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3-03-24 12:55:27 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小学数学教案模板合集九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必备】小学数学教案模板合集九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分数及面积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2.通过小组合作知识,培养学生系统地、有条理地梳理知识的能力,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3.创设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合理的数学思考。

  4.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数学、用数学意识。

  教学重点:

  1、复习”面积“和”认识分数“两个单元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2、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难点:看图想象提问题,能交流、合作、梳理、概括地学数学。

  教具准备:课件、彩笔、智慧星(奖品)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引入复习

  师:今天是笑笑的生日,妈妈给她买了一个大蛋糕,笑笑请好朋友来吃蛋糕。他们又唱歌又跳舞可热闹了,我们一起去看看。(播放课件一)好一个又香又甜的'蛋糕呀!

  猜一猜笑笑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了几块?这分吃蛋糕的情境使你们想到了曾经学过的哪方面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知识。

  (评析创设”笑笑过生日“的情境,引出复习内容(分数的认识),启发学生,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导向和激励的作用。)

  二、分数知识,探求问题

  1.小组交流(教材第67页1题、2题)

  2.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闯关

  看谁硕果累累,每闯一关可获得一颗智慧星。

  第一关:独立完成教材67页第3题,互相讲解、互相检查、互相。

  第二关:完成教材67-68页第4题、第6题,讲解计算方法,自我。

  (2)问题接龙

  ①创设情境。

  (继续播放课件1)笑笑把蛋糕平均分成8块,自己吃了一块,冰冰吃了3块,永全吃了2块。

  ②小组内自编问题。要求根据情境编出有关分数的问题。

  ③由小组轮流报题,全班抢答,答对一题可获得一颗智慧星。

  (3)清查获奖个数,同桌互说收获与不足。

  三、面积知识,实际应用

  1.继续创设情境,引入复习

  今天笑笑过生日,俊伟怎么没来?他在忙什么呢?我们到他家去看一看。(播放课件二:俊伟铺地砖。)原来他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真是个热爱劳动的好孩子。看到俊伟铺地砖的情境,猜一猜他可能用到哪一方面的知识?

  2.知识,加深理解(教材68页第5题)

  (1)小组合作出有关面积的知识。

  (2)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3.应用知识,提高能力

  (1)粗心的俊伟

  俊伟收集了一些面积数据,可是忘了写单位。

  ①请你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填空。

  ②与同桌交流,。

  (2)洒水车(教材68页第7题)

  今天天气比较热,看,开过来一辆洒水车,路面变得湿润了。(播放课件)这里面还有许多数学问题呢!

  (3)帮助俊伟解决问题

  ①播放俊伟铺地砖,猜测可能遇到什么问题。

  A.俊伟房间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

  B.需要铺多少块边长为20厘米的地砖?

  C.如果一块地砖3元钱,需要多少钱?

  ②挑战问题,巧妙解答。

  (4)发散思维、摆火柴棍(教材68页第9题)

  四、回顾自查,自我

  师:这节课复习了有关分数和面积的知识,复习应用中,你对这部分知识掌握的情况进行检查,情况如何?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能熟练地写出一个数的.倒数。

  2、引导同学自主合作交流学习,结合教学实际培养同学的笼统概括能力,激发同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熟练写出一个数的倒数。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口算。

  5/122/5=15/77/5=11/88/13=

  5/211/5=3/167/3=8/217/8=

  先独立考虑,再指名口算订正。

  2、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33/2=21/2=11/88/11=

  1/1010=7/99/7=1/77=

  6/55/6=1/55=22/3535/22=

  同学先独立口算,再口答订正。观察这些算式,说说自身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通过口算,观察,考虑,激发了同学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使同学获得积极的情感经验。】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尝试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方法发现规律,运用数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2、通过活动,让学生经历猜想结果,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并在活动中发现加法中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掌握数的奇偶性特征。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研究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

  一次性纸杯、硬币、课件等。

  教学过程环节设计:

  一、创设情境,产生认知冲突。

  师:同学们,有一位家住在河南岸,以摆渡为生的船夫,想请我代他向同学们提一个问题,不知同学们是否愿意帮这位船夫解决一下呢?

  (愿意)

  课件出示情境图和问题。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引入到新知探究中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分组活动,动手操作,感受奇偶性,建构数学模型。

  1、活动一:

  讨论:船夫将小船摆渡11次后,船在南岸还是北岸?

  小组合作,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用“列表”、“画示意图”等方式探究。小组汇报时,展示表格或示意图,全班交流。

  2、活动二:

  一个纸杯子杯口朝上放在桌上,翻动1次杯口朝下,翻动2次杯口朝上,翻动10次呢?翻动19次呢?100次呢?

  学生动手操作,发现规律,汇报结果。

  师:同学们,如果把“杯子”换成“硬币”,你能提出怎样的问题?试着回答这些问题,并用硬币操作验证自己的.结论。

  3、活动三:

  讨论:加法中数的奇偶性与结果的奇偶性。

  课件出示填有偶数的图形,奇数的正方形。

  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先猜一猜结果,再举例验证)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师板书:)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活动,经历加法中加数与和的奇偶性特点。培养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再实践验证的数学习惯,发展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注重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数学学习课堂,让学生经历数学模型建构的全过程。

  三、运用模型,解决问题。

  1、判断下列算式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

  10389+20xx: 11387+131:

  268+1024: 46786+25787:

  6007+8997:

  2、有3个杯子,全部杯口朝上放在桌上,每次翻动其中的两只杯子,能否经过若干次翻转,使得3个杯子全部杯口朝下?

  你手上只有一个杯子怎么办?

  ……(学生小组合作)

  完成后,汇报反馈。

  3、数学游戏。

  规则如下:用骰子掷一次,得到一个点数,以 A点为起点,连续走两次,转到哪一格,那一格的奖品归你。

  谁想上来参加?

  ……(学生玩游戏。)

  这样玩下去,能获得奖品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采用层层推进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会从生活实际中寻找数学问题,能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四、课堂小结,课后延伸。

  1、说说我们这节课探索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

  2、如果将4个杯子全部杯口朝上放在桌上,每次翻动其中的3只杯子,能否经过若干次翻转,使得4个杯子全部杯口朝下?最少几次?

  板书设计:

  数 的 奇 偶 性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与学生交流《课程纲要》,了解本学期数学学习的课程内容、课程目标以及课程评价。

  2、通过了解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了解本学期学习内容和评价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分享《课程纲要》明确学习目标。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明确主题。

  师:同学们,今天课堂上老师要和大家认识一位新朋友,他就像一位导游,会提前告诉我们这学期的数学课要学习什么内容,什么时间完成这些内容,以及我们会有什么样的进步。它就是《课程纲要》板书课题。

  二、了解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一)了解本册书的章节内容和课时安排。

  看目录,本册书共6个单元。每单元都有一个主题内容。

  (二)了解每单元内容的主题。

  围绕这个主题,每单元分别有几个不同的知识点。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快速的浏览课本,看第一单元都有哪些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共同找出单元的主要内容。

  问:你能自己找出每个单元的主要内容吗?

  课件出示: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选一个或两个你最感兴趣的单元,总结出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

  小组讨论,汇报,课件出示。

  (三)了解学习目标

  我们将在以后的大概4个月的时间里学习这些知识。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要达成什么样的学习目标呢?

  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除法”

  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感知除法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列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并能进行验算;结合具体的计算过程,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能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灵活运用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的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经历观察、操作、实验、推理等实践活动,并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2.第三单元“乘法”

  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3.第四单元“千克、克、吨”

  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活动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了解1克、1千克、1吨的实际质量,了解用秤可以称物体的轻重;描述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能结合生活实际,在具体的情境中解决与克、千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进一步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第六单元“分数”

  能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感受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分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

  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第五单元“面积”

  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2、米2、千米2、公顷),会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三)统计与概率

  第七单元“数据的整理和表示”。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三、交流方法,轻松学习

  师:为了更好的实现课程目标,大家共同来想想办法,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方法来帮助我们有效的达成目标呢?

  提出学习建议。

  1、课前预习。

  预习的方法:看一看明天要学习什么内容,是否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去解决它;在不懂的地方画上记号;尝试地做一二道题,看哪里有困难……

  2、课后整理。

  要养成先复习当天学习的知识,再做作业,最后,把学习内容加以整理的习惯。

  3、课堂听讲

  一要仔细看教师的操作演示、表情、手势;二要全神贯注地听老师的提问、点拨、归纳以及同学的发言;三要积极思考、联想;四要踊跃发表自己的想法,有困惑应发问,敢于质疑。

  4、检查验算

  要养成做完每道题都能及时认真检查验算的好习惯。

  四、交流评价方法,促进学习信心

  为了让大家在日常学习中即使发现自己的进步,老师专门制定了一套评价方案来评价同学们的学习。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课件出示:

  一、作业评价

  对于作业完全正确的学生本子上打优,稍差的打良,再差点就打合格。

  字写得端正的,会再得到一个A,稍差的得B。

  二、考试评价

  满分的盖3个“数学之星”;90分以上的盖2个“数学之星”,对于成绩有进步的,同样可以盖1个“数学之星”。

  另外,书写也是评价的内容之一,每次卷面整洁的,可附加2分。

  三、帮带评价

  一个后进生都配备一个小老师,负责教他,对于学习任务完成好的也进行奖励制度,如小老师能让自己的小学生及时订正作业的,学生和小老师都盖一个“数学之星”。

  五、加油鼓励、树立信心

  请同学们对自己说一句鼓励的话来为自己打打气吧!

  把对自己鼓励的话记录在课本的首页,让我们不断用这句话来鞭策自己好吗?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教材87页例3、4和课堂活动

  教学内容:

  1、知道1小时有多长

  2、知道1秒有多长

  3、简单的换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时针走1大格是多少?分针走小格呢

  2、1小时是 多少分?

  3、1分你能做些什么?

  二、新课

  1、教学例3

  1小时是60分,那有多长?

  我门一节课有多少分钟》课间休息多久?有多少分钟了?那在休息10分钟就是60分,也就是1时

  1小时能做些什么你知道吗?

  学生举例

  学生看书

  2、教学例4

  你的'脉搏1分钟跳多少次?那条一次是多少时间?

  有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吗?

  那1秒有多长?

  学生回答

  观察钟面,认识秒针,秒针走1小格就是1秒,那秒针走一圈是多少秒?

  观察秒针走一圈后分针走了多少

  得出1分=60秒

  三、课堂活动

  1、10秒你能 派多少个球?

  学生活动

  2、完成4题

  课后记: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新课标六年级上册课本P28页的例1做一做,第29页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什么叫做倒数,倒数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它是不能孤立存在的;掌握求倒数的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0”没有倒数,“1”的倒数还是“1”。

  2、过程与方法: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发现求倒数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知识获取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推理和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学会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熟练正确的求小数、带分数的倒数,发现倒数的一些特征。

  教学过程:

  一、创境导课、激发兴趣。

  1、 复习:

  口算:《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2、创境导课、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我们在学习新课之前,来做个文字颠倒游戏,比如老师说:“牙刷”,大家可以说“刷牙”,你们想玩吗?

  生:(大声喊道)想!

  师:子女

  生:女子

  3、游戏:倒写

  吞———吴 上---下 土-----干

  这是语文方面的倒数现象,数学方面把一个数倒一下会有什么现象,你们想知道吗?4/7---7/4 3/2---2/3 1/2----2/1

  师:你们能按照上面的规律再说出几组数吗?(学生举例教师给予肯定。)

  3.师:像这样把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上下颠倒之后就成另一个数,你能给这些上下颠倒的数起个名字吗?(生:倒数)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倒数(板书:倒数的认识,并让学生读一读。)

  4.师:看到这个课题,大家想知道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选择板书。如:(1)倒数?(2)怎么样求?(3)……

  (设计意图)在谈话、游戏情境中引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探究倒数的意义。(课件出示算式以及思考要求)

  师:(课件出示)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谁能准确的说出结果。

  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以小组为单位:算一算,找一找,这组算式有什么特点?

  小组汇报交流。

  学生预设:1.通过计算,我们发现它们的乘积都是1。

  2.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相乘的两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位置是颠倒的。

  (3)师:究竟什么是倒数?开动你的脑筋,给它一个完整的答案吧?

  (学生独立思考后,组内交流。)

  (全班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点拨引导。)

  师生共同归纳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教师板书)

  2.探究求倒数的方法。

  师:那么如何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呢?

  (1)课件出示分数:3/5、2/7、4/7

  A:学生试说。

  B:教师板书:例:3/5的倒数是5/3,等等。也可用—(破折号)表示。(规范学生的书写,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只要将分数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就行了。

  (2)师:同学们已经会求一个分数的倒数了。那么整数有没有倒数?

  生:预设:有!或者没有。

  师:怎么想的'?

  生:因为任何一个整数都可以看作是分母为一的分数,根据分数的倒数求法,整数是几,它的倒数就是几分之一。

  师:非常好!很有条理性,还有什么看法?

  生:我认为不是所有的整数都有倒数,因为0和任数相乘都不等于1。

  师:嗯!很有道理。你们怎么看?一起商量一下吧?

  (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3):师:谁想说说?

  生1:我们小组认为整数有倒数,但是需要把特殊的0排除。

  生2:我们想补充一下,在整数里,除了0这个数还有1也很特殊。也应该排除。

  生3:整数有倒数,但是得排除0和1。

  师生总结:大家说的很有道理,整数实际它的倒数就是几分之一,那么1和0有倒数吗?为什么?学生讨论释疑。

  预设:

  因为1×( )=1,所以1的倒数是1。

  而0×( )=1呢?没有。所以0没有倒数。

  师:看来同学们掌握的很多,老师要来考考大家,接受挑战吗?

  (课件出示练习题)填空,判断题型。(设计意图:随堂练习,及时巩固新知)

  (4)、师:我们还学过哪些数?生:小数、带分数。

  师:如何求它们的倒数?请同学们小组探究交流。

  学生选择一种研究,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交流汇报。

  预设:小数倒数求法,先将小数化成分数,再求倒数。带分数的倒数求法,是将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求倒数。(分别请学生举例说明。让学生脑子里有这个思维模式。)

  师:综合上边我们学习的内容,我们能不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来概括求倒数的方法。?

  方法: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互相交换位置就行了。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讨论中探究知,理解并掌握倒数的意义和求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究意识。

  三、巩固练习

  师:那老师来考考你,同学们请看下面的题(课件出示)。

  老师找学生回答。

  1、说出下列各数的倒数。

  ⑴4/11 的倒数是( ) (2)35 的倒数是( )

  ⑶4/15的倒数是( ) (4)16/9的倒数是( )

  (5)1的倒数是 ( ) (6)0.25的倒数是( )

  2、填空:

  (1)乘积是(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 )的倒数是它本身,( )没有倒数。

  (3)A和B互为倒数,则A·B=( )。

  3、判断:

  (1) 求 2/5 的倒数: 2/5=5/2 。 ( )

  (2) 9的倒数是 9/1 。 ( )

  (3) 任何真分数的倒数都是假分数。 ( )

  (4) 任何假分数的倒数都是真分数。 ( )

  (5)A的倒数是1/A。 ( )

  4、拓展题。

  7/8×( )=1/2×( )=0.25×( )=5/6×6/5=1

  4、游戏:五四三二一。(打一数学名词)

  (设计意图)多种形式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新知,活跃思维,伴随着学生情感参与的游戏练习,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次激起思维高潮,让学生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四、总结反思、评价体验。

  1、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2、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倒数,同学们有很多发现,其实在数学中存在很多的规律,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动脑,相信大家会创造更多的发现!谢谢大家,下课!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领会学习方法,获得数学学习的经验。

  五、布置作业。

  29页练习六1、2、3题。

  六、板书设计

  倒数的认识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小学数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学会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帮助学生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今天这节数学课我们一起来研究百分数的应用。(板书:百分数)什么是百分数?你能说一个生活中的百分数吗?你怎么理解这个百分数?

  2、师:因为百分数的意义使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今天要研究的主题就是百分数的应用(补充板书:百分数的应用)

  二、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师:同学们,在炎热的天气里人们常常用冰块来消暑降温。你们制作过冰块吗?水结成冰之后体积发生了什么变化?

  2、课件出示情境,引导学生观察

  师:有一位同学把他制作冰块的过程记录了下来,(大屏幕出示实验记录)请看:

  45立方厘米的水,结成冰后,冰的体积约为50立方厘米。

  3、师: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提问,师选择板书。

  (1)、冰的体积是原来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

  (2)、原来水的体积是冰的体积的百分之几?

  (3)、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增加百分之几?

  4、在这些问题中,我们能解决哪些问题?

  师生共同解决,并将解决的问题擦掉。

  活动二:理解“增加百分之几”。

  1、师:今天我们重点解决“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约增加百分之几?”这个问题,一起读题,你觉得哪句话最难理解?

  2、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增加百分之几”的意思。

  3、全班汇报,由口头理解的不清晰,引出线段草图。

  4、对比书中的线段图和学生的线段草图,引导学生思考“增加了……”这个省略号背后所隐含的意义,从图上看出,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增加了,增加了百分之几指的增加了谁的百分之几?

  通得讨论得出: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增加的部分是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

  5、列式计算,数形结合,说出两个列式的含义

  6、课件演示,小结两种解题思路。“增加百分之几”指的是增加的部分是单位“1”的百分之几。

  可以先求出增加的部分再除以单位“1”;也可以先求出增加后是单位“1”的百分之几再减去单位“1”。

  三、训练巩固

  1、根据问句,说出谁和谁比,谁是单位“1”的量。

  ①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②梨的质量是苹果质量的百分之几?

  ③降价了百分之几?

  ④增产了百分之几?

  2、消费宝典

  电饭煲降价,原价220元,现价160元,价格降低了百分之几?(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引导学生先理解“降低百分之几”再列式计算。)

  3、建设新农村

  选一选:

  光明村今年每百户拥有彩电121台,比去年增加66台,今年比去年增长了百分之几?

  (1)、(121-66)÷121

  (2)、 66÷121

  (3)、 66÷(121-66)

  (让学生说出选择的依据。)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我们理解并掌握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解题的重点是理解题意,关键是正确地找到单位“1”。

小学数学教案 篇8

  单元总目标:

  1、认识圆柱、圆锥的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

  2、理解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体积的意义。会推导表面积、侧面积、体积的公式,认识进一法取近似值,能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3、掌握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能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的能力,以及空间观念。

  5、培养学生逻辑思考能力,有条理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重点:圆柱体体积的计算

  单元难点:

  (1)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

  (2)圆柱体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

  (2)利用圆柱体、圆锥体等底等高条件下的关系解有关复杂应用题。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充分运用直观教具,进行割拼演示、实验,有目的、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推导出计算公式和有关概念。

  单元难点的剖析:

  (1)表现为:学生难于想到把一圆柱体的立体图形转化成什么图形来研究。怎样把它转化。

  原因:圆柱体和长方体在表面看来并没有什么联系。并且学生还很难由圆与圆柱的联系,而想到圆能转化成长方形来研究,圆柱就可以转化成长方体来研究。

  解决策略:首先回忆研究圆的面积计算时把圆转化成什么图形?如何剪拼成了这个学过的图形?借助多媒体课件把一个个完全一样的圆形堆成一个圆柱体,通过这个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进行猜想:圆柱体能剪拼成什么图形,请学生试试看。

  (2)表现为:对圆柱体的侧面积公式容易获得,但学生对已知R或D求侧面积的问题,学生转不过,容易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而对表面积的计算,由于表面积公式中涉及的公式较多,学生往往不小心就弄混公式。

  (3)表现为: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会用错公式,如:求侧面积的求成了表面积,求体积的求成了表面积等。

  原因:学生可能对概念、公式记忆较熟,但在具体的问题环境下用错公式。主要还是学生对概念的感知不够。

  解决策略:

  (1)为新课教学做好准备,充分复习好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借助实物多让学生感知概念的意义,不能死记硬背,要能用自己话说清楚。特别对中下生应多结合实物或图形指出问题要求的部分。

  (3)公式一定让学生动手操作参与到推导过程中,不能把公式直接交给学生。

  (4)学生自备圆柱体形状的物体,每节课的`新课铺垫、例题教学、或是练习讲评都借助于具体的实物,让学生一边口述、一边指着实物来说,加强感知。

  单元策略:基于本单元是研究几何图形的有关知识,教学中主要采用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等直观手段辅助教学。多让学生参与获得公式或经验。如:圆柱体展开图的特征、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及圆锥体的体积计算。

  错例的估计和采集:概念辨析题:(1)一只铁皮水桶能装水多少升是求水桶的()。(2)做一只圆柱体的油桶,至少用多少铁皮,是求油桶的()(3)做一节铁皮水管,要多少铁皮是求水管的()(4)给个圆柱体的花瓶包装在盒子里,需用多大的盒子是求花瓶的()

  分析及策略:这些属于概念不清的问题,因为这些知识点本身有联系又有区别,所以易混,因此教学中重点在新授中注意让学生多体验、多感受。还要在综合练习中加强对比,沟通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解决问题:(1)一个圆锥形的沙堆,底面直径是2米,高是0.5米,如果每立方米是800千克,这堆沙子一共多少千克?写出基本关系式再解答

  (2)有一个礼堂内有8根直径是50厘米、高5米的圆柱形的柱子,用了8千克的红色油漆粉刷,每平方米需用多少油漆?写出基本关系再解答

  分析及策略:此类型的错误主要是公式用错,原因还是对概念不清,解题思路不明,因此,教学中在保证理解概念的前提下多让学生讲思路、强调解答步骤的书写要有条理。

  有关圆柱体和圆锥体的混合题:(1)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圆锥体的体积是圆柱体的体积的(),圆柱体体积比圆锥体体积多(),圆锥体积比圆柱体少()。

  (2)一个圆柱体积是96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底高的圆锥体积是()立方厘米,圆锥体积比圆柱体积少()立方厘米。

  (3)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等底等高,它们体积之和是36立方分米,圆柱体积比圆锥大()立方分米。

  分析及策略:此类型题的错因主要是对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还只是一个圆锥体积公式的获得过程,是停在表面上的认识,并没有真正通过实验过程对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的关系弄清楚。因此这个推导过程中应让学生把两种几何体的体积关系,能反说、正说、比多少等都能说清。

  练习题的分析:重点讲解的题目:39页第10题(重点说明生活中常说的圆柱体的长也就是数学意义上的圆柱体的高)。40页的13题(体积公式与比例知识的综合运用,即利用底面积一定时体积和高成正比例的关系来确定两个圆柱体体积的比,求出第二个圆柱体的体积,最后求出它们的差。)45页的第6题(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了解测量圆锥的高的方法。)、第8题(训练学生的解题思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第11题(由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1:3,那么现在它们的比是1:6,底是相等的那说明圆柱的高是圆锥高的2倍,于是圆柱的高是9.6。实际上是圆锥与圆柱体积关系的灵活应用。)

  课时安排:1、圆柱的认识31页至33页及例1

  2、圆柱的表面积33页例2--例3

  3、圆柱的体积公式的推导36页例4及补充一道已知R求V的例题。

  4、认识圆柱的容积37页例5

  5、圆柱有关公式的对比练习39页8、9(增加不同位置类型的圆柱体)39页7、10

  6、圆锥的认识41页

  7、圆锥的体积公式的推导42页至43页例1

  8、圆锥体积的应用43页例2

小学数学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想法的过程,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笔算。

  教学难点:

  商中间、商末尾有0的处理方法及笔算的简便写法格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你们估一估商是几位数。说说是怎样估计的

  633=答案

  6033=答案

  二、探究新知

  1、故事导入

  师:这天孙大圣来到花果山,看到满山遍野都是仙桃,他想:这么多的仙桃,一定要带回去给猴子猴孙们尝尝,于是大圣手一挥,所有的桃子都进入大圣的手心里了。

  2、被除数是0的除法。

  师:现在,树上有多少个桃子?(0)

  师:这时,有2只小猴子玩累了,来摘桃吃,你们说说平均每只小猴能分到几个桃子?(0)你是怎样做出来的?(02=0)

  师:又来了两只小猴子,这些猴子能分到多少个桃子呢?

  (0、04=0)

  师:要是再来一只呢?(0、05=0)刚刚是4只,那要是再来4只呢?(0、08=0)

  师:看到这两个算式,你还能说出类似的算式吗? 同桌互说一个。

  师:好,看到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0除以任何数都得0)

  师:你真了不起,其他小朋友看到这个结论你又补充吗?(0除以任何不是0数都得0)

  3、商中间有0的除法、

  师:这四个小猴子没吃到桃子闷闷不乐的`回家了,大圣看到他们那么失望就拿出了408个桃子,谁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平均每只猴子能分到几个桃子?)

  师:瞧,你提的问题和大圣的一样,真了不起!这道题你会做吗?你是怎样列式的?(4084=)结果是多少?(102)你是怎么算的?

  重点引导学生用列竖式方法解答。

  独立解决后,同教师板书对照,比较两个竖式不同之处,说说自己的观点。

  师:咱们看看结果和口算、估算商的位数都一样吗? 看来估算是可以检验我们计算结果的正确性的!

  [师:你们都太了不起了,老师这有两道题你们有信心做对吗?

  6033=答案

  8022=答案

  独立计算,指名板演。做完的同学说计算过程。

  师:那看看结果和我们刚才估算的位数是不是一样。

  4、商末尾有0的除法

  师:刚刚的4只小猴子拿了桃子开心的走了,听说大王在分桃子,又来了6只小猴子,大圣就又拿出840个桃子,那么平均每只小猴能分到多少个桃子?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独立计算,指名到黑板上做。8406=

  师:我们计算的结果和估算的位数也一样。

  三、巩固练习

  师:小朋友都知道孙悟空的绝招是七十二变,几个小猴子想学一学,咱们看看他们变得对吗?

  6802=34

  3093=13

  师:小朋友你们真棒,老师这还有一道思考题,看看你们会不会,不过可不要犯和小猴子一样的错误。

  思考题:哪题的商最接近150?

  9066=答案

  7455=答案

  4804=答案

  4473=答案

  四、本课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08-24

小学数学教案08-22

小学数学教案06-12

小学的数学教案03-24

小学数学教案08-27

【热门】小学数学教案07-30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07-31

小学数学教案【精】11-03

小学数学教案【荐】11-03

小学数学教案【推荐】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