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案

时间:2022-11-02 08:10:54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小学美术教案3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美术教案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小学美术教案3篇

小学美术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课是设计运用课。通过对运动会宣传工作的策划,加强学生对整体宣传形象设计的认识,并能参与设计制作。

  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体育活动,是人类追求和平,友谊,进步的重大盛会,本课以北京申奥标志的欣赏为切入日,以学生策划运动会的宣传工作为线索,奥运会相关资料作为参照的信息贯穿本课的始终,让学生领略奥运精神,并对标志在宣传中的作用肩感性认识,同时通过教材提供的历届奥运会会徽及五环标志制作方法的欣赏,让学生能理解标志设计是形与意的结合,它讲究视觉上的美感和制图的规范,教师还可通过各种标志的欣赏启发学生设计时应不拘一格、勇于创新。安排学生分组活动,策划校运动会的宣传工作,尝试自己来设计制作。

  教学目标:

  * 知识技能目标

  1.了解标志设计的基本方法,并学会设计制作。

  2.通过对运动会宣传工作的策划,加强对整体宣传形象设计的认识。

  3.通过与同学的分工合作,提高集体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北京申奥标志的欣赏及北京申奥的艰辛历程,增强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同时学习用规范的方法制图,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分工、合作武地进行校运动会的策划,也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校运动会的宣传策划,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参与创意与设计,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教学思路:

  分三个课时,第一课时,安排学生分组交流讨论课前收集的奥运图片或文字资料,谈自己对奥运及奥运精神的理解,分析北京申奥标志形与意的特点及某校宣传工作的策划,启发学生讨论、策划校体育节的宣传工作,让学生做尝试性的标志设计;第二课时,通过分析几个突出的奥运会会徽,了解多样的标志设计手法,丰富设计思路,对自己设计的草图进行修改;第三课时,分工,合作式地进行校体育节的宣传策划,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考虑合理化建议,选取最理想的标志设计进行系列视觉形象设计。

  教学方法:

  互动法、探究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分工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对奥运会有关资料的交流与讨论,让学生领略奥运精神,同时分析北京申奥标志的特点及某校宣传工作的策划,让学生理解标志的特点并能做尝试性的设计。

  教学重、难点:领略奥运精神,理解标志的特点,认识标志在整体形象设计中的运用。

  教学准备:教具——CAI课件、问卷表。

  学具——课前收集的有关奥运图片和资料,尺、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

  一、体验、引人

  1、CAI课件播放(北京申奥成功片断〕

  师问:这是什么日子?大家为什么这么激动?(学生自由畅谈—激趣) 生答:20xx年7月N日,北京申奥终于取得成功。

  师:不错,这一时刻是今亿万中国人兴奋和激动的一刻,因为从第一次中奥失败到这次申奥成功我们又经历了八年的艰苦等待,为什么全世界的人们都如此看重奥运会呢?(学生踊跃回答、各抒己见——让学生在争辩中明白奥运的地位) 师:奥运会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体育活动,是人类追求和平、友谊、进步的重大盛会,让我们每个人都期待20xx年——我们的奥运!

  (出示课题:我们的奥运)

  二、探讨、赏析

  1.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奥运图片和资料。

  以组为单位,探讨几个问题(以问卷表的形式发下来)。

  奥运发源地

  已举办几届奥运

  申奥年代

  奥运精神

  印象最深的奥运

  申奥口号

  奥运口号

  最感兴趣的运动

  申奥大使

  奥运会旗

  最喜欢的运动员

  申奥标志

  (学生在互相交流、探讨的过程中加深对奥运的理解)

  师:北京申奥的历程是非常艰辛的,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当然也得力于大量的宣传造势。

  (通过宣传片引人标志这一主题,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欣赏申奥宣传片(CAI 课件播放)

  师问:它的导演是准?看后有何感受?(学生思考回答)

  总结:张艺谋,体现了奥运精神,展现了新北京、新奥运的理念。

  (欣赏申奥宣传片,让学生感受北京的人文地理,增强他们的爱国意识。)

  2.引入北京申奥标志,简介作者陈绍华(CAI课件展示)。

  分析:a申奥标志的构思:

  b.申奥标志的意义;

  c.什么是标志(学生思考回答)。

  总结:首先,标志是由五环组成,象征着世界五大洲的团结、协作。其次,这个标志是由五星基本构成的,五星代表国家形象,图中的五星轻松,活泼,代表我国美好的前景。第三,标志似一个打太极拳的人形,以此表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第四,标志又是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品“中国结”的象形,相互环扣象征着吉祥如意。

  定义:一种视觉识别符号,有强烈的标识性,使人过目难忘。

  (通过对申奥标志设计思路的分析,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标志)

  3.了解申奥标志的运用情况(课件展示)。

  师:申奥标志的广泛运用给人带来整体的视觉美感与震撼,为奥运会的顺利承办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4.整体视觉形象设计欣赏(某市26中运动会宣传工作的策划)。

  “我们的赛场,竞技的青春”

  讨论分析:a.此标志的设计意图

  b.此标志的.运用情况

  (由欣赏申奥标志的广泛运用到某校宣传工作的策划,让学生对整体视觉形象设计有了感性的认识)

  5.交流、实践

  师:学校将举办一次“劲秋体育节”,如果你作为校运动会宣传工作的策划员,你将如何设计体育节的标志?(学生相互交流回答)

  师:大家的想法真不错,不过在设计时还须考虑奥林匹克精神、学校特色和体育节口号等。大家自己来尝试设计一个草图吧!

  (学生动手设计,教师巡回指导)

  (在不讲解方法的情况下,让学生大胆进行创意设计,为下节课的学习埋下伏笔)

  三、课后整理

  a)网上收集奥运会标志等资料,找出它们的特色。

  b)探寻标志的表现手法。

  c)参考下表,对自己设计的标志进行评价。

  标志体现了个性化的设计

  标志宜于运用

  标志具有运动感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分析一些奥运会承办国设计的会徽,让学生了解多样的标志设计手法和丰富设计思路,学习规范的制图方法。

  教学重、难点:标志的设计思路和表现手法。

  课前准备:CAI课件,学生课前准备的图片资料,尺、铅笔,橡皮、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交流、探讨

  1.根据上节课的自我评价表,学生互相交流自己设计的草图。(活跃课堂气氛)

  2.入学生谈谈印象最深的奥运或印象最深的奥运标志(学生畅所欲言,教师予以鼓励,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对标志的感性认识中)。

  3.课件展示历次奥运标志,分析它们的风格特点。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说出其特色) 分析得出标志的特点:

小学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民间艺术家和画家的作品,借鉴他们在人物装饰画上的表现手法。

  2、操作目标:把图片资料和自己的写生画变成装饰性的人物作品。

  3、情感目标:学生在自由创作人物装饰画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创造的乐趣和成 功的喜悦。教学重点:激发学生人物联想,创作出有个性的人物装饰画。

  教学难点:能巧妙地把点、线、面的知识运用到人物装饰画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勾线笔

  学生准备:水粉色、水彩笔、彩色铅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人物写生的画法,知道了一个人物面部比例是“三庭五眼”(出示图 片)头和身体比例的民间口诀是“立七坐五盘三半”( 出示图片),但有些学生感觉到人物写生 比较严谨,受到比例、姿态、形象各方面因素的约束,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

  师:我这里有两幅作品(出示图片),比较一下,告诉我,你喜欢哪一幅?你的理由是什么?( 生口答)。

  师:刚刚那位同学回答的很好,第一幅具有写实风格,是具象的,而第二幅是装饰风格,是抽象的。我们称 第二幅画为线描人物装饰画,今天就来学习(线描)人物装饰画。(板书课题:9.人物装饰画)

  师:关于人物装饰画,你们想知道什么?学习什么?(小组讨论后汇报)

  师:人物装饰画究竟有什么特点,有哪些表现手法,我们怎样才能画好它呢?

  二、欣赏交流

  1、欣赏中国人物装饰画

  师:其实人物装饰画不是现代才有的,让我们走进它们,去发现人物装饰画的特点。

  (出示原始社会的岩石壁画图片),

  师:仔细观察一下岩画上的人物比例有变化吗?生:有

  师:作者将人物身体做了一个怎样的处理? 生:拉长。

  师:除了上下拉长,我们还可以怎样拉长?生:左右。

  师:对了,除了拉长,我们还可以怎样改变它的比例关系?生:缩小。

  师:这些就叫夸张。 (板书:夸张)

  师:再仔细的观察一下,作者还用了点、线、面对人物作装饰性处理,很有“现代感”。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来看看距今已有两百年历史的汉代画像砖上的人物有什么明显特征?生:对称。 (人物造型古朴,简练,讲究对称。)

  师:民间艺人用线替代了我们手中的画笔,如绣品、剪纸上的人物装饰画。这幅刺绣有哪个地方吸引了你的眼球?(生口答)

  师:剪纸,它又叫刻纸,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构图饱满,浑厚中又有细腻。

  师:艺术是不分国界的,欣赏过中国艺术家们的人物装饰画后,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外国画家笔下的人物装饰画的魅力。

  2、欣赏国外人物装饰画

  师:现在我们看到是西班牙大师毕加索的人物装饰画。大家欣赏完这幅画后,能告诉我们它

  给你的第一印像是什么?瑞士画家保罗克利的人物装饰画又给了你什么印象?(小组讨论后汇报: 人物图形里有圆形、三角形、方形,采用对几何图形的分解、运用色块分割对人物进行装饰。不同 的颜色,感觉颜色风格又有不同)。

  师:那位同学的见解很好,运用了我们之前学到的美术知识。人物装饰画的特点是:夸张、变形、概括。

  三、欣赏讨论

  (师示范人物装饰画)

  师:现代人物装饰画又有了怎样的装饰风格呢?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生:多了一个舌头。 师:观察的真仔细,他运用了添加的方法对人物进行了装饰,下面一幅你们肯定也一下子就能猜出他运用的 方法了,我们一起说,是什么方法呀?生:简化。

  再次欣赏大师丁绍光的人物装饰画。感受人物装饰画的美。

  四、启发创作

  师:有了那么多的方法之后,接下来就要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创作了。我猜你们心里肯定有了 很多的想法,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吗?请几位同学来说一说。生口答。

  师:你们肯定比这些同学画得还要好,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是怎么对人物进行装饰的?你 要吸取他哪个细节的画法?将什么地方进行改进呢?

  五、学生创作

  师:好了,现在就拿起我们手中的笔,把你们的奇思妙想与人物像进行装饰吧。学生创作,音 乐伴奏,教师行间指导。

  六、展示评价

  学生推荐小组作品,选出最佳作品。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可以从作 品创意、造型、细节等方面进行评价。

  七、课后拓展

  师:人物装饰画可以使用其他材料制作吗?在生活中注意观察、体会人物表现出的美感:人的 形态美、运动美、服饰美及情趣美,使这些美转化到自己的人物装饰画作品中。

小学美术教案 篇3

  一、教学内容:

  《变体美术字》——工艺

  二、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理解变体美术字的应用和变化的规律,并学写变体美术字。

  三、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对“变”的构思和审美的能力,按易认、美观、统一的原则加以变化。

  四、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同一类型的笔画变化要一致,字形变化要让别人看得懂。

  五、教学教具:

  变体美术字样品,范品、学生优秀作业。

  六、教学过程:

  一、相入新课:

  出示学生作业,总结前课学写宋体美术字的情况,肯定优点、指出缺点,以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讲授新课:

  出示变体美术字挂图,让学生观看、比较它与宋体美术字的异同。

  教师小结:变体美术字,是在宋体美术字、黑体美术字的基础上,把笔画、字形作了改变或夸张,使其更具装饰性的一种字体。绘写时根据文字的内容,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对字形、笔画、结构进行巧妙的艺术处理,使之具有多样的自由变化,啬艺术感染力,从而达到强化字精神含义的目的。

  三、讲授变体美术字的写法:

  讲演结合,先说明变体美术字的实用意义。按课本所示的三种常见变化规律,讲授变体美术字的变化、设计和书写方法。重提出:笔形的变化、讲究实用性、可读性、艺术性等。

  板书:特点:行动活泼、趣味性强。

  用途:多用于广告招贴、商品包装,报刊标题、书籍的书

  名等。

  四、引导学生对课本字例作评议,以拓宽学生对变体字“变”的思路。

  五、学生进行作业,教师辅导:

  选一个字或一个词,如“浪花”或短句“向前进”、“改革开放”等,根据文字的内涵来构思“变”的形式。使其体会变体美术字的适应性。

  六、评讲:对基本掌握写变体美术字的学生给予鼓励。

  七、板书:

  变体美术字

  特点:行动活泼、趣味性强。

  用途:广告招贴、商品包装,报刊标题、书名。

【小学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教案:电脑美术09-05

小学美术教案《民间美术》03-25

小学美术《电脑美术》的教案06-13

美术的节奏小学美术教案07-10

小学美术教案10-26

小学美术教案07-04

小学美术的教案09-01

小学美术教案06-18

小学美术的教案04-08

小学美术教案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