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教案:《谁的耳朵》

时间:2023-03-27 09:57:32 王娟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班语言教案:《谁的耳朵》(通用12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语言教案:《谁的耳朵》,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语言教案:《谁的耳朵》(通用12篇)

  小班语言教案:《谁的耳朵》 篇1

  课程分析

  《谁的耳朵》是一首常识性儿歌,儿歌活泼有趣,深受幼儿的喜欢。其中内容涉及各种动物耳朵的特点,这些都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并能引起孩子的兴趣。儿歌句式工整,易于幼儿诵读。小班幼儿会在集体中发言,但是态度还有点拘谨,表达还不够流畅。他们喜欢用自身的语句将生活经验表达出来,会用较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

  课程目标

  1.了解不同动物耳朵的外形特性,并熟记儿歌。

  2.运用多种感官,理解儿歌内容。

  3.能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对收集相关信息感兴趣。

  课程准备

  1.PPT课件

  2.小动物耳朵图片(兔、马、象、猫、猴、狗)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教师播放不同的声音,让幼儿通过聆听来分辨

  师“听听这是什么声音?(鸟叫)

  你是用什么知道的呢?(耳朵听到的)

  我们的小耳朵作用可真大,现在请小朋友相互看看同伴的耳朵长什么样?

  通过耳朵引出活动主题

  (二)活动展开

  1.教师出示各种耳朵的图片,让幼儿观察

  (出示驴耳朵)请小朋友们动脑筋想一想,这是哪个小动物的耳朵?长什么样子?幼儿观察驴的耳朵有什么特征。(长长的)

  (接着出示马耳朵)马的耳朵(短短的),大象的耳朵(大大的),猴的耳朵(圆圆的),小猫的耳朵(尖尖的)谁的耳朵听的灵,听的远。狗的耳朵(耳朵灵,听得远)

  2.教师朗诵儿歌,使幼儿整体感知儿歌

  提问“谁的耳朵圆?”猴;“谁的耳朵短?”马…

  3.幼儿学习儿歌朗诵

  (1)师幼共念儿歌

  (2)幼儿自己边拍手打节奏边念儿歌

  (3)儿歌念完做游戏

  老师说上一句请小朋友们回答下一句。

  4.幼儿为儿歌编配动作,表演儿歌

  (1)念儿歌就把好看的动作带进去再来一遍

  (2)全班幼儿用自己编创的动作来表演儿歌

  5.游戏:找朋友

  (三)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将活动延伸至图书区,让幼儿在图书区去看看其他动物的耳朵长什么样。

  课程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我把过多的关注放在了幼儿看图卡理解内容,根据“谁的耳朵”句式学说儿歌上面,在幼儿说儿歌时,对节奏方面没有强调。我应该在幼儿看图卡说儿歌内容时,用手给他们打节拍,这样就给他们一个节奏的暗示,也可以在幼儿说儿歌时给予有指向性的回应:说的很完整,如果能有节奏的'说一说就更好了,你愿意再来试一试吗?在幼儿完整朗诵儿歌时,可以让幼儿自己也学着一边打拍子一边说儿歌,或者一个幼儿说一个幼儿打拍子,这样就能让他们比较有节奏的进行朗诵,感受到儿歌的韵律感。也可以尝试加入拓展创编环节通过本次活动我觉得儿歌中的一些耳朵的特点对于幼儿来说是没有太多难度的,所以可以在幼儿学会说整个儿歌的基础上,再提供一些动物耳朵的图片,让幼儿自己说说这些动物耳朵的特点,并学着用儿歌里的话说一说,进行儿歌创编。这样不但能巩固幼儿已学得的知识,还能发展幼儿的想象和创造能力。

  小班语言教案:《谁的耳朵》 篇2

  活动目的:

  1.培养对事物注意力的集中。

  2.提高耳朵对各种不同物品发出的声音的辨别。

  活动准备:

  硬币,塑料珠子,玩具汽车,小塑料瓶子,纸团,积木,大玻璃瓶,大纸板。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老师来到我们小三班,发现我们小三班的小朋友的小手很能干,会画画,会穿衣服,鞋子,还能帮老师做事情,我们用自己能干的小手帮自己鼓鼓掌!

  2.教师:今天,老师想知道你们的耳朵能不能干。

  二.认识物品,听声音并比较。

  1.看,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玻璃瓶)

  2.这是玻璃瓶宝宝,它今天就是想来看看我们班哪个小朋友的耳朵最能干。

  3.叮咚,看这是什么(硬币)。我们来听听看硬币和玻璃宝宝碰到一起的声音是怎么样的。

  ①它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很清脆)好听吗?(好听)

  4.我们再来看看这是什么?(塑料瓶子)那我们把它放到别的玻璃瓶里,听听它的声音是怎么样的`。

  ①它的声音是怎么样的?(沉沉的)好听吗?(也好听)

  ②那它的声音的硬币的比起来,怎么样?(硬币比较清脆)

  5.再看看这是什么(塑料珠子)……以此类推。

  三.游戏(谁的耳朵最能干)

  1.小朋友都记住那些东西所出的声音了吗?(记住了)

  2.那我们就来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做“谁的耳朵最能干”。

  游戏规则:用大纸板把玻璃瓶挡住,放东西到玻璃瓶里,听是哪个物品发出声音。

  四.小结:刚才小朋友的耳朵都很能干,能区分那么多的声音。

  小班语言教案:《谁的耳朵》 篇3

  活动目标

  1.感知日常生活中各种不同的声音,尝试分辨一些不同的声音。

  2.知道耳朵能听声音,要保护好耳朵。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操作材料略多于幼儿人数(会发声的乐器,如小铃、铃鼓等,铁罐若干,内装米粒、黄豆、纸团等)。

  2.空铁罐若干,黄豆、米粒、报纸若干。

  3.每人一个小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1.感知声音。

  ――请幼儿自由选择桌上的材料进行操作,想办法让它们发出声音。

  ――听一听都有些什么声音?是怎么听到的?

  2.倾听分辨不同的声音。

  ――教师摇动铁罐,请幼儿说说听到了什么声音,是否一样。

  ――分别将黄豆、米粒、报纸装入空罐子中,请幼儿倾听辨别,并根据声响找出与罐子内相同的物品,然后检验是否正确。

  ――小结:不同的东西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

  3.游戏:谁的耳朵灵。

  ――幼儿集中到活动室中间,用头饰遮住眼睛,由教师或一能力强的幼儿在全体幼儿的前、后、左、右等不同方位敲响某一乐器,请全体幼儿用手指指出声音来源的方向。

  ――小结:耳朵能听到四面八方传来的声音。

  4.讨论怎样保护耳朵。

  ――没有耳朵会怎样?

  ――请幼儿捂上耳朵,教师轻声说话,引导幼儿感知听不见的不方便。

  ――怎样保护耳朵?(不要对着耳朵大声说话、不要让水流进耳朵或留在耳朵里等)

  活动建议

  1.活动后可带幼儿到产外散步,听一听自然界发出的.各种声音。

  2.除了游戏“谁的耳朵灵”外,还可带幼儿到产外空地上进行听辨音源的游戏。方法:幼儿戴上头饰遮住眼睛,教师敲击铃鼓或小铃,幼儿根据声音的来源朝相对应的方向前进。

  活动反思

  小班孩子对周围事物感兴趣,但相对比较单一,选择与孩子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声音,根据小班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将教育目标巧妙融入其中,使孩子们在真实再现的生活情景中,运用多种感官探索、发现、表达,提升经验。

  小班语言教案:《谁的耳朵》 篇4

  目标:

  1、能够练习听信号变速走,锻炼听觉能力,提高幼儿迅速反应的能力。

  2、学习有节奏的开花、切段分队等不同队形。

  3、通过游戏,培养幼儿间的合作能力。

  准备:

  已经熟悉老狼老狼几点了。

  过程:

  1、热身运动。

  2、基本部分

  (1)交代游戏名称以及规则。

  (2)教师:今天玩的游戏是:看谁的耳朵灵,谁的耳朵灵呢?老师铃鼓拍的快,小朋友就四散快走,老师铃鼓拍的慢,小朋友就四散慢走,老师摇铃鼓,小朋友走成六队纵队。能这样做的小朋友,耳朵最灵。

  (3)幼儿在教师的提示下练习三遍左右

  (4)教师:当我说两人走时,你们就两人手拉着手走,如果铃鼓拍的快,两人手拉手快走,铃鼓拍的慢,两人就慢走。

  (5)幼儿在教师的提示下进行游戏。

  (6)教师:当我说,小组走时,你们一组一对,随着铃鼓拍的快和慢进行变速走的游戏。

  (7)教师讲解开花及切段走的.规则并示范动作

  (8)幼儿游戏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游戏。

  3结束部分。

  (1)表扬信号听得清楚、动作变化快的幼儿。

  (2)复习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

  小班语言教案:《谁的耳朵》 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了解小动物耳朵的特点。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良好的阅读常规。

  活动准备:

  1.音乐——谁的耳朵。

  2.驴、马、象、猫、猴、狗的图片。

  活动重点:

  幼儿了解小动物耳朵的特点。

  活动难点:

  能朗诵出问句的语气。

  活动过程:

  师:今天森林里要举行一场音乐会,老师带你们去听音乐会好吗?那现在我们就跟随音乐一起进入森里吧。

  一、以游戏引入。

  音乐游戏:《头发肩膀膝盖脚》

  师:在音乐会开始之前,请小朋友和我一起来做个游戏。

  提问:

  1.小朋友唱歌的时候,提到的可以听声音的器官是哪一个?

  2.小朋友的耳朵在哪里呢?摸一摸

  3.耳朵都有什么作用?

  二、引导孩子说儿歌第一部分。

  师:今天不仅有我们小朋友来参加这场音乐会,还有几个小朋友也来了,我们来看一下,他们是谁?

  出示图片:驴、马、象

  提问:谁的耳朵长?谁的耳朵短?谁的耳朵遮着脸?

  引导幼儿比较得出:驴的耳朵长、马的耳朵短、象的耳朵遮着脸。

  三、引导幼儿说儿歌的第二部分。

  师:还有谁参加了这场音乐会呢?我们以一起来看一下。

  出示图片:猫、猴、狗

  提问:谁的耳朵尖?谁的.耳朵圆?谁的耳朵听得远?

  引导幼儿比较得出:猫的耳朵尖,猴的耳朵圆,狗的耳朵听的远。

  四、分组以问答的形式来说儿歌,教师图片引导。

  五、感知音乐。

  师:观众们都到齐了,音乐会现在开始

  !在听音乐会的时候,请小朋友用心听歌词,看你有什么发现。

  播放音乐:《谁的耳朵》

  师:音乐已经听完了,你有什么新发现?(歌词和儿歌内容一样)

  七、游戏:找耳朵

  让幼儿将动物的头像与耳朵进行匹配。

  八、阅读常规:幼儿随音乐取书、翻书、

  九、问题延伸

  师:还有哪些小动物的耳朵和其它小动物不一样呢?

  十、带幼儿退场

  师:我们一起去森林里找一找,还有哪些小动物的耳朵和其它的

  小动物不一样吧

  唱着儿歌退场

  小班语言教案:《谁的耳朵》 篇6

  活动目标

  1、激发爱护动物的情感。

  2、进一步了解动物耳朵的特点。

  3、能根据动物耳朵特征创编儿歌,发展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电子大书,驴、马、象、猫、猴、狗等动物的图片以及它们的耳朵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动物图片贴在黑板上,再把相应动物耳朵的图片发给幼儿。请幼儿仔细观察,将动物耳朵和动物配对。

  二、学习儿歌。

  1、激发兴趣。

  ——动物的耳朵长相各不一样,有长的'、有短的、有尖的、有圆的,请幼儿仔细观察,看看下面这些动物它们的耳朵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展示动物的图片,并请幼儿说一说它们的耳朵的特点。

  ——谁的耳朵长?(驴的耳朵长)

  ——谁的耳朵尖?(猫的耳朵尖)

  ——谁的耳朵短?(马的耳朵短)

  ——谁的耳朵圆?(猴的耳朵圆)

  ——谁的耳朵遮着脸?(大象的耳朵遮着脸)

  ——谁的耳朵听得远?(狗的耳朵听得远)

  2、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3、启发幼儿理解“长””“尖”“短”“圆”等字的含义,体会儿歌的情趣。

  4、教师和幼儿一起根据儿歌创编动作。

  5、教师和幼儿轮流念儿歌:教师念问句幼儿念答句。

  三、仿编儿歌。

  ——教师引导幼儿来仿编儿歌。

  (例如:谁的耳朵白又长,兔子的耳朵白又长)。

  活动应变

  可以多准备一些动物以及动物耳朵的图片,方便幼儿仿编儿歌。

  活动延伸

  美工活动:用环保纸袋贴上动物耳朵、眼睛、嘴巴等,装饰成小动物。

  区角活动

  语言区:把各种动物耳朵的图片贴在区域内,鼓励幼儿去创编儿歌。

  环境创设

  将环保纸袋动物串成吊饰,布置环境。

  家园同步

  请幼儿回到家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念儿歌并尝试仿编儿歌。

  随机教育

  在餐前或活动过渡环节复习儿歌,并尝试仿编儿歌。

  小班语言教案:《谁的耳朵》 篇7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体验按指令活动的愉快。

  2、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态度和习惯。

  重点与难点

  听清完整的指令才能行动。

  活动准备:

  录音小鸟的歌声

  活动流程:

  室内听指令动作室外听指令动作

  活动过程:

  1、引发倾听兴趣。放录音:小鸟的歌声

  提问:听听这是谁在唱歌,你是怎么知道的?(听到)用什么听到的?(耳朵)对了,小朋友用小手摸一摸耳朵,小耳朵最爱听声音了,我们和小手一起做个游戏吧,小朋友要听清口令做动作。小耳朵准备好了吗?

  说明:主要是突出耳朵能听的主题,并提出以听为要求的游戏规则。强调听得清楚,听完整游戏会玩得开心。

  2、听指令动作。

  (1)脸部动作。

  a撅起小嘴巴,做只小猪。

  b摸摸小鼻子,做只小狐狸。

  c一眼睁,一眼闭,做只顽皮的.小猴子。

  说明:一开始语速可慢些,接下来可快一些并变换指令例:拉拉小耳朵,摸摸小肚子,梳梳黑头发,拍拍小膝盖。

  老师念儿歌:小耳朵,真正灵,听得清,做得对,我们玩得真开心。

  (2)手指动作。

  a变成q嗒嗒嗒。

  b变个相机喀嚓,喀嚓。

  c变成一把小榔头,修修小椅子,叮咚,叮咚。

  小结:小耳朵,真正灵,听得清,做得对,我们玩得真开心。

  (3)身体动作。

  a站起身来,转个圈。

  b学做一只老母鸡,拍拍翅膀,下个蛋。

  c学做一只小青蛙,呱呱跳,去捉花蝴蝶。

  d敲起锣,打起鼓,吹起小喇叭,放鞭炮。

  说明:要求听完指令,并把每一个指令用动作表现,教师可以示范,并视实际情况,指令可以反复。

  小结:玩得开心吗?为什么开心?是因为你们听得仔细才能做得对。用儿歌小结。

  户外活动:

  游戏:

  1.小兔子捡落叶。

  目标:练习双教连续跳

  教师可先念儿歌:小兔子,蹦蹦跳,跳到树下捡树叶,一只小兔捡一片,许多小兔捡许多。

  说明:孩子捡了以后可检查一下是否捡一片,渗透1和许多的概念

  2、小蚂蚁搬豆。

  小班语言教案:《谁的耳朵》 篇8

  目的:

  1.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2.提高幼儿的音准能力

  准备:

  1.钢琴

  2.幼儿已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节奏型

  过程:

  一、指导语:我们小朋友都非常喜欢唱歌,那你们知道歌曲是有什么组合起来的呢?对了,是节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玩个游戏,它的名字叫《比比谁的耳朵灵》。

  二、规则:幼儿根据老师弹出的曲调拍手打节奏,并用"啦啦啦"哼唱。节奏、唱歌都准确的即为成功。我们来比比哪组小朋友的耳朵最灵敏。

  三、老师示范:钢琴弹dododo,老师边唱"啦啦啦",边拍三下手。

  四、分批开展游戏,教师指导

  1.教师首先弹出特定节奏型的曲调,让幼儿用手打出节奏

  2.教师重复这一曲调,幼儿用"啦啦啦"哼唱

  3.教师第三遍弹奏,幼儿边唱边用手打节奏

  注意:

  1.给幼儿听的节奏可以由易(如2/4拍)到难(如切分节奏)。

  2.对于幼儿唱错、拍错或者唱的和拍手不协调等问题,应该面向全体及时纠正。

  教学反思:

  其实对这一堂语言教学活动,设计的时候我花的心思不够多,但此次活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还比较高。活动组织效果比较好,大多数幼儿能被吸引到活动中来,气氛比较热烈。但也有不足的地方:

  1、对孩子的能力水平单方面估计过高;

  2、教学环节设计的.关联性不够,整个过程不够流畅;

  3、少数幼儿不能参与到其中。

  如果要真正上好一堂课,一定要不断地思考、不断地磨合,更要不断地进行修改,最终虽还不是最完美的,但会缩短与完美的距离,这样也才能加快自己进步的步伐,否则只能是停滞不前。

  小班语言教案:《谁的耳朵》 篇9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体验,理解儿歌内容。

  2、学习仿编儿歌。

  3、学习朗诵儿歌。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坐好,引出课题。

  师:小朋友们早上好!今天老师想带小朋友们去一个地方,想知道是什么地方吗?(想)(演示P2动物园)看!这是什么地方?(动物园)没错了,就是动物园。想知道动物园里都有些什么动物吗?(想)那我们一起进去看看吧。可是在看之前,老师有一个要求,希望小朋友们能边听儿歌边看,不要把小动物们吓跑了,好吗?(好)。

  二、演示动物园里的动物。

  让幼儿边听儿歌《谁的耳朵》边观看画面。

  三、逐一演示画面里出现过的动物,并引导幼儿说出这些动物耳朵的特征。

  1、师:好,小朋友们刚刚都很认真地边听儿歌边看画面,那现在我们一起来说说刚刚你看到了什么动物?

  2、(演示驴)请幼儿说出这是什么,让幼儿观察驴的耳朵有什么特征。(长长的)

  3、以同样的方式,逐一演示图片马、象、猴、猫和狗,请幼儿分别观察并说说它们耳朵的特征。马的耳朵(短短的)、象的耳朵(大大的,遮着脸的)、猴的耳朵(圆圆的)、猫的耳朵(尖尖的)、狗的耳朵(耳朵灵,听得远)。

  四、学习儿歌《谁的'耳朵》。

  1、师:刚刚你们在观看图片的时候听到了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听到的儿歌内容。

  2、以教师问幼儿答的形式逐一演示儿歌内容,并教幼儿读一遍。

  3、请幼儿有感情地朗诵一遍儿歌。

  五、学习仿编儿歌。

  1、师:小朋友,刚刚我们学习了儿歌《谁的耳朵》,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们动动脑筋想想,我们还能从动物的哪个部位的特征来仿编一首儿歌呢?让幼儿思考并回答。

  2、师:好,那我们就以动物尾巴的特征来编一首儿歌吧。演示P7,请幼儿观察并说说画面上的动物的尾巴的特征。

  3、教师总结幼儿的回答,演示P8与幼儿一同读出仿编后的儿歌《谁的尾巴》。

  六、教师小结并组织幼儿跟动物们说再见,结束课程,离开场地。

  小班语言教案:《谁的耳朵》 篇10

  目的:

  1.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2.提高幼儿的音准能力

  准备:

  1.钢琴

  2.幼儿已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节奏型

  过程:

  一、指导语:我们小朋友都非常喜欢唱歌,那你们知道歌曲是有什么组合起来的呢?对了,是节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玩个游戏,它的'名字叫《比比谁的耳朵灵》。

  二、规则:幼儿根据老师弹出的曲调拍手打节奏,并用"啦啦啦"哼唱。节奏、唱歌都准确的即为成功。我们来比比哪组小朋友的耳朵最灵敏。

  三、老师示范:钢琴弹dododo,老师边唱"啦啦啦",边拍三下手。

  四、分批开展游戏,教师指导

  1.教师首先弹出特定节奏型的曲调,让幼儿用手打出节奏

  2.教师重复这一曲调,幼儿用"啦啦啦"哼唱

  3.教师第三遍弹奏,幼儿边唱边用手打节奏

  注意:

  1.给幼儿听的节奏可以由易(如2/4拍)到难(如切分节奏)。

  2.对于幼儿唱错、拍错或者唱的和拍手不协调等问题,应该面向全体及时纠正。

  小班语言教案:《谁的耳朵》 篇11

  活动目标:

  1、观察了解动物耳朵的异同点,并说说谁的耳朵灵。

  2、了解耳朵能听声音,要保护好耳朵。

  活动准备:

  音乐、图片

  活动过程:

  一、播放各种声音意图

  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倾听,了解耳朵的作用。

  提问:听听这是什么声音,你是怎么知道的?(小鸟、水声等)用什么听到的?(耳朵)对了,小朋友用小手摸一摸耳朵,小耳朵最爱听声音了。

  二、了解动物的耳朵意图

  通过观察,了解各种动物耳朵的异同点。

  1、出示各种动物的图片,分辨他们的耳朵有什么不同、用处。

  2、找找说说哪些动物的耳朵灵,如:猫、狗、兔子等,以及耳朵灵给它们带来的好处。

  三、学念儿歌《谁的耳朵灵》

  意图:能念出儿歌的内容。

  1、刚才我们了解了很多的`动物的耳朵,今天,老师用一首儿歌来说说这些动物的耳朵。

  2、教师念儿歌。

  3、幼儿学念儿歌。

  4、师幼共同念儿歌。

  5、联系自己的经验进行补充,开展对歌的游戏。

  谁的耳朵长,谁的耳朵短,谁的耳朵遮住脸?

  驴的耳朵长,马的耳朵短,象的耳朵遮住脸。

  谁的耳朵尖,谁的耳朵圆,谁的耳朵听得远?

  猫的耳朵尖,猴的耳朵圆,狗的耳朵听得远。

  四、幼儿操作意图

  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更好的了解动物的耳朵的特点。

  用一次性杯子,想象它们是什么动物的头部,为每个动物剪贴属于它们自己的耳朵。

  小班语言教案:《谁的耳朵》 篇12

  教学目的:

  1、知道不同动物耳朵的异同点,说一说谁的耳朵灵。

  2、知道耳朵可以听到声音,懂得保护自己的耳朵。

  教学准备:

  1、儿歌《谁的耳朵灵》

  2、各种动物耳朵图片

  3、音乐

  教学流程:

  播放各种声音——了解动物的耳朵——学习儿歌《谁的耳朵灵》——动手操作

  教学过程:

  一、教师播放各种不同的声音,幼儿认真听,知道耳朵的用途。

  老师:小朋友们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

  幼儿:是小鸟、流水的声音。

  老师:你们是用什么听到的?

  幼儿:用耳朵。

  幼儿:小朋友们用手摸摸自己的小耳朵,它最喜欢听声音了。

  二、观看动物耳朵图片:幼儿通过认真观察,知道各种不同动物的异同。

  1、教师出示各种不同动物的图片,知道它们的`耳朵哪里不同及功能。

  2、找找说说哪些动物的耳朵灵,如:猫、狗、兔子等,以及耳朵灵给它们带来的好处。

  三、学习儿歌

  目的:幼儿能够念出并理解儿歌内容。

  1、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首儿歌,说一说小动物的耳朵。

  2、老师朗诵儿歌。

  3、幼儿学习朗诵儿歌。

  4、师生共同朗诵儿歌。

  5、根据自己已有经验,玩对歌游戏。

  谁的耳朵长,谁的耳朵短,谁的耳朵遮住脸?

  驴的耳朵长,马的耳朵短,象的耳朵遮住脸。

  谁的耳朵尖,谁的耳朵圆,谁的耳朵听得远?

  猫的耳朵尖,猴的耳朵圆,狗的耳朵听得远。

  四、动手操作

  幼儿尝试动手操作,加深对动物耳朵的了解。

  把一次性水杯当做动物的头部,给小动物剪贴它们的耳朵。

【小班语言教案:《谁的耳朵》】相关文章:

小班语言勇敢的长耳朵教案03-29

小班语言教案:谁咬了我的大饼02-10

小班语言优秀教案《是谁的肚脐眼》09-28

小班语言教案《是谁的肚脐眼》09-28

小班语言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谁的主意好》09-28

小班语言是谁的肚脐眼教案(精选12篇)10-21

小班语言谁咬了我的大饼教案13篇10-01

小班语言谁咬了我的大饼教案(通用16篇)11-14

幼儿园小班语言游戏教案《谁松的土》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