  四、默读第四部分。

  思考:这块瑰油是什么样的?它有什么科学价值?

  理解: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五、自由想象。

  作者根据这块琉璃里面的两只小动物的特征,运用有关知识想象出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同学们也可以想,这块琅琅还有可能是怎样形成的呢?

小学五年级语文《琥珀》优秀教案范文三篇3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12个生字,理解“琥珀、飒飒、拂拭、热辣辣、前俯后仰、淹没、澎湃、黏稠、推测、松脂等词语。

  2.理解科学家是怎样想象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以及这样想象的依据。

  3.体会文章的叙述顺序。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的默读、朗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方法:

  (一)教师教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讨论交流并媒体,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

  (二)学生学法

  读、思、画、议、批注、交流。

  教学重点:

  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

  2.体会科学家合理想象的依据。

  3.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科学家想象的依据。

  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1.组织学生阅读、思考、讨论、交流。

  2.借助电教媒体帮助学生理解。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自学、讨论、交流。

  2.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质疑

  揭题,板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提出:琥珀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谁发现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教师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借助工具书或询问老师和同学。

  (2)边读边画出带生字的词,结合语言环境加以理解。

  (3)思考:琥珀是什么?课文讲了有关琥珀的哪些内容?琥珀有何特点?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集体交流。

  (1)自己拿不准的字音或不理解的词虚心向班上任何一位同学请教,答对者给小组加分,激励同学自学、上进的意识,增强小组荣誉感。在同学交流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2)第3个思考题,小组议答,全班交流。

  (琥珀是古代松柏树脂的化石。本文所讲的琥珀里面裹着一个苍蝇,一个蜘蛛,而且这两个小东西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课文主要讲了根据一块裹有苍蝇和蜘蛛的琥珀想像这块琥珀形成和发现的过程,并且判断它在科学上的价值。)

  (三)熟悉课文

  (电脑出示琥珀图片)学生对照图片,练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四)听课文录音

  听课文录音,动画显示琥珀形成发现的过程,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五)学生复述

  琥珀的形成和发现的过程

  (六)作业

  1.熟读课文。

  2.自学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明确目标

  课文写了关于琥珀的哪些内容?哪方面内容是作者想象的?哪方面内容是对琥珀的真实描绘?(生回答)。

  那么作者想象的依据是什么?要形成这样的琥珀必须具备哪些条件?这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究的问题。

  (二)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1.默读形成过程部分思考上述两个问题。(点击课件,出示问题)。

  (l)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由一人执笔把小组意思记录下来,以便全班交流。)

  (2)集体交流。

  (3)学生交流过程中师相机引导板书。

  (4)师生共同归纳形成的条件和想象的依据。

  (第一,要有松树、柏树。依据是琥珀是松树树脂形成的。第二,炎热的夏天正晌午。因为只有在这一时间松柏才渗出大滴松脂形成松脂球。第三,苍蝇和蜘蛛正巧在一起,而且挨得非常近,一大滴松脂正巧滴下来把它们包在里面。)

  (5)出示课件。松脂球——琥珀。直观感受琥珀的形成。

  2.科学家又是怎样想象发现过程的?探究想象依据。

  (1)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师生交流。

  (2)角色朗读此部分。

  (3)小结:通过以上问题的探讨,你知道想象合理的依据是什么了吗?

  (讨论后学生归纳:要想进行合理的想象,必须根据事物的特点创设情境。)

  3.科学家研究这块琥珀有何价值呢?

  (l)默读思考最后一自然段。

  (2)小组讨论后回答。

  4.济览全文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并想一想本课与《黄河象》一文叙述顺序有什么不同。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三)感情朗读课文

  1.自由练读。

  2.分角色朗读。

  (四)学生质疑问难

  (五)扩展延伸

  课文中描写的琥珀还有可能是怎样形成的?你是怎样想象的?和同学交流交流。

  (六)布置作业

  以《未来的××》为题,写一篇想象作文,想象要合理。

【小学五年级语文《琥珀》优秀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五年级语文琥珀教案01-18

琥珀优秀教案11-24

《琥珀》优秀教案11-05

小学语文琥珀教案设计12-16

琥珀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02-14

《琥珀》语文教案11-26

小学语文《琥珀》说课稿09-15

小学语文《琥珀》说课稿05-06

小学语文公开课《琥珀》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