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大班社会领域的教案

时间:2023-01-06 16:03:32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元宵节大班社会领域的教案模板(通用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元宵节大班社会领域的教案模板(通用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元宵节大班社会领域的教案模板(通用10篇)

  元宵节大班社会领域的教案1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元宵节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节日及主要习俗。

  2、观赏各种花灯,了解民俗文化,感受节日气氛。

  3、知道元宵节是正月十五,要吃元宵。

  4、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5、感受节日的快乐气氛,乐意参加布置环境的活动。

  二、活动准备

  1、请家长带幼儿观赏元宵灯会。

  2、收集各种花灯的照片、图片。

  3、煮熟的元宵每位幼儿一个。

  三、活动过程

  1、讨论导入

  (1)元宵节是什么时候?

  (2)元宵节都做些什么?

  2、出示元宵食品,了解吃元宵习俗。

  (1)幼儿观察元宵的外形特征,讨论:元宵为什么制作成圆的?

  (2)教师小结:元宵表示团圆,表达了人们希望年年团圆的美好愿望。

  (3)幼儿品尝元宵,进一步感受元宵的美好。

  3、出示各种花灯,引导幼儿观赏,描述。

  (1)提问:这是什麽?你最喜欢其中那一盏花灯?

  (2)引导幼儿讲述元宵节观赏灯会的感受.

  如:看到各种各样花灯,你的心情怎样?元宵节晚上,街道上是什么样地?人们为什要挂这么多花灯?

  (3)教师小结:元宵节是春节的最后一天,人们非常珍惜.希望大家能快乐的聚集在一起,于是就挂出形态各异,大小不同的花灯,还在灯上贴出谜语,组成灯会,吸引大家。

  4、游戏“元宵节,闹花灯。”

  幼儿分为8-10人一组,随着儿歌变化队形,比一比哪组队形最好看。

  四、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附儿歌:

  我们排着队儿走,灯儿变成一条龙;

  我们围着圆圈走,灯儿变成一朵花;

  我们背靠背儿走,灯儿变成一车轮。

  元宵节大班社会领域的教案2

  主题目标:

  1、尝试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元宵节的相关经验,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

  2、大胆地创造与想象,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与理解;

  3、积极参与“闹元宵”的筹备和庆祝工作,在和老师、同伴一起过节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团圆的意义

  4、了解节日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5、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主题活动:

  活动一:甜甜的元宵

  活动目标:

  1.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有品尝元宵的习俗。

  2.通过做、煮、品尝元宵,享受制作食物的乐趣。

  3.能用简短的语言讲述元宵的味道以及自己品尝元宵时的心情。

  活动准备:

  面粉、点心盘、围裙、电饭煲、糖、小碗、小勺等。

  活动过程:

  1.激发做元宵的兴趣和愿望。

  师:①今天是什么节?元宵节有一种特别的食品,是什么?②元宵是什么样子的?小朋友们想不想自己做元宵?

  2.观察制作材料,了解做元宵的方法。

  (1)观察并知道做元宵需要的材料。

  (2)了解做元宵的方法和要求。

  师:①我们怎样才能做出圆圆的元宵?②老师煮元宵时,小朋友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3.做元宵、煮元宵。

  (1)提醒幼儿穿好围裙并洗手。

  (2)幼儿尝试用搓、团圆、在盘中滚一滚等方法做元宵。(提醒幼儿注意不把面粉团弄碎,不要将面粉撒在盘外。)

  (3)教师煮元宵。

  4.加糖品尝元宵,说说元宵的味道和自己的心情。

  幼儿在活动中能够积极参加,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制作元宵,然后品尝元宵,感受到浓浓的团圆之情。

  活动二:赏花灯、猜灯谜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赏花灯、猜灯谜是元宵节的风俗习惯之一,感受过节的愉悦心情。

  2、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花灯,并讲述一个谜语。

  3、发展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

  活动背景:

  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孩子们纷纷跟着大人前去公园参观灯会。

  活动准备:

  1、物质--每人准备一盏花灯,上面贴有一则谜语。小奖品若干。

  2、知识--有过过节的生活体验。

  活动进程:

  一、导入

  师:开门见山引入主题:正月十五闹花灯,赏灯猜谜就是我们元宵节的风俗习惯之一。

  二、展开

  1、赏灯活动。

  (1)幼儿相互欣赏各自的花灯,教师引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介绍自己花灯的形状、颜色、名称及特别之处等等。

  (2)请几名介绍有特色的幼儿给大家介绍自己的花灯。

  2、猜谜活动。

  (1)教师将幼儿分成两组,A组持有花灯和奖品,并给B组幼儿念谜语,B组来猜灯谜,猜中了即得到奖品。教师讲清玩法后,幼儿自愿展开游戏。(根据时间进行交换)

  (2)集体讲述自己猜谜的情况:谁猜中了我的灯谜?我自己猜中了几个灯谜?

  (3)集体将难猜的灯谜找出来,大家一起猜,或带回家请爸爸妈妈帮助猜。

  三、结束

  将A组和B组得到的奖品比一比,看哪队胜利了?

  师:鼓励幼儿将自己猜到的谜语回家说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来猜一猜。

  元宵节大班社会领域的教案3

  活动内容:

  语言活动"赏花灯、猜灯谜"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赏花灯、猜灯谜是元宵节的风俗习惯之一,感受过节的愉悦心情。

  2、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花灯,并讲述一个谜语。

  3、发展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活动背景: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孩子们纷纷跟着大人前去公园参观灯会。

  活动准备:

  1、物质--每人准备一盏花灯,上面贴有一则谜语。小奖品若干。

  2、知识--有过过节的生活体验。

  活动进程:

  一、导入开门见山引入主题:正月十五闹花灯,赏灯猜谜就是我们元宵节的风俗习惯之一。

  二、展开

  1、赏灯活动。

  (1)幼儿相互欣赏各自的花灯,教师引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介绍自己花灯的形状、颜色、名称及特别之处等等。

  (2)请几名介绍有特色的幼儿给大家介绍自己的花灯。

  2、猜谜活动。

  (1)教师将幼儿分成两组,A组持有花灯和奖品,并给B组幼儿念谜语,B组来猜灯谜,猜中了即得到奖品。教师讲清玩法后,幼儿自愿展开游戏。(根据时间进行交换)

  (2)集体讲述自己猜谜的情况:谁猜中了我的灯谜?我自己猜中了几个灯谜?

  (3)集体将难猜的灯谜找出来,大家一起猜,或带回家请爸爸妈妈帮助猜。

  三、结束

  将A组和B组得到的奖品比一比,看哪队胜利了?鼓励幼儿将自己猜到的谜语回家说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来猜一猜。

  元宵节大班社会领域的教案4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元宵节的民俗风情。

  3、了解元宵节的风俗,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喜欢过节吗?这是什么节?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放元宵节动画)

  2.那天,你们都做了哪些有趣的事?和谁在一起?(指名说)谁能照样子再说说!(板书课题:元宵节)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老师这儿有一首儿歌,能把元宵节的欢庆场面都表现出来,现在就读给大家听!(范读)

  2.大家想读吗?自己试一试!并注意哪个音节出现的次数最多。

  3.找一找,yuán都藏在哪些词里?(指名说)用笔把它们圈起来!然后四人一组,互相帮助,试读这些词。

  4.指名读,大家一起试一试!(屏显:元宵节 汤圆 团圆 圆又圆)

  5.给“圆”字开花,了解“圆”的意思,渗透“团圆”含义。

  6.反复认读,强化识字。自由带拼音读→师指字(屏显)学生读→同桌互相检查、正音→去掉拼音自由读课文→随机指字读

  7.四人一个小组,把你识字的方法、窍门说一说。

  8.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识字情况,并进行扩词、说话练习。

  9.渗透“元宵节”的来历,创设意境,“送生字宝宝回家”。(屏显:学生喊出生字宝宝的名字,认对后生字宝宝归位)

  10.游戏:“摘灯笼”。(想一想,本课生字都会认了,再举手“摘灯笼”。)

  11.“开火车”读词卡,为朗读儿歌做准备。

  三、指导朗读

  1.自由读儿歌。

  2.学生读,学生互评。

  3.师范读,引导学生有节奏地读。

  4.同桌互读。

  5.今年的元宵节过得怎样?你能用一个词来表达吗?(学生自由发言)让我们把这种心情带入课文再读一读!

  6.刚才在读课文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边想边读)

  7.请读得最有感情的同学上台表演。(创造性地朗读)

  8.还有哪些有趣的活动也在今天举行?(拓展学生思路)

  9.让我们把美好、团圆、幸福、有趣的元宵节读出来吧!(想读的同学可以站起来,能背的同学就背)

  四、创新拓展

  1.我们中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你能用这样的句式给大家说一说吗?(屏显:______, _______在一起______ 。)

  2.有一个节日,和元宵节很像,月儿也是圆圆的,你能猜出是哪个节日吗?

  3.如果我们把《元宵节》改成《中秋节》,你觉得行吗?试一试!

  看花灯

  教学目标:

  1、认字15个,写字画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元宵节、闹花灯的热闹景象培养学生想像力,激发民族自豪感。

  4、句式训练,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元宵节》,大家来说说元宵节人们在干什么?(吃汤圆)“汤圆”的“圆”是什么意思?(团圆的意思)既然大家都团圆了,咱们再一起去看看元宵节最好玩的花灯吧!(好)(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三、认识字词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跟着作者走进花灯的世界吧!(生齐读课文)

  1.看第一盏花灯,认识“金”、“吐”、“泡”。

  (师出示词语卡片“金鱼”,先认“鱼”,再读文中句子,认“金鱼”这个词,最后认“金”字。)

  2.看第二盏花灯,认“眨”、“睛”、“猴”。

  (师“眨眼睛”,并让学生认真观察,进行讨论。)

  3.看第三盏花灯,认知“走马灯”。

  4.看第四盏花灯。

  5.小结。

  四、熟读课文

  1.教师领读课文。(提醒学生“吐”“眨”“追”“立”这四个字要读重音。“真”要拖长音。)

  2.生练读课文。齐读。教师指导后再读。挑战读。

  五、再认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以小组为单位认读,评出“优胜小组”。

  2.指名认读生字卡片,评出“优胜个人”。

  3.全班齐读生字卡片。

  六、布置作业

  发挥想像力,把自己喜欢的花灯画下来。明天我们比一比,看谁的花灯最好看。

  元宵节大班社会领域的教案5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元宵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2、积极参与赏灯、玩灯、搓元宵等活动,体验与同伴集体过节日的快乐。

  3、知道元宵节的时间是正月十五。

  4、通过参加节日环境创设,感受参与元宵节庆祝活动的乐趣。

  5、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干米粉、小盘子每人两份,花灯每人一盏

  2、 锣鼓音乐伴奏带

  三、活动过程

  1、讲讲元宵节。

  (1)引导幼儿讲述:我知道的元宵节。

  (2)教师在幼儿讲述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元宵节的来历和中国人过元宵节的传统习俗。

  2、做元宵。

  (1)谈谈说说:我吃过的各种元宵。

  (2)教师介绍做元宵的材料,并示范制作方法。

  ① 将搓圆的元宵放入干米粉盘中来回滚动,直到四周全沾满米粉。

  ② 最后放在手心里搓圆即成。

  (3)幼儿分组制作,教师重点指导幼儿掌握两人合作滚米粉的技能。

  (4)将搓好的元宵放在每组的大盘中,分享集体合作的快乐。幼儿在等待元宵煮熟的同时玩花灯。

  3、玩花灯。

  (1)幼儿各提一盏花灯,同伴间相互欣赏,介绍自己所拿的花灯的名称及主要特点,

  (2)幼儿在音乐声中,提灯玩耍。

  4、品尝小元宵。

  鼓励幼儿有礼貌地邀请老师、阿姨一起吃元宵,学习与他人分享劳动成果,体验劳动带来的成功与喜悦。

  四、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小百科: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元宵节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元宵节大班社会领域的教案6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元宵节的意义及民族的习惯共享集体活动的快乐。

  2、培养幼儿互相关心、友好相处的良好品质。

  活动准备:

  1、把幼儿带的花灯布置在教室,老师准备一些新式的灯。

  2、准备几个简单的有关的谜语。

  3、欢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与幼儿谈话,让幼儿了解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元宵节。人们可以做元宵、吃元宵、赏花灯;元宵节是有家人团结的意思。

  二、让幼儿赏灯。

  (1)老师提出观灯的要求——要求幼儿观察灯的种类、颜色、形态。

  (2)幼儿自由结伴欣赏花灯,并想自己的同伴介绍自己的花灯的名称及主要特点。

  (3)幼儿观看老师做灯的过程,让幼儿知道扎灯是一门民间的手艺,是中国特有的本领。

  三、请幼儿讲灯。

  (1)幼儿介绍自己所带的花灯的名称、外形特征及制作的材料,也可以讲述买灯时的情景,注意引导幼儿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进行表述。

  (2)请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的灯。

  四、请幼儿玩灯——在音乐声中,带领幼儿到户外玩灯。在玩灯的过程中要求幼儿使用礼貌用语与同伴交换。

  五、与幼儿一同收集纸盒、小棒等废旧分得材料,让幼儿制作花灯;作好后举行“小小灯展”。

  活动点评:当前人们盛行过洋节,我们自己的.节日往往被忽略了,为了把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我们的幼儿教师从娃娃抓起,进行传统教育,做得非常好。而且在教学方法上,能够使幼儿参与进来,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积极性。

  元宵节大班社会领域的教案7

  一、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了解元宵节的意义及民俗习惯,共享集体活动的快乐。

  2、形成幼儿互相关系、友爱相处的良好品质。

  二、活动准备:

  1、将幼儿事先收集的花灯布置在教室内,老师准备一些新式的灯。

  2、准备若干简单的有关灯的谜语。

  三、活动过程:

  1、请幼儿欣赏下我们一起布置的教室,请幼儿说说看:谁知道这样的布置是什么节日的特色呢?

  A、幼儿回答

  B、教师总结:元宵节是家人团聚的意思,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节日。有它独特的传统节日气息。

  2、请幼儿回忆过去过元宵节的时候,都做了哪些有趣的事?

  四、做元宵、吃元宵、赏花灯等。

  1、教师出示花灯,提出请幼儿观赏灯的要求:观察灯的种类、颜色、形态等。

  A、可与同伴自由结伴观赏花灯,并向同伴介绍自己所带的花灯的名称及主要特点。

  B、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的花灯的名称、外姓特征等,也可讲述买灯时的情景,注意引导幼儿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进行表述。

  C、教师总结,帮助幼儿了解花灯的特点,并且告诉幼儿:扎灯是一们民间艺术,是中国人特有的本领。

  五、活动结束及延伸:

  小游戏:出示关于灯的谜语,请小朋友们猜猜看。

  在天气晴好的时候,可带幼儿到湖外玩灯,在玩的过程中提醒幼儿爱惜灯,注意安全,鼓励幼儿用礼貌用语同伙伴进行交往。

  元宵节大班社会领域的教案8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的情趣。

  2、发展幼儿完整地表述自己生活经验的能力。

  3、引导幼儿畅谈元宵节中的一件最快乐的事情。

  重难点分析:

  重点:能够连贯讲述一件最快乐的事情。

  难点:讲述的内容完整有意义。

  活动方式:集体活动。

  活动准备:

  物质:图片、用花灯布置活动室,纸、笔、花灯。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图片,上面有什么?知道什么节日才会挂花灯?教师讲述花灯的来历。

  二、展开

  1、正月十五元宵节才会挂花灯,在这欢乐的日子里你看到了什么?有哪些事是让你最快乐的?谁能讲一讲?

  2、幼儿间互相讲一讲。

  3、请个别幼儿讲述。

  启发引导幼儿讲述完整,有一定的内容。

  4、教师也来讲一件高兴的事,启发幼儿完整的讲述和记忆。

  三、结束

  请幼儿拿出纸和笔,将自己所见所想的高兴事画下来。

  元宵节大班社会领域的教案9

  活动目标:

  1、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风俗,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特有的节日。

  2、尝试带领小班的.弟弟妹妹一起玩花灯、包元宵。

  3、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5、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1、事先联系好小班幼儿,请小班幼儿每人带一盏花灯。

  2、幼儿已初步了解元宵节的来历知识,并带一盏自制的花灯。

  3、将幼儿的花灯布置在活动室周围。

  4、米粉、豆沙馅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相关民俗。

  引导幼儿向小班弟弟妹妹讲述自己对元宵节的经验。

  教师小结:元宵节是中国特有的节日,元宵节这天人们会与家人团聚,包元宵、吃元宵,赏花灯、玩花灯。

  2、教师和幼儿一起包元宵。

  师幼交流包元宵的方法。

  幼儿一起玩包元宵。

  教师提醒幼儿洗干净手,并指导幼儿做元宵。

  3、幼儿玩花灯。

  幼儿欣赏大家带来的花灯。

  教师指导幼儿赏灯,并找出自己喜欢的花灯。

  幼儿到户外玩灯。

  教师指导本班幼儿向小班幼儿介绍自己所带的花灯,并一起玩灯,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的设计激发了幼儿兴趣,让幼儿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习俗是吃元宵,点花灯和猜灯谜。

  元宵节大班社会领域的教案10

  教学目标:

  1、乐于参与游戏,体验“元宵灯会”游戏活动的乐趣。

  2、通过律动和打击乐器感应乐曲的拍子和重音。

  3、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欣赏各式各样花灯并创造性地运用肢体动作表现花灯的造型。

  教学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看过有关元宵灯会的录像、图片。

  2、打击乐器(大鼓、小鼓、吊镲、鼓棒)、呼啦圈、打棒、故事挂图等。

  教学队型

  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中国传统习俗。

  难点:感应乐曲的重音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

  “宝宝和爸爸妈妈吃完元宵后,就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元宵灯会。哇!好多灯笼啊!都有些什么灯笼?幼儿观察图片,说出自己看到的龙灯、金鱼灯笼、火箭灯笼等,宝宝看得眼花缭乱。”

  在这一环节中,我以启发式提问结合故事图片的形式进行讲述。刚开始参与的幼儿并不那么积极,于是,我以惊讶的启发性语言:“哇!好多灯笼啊!”边说边展示故事图片配合引导。通过师幼互动,激发幼儿观察,说出图片中的各式花灯,并结合日常生活经验说说自己常见的红灯笼及更多的花灯,为幼儿进入下一个环节作好准备。

  二、习俗活动:认识元宵节和花灯(观看VCD花灯造型)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灯笼呢?哦,原来是过元宵节啦!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或“灯节”,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它是整个春节节庆活动的最后一个高潮,家家户户都热闹庆祝。元宵节的夜晚,小朋友手提灯笼在外面游玩,全国各地也会组织各种活动……(如果提供有关元宵节的视频给幼儿观赏,效果会更好)

  三、肢体花灯造型

  你们今年元宵节看到花灯吗?你们在哪看到花灯呢?(万绿园)你们见过什么样的花灯?能与你的朋友一起做出花灯造型吗?

  1、老师敲鼓(可尝试放音乐),鼓励幼儿尝试随拍子的快慢以及各种步伐行进。

  2、幼儿听音律动,创编单人、双人或多人一组,变化各种花灯的造型。

  (1)单人游戏。

  幼儿听音走一种步伐,听吊镲一声变一种花灯造型,二声变两种造型,多声变多种造型。

  (2)双人游戏。

  幼儿双人听音走另一种步伐,听吊镲一声变一种花灯造型,二声变两种造型。

  (3)多人游戏。

  幼儿多人组合听音变步伐,听吊镲一声变一种花灯造型,二声变两种造型。

  这一环节我利用鼓和吊镲进行游戏。在花灯造型环节,大多数幼儿都参观了“万绿园”的元宵花灯展。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已对花灯品种有了认识和了解,灯展的直观刺激使得孩子们形成最初的花灯造型模仿和再现;再次激发,经验就提升到创造。

  因此,为幼儿参与肢体花灯造型奠定了基础,双人和多人的花灯造型很形象,幼儿之间的合作很默契。

  四、感应拍子和重音

  1、欣赏中国民间音乐(元宵灯会)

  这么热闹的元宵灯会,还有一首好听音乐,我们一起听听《元宵灯会》。

  (1)肢体乐器(坐地)

  听音乐的拍子:拍腿(每次重音后换另个地方感应拍子,拍头,肩,脸等)

  重音时拍地板。(口唱:准备好)

  (2)欣赏后提问:听了这首乐曲有什么感觉?这首乐曲有什么变化?

  (3)引导幼儿认识重音:和前面的音不一样,声音中敲得响的那个音,叫重音。

  (4)感应重音

  反思:引导孩子们感应拍子和重音的第一个环节——肢体乐器,第一小组拍拍子时,我

  依照教师用书的方法——拍腿,可我发现动作有点单调——一个动作时间重复时间较长(包括重音有4个8拍),欠缺吸引力。在第二小组的活动时我做了一些调整:拍头、拍肩、拍肚各1个8拍,第4个8拍拍腿——给孩子一个暗示:重音就藏在拍腿的环节里。

  2、律动游戏:跳呼啦圈摆造型

  (1)老师示范游戏,并介绍规则。

  (2)分组拿圈。

  (3)听音乐,集体游戏。

  拍子:走步/全曲快步走

  重音:造型/跳入呼啦圈,肢体做大的造型。

  反思:律动感应重音部分中的走步伐环节。第一小组活动时,我直接提出游戏要求就开始游戏,造成孩子们走步伐的时候自主创造没有调动起来,出现动作缺乏多样性的情况。明明是孩子们经验较丰富的内容,反而因为忽略进行铺垫就变得被动了。虽然这个环节是感应重音,孩子们这点作的很好,但我觉得如果加强走步伐的多样性,孩子们会做得更好。

  第二小组调整:游戏前组织孩子进行简单的经验回顾——“你会

  走什么步伐”,为孩子们自主创造步伐做铺垫。孩子们的立即兴奋起来,营造了自主参与的情绪。重音时跳到呼啦圈里造型比第一小组更有创造性。达到调整的预期效果。

  活动的难点是感应重音,孩子们在第一、二段时,感应得很好,

  问题出现在第三段的重音部分,孩子老掌握不好,出呼我的意料。(备课时这点没有引起我的注意和重视,有点措手不及。看来我对班上孩子的了解和分析不够,要引起注意)调整策略:拎出来重点分析,让孩子们比较三段中重音出现的节奏,从而掌握。本环节通过肢体乐器律动游戏的形式感应重音,幼儿很开心,很快掌握拍子和重音

  3、大型打击乐器

  (1)推出大鼓。

  (2)教师示范。

  (3)分组拿鼓棒

  (4)练习互敲鼓棒

  拍子:打棒互敲/持一对打棒,边走边以打棒互敲。

  重音:齐奏乐器/停止脚步,于散放的四种大型打击乐器(软垫、大盆或吊镲、大鼓等等)上齐奏。

  (5)配乐演奏

  大型乐器幼儿园没有,我用学具盘代替大鼓,准备了四个学具盘反在教室的四个方向。要求:孩子们随音乐四处走各种步伐,重音部分拍“大鼓”。出现问题:由于流动空间大,步伐多样化的效果出来了,可重音出现时没有及时拍击大鼓(不能很好分辨哪个“大鼓”离自己近,造成不知道拍哪个“大鼓”的现象)。

  调整:孩子分四组,轮流当小组长(组长的任务是带领组员走不一样的步伐)。这样孩子离“大鼓”近,目标性更强,容易操作。游戏条理流畅,效果很好。

  反思:

  乐器拍奏游戏比较混乱,有些孩子不能遵守游戏常规,影响了音乐效果,其次是我在地板上放了几个塑料盆,大部分孩子对盆比较感兴趣,由于教具分配不合理,孩子出现了争抢现象。

《元宵节大班社会领域的教案模板(通用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元宵节大班社会领域的教案】相关文章:

元宵节大班社会领域的教案范文(精选15篇)01-06

大班社会领域教案夏天08-25

大班社会领域活动教案12-05

大班社会领域活动教案11-29

大班社会领域教案《感恩》08-20

大班社会领域教案《变废为宝》08-20

大班社会领域教案《时光》08-20

大班社会领域优秀教案10-09

中班社会领域元宵节教案12-28

元宵节大班社会领域的教案模板(通用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元宵节大班社会领域的教案模板(通用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元宵节大班社会领域的教案模板(通用10篇)

  元宵节大班社会领域的教案1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元宵节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节日及主要习俗。

  2、观赏各种花灯,了解民俗文化,感受节日气氛。

  3、知道元宵节是正月十五,要吃元宵。

  4、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5、感受节日的快乐气氛,乐意参加布置环境的活动。

  二、活动准备

  1、请家长带幼儿观赏元宵灯会。

  2、收集各种花灯的照片、图片。

  3、煮熟的元宵每位幼儿一个。

  三、活动过程

  1、讨论导入

  (1)元宵节是什么时候?

  (2)元宵节都做些什么?

  2、出示元宵食品,了解吃元宵习俗。

  (1)幼儿观察元宵的外形特征,讨论:元宵为什么制作成圆的?

  (2)教师小结:元宵表示团圆,表达了人们希望年年团圆的美好愿望。

  (3)幼儿品尝元宵,进一步感受元宵的美好。

  3、出示各种花灯,引导幼儿观赏,描述。

  (1)提问:这是什麽?你最喜欢其中那一盏花灯?

  (2)引导幼儿讲述元宵节观赏灯会的感受.

  如:看到各种各样花灯,你的心情怎样?元宵节晚上,街道上是什么样地?人们为什要挂这么多花灯?

  (3)教师小结:元宵节是春节的最后一天,人们非常珍惜.希望大家能快乐的聚集在一起,于是就挂出形态各异,大小不同的花灯,还在灯上贴出谜语,组成灯会,吸引大家。

  4、游戏“元宵节,闹花灯。”

  幼儿分为8-10人一组,随着儿歌变化队形,比一比哪组队形最好看。

  四、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附儿歌:

  我们排着队儿走,灯儿变成一条龙;

  我们围着圆圈走,灯儿变成一朵花;

  我们背靠背儿走,灯儿变成一车轮。

  元宵节大班社会领域的教案2

  主题目标:

  1、尝试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元宵节的相关经验,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

  2、大胆地创造与想象,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与理解;

  3、积极参与“闹元宵”的筹备和庆祝工作,在和老师、同伴一起过节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团圆的意义

  4、了解节日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5、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主题活动:

  活动一:甜甜的元宵

  活动目标:

  1.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有品尝元宵的习俗。

  2.通过做、煮、品尝元宵,享受制作食物的乐趣。

  3.能用简短的语言讲述元宵的味道以及自己品尝元宵时的心情。

  活动准备:

  面粉、点心盘、围裙、电饭煲、糖、小碗、小勺等。

  活动过程:

  1.激发做元宵的兴趣和愿望。

  师:①今天是什么节?元宵节有一种特别的食品,是什么?②元宵是什么样子的?小朋友们想不想自己做元宵?

  2.观察制作材料,了解做元宵的方法。

  (1)观察并知道做元宵需要的材料。

  (2)了解做元宵的方法和要求。

  师:①我们怎样才能做出圆圆的元宵?②老师煮元宵时,小朋友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3.做元宵、煮元宵。

  (1)提醒幼儿穿好围裙并洗手。

  (2)幼儿尝试用搓、团圆、在盘中滚一滚等方法做元宵。(提醒幼儿注意不把面粉团弄碎,不要将面粉撒在盘外。)

  (3)教师煮元宵。

  4.加糖品尝元宵,说说元宵的味道和自己的心情。

  幼儿在活动中能够积极参加,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制作元宵,然后品尝元宵,感受到浓浓的团圆之情。

  活动二:赏花灯、猜灯谜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赏花灯、猜灯谜是元宵节的风俗习惯之一,感受过节的愉悦心情。

  2、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花灯,并讲述一个谜语。

  3、发展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

  活动背景:

  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孩子们纷纷跟着大人前去公园参观灯会。

  活动准备:

  1、物质--每人准备一盏花灯,上面贴有一则谜语。小奖品若干。

  2、知识--有过过节的生活体验。

  活动进程:

  一、导入

  师:开门见山引入主题:正月十五闹花灯,赏灯猜谜就是我们元宵节的风俗习惯之一。

  二、展开

  1、赏灯活动。

  (1)幼儿相互欣赏各自的花灯,教师引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介绍自己花灯的形状、颜色、名称及特别之处等等。

  (2)请几名介绍有特色的幼儿给大家介绍自己的花灯。

  2、猜谜活动。

  (1)教师将幼儿分成两组,A组持有花灯和奖品,并给B组幼儿念谜语,B组来猜灯谜,猜中了即得到奖品。教师讲清玩法后,幼儿自愿展开游戏。(根据时间进行交换)

  (2)集体讲述自己猜谜的情况:谁猜中了我的灯谜?我自己猜中了几个灯谜?

  (3)集体将难猜的灯谜找出来,大家一起猜,或带回家请爸爸妈妈帮助猜。

  三、结束

  将A组和B组得到的奖品比一比,看哪队胜利了?

  师:鼓励幼儿将自己猜到的谜语回家说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来猜一猜。

  元宵节大班社会领域的教案3

  活动内容:

  语言活动"赏花灯、猜灯谜"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赏花灯、猜灯谜是元宵节的风俗习惯之一,感受过节的愉悦心情。

  2、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花灯,并讲述一个谜语。

  3、发展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活动背景: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孩子们纷纷跟着大人前去公园参观灯会。

  活动准备:

  1、物质--每人准备一盏花灯,上面贴有一则谜语。小奖品若干。

  2、知识--有过过节的生活体验。

  活动进程:

  一、导入开门见山引入主题:正月十五闹花灯,赏灯猜谜就是我们元宵节的风俗习惯之一。

  二、展开

  1、赏灯活动。

  (1)幼儿相互欣赏各自的花灯,教师引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介绍自己花灯的形状、颜色、名称及特别之处等等。

  (2)请几名介绍有特色的幼儿给大家介绍自己的花灯。

  2、猜谜活动。

  (1)教师将幼儿分成两组,A组持有花灯和奖品,并给B组幼儿念谜语,B组来猜灯谜,猜中了即得到奖品。教师讲清玩法后,幼儿自愿展开游戏。(根据时间进行交换)

  (2)集体讲述自己猜谜的情况:谁猜中了我的灯谜?我自己猜中了几个灯谜?

  (3)集体将难猜的灯谜找出来,大家一起猜,或带回家请爸爸妈妈帮助猜。

  三、结束

  将A组和B组得到的奖品比一比,看哪队胜利了?鼓励幼儿将自己猜到的谜语回家说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来猜一猜。

  元宵节大班社会领域的教案4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元宵节的民俗风情。

  3、了解元宵节的风俗,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喜欢过节吗?这是什么节?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放元宵节动画)

  2.那天,你们都做了哪些有趣的事?和谁在一起?(指名说)谁能照样子再说说!(板书课题:元宵节)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老师这儿有一首儿歌,能把元宵节的欢庆场面都表现出来,现在就读给大家听!(范读)

  2.大家想读吗?自己试一试!并注意哪个音节出现的次数最多。

  3.找一找,yuán都藏在哪些词里?(指名说)用笔把它们圈起来!然后四人一组,互相帮助,试读这些词。

  4.指名读,大家一起试一试!(屏显:元宵节 汤圆 团圆 圆又圆)

  5.给“圆”字开花,了解“圆”的意思,渗透“团圆”含义。

  6.反复认读,强化识字。自由带拼音读→师指字(屏显)学生读→同桌互相检查、正音→去掉拼音自由读课文→随机指字读

  7.四人一个小组,把你识字的方法、窍门说一说。

  8.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识字情况,并进行扩词、说话练习。

  9.渗透“元宵节”的来历,创设意境,“送生字宝宝回家”。(屏显:学生喊出生字宝宝的名字,认对后生字宝宝归位)

  10.游戏:“摘灯笼”。(想一想,本课生字都会认了,再举手“摘灯笼”。)

  11.“开火车”读词卡,为朗读儿歌做准备。

  三、指导朗读

  1.自由读儿歌。

  2.学生读,学生互评。

  3.师范读,引导学生有节奏地读。

  4.同桌互读。

  5.今年的元宵节过得怎样?你能用一个词来表达吗?(学生自由发言)让我们把这种心情带入课文再读一读!

  6.刚才在读课文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边想边读)

  7.请读得最有感情的同学上台表演。(创造性地朗读)

  8.还有哪些有趣的活动也在今天举行?(拓展学生思路)

  9.让我们把美好、团圆、幸福、有趣的元宵节读出来吧!(想读的同学可以站起来,能背的同学就背)

  四、创新拓展

  1.我们中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你能用这样的句式给大家说一说吗?(屏显:______, _______在一起______ 。)

  2.有一个节日,和元宵节很像,月儿也是圆圆的,你能猜出是哪个节日吗?

  3.如果我们把《元宵节》改成《中秋节》,你觉得行吗?试一试!

  看花灯

  教学目标:

  1、认字15个,写字画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元宵节、闹花灯的热闹景象培养学生想像力,激发民族自豪感。

  4、句式训练,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元宵节》,大家来说说元宵节人们在干什么?(吃汤圆)“汤圆”的“圆”是什么意思?(团圆的意思)既然大家都团圆了,咱们再一起去看看元宵节最好玩的花灯吧!(好)(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三、认识字词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跟着作者走进花灯的世界吧!(生齐读课文)

  1.看第一盏花灯,认识“金”、“吐”、“泡”。

  (师出示词语卡片“金鱼”,先认“鱼”,再读文中句子,认“金鱼”这个词,最后认“金”字。)

  2.看第二盏花灯,认“眨”、“睛”、“猴”。

  (师“眨眼睛”,并让学生认真观察,进行讨论。)

  3.看第三盏花灯,认知“走马灯”。

  4.看第四盏花灯。

  5.小结。

  四、熟读课文

  1.教师领读课文。(提醒学生“吐”“眨”“追”“立”这四个字要读重音。“真”要拖长音。)

  2.生练读课文。齐读。教师指导后再读。挑战读。

  五、再认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以小组为单位认读,评出“优胜小组”。

  2.指名认读生字卡片,评出“优胜个人”。

  3.全班齐读生字卡片。

  六、布置作业

  发挥想像力,把自己喜欢的花灯画下来。明天我们比一比,看谁的花灯最好看。

  元宵节大班社会领域的教案5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元宵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2、积极参与赏灯、玩灯、搓元宵等活动,体验与同伴集体过节日的快乐。

  3、知道元宵节的时间是正月十五。

  4、通过参加节日环境创设,感受参与元宵节庆祝活动的乐趣。

  5、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干米粉、小盘子每人两份,花灯每人一盏

  2、 锣鼓音乐伴奏带

  三、活动过程

  1、讲讲元宵节。

  (1)引导幼儿讲述:我知道的元宵节。

  (2)教师在幼儿讲述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元宵节的来历和中国人过元宵节的传统习俗。

  2、做元宵。

  (1)谈谈说说:我吃过的各种元宵。

  (2)教师介绍做元宵的材料,并示范制作方法。

  ① 将搓圆的元宵放入干米粉盘中来回滚动,直到四周全沾满米粉。

  ② 最后放在手心里搓圆即成。

  (3)幼儿分组制作,教师重点指导幼儿掌握两人合作滚米粉的技能。

  (4)将搓好的元宵放在每组的大盘中,分享集体合作的快乐。幼儿在等待元宵煮熟的同时玩花灯。

  3、玩花灯。

  (1)幼儿各提一盏花灯,同伴间相互欣赏,介绍自己所拿的花灯的名称及主要特点,

  (2)幼儿在音乐声中,提灯玩耍。

  4、品尝小元宵。

  鼓励幼儿有礼貌地邀请老师、阿姨一起吃元宵,学习与他人分享劳动成果,体验劳动带来的成功与喜悦。

  四、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小百科: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元宵节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元宵节大班社会领域的教案6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元宵节的意义及民族的习惯共享集体活动的快乐。

  2、培养幼儿互相关心、友好相处的良好品质。

  活动准备:

  1、把幼儿带的花灯布置在教室,老师准备一些新式的灯。

  2、准备几个简单的有关的谜语。

  3、欢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与幼儿谈话,让幼儿了解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元宵节。人们可以做元宵、吃元宵、赏花灯;元宵节是有家人团结的意思。

  二、让幼儿赏灯。

  (1)老师提出观灯的要求——要求幼儿观察灯的种类、颜色、形态。

  (2)幼儿自由结伴欣赏花灯,并想自己的同伴介绍自己的花灯的名称及主要特点。

  (3)幼儿观看老师做灯的过程,让幼儿知道扎灯是一门民间的手艺,是中国特有的本领。

  三、请幼儿讲灯。

  (1)幼儿介绍自己所带的花灯的名称、外形特征及制作的材料,也可以讲述买灯时的情景,注意引导幼儿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进行表述。

  (2)请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的灯。

  四、请幼儿玩灯——在音乐声中,带领幼儿到户外玩灯。在玩灯的过程中要求幼儿使用礼貌用语与同伴交换。

  五、与幼儿一同收集纸盒、小棒等废旧分得材料,让幼儿制作花灯;作好后举行“小小灯展”。

  活动点评:当前人们盛行过洋节,我们自己的.节日往往被忽略了,为了把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我们的幼儿教师从娃娃抓起,进行传统教育,做得非常好。而且在教学方法上,能够使幼儿参与进来,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积极性。

  元宵节大班社会领域的教案7

  一、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了解元宵节的意义及民俗习惯,共享集体活动的快乐。

  2、形成幼儿互相关系、友爱相处的良好品质。

  二、活动准备:

  1、将幼儿事先收集的花灯布置在教室内,老师准备一些新式的灯。

  2、准备若干简单的有关灯的谜语。

  三、活动过程:

  1、请幼儿欣赏下我们一起布置的教室,请幼儿说说看:谁知道这样的布置是什么节日的特色呢?

  A、幼儿回答

  B、教师总结:元宵节是家人团聚的意思,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节日。有它独特的传统节日气息。

  2、请幼儿回忆过去过元宵节的时候,都做了哪些有趣的事?

  四、做元宵、吃元宵、赏花灯等。

  1、教师出示花灯,提出请幼儿观赏灯的要求:观察灯的种类、颜色、形态等。

  A、可与同伴自由结伴观赏花灯,并向同伴介绍自己所带的花灯的名称及主要特点。

  B、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的花灯的名称、外姓特征等,也可讲述买灯时的情景,注意引导幼儿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进行表述。

  C、教师总结,帮助幼儿了解花灯的特点,并且告诉幼儿:扎灯是一们民间艺术,是中国人特有的本领。

  五、活动结束及延伸:

  小游戏:出示关于灯的谜语,请小朋友们猜猜看。

  在天气晴好的时候,可带幼儿到湖外玩灯,在玩的过程中提醒幼儿爱惜灯,注意安全,鼓励幼儿用礼貌用语同伙伴进行交往。

  元宵节大班社会领域的教案8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的情趣。

  2、发展幼儿完整地表述自己生活经验的能力。

  3、引导幼儿畅谈元宵节中的一件最快乐的事情。

  重难点分析:

  重点:能够连贯讲述一件最快乐的事情。

  难点:讲述的内容完整有意义。

  活动方式:集体活动。

  活动准备:

  物质:图片、用花灯布置活动室,纸、笔、花灯。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图片,上面有什么?知道什么节日才会挂花灯?教师讲述花灯的来历。

  二、展开

  1、正月十五元宵节才会挂花灯,在这欢乐的日子里你看到了什么?有哪些事是让你最快乐的?谁能讲一讲?

  2、幼儿间互相讲一讲。

  3、请个别幼儿讲述。

  启发引导幼儿讲述完整,有一定的内容。

  4、教师也来讲一件高兴的事,启发幼儿完整的讲述和记忆。

  三、结束

  请幼儿拿出纸和笔,将自己所见所想的高兴事画下来。

  元宵节大班社会领域的教案9

  活动目标:

  1、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风俗,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特有的节日。

  2、尝试带领小班的.弟弟妹妹一起玩花灯、包元宵。

  3、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5、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1、事先联系好小班幼儿,请小班幼儿每人带一盏花灯。

  2、幼儿已初步了解元宵节的来历知识,并带一盏自制的花灯。

  3、将幼儿的花灯布置在活动室周围。

  4、米粉、豆沙馅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相关民俗。

  引导幼儿向小班弟弟妹妹讲述自己对元宵节的经验。

  教师小结:元宵节是中国特有的节日,元宵节这天人们会与家人团聚,包元宵、吃元宵,赏花灯、玩花灯。

  2、教师和幼儿一起包元宵。

  师幼交流包元宵的方法。

  幼儿一起玩包元宵。

  教师提醒幼儿洗干净手,并指导幼儿做元宵。

  3、幼儿玩花灯。

  幼儿欣赏大家带来的花灯。

  教师指导幼儿赏灯,并找出自己喜欢的花灯。

  幼儿到户外玩灯。

  教师指导本班幼儿向小班幼儿介绍自己所带的花灯,并一起玩灯,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的设计激发了幼儿兴趣,让幼儿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习俗是吃元宵,点花灯和猜灯谜。

  元宵节大班社会领域的教案10

  教学目标:

  1、乐于参与游戏,体验“元宵灯会”游戏活动的乐趣。

  2、通过律动和打击乐器感应乐曲的拍子和重音。

  3、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欣赏各式各样花灯并创造性地运用肢体动作表现花灯的造型。

  教学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看过有关元宵灯会的录像、图片。

  2、打击乐器(大鼓、小鼓、吊镲、鼓棒)、呼啦圈、打棒、故事挂图等。

  教学队型

  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中国传统习俗。

  难点:感应乐曲的重音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

  “宝宝和爸爸妈妈吃完元宵后,就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元宵灯会。哇!好多灯笼啊!都有些什么灯笼?幼儿观察图片,说出自己看到的龙灯、金鱼灯笼、火箭灯笼等,宝宝看得眼花缭乱。”

  在这一环节中,我以启发式提问结合故事图片的形式进行讲述。刚开始参与的幼儿并不那么积极,于是,我以惊讶的启发性语言:“哇!好多灯笼啊!”边说边展示故事图片配合引导。通过师幼互动,激发幼儿观察,说出图片中的各式花灯,并结合日常生活经验说说自己常见的红灯笼及更多的花灯,为幼儿进入下一个环节作好准备。

  二、习俗活动:认识元宵节和花灯(观看VCD花灯造型)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灯笼呢?哦,原来是过元宵节啦!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或“灯节”,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它是整个春节节庆活动的最后一个高潮,家家户户都热闹庆祝。元宵节的夜晚,小朋友手提灯笼在外面游玩,全国各地也会组织各种活动……(如果提供有关元宵节的视频给幼儿观赏,效果会更好)

  三、肢体花灯造型

  你们今年元宵节看到花灯吗?你们在哪看到花灯呢?(万绿园)你们见过什么样的花灯?能与你的朋友一起做出花灯造型吗?

  1、老师敲鼓(可尝试放音乐),鼓励幼儿尝试随拍子的快慢以及各种步伐行进。

  2、幼儿听音律动,创编单人、双人或多人一组,变化各种花灯的造型。

  (1)单人游戏。

  幼儿听音走一种步伐,听吊镲一声变一种花灯造型,二声变两种造型,多声变多种造型。

  (2)双人游戏。

  幼儿双人听音走另一种步伐,听吊镲一声变一种花灯造型,二声变两种造型。

  (3)多人游戏。

  幼儿多人组合听音变步伐,听吊镲一声变一种花灯造型,二声变两种造型。

  这一环节我利用鼓和吊镲进行游戏。在花灯造型环节,大多数幼儿都参观了“万绿园”的元宵花灯展。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已对花灯品种有了认识和了解,灯展的直观刺激使得孩子们形成最初的花灯造型模仿和再现;再次激发,经验就提升到创造。

  因此,为幼儿参与肢体花灯造型奠定了基础,双人和多人的花灯造型很形象,幼儿之间的合作很默契。

  四、感应拍子和重音

  1、欣赏中国民间音乐(元宵灯会)

  这么热闹的元宵灯会,还有一首好听音乐,我们一起听听《元宵灯会》。

  (1)肢体乐器(坐地)

  听音乐的拍子:拍腿(每次重音后换另个地方感应拍子,拍头,肩,脸等)

  重音时拍地板。(口唱:准备好)

  (2)欣赏后提问:听了这首乐曲有什么感觉?这首乐曲有什么变化?

  (3)引导幼儿认识重音:和前面的音不一样,声音中敲得响的那个音,叫重音。

  (4)感应重音

  反思:引导孩子们感应拍子和重音的第一个环节——肢体乐器,第一小组拍拍子时,我

  依照教师用书的方法——拍腿,可我发现动作有点单调——一个动作时间重复时间较长(包括重音有4个8拍),欠缺吸引力。在第二小组的活动时我做了一些调整:拍头、拍肩、拍肚各1个8拍,第4个8拍拍腿——给孩子一个暗示:重音就藏在拍腿的环节里。

  2、律动游戏:跳呼啦圈摆造型

  (1)老师示范游戏,并介绍规则。

  (2)分组拿圈。

  (3)听音乐,集体游戏。

  拍子:走步/全曲快步走

  重音:造型/跳入呼啦圈,肢体做大的造型。

  反思:律动感应重音部分中的走步伐环节。第一小组活动时,我直接提出游戏要求就开始游戏,造成孩子们走步伐的时候自主创造没有调动起来,出现动作缺乏多样性的情况。明明是孩子们经验较丰富的内容,反而因为忽略进行铺垫就变得被动了。虽然这个环节是感应重音,孩子们这点作的很好,但我觉得如果加强走步伐的多样性,孩子们会做得更好。

  第二小组调整:游戏前组织孩子进行简单的经验回顾——“你会

  走什么步伐”,为孩子们自主创造步伐做铺垫。孩子们的立即兴奋起来,营造了自主参与的情绪。重音时跳到呼啦圈里造型比第一小组更有创造性。达到调整的预期效果。

  活动的难点是感应重音,孩子们在第一、二段时,感应得很好,

  问题出现在第三段的重音部分,孩子老掌握不好,出呼我的意料。(备课时这点没有引起我的注意和重视,有点措手不及。看来我对班上孩子的了解和分析不够,要引起注意)调整策略:拎出来重点分析,让孩子们比较三段中重音出现的节奏,从而掌握。本环节通过肢体乐器律动游戏的形式感应重音,幼儿很开心,很快掌握拍子和重音

  3、大型打击乐器

  (1)推出大鼓。

  (2)教师示范。

  (3)分组拿鼓棒

  (4)练习互敲鼓棒

  拍子:打棒互敲/持一对打棒,边走边以打棒互敲。

  重音:齐奏乐器/停止脚步,于散放的四种大型打击乐器(软垫、大盆或吊镲、大鼓等等)上齐奏。

  (5)配乐演奏

  大型乐器幼儿园没有,我用学具盘代替大鼓,准备了四个学具盘反在教室的四个方向。要求:孩子们随音乐四处走各种步伐,重音部分拍“大鼓”。出现问题:由于流动空间大,步伐多样化的效果出来了,可重音出现时没有及时拍击大鼓(不能很好分辨哪个“大鼓”离自己近,造成不知道拍哪个“大鼓”的现象)。

  调整:孩子分四组,轮流当小组长(组长的任务是带领组员走不一样的步伐)。这样孩子离“大鼓”近,目标性更强,容易操作。游戏条理流畅,效果很好。

  反思:

  乐器拍奏游戏比较混乱,有些孩子不能遵守游戏常规,影响了音乐效果,其次是我在地板上放了几个塑料盆,大部分孩子对盆比较感兴趣,由于教具分配不合理,孩子出现了争抢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