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时间:2022-10-14 18:36:09 教案 我要投稿

故乡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故乡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故乡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对比的写法和在记叙中运用议论的作用。

  2·学会辨析段的类型。

  3·通过对这篇小说内容的把握,深刻理解在旧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不仅是我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根源,而且也在思想灵魂上对农民造成了深深的毒害,激发起学生热爱新中国,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强烈愿望。

  教学要求

  1·明确教学重点

  2·抓住小说中闰土、杨二嫂、“我”人物性格的分析,突出一个“变”字,从中联系人物所处的典型环境,以及造成主要人物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

  3·做好预习

  教学重点

  1·小说采用对比突出主题思想的写法。

  2·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决心变革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教学难点

  1·辛亥革命后农村经济衰败和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社会原因。

  2·本文结尾的议论:"希望是本无所谓有……也便成了路。"应该怎样理解它的深刻含义与作用?

  (分析:这句充满哲理的名言告诉我们:只有希望而不去实践,等于没有希望。作者以"路"作比,形象地说明,只要大家一起去斗争、实践,就能创造出一条美好的生活道路。这种富有哲理的议论,使小说的主题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增加了作品的亮色,起了鼓舞人们创造新生活的勇气与信心的作用。)

  教具准备

  少年闰土画像

  课时安排

  1、 2课时:通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分组讨论预习题。

  3、4课时:精读课文,全班讨论,理解文章主体思想。

  预习作业

  1·这篇小说写了哪些人物?谁是主要人物?谁是衬托人物?谁是线索人物?

  2·小说的要素是: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

  3·故事情节分为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4·《故乡》选自《________ 》,作者________,写于________,在这前十年,中国爆发了________革命。

  5·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线索是贯穿在整个作品中将材料串联组织起来的某个事物,它可以是某个人物、事件、实物……,小说就是围绕线索来选取和组织材料的。阅读时若能抓住线索,就能理清小说的段落层次,把握它的结构。),按顺序安排情节。全文可分成三部分,即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

  6·小说开头描写了故乡哪一季节,怎样的景色?“我”的心情怎样?这个景物描写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7·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①闰土由少年时的“小英雄”变成中年时的“木偶人”的原因是:

  ②“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这是因为

  ③“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着看不见得高墙”,这“高墙”指

  ④希望的有无,决定于

  8·课后题二、三

  9·给少年闰土,中年闰土,和杨二嫂各画一幅画像。

  答:

  1.小说中的人物有闰土、杨二嫂、水生、宏儿、母亲和"我"。主要人物是闰土,衬托人物是杨二嫂。线索人物是"我"。

  闰土是小说的主人公。因为他是小说的描写中心。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少年闰土小英雄的形象;与中年闰土的重逢,写出了他的变化,寄予无限的同情;宏儿和水生正是我与闰土的后辈,他们是"一气"的,因而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希望他们有"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新生活。

  2.人物、情节、环境。

  3.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4. 《呐喊》,鲁迅,1921年,辛亥。

  5.时间,"我"回故乡,"我"在故乡,"我"离故乡。

  (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前五个自然段,这一部分主要写"我"回故乡。"我"在故乡所见到的萧条景象以及"我"的悲凉的心情,并且交待了回故乡的目的。第二部分从第6自然段开始到"·…¨已经一扫而空了。"写"我"在故乡。这是小说的主体部分,主要刻画了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深刻反映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给中国农村带来的苦难,给中国农民带来的心灵上的创伤。第三部分从"我们的船向前走……"到全文结尾。)

  6.从阴晦的天气、鸣鸣的冷风、苍黄的天色、纵横零落的荒村等方面描绘了江南农村的凋敝、荒凉及毫无生气。反应出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看到这一切“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7.①统治压迫剥削的结果,是"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以及封建等级观念,对神佛崇拜的思想束缚等因素造成的。

  ②故乡的萧条衰败,与闰土之间形成的“厚障壁”,已觉得故乡不值得留恋了。

  ③当时社会造成的人们之间思想感情上的"隔膜"。

  ④实践与斗争。

  8·课后题二:闰土是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作者运用对比手法,从不同角度写了他的变化。先细读课文,摘录关键词语填写下边的表格,然后说说作者想通过这些变化告诉人们什么。

  通过这些变化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的压榨给人民造成的苦难,揭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揭示当时社会的弊端,从而启发人们去深思,去探索,去走希望之路。

  课后题三:作者是怎样写杨二嫂的变化的?从这种变化中可以看出她是怎样的人?这对表现主题思想有什么作用?

  20年前的杨二嫂,人称“豆腐西施”,她终日坐着,“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那时的杨二嫂还是个安分守己的人。20年后,她变得泼悍、放肆。对“我”,虚伪的吹捧、尖刻的嘲讽:“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迅哥儿,你阔了”,“你现在有三房姨大大;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对闰土,她恶语中伤,说闰土在灰堆里埋了十多个碗碟,在运灰时一齐搬回家。从这些变化中,可以看出,杨二嫂曾是一个被称作“豆腐西施”,充当招徕生意的“广告”,被侮辱、被损害的人物。由于长期艰辛生活的磨难,她变得尖酸、刻薄、庸俗、势利。她是一个贪小便宜、自私的小市民,辛苦恣睢的典型。

  杨二嫂前后的变化说明;在军阀势力和封建势力的统治下,故乡的日趋破产以及城镇市民的日趋贫困。

  (在小说中,杨二嫂是做为陪衬人物出现的,杨二嫂的尖刻、自私衬托了闰土的憨厚朴实。)

  《故乡》阅读比较

  鲁迅的《故乡》和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两篇小说主题深刻,构思精巧,在写法上有许多相同之处。

  从主题上看,两文都深刻地表现了当时现实社会中的世态人情。《故乡》中,在封建等级观念的束缚下人与人之间变得陌生隔膜;《我的叔叔于勒》中,在拜金主义思潮的腐蚀下人与人之间变得冷酷自私。《故乡》中的闰土少年时与“我”兄弟相称,亲密无间。那种关系多么和谐呀,“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两人是无话不谈,十分投机,以至于分别时“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虽然那时的“我”是个少爷,闰土是短工的儿子,但孩子的心灵是纯洁无瑕的,还未被玷污,在一起彼此不分尊卑贵贱。因而两个孩子之间能迅速建立起兄弟般的友谊。然而,20年过去了,这种友谊还存在吗?现实是:好友重逢,却变得隔膜起来。那一声“老爷”,拉开了“我”与闰土之间的`距离,也使“我”的心灵受到震撼,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重逢的激情一闪而过,有的只是沉默寡言,摇头叹息,“默默的吸烟”。封建等级观念已经严重地侵蚀、麻醉了闰土的灵魂。他自卑自贱,自认为低人一等,“我”和闰土还怎能再平起平坐,推心置腹,侃侃而谈呢?《我的叔叔于勒》则表现的是庸俗社会中另一种人际关系。于勒经历了“贫——富——贫”的变化,菲利普夫妇的观念中,金钱支配了一切,金钱成了他们生活的原动力,成了他们的人生处世的准则。因而,有钱时的于勒是他们的“希望”,没钱时的于勒则是他们的“恐怖”;一旦“希望”破灭后他们变得冷酷无情,六亲不认,把于勒看做是瘟神,惟恐避之不及。在金钱观念的支配下,人心是如此的冷酷、自私、势利,金钱至上,金钱成了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哪怕是亲兄弟之间!

  从表现技巧上看,两文都运用了对比手法。《故乡》中描写了“回忆中的故乡”和“眼前的故乡”,两方面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主题。这个对比又是由一系列的对比描写组成,包括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在语言、外貌、行动和心理上的对比;杨二嫂由“豆腐西施”变成“圆规”的对比;少年闰土跟“我”的友谊与中年闰土跟“我”的隔膜的对比;“我”跟闰土的隔膜与宏儿想念水生的对比;以及苍黄的天底下萧瑟的荒村与月夜西瓜地的美景的对比,等等。通过这一系列对比,不仅表明在苦涩严峻的现实生活面前,作者梦幻破灭的悲凉心情,更抒发了对人与人不再隔膜的“新的生活”的期盼,从而充分表现了小说的主题。《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前后变化形成鲜明的对比。于勒先前只是一个只会“糟蹋钱”的败家子,不仅“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而且还“大大占用了”菲利普“应得的那一部分”,结果菲利普只好把于勒打发到美洲去。没想到,这个被看作是“坏蛋”“流氓”“无赖”的于勒,竟然在美洲“赚了点钱”,并且还来信“希望赔偿”菲利普的“损失”,于是受到家人的赞扬,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成为菲利普拮据家庭的“惟一的希望”。菲利普一家朝思暮想,日夜盼望着于勒归来。然而,一次邂逅引发了悲剧:“我”的一家去哲尔赛岛旅行时,遇见了于勒,一度阔绰的富商早已沦为衣服褴褛的小贩。这对菲利普夫妇不啻晴天霹雳,让他们从虚幻的幸福的峰巅跌入现实的悲苦深渊。他们的态度也发生了突变:一个“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又重新变成了“贼”和“流氓”。前后截然不同的看法和态度,对比鲜明而又强烈,给人“意料之外”的震撼效果,有力地表达了小说的主题:金钱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

  从人称上看,两文都采用了第一人称写法。“我”,在文中都作为叙事的线索人物,是主人公悲剧命运的目击者,见证人。以第一人称来写,便于刻画心理感受,使故事更真实生动,使情节更凄婉悲凉。

  从作者的理想来看,两文都不失积极乐观的思想。尽管两文作者都是用批判的眼光看社会,有力地抨击了社会的积弊,但小说的结尾都又同样表现出乐观的亮色。鲁迅从宏儿想念水生,看到了渺茫的希望,他寄希望于下一代,希望他们“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希望未来的生活能重新建立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莫泊桑在“我”——若瑟夫身上寄托着自己的希望和理想。若瑟夫还是个孩子,心地善良,有同情心,有正义感。对父母的做法深表不满,对不幸的叔叔给予行动上的帮助——“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这点帮助虽微不足道,但却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闪光的一面,让我们在这物欲横流的金钱社会中看到了希望:年轻一代的心灵还未被金钱所污染。

  《故乡》教材分析

  《故乡》写于1921年,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于真正的现实生活,它深刻地概括了1921年前的30年内,特别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

  浙教版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三单元选用了鲁迅先生这篇名著,并在单元要求中明确:学习这篇小说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对话描写和心理描写的特点及在小说中的作用,并通过学习掌握这两种描写方法,提高阅读小说和记人叙事的能力。

  阅读小说,欣赏名著,最重要是读懂、读透,能比较好地体会作者在作品中的深意。鲁迅小说的内容博大精深,但文笔却质朴无华,语言精练但形象易懂,所以在文字疏通情节理解,技法学习上并不需花大力气,可是人物形象及文中所含哲理需细细品味。

  一、难点确定

  鲁迅的小说内涵深刻,哲理丰富,在《故乡》中则主要体现在关于希望的阐述上。《故乡》中关于希望的阐述,是一段寓意深长的独白,是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一位心情沉重,感觉悲凉的成年知识分子,对前途对未来难以确知的希冀的表露。要恰当理解话中的含义,对老师来讲也需凝神一思,对初二学生来讲,更不是件易事了。

  另外,少年不知愁滋味,十三四岁的少年还是生活与社会的门外看客,他们对近距离的师长父母的心情、性格都很难体会。要他们把握半个多世纪前作品中人物的性格,恐怕不是件易事。文中三个人物:“闰土”、“杨二嫂”、“我”,若说有差别就是“闰土”,这个人物在小学教材中已出现过,而且鲁迅在刻画这个人物时浓墨重彩,前后对比鲜明,所以把握起来还较容易。“杨二嫂”及“我”则是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他们的性格成因相当复杂,且文中介绍不多,但能否准确掌握两个人物形象所蕴含的意义却与把握好主题有较大关系。因此,我们确定本文的教学难点为:第一,如何引导学生把握“我”和“杨二嫂”这两个人物形象所代表的意义及在作品中的作用。第二,准确理解文中关于“希望”的含义。

  二、难点的突破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设定难点时是以学生的理解能力为依据的,所以要突破难点,也就必须设计学生易于接受的方法。

  根据初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首先,娓娓叙述,介绍背景,为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接着,通读课文进行联想,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最后,联系实际,引人人胜,深究作品表现的哲理。

  在实施过程中则采用教师引导、总结与学生课内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具体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引导。如何引导呢?最好的办法是讲故事,孩子都爱听故事。那么,我们就从课文的时代背景讲起,可以讲讲辛亥革命的成败,叙叙鲁迅的生平经历,谈谈鲁迅的家庭成员,说说绍兴的风土人情,最后当我们讲到1919年12月初,鲁迅从北京回故乡绍兴接母亲时,可以把学生的视线拉回课文,再牵出一条学生已有所了解的承前启后的线索——闰土。接着便可过渡到分析学生不大熟悉的与闰土相关的“我”和“杨二嫂”了。

  第二步:启发。由于学生对作家、作品及时代背景已有所了解。第二步我们可以以启发为主,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动积极地去理解掌握人物形象的内涵。启发可从三个角度人手,“我”与“闰土”有何不同?今日的杨二嫂与昔日的杨二嫂有何变化?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些不同与变化?并以此为纲,再派生出若干小问题,要求学生思考,目的是最后给两位人物定位。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过程,我们可以展开课堂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还能促使学生深入阅读课文,钻研课文,最后在讨论中明确两位人物形象所代表的意义。“我”是一个具有民主进步思想倾向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是当时社会进步希望之所在。而“杨二嫂”则是一个在当时社会既被侮辱,被损害,而又深受私有观念支配的村镇小私有者形象。她在作品中的存在意义有二:一是她的自私刻薄衬托了闰土的纯朴善良;二是她的变化说明城镇小市民的贫困化。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村经济的破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弊病。

  第三步:深化。分析到这里,学生们对整篇课文的内容已基本掌握和理解,现实是残酷的,我们当然憧憬未来,但未来是有希望的吗?希望又是什么呢?鲁迅说:“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是一句比喻,把希望的存在比为“路的开创”,含义是希望的有无,取决于实践,光有美好的希望,不去努力奋斗,必然落空,等于没有希望;希望看去遥远,实现起来困难重重,但只要努力奋斗,百折不挠地去干,去实践,希望终能实现。但这样的解释,对初中学生来讲仍显拗口难懂,我们不妨先撇开“抽象”的希望,而从“路”谈起。

  请设想,洪荒年代,荆棘遍地,要想到达远方,无路可走,束手无策,则永远离不开原地;只有奋斗,披荆斩棘,才有可能到达远方的目的地,怎么办?只有“开路”,才有希望。那么,行动吧!

  有行动,才有路,有实践,才有希望。希望来自奋斗,鲁迅先生要我们明白的就是这一点。

  三、教学总结

  通过《故乡》的难点教育,学生们解决的不仅仅是对课文主题的准确把握问题,同时也要求初步学会抽丝剥茧、求真探微的分析能力。另外,还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鲁迅,了解鲁迅笔下的故乡,为以后学习鲁迅的作品打下较好的基础。

【故乡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故乡语文经典教案10-05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故乡》教案03-25

故乡的榕树高一上册语文教案10-14

八年级上册语文《背影》教案06-16

八年级上册语文书教案08-25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14

八年级上册语文《背影》教案08-06

故乡课文语文教案05-10

故乡的语文教案课件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