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

时间:2023-03-08 11:40:38 教案 我要投稿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1

  教学内容:

  课本P35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复习和总结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1、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能灵活运用笔算加减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口算。P37练习七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校对答案并说说计算方法。

  2、完成P36练习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算法。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个别回答。

  二、合作交流,归纳整理

  1、整理。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归纳:笔算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也可从十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笔算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一。学生独自思考笔算加减法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容易出错的地方,在小组内交流想法。教师引导学生整理汇报。

  2、完成P36练习七第3题学生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

  3、完成练习七第5题,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后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想好以后在小组内交流。并选择两个问题解答说说解题思路。学生汇报。

  4、完成P37练习七第6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说说解题思路。

  三、巩固练习,巩固旧知

  1、完成P36练习七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明计算方法。

  2、完成第4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判结果及方法。

  3、完成P37第9题读题理解题意。要知道大约需要多少钱?你是怎读想的?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指名回答。

  4、完成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解题思路。

  四、课堂总结:

  根据板书,学生自己进行回顾总结。

  五、布置作业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2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分类和整理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到分类整理在复习中的作用,形成较为系统的认知结构。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整理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渗透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目标解析

  在复习过程中通过创设算式的分类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参与到知识系统整理活动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巩固和提高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能力,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难点: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

  课件、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

  (一)回顾中形成体系

  1.课件出示下面的八道算式。

  72+6

  82-40

  41-7

  14+50

  38+27

  30-16

  36+19

  59-46

  仔细观察上面的题目,回忆是这学期学的什么知识?

  2.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3.这一单元主要学习哪些方面的知识?指定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算式的感知,激起学生回顾已学知识的欲望,并让学生初步回忆这一内容的主要知识点,同时大大提高学生复习旧知的积极性。

  (二)整理中掌握知识

  1.分类整理算式。

  (1)将上面的8个算式进行分类整理,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分类整理的方法,并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分类方法的预设:

  方法一:

  加法:72+6 14+50 38+27 36+19

  减法: 82-40 41-7 30-16 59-46

  方法二:

  (3)比较分法,确定研究方法二的分法。

  2.复习100以内加法(二)

  (1)学生独立完成加法的4个算式,同时指定学生板演。

  (2)全班交流,重点说明:笔算加法的计算方法及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3.复习100以内减法(二)

  (1)学生独立完成减法的'4个算式,同时指定学生板演。

  (2)全班交流,重点说明:笔算减法的计算方法及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4.及时练习。

  (1)课件出示教材第101页中的第1题的第(2)题。

  (2)学生独立完成,同时指定学生板演,同桌交流计算时应注意的地方。

  (3)全班交流,进行评价。

  5.复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1)课件出示下面的题目:

  29+35+9=

  97-25-47=

  75-46+31=

  48+26-39=

  53-(9+37)=

  (2)先同桌说说运算顺序,并用笔画出先算的部分,然后全班交流运算顺序。

  (3)学生独立完成,指定学生板演。

  (4)全班交流,重点说明:每道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6.复习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下面的题目:

  ①校园里有33棵杨树,柳树比杨树多17棵。 柳树有多少棵?

  ②校园里有33棵杨树,松树比杨树少17棵。松树有多少棵?

  (2)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后独立完成,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

  (3)全班交流各自想法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4)比较两题:有什么不同之处?

  (5)根据第(2)题的信息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松树和杨树一共多少棵?)学生独立解答后交流解题思路。

  【设计意图】借助算式分类的情境,让学生在不经意中参与到100以内加法、100以内减法、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解决问题等活动中进行知识的整理,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表达的欲望得到满足。在复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练习中深化认识

  1.排队

  根据每个算式的结果,将下面的算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提示学生:先计算出每个算式的结果,再进行大小比较。)

  11+18

  37+28

  42-10

  24-19

  83-67

  2.投篮

  小白兔拿着27号球,要投入计算结果是27的篮中。请你帮小白兔找出合适的篮。

  提示:先计算,再连线。

  3.想一想,算一算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重点说明:应先从什么位填起?注意:进位和退位的问题。

  4.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102页的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重点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2)课件出示教材第103页的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重点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3)课件出示教材第104页的第8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重点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课件出示下面的题目:

  小明家种了8行苹果树,每行9棵,小明家种的苹果树比小红多15棵,小红种了多少棵苹果树?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交流时引导学生画线段图分析,提示学生:千万不要看到多就加,看到少就减,一定要比一比再来列算式。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由易到难,体现层次性,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感。

  (四)梳理中内化知识

  通过今天的整理和复习,你又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3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操作活动中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

  2.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3.在情境中体验加法计算的价值,在探究中培养迁移类比推理的能力。

  4.体会两位数加两位数与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联系密切,感受数学的统一美。

  目标解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一年级下册学生已掌握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以及前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的基础之上。通过在学生熟知的情境中展开探索,在动手操作中理解算理,在知识迁移中体会笔算加法的算法。让学生真正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算理,理解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铺垫导入

  (一)复习口算

  5+34=

  63+7=

  9+84=

  38+50=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算法。

  (二)复习笔算

  32+6=

  5+43=

  24+61=

  43+37=

  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指名板演后交流,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关键把哪个数位对齐?

  (三)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进位)。(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课前复习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加法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既是对旧知的复习,也是为本堂课学习进位加做好铺垫。笔算的最后一道题设计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欲望。】

  二、合作交流,探究算理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课件呈现主题图,读取主题图中的.信息。

  2.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学生汇报,提炼问题: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4.列出算式:35+37=

  (二)小组合作,探究算法

  你想用什么办法算出得数?小组合作来试一试吧!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探究计算的方法,体现方法多样化,发散学生思维。】

  (三)汇报交流,明确算理

  预设一:用小棒摆

  1.学生汇报演示。

  2.结合学生的操作,重点交流5根加7根得12根,把其中的10根捆成1捆再和原来的6捆相加。

  【设计意图:借助摆小棒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为竖式计算做准备。】

  预设二:列竖式计算

  1.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2.你在列竖式计算时,是从哪一位加起的?为什么要从个位算起?

  3.讨论:5加7满10后怎么办?在竖式中怎么表示?

  【设计意图:详细讲解5加7得12,向十位进1中1的写法。一方面结合摆小棒理解笔算进位加法的算理,另一方面又突出了竖式中进1的写法,如果有的学生从十位加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优化整合。】

  (四)归纳总结,理解算理

  1.我们今天学的加法与以前学的加法有什么不同?

  2.进位加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算?

  3.课堂小结:笔算加法时,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教材第14页做一做。

  学生列竖式计算,巩固算法。

  2.教材第15页第5题。

  判断改错,进一步理解算理。

  3.教材第15页第3题。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

  【设计意图:通过巩固练习,使学生给巩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的算法,进一步理解算理,并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四、课堂小结

  1.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笔算加法时,需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交流、归纳总结和评价,让学生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体会前后知识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统一美。】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4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

  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用画图的方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通过连贯思考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

  2.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是数与代数领域“数的运算”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这部分内容学习得好坏将对以后学生计算的正确性和速度产生直接影响。

  3.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既是对已学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巩固和应用,又是以后学习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备内容

  1.解决问题(1课时)→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

  2.两位数减两位数(2课时)→不退位减;退位减

  3.两位数加两位数(2课时)→不进位加;进位加

  4.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2课时)→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5.解决连续两问的问题(1课时)→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

  备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理,掌握笔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2.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竖式的简便写法,能正确、灵活地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包括含有小括号的)。

  3.能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以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算法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经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在学习中感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与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有着密切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3.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有学习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备重难点

  重点

  正确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难点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5

  第六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P20---P21练习三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较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

  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熟练度和准确度。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计算和检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图片和题卡

  教学过程:

  一、总结引入

  小朋友们,学习了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你们有哪些收获呢?把你的收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指名汇报。总结得非常好。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

  [设计意图]:课前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二、巩固练习

  1、完成第20页练习三第4题。请仔细观察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同桌的同学听一听。怎样求还剩多少个?指名回答。板书算式:32-11。这道题该如何计算呢?

  2、完成第20页练习三第3题。教师巡视。指名汇报,选一道题说说计算方法。

  3、完成第21页练习三第9题。教师巡视。指名汇报。

  4、完成第21页练习三第7题。同桌两个同学与相说一说下面各题差的十位上是几?你是怎样想的?

  5、第22页练习三第10题。仔细观察,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指名汇报。怎样求雨伞多少钱一把?独立完成后和同桌交流一下计算方法。指名汇报,并说明算法。

  4、第22页练习三第11题。先自己独立完成,完成后从加法和减法中各选一道题在小组内说说计算的方法。指名汇报、订正。

  [设计意图]: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三、强化练习

  1、完成第21页练习三第8题。有3只母鸡带着自己的孩子出来找吃的东西。可三家的小鸡混到了一起。你能帮助鸡妈妈找到自己的孩子吗?教师巡视。指名汇报、订正、评比。

  2、完成第22页练习三第12题。教师巡视。指名汇报,并说明填法。

  3、完成第22页练习三第13题。看了表以后,你想到了哪些数学问题?和小组的同学交流。指名汇报。选择两个你喜欢的问题列式算一算。同桌的同学互相交换检查,并说说计算的方法。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练习的熟练性。

  四、总结: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随堂练习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6

  教学目标:

  1.会用画图的方法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2.经历观察、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沟通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借助迁移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用画图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若干个圆片、三角形、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一)摆一摆,说一说。

  教师在黑板上粘贴一行○,共6个。

  1.要求学生摆一行数量一样多的△。(摆放时指导学生上下行对齐,一一对应。)

  2.如果要使△比○多2个,该怎么摆?(让学生上黑板摆,并说一说想法。)

  3.圈出△和○同样多的部分,再圈出△比○多的部分,△可以分成哪两个部分?

  4.怎样计算△的数量?

  (二)揭示课题并板书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且直观的动手操作入手,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下一环节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探索新知

  (一)探究解决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实际问题。

  1.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1)出示教材第23页主题图。

  (2)学生交流:哪一列的班级在评比中荣获第一名?你还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从简单的统计图中,搜集有效的信息。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各个量之间的大小。】

  (3)课件出示例4第(1)小题的条件部分。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理解数量关系。

  怎样求出二班得到的小红旗的面数?

  (1)根据黑板上的圆片和三角形的对比图,学生模仿着用小棒摆。

  (2)同桌互相说一说摆法和算法。

  【设计意图:有了导入摆一摆的基础,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摆,通过动手操作和相互交流,加深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

  3.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23页小红旗摆法图,演示画图过程。

  (2)学生交流图中数量之间的关系。

  (3)学生列式、解答。

  4.学生交流。

  你还能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可能会直接分析出数量关系,也可能运用线段图分析。)

  【设计意图: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要求上因人而异,在引导学生运用画图法解决问题后,留给学生交流其它解法的时间,让有能力的学生在学习上得到拓展延伸。】

  5.引导学生用减法来检验。

  三、探究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

  1.课件出示24页第2小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2.学生尝试用画图的方法表示三班和一班的数量关系,并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解法及解题思路,课件同时演示解答过程。

  4.口答检验方法。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已经经历了分析、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这个环节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利用先前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自主地类推出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

  四、应用提升

  (一)教材第25页练习四的第1题。

  学生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理解解决问题的关键句,再列式计算。

  (二)教材第25页练习四的第2题。

  (三)教材第24页做一做。

  1.课件出示图示,生独立解答。

  2.比较这两个问,有何不同?(学生自主交流)

  3.教师小结: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时,关键是要找出哪个数量较大,哪个数量较小。

  【设计意图:这道题是在同一背景下的两个并列的实际问题,将这两个问题放在一起对比解决,有利于学生沟通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此类加减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畅谈收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7

  教学目标:

  1.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会正确地进行连加、连减的两步式题的计算。

  2.通过生活情境的再现,感受连加、连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建构出连加、连减的模型。

  3.在对比练习中,优化出算法,同时感受到竖式简便写法的合理性和简洁美。

  4.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养成认真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解析:

  《连加、连减》在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的基础上,了解再增加再减少的意义,并运用前面所学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重点教学笔算竖式的简便写法,在对比等活动中,优化竖式的简便写法,树立认真书写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计算能力的目的。

  教学重点:连加、连减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正确计算连加、连减。

  教学准备:课件,尺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一)复习加、减法笔算。

  1.出示计算题。

  28+15= 94-44=

  2.学生独立计算。

  3.全班交流。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二)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连加、连减的教学重点是掌握连加、连减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复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回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法则,为新课的学习做好知识储备。】

  二、探索新知

  (一)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例1的主题图,谈话引入:秋天到了,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小玲和同学们正热火朝天在农家乐参加劳动呢。你们看他们正在那里干什么呢?(帮李大爷家采摘南瓜)

  2.出示表格,收集有关数学的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3.提取有代表性的问题。三个组一共摘了多少个大南瓜?

  【设计意图: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谈论学生熟悉的农家乐入手,吸引学生的注意,并从中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连加计算。

  1.列式:28+34+22=

  2.尝试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对计算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3.交流算法。(课件演示)

  4.比较以上三种方法,优化竖式的简便写法。

  5. 练习。教材第28页做一做第一题。

  (一)学生在黑板上算和作业本上算同时进行。

  (二)集体讲评。

  6.小结:用竖式进行连加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经历搜集数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利用尝试练习、合作交流、比较算法等活动,让全体学生参与其中,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连加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同时体会灵活、合理选择计算方法的重要性。】

  (三)连减计算。

  1.课件出示例2中的数学信息。

  2.提出问题。(还剩多少个?)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解答?

  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

  4.全班汇报,优化连减的竖式。(课件演示)

  5.练习:教材第28页做一做第二题。

  6.小结:用竖式进行连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扶着学生学习了例1,例2则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引导他们用解决例1的学习方法,举一反三的学习例2,培养了学生举一反三、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现算法优化的思想】

  三、运用知识,提高巩固

  (一)比比我最棒!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29页练习五第4题。

  2.采用开小火车的形式讲评。

  (二)小小运动健儿!

  1.出示教材第29页练习五第3题。

  2.理解题目意思。列式计算,并口答。

  3.同桌互改.夸夸自己的同桌。

  (三)课堂练习。

  教材第29页练习五第1、2题。

  【设计意图:形式多样的基础训练,使枯燥无味的连加、连减的计算变得有趣,学生积极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灵活、合理地选择计算方法的能力。】

  四、全课总结

  1.今天你收获了什么?

  2.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

  3.学了今天的课,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8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对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等内容的与复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有关知识,并能运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2.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认知结构。

  3.掌握一些知识的方法,养成自觉知识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对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等内容的与复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有关知识,并能运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整体回顾所学知识

  教师:同学们,这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全部学完了,这节课我们进行与复习。

  教师板书课题:与复习

  教师: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这一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呢?和你的小伙伴先一起交流交流吧!

  学生交流后抽一、两个学生汇报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成板书如下: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两位数)

  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二、自主复习

  1备聪敖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教师黑板上出示下面4道题:

  教师:这些题同学们会算吗?请你独立进行计算。

  ①46+32②46-32③54+29④54-29

  学生计算并抽两个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并集体订正答案。

  教师:请同学们横向比较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后得出:横向观察,1,2小题是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3,4小题是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教师:这两组题有相同的地方吗?是怎么计算的?

  引导学生回答:不管进位还是不进位,退位还是不退位,列的竖式都要求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并且都从个位加减起。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再纵向比较一下,你又能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后得出:纵向观察,1,3小题都是加法,但第3小题是进位加法;2,4小题都是减法,且第4小题是退位减法。

  教师: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加法,退位减法和不退位减法它们的计算方法一样吗?如果不一样,哪儿不一样?

  引导学生回忆后回答:都要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加减;在计算时都要从个位加减;但进位加法当个位上相加满10时要向前一位进一,再加;退位减法在个位上不够减时也要向前一位退1作10,再减。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如下:加法减法不进位加法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退位减法相同点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从个位加减起不同点个位满10,向十位进1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作10,再减

  教师:关于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及时地加以解答。

  教师:下面我们来运加减法的知识当当小小邮递员。

  让学生独立完成第111页上的第2题连线。完成后抽一学生的作业在

  展示,并集体订正。新课标第一

  2.复习连加、连减、混合加减

  教师:我们这一单元学习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和前面学习的不进位、进位加法,不退位,退位减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

  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后全班汇报,主要汇报出以下内容: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是笔算加减法的拓展,在计算时都是先算出第一步的结果再加上或减去第三个数,竖式计算时都可以采叠加的简便写法。

  教师:这类题同学们会算吗?我们来试一试。

  让学生尝试计算第111页第1题的最后3个小题。抽3名学生分别板演后集体订正。

  教师:在计算这类题时我们除了要遵照我们在学习中掌握的计算方法,还要注意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怎样才能做到合理、灵活呢?

  请同学们算一算下面几道题。

  教师板书:23+19+2754-18-2446+38-46。

  引导学生分析、观察这几道题,然后得出第1小题要先把23和27相加,加得的结果再和19相加;第2小题可以54先减24,再减出的结果来减18;第3小题的46和46“抵消”,结果就是38。

  然后师生共同归纳出:在计算时,能够简便计算的算式就简便的方法计算;能口算的那一步就口算,能凑整的时候要凑整。

  教师:希望在以后的计算中,同学们都能采你自己喜欢的方法灵活而合理地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

  1.

  出示:改错27

  +16

  3393

  -36

  6337

  -14

  3334

  +25

  69

  让学生先判断对错,然后再说明错误的原因,并把它改正过来。

  2毖生独立完成第111页第3题

  教师提示:做这类题时为了不发生错误,可以将○左右两边算式的结果分别算出来并写在算式的下面后再比较。

  四、课堂

  教师:今天这节课上,我们主要复习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你都掌握好了吗?还有不明白的吗?说出来大家一起帮助你解决。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9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教材第23、第24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会分析并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会分析并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难点:使学生学会用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具学具

  黄色、红色花片若干,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我们学校每周三都要进行全校范围内的纪律卫生大评比活动,看,二年级卫生评比表已经出来了。(课件出示教材第23页情景图)

  师:评比表的下半部分被遮住了,我们只知道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二班比一班多得了3面。你想知道什么啊?

  生:我想知道二班得了多少面小红旗。

  师:二班得了多少面小红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共同解决的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发现原来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二自主探究

  师:面对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1:二班比一班多得了3面,那就是在一班的基础上多加3面小红旗,也就是12+3=15(面)。

  生2:一班得了12面,二班比一班多得了3面,就是说二班比12面再多3面,就是12+3=15(面)。

  生3:我觉得“二班比一班多”是关键,因为只要二班的多,那就要在一班的基础上加上多出的部分。

  ……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有道理。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怎么想的?

  师:请同学们摆12个黄色的花片表示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然后我们用红色的花片表示二班的小红旗数。因为二班比一班多得了3面,所以在摆红色花片的时候就要比黄色的'多摆出3个,那么求二班的小红旗数就要用加法,也就是12+3=15(面)。同学们,自己一边说一边再摆一遍试试。

  学生尝试操作讲解,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说想法,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领悟思路,理解算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如果老师现在告诉你,三班的小红旗比一班少4面,你能算出三班得了多少面小红旗吗?试试看,一会儿把你的想法和算法告诉大家。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组织交流,重点说说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说清想法:三班比一班的小红旗少4面,就是比12少4,即12-4=8(面)。

  【设计意图: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由“扶”到“放”,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三总结提升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新发现和新收获?

  [知道了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可以用加法(减法)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说出本节课的知识,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树立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板书设计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

  教学反思

  1.启发、引导学生,只要多观察、多留心,就能发现生活中的很多数学知识,提出一些数学问题。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使学生感到数学并不遥远,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时,数量关系比较隐蔽,过去解答这类问题一般借助“同样多”把这类问题转化成求总数(求剩余)的问题,再用加(减)法计算。这种推理方法,逻辑性较强,学生难以理解。这节课,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是指导学生通过分别摆花片的操作过程,把隐蔽的数量关系在物化活动中外显出来,使学生形成比较清晰的表象,并以这种表象为基础,利用已有的知识,直接确定计算方法。这种教学策略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便于学生理解计算方法。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猜猜我是多少。

  [考查知识点: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能力要求:会正确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B类

  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上衣比裤子贵多少元?

  (2)裤子比裙子便宜多少元?

  (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考查知识点: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能力要求:具有一定的综合能力)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58-29=2978-59=1965-26=39

  B类:(1)50-37=13(元)答:上衣比裤子贵13元。

  (2)65-37=28(元)答:裤子比裙子便宜28元。

  (3)答案不唯一,如上衣和裤子一共多少元?50+37=87(元)

  教材习题

  第24页“做一做”

  鸡蛋:25+8=33(个)鹅蛋:25-12=13(个)答:鸡蛋有33个,鹅蛋有13个。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10

  设计说明

  教育心理学指出:知识的保持需要以识记为前提,识记的知识必须通过复习才能保持。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关于运算能力的要求,本节复习课重视学生对算理和计算方法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准确计算,并学会寻求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计算法则的基础上,能比较熟练地进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整理复习

  1.结合习题复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笔算方法。

  (1)课件出示:

  (2)笔算并汇报笔算过程及结果。

  (3)复习笔算加、减法的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计算加法时,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计算减法时,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当10,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

  2.结合练习题复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1)课件出示:

  29+35+9= 97-25-47=

  75-46+31= 53-(9+37)=

  (2)笔算并汇报笔算过程及结果。

  (3)复习笔算方法。

  (笔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按照运算顺序分步列两个竖式计算,也可以根据两个竖式的`关系采用简便写法。注意: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因为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所以只能列两个竖式,没有简便写法)

  设计意图:结合练习题复习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算理,提高学生的笔算能力。

  3.复习用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问题。

  (1)复习“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问题。

  ①课件出示: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相关文章: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的教案02-04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03-08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11-15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09-03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08-25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说课稿03-31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设计06-25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07-29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