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秋游》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秋游》教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在外出游玩时具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2、能在外出游玩时听老师指挥,不做危险的事。
3、知道在外出游玩时应该注意的事情。
活动重点:
通过本活动使幼儿知道在秋游时应注意的问题,培养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秋游时的.录像:孩子们是怎样排队的?怎样过马路的?怎么坐车回家?请幼儿较陌生的老师扮演陌生人,拐骗孩子的场景。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秋天来了,幼儿园准备带小朋友们外出秋游,高兴吗?但是小朋友出去秋游老师有些担心呢,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幼儿回答。教师:外出秋游和在幼儿园可不一样,需要小朋友们注意一些事情,你们知道要注意什么吗?幼儿自由讨论后回答。
二、观看录像,看完一片段就暂停,让幼儿说说。
(1)第一片段:外出游玩怎样排队?游玩时要排好队,一个跟着一个走紧跟老师,不离开老师所指定的范围,有什么需要或不舒服及时跟老师说,不做危险的事情。
(2)第二片段:外出游玩怎么过马路?过马路时一定要跟好老师,不横冲直撞,看好左右两边有没有车子来往。
(3)第三片段:陌生人和你说话,请你吃东西你怎么办?不与陌生人说话或跟陌生人走,一切听指挥。
(4)第四片段:外出游玩怎样乘车呢?外出游玩乘车时,不要把头、手伸到窗外,不能打开车窗,坐在车座上身子做稳,背靠车座,上下车时不要拥挤,互相谦让。
教师总结、补充幼儿的回答:衣服要穿的轻松些、要穿运动鞋,背包带子要检查等。
三、讨论:外出游玩要带什么? 提醒幼儿不要带一些不必要的东西,加重自身的负担。像手帕纸、水、塑料袋等物品是必须带的。
《秋游》教案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讨论和制定秋游的计划,懂得做事要有计划,并对自己订的计划负责。
2.通过对秋游中可能出现的现象进行讨论、作出价值判断,对所需物品作出合理的选择,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环保意识,以及初步的自主、协作的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你们都参加过秋游吧。在决定秋游前,要做哪些事?
二.揭示课题《秋游准备》
三.师:秋游前到底要做哪些准备呢?(小组讨论)
四.汇报讨论结果,并板书:秋游的.地点秋游的时间
秋游的线路如何到达目的地
秋游时搞些什么活动
五.师述: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秋游计划”。小朋友,我们做每一件事都要有计划,目的明确。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六.请小朋友按照板书上的提示,每一组制定一个“秋游计划”。看哪一组小朋友订地计划周全、妥当。
七.计划展示。
秋游准备(二)
教学目标:
通过对秋游中可能出现的现象进行讨论、作出价值判断,对所需物品作出合理的选择,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环保意识,以及初步的自主、协作的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为参加秋游活动制定了计划,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秋游时要注意些什么?
二、出示画面问:
1.画面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我们在午餐是时要注意什么?发现有的同学食品忘带时,你会怎么做?
3.吃完午餐,我们要做什么事情?
三、出示画面,讨论:下面的做法对吗?为什么?秋游时还要注意些什么?
四、小结并板书:
保持环境整洁注意安全遵守纪律
与游客友好相处热情大方同学之间互相帮助
五、结合环保教育,开展“我是环保宣传员”的宣传语设计活动。
《秋游》教案3
教材分析
这次口语交际是进行秋游的前期准备,主要是讨论去哪,要做些什么,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做事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培养学生创造力。激发学生想说的热情,能说清自己的计划和理由,并能用商量的口吻与别人交流。在交际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取长补短的好品质。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一定提高,但还需教师多理出表达顺序,引导学生按条理开展训练
教学目标
1、能利用生活中的话题,培养口语交际的兴趣。
2、能围绕讨论题,用普通话说出自己的.想法,培养说话能力。
3、能认真听别人说话,并提出建议,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能围绕讨论题,用普通话说出自己的想法,培养说话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秋游的照片、小黑板(写清提示或要求)、每一小组一份《秋游活动计划表》、话筒(小记者用)。
教学过程
一、忆一忆,激发兴趣
同学们,每到秋天,老师都要组织大家去秋游,大家喜欢吗?一年级时,同学们都去过哪儿,还记得秋游时的情景吗?
1、提示:
⑴秋游中,同学们主要做了那些事情,开展了那些活动?
⑵给你留下较深印象的活动是什么,为什么?
2、同桌根据提示互相说说。
3、指名上台展示秋游照片。
二、想一想,拓宽思路
一年级时的秋游,使同学们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这学期,班级也准备组织一次秋游,请大家想一想:这次秋游去哪儿?可以安排哪些活动?秋游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三、说一说,训练表达
同学们安排的内容一定丰富多彩,各有特色。下面分小组围绕以上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请大家分析一下,看看你的打算怎样,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1、提出要求:
⑴说打算时,把内容说清楚,把话说通顺连贯,有条理,速度适当。
⑵听人说话,要专心认真,既要看安排怎样,又要看他说话是否通顺连贯、有条理。
⑶提建议时,要用商讨的口吻交流,接受意见时,要虚心诚恳。
2、分小组商量秋游活动计划:
各组根据《秋游活动计划表》的内容,商量制定比较详细的秋游活动计划。如:
秋游的时间:几月几日几点到学校集合。
秋游的地点:某公园、某村、某山……
秋游前的准备:联系各项事宜、发通知……
秋游的活动内容:游览、做游戏、爬山……
秋游后的成果展示:绘画、日记、河边的鹅卵石、山上的野花……
3、推荐小组发言代表:
⑴提名推荐或自荐小组发言代表。
⑵推荐人说说推荐理由。
⑶根据推荐理由商量决定小组发言代表。
4、小记者采访:
学校“小松树”电视台的小记者听说我们要组织秋游活动,特地来到我们班,准备采访大家,希望被采访的同学说话时声音要响亮。
板书设计
秋游的时间
秋游的地点:
秋游前的准备
秋游的活动内容
秋游后的成果展示
四、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1、仔细听,认真评,看谁的安排最有意义、最有条理;谁的发言最精彩、最吸引人?要求:多用商量、建议的口吻进行评价。
2、全班表决通过最佳秋游计划。
3、分组讨论完善已通过的秋游计划。
4、各组填写秋游计划表。
《秋游》教案4
设计思路:
主题活动进入了"秋天来了"从复兴公园的远足活动中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了对秋天的发现。从今天的引入部分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孩子们对于秋天的发现是那么的真切/那么得仔细。为了更进一步地激发幼儿对秋天这个季节的探索,我们将组织幼儿去公园看菊花展。除了发展幼儿对秋天这个季节特征的体验和观察外,我们认为还更应综合的发展幼儿各项能力,为幼儿终身发展打下基础。中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弱,在经历上半学期的培养后,孩子们已经能做一些简单的生活自理内容了。以前的秋游活动都是父母为孩子们准备的,可是这次的秋游,我们对孩子们的生活能力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推进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发展。让孩子们自己来准备自己的小包。为自己制订一份秋游计划书。从孩子的已有的主题活动经验迁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讨论分析哪些是合理的所需物品。应该注意些什么事项,遇到突发事件如何处理等社会经验,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让孩子们了解计划书的作用,合理地进行归类,并在遇到难题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孩子们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来获得经验。
活动目标:
1.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分析秋游所需物品的合理性。
2.了解计划书的作用,尝试用个性化的符号记录。
3.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准备物品塑封图片若干;背后粘上双面胶背包
2.泡沫板若干
3.幼儿计划书
4.打印机、实物投影仪、表格WORD文档、A4纸与幼儿人数相当。
活动过程:
(一) 引出主题1.上个星期,我们去复兴公园远足,你发现了什么?(鼓励幼儿运用好词好句表达自己发现的秋天)
2.我去网上收集了很多资料,菊花美吗?这些菊花都开在哪里呢?想去吗?
3.可是公园很远,我们要到下午3点再回来,要带的东西就很多了,我们可以把它放在哪里呢?
4.那你计划在小包包里要准备些什么呢?
(二) 讨论准备内容及合理性(强调1天)根据幼儿准备的内容出示卡片在泡沫板上。
也可提示幼儿:多扩充内容,如:吃的,用的,玩的。
我们要到那里去,带些什么呢?
吃的(垃圾食品和健康食品)
(1) 面包:引导幼儿主食和零食的选择
(2) 署片、署条:引导垃圾食品和健康食品的区别
(3) 巧克力、糖:提醒幼儿注意保护牙齿
(4) 水:量(一瓶还是两瓶)可以引导幼儿可以去区角活动探索
(5) 说到将食物分享(及时鼓励幼儿的做法)吃午饭前,我们还要做些什么呢?(引导幼儿带一些用的到的东西)
2.在秋游的过程中,还可能会发生哪些意外的'事情,可以准备点什么?
创可贴:注意保护自己记录板:做调查 笔:做记录电话号码:安全意识的提醒。不要走丢。
吃完了以后垃圾放哪里呢?垃圾袋。(环境保护意识的萌发)
3.除了这些吃的用的,你还计划放些什么呢?
根据幼儿的提议帮助幼儿提升帮助幼儿经验提升:去秋游的时候要带好吃的主食和少量零食,尽量带一些健康食品。再带一点必须要用的东西。还可以带1件你喜欢的玩具。
(三)讨论分析计划书
1.那么多东西要准备,怎样才能全部记住,一个都不漏掉呢?
2.把自己计划好要带的东西画在纸上,这张纸就叫做计划书。
3.可是把所有的东西都画在计划书上,看得清楚吗?为什么?
4.那我们把它们分分家吧!有的是吃的,有的是用的,怎么分呢?(边打吃,用,玩)5.把自己计划放进书包的内容画在计划书里,这些都会画吗?(打印讨论好的计划书表格))提升:做计划的时候,我们要用最简单的方法来记录,但是还要让大家都看得懂,行吗?
(四) 制作计划书
1.写上名字
2.幼儿尝试,教师指导,注意生生互动
3.提醒幼儿所带物品量的控制。
4.提醒幼儿注意所带物品的合理性5.观察幼儿记录的方法(是否简单明了)
(五)交流计划书请1-2名幼儿介绍自己的秋游计划书解决其中的问题,当场让幼儿商量解决对策。(量、合理、记录方法)
延伸活动:
如果你觉得这张计划书还要修改一下也可以。但是这张计划书要保管好,在秋游的前几天按照计划书上画的内容去准备,自己检查一下放的对不对。
《秋游》教案5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具体的情境,体验“改商”的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
能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计算中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发散思维的能力。教学重点
能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
教学难点
体验“改商”的过程,掌握“改商”的方法。
教学方法
合作法、探究法。
课前准备
图片、视频、多媒体课件。
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和同学们分享。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学校要秋游啦,同学们纷纷在做准备,四(1)班有41个学生,老师想让同学们戴上红色的帽子,这样好识别自己班上的学生。超市里有8元、9元、10元的红色帽子,而班费只有400元,请你帮老师算算,可以买那种帽子?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购买方案。
(老师出示板题)
二、新课学习
(一)建立模型。
1.同学们都准备好了,来到了大操场,电脑出示书中的情境图,学生根据情景图,提出有关除法的'数学问题。
(1)说一说了解了哪些已知条件。
(2)学生独立试做,然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
讨论估计试商。
272÷34=先估估大概需要几辆车
(3)全班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明确把除数“34”看作“30”来试商,初商“9”大了,改商“8”的原因。
2.启发学生想一想,怎样试商?会发现什么技巧。
(学生自由发言,或者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什么时候商会小?)
3.由学生发现提出并解答:积大了说明什么?为什么会大呢?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确定商?
4.继续完成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在解题的过程中由学生发现提出并解答:积小了说明什么?为什么会小呢?
5.引导学生先用估算的方法,然后再进行计算。
(二)合作探究。
1.课件出示主题图。
2.学生合作解决问题:
A.三年级学生都坐小客车,需要几辆车?
全班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明确把除数“34”看作“30”来试商,初商“9”大了,改商“8”的原因。
B.四年级学生坐大客车,需要几辆车?
C.根据这幅图,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解答。先估计商是多少,然后尝试计算,并讨论商改小的原因。让学生在合作中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让学生在交流中明白改商的道理,这一知识点便容易理解和接受了。
进一步由具体情境入手,学生根据各自不同的知识体验与生活积累,在解决问题中发表各自的见解,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明确商大了,要改小;商小了,要改大。
让学生发现更多的数学信息,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学会主动学习。
三、结论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同学们能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四、课堂练习
三年级学生272名,四年级学生184名,五年级学生230名,小客车最多34人,大客车最多46人,三年级学生一共需要8辆小客车,四年级都做大客车。四年级需要几辆车?
五、作业布置
1.完成同步训练。
2.通过本课的学习,用已学到的知识出一个应用题。
六、板书设计
秋游除数试商估算解题
《秋游》教案6
第一自然段:“……走进公园大门,抬头望去,山顶上的万春亭红柱黄瓦,在茂密的树木映衬下,像一幅美丽的图画。……”这段话中的“映衬” 这个词语的意思比较抽象,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一位教师是这样教学的:
师:谁能告诉大家,“映衬”是什么意思?
(学生纷纷举手,要求发言。)
生:“映衬”就是“衬托”的意思。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从字典里查出来的。
师:那“映衬”“衬托”到底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把它们讲清楚?
(此时学生感到困难,无人举手回答。)
师:看来要真正学懂一个词语,还不是查字典那么简单,还得读读课文中的句子,找出课文中是什么“映衬”什么。
(学生开始细读课文,然后纷纷举手。)
生:是茂密的树林“映衬”着红柱黄瓦的万春亭。
师:(出示“万春亭”的小图片)这是什么?美吗?
生:万春亭。美。
师:(出示“树林”的大图片)这是什么?
生:茂密的树林。
师:(演示:用“树林”的大图片作背景,把“万春亭”的小图片放到背景上去。)你们觉得这“万春亭”怎么样了?
生:万春亭好美啊!
生:万春亭比原来更美了。
师:对了,像这样一种事物在另一种事物的对照下,更突出了,更美了,就叫做——
生:(齐答)映衬。
师:(出示课文句子:红柱黄瓦的万春亭,在茂密的树木映衬下,像一幅美丽的图画。)谁能给这句话换一种说法,并且不改变原来的意思?
生:在茂密的树木映衬下,红柱黄瓦的万春亭像一幅美丽的图画。
生:茂密的树木映衬着红柱黄瓦的万春亭,像一幅美丽的图画。
生:茂密的`树木把红柱黄瓦的万春亭映衬得像一幅美丽的图画。
师:(结合学生回答板书:①(什么)在(什么)的映衬下 ————②在(什么)的映衬下,——③(什么)映衬着(什么),——④(什么)把(什么)映衬得——。这是“映衬”的四种用法,下面请大家挑选自己喜欢的一种来说一个句子。)
(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气氛相当热烈。)
评析
这个训练克服了词语教学中重抽象释义,轻形象感知的积弊,从具体的语言文字入手,借助形象的图片演示和句子的变式训练,引导学生亲身去感受领悟词语的意思。并学会运用。整个训练经感知理解为起点,以积累为手段,以运用为目的,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实乃词语教学的“高招”。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教学中,教师不但准确了解学情,而且还能充分展示学情,抓住学生所遇到的困难,并以此为教学的契机,细致地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学生学得生动活泼,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秋游》教案7
主题:春夏和秋冬
源自:教材《学习》(大班)P180页
1.了解四季中常见的树瓜花草和它们的变化。
2. 乐于参加照顾树木花草的活动,体会爱护他们的意义。
集体教学活动:秋游
幼儿年龄:园园班 5—6岁
执教者:南西幼儿园 张璐
活动目的:
能和同伴共同回忆秋游的快乐过程,乐意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激发幼儿喜爱秋天的情感,尝试用动作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
投影仪、图片、音乐
活动过程:
引出交流的话题:你喜欢秋天吗?
出示幼儿秋游过程中的照片,共同回忆一起游戏的快乐情景。
教师可根据幼儿的交流,引导幼儿观察照片,回忆曾经高兴的事;
教师可根据幼儿的交流,引导幼儿听赏歌曲《去郊游》;
教师可根据幼儿的`交流,鼓励幼儿跟着音乐用动作大胆地表达自己快乐秋游的情绪。
欣赏老师的舞蹈,进一步感受秋游的快乐。
延伸活动
《秋游》教案8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感受秋天的季节特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绘画能力。
2、鼓励幼儿用连环画的形式进行描绘。
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绘画纸、彩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组织幼儿谈话,引发幼儿自己秋游的热情。
2、带幼儿到幼儿园的外面了解秋天。
秋天有什么变化?(树叶、气温、人们的'衣着打扮等方面)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3、教师讲解连环画。
可根据实际情况联系春、夏、冬季的季节变化,讲解连环画,也可根据事物的变化来作画。
4、幼儿作画。
5、展示作品,组织幼儿交流,分享经验。
活动延伸:
幼儿讲述秋游见闻,家长帮忙记录。
活动反思:
这节课中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孩子们在绘图的时候画出了自己所想,用连环画的方式让自己的画更加明了,孩子们讲述所画的内容,让孩子们知道各个季节的不同变化,有条理的进行绘画。最后的时候把孩子们的作品展示在主题墙上。
《秋游》教案9
【教材分析】
这次口语交际是进行秋游的前期准备,主要是讨论去哪,干什么,做哪些准备,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旨在让学生通过口语交际活动,既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又要引导学生明白做事要有计划性,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能说清楚,说完整。
【教学目标】
1、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建议,评评谁的建议好,增强思考、表达、倾听、交流、计划等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清楚完整的表达、认真倾听、用商量的口气与人交流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大胆的.说出自己的建议。
2、互相评议,评出最好的秋游计划。
【教学准备】
1、用多媒体课件制作秋天美丽风景的课件。
2、学生收集有关秋游路线资料或景点的照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话题
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景色宜人的秋景图。
小朋友,秋姐姐已来到我们身边,给我们带来丰收,带来凉爽,带来美丽的景色。我们在这样的季节里去秋游是一件多么有意思的事情啊!可不知道去什么地方,怎么去,大家一起来想办法出主意好吗?
二、老师提出交际要求
这是第三周,由3号组长负责小组讨论,一个人发言,其他三个认真听,然后评议。一个一个的说,最后选一个好的方案,把它补充完善,推荐一个人来汇报。大家听明白了吗?
三、小组讨论,师加入倾听并指导
四、全班交流,提出修改意见,选出最佳秋游方案
注意引导学生说清楚,说完整,用商量的语气说。
五、老师总结,发奖
《秋游》教案10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导人:观看与秋天相关的风景图片,激趣激情引入。
秋天到了,天空那么高,那么蓝,蓝蓝的天空上飘着朵朵白云。
秋天的景色是那么迷人,大地就像穿上了五彩的外衣……每到秋天,老师会带小朋友们去秋游,到大自然中去欣赏这些美丽的景色,小朋友们,你们想去秋游吗?看,这个小朋友和你们一样的心情,她呀,明天要去秋游啦!让我们一起来学这篇课文
2.揭题:7明天要秋游
指名读、齐读课题。
3.谈话:
明天要秋游啦,这个小朋友她在想些什么呢?我们赶快来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宇音。
2.用“O”圈出课后填字格里要求学会的生字;用“一”画出双横线中要求会认的字。边找边读。同座互相读一读这些字。
3.检查字音:
指名读、齐读生字词:方、么、去、白、什、才。
重点指导读准轻声、平翘舌音。
指名读、齐读要求认识的'字。
4.把生字送回到课文中,再读课文,注意把词读连贯,把课文读通顺。
5.指名读词语,注意轻声及连贯。
6.再读课文,想想你知道了什么?有些什么问题?
师小结梳理归纳。
三、理解词句,读中感悟
1.自读自悟,整体感知
(1)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生在小组里交流谈谈自己的感受,师参与、了解。
指名发言交流。
(2)师范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与学生交流。
(3)生自由尝试读。
2.体会感悟,指导朗读
(1)第1节指名读。
谈话:那里的树真的有那么多种颜色吗?大家想像一下会有些什么颜色的树呢?
指名结合自己的想象与生活经验说一说。
引导在语境中体会“真的”:你们说了那么多种颜色,小朋友有点不相信,他想——“真的”有那么多种颜色吗?(读词:真的)
师评议、引导,指导读好“翻过来,唉÷乙”;读出气真的……?”
对多种颜色的树的遐想,读出不太相信、向往的语气。
(2)第2节
自由试读。
感悟体会:那地方的云真的那么洁白柔软吗?洁白柔软的云会是什么样子,像什么?
指名结合生活经验以及想象说一说,理解“洁白柔软”,体会云的美。
再指名读,评议引导读出睡不着轻轻地叹息和对洁白柔软的云的遐想。
(3)第3节
师引导:那地方的树有多种颜色,那地方的云洁白柔软,小朋友真盼望快一点天亮、快一点到明天呀!大家能把他的这种心情读出来吗?
自由朗读第3节,指名读,引导读出急切、盼望的心情。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自由读、指名读(配乐)。
[律动]
四、识记字形,书写生字
1.齐读生字。
2.出示“什”,认识新偏旁“单立人”。
3.观察笔顺,自己记忆字形。
4.观察“什”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左窄右宽。
5.师范写“什”,注意笔画位置及运笔方式的指导。
6.生练写生字。师巡视,提示写字姿势。
7.认读要求认识的生字。
《秋游》教案11
教材分析
这次口语交际是进行秋游的前期准备,主要是讨论去哪,干什么,做哪些准备,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旨在让学生通过口语交际活动,既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又要引导学生明白做事要有计划性,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能说清楚,说完整。
教学目标
1.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建议,评评谁的建议好,增强思考、表达、倾听、交流、计划等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清楚完整的`表达、认真倾听、用商量的口气与人交流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大胆的说出自己的建议;互相评议,评出最好的秋游计划。
教学准备
1.用多媒体课件制作秋天美丽风景的课件。
2.学生收集有关秋游路线资料或景点的照片。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引出话题。
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景色宜人的秋景图。
小朋友,秋姐姐已来到我们身边,给我们带来丰收,带来凉爽,带来美丽的景色。我们
在这样的季节里去秋游是一件多么有意思的事情啊!可不知道去什么地方,怎么去,大家一起来想办法出主意好吗?
2.老师提出交际要求。
这是第三周,由3号组长负责小组讨论,一个人发言,其他三个认真听,然后评议。一个一个的说,最后选一个好的方案,把它补充完善,推荐一个人来汇报。大家听明白了吗?
3.小组讨论,师加入倾听并指导。
4.全班交流,提出修改意见,选出最佳秋游方案。
注意引导学生说清楚,说完整。用商量的语气说。
5.老师总结,发奖。
《秋游》教案12
【教材分析】
在美丽的秋天里,大自然利用丰富的色彩为孩子们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卷:多彩的树叶、盛开的菊花、丰收的果实。引导幼儿通过商量制订秋游计划,准备秋游物品,培养做事的计划性;指导幼儿观察秋天的环境变化,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从而陶冶性情并充分体验远足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尝试自主制订出游计划并按照计划准备物品。
2.能连续行走1.5千米左右,能听从指挥、遵守规则,有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
3.欣赏秋天的美好景色,体验远足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师考察好秋游路线,与家委会协商并征集家长志愿者参加秋游。
2.每组一张大的计划纸,“幼儿学习材料”——《秋天多美好》。
【活动建议】
1、提前一天制订出游计划并根据计划准备出游物品。
(1)教师提出秋游计划及目的地,幼儿分组讨论记录秋游计划。例如:时间、目的地、路上注意问题、需要准备的物品、想玩的游戏等。
(2)各小组推选代表介绍本组计划,互相补充,讨论后由教师记录在大计划表上。
(3)幼儿在《秋天多美好》第6—7页记录要准备的物品,如舒适的运动鞋、背包、水壶、帽子、食物、纸巾等,将记录表带回家准备物品。
2、组织幼儿出游,重点强调出游过程中的安全规则。
(1)整理队伍,清点人数,检查幼儿衣着是否合适,物品是否带齐。
(2)根据行进路线讲解安全要求,强调幼儿要听从指挥,遵守交通规则。
(3)安排教师和家长志愿者分散在队伍合适位置随队出行。在行进中随时观察幼儿,提示幼儿跟随队伍,注意安全。
3、到达目的地后组织幼儿有序活动,欣赏秋天的美景。
(1)到达目的地后清点人数,组织幼儿休息喝水。
(2)讲解活动范围和要求,引导幼儿观察、欣赏周围景致,重点观察发现植物在秋天的变化。
(3)组织幼儿游戏、拍照、分享小食品。要求幼儿讲卫生守规则。
4、整理队伍,清点人数,组织幼儿返回。回园后鼓励幼儿绘画、记录秋游,结合照片制作秋游主题墙。
《秋游》教案13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知道ABA的结构类型,并学习用"跳跃地"和"连贯地"两种方式来表现歌曲。
2.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体验与朋友结伴表演的快乐。
3.知道秋游的时候应该带些什么,应该注意什么。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学唱歌曲《郊游》,知道ABA的结构类型。
活动难点:并学习用"跳跃地"和"连贯地"两种方式来表现歌曲。
活动准备:
课件《秋游》。
活动过程:
一、引入
你们郊游过吗?去了哪里?玩了些什么?
二、学唱歌曲《郊游》
1.整体欣赏歌曲,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
歌曲里小朋友郊游时快乐吗?他们是怎么郊游的?看见了什么?
2.幼儿理解歌词的含义,并学唱。
你们发现歌曲里有相同的地方吗?
3.教师播放歌词独白,让幼儿一句一句学念歌词。
这首歌里唱到白云怎样?阳光怎样?青山、绿水怎么样?
4.整体播放歌曲欣赏,大家一起唱。
你们发现中间部分和前后重复的.地方有什么不同?你们唱什么歌的时候也运用了这两种方式?
5.分小组一句一句交替唱,教师可自编一些动作加到歌曲里,增加趣味性。
三、讨论秋游中应该带什么,应该注意什么
应该带一些适合户外活动东西,如:矿泉水、饼干、毛巾、背包等;而不应该带零食、玩具等。
活动反思:
这不仅仅是一次音乐活动,通过孩子对歌词的深入理解,让孩子意识到:和朋友在一起游玩的快乐。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社会性教育素材,让孩子在唱一唱、跳一跳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萌发和同伴积极交往的良好社会性。在教学时还可以配上一定的肢体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如还是没有掌握,那么在平时的安静时间,老师带着多唱几遍。
《秋游》教案14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本教学设计中,结合教材情境引入新课,把计算教学置入现实情境中,把探讨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中。
2.观察、演示,突破难点。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让学生经历猜测、尝试、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意识到:初商有时候并不一定会合适。并通过观察、计算等活动理解“调商”的过程,掌握调商的方法,体会“商大”变小,“商小”变大的道理,总结出灵活试商的技巧。
3.培养能力,注重人人发展。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注意倡导学生发挥集体力量,通过合作学习,使大家都参与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使每一个人都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样的设计不仅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计算能力,而且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创设情境,获取数学信息。
(课件出示教材72页情境图)
实验小学为了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增加同学们的成长体验,特地在星期日组织了秋游活动。图上是师生秋游前等待出发的场面,从图中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
(车站有两种车可供大家租用:每辆大客车限乘客46人,每辆小客车限乘客24人;实验小学三年级学生共有192人,四年级学生共有184人,五年级学生共有230人)
2.激趣导入。
如何安排出游的车辆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解决师生们在秋游中遇到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秋游)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下面的探究新知埋下伏笔。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引导提问。
结合所获取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自由提问,合理即可)
2.引导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问题一:
三年级学生共有192人,他们都坐小客车,需要几辆车?
①这道题的已知条件是什么?所求问题是什么?
(已知每辆小客车限乘客24人,三年级学生共有192人,求需要几辆车)
②如何列式?为什么?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重点说明列式原因。求需要几辆车,就是求192里面有几个24,用除法计算,列式为192÷24)
③估计一下,商大约是多少,你是怎么估计的?
(学生自由回答)
④用竖式计算,体验试商的过程。
(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a.请同学们试着独立计算。
(指名板演。在学生试算时,教师要巡视指导)
b.展示发现的问题并引导思考:除数与商的积大于被除数,说明了什么?应该怎么办?
(说明商大了,应该把商调小)
c.合作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预设
生1:把24看作20,商是9,可是24和9相乘的积是216,192不够减。
生2:商9大了,改商8。24乘8正好等于被除数192,所以最后的商是8。
生3:看被除数的前两位是“19”,而除数的最高位是“2”,2和9相乘最接近“19”,所以先试商9,结果大了,再将商调为8,结果正好除尽。所以商是8。
通过交流明确:把除数“24”看作“20”来试商,初商“9”大了,改商“8”。用“四舍”法试商,把除数看小了,商容易偏大。
d.完成竖式。
(2)课件出示问题二:
四年级学生共有184人,他们都坐大客车,需要几辆车?
①请列出算式并说明列式原因。
(求需要几辆车,就是求184里面有几个46,用除法计算,列式为184÷46)
②估一估需要几辆车,请说清估算过程。
(自主估算,交流估算过程)
③用竖式计算,体验试商的过程。
a.请同学们试着独立计算。
b.思考:老师发现有的同学在计算时,余数等于除数,这说明了什么?应该怎么办?
(说明商小了,应该把商调大)
c.讨论交流。
(把除数“46”看作“50”来试商,初商“3”小了,改商“4”)
d.完成竖式。
3.回顾试商过程,小结试商方法。
(1)在刚才试商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2)议一议。(课件出示)
①什么时候商会小?
②除数与商的积大于被除数说明了什么?
③余数大于或等于除数说明了什么?
(3)明确结论。
我们在试商的过程中遇到商大了就调小,商小了就调大,这就叫“调商”。
《秋游》教案15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乘车过程中一些基本常识,基本规律。
2、通过迁移自己的经验,相互讨论,知道在乘车过程中的一些自我保护知识。
3、愿意在乘车的过程中,爱护车厢内的环境。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1、了解乘车的基本规律教师出示一张工交IC卡,问:大家看看这是什么东西?这个东西是用来干什么的`?
你知道乘公共汽车要注意什么吗?
2、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用书,知道乘车中的安全常识。
教师:我们如果乘公共汽车,要注意些什么呢?
教师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说说:在汽车站和汽车六面,人们在干什么?想一想谁做得不对,请小朋友用笔圈出来,并说说错在哪里?
通过讨论,得出多种答案:知道上车要注意站稳,用手扶着栏杆;要注意靠着自己的爸爸妈妈站或坐;要注意保护自己,不要把自己的手和头伸到窗外去;要注意保管好自己的东西,用眼睛看者或用手拿着;要爱护公共汽车的环境,不乱仍东西等等。
教师:我们为什么要用手扶栏杆,为什么不能把自己的头和手伸到窗户外面去呢?为什么要靠着爸爸妈妈站呢?……教师用同样的方法,帮助幼儿整理清楚在公共汽车上做的每样事情的原因。
3、讨论如何爱护车厢环境。
教师:你喜欢乘车坐干净的汽车,还是肮脏的汽车?看见干净的车厢,你心理会有什么以内感的感觉呢?
教师:怎样爱护公共汽车的环境?
引导幼儿争做讲卫生的好孩子,让我们大家成为爱护环境的小主人。
【《秋游》教案】相关文章:
秋游教案06-15
《秋游》教案12-29
秋游的教案04-14
《秋游》教案04-14
秋游的教案09-14
我们去秋游秋游教案11-08
秋游景山的教案06-22
小学《秋游》教案06-23
秋游的回味教案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