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崇春江晓景教案

时间:2024-03-22 09:23:36 晓凤 教案 我要投稿

惠崇春江晓景教案(通用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惠崇春江晓景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惠崇春江晓景教案(通用5篇)

  惠崇春江晓景教案 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会读、会写、会用。

  2.诵读、背诵两首古诗。

  3.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4.激发学习学习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积累古诗。

  教学重难点:

  反复吟诵,领悟诗句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表现春天情调和表现凄凉情调的乐曲磁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谈话引入课题

  l.孩子们,你们喜欢春天吗?老师也喜欢春天,能向大家说说你眼中的春天吗?

  2.是啊,春天是个五彩缤纷的季节。正因为春天的美丽,从古到今,有很多诗人赞美春天并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我们一起回忆一下描写春天的古诗。

  (喜欢)

  说说自己了解到的情况。

  读课题。

  二、学习《惠崇春江晓景》

  春天令人心旷神怡,你们想知道宋代诗人苏轼是怎样写春天的吗?课件展示《惠崇春江晓景》诗。这首诗就是苏轼为惠崇画的《春江晚景》而写的。

  1.初读感知。

  (1)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请大家翻开第5课,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首诗,读的时候请大家注意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2)出示词语卡片:

  惠崇蒌蒿河豚。

  指名读、齐读。

  强调崇是翘舌音。

  蒌蒿是一种植物,上面草字头表意,下面表音,这两个字是形声字,并且是上形下声的字。

  了解河豚(课件出示河豚资料)。

  (3)把词语送回诗中去,老师相信孩子们会读得更好。

  2.理解诗意。

  (1)请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读,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遇到不懂的怎么办呢?

  (2)春天江水温暖,群鸭最先感觉到。老师和同学都想知道你是从哪句诗知道的。读出来。春天江水温暖,我们看得见吗?这一句是诗人怎样体会到的呢?(变换方式读诗句)

  (3)多么聪明的一群孩子啊!知道了这么多,还有不懂的地方吗?大家一起来讨论讨论。正是河豚欲上时,欲上时是什么意思?

  指名答。

  春天,诗人想到河豚逆江到上游去产卵了。诗人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巧妙地结合起来,这首诗美吗?美丽的画,配上优美的诗。充满了诗情画意。我们再把这首诗美美地读一读。

  3.体会意境。

  (1)画画。

  这么美的面面,我们也来学惠崇,用灵巧的小手把这美丽的画画出来。也可以与你的合作伙伴把你对诗意的体会画出来。画好后,一边欣赏,一边读。

  (生在音乐声中画画)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孩子们用手中心爱的笔,表现诗的意境。

  (2)投影出示学生的画。

  你能给这美丽的画卷配上优美的诗吗?(学生声情并茂地诵读)

  还有小诗人想给自己的画配上诗吗?(学生诵读)

  生齐背诗。

  1.初读感知。

  (1)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注意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2)学习词语:惠崇蒌蒿河豚。

  学习形声字。

  了解河豚:又叫江猪,其形状身大,尾小,头圆小,背部黑褐色,有花纹,腹部有白色肉刺,其味奇特而鲜美,河豚的血液、肝脏

  含有剧毒。河豚原来是近海的鱼类,在开春之时,从海中逆江而行,游入长江产卵。

  (看注释、查字典、问同学、问老师)

  (看不见)

  (想到的)

  了解词意。

  (美)

  读诗。

  画画

  体会意境。

  配诗。

  背诗。

  三、归纳学法

  今天,孩子们学得真不错,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不但理解了诗的意思,还会背古诗了。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刚才是怎样学这首诗的。

  抽生说。

  课件展示学法:

  学生读诗。

  讨论学法:

  1.初读感知。

  (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2.理解诗意。

  (读懂诗句意思,提出不懂问题)

  3.体会意境。

  (画画、朗读、表演)

  4.反复吟诵。

  四、学习《清明》

  1.小组合作学习。

  请孩子们根据这样的学习方法,在组长带领下,一步一步学习另一首诗《清明》。

  2.小组汇报。

  (1)刚才老师参与到孩子们的学习中,发现孩子们真会学习,现在请孩子们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向大家汇报一下你们的学习收获。通过小组学习,读懂了什么?(生汇报后,指名读、分组读、分角色读诗句)

  (2)理解欲断魂。

  (3)体会意境。(小组通过朗读、表演、对话等形式)

  ①学习伙伴一起学习,选择喜欢的方式体会意境。

  ②抽小组上台表演。

  (4)吟诵。(小组读、分角色读、齐读)

  合作学习。

  分组汇报。

  读诗。

  理解诗意。

  五、课外拓展

  孩子们,《惠崇春江晓景》和《清明》这两首诗都是描写春天的,但诗人笔下的春天各不相同。第一首诗《惠崇春江晓景》表达诗人对春天的喜爱,第二首诗《清明》表达了诗人惆怅、茫然的心情。老师还收集了其他写春天的诗句。

  1.课件出示诗句。

  2.齐读诗句。

  3.老师相信孩子们也收集了许多关于春天的古诗。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愿大家多读,多背诗歌,用心去品味诗人笔下的诗所蕴含的意境。

  读其他诗。

  等闲识得春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朱熹《春日》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唐杜甫《春夜喜雨》

  池塘牛春草,

  园柳变鸣禽。

  南北朝谢灵运《登池上楼》

  惠崇春江晓景教案 2

  教学目标:

  1.了解两首古诗所描写的景色,从中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吟诵、背诵两首古诗并会默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第一首诗《惠崇春江晓景》,理解诗句的意思,背诵古诗。

  教学步骤:

  (一)出示《春江晓景》图,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1.简介惠崇。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出示《春江晓景》图,这是惠崇画的一幅画。

  3.简介诗人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惠崇春江晓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二)自读诗句,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1.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2.组内交换意见,扫除障碍。

  3.指名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深入探究,引发学生展开想象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节奏、语调、语速)。

  2.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1)认识蒌蒿、芦芽、河豚。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2)抓住诗中具体景物,展开丰富想象。

  ①边吟诵,边想象画面。

  ②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内容。

  3.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

  明确: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笋从土里钻出。

  4.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面上的景物吗?

  明确:不是,是作者依据画面景物展开的想象。

  (四)小结

  1.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明确:作者抓住了画面上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正是河豚欲上时从画面上看得到吗?

  明确: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引发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

  (五)指导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对照画面朗读。

  2.背诵古诗,想象画面。

  惠崇春江晓景教案 3

  设计思路:

  1、引导学生重走诗歌作者从构思到成型的创作思路,在探究思路的过程中了解诗人的特定心意,在探索诗词的创作技法的同时感受诗词意境,从而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得到全方位的培养和提升。

  2.将学生自己与诗词作者同位思考,在追溯诗人的心灵轨迹的同时体验自己的心灵波动;

  3.在还原和再现文本语言所创设的人物场景、事物场景、虚拟场景、心灵场景过程中,去认识人物的`本质特征,感受人物跳动的情感脉搏,再现其音容笑貌;去探究事物的来龙去脉,认识事物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去把握景物的各种特征,欣赏其外在和内在美。在此基础上探求语言的表达方式,文本的构筑法则,文化的博大精深、价值的核心体系。

  4.探索一条诗词教学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全新思路,追求“以诗化人、以诗寓趣、以诗育人、以诗增智”的理想效果。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2、能借助资料了解作者。

  3、能借助资料,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理解古诗大意。感受春天的美景。

  4、能背诵古诗,对古诗的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

  5、能进行诗配画或美文积累。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能借助书中注释和资料书来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

  1.堂课进行诗配画或美文积累。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 表现春天情调和表现凄凉情调的乐曲磁带。

  3. 搜集赞美春天的词语、诗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孩子们,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老师也喜欢春天,能向大家说说你眼中的春天吗?

  2.是啊,春天是个五彩缤纷的季节。正因为春天的美丽,从古到今,有很多诗人赞不绝口,写了许多优美的诗篇,听说你们能背许多描写春天的古诗,是真的吗?敢不敢让老师来考考你们?(敢)老师出示图画,看谁能又快又准地说出图上画的是哪首诗描写的景色?

  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一)观察图画

  1.(课件出示惠崇画的《春江晚景》图),见过这幅图吗?你们觉得这图上画的是哪首诗描写的景色?

  2. 学生自由发言。

  (二)揭示课题

  1.这是惠崇画的《春江晚景》图。宋代诗人苏轼为这幅画写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惠崇春江晓景》。(课件出示《惠崇春江晓景》诗)板书课题。

  这首诗就是苏轼为惠崇画的《春江晚景》而写的。

  2.齐读课题。

  三、熟读古诗,触摸美景

  (一)了解作者,读懂课题

  1、课前我们已经查阅了和课文有关的资料,谁能结合你查阅的资料谈谈你对苏轼、惠崇的了解?(学生交流有关资料)

  △(课件)简介惠崇:北宋有名的和尚,能诗善画,尤善画鹅、鸭等小动物。

  △(课件)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二)初读诗文,读通读顺

  1.自读诗文,读准字音。

  (课件)提示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诗文,读的时候要注意把字音读准,把文读顺。

  2.检查自学情况:

  ①纠正字音:指名读诗句,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是否做到正确流利

  ②找出难记的字,交流识记方法。

  ③借助多种方法落实生字教学的任务,在上下文中理解字、词。如:晓、暖、满、短、欲等。(学生互动,教师点拨。)

  (三)熟读诗文,读出节奏

  1.我们班同学的朗读能力都很出色,谁来读给大家听?

  2.指名读。(学生评价)

  3. 师大声范读,生小声跟读。

  4、去掉拼音,再读课文。(展示课件)

  5、这几个同学读得都很流利。古诗文有一个特点,具有韵律美,我们可以通过停顿和声调把它表现出来。该怎么在诗句中标出停顿呢?谁来说说?

  (学生说:每句都是两个字停顿,两个字停顿,最后三个字停顿。)

  是这样吗?

  (课件)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我们一起读一读。

  6.自由朗读--指名读--评读--再指读--齐读--师生轮读

  四、(课件)思考: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惠崇春江晓景教案 4

  一、讲故事

  苏轼和惠崇都是宋代的名人。惠崇能诗善画,是宋初九个有名的僧人之一。苏轼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还擅长绘画和书法。他们两人志同道合,常常在一起交流切磋。(板书:惠崇、苏轼、宋)

  有一天,苏轼去惠崇住处,看见门开着就走了进去。这时惠崇正在专心致志地作画。苏轼悄悄地站在背后观看。只见惠崇只用寥寥数笔就在宣纸上画出了翠绿的竹子,粉红的桃花,茂盛的蒌蒿,新生的芦笋,还有几只在水中嬉戏的鸭子。

  “妙!妙!真是好画呀!”苏轼不由得称赞道。

  惠崇转身一看,发现苏轼站在身后,就指着刚刚完成的画作,谦虚地说:“你若能再题一首诗,就更好了。”苏轼稍加思索,就提笔在画的空白处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惠崇看罢,拍手说道:“妙!妙!真是好诗呀!”

  就这样,好画配好诗,好诗写好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传为一段佳话。

  2、导入。

  惠崇画的这幅画名叫《春江晓景》,苏轼的这首诗是题在这幅画上的,所以就以“惠崇《春江晓景》”命名了。(板书:《春江晓景》)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首诗。(幻灯片打出全诗)

  二、初读古诗,读正确,读通顺。

  1、自由读诗。

  要求:对照拼音读准确。

  2、汇报读。

  要求:声音洪亮、读正确。

  3、识字教学。

  1)(幻灯片出示)蒌蒿芦芽

  2)猜字义,小结识字方法。

  3)了解“河豚”。

  河豚:鱼名,内脏有剧毒,春天溯江而上产卵。

  4、配乐朗诵。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诗读百遍其义也自现。)

  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

  三、再读古诗解其意。

  1、我们能从诗的那一句知道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

  (春江水暖鸭先知、春江、春)

  2、诗中都写了哪些春景呢?一共七处,请全部找出来。

  (竹、桃花、江水、鸭、蒌蒿、芦芽、河豚)我们再说得具体一点。如:翠绿的竹子、一片竹林、粉红的桃花、三两枝桃花、微波荡漾的春水、成群的鸭子、戏水的鸭子、茂盛的蒌蒿、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新生的.芦芽、逆流而上的河豚。

  3、低吟古诗,想象诗中的美景。

  我们已经从苏轼的诗中体会到了春天的美景,若能把惠崇画的《春江晓景图》拿出来,目睹一下该有多好呀!可惜,宋代距现在已经一千多年了,此画早已失传。后人只能根据苏轼的诗歌,再加上自己的理解、想象画出来了。我们现在也只能借用课本中的插图了。(出示插图)

  4、图文对照、欣赏。

  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诗人的想象?

  体会:诗歌因为图画而生动形象,图画也因诗歌流传至今。这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5、了解诗题之争。

  人们往往是先入为主。也就是以先见到的事物为正确,而且很难改变。就像现在我说“春江晚景”,你们就会觉得很别扭,还以这是老师在跟你们开玩笑,很难接受这个事实。这和我在第一次看到“春江晓景”时的感受是一样的。“晚景”也是有理由的:欧阳修《六一诗话》说:“河豚常出于春暮,群游水上,食柳絮而肥。”暮:即傍晚。世上之事如春江之水,鸭子只有下水之后才知水温的冷暖变化。很多事情只有深入实际才能辨真假虚实。

  四、书写诗歌

  1、学生书写诗句填空。

  2、小组评价。

  3、汇报。

  五、拓展诗歌

  依次为《画》、《画鸡》、《夜宿山寺》、《望庐山瀑布》。

  1、猜诗题。

  2、读古诗。

  六、作业超市

  1、选一首你喜欢的古诗,做诗配画。

  2、课外搜集有关苏轼的故事。

  惠崇春江晓景教案 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理解和赏析宋代诗人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之一,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讨论和联想,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和文学感知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热爱,培养他们欣赏和保护自然美景的情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 导入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引导学生猜测诗的主旨和描绘的'景色。

  2. 介绍诗人苏轼和画家惠崇,以及《惠崇春江晓景》的创作背景。

  二、诗歌鉴赏(20分钟)

  1. 学生集体诵读全诗,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 教师逐句解析诗句,解读诗歌描绘的春江景色以及诗人寄予的情感。

  3. 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

  三、小组讨论(15分钟)

  1.分小组讨论:诗中的哪些意象让你印象深刻?它们分别代表了什么?

  2. 讨论并归纳:诗人通过描绘春江晓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哲理?

  四、拓展创作(10分钟)

  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春季景色,模仿《惠崇春江晓景》的写作风格,创作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小诗。

  2. 学生自愿分享自己的创作,并由其他同学点评。

  五、课堂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

  1.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惠崇春江晓景》的美感和人文内涵。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用诗歌的形式记录生活,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反思:

  在实施本教案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对诗歌的理解程度和参与讨论的积极性,适时给予引导和鼓励,确保学生既能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又能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同时,可通过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惠崇春江晓景教案】相关文章:

《惠崇春江晓景》教案06-19

清明惠崇春江晓景古诗教案06-06

惠崇春江晓景原文、翻译12-17

惠崇春江晓景教案03-14

苏轼的诗惠崇春江晓景意思翻译及赏析01-23

苏轼的诗惠崇春江晓景意思翻译及赏析08-03

《惠崇春江晓景》苏轼原文注释翻译赏析04-12

惠崇春江晓景的教学设计一等奖03-15

三年级语文《惠崇〈春江晓景〉》教学设计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