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教案

时间:2022-09-30 19:11:28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高一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一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高一数学教案

关于高一数学教案1

  一、教材分析及处理

  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函数的基础知识在数学和其他许多学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函数与代数式、方程、不等式等内容联系非常密切;函数是近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函数的概念是运动变化和对立统一等观点在数学中的具体体现;函数概念及其反映出的数学思想方法已广泛渗透到数学的各个领域,《函数》教学设计。

  对函数概念本质的理解,首先应通过与初中定义的比较、与其他知识的联系以及不断地应用等,初步理解用集合与对应语言刻画的函数概念.其次在后续的学习中通过基本初等函数,引导学生以具体函数为依托、反复地、螺旋式上升地理解函数的本质。

  教学重点是函数的概念,难点是对函数概念的本质的理解。

  学生现状

  学生在第一章的时候已经学习了集合的概念,同时在初中时已学过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那么如何用集合知识来理解函数概念,结合原有的知识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走入今天的课堂,如何有效地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达到理解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的目的,使学生获得有益有效的学习体验和情感体验,是在教学设计中应思考的。

  二、教学三维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重点和难点)

  (1)、通过实例让学生能够进一步体会到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并且在此基础上学习应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不但让学生能完成本节知识的学习,还能较好的复习前面内容,前后衔接。

  (2)、了解构成函数的三要素,缺一不可,会求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判断两个函数是否相等等。

  (3)、掌握定义域的表示法,如区间形式等。

  (4)、了解映射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函数的概念及其相关知识点较为抽象,难以理解,学习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首先通过多媒体给出实例,在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讨论,运用猜想、观察、分析、归纳、类比、概括等方法,探索发现知识,找出不同点与相同点,实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面向全体学生,根据课本大纲要求授课。

  (3)、加强学法指导,既要让学生学会本节知识点,也要让学生会自我主动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多媒体给出实例,学生小组讨论,给出自己的结论和观点,加上老师的辅助讲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和大胆创新意识,教案《《函数》教学设计》。

  (2)、让学生自己讨论给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自我动手能力和小组团结能力。

  三、教学器材

  多媒体ppt课件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函数》课题的引入(用时一分钟)配着简单的音乐,从简单的例子引入函数应用的广泛,将同学们的视线引入函数的学习上听着悠扬的音乐,让同学们的视线全注意在老师所讲的内容上从贴近学生生活入手,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在领略大自然的美妙与和谐中进入函数的世界,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从知识走向生活

  知识回顾:初中所学习的函数知识(用时两分钟)回顾初中函数定义及其性质,简单回顾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定义及简单作图认真听老师回顾初中知识,发现异同在初中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向更深的内容探索、求知。即复习了所学内容又做了即将所学内容的铺垫

  思考与讨论:通过给出的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用时四分钟)给出两个简单的问题让同学们思考,讲述初中内容无法给出正确答案,需要从新的.高度来认识函数结合老师所回顾的知识,结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思考老师给出的问题,小组形式作讨论,从简单问题入手,循序渐进,引出本节主要知识,回顾前一节的集合感念,应用到本节知识,前后联系、衔接

  新知识的讲解:从概念开始讲解本节知识(用时三分钟)详细讲解函数的知识,包括定义域,值域等,回到开始提问部分作答做笔记,专心听讲讲解函数概念,由知识讲解回到问题身上,解决问题

  对提问的回答(用时五分钟)引导学生自己解决开始所提的两个问题,然后同个互动给出最后答案通过与老师共同讨论回答开始问题,总结更好的掌握函数概念,通过问题来更好的掌握知识

  函数区间(用时五分钟)引入函数定义域的表示方法简洁明了的方法表示函数的定义域或值域,在集合表示方法的基础上引入另一种方法

  注意点(用时三分钟)做个简单的的回顾新内容,把难点重点提出来,让同学们记住通过问题回答,概念解答,把重难点给出,提醒学生注意内容和知识点

  习题(用时十分钟)给出习题,分析题意在稿纸上简单作答,回答问题通过习题练习明确重难点,把不懂的地方记住,课后学生在做进一步的联系

  映射(用时两分钟)从概念方面讲解映射的意义,象与原象在新知识的基础上了解更多知识,映射的学习给以后的知识内容做更好的铺垫

  小结(用时五分钟)简单讲述本节的知识点,重难点做笔记前后知识的连贯,总结,使学生更明白知识点

  五、教学评价

  为了使学生了解函数概念产生的背景,丰富函数的感性认识,获得认识客观世界的体验,本课采用"突出主题,循序渐进,反复应用"的方式,在不同的场合考察问题的不同侧面,由浅入深。本课在教学时采用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逐层深入,这样使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也逐层深入,从而准确理解函数的概念。函数引入中的三种对应,与初中时学习函数内容相联系,这样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三种对应既是函数知识的生长点,又突出了函数的本质,为从数学内部研究函数打下了基础。

  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本课也进行了整体设计,通过探究、思考,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通过揭示对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了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表达交流能力;通过案例探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探究能力。

  虽然函数概念比较抽象,难以理解,但是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基本上能很好地理解了函数概念的本质,达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了课改的教学理念。

关于高一数学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画三视图的基本技能,丰富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实践,动手作图,体会三视图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空间想象力,体会三视图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画出简单几何体、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难点:识别三视图所表示的空间几何体。

  三、学法指导:

  观察、动手实践、讨论、类比。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开课题

  展示庐山的风景图——“横看成岭侧看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说明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物体视觉的效果可能不同,要比较真实反映出物体,我们可从多角度观看物体。

  (二)讲授新课

  1、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

  中心投影:光由一点向外散射形成的投影;

  平行投影:在一束平行光线照射下形成的投影。

  正投影:在平行投影中,投影线正对着投影面。

  2、三视图:

  正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

  侧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左面向右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

  俯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上面向下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

  三视图:几何体的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统称为几何体的三视图。

  三视图的画法规则: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长对正:正视图与俯视图的长相等,且相互对正;

  高平齐:正视图与侧视图的高度相等,且相互对齐;

  宽相等:俯视图与侧视图的宽度相等。

  3、画长方体的三视图:

  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分别是从几何体的正前方、正左方和正上方观察到有几何体的正投影图,它们都是平面图形。

  长方体的三视图都是长方形,正视图和侧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俯视图和正视图都各有一条边长相等。

  4、画圆柱、圆锥的三视图:

  5、探究:画出底面是正方形,侧面是全等的三角形的棱锥的三视图。

  (三)巩固练习

  课本P15练习1、2;P20习题1.2[A组]2。

  (四)归纳整理

  请学生回顾发表如何作好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五)布置作业

  课本P20习题1.2[A组]1。

关于高一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

  (1)正确理解等比数列的定义,了解公比的概念,明确一个数列是等比数列的限定条件,能根据定义判断一个数列是等比数列,了解等比中项的概念;

  (2)正确认识使用等比数列的表示法,能灵活运用通项公式求等比数列的首项、公比、项数及指定的项;

  (3)通过通项公式认识等比数列的性质,能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2.通过对等比数列的研究,逐步培养学生观察、类比、归纳、猜想等思维品质.

  3.通过对等比数列概念的归纳,进一步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习惯,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等比数列是另一个简单常见的数列,研究内容可与等差数列类比,首先归纳出等比数列的定义,导出通项公式,进而研究图像,又给出等比中项的概念,最后是通项公式的应用.

  (2)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是等比数列的定义和对通项公式的认识与应用,教学难点在于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和运用.

  ①与等差数列一样,等比数列也是特殊的数列,二者有许多相同的性质,但也有明显的区别,可根据定义与通项公式得出等比数列的特性,这些是教学的重点.

  ②虽然在等差数列的学习中曾接触过不完全归纳法,但对学生来说仍然不熟悉;在推导过程中,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观察分析猜想能力;第一项是否成立又须补充说明,所以通项公式的推导是难点.

  ③对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综合研究离不开通项公式,因而通项公式的灵活运用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教学建议

  (1)建议本节课分两课时,一节课为等比数列的概念,一节课为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应用.

  (2)等比数列概念的引入,可给出几个具体的例子,由学生概括这些数列的相同特征,从而得到等比数列的定义.也可将几个等差数列和几个等比数列混在一起给出,由学生将这些数列进行分类,有一种是按等差、等比来分的,由此对比地概括等比数列的定义.

  (3)根据定义让学生分析等比数列的公比不为0,以及每一项均不为0的特性,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4)对比等差数列的表示法,由学生归纳等比数列的各种表示法.启发学生用函数观点认识通项公式,由通项公式的结构特征画数列的图象.

  (5)由于有了等差数列的研究经验,等比数列的研究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教师只需把握课堂的节奏,作为一节课的组织者出现.

  (6)可让学生相互出题,解题,讲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高一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高一数学教案06-20

高一数学教案07-20

人教版高一数学教案07-30

上海高一数学教案07-30

高一必修四数学教案04-13

高一必修五数学教案04-10

高一数学教案设计04-10

高一数学教案15篇07-19

最新高一数学教案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