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时间:2024-11-20 20:34:41 赛赛 教案 我要投稿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通用12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牛顿第二定律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1

  一、“牛顿第二定律”教学中的情景设置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刘翔110米栏夺金情景。

  参照画面,提问:决赛时,刘翔将自己身上手表、项链等东西都摘了下来,穿上最轻的跑鞋,这样做有何原因?

  结论:质量越小,运动状态越容易改变,也就是说在相同的情况下,物体获得的加速度就越大。

  视频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创设物理情境,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集中注意力。

  2.大胆提问,进行推理

  提问:与物体加速度相关的因素有哪些?引导学生去分析和思考。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3.设置生活情景,分析各种关系

  (1)与物体所受外力的关系

  ①与物体受到的外力有关。例如,骑自行车用力刹车时,用的力越大,车越容易停下来,即阻力越大,自行车减速的加速度越大。

  ②与物体受到的'外力无关。例如,用大小不一样的力推大石头,推不动,运动状态不变,加速度为零。

  ③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有关。例如,用大小不一样的力推大石头,推不动,是因为大石头同时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所受合外力为零,因此加速度也为零。

  (2)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例如,人分别用相同的力推自行车和摩托车时,自行车比较容易加速启动,而摩托车则较难。也就是说在相同的情况下,质量较小的自行车获得的加速度较大。

  (3)与运动速度的关系

  二、“牛顿第二定律”教学中的实验安排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研究方案。包含实验器材的选用、操作流程、数据计算和采集等。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要严谨而规整,教师可以就每一组不同情况作针对性指导。择优选取代表性设计方案,并派代表上台介绍设计思路并进行演示,组织全班学生讨论,互相启发,互相补充,集思广益,完善方案。

  1.小车运动典型案例

  器材:小车;纸带;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细线;刻度尺;钩码;小桶;长木板;砝码;天平;垫木。

  目的:研究小车运动状态,分析原因。

  2.特殊说明

  通过实验探究和数据整理采集,引导学生从实验误差、实验操作等方面来分析比较两种方案的差别。在教师引导下,共同确定用“滑块运动案例”进行实验研究,教师要利用课件着重讲解实验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得出结论:滑块运动方案误差较小。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2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依据生活经验认识平衡力和平衡状态的概念,会判断物体受到的力是否为平衡力。

  2、会利用二力平衡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过程,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2、通过认识平衡力和平衡状态关系,进一步体会力与运动的密切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参与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与科学探究实践的思想和互相配合的协作精神。

  2、在用二力平衡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体会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本专题是在学生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上,通过对保持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展开的。它为后面学习测量摩擦力、浮力等打下基础。

  本节内容由二力平衡的条件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两部分内容组成。教学的重点是二力平衡的条件,关键是让学生经历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过程。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是本专题教学的难点,突破它的关键是通过对生活中实例的观察与分析,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

  三、教学策略

  学生在本章中已经学习了力、牛顿第一定律的.相关内容,了解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与力的关系,这些内容为学习本节内容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基础。教学时从观察实际现象切入,引导学生归纳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进而引申到讨论二力平衡条件是什么,接着通过自主探究得出二力平衡时力的三要素应满足的条件。为了更容易从实验得出平衡条件的结论,请学生自己进行实验探究。最后引导学生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车、棉线、钩码、滑轮、铁架台。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5分钟)播放视频:匀速上升的潜水艇、缓缓降落的宇宙飞船、放在课桌上的书本、吊在天花板下的电灯等。

  思考:这些物体分别做什么运动?它们分别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讨论: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时候总要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是现实情况是一切物体都要受到力的作用,物体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也是普遍存在的。那么这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学生思考分析,物体有的做匀速直线运动,有的静止。在竖直方向上都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感受力与美的结合,体会物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教学

  (30分钟)(一)二力平衡

  上面的现象中潜水艇和飞船,两者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而书本和电灯都处于静止状态。

  引导学生归纳什么是平衡状态?什么是二力平衡?

  思考:是不是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就一定会处于静止状态或做匀速运动状态呢?也就是说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呢?

  演示:用手拉着钩码加速往上提。

  引导学生思考:

  (1)钩码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手往上提钩码时的运动状态改变了吗?

  (2)这说明了钩码受到的两个力是平衡力吗?

  思考: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它受到的两个力应该满足什么条件?下面我们通过桌面上的小车进行探究。

  (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提出问题:

  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时,它受到的两个力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2)猜想与假设:

  (教师可以提示学生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这三个要素来考虑)

  (3)制定实验计划、设计实验:

  可以设计什么样的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呢?(图1是否可以作为参考?)实验时如何改变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4)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小车所受二力情况小车运动情况

  (静止与否)大小方向是否在一条直线上

  (5)分析与论证:

  引导学生分析,哪些情况下小车不能保持静止?哪些情况下小车能保持静止,从而得出结论。

  (6)评估:

  可以向学生指出,小车在水平方向还会受到摩擦阻力,但实验中控制这个阻力很小,与拉力相比可以忽略。

  学生归纳:

  平衡状态:把物体处于匀速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都称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二力平衡: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称做二力平衡。

  学生交流回答:

  钩码受到重力和拉力两个力的作用。因为钩码做加速运动,没有处于平衡状态,所以重力和拉力不是平衡力。这说明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这两个力不一定是平衡力。

  教师引导学生把探究中的问题思考清楚然后让学生动手实验,记录数据,分析归纳,得出结论: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简单地说,就是:同体、等值、反向、共线。物体受两个力作用保持平衡的情况最简单,所以先来研究这种简单的问题。

  应使学生认识物体受两个力作用时并不总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由此引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充分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促进作用,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这里采用的方法是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形象到抽象概括,由浅入深,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二力平衡的应用

  1、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受力情况

  思考:

  (1)吊在空中静止不动的电灯,若电线的拉力为2N,则灯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2)重力为2N的课本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时,桌面对课本的支持力多大?

  (3)跳伞运动员和伞在空中匀速直线下落,若伞和人总重500N,则他们受到的阻力是多少?

  总结:根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可以判断出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是平衡力,进而判断所求力的大小和方向。

  2、根据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思考: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行驶,在水平方向上受牵引力和阻力。如果牵引力大于阻力,火车将怎样运动?如果牵引力小于阻力,火车又将怎样运动?牵引力和阻力相等时,火车又将怎样运动?

  总结:物体不受力时,应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物体受一个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这是力产生的效果。物体受平衡力时,应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静止的物体受平衡力时,仍然保持静止;运动的物体受平衡力时,仍然做匀速直线运动。

  3、一对平衡力和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思考:一对平衡力和一对相互作用力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但也有不同的地方。试着把它们加以区别。引导学生按正确的思路分析回答:电灯受重力和电线的拉力,处于静止状态,所以重力和电线的拉力是平衡力。那么这两个力一定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所以灯受到的重力为2N。

  学生交流回答:牵引力大于阻力,火车将加速;牵引力小于阻力,火车将减速;牵引力和阻力相等时,水平方向二力平衡,火车可能匀速直线前进。

  学生交流回答相同点是:都满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它们最根本的不同点是:一对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力,而一对相互作用力是分别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力。两个力,只要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就不可能是平衡力;两个力中,发生作用的物体只要出现第三个,就不可能是相互作用力。通过举例进一步使学生掌握力与运动的关系,同时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论证能力,锻炼学生思维的缜密性。课堂小结

  (5分钟)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在实验探究中又存在哪些问题?还有什么想探究的问题?学生可以个别回答,或相互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小结。促进知识的巩固掌握。提升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3

  【教材分析】

  《牛顿运动定律》在高考《考试大纲》的“知识内容表”中,共有6个条目,其中包括“牛顿定律的应用”,为II等级要求。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是本章的核心内容。由于整合了物体的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分析,使得本节成为高考的热点和必考内容。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分析,是解决物理问题的两种基本方法。并且,本单元的学习既是后继“动能”和“动量”等复杂物理过程分析的基础,也是解决“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运动”等问题的基本方法,因而显得十分重要。

  【学情分析】

  由于本单元对分析、综合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很高,不少同学在此感到困惑,疑难较多,主要反映在研究对象的选择和物理过程的分析上,对一些典型的应用题型,如连接体问题、超重失重问题、皮带传动问题、斜面上的物体运动问题等,学生缺乏针对性训练,更缺少理性的思考和总结。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特征;

  2、理解超重现象和失重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学会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力学问题;

  2、学会连接体问题的一般解题方法;

  3、掌握超重、失重在解题中的具体应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相关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通过“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和变轨的过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学公式的综合运用。

  教学难点:物体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的分析;处理实际问题时“物理模型”和“物理情景”的建立。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分析法、讨论法、图示法

  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导入课题

  提问、讨论、评价

  (一)高三物理(复习)前三章的内容及其逻辑关系是怎样的?

  (二)牛顿运动定律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三)如何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PPT展示:力和运动的关系

  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受力作用的物体存在加速度。我们可以结合运动学知识,解决有关物体运动状态的问题。另一方面,当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时,一定有加速度,我们可以由加速度来确定物体的`受力。

  二、知识构建,方法梳理

  (一)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要求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处理方法: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可以求出物体的合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在利用物体初始条件(初位置和初速度),根据运动学公式就可以求出物体的位移和速度。也就是确定了物体的运动情况。

  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要求推断物体的受力情况

  处理方法: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由运动学公式求出加速度,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就可以确定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由此推断物体受力情况。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4

  【教材分析】

  本章教科书将牛顿第二定律的探究实验和公式表达式分成两节内容,目的在于加强实验探究和突出牛顿第二定律在力学中的重要地位。牛顿第二定律的首要价值应该是确立了力与运动之间的直接关系,即因果关系。如知道了物体的受力情况,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就完全确定了。这应该是人类在认识自然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思想成就。

  本节内容首先在上节课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说明,提出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具体内容表述,得出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从SHAPE MERGEFORMAT到SHAPE MERGEFORMAT,到F=kma,再到最后得出F=ma,其中蕴含有丰富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性目标。因此,更要注重对学生思想观念和心理的影响,即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在认识自然上的本质性、深刻性、有效性。教科书突出了力的单位1N的物理意义,它是为后面学习单位制的内容准备的。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本节最后通过两个例题介绍牛顿第二定律应用的基本思路,它们也是学习、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组成部分。

  【学情分析】

  在学习这一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力、质量、加速度、惯性等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的量度、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会分析物体的受力。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学生对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已有一定的了解,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面的能力有了一定提高。

  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对学习物理有较浓厚兴趣;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敢于坚持正确观点,勇于修正错误;喜欢和同龄人一起学习,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内容和数学公式。

  2、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相互关系。

  3、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是怎样定义的。

  4、会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以实验为基础,归纳得到物体的加速度跟它的质量及所受外力的关系,进而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

  2、认识由实验归纳总结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

  2、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体验物理方法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探究加速度和力、质量间的关系的过程并总结牛顿第二定律。

  2、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

  1、牛顿第二定律的意义。

  2、理解k=1时,F=ma。

  【教学方法】

  1、启发引导、实验探究、合作交流。

  2、通过实例的分析、强化训练,使学生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意义。

  【教学用具】

  牛顿第二定律演示器、小车(两个)、钩码(50g若干)、细线若干、三角板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在实验室做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同学们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了吗?有没有得出什么结论?下面先请同学们在黑板上画出a—F和EMBED Equation、DSMT4图象。

  教师同时用牛顿第二定律演示器演示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实验结论:加速度与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

  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

  一、牛顿第二定律

  通过对同学们上节课实验结论的分析总结,同学们能不能简单的概括一下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

  那我们都学习过,加速度是矢量,那么在牛顿第二定律里加速度方向如何?

  那么我们完整的牛顿第二定律定义:

  物体的加速度大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牛顿第二定律可以用比例式来表示

  EMBED Equation、DSMT4

  则

  或者

  上式是一条比例式,如果写成等式又如何表达?

  表达式:F=kma

  式中K是比例系数,F指的是物体所受的合力。

  二、力的单位

  同学们在初中已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但同学们知道一牛顿的力有多大吗?

  由F=kma

  当k=1时,F=ma

  取m=1kg a=1m/s2

  则:F=ma=1kg×1m/s2 =1kg·m/s2

  kg·m/s2就是力的单位。我们规定1kg·m/s2为一个单位的力,为了纪念牛顿,我们就把一个单位力的称为1牛顿,所以1N=1kg·m/s2,意思就是一牛顿的力相当于把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1 m/s2的加速度所需的力。

  所以当m,a取国际单位时,K=1,牛顿第二定律就表述为:F=ma

  定义: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

  加速度方向与物体所受作用力方向相同。

  因为在这三个因素中,质量是标量,力和加速度是矢量

  同学起来回答:

  F=kma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5

  教学目标

  ①认识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②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重点和难点

  重点: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难点: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

  实验准备

  投影仪及相关图片。

  实验用品:烧杯、托盘天平、玻璃棒、量筒、水、食盐。

  教学过程

  点评

  教师:(投影显示)市售过氧乙酸[C2H4O3],其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如下:

  名称质量分数

  过氧乙酸40%

  水55%

  双氧水5%

  此信息表明的含义有哪些?

  学生: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为40%,表示每100份质量的过氧乙酸溶液含40份质量的过氧乙酸、55份质量的水和5份质量的双氧水。

  复习旧知拓展视野。

  教师:你们回答得很不错!同学们,我们家住农村,你们在家有没有看到过父母在种地时选种的过程啊?

  学生:(不少同学)见过。

  教师:你们能简单地说说这个过程吗?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好像是先要配什么药水,然后把种子放到药水中,就把好种子选出来了。

  教师:那么,你知不知道,他们配的是什么药水啊?

  学生:不知道!

  教师:其实,他们配的药水只不过是盐水,但却规定了一定的溶质质量分数,通常是16%的。那么你想不想在配药水时帮帮父母呢?

  学生:当然想了!

  选种子的药水原来是盐水!学生顿悟。紧接着教师再抛出一个新问题,将学生引入到下一个环节。

  教师:那好,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用两种方法来配制16%的食盐水。我们先一起来看桌子上的仪器和药品(师生一起:烧杯、托盘天平、玻璃棒、量筒、水、食盐、20%的食盐溶液)。

  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配制选种液。在此之前,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43,把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归纳一下。

  学生:(看书,并通过讨论,进行归纳)

  师生共同总结: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为:

  1?计算;2?称量;3?配制;4?装瓶,贴签。

  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了自学能力。

  教师:下面我们开始用第一种方案配制该选种液:请你用水和食盐为原料,配制50克16%的溶液。

  师生一起:计算要配制50克16%的选种液,需要水和食盐各多少克?(学生思考、计算;师生交流,教师适时加以点拨)

  教师:(板书)

  解:已知溶液的质量是50克,溶液的质量分数是16%,所需溶剂的质量为:50g×16%=8g

  所需溶剂的质量为:50g-8g=42g

  答:要配制50克16%的选种液,需要水42克,食盐8克。

  教师:我们已经共同完成了配制的第一步:计算。下面进行探究实验。

  讲练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学生:用天平称取食盐的质量,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学生尝试操作,教师做巡回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以上操作)

  教师:好了,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实验小组已经完成了溶液的配制,接下来,我们要进行最后一步操作:装瓶,贴签。注意:你认为在标签上要注明什么?

  学生:应注明溶液的.名称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学生进行操作)

  教师:好!第一种方法用食盐和水来配制溶液同学们完成得相当出色。但有时候,我们用到的药品不是纯净的溶质,而可能是某溶质质量分数的浓溶液,那在配制时又该怎么操作呢?

  不纸上谈兵,注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教师指导细腻、得法。

  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引导思维。

  学生:往浓溶液里加水啊!

  教师:不错。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试试,用20%的食盐水如何配制100克16%的选种液,其步骤与第一种方法差不多,仍然是:1?计算;2?称量;3?配制;4?装瓶,贴签。

  学生:先计算:要配制100克16%的选种液,需要水和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水各多少克?

  教师:请你继续谈谈你的具体计算方法。

  学生:因为是加水稀释,所以整个过程中,溶质的质量是不变的,我们不妨设所需20%的食盐水的质量为x,那么其中含有的溶质质量就为20%x,而100克16%的食盐水中含有的溶质质量为:100g×16%=16g。

  教师:接下来同学们按照这个思路试着做一做。(投影显示解题格式与要求)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合作探究。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并进行展示和交流。

  教师: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计算出的20%溶液是溶液的质量,可是液体的量在生活中更多的是用体积表示,那该怎么办呢?

  学生:用密度公式换算一下就行了。

  教师:一般情况下,16%的盐水的密度大约为1.03g/L。

  学生:(进行计算)

  教师:我们的计算结果是:需要水的质量为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水为mL。完成以上计算后,接下来应该怎样操作呢?

  学生: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倒入一只干净的烧杯中,然后用量筒量取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水的体积,加入烧杯中并用玻璃棒搅拌后装瓶,再贴上标签。

  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重点研习“计算”这个步骤,而略讲“称量”“配制”“装瓶、贴签”几步。重难点突破措施得力。

  教师:同学们的计算和实验操作都做得很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我们获得了哪些新知识和技能,请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学生:(学生分组交流看法和观点,达成共识)

  教师:(布置作业)

  学生:(独立完成作业)

  课堂总结形式新颖。

  点评

  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把枯燥的计算演绎成学生的实验、生活体验,用一系列探究活动来激发学生兴趣,点拨思维、训练方法,既丰富了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化学意义,又做到了讲练结合、落实基础,在教学方法上是一节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好课。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6

  教学目标

  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重点和难点

  重点: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难点: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及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实验准备

  投影仪及相关图片。

  实验用品:烧杯,试管,药匙,玻璃棒,量筒,水,食盐,硫酸铜固体,鸡蛋。

  教学过程

  点评

  教师:同学们,你们在夏天喜欢游泳吗?

  学生:喜欢。

  老师:那你们到水里后,是漂浮在水面上,还是沉在水下呀?

  学生:(七嘴八舌,有的说沉入水里,有的说漂在水面上,但大数人认为会沉到水下)

  老师:请同学们看下面几幅图片:(死海图片)

  老师:这是死海里的景象,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人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吗?

  学生:盐份多,浓度大。

  老师:说得好!下面我们来做下面的实验,来具体说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奇景!

  活动与探究

  分小组进行探究实验。(在下面两个方案中自选一个进行探究并填写表格)

  ①鸡蛋在水中漂浮

  取一个烧杯,加入250mL水后放入一只鸡蛋。按下面的步骤进行实验并如实填写下表。分析,在此过程中所得的几种溶液的组成是否相同,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用死海图片导入,简明扼要。

  学生自主探究,在探究中形成“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

  ②硫酸铜溶解于水

  在三只试管中各加入10mL水,然后分别加入约0.5g、1.0g、1.5g固体硫酸铜。比较三种硫酸铜溶液的颜色。分析,在这三支试管中溶液的组成是否相同,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编号

  溶液颜色

  清水量

  硫酸铜的质量

  师生一起归纳小结:

  ①对于有色溶液,可以根据颜色来粗略的区分溶液是浓还是稀:一般来说,颜色越深,溶液越浓。

  ②但对于像实验1中形成的无色溶液来说,显然就不能用颜色来判断溶液的浓与稀了,那么我们如何才能知道这种溶液的组成呢?

  教师:其实,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有很多,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的是溶质的质量分数。什么是溶质的质量分数呢?请同学们看教材P42,找出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

  学生:(一下子就找到,并大声念出来)(教师跟着板书:

  溶质的质量分数=

  教师:同学们归纳得不错,这正是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刚才在同学们实验中出现了多组数据,请你在表中任选1~2组数据来计算对应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学生:尝试练习,并很快顺利完成。

  师生共同归纳,课堂气氛融洽。

  教师:同学们完成得非常不错。其实,溶质的质量分数这个概念,在生活中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如这个例题,同学们可以先尝试着做一做:冬天,人们常给皮肤抹上一点甘油溶液,使皮肤保持湿润。用400克甘油溶解在100克水中,配制的甘油溶液效果最佳。该甘油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学生:(有不少学生在一分钟之内就完成了)

  教师:(板书讲解解答过程)

  解:甘油的质量是400克,水的质量是100克,所得溶液的质量为:400g+100g=500g

  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所得甘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0%。

  教师小结: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用到了另一个等式:

  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如果我们能将这两个等式熟练运用,那么只要知道了“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四个量中的任何两个,我们就可以求出另外两个。

  下面同学们再做这样一个练习:在一次探究活动中,小江同学收集到如下标签:

  葡萄糖注射液

  规格:250mL

  内含:12.5克葡萄糖

  5%

  医疗用葡萄糖注射液

  请你利用标签中的数据设计一个简单的关于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题目,设计好后与同桌交换练习。完成后交由同桌批改。

  学生进行设计并交换完成。

  教师(在教室巡回指导后):好,刚才我看到同学们设计的题目以及同桌同学的批改后,发现同学们的想象力真是超出了我的想象,看来,同学们这节课还是挺有收获的.。现在我们一起闭上眼睛,好好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都有哪些收获?

  学生:(闭上眼睛,开始思考、回忆)

  师生共同叙述:进行本课小节。

  教师:(布置练习)生活中你们都见到了哪些溶液,请你找到溶液标签、记录的内容并计算其中各种溶质的含量。

  贴近生活,体现了化学学科的实用性。

  灵活处理教材“学完本课你应该知道”,更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

  点评

  本课题的教学思路清晰,教师通过创设真实的问题情景,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其主要特色如下:

  ①以“死海”的真实情景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

  ②在几个教学环节的过渡中,有“嫁与春风不用媒”的效果;

  ③在小结时,教师让学生闭上眼睛,让学过的知识如电影般在大脑回放,着实收到了“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效果,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④在设计反馈练习时,教师的安排更是另辟蹊径,让学生的理解和应运等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和提升。

  点评: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三峡初级中学周海涛

  3溶质的质量分数(第一课时)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会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2、能解决溶液稀释过程中的有关计算

  技能目标

  1、能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称取物质质量

  2、能准确的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教材分析

  重点: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步骤、稀释问题的计算方法

  难点:稀释过程中溶液变化的分析

  关键:以实验操作带动溶液稀释问题的计算

  实验教具:

  多媒体、玻璃棒、烧杯、量筒、托盘天平等

  化学药品:

  氯化钠、水

  教学方法:

  实验、分析、讨论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题引入)溶质质量分数是表示溶液祖成的,本节课我们在实验室自己动手配制50克6%的氯化钠溶液,如何配制呢?

  (思考、讨论)

  1、溶液由什么组成?

  2、你会确定50克6%的氯化钠溶液的组成吗?

  (活动与探究1)确定50克6%的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问题1)你能取出你确定的溶质和溶剂的量吗?你如何取用?

  (活动与探究2)学生分析讨论溶质的质量用托盘天平称取,溶剂的量用量筒量取(溶剂是液体,密度为1g/ml,量体积更为容易)。

  (情景1)你会称取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你怎样获得50克6%的氯化钠溶液?

  (活动与探究3)试验小组成员交流讨论的出:将溶质称好置于烧杯中,溶剂量好加入烧杯中,搅拌均匀,既获得50克6%的氯化钠溶液。

  (情景2)请大家自己动手配制50克6%的`氯化钠溶液。

  (板书)二、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

  1、试验步骤

  (1)计算m溶质=?m溶剂=?

  (2)称溶质质量加入烧杯

  量溶剂体积加入烧杯

  (3)搅拌混合均匀

  学生自己动手配制溶液,通过动手进一步体会、掌握托盘天平、量筒的使用方法。

  (情景3)向自己配好的50克6%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克水

  (问题2)刚才你配制出了一份新溶液,你能告诉我新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量吗?

  动手量取水加入刚配好的溶液中。

  (活动与探究3)学生分析讨论发现:加水后溶质质量分数变小了,加水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加水后的溶液质量等于加水前的溶液质量加上水的质量。

  (情景4)展示一位同学新配好的溶液

  (讲述)刚才同学们做的操作是溶液的稀释。

  (板书)2、溶液的稀释

  稀释前溶质的质量=稀释后溶质的质量

  稀释后溶液的质量=

  稀释前溶液的质量+加入水的质量

  (情景5)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的计算过程

  (活动与探究4)

  将50克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20%的硫酸,需加水多少克?

  学生分析讨论解题方法的优点。

  (情景6)通过本节课应注意以下两点:

  1、试验时要注意小组成员间合作。

  2、解决稀释问题时要注意不变的量和变的量。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8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了解复式统计表的优点,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2.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创新精神。

  重点、难点:

  1.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能回答简单的问题。

  2.对表头的认识以及复式统计表中横栏、纵栏所表示的'内容的认识。

  教学准备:

  单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兴趣小组标签、生活中的复式统计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师:前几天我们称量了每个小朋友的体重,现在老师想统计我们小朋友的体重情况,比如20千克及以下的有几人?21~25千克、26~30千克、31~35千克、36千克及以上的各有几人?(同时出示统计表的一部分)

  范围20千克以下21~25

  千克26~30

  千克31~35

  千克36千克以上

  人数

  可以怎么统计?

  2.学生自由回答统计的方法。(站起来数一数、举手、写票等)

  师: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就用站起来数一数的方法来统计吧!

  3.完成统计表。

  师:你能根据上面的情况完成统计表吗?(个别学生回答)

  4.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什么?

  生答师小结:进行体育锻炼及不挑食教育:胖的小朋友平时要多参加体育锻炼,瘦的呢要做到不挑食,不偏食,一日三餐吃饱吃好,这样我们才能有一个好身体。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一年级时体重情况的统计表。

  师:这张是我们一年级时体重情况的统计表,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看21-25千克范围内二年级比一年级多几人?(学生比较)

  2.师:你们都找到了答案了吗?但是刚才在比较的时候,我看到我们同学一会看这张,一会看那张,感觉如何?(麻烦、两张表格看起来不方便)

  3.制作复式统计表。

  (1)师:老师也觉得很不方便,那该怎么办呢?

  学生独立思考,自由回答后得出:把两张单式统计表合并成一张统计表。

  (2)先让学生自己同桌之间试一试,然后让生演示各种合并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上下一移,把范围这行重合这种方法最好。(能这样演示最好,不能的话教师帮助学生一起完成。)

  (3)师:这样合并以后你能看出21-25千克范围内二年级比一年级多几人了吗?

  这样合并后和刚才比较哪个简单呢?(这样简单)

  4.完善复式统计表,揭示课题

  (1)师:这样合并以后,还有些问题,就是我们有两条数据了,不知道哪条是一年级,哪条是二年级了,怎么办呢?所以我们要对刚才合并的统计表稍微做些改动,(在两张统计表上改一改),老师已经制作了一张新的统计表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2)师:第一格我们称为表头,里面有些什么呢?它们分别表示什么呢?

  (教师对横栏、纵栏及表中的内容作简要的介绍。)

  师:像这样的表格我们叫它复式统计表。(板书课题)

  (3)我们已经认识了复式统计表,现在请同学们根据手中的两张单式统计表的数据完成手中的复式统计表吧。

  5.观察、分析统计表

  (1)师:现在老师请同学们再来观察一下我们新做好的统计表,比较一下16-20千克范围内一年级比二年级多几人呢?31及31以上二年级比一年级多几人呢?

  (2)比较起来感觉如何?(生答)

  师:的确如此,复式统计表在分析和比较多个数据时,更加简单和方便。

  板书:优点:便于比较和分析。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介绍:学校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有计算机小组、篮球小组、舞蹈小组、田径小组。你想参加哪个小组的活动?让我们一起来做个统计吧。

  2.活动要求:

  (1)现在老师先选出每个兴趣小组的小组长拿好标签,你想参加哪个兴趣小组就站到哪一组,但是要按顺序排好队伍。

  (2)请每个兴趣小组的小组长统计好自己小组有多少位同学。

  教师边把兴趣小组标签贴在黑板上的同时边让组长说一说自己组的人数,学生完成手中的统计表。

  3.根据完成的复式统计表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班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最多,一班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最少。

  (2)我们班参加篮球小组的人比一班参加篮球小组的()人。

  (3)一班参加人数最多的兴趣小组比我们班参加人数最少的兴趣小组多()人。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谁来解决他刚才提出的问题呢?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看来我们班的同学真的很聪明呀,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节课学了什么呢?生活中为什么那么多地方要用到复式统计表呢?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说出细菌的形态结构。

  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

  知道细菌的生殖方式。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通过计算手上的细菌,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细菌发现过程和巴斯德的实验,认同科学发展与技术进步密切关系。

  (重点、难点)

  教材分析

  一、重点:

  细菌的形态结构

  细菌的营养方式,生殖方式

  二、难点:

  能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

  板书设计示意框图(第一课时)第二节:细菌

  细菌的发现:法国人巴斯德,巴氏消毒法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1、细菌的形态:杆状、球状、螺旋状

  2、细菌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无叶绿体)、未成形细胞核

  细菌的生殖:分裂生殖,芽孢

  时序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及学法指导,含课练、作业安排)

  一、情境导入:

  用生活实例引出细菌的发现:“夏天吃剩的肉汤过一段时间会变质,我们知道是因为里面有了细菌,那么,细菌是从哪里来的?”“手上如果不洗,就会有许多细菌。那么细菌又是从哪里来的?”

  二、课前预习:

  细菌个体是不是很微小,人的肉眼看得见吗?

  用什么仪器可以看见细菌?

  细菌很小,为什么分布却十分广泛?

  三、合作探究:

  1、提问:“夏天吃剩的`肉汤过一段时间会变质,我们知道是因为里面有了细菌,那么,细菌是从哪里来的?”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组讨论,了解细菌的发现过程和巴斯德实验,思考:

  你对科学发现有什么新的认识?巴斯德要是没有雄厚的知识基础,能作出这个简单而精彩的实验吗?并指导学生和自己的学习实际相联系,使学生认同知识的学习,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的道理。

  2、细菌的形态如何:

  “细菌很小,究竟有多小?我们能不能看见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利用课件指导学生观察与思考。指出:“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十亿个细菌堆积起来才有一颗小米粒那么大。”“人的肉眼看不见细菌,只有高倍显微镜或电镜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指导学生通过对比几种不同形态的细菌,说出细菌的几种形态:杆状、球状和螺旋状等。

  3、细菌的结构怎样?它和动植物细胞相比,有什么不同?

  提问引入:“细菌有不同的形态,那么这些不同的形态的细菌其内部结构是不是也不同?”

  指导学生观察课件,观察顺序可由外到内,看各有什么结构?

  再将细菌的结构图与动植物细胞的图片放在一起,让学生仔细观察看有什么不同,观察顺序还是由外到内。并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写。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细菌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4、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

  先复习动物细胞是什么营养方式,细胞是什么营养方式?为什么不同?植物细胞内有叶绿体,能够自己制造有机物,是自养方式;而动物细胞内无叶绿体,无法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是异养方式。

  再对照细菌的细胞结构,根据细胞内有无叶绿体,来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再提示学生思考,既然细菌是利用现成的有面物来生活,那么,在生态系统中,它处于什么地位?

  5、细菌的生殖方式

  提问:细菌非常小,生存也需要一定的条件,如适宜的水分、温度、有机物丰富,有的还需要有氧。为什么细菌分布却十分广泛,可以说无处不在呢?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观察图片,并讨论其原因。

  播放细菌生死的录像。提问,让学生总结出细菌的生殖特点。

  细菌是以什么方式进行生殖的?

  适宜的时候,多长时间分裂一次?

  当环境不良时,细菌会形成什么结构?

  细菌为什么会无处不在?

  6、技能训练:

  计算细菌的数目,进行卫生习惯的培养。

  四、达标反馈

  1.细菌的发现者是()。

  A.荷兰人列文虎克B.英国人罗伯特虎克

  C.法国人路易斯巴斯德D.沃森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细菌细胞特点的是()。

  A.个体是单细胞的B.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C.细胞中有成形的细胞核D.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3.芽孢是细菌的()。

  A.分泌物B.休眠体C.后代D.生殖细胞

  4.用罐头来保存食物是根据()的实验发明的。

  A.达尔文B.列文虎克C.巴斯德D.弗莱明

  5.外科手术器械和罐头食品的消毒,都要以能够杀死()为标准。

  A.球菌B.杆菌C.螺旋菌D.芽孢

  6.下列关于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有鞭毛,生活在水中B.都有荚膜,都能形成芽孢

  C.肺炎双球菌是多细胞的生物体D.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中的每个细菌都是独立生活的

  7.细菌有三种基本形态,例如能引发咽喉炎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呈,大肠杆菌呈,小螺菌呈。

  8.细菌的以下特点与它们的广泛分布有关:

  (1)细菌的个体,极易为各种媒介携带;

  (2)进行生殖,速度快,数量多;

  (3)能形成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而且还能四处飘散,落在适宜的环境中,又能萌发成。

  教学后记在观察细菌的形态和结构时,教师可以有目的地介绍一些与学生身体健康有关的细菌,如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等。在进行观察与思考活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比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区别,描述出细菌的基本结构特点。同时要让学生在讨论中交流对“细菌营养方式”的推测。

  在学生已经了解了细菌是通过分裂完成生殖后,教师可以利用技能训练的内容,加深学生对“细菌个体小但数量很多”这个说法的认识。在学生了解了细菌是如何度过恶劣环境的内容后,可引导学生完成练习第一、二题的讨论和交流。然后,让学生回忆人的呼吸等内容,思考并回答练习第三题,发展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节埃及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10

  一、教学目标

  1.物理知识方面的要求:

  (1)巩固记忆牛顿第二定律内容、公式和物理意义;

  (2)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方法。

  2.通过例题分析、讨论、练习使学生掌握应用牛顿定律解决力学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运用数学工具的能力。

  3.训练学生解题规范、画图分析、完善步骤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分析

  1.本节为习题课,重点内容是选好例题,讲清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的两类力学问题及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

  2.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重要的是分析过程、建立图景;抓住运动情况、受力情况和初始条件;依据定律列方程求解。但学生往往存在重结论、轻过程,习惯于套公式得结果,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建立思路、掌握方法是难点。

  三、教具

  投影仪、投影片、彩笔。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牛顿第二定律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内在联系。因此,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即可解答一些力学问题。

  我们通过以下例题来体会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思路、方法和步骤。

  (二)教学过程设计

  1.已知受力情况求解运动情况

  例题1(投影)一个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质量是2kg,在水平方向受到5.0n的拉力,物体跟水平面的滑动摩擦力是2.0n.

  1)求物体在4.0秒末的速度;

  2)若在4秒末撤去拉力,求物体滑行时间。

  (1)审题分析

  这个题目就是根据已知的受力情况来求物体的运动情况。前4秒内运动情况:物体由静止在恒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4.0s.受力情况:f=5.0n,f=2.0n,g=n;初始条件:v0=0;研究对象:m=2.0kg。求解4秒末的速度vt.4秒后,撤去拉力,物体做匀减速运动,v′t=0。受力情况:g=n、f=2.0n;初始条件:v′0=vt,求解滑行时间。

  (2)解题思路

  研究对象为物体。已知受力,可得物体所受合外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依据初始条件和运动学公式就可解出前一段运动的末速度。运用同样的思路也可解答后一段运动的滑行距离。

  (3)解题步骤(投影)

  解:确定研究对象,分析过程(画过程图),进行受力分析(画受力图)。

  前4秒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水平方向

  f-f=ma

  竖直方向

  n-g=0

  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步骤:确定对象、分析过程、受力分析、画图、列方程、求解、检验结果。

  (4)讨论:若无第一问如何解?实际第一问的结果是第二问的初始条件,所以解题的过程不变。

  (5)引申:这一类题目是运用已知的.力学规律,作出明确的预见。它是物理学和技术上进行正确分析和设计的基础,如发射人造地球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后获得速度等都属这一类题目。

  2.已知运动情况求解受力情况

  例题2(投影)一辆质量为1.0×103kg的小汽车正以10m/s的速度行驶,现在让它在12.5m的距离内匀减速地停下来,求所需的阻力。

  (1)审题分析

  这个题目是根据运动情况求解汽车所受的阻力。研究对象:汽车m=1.0×103kg;运动情况:匀减速运动至停止vt=0,s=12.5m;初始条件:v0=10m/s,求阻力f。

  (2)解题思路

  由运动情况和初始条件,根据运动学公式可求出加速度;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汽车受的合外力,最后由受力分析可知合外力即阻力。

  (3)解题步骤(投影)

  画图分析

  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竖直方面

  n-g=0

  水平方面

  f=ma=1.0×103×(-4)n=-4.0×103n

  f为负值表示力的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反。

  引导学生总结出解题步骤与第一类问题相同。

  (5)引申:这一类题目除了包括求出人们熟知的力的大小和方向,还包括探索性运用,即根据观测到的运动去认识人们还不知道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的特点。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卢瑟福发现原子内部有个原子核都属于这类探索.

  3.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规律分析(直线运动)

  题目类型流程如下

  由左向右求解即第一类问题,可将vt、v0、s、t中任何一个物理量作为未知求解。

  由右向左求解即第二类问题,可将f、f、m中任一物量作为未知求解。

  若阻力为滑动摩擦力,则有f-μmg=ma,还可将μ作为未知求解。

  如:将例题2改为一物体正以10m/s的速度沿水平面运动,撤去拉力后匀减速滑行2.5m,求物体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

  4.物体在斜向力作用下的运动

  例题3(投影)一木箱质量为m,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斜向右下方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力f推木箱,求经过t秒时木箱的速度。

  解:(投影)

  画图分析:

  木箱受4个力,将力f沿运动方向和垂直运动方向分解:

  水平分力为

  fcosθ

  竖直分力为

  fsinθ

  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竖直方向

  n-fsinθ-g=0 ①

  水平方向

  fcosθ-f=ma ②

  二者联系

  f=μn ③

  由①式得 n=fsinθ+mg 代入③式有

  f=μ(fsinθ+mg)

  代入②式有 fcosθ-μ(fsinθ+mg)=ma ,得

  可见解题方法与受水平力作用时相同。

  (三)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

  1.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已知受力求解运动情况;一类是已知运动情况求解受力。

  2.不论哪种类型题目的解决,都遵循基本方法和步骤,即分析过程、建立图景、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定律列方程,进而求解验证效果。在解题过程中,画图是十分重要的,包括运动图和受力图,这对于物体经过多个运动过程的问题更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3.在斜向力作用下,可将该力沿运动方向和垂直运动方向分解,转化为受水平力的情形。解题方法相同。

  五、说明

  1.例题1在原题基本上增加了一个运动过程,目的是强调过程图和受力图的重要性。因为有些学生对此不够重视而导致错误,尤其是以后遇到复杂问题的处理时更加突出,比如不注意各段运动中物体受力情况的变化和与之相关的加速度的变化,用前一段运动的加速度代入后一段运动方程进行运算,得出错误结果.但教材中节练习题和章习题中没有这类题目,所以可根据学生情况加以取舍。

  2.解题过程反复强调分析方法、解题步骤,意在培养学生的良好解题习惯和书写规范,由于解题过程要力求详尽,故本课密度较大。为此,解题过程可利用投影片以节省时间。

  3.例题中增加了斜向力作用的情形,目的是使学生注意竖直方向运动方程的建立,对水平方向物理量的影响。因为学生长时间只考虑水平方向受力,就会忽视了竖直方向的受力分析,认为在任何情况下都无须考虑竖直方向受力.另外,了解到斜向力分解后的解题方法仍是前面所述的基本方法,从而体会对复杂问题的处理方法,以巩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但不提及建立坐标和正交分解,这一部分亦可据学生情况取舍。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1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得到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过程

  理解加速度与力和质量间的关系

  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知道定律的确切含义

  能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答有关问题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使学生知道物理学中研究问题时常用的一种方法——控制变量法

  教学方法

  体现新教材特色,指导学生在参与合作中学习,并体验简单的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下面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

  (1)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返回时为何要打开降落伞?

  (2)赛车在开出起跑线的瞬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进一步思考:赛车比起一般的家用汽车质量上有什么不一样?这一设计是为什么?

  进一步提出问题,完成牛顿第二定律探究任务引入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的作用力、质量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呢?

  (二)进行新课

  教师活动:学生分析讨论后,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

  l、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应该怎样表述?

  讨论a和F合的关系,并判断下面哪些说法不对?为什么?

  A、只有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才具有加速度.

  B、力恒定不变,加速度也恒定不变。

  C、力随着时间改变,加速度也随着时间改变。

  D、力停止作用,加速度也随即消失。

  E、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合外力逐渐减小时,物体的速度逐渐减小。

  F、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变一定受恒力作用。

  (三)课堂总结、点评

  首先引导学生明确牛顿第二定律的适用条件:即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问题。公式中的力为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

  让学生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释说明引入课程时提出的问题,考察学生利用规律解释问题的能力。

  (四)实例探究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1、下列对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及其变形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A、由F=ma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加速度成反比;

  B、由m=F/a可知,物体的质量与其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其运动的加速度成反比;

  由a=F/m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

  D、由m=F/a可知,物体的质量可以通过测量它的加速度和它所受到的合外力而求得。

  2、在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kma中,有关比例常数k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1

  B、k值是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大小决定的

  C、k值是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单位决定的

  D、在国际单位制中,k的数值一定等于1

  ☆力和运动的关系

  3、关于运动和力,正确的说法是

  A、物体速度为零时,合外力一定为零

  B、物体作曲线运动,合外力一定是变力

  C、物体作直线运动,合外力一定是恒力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12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内容和数学公式;

  2、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及相互关系

  3、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是怎样定义的。

  二、教学重点

  1、知道决定物体加速度的因素、

  2、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的探究过程

  三、教学难点

  1、理解牛顿第二定律各个物理量的意义和联系

  2、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

  在探究过程中,渗透科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实验归纳法、图象法等

  五、教学过程

  1、知识回顾

  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即产生加速度。

  问学生:加速度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呢?

  学生回答:力还有物体质量

  思考:力是促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力似乎“促使”加速度的'产生。质量是物体惯性的量度,而惯性是保持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所以质量似乎是阻碍“加速度”的产生。

  猜想:加速度可能与力、质量有关系。

  结合实际:

  小汽车:质量小,惯性小,启动时运动状态相对容易改变。

  火车:质量大,惯性大,动力大,启动时运动状态相对难改变。

  2、回忆课本所研究的内容

  (1)、质量m一定,加速度a和力F的关系。

  处理数据:得出结论:当m一定时,a和F成正比,

  即:a F

  SHAPE MERGEFORMAT

  (2)、力F一定时,加速度a和质量m的关系

  SHAPE MERGEFORMAT

  得出结论:当力F一定,加速度a和质量m成反比,即:a 。

  3、引出牛顿第二定律

  通过大量实验和观察到的事实都能得出同样的结论,由此可以得出一般性的规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所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通用12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编辑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相关文章:

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教案02-27

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07-25

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06-06

《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09-28

牛顿第二定律公式09-23

高中《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10-01

牛顿第二定律知识讲解06-29

牛顿第二定律内容公式07-20

牛顿第二定律教学设计06-17

文章代写服务

网站编辑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通用12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牛顿第二定律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1

  一、“牛顿第二定律”教学中的情景设置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刘翔110米栏夺金情景。

  参照画面,提问:决赛时,刘翔将自己身上手表、项链等东西都摘了下来,穿上最轻的跑鞋,这样做有何原因?

  结论:质量越小,运动状态越容易改变,也就是说在相同的情况下,物体获得的加速度就越大。

  视频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创设物理情境,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集中注意力。

  2.大胆提问,进行推理

  提问:与物体加速度相关的因素有哪些?引导学生去分析和思考。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3.设置生活情景,分析各种关系

  (1)与物体所受外力的关系

  ①与物体受到的外力有关。例如,骑自行车用力刹车时,用的力越大,车越容易停下来,即阻力越大,自行车减速的加速度越大。

  ②与物体受到的'外力无关。例如,用大小不一样的力推大石头,推不动,运动状态不变,加速度为零。

  ③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有关。例如,用大小不一样的力推大石头,推不动,是因为大石头同时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所受合外力为零,因此加速度也为零。

  (2)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例如,人分别用相同的力推自行车和摩托车时,自行车比较容易加速启动,而摩托车则较难。也就是说在相同的情况下,质量较小的自行车获得的加速度较大。

  (3)与运动速度的关系

  二、“牛顿第二定律”教学中的实验安排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研究方案。包含实验器材的选用、操作流程、数据计算和采集等。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要严谨而规整,教师可以就每一组不同情况作针对性指导。择优选取代表性设计方案,并派代表上台介绍设计思路并进行演示,组织全班学生讨论,互相启发,互相补充,集思广益,完善方案。

  1.小车运动典型案例

  器材:小车;纸带;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细线;刻度尺;钩码;小桶;长木板;砝码;天平;垫木。

  目的:研究小车运动状态,分析原因。

  2.特殊说明

  通过实验探究和数据整理采集,引导学生从实验误差、实验操作等方面来分析比较两种方案的差别。在教师引导下,共同确定用“滑块运动案例”进行实验研究,教师要利用课件着重讲解实验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得出结论:滑块运动方案误差较小。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2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依据生活经验认识平衡力和平衡状态的概念,会判断物体受到的力是否为平衡力。

  2、会利用二力平衡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过程,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2、通过认识平衡力和平衡状态关系,进一步体会力与运动的密切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参与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与科学探究实践的思想和互相配合的协作精神。

  2、在用二力平衡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体会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本专题是在学生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上,通过对保持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展开的。它为后面学习测量摩擦力、浮力等打下基础。

  本节内容由二力平衡的条件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两部分内容组成。教学的重点是二力平衡的条件,关键是让学生经历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过程。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是本专题教学的难点,突破它的关键是通过对生活中实例的观察与分析,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

  三、教学策略

  学生在本章中已经学习了力、牛顿第一定律的.相关内容,了解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与力的关系,这些内容为学习本节内容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基础。教学时从观察实际现象切入,引导学生归纳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进而引申到讨论二力平衡条件是什么,接着通过自主探究得出二力平衡时力的三要素应满足的条件。为了更容易从实验得出平衡条件的结论,请学生自己进行实验探究。最后引导学生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车、棉线、钩码、滑轮、铁架台。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5分钟)播放视频:匀速上升的潜水艇、缓缓降落的宇宙飞船、放在课桌上的书本、吊在天花板下的电灯等。

  思考:这些物体分别做什么运动?它们分别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讨论: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时候总要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是现实情况是一切物体都要受到力的作用,物体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也是普遍存在的。那么这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学生思考分析,物体有的做匀速直线运动,有的静止。在竖直方向上都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感受力与美的结合,体会物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教学

  (30分钟)(一)二力平衡

  上面的现象中潜水艇和飞船,两者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而书本和电灯都处于静止状态。

  引导学生归纳什么是平衡状态?什么是二力平衡?

  思考:是不是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就一定会处于静止状态或做匀速运动状态呢?也就是说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呢?

  演示:用手拉着钩码加速往上提。

  引导学生思考:

  (1)钩码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手往上提钩码时的运动状态改变了吗?

  (2)这说明了钩码受到的两个力是平衡力吗?

  思考: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它受到的两个力应该满足什么条件?下面我们通过桌面上的小车进行探究。

  (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提出问题:

  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时,它受到的两个力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2)猜想与假设:

  (教师可以提示学生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这三个要素来考虑)

  (3)制定实验计划、设计实验:

  可以设计什么样的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呢?(图1是否可以作为参考?)实验时如何改变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4)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小车所受二力情况小车运动情况

  (静止与否)大小方向是否在一条直线上

  (5)分析与论证:

  引导学生分析,哪些情况下小车不能保持静止?哪些情况下小车能保持静止,从而得出结论。

  (6)评估:

  可以向学生指出,小车在水平方向还会受到摩擦阻力,但实验中控制这个阻力很小,与拉力相比可以忽略。

  学生归纳:

  平衡状态:把物体处于匀速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都称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二力平衡: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称做二力平衡。

  学生交流回答:

  钩码受到重力和拉力两个力的作用。因为钩码做加速运动,没有处于平衡状态,所以重力和拉力不是平衡力。这说明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这两个力不一定是平衡力。

  教师引导学生把探究中的问题思考清楚然后让学生动手实验,记录数据,分析归纳,得出结论: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简单地说,就是:同体、等值、反向、共线。物体受两个力作用保持平衡的情况最简单,所以先来研究这种简单的问题。

  应使学生认识物体受两个力作用时并不总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由此引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充分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促进作用,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这里采用的方法是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形象到抽象概括,由浅入深,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二力平衡的应用

  1、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受力情况

  思考:

  (1)吊在空中静止不动的电灯,若电线的拉力为2N,则灯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2)重力为2N的课本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时,桌面对课本的支持力多大?

  (3)跳伞运动员和伞在空中匀速直线下落,若伞和人总重500N,则他们受到的阻力是多少?

  总结:根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可以判断出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是平衡力,进而判断所求力的大小和方向。

  2、根据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思考: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行驶,在水平方向上受牵引力和阻力。如果牵引力大于阻力,火车将怎样运动?如果牵引力小于阻力,火车又将怎样运动?牵引力和阻力相等时,火车又将怎样运动?

  总结:物体不受力时,应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物体受一个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这是力产生的效果。物体受平衡力时,应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静止的物体受平衡力时,仍然保持静止;运动的物体受平衡力时,仍然做匀速直线运动。

  3、一对平衡力和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思考:一对平衡力和一对相互作用力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但也有不同的地方。试着把它们加以区别。引导学生按正确的思路分析回答:电灯受重力和电线的拉力,处于静止状态,所以重力和电线的拉力是平衡力。那么这两个力一定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所以灯受到的重力为2N。

  学生交流回答:牵引力大于阻力,火车将加速;牵引力小于阻力,火车将减速;牵引力和阻力相等时,水平方向二力平衡,火车可能匀速直线前进。

  学生交流回答相同点是:都满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它们最根本的不同点是:一对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力,而一对相互作用力是分别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力。两个力,只要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就不可能是平衡力;两个力中,发生作用的物体只要出现第三个,就不可能是相互作用力。通过举例进一步使学生掌握力与运动的关系,同时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论证能力,锻炼学生思维的缜密性。课堂小结

  (5分钟)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在实验探究中又存在哪些问题?还有什么想探究的问题?学生可以个别回答,或相互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小结。促进知识的巩固掌握。提升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3

  【教材分析】

  《牛顿运动定律》在高考《考试大纲》的“知识内容表”中,共有6个条目,其中包括“牛顿定律的应用”,为II等级要求。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是本章的核心内容。由于整合了物体的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分析,使得本节成为高考的热点和必考内容。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分析,是解决物理问题的两种基本方法。并且,本单元的学习既是后继“动能”和“动量”等复杂物理过程分析的基础,也是解决“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运动”等问题的基本方法,因而显得十分重要。

  【学情分析】

  由于本单元对分析、综合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很高,不少同学在此感到困惑,疑难较多,主要反映在研究对象的选择和物理过程的分析上,对一些典型的应用题型,如连接体问题、超重失重问题、皮带传动问题、斜面上的物体运动问题等,学生缺乏针对性训练,更缺少理性的思考和总结。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特征;

  2、理解超重现象和失重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学会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力学问题;

  2、学会连接体问题的一般解题方法;

  3、掌握超重、失重在解题中的具体应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相关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通过“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和变轨的过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学公式的综合运用。

  教学难点:物体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的分析;处理实际问题时“物理模型”和“物理情景”的建立。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分析法、讨论法、图示法

  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导入课题

  提问、讨论、评价

  (一)高三物理(复习)前三章的内容及其逻辑关系是怎样的?

  (二)牛顿运动定律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三)如何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PPT展示:力和运动的关系

  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受力作用的物体存在加速度。我们可以结合运动学知识,解决有关物体运动状态的问题。另一方面,当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时,一定有加速度,我们可以由加速度来确定物体的`受力。

  二、知识构建,方法梳理

  (一)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要求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处理方法: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可以求出物体的合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在利用物体初始条件(初位置和初速度),根据运动学公式就可以求出物体的位移和速度。也就是确定了物体的运动情况。

  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要求推断物体的受力情况

  处理方法: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由运动学公式求出加速度,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就可以确定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由此推断物体受力情况。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4

  【教材分析】

  本章教科书将牛顿第二定律的探究实验和公式表达式分成两节内容,目的在于加强实验探究和突出牛顿第二定律在力学中的重要地位。牛顿第二定律的首要价值应该是确立了力与运动之间的直接关系,即因果关系。如知道了物体的受力情况,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就完全确定了。这应该是人类在认识自然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思想成就。

  本节内容首先在上节课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说明,提出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具体内容表述,得出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从SHAPE MERGEFORMAT到SHAPE MERGEFORMAT,到F=kma,再到最后得出F=ma,其中蕴含有丰富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性目标。因此,更要注重对学生思想观念和心理的影响,即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在认识自然上的本质性、深刻性、有效性。教科书突出了力的单位1N的物理意义,它是为后面学习单位制的内容准备的。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本节最后通过两个例题介绍牛顿第二定律应用的基本思路,它们也是学习、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组成部分。

  【学情分析】

  在学习这一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力、质量、加速度、惯性等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的量度、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会分析物体的受力。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学生对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已有一定的了解,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面的能力有了一定提高。

  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对学习物理有较浓厚兴趣;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敢于坚持正确观点,勇于修正错误;喜欢和同龄人一起学习,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内容和数学公式。

  2、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相互关系。

  3、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是怎样定义的。

  4、会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以实验为基础,归纳得到物体的加速度跟它的质量及所受外力的关系,进而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

  2、认识由实验归纳总结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

  2、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体验物理方法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探究加速度和力、质量间的关系的过程并总结牛顿第二定律。

  2、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

  1、牛顿第二定律的意义。

  2、理解k=1时,F=ma。

  【教学方法】

  1、启发引导、实验探究、合作交流。

  2、通过实例的分析、强化训练,使学生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意义。

  【教学用具】

  牛顿第二定律演示器、小车(两个)、钩码(50g若干)、细线若干、三角板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在实验室做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同学们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了吗?有没有得出什么结论?下面先请同学们在黑板上画出a—F和EMBED Equation、DSMT4图象。

  教师同时用牛顿第二定律演示器演示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实验结论:加速度与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

  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

  一、牛顿第二定律

  通过对同学们上节课实验结论的分析总结,同学们能不能简单的概括一下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

  那我们都学习过,加速度是矢量,那么在牛顿第二定律里加速度方向如何?

  那么我们完整的牛顿第二定律定义:

  物体的加速度大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牛顿第二定律可以用比例式来表示

  EMBED Equation、DSMT4

  则

  或者

  上式是一条比例式,如果写成等式又如何表达?

  表达式:F=kma

  式中K是比例系数,F指的是物体所受的合力。

  二、力的单位

  同学们在初中已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但同学们知道一牛顿的力有多大吗?

  由F=kma

  当k=1时,F=ma

  取m=1kg a=1m/s2

  则:F=ma=1kg×1m/s2 =1kg·m/s2

  kg·m/s2就是力的单位。我们规定1kg·m/s2为一个单位的力,为了纪念牛顿,我们就把一个单位力的称为1牛顿,所以1N=1kg·m/s2,意思就是一牛顿的力相当于把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1 m/s2的加速度所需的力。

  所以当m,a取国际单位时,K=1,牛顿第二定律就表述为:F=ma

  定义: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

  加速度方向与物体所受作用力方向相同。

  因为在这三个因素中,质量是标量,力和加速度是矢量

  同学起来回答:

  F=kma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5

  教学目标

  ①认识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②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重点和难点

  重点: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难点: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

  实验准备

  投影仪及相关图片。

  实验用品:烧杯、托盘天平、玻璃棒、量筒、水、食盐。

  教学过程

  点评

  教师:(投影显示)市售过氧乙酸[C2H4O3],其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如下:

  名称质量分数

  过氧乙酸40%

  水55%

  双氧水5%

  此信息表明的含义有哪些?

  学生: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为40%,表示每100份质量的过氧乙酸溶液含40份质量的过氧乙酸、55份质量的水和5份质量的双氧水。

  复习旧知拓展视野。

  教师:你们回答得很不错!同学们,我们家住农村,你们在家有没有看到过父母在种地时选种的过程啊?

  学生:(不少同学)见过。

  教师:你们能简单地说说这个过程吗?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好像是先要配什么药水,然后把种子放到药水中,就把好种子选出来了。

  教师:那么,你知不知道,他们配的是什么药水啊?

  学生:不知道!

  教师:其实,他们配的药水只不过是盐水,但却规定了一定的溶质质量分数,通常是16%的。那么你想不想在配药水时帮帮父母呢?

  学生:当然想了!

  选种子的药水原来是盐水!学生顿悟。紧接着教师再抛出一个新问题,将学生引入到下一个环节。

  教师:那好,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用两种方法来配制16%的食盐水。我们先一起来看桌子上的仪器和药品(师生一起:烧杯、托盘天平、玻璃棒、量筒、水、食盐、20%的食盐溶液)。

  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配制选种液。在此之前,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43,把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归纳一下。

  学生:(看书,并通过讨论,进行归纳)

  师生共同总结: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为:

  1?计算;2?称量;3?配制;4?装瓶,贴签。

  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了自学能力。

  教师:下面我们开始用第一种方案配制该选种液:请你用水和食盐为原料,配制50克16%的溶液。

  师生一起:计算要配制50克16%的选种液,需要水和食盐各多少克?(学生思考、计算;师生交流,教师适时加以点拨)

  教师:(板书)

  解:已知溶液的质量是50克,溶液的质量分数是16%,所需溶剂的质量为:50g×16%=8g

  所需溶剂的质量为:50g-8g=42g

  答:要配制50克16%的选种液,需要水42克,食盐8克。

  教师:我们已经共同完成了配制的第一步:计算。下面进行探究实验。

  讲练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学生:用天平称取食盐的质量,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学生尝试操作,教师做巡回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以上操作)

  教师:好了,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实验小组已经完成了溶液的配制,接下来,我们要进行最后一步操作:装瓶,贴签。注意:你认为在标签上要注明什么?

  学生:应注明溶液的.名称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学生进行操作)

  教师:好!第一种方法用食盐和水来配制溶液同学们完成得相当出色。但有时候,我们用到的药品不是纯净的溶质,而可能是某溶质质量分数的浓溶液,那在配制时又该怎么操作呢?

  不纸上谈兵,注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教师指导细腻、得法。

  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引导思维。

  学生:往浓溶液里加水啊!

  教师:不错。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试试,用20%的食盐水如何配制100克16%的选种液,其步骤与第一种方法差不多,仍然是:1?计算;2?称量;3?配制;4?装瓶,贴签。

  学生:先计算:要配制100克16%的选种液,需要水和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水各多少克?

  教师:请你继续谈谈你的具体计算方法。

  学生:因为是加水稀释,所以整个过程中,溶质的质量是不变的,我们不妨设所需20%的食盐水的质量为x,那么其中含有的溶质质量就为20%x,而100克16%的食盐水中含有的溶质质量为:100g×16%=16g。

  教师:接下来同学们按照这个思路试着做一做。(投影显示解题格式与要求)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合作探究。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并进行展示和交流。

  教师: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计算出的20%溶液是溶液的质量,可是液体的量在生活中更多的是用体积表示,那该怎么办呢?

  学生:用密度公式换算一下就行了。

  教师:一般情况下,16%的盐水的密度大约为1.03g/L。

  学生:(进行计算)

  教师:我们的计算结果是:需要水的质量为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水为mL。完成以上计算后,接下来应该怎样操作呢?

  学生: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倒入一只干净的烧杯中,然后用量筒量取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水的体积,加入烧杯中并用玻璃棒搅拌后装瓶,再贴上标签。

  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重点研习“计算”这个步骤,而略讲“称量”“配制”“装瓶、贴签”几步。重难点突破措施得力。

  教师:同学们的计算和实验操作都做得很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我们获得了哪些新知识和技能,请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学生:(学生分组交流看法和观点,达成共识)

  教师:(布置作业)

  学生:(独立完成作业)

  课堂总结形式新颖。

  点评

  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把枯燥的计算演绎成学生的实验、生活体验,用一系列探究活动来激发学生兴趣,点拨思维、训练方法,既丰富了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化学意义,又做到了讲练结合、落实基础,在教学方法上是一节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好课。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6

  教学目标

  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重点和难点

  重点: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难点: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及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实验准备

  投影仪及相关图片。

  实验用品:烧杯,试管,药匙,玻璃棒,量筒,水,食盐,硫酸铜固体,鸡蛋。

  教学过程

  点评

  教师:同学们,你们在夏天喜欢游泳吗?

  学生:喜欢。

  老师:那你们到水里后,是漂浮在水面上,还是沉在水下呀?

  学生:(七嘴八舌,有的说沉入水里,有的说漂在水面上,但大数人认为会沉到水下)

  老师:请同学们看下面几幅图片:(死海图片)

  老师:这是死海里的景象,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人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吗?

  学生:盐份多,浓度大。

  老师:说得好!下面我们来做下面的实验,来具体说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奇景!

  活动与探究

  分小组进行探究实验。(在下面两个方案中自选一个进行探究并填写表格)

  ①鸡蛋在水中漂浮

  取一个烧杯,加入250mL水后放入一只鸡蛋。按下面的步骤进行实验并如实填写下表。分析,在此过程中所得的几种溶液的组成是否相同,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用死海图片导入,简明扼要。

  学生自主探究,在探究中形成“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

  ②硫酸铜溶解于水

  在三只试管中各加入10mL水,然后分别加入约0.5g、1.0g、1.5g固体硫酸铜。比较三种硫酸铜溶液的颜色。分析,在这三支试管中溶液的组成是否相同,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编号

  溶液颜色

  清水量

  硫酸铜的质量

  师生一起归纳小结:

  ①对于有色溶液,可以根据颜色来粗略的区分溶液是浓还是稀:一般来说,颜色越深,溶液越浓。

  ②但对于像实验1中形成的无色溶液来说,显然就不能用颜色来判断溶液的浓与稀了,那么我们如何才能知道这种溶液的组成呢?

  教师:其实,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有很多,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的是溶质的质量分数。什么是溶质的质量分数呢?请同学们看教材P42,找出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

  学生:(一下子就找到,并大声念出来)(教师跟着板书:

  溶质的质量分数=

  教师:同学们归纳得不错,这正是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刚才在同学们实验中出现了多组数据,请你在表中任选1~2组数据来计算对应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学生:尝试练习,并很快顺利完成。

  师生共同归纳,课堂气氛融洽。

  教师:同学们完成得非常不错。其实,溶质的质量分数这个概念,在生活中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如这个例题,同学们可以先尝试着做一做:冬天,人们常给皮肤抹上一点甘油溶液,使皮肤保持湿润。用400克甘油溶解在100克水中,配制的甘油溶液效果最佳。该甘油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学生:(有不少学生在一分钟之内就完成了)

  教师:(板书讲解解答过程)

  解:甘油的质量是400克,水的质量是100克,所得溶液的质量为:400g+100g=500g

  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所得甘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0%。

  教师小结: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用到了另一个等式:

  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如果我们能将这两个等式熟练运用,那么只要知道了“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四个量中的任何两个,我们就可以求出另外两个。

  下面同学们再做这样一个练习:在一次探究活动中,小江同学收集到如下标签:

  葡萄糖注射液

  规格:250mL

  内含:12.5克葡萄糖

  5%

  医疗用葡萄糖注射液

  请你利用标签中的数据设计一个简单的关于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题目,设计好后与同桌交换练习。完成后交由同桌批改。

  学生进行设计并交换完成。

  教师(在教室巡回指导后):好,刚才我看到同学们设计的题目以及同桌同学的批改后,发现同学们的想象力真是超出了我的想象,看来,同学们这节课还是挺有收获的.。现在我们一起闭上眼睛,好好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都有哪些收获?

  学生:(闭上眼睛,开始思考、回忆)

  师生共同叙述:进行本课小节。

  教师:(布置练习)生活中你们都见到了哪些溶液,请你找到溶液标签、记录的内容并计算其中各种溶质的含量。

  贴近生活,体现了化学学科的实用性。

  灵活处理教材“学完本课你应该知道”,更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

  点评

  本课题的教学思路清晰,教师通过创设真实的问题情景,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其主要特色如下:

  ①以“死海”的真实情景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

  ②在几个教学环节的过渡中,有“嫁与春风不用媒”的效果;

  ③在小结时,教师让学生闭上眼睛,让学过的知识如电影般在大脑回放,着实收到了“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效果,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④在设计反馈练习时,教师的安排更是另辟蹊径,让学生的理解和应运等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和提升。

  点评: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三峡初级中学周海涛

  3溶质的质量分数(第一课时)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会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2、能解决溶液稀释过程中的有关计算

  技能目标

  1、能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称取物质质量

  2、能准确的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教材分析

  重点: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步骤、稀释问题的计算方法

  难点:稀释过程中溶液变化的分析

  关键:以实验操作带动溶液稀释问题的计算

  实验教具:

  多媒体、玻璃棒、烧杯、量筒、托盘天平等

  化学药品:

  氯化钠、水

  教学方法:

  实验、分析、讨论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题引入)溶质质量分数是表示溶液祖成的,本节课我们在实验室自己动手配制50克6%的氯化钠溶液,如何配制呢?

  (思考、讨论)

  1、溶液由什么组成?

  2、你会确定50克6%的氯化钠溶液的组成吗?

  (活动与探究1)确定50克6%的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问题1)你能取出你确定的溶质和溶剂的量吗?你如何取用?

  (活动与探究2)学生分析讨论溶质的质量用托盘天平称取,溶剂的量用量筒量取(溶剂是液体,密度为1g/ml,量体积更为容易)。

  (情景1)你会称取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你怎样获得50克6%的氯化钠溶液?

  (活动与探究3)试验小组成员交流讨论的出:将溶质称好置于烧杯中,溶剂量好加入烧杯中,搅拌均匀,既获得50克6%的氯化钠溶液。

  (情景2)请大家自己动手配制50克6%的`氯化钠溶液。

  (板书)二、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

  1、试验步骤

  (1)计算m溶质=?m溶剂=?

  (2)称溶质质量加入烧杯

  量溶剂体积加入烧杯

  (3)搅拌混合均匀

  学生自己动手配制溶液,通过动手进一步体会、掌握托盘天平、量筒的使用方法。

  (情景3)向自己配好的50克6%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克水

  (问题2)刚才你配制出了一份新溶液,你能告诉我新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量吗?

  动手量取水加入刚配好的溶液中。

  (活动与探究3)学生分析讨论发现:加水后溶质质量分数变小了,加水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加水后的溶液质量等于加水前的溶液质量加上水的质量。

  (情景4)展示一位同学新配好的溶液

  (讲述)刚才同学们做的操作是溶液的稀释。

  (板书)2、溶液的稀释

  稀释前溶质的质量=稀释后溶质的质量

  稀释后溶液的质量=

  稀释前溶液的质量+加入水的质量

  (情景5)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的计算过程

  (活动与探究4)

  将50克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20%的硫酸,需加水多少克?

  学生分析讨论解题方法的优点。

  (情景6)通过本节课应注意以下两点:

  1、试验时要注意小组成员间合作。

  2、解决稀释问题时要注意不变的量和变的量。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8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了解复式统计表的优点,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2.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创新精神。

  重点、难点:

  1.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能回答简单的问题。

  2.对表头的认识以及复式统计表中横栏、纵栏所表示的'内容的认识。

  教学准备:

  单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兴趣小组标签、生活中的复式统计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师:前几天我们称量了每个小朋友的体重,现在老师想统计我们小朋友的体重情况,比如20千克及以下的有几人?21~25千克、26~30千克、31~35千克、36千克及以上的各有几人?(同时出示统计表的一部分)

  范围20千克以下21~25

  千克26~30

  千克31~35

  千克36千克以上

  人数

  可以怎么统计?

  2.学生自由回答统计的方法。(站起来数一数、举手、写票等)

  师: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就用站起来数一数的方法来统计吧!

  3.完成统计表。

  师:你能根据上面的情况完成统计表吗?(个别学生回答)

  4.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什么?

  生答师小结:进行体育锻炼及不挑食教育:胖的小朋友平时要多参加体育锻炼,瘦的呢要做到不挑食,不偏食,一日三餐吃饱吃好,这样我们才能有一个好身体。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一年级时体重情况的统计表。

  师:这张是我们一年级时体重情况的统计表,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看21-25千克范围内二年级比一年级多几人?(学生比较)

  2.师:你们都找到了答案了吗?但是刚才在比较的时候,我看到我们同学一会看这张,一会看那张,感觉如何?(麻烦、两张表格看起来不方便)

  3.制作复式统计表。

  (1)师:老师也觉得很不方便,那该怎么办呢?

  学生独立思考,自由回答后得出:把两张单式统计表合并成一张统计表。

  (2)先让学生自己同桌之间试一试,然后让生演示各种合并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上下一移,把范围这行重合这种方法最好。(能这样演示最好,不能的话教师帮助学生一起完成。)

  (3)师:这样合并以后你能看出21-25千克范围内二年级比一年级多几人了吗?

  这样合并后和刚才比较哪个简单呢?(这样简单)

  4.完善复式统计表,揭示课题

  (1)师:这样合并以后,还有些问题,就是我们有两条数据了,不知道哪条是一年级,哪条是二年级了,怎么办呢?所以我们要对刚才合并的统计表稍微做些改动,(在两张统计表上改一改),老师已经制作了一张新的统计表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2)师:第一格我们称为表头,里面有些什么呢?它们分别表示什么呢?

  (教师对横栏、纵栏及表中的内容作简要的介绍。)

  师:像这样的表格我们叫它复式统计表。(板书课题)

  (3)我们已经认识了复式统计表,现在请同学们根据手中的两张单式统计表的数据完成手中的复式统计表吧。

  5.观察、分析统计表

  (1)师:现在老师请同学们再来观察一下我们新做好的统计表,比较一下16-20千克范围内一年级比二年级多几人呢?31及31以上二年级比一年级多几人呢?

  (2)比较起来感觉如何?(生答)

  师:的确如此,复式统计表在分析和比较多个数据时,更加简单和方便。

  板书:优点:便于比较和分析。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介绍:学校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有计算机小组、篮球小组、舞蹈小组、田径小组。你想参加哪个小组的活动?让我们一起来做个统计吧。

  2.活动要求:

  (1)现在老师先选出每个兴趣小组的小组长拿好标签,你想参加哪个兴趣小组就站到哪一组,但是要按顺序排好队伍。

  (2)请每个兴趣小组的小组长统计好自己小组有多少位同学。

  教师边把兴趣小组标签贴在黑板上的同时边让组长说一说自己组的人数,学生完成手中的统计表。

  3.根据完成的复式统计表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班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最多,一班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最少。

  (2)我们班参加篮球小组的人比一班参加篮球小组的()人。

  (3)一班参加人数最多的兴趣小组比我们班参加人数最少的兴趣小组多()人。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谁来解决他刚才提出的问题呢?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看来我们班的同学真的很聪明呀,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节课学了什么呢?生活中为什么那么多地方要用到复式统计表呢?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说出细菌的形态结构。

  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

  知道细菌的生殖方式。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通过计算手上的细菌,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细菌发现过程和巴斯德的实验,认同科学发展与技术进步密切关系。

  (重点、难点)

  教材分析

  一、重点:

  细菌的形态结构

  细菌的营养方式,生殖方式

  二、难点:

  能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

  板书设计示意框图(第一课时)第二节:细菌

  细菌的发现:法国人巴斯德,巴氏消毒法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1、细菌的形态:杆状、球状、螺旋状

  2、细菌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无叶绿体)、未成形细胞核

  细菌的生殖:分裂生殖,芽孢

  时序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及学法指导,含课练、作业安排)

  一、情境导入:

  用生活实例引出细菌的发现:“夏天吃剩的肉汤过一段时间会变质,我们知道是因为里面有了细菌,那么,细菌是从哪里来的?”“手上如果不洗,就会有许多细菌。那么细菌又是从哪里来的?”

  二、课前预习:

  细菌个体是不是很微小,人的肉眼看得见吗?

  用什么仪器可以看见细菌?

  细菌很小,为什么分布却十分广泛?

  三、合作探究:

  1、提问:“夏天吃剩的`肉汤过一段时间会变质,我们知道是因为里面有了细菌,那么,细菌是从哪里来的?”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组讨论,了解细菌的发现过程和巴斯德实验,思考:

  你对科学发现有什么新的认识?巴斯德要是没有雄厚的知识基础,能作出这个简单而精彩的实验吗?并指导学生和自己的学习实际相联系,使学生认同知识的学习,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的道理。

  2、细菌的形态如何:

  “细菌很小,究竟有多小?我们能不能看见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利用课件指导学生观察与思考。指出:“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十亿个细菌堆积起来才有一颗小米粒那么大。”“人的肉眼看不见细菌,只有高倍显微镜或电镜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指导学生通过对比几种不同形态的细菌,说出细菌的几种形态:杆状、球状和螺旋状等。

  3、细菌的结构怎样?它和动植物细胞相比,有什么不同?

  提问引入:“细菌有不同的形态,那么这些不同的形态的细菌其内部结构是不是也不同?”

  指导学生观察课件,观察顺序可由外到内,看各有什么结构?

  再将细菌的结构图与动植物细胞的图片放在一起,让学生仔细观察看有什么不同,观察顺序还是由外到内。并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写。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细菌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4、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

  先复习动物细胞是什么营养方式,细胞是什么营养方式?为什么不同?植物细胞内有叶绿体,能够自己制造有机物,是自养方式;而动物细胞内无叶绿体,无法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是异养方式。

  再对照细菌的细胞结构,根据细胞内有无叶绿体,来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再提示学生思考,既然细菌是利用现成的有面物来生活,那么,在生态系统中,它处于什么地位?

  5、细菌的生殖方式

  提问:细菌非常小,生存也需要一定的条件,如适宜的水分、温度、有机物丰富,有的还需要有氧。为什么细菌分布却十分广泛,可以说无处不在呢?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观察图片,并讨论其原因。

  播放细菌生死的录像。提问,让学生总结出细菌的生殖特点。

  细菌是以什么方式进行生殖的?

  适宜的时候,多长时间分裂一次?

  当环境不良时,细菌会形成什么结构?

  细菌为什么会无处不在?

  6、技能训练:

  计算细菌的数目,进行卫生习惯的培养。

  四、达标反馈

  1.细菌的发现者是()。

  A.荷兰人列文虎克B.英国人罗伯特虎克

  C.法国人路易斯巴斯德D.沃森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细菌细胞特点的是()。

  A.个体是单细胞的B.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C.细胞中有成形的细胞核D.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3.芽孢是细菌的()。

  A.分泌物B.休眠体C.后代D.生殖细胞

  4.用罐头来保存食物是根据()的实验发明的。

  A.达尔文B.列文虎克C.巴斯德D.弗莱明

  5.外科手术器械和罐头食品的消毒,都要以能够杀死()为标准。

  A.球菌B.杆菌C.螺旋菌D.芽孢

  6.下列关于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有鞭毛,生活在水中B.都有荚膜,都能形成芽孢

  C.肺炎双球菌是多细胞的生物体D.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中的每个细菌都是独立生活的

  7.细菌有三种基本形态,例如能引发咽喉炎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呈,大肠杆菌呈,小螺菌呈。

  8.细菌的以下特点与它们的广泛分布有关:

  (1)细菌的个体,极易为各种媒介携带;

  (2)进行生殖,速度快,数量多;

  (3)能形成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而且还能四处飘散,落在适宜的环境中,又能萌发成。

  教学后记在观察细菌的形态和结构时,教师可以有目的地介绍一些与学生身体健康有关的细菌,如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等。在进行观察与思考活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比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区别,描述出细菌的基本结构特点。同时要让学生在讨论中交流对“细菌营养方式”的推测。

  在学生已经了解了细菌是通过分裂完成生殖后,教师可以利用技能训练的内容,加深学生对“细菌个体小但数量很多”这个说法的认识。在学生了解了细菌是如何度过恶劣环境的内容后,可引导学生完成练习第一、二题的讨论和交流。然后,让学生回忆人的呼吸等内容,思考并回答练习第三题,发展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节埃及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10

  一、教学目标

  1.物理知识方面的要求:

  (1)巩固记忆牛顿第二定律内容、公式和物理意义;

  (2)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方法。

  2.通过例题分析、讨论、练习使学生掌握应用牛顿定律解决力学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运用数学工具的能力。

  3.训练学生解题规范、画图分析、完善步骤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分析

  1.本节为习题课,重点内容是选好例题,讲清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的两类力学问题及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

  2.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重要的是分析过程、建立图景;抓住运动情况、受力情况和初始条件;依据定律列方程求解。但学生往往存在重结论、轻过程,习惯于套公式得结果,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建立思路、掌握方法是难点。

  三、教具

  投影仪、投影片、彩笔。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牛顿第二定律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内在联系。因此,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即可解答一些力学问题。

  我们通过以下例题来体会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思路、方法和步骤。

  (二)教学过程设计

  1.已知受力情况求解运动情况

  例题1(投影)一个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质量是2kg,在水平方向受到5.0n的拉力,物体跟水平面的滑动摩擦力是2.0n.

  1)求物体在4.0秒末的速度;

  2)若在4秒末撤去拉力,求物体滑行时间。

  (1)审题分析

  这个题目就是根据已知的受力情况来求物体的运动情况。前4秒内运动情况:物体由静止在恒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4.0s.受力情况:f=5.0n,f=2.0n,g=n;初始条件:v0=0;研究对象:m=2.0kg。求解4秒末的速度vt.4秒后,撤去拉力,物体做匀减速运动,v′t=0。受力情况:g=n、f=2.0n;初始条件:v′0=vt,求解滑行时间。

  (2)解题思路

  研究对象为物体。已知受力,可得物体所受合外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依据初始条件和运动学公式就可解出前一段运动的末速度。运用同样的思路也可解答后一段运动的滑行距离。

  (3)解题步骤(投影)

  解:确定研究对象,分析过程(画过程图),进行受力分析(画受力图)。

  前4秒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水平方向

  f-f=ma

  竖直方向

  n-g=0

  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步骤:确定对象、分析过程、受力分析、画图、列方程、求解、检验结果。

  (4)讨论:若无第一问如何解?实际第一问的结果是第二问的初始条件,所以解题的过程不变。

  (5)引申:这一类题目是运用已知的.力学规律,作出明确的预见。它是物理学和技术上进行正确分析和设计的基础,如发射人造地球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后获得速度等都属这一类题目。

  2.已知运动情况求解受力情况

  例题2(投影)一辆质量为1.0×103kg的小汽车正以10m/s的速度行驶,现在让它在12.5m的距离内匀减速地停下来,求所需的阻力。

  (1)审题分析

  这个题目是根据运动情况求解汽车所受的阻力。研究对象:汽车m=1.0×103kg;运动情况:匀减速运动至停止vt=0,s=12.5m;初始条件:v0=10m/s,求阻力f。

  (2)解题思路

  由运动情况和初始条件,根据运动学公式可求出加速度;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汽车受的合外力,最后由受力分析可知合外力即阻力。

  (3)解题步骤(投影)

  画图分析

  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竖直方面

  n-g=0

  水平方面

  f=ma=1.0×103×(-4)n=-4.0×103n

  f为负值表示力的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反。

  引导学生总结出解题步骤与第一类问题相同。

  (5)引申:这一类题目除了包括求出人们熟知的力的大小和方向,还包括探索性运用,即根据观测到的运动去认识人们还不知道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的特点。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卢瑟福发现原子内部有个原子核都属于这类探索.

  3.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规律分析(直线运动)

  题目类型流程如下

  由左向右求解即第一类问题,可将vt、v0、s、t中任何一个物理量作为未知求解。

  由右向左求解即第二类问题,可将f、f、m中任一物量作为未知求解。

  若阻力为滑动摩擦力,则有f-μmg=ma,还可将μ作为未知求解。

  如:将例题2改为一物体正以10m/s的速度沿水平面运动,撤去拉力后匀减速滑行2.5m,求物体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

  4.物体在斜向力作用下的运动

  例题3(投影)一木箱质量为m,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斜向右下方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力f推木箱,求经过t秒时木箱的速度。

  解:(投影)

  画图分析:

  木箱受4个力,将力f沿运动方向和垂直运动方向分解:

  水平分力为

  fcosθ

  竖直分力为

  fsinθ

  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竖直方向

  n-fsinθ-g=0 ①

  水平方向

  fcosθ-f=ma ②

  二者联系

  f=μn ③

  由①式得 n=fsinθ+mg 代入③式有

  f=μ(fsinθ+mg)

  代入②式有 fcosθ-μ(fsinθ+mg)=ma ,得

  可见解题方法与受水平力作用时相同。

  (三)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

  1.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已知受力求解运动情况;一类是已知运动情况求解受力。

  2.不论哪种类型题目的解决,都遵循基本方法和步骤,即分析过程、建立图景、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定律列方程,进而求解验证效果。在解题过程中,画图是十分重要的,包括运动图和受力图,这对于物体经过多个运动过程的问题更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3.在斜向力作用下,可将该力沿运动方向和垂直运动方向分解,转化为受水平力的情形。解题方法相同。

  五、说明

  1.例题1在原题基本上增加了一个运动过程,目的是强调过程图和受力图的重要性。因为有些学生对此不够重视而导致错误,尤其是以后遇到复杂问题的处理时更加突出,比如不注意各段运动中物体受力情况的变化和与之相关的加速度的变化,用前一段运动的加速度代入后一段运动方程进行运算,得出错误结果.但教材中节练习题和章习题中没有这类题目,所以可根据学生情况加以取舍。

  2.解题过程反复强调分析方法、解题步骤,意在培养学生的良好解题习惯和书写规范,由于解题过程要力求详尽,故本课密度较大。为此,解题过程可利用投影片以节省时间。

  3.例题中增加了斜向力作用的情形,目的是使学生注意竖直方向运动方程的建立,对水平方向物理量的影响。因为学生长时间只考虑水平方向受力,就会忽视了竖直方向的受力分析,认为在任何情况下都无须考虑竖直方向受力.另外,了解到斜向力分解后的解题方法仍是前面所述的基本方法,从而体会对复杂问题的处理方法,以巩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但不提及建立坐标和正交分解,这一部分亦可据学生情况取舍。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1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得到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过程

  理解加速度与力和质量间的关系

  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知道定律的确切含义

  能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答有关问题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使学生知道物理学中研究问题时常用的一种方法——控制变量法

  教学方法

  体现新教材特色,指导学生在参与合作中学习,并体验简单的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下面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

  (1)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返回时为何要打开降落伞?

  (2)赛车在开出起跑线的瞬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进一步思考:赛车比起一般的家用汽车质量上有什么不一样?这一设计是为什么?

  进一步提出问题,完成牛顿第二定律探究任务引入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的作用力、质量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呢?

  (二)进行新课

  教师活动:学生分析讨论后,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

  l、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应该怎样表述?

  讨论a和F合的关系,并判断下面哪些说法不对?为什么?

  A、只有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才具有加速度.

  B、力恒定不变,加速度也恒定不变。

  C、力随着时间改变,加速度也随着时间改变。

  D、力停止作用,加速度也随即消失。

  E、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合外力逐渐减小时,物体的速度逐渐减小。

  F、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变一定受恒力作用。

  (三)课堂总结、点评

  首先引导学生明确牛顿第二定律的适用条件:即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问题。公式中的力为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

  让学生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释说明引入课程时提出的问题,考察学生利用规律解释问题的能力。

  (四)实例探究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1、下列对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及其变形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A、由F=ma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加速度成反比;

  B、由m=F/a可知,物体的质量与其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其运动的加速度成反比;

  由a=F/m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

  D、由m=F/a可知,物体的质量可以通过测量它的加速度和它所受到的合外力而求得。

  2、在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kma中,有关比例常数k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1

  B、k值是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大小决定的

  C、k值是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单位决定的

  D、在国际单位制中,k的数值一定等于1

  ☆力和运动的关系

  3、关于运动和力,正确的说法是

  A、物体速度为零时,合外力一定为零

  B、物体作曲线运动,合外力一定是变力

  C、物体作直线运动,合外力一定是恒力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12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内容和数学公式;

  2、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及相互关系

  3、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是怎样定义的。

  二、教学重点

  1、知道决定物体加速度的因素、

  2、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的探究过程

  三、教学难点

  1、理解牛顿第二定律各个物理量的意义和联系

  2、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

  在探究过程中,渗透科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实验归纳法、图象法等

  五、教学过程

  1、知识回顾

  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即产生加速度。

  问学生:加速度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呢?

  学生回答:力还有物体质量

  思考:力是促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力似乎“促使”加速度的'产生。质量是物体惯性的量度,而惯性是保持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所以质量似乎是阻碍“加速度”的产生。

  猜想:加速度可能与力、质量有关系。

  结合实际:

  小汽车:质量小,惯性小,启动时运动状态相对容易改变。

  火车:质量大,惯性大,动力大,启动时运动状态相对难改变。

  2、回忆课本所研究的内容

  (1)、质量m一定,加速度a和力F的关系。

  处理数据:得出结论:当m一定时,a和F成正比,

  即:a F

  SHAPE MERGEFORMAT

  (2)、力F一定时,加速度a和质量m的关系

  SHAPE MERGEFORMAT

  得出结论:当力F一定,加速度a和质量m成反比,即:a 。

  3、引出牛顿第二定律

  通过大量实验和观察到的事实都能得出同样的结论,由此可以得出一般性的规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所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