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3-05-03 13:19:20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小班音乐教案模板锦集7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音乐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华】小班音乐教案模板锦集7篇

小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并认识基本舞步小碎步,能在舞蹈韵律活动中运用小碎步。

  2、模仿蜜蜂飞翔采蜜,感受小蜜蜂勤劳不懒惰的精神。

  重难点:小碎步的步法,手脚动作协调

  活动准备:

  《小蜜蜂》mp3音乐,小蜜蜂手偶一个,小蜜蜂胸饰若干,红黄蓝大小花朵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过程:

  方法:道具导入,图片导入法,儿歌导入

  过程:

  出示手偶小蜜蜂引出主题。

  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了一个特别的朋友来和大家认识呢!

  2、出示手偶小蜜蜂,念出儿歌《小蜜蜂》。

  小蜜蜂,嗡嗡嗡。

  飞到西,飞到东。

  不怕雨,不怕风。

  采花蜜,勤劳动。

  二、学习基本舞步—小碎步。

  1、师:小蜜蜂可爱不可爱呀?你们喜不喜欢小蜜蜂呀?(可爱,喜欢)那有没有能干的小朋友知道小蜜蜂有什么本领?(会飞,会采蜜等等)

  2、师:小蜜蜂是怎么飞的呢?

  (幼儿自由想像各种小蜜蜂飞的样子)

  教师总结:

  ①飞的时候高高的,小脚尖点地,后跟踮起,飞起来的时候轻轻的,小脚轻轻点地踏步。 ②我们把这种脚的动作叫做“小碎步”。

  ③请能干的`小朋友上来示范表演,全班小朋友配上音乐跟随教师一起来表演一遍小碎步。

  3、师:小蜜蜂是怎么采蜜的呢?

  幼儿自由创编各种蜜蜂采蜜的动作

  教师总结:

  ① 采蜜动作,屈膝微蹲,弯腰,头向下低,手臂向后轻轻扇动,轻轻摇晃小脑袋。 ② 请能干的小朋友上来示范采蜜动作,全班幼儿跟随音乐来完整做一边蜜蜂采蜜动作。

  三、游戏—集体舞 小蜜蜂采蜜

  把花朵撒在空地上装扮成花园,教师带领小朋友绕花朵跳蜜蜂舞,模仿蜜蜂采蜜的情景。

  师:我们的小朋友真能干,下面老师来当蜜蜂妈妈,你们来当小蜜蜂。小蜜蜂很勤劳,采

  蜜从不偷懒,小蜜蜂们跟妈妈学好本领了,妈妈带你们去花园采蜜吧!我们出发咯!(播放音乐两遍)

  ( 小朋友在花园里自由自在地飞,在花朵上采蜜,老师加以言语鼓励与引导)

  四、结束。

  师:小蜜蜂们!我们采了那么长时间的蜜,都累了吧,让我们停在花朵上休息一下吧! (播放摇篮曲,蹲下来作休息状结束)

小班音乐教案 篇2

  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小班幼儿英语游戏活动,整个活动不管是内容的选择、目标的制定,环境创设,幼儿活动材料、知识经验的准备还是活动的指导策略都围绕了素质教育的核心,为幼儿提供了自主、灵活表现的空间,充分体现了幼儿英语教学的生活性、丰富多样性、趣味性及可操作性。活动注重各领域的整合、师生的互动和幼儿的全面发展。活灵活现的将幼儿英语教学活动形象化,故事化,游戏化。

  本次的英语活动《Hello tiger》作为音乐游戏,是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当幼儿看到老虎与小兔子的动物形象,兴趣一下就被激发了,加上教师有机的创设游戏活动的'情景,使活动更加的趣味游戏化,幼儿兴趣浓厚。这首英语音乐游戏的曲调是孩子耳熟能响的《两只老虎》的旋律,因此有效的促进了小班的幼儿学唱。最后,教师让每一位幼儿戴上胸卡以角色扮演的形式,结束游戏活动,将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留下了愉快的情绪体验,教学效果甚好。

  活动目标:

  1、理解会说单词:老虎tiger[’taiɡ?] ,初步学唱歌曲。

  2、能主动愉快参与音乐活动,体验英语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老虎卡片一张;老虎、小兔头饰各一个。

  2、幼儿教玩具:老虎,小兔玩偶各一只;小兔胸卡幼儿每人一张。

  3、情景创设:大树2棵;请大班2名幼儿分别扮演老虎,小兔。

  4、多媒体:电视,小班英语vcd光碟(下册)

  活动预设:

  一、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 《Good Morning》 (早上好)欢快入室。

  师幼问好。

  师:Good morning children! (小朋友,早上好)

  幼:Good morning ms. Li! (李老师,早上好)

  师:How are you? (你好吗?)

  幼:I’m fine,thank you! (我很好,谢谢 !)

  二、发声练习曲《Rain,Rain,go away》 《雨,雨,走开》

  三、认知

  1、学习单词tiger[’taiɡ?],请幼儿闭上眼睛,猜猜谁来做客?

  出示老虎卡片引导幼儿跟读。

  (1)师演示老虎玩偶启发幼儿与tiger打招呼

  师:Hello,X X X!(小朋友名字)

  幼:Hello,tiger!

  (2) 引导幼儿模仿老虎动作并大胆的说:“Tiger,Tiger,ao ao ao!”

  2、操练游戏

  (1)请一名幼儿扮演小兔,师扮老虎练习对话。

  师:Hello,rabbit! 你好,小兔。

  幼:Hello,tiger! 你好!老虎。

  师:How are you? 你好吗?

  幼:I’m fine,thank you! 我很好,谢谢!

  (2)分别请幼儿扮演角色表演对话,及时鼓励表扬幼儿。

  四、学习歌曲《Hello,tiger》

  1、师完整表演唱,幼儿倾听。

  2、幼儿随师有节奏念歌词;轻声跟唱。

  3、播放vcd幼儿跟唱。

  4、邀请大班两名幼儿参与表演,幼儿跟随教师配上动作表演唱。

  5、随音乐幼儿找伙伴自由表演。

  五、游戏:《Tiger is coming》(老虎来了)

  玩法:幼儿――戴胸卡扮小兔:Rabbit,rabbit,jump,jump,jump! (小兔跳跳跳),向场地中间跳。

  教师――戴头饰扮老虎:Tiger,tiger,I’m coming! (老虎来了),说完就去捉兔子,兔子赶紧躲到大树妈妈后面算安全。

  六、在快乐的游戏中结束活动。

小班音乐教案 篇3

  目标:

  1、能跟着音乐较合拍地做动作。

  2、能停、看信号,在音乐结束后迅速找到相应的颜色场地。

  准备:

  1、在场地上画红、黄、蓝、绿等大圈。

  2、准备红、蓝、黄的图标。

  3、配套音乐CD或磁带。

  活动过程:

  1、教师随音乐做动作,幼儿欣赏。

  2、熟悉音乐,学习律动。

  1)听音乐合拍地拍手。

  2)听音乐做小碎步并加上拍手。

  3)更换动作听音乐做小碎步再分别做拍手、跺脚动作。

  4)跟着老师完整地做律动,重点练习最后一句在头上拍两下手。

  3、开展音乐游戏。

  1)听音乐做律动,教师在最后一小节说:“红颜色。”幼儿迅速跑至红圈内。

  2)幼儿速度慢时,教师可用数数,摇小铃铛等方法引导幼儿在较短时间内找到“红圈”。

  3)游戏重新开始,教师更换指令,让幼儿分别去找蓝、黄、绿等场地。

  玩法:

  1、跟着老师边唱边做动作。

  2、最后在头顶拍两次手时,教师有节奏地说:“红颜色”。

  3、幼儿迅速站到红色圈内。

  4、或教师在最后一个小节处举起手中的`蓝色画片片(图标)

  5、幼儿迅速站到蓝色圈内。

  6、依次方法教师灵活运用。

小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意图:

  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更注重游戏化、情景化。强调让幼儿在愉快、轻松、自由的游戏中获得发展。因此,开展了此次活动《兔子和狼》。乐意用动作表现兔子和狼不同的音乐形象,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熟悉旋律做游戏。

  2.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3.体验有趣的歌曲情节。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小兔和狼》歌曲。

  2.图谱。

  3.小兔、大灰狼、风儿、树叶头饰。

  4.森林的场景挂图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方式带幼儿进入活动情境。

  “兔宝宝们,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去树林里玩吧!”兔妈妈带着兔宝宝有节奏的跳进活动 室,音乐结束后跳到自己的座位坐好。

  二、引导幼儿理解《小兔和狼》的故事情节。

  “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在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展示图谱)“有一群可爱的小兔子和妈妈一起去树林里采蘑菇,它们跳呀跳,跳到树林里,竖起耳朵仔细听,风儿呼呼吹,树叶沙沙响,哎呀!谁来了?(狼来了)”这是个很有趣的故事,小朋友拿起的你们的小手跟着老师有节奏的把这个故事讲一遍吧!(拍手打节奏,熟悉歌曲内容。)

  三、幼儿完整倾听歌曲,熟悉歌词。

  “接下来,老师要把这个故事变成一首好听的歌。你们要注意听老师唱一遍,等下老师 有三个问题要问大家:1.小兔子是怎么到树林里的?2.它们竖起耳朵,听到了什么声音?3 最后是谁来了?”师边唱边做相应动作,随后,请幼儿回答。

  四、学唱歌曲,并用相应的动作表现。

  “小朋友真棒!三个问题都答对了,那下面我们一起跟着电子琴来学唱这首歌,老师一 句,你们一句。(第1遍)师生完整的唱一遍(第2遍)”“全体小朋友起立,站在自己的椅子 前,我们一起来模仿小兔子演唱下这首歌吧!”(解析动作:小兔子、风儿、树叶、狼的效应 动作。完整的表演一遍)

  五、游戏:小兔和狼

  “小朋友都学得好认真啊,那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玩游戏吧!游戏规则,注意听:老师要 先请(子翔)来当大灰狼,老师来当兔妈妈,然后中间这排小朋友就当小兔子,在兔妈妈的带 领下跳到树林里采蘑菇,两边的`小朋友就表演风儿和树叶,在原地做出优美的动作。当我们 听到‘哎呀,狼来了’所有的小兔子就要赶紧找个安全的地方躲起来,不要被大灰狼抓走了 哦!等大灰狼走了,我们再出来采蘑菇。明白了吗?那在游戏时我们也要跟着音乐唱这首歌 哦!Are you ready?” 最后大灰狼灰溜溜地走了,小兔们又跳出来采蘑菇了。兔妈妈夸道:“兔宝宝们真勇敢!” 然后一起唱着歌跳回家了。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情绪不稳定、情感外露、喜欢独自游戏,因此注重孩子情感方面的目标(参与、并体验音乐游戏)。 在感受音乐的过程中,尝试用肢体动作来表现兔子和狼的不同音乐形象。在兔子和狼的音乐游戏中,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

小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歌曲中的小动物都是怎样走路的,大胆模仿小动物走路。

  2.感受音乐节奏的快与慢,能根据歌词随着音乐做动作。

  3. 引导幼儿在模仿小动物的活动中获得快乐,使幼儿萌发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培养幼儿之间合作表演的能力。

  4. 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5. 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通过学习律动《小动物走路》,培养幼儿之间合作表演的能力。

  活动难点:让幼儿在做动作时把握好节奏,动作和音乐要协调一致。

  活动准备

  小兔子、小鸭子、小花猫、小乌龟四种动物头饰各若干,动画,影碟机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和幼儿随音乐《小燕子》学小燕子飞入活动场地。

  二、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 组织幼儿玩《变变变》游戏,引出小动物。

  2. 提问:你知道这些小动物长什么样吗?它们是怎样走路的呢?

  三、欣赏动画,了解小动物走路的样子。

  1. 教师:“刚才你看到了哪些小动物?它们是怎样走路的?你学一学?”(分别请小朋友表演小兔子、小鸭、小花猫、小乌龟走路的样子)

  2.教师:老师想请小朋友用语言来描述一下四种动物走路的样子。(给予提示:小兔子、小鸭、小花猫、小乌龟)

  四、幼儿跟着音乐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

  1.教师:我们小朋友学会了四种动物走路的样子,那请小朋友跟着老师的音乐来表演一下吧!

  2.教师依次弹出四种动物走路的不同音乐,并带领幼儿依次表演 (2-3)遍。

  五、戴上头饰进行角色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请小朋友围成一个大圆圈,唱到哪个小动物,戴那个动物头饰的小朋友就到中间来表演。

  六、拓展延伸:你还见过哪些小动物?他们怎样走路?(幼儿畅所欲言,自由表演)

  七、幼儿做着动作,在《小动物走路》的音乐声中走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喜欢动物是幼儿的天性。《小动物走路》这节音乐律动课的选材,既能抓住幼儿的喜好,又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小班幼儿的思维正处在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他们情感外露、不稳定,带有很大的情绪性。他们学习、活动的特点是只关心活动的过程,不关心活动的结果。因此,小班的教学活动应更注意游戏化、情景化。强调让幼儿在愉快、轻松、自由的游戏中自娱自乐,玩中学,玩中获发展。因此,设计这个活动游戏情节,让幼儿在游戏中扮演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模仿小动物走路,幼儿始终保持活泼、愉快的积极情绪。真正做到了玩中乐,玩中学。

  活动的展开是以幼儿参与,教师的适当指导为特征的,符合新纲要中教育内容的选择“应体现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的原则。本活动以其有趣的情节和丰富的情感内涵激发了幼儿活动的积极性。活动一开始,我就设计了幼儿喜欢的游戏引入活动,激发了幼儿兴趣。接着,我在组织幼儿观看动画的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的外形和走路姿态,为下面模仿小动物走路做好了铺垫。接着,我让幼儿跟着音乐模仿小动物走路的动作,体验活动的快乐。之后,我让幼儿戴上动物头饰进行游戏,使幼儿的`情绪达到了**,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顺利地实现了教育目标。最后,我又安排了一个发散性的问题,让幼儿结合已有经验进行仿编活动,增强幼儿的思维活动密度及深度。

  活动中我从幼儿的情感体验入手,通过孩子很喜欢的小动物为导线,积极引导孩子认识了几种小动物走路的姿态,并通过好听的歌曲帮助幼儿模仿小动物走路的动作,使孩子的音乐智能和身体运动智能得到很好的培养和锻炼。我注重幼儿的主动感知,鼓励幼儿参与活动。整个活动中,我始终以肯定的目光、微笑的神态鼓励幼儿去感受、表现,让幼儿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中模仿小动物的动作,用各种动作表现小动物走路的姿态,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激发了幼儿的表现欲望和学习的兴趣,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快乐,产生积极的情感,培养了孩子的创新能力,也使幼儿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同时也通过活动使幼儿对动物产生兴趣,加深对小动物的认识和喜爱,从而增强了保护小动物的意识。

  头饰的运用,让幼儿可以充分的来表现自己,幼儿的情感智能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通过对各种动物的模仿,创造性地用肢体动作表现小动物走路的姿态,锻炼了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游戏中唱到哪个小动物,让戴那个动物头饰的小朋友就到中间来表演,使幼儿对活动产生兴趣。幼儿在表演中获得快乐和满足,同时在游戏活动中也培养了孩子与同伴的合作能力。

  但是,由于是小班刚入园的孩子,在活动中,幼儿可能对音乐倾听不够,所以,在戴头饰分角色游戏时,有的幼儿不知道哪句音乐是哪个动物的表演,总要老师提醒。

  小百科:动物分类学家根据动物的各种特征(形态、细胞、遗传、生理、生态和地理分布等)进行分类,将动物依次分为6个主要等级,即门、纲、目、科、属、种。

小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唱出亲切、活泼的情绪。

  2、通过玩手指游戏和身体动作来熟悉歌曲,培养唱歌的兴趣。

  3、积极参与活动,学习与同伴进行情感交流。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手指木偶若干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唱歌曲,享受歌唱活动的乐趣。

  难点:根据歌词和节奏大胆表现并迁移自己的情感与人交流。

  活动过程:

  一、出示手指木偶,引出课题。

  二、玩手指游戏,熟悉歌词。

  1、老师朗诵歌词并示范用两个手指分别为两个朋友做碰指、绕指、弯指关节活动。

  2、 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试着玩手指游戏,教师边玩边念歌词。幼儿熟悉歌词。

  三、幼儿学唱歌曲

  1、 教师继续出示新的手指木偶,边玩手指游戏边范唱。

  2、 幼儿自己边玩游戏边学唱歌曲。

  四、迁移情感,结伴游戏,完整地表现歌曲。

  1、幼儿与教师边玩边唱。

  2、 与同伴两人玩手指游戏。边玩边唱歌。

  3、 幼儿自由结伴用身体动作来表现歌曲,体验快乐的`情感。

  4、 邀请客人老师边玩边唱。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小班音乐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模仿象声词,初步唱出歌曲中的休止符。

  2、会根据词义做相应的模仿动作。

  3、爱爸爸、妈妈及周围的'人,体会表演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音乐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

  二、学习新歌

  1、手指游戏

  根据教师的提示,伸出相应的手指

  “大拇指是爸爸,爸爸旁边是妈妈,个子最高是哥哥,哥哥旁边是姐姐,小小指头就是我。”教师边说边观察幼儿的手指是否正确伸出。

  2、猜猜爸爸妈妈等他们各自会做些什么,并学习各种模仿动作

  ①教师:爸爸会做些什么事?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妈妈会做些什么事?我们也来学一学。

  ②幼儿和教师一起边做模仿动作边发出象声词

  3、教师范唱,幼儿学习完整说歌词

  4、幼儿学唱歌曲

  提醒幼儿唱出休止符

  三、边唱歌曲边进行表演

  1、先用手指点动三下表演,表示打招呼,互相交流感情。

  2、在较协调地伸出手指活动的基础上,鼓励幼儿做开汽车、洗衣服等模仿动作,边唱边表演。

  小班音乐五指歌教案,俗话说,五指连心,五指对我们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很多幼儿对于自己的手指都很有好奇心,很多时候都喜欢玩自己的手指,五指歌可以让幼儿认识自己的五指。

【小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音乐小班教案12-19

小班音乐教案01-02

小班音乐教案07-27

音乐小班教案03-03

小班音乐教案03-08

小班教案 | 小班音乐:苹果08-23

小班教案 | 小班音乐:春天08-23

小班教案 | 小班音乐《春天》08-23

小班教案 | 小班音乐活动:音乐室08-23

小班教案 | 小班音乐《森林音乐会》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