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世界教案

时间:2023-06-20 16:43:09 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海底世界教案范文

  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有关海底世界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海底世界教案范文

有关海底世界教案范文1

  一、复习导入

  1、这一堂课,我们一起跟着作者游览海底那神奇的世界。你们可知道,海底世界是什么样的吗?

  2、这在课文最后点明了这一中心。那么,课文围绕这一中心写了海底世界哪几方面的内容呢?(板书:宁静中有声音、动物活动特点、植物差异很大、矿物蕴藏丰富)

  1、学生回答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2、学生根据复习提问讲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从整体上复习入手,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了解,然后可以对照提纲进行具体学习。

  二、学习课文第2节

  1、听录音朗读或指名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海底是宁静的?

  2、指名学生集体交流。

  3、跟“宁静”意思相近的还有什么词语?你觉得“宁静”这个词语用得恰当吗?

  4、在描写用特制的水中听音器听到的各种声音时,内容非常有趣,你想不想朗读给大家听听。现在先自己练习一下。

  5、指名学生朗读。

  6、除了书上描写到的声音外,还有其它声音吗?老师想请同学们想象着穿上潜水衣,戴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听一听海底的各种各样声音。

  7、同学们,你们能够说说刚才听到的声音吗?

  1、学生听录音朗读,找出体现海底宁静的语句。

  2、学生集体交流。

  3、学生讨论“宁静”和“安静”的使用。

  4、学生练习朗读第2节内容。

  5、学生闭上双眼,静静地听课件模拟的海底声音。

  6、学生口述刚才听到的海底各种声音。

  这一部分内容教学教师作了一定的指导,运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想像海底世界的奇特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听了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之后让学生口述,可以让学生由感而发,适时进行说话练习。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三、学习课文第3、4、5节

  1、过渡:海底世界真是太有趣了。不过,还有更让人感到神奇的地方呢?

  2、看了这段录象,你最想说什么?

  3、你们知道吗,南京有一个海洋世界馆,那儿有好几个展厅,其中有这样三个展厅:动物馆、植物馆、矿物馆,如果聘请你当解说员,你愿意向游客介绍哪个馆呢?(指名学生说说)

  4、要想当好解说员,首先要理解要解说的内容,然后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要解说的内容,最后还要能够把解说的内容背下来。另外,解说时,还可以注意礼貌用语和加上自己适当的手势,以吸引游客。现在请同学们选择自己要解说的内容积极准备。(电脑显示学习步骤)

  1、看录像(第3至第5节的内容)

  2、学生谈看完录像后的想法。

  3、学生说说自己想介绍哪一个馆。

  4、学生对照要求自学和练习。

  5、学生选择自己要解说的内容小组练习。

  6、学生上台解说,解说时其它学生在他解说完后可以对不懂的问题可以提问,解说同类内容的同学也可以解答。

  7、学生跟家长练习解说,家长没来的,找一个同学解说。

  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考虑到内容有趣味,语句理解浅显,主要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大胆练习解说,在说的过程中领悟,在说的过程转化书面语言为自己的语言。

  四、小结课文,学习课文第6节

  教师小结几个部分的.内容,而后归结到“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句话。

  小结是紧密依赖于上文的学习,只是水到渠成的点明一下。

  五、激趣拓展

  1、过渡:海底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已经有不少探险家,研究海洋的科学家到过海底,还把奇异的景象写成书,拍成图片、录像。

  2、海底世界是精彩的,同学们对海底世界了解得还很少,人类对海底还没有完全认识,这有待于同学进一步学习有关海洋的科学知识,有待于你们将来去打开这座神秘的宝库。为此,我们班决定开展一次“海洋探秘”综合实践活动,请同学们课后积极收集有关海洋知识的图书、录像资料,实践课上讨论研究的方案。

  1、出示关于海洋的图书、VCD盘片,并欣赏海底图片。

  2、课后积极收集有关资料。

  这堂课虽然结束,但学习贵在课外与课堂的融合。最后的结尾进一步激发学生去探索海底世界的求知欲。

  板书设计

  24、海底世界

  宁静中有声音

  景色奇异

  动物活动特点

  物产丰富

  植物差异很大

  矿物蕴藏丰富

有关海底世界教案范文2

  学习目标:

  1、凭借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感知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2、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注意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能找出这段的中心句;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

  如何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来感知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怀物产丰富,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准备:

  1、设计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收集有关海底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这是什么声音?(浪花拍打的声音)

  2、海底世界又是什么样的呢?(播放多媒体:海底镜头)

  你看,当海面上波涛汹涌的时候,海底依然……再大的风浪,也只能……(引说)

  二、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过渡:那么,海底是否一点儿声音也没有呢?(也不是)

  你从哪儿知道的?

  2、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你仿佛听到了什么?3、学生自读第二自然段。

  指名说(除了书上的也可以说)

  出示句子:

  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像人在打呼噜……

  多么美妙的声音呀,你能把它读好吗?指名读,齐读。

  引读:它们吃东西的时候……行进的时候……遇到危险的时候……

  三、研读课文3-5自然段

  1、多么奇异的海底世界呀,同学们再去读读课文3-5自然段,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2、选取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反复读一读,想一想,你读明白了什么?把你读明白的说给同学听。

  3、你最想先了解什么?(动物)

  大家都想了解动物,好,我们就去动物王国。打开课本,认真读读第3小节,看看你发现了什么有兴趣的动物?

  (1)你看到的有趣的.动物先说给同学听听,它们有趣在哪儿?

  (2)集体交流:说说你喜爱的海底动物,想想怎么说,也让大家喜爱。

  xx我喜欢海参。“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4米。”

  从同学的读中你知道了什么?

  假如你的手做海参,想想看海参会怎样爬行?做做动作。

  多么奇怪的活动方式呀,我们一起来试试。

  靠肌肉伸缩爬行的,你还见过什么小动物?

  能把海参有趣的活动特点读出来吗?

  xx我对梭子鱼感兴趣。(学生读句子,说理由)

  听了他的读你明白了什么?

  出示多媒体:梭子鱼

  这句话该怎样读?试读,指名读。

  喜欢梭子鱼的同学来试试看。

  xx我对乌贼和章鱼感受兴趣。(读句子,说理由)

  什么叫“反推力”?假如你是乌贼或章鱼,想一想应该怎么活动?(学生做动作)

  这么有趣的动物,谁想读?

  xx我喜欢贝类。(说说理由)

  你看,它们多么聪明呀,你也做只聪明的贝类吧。

  xx深水鱼也很有趣。(读句子)真的有这样的鱼吗?想不想亲眼看看?(多媒体)

  学生边看画面边有感情地朗读。

  (3)海底就这几种动物在活动吗?你还发现了什么动物的活动方式?

  快看,这些动物你认识吗?(多媒体:海底动物)

  (4)小结:海底有这么多有趣的动物,而且——引读第一句。

  4、刚才我们了解了可爱的海底动物,你还想了解什么?

  (1)出示图:海底植物(这是摄影师在海底拍摄的照片,它们可是来之不易呀,请你仔细观察)

  (2)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植物色彩多种多样,有xx,有xx,有xx,有xx;

  植物形态各不相同,大的,小的,有的像xx,有的像xx,有的像xx。

  (2)你喜欢这些海底植物吗?读给你的同桌听听,让同桌也与你分享。

  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这奇异的海底植物吧!

  5、了解海底蕴藏的矿产资源。

  多媒体演示海底的山峰。引读“海底有……稀有金属。”

  读了这一段你想说什么?

  用你的读来表达你的感情吧。女生读,男生读。

  6、厚厚的海水挡住了我们的视线,因而使人们长期以来不能更清楚地了解它的面貌。自回声测深仪发明以后,人们像长了一双能看透海水的眼睛,透过厚厚的水幕,看到了海底世界的真正面貌。原来,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三、总结升华:

  1、总结:

  海底是神秘的,海底是诱人的,这节课上我们所了解的只是海底的一部分。要想完全认识它,只有用智慧的钥匙,只有用渊博的知识,才能真正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2、学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四、作业延伸:

  阅读有关海洋知识的材料,通过各种途径深入探究,比如阅读科普类作品:《少年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么》等,还可以从电影、电视、光碟、网络中搜寻。为开展“我了解的海底世界”读书交流活动做准备。

  板书:

  海底世界

  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有关海底世界教案范文3

  活动目的:

  1、指导幼儿学会合理地布置画面,并能将主要物体画得醒目。

  2、引导幼儿合理、耐心地给画面着色。

  环境创设:

  教师范例;幼儿事先观看过“海底世界”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引起兴趣

  教师出示海底世界的有关图片资料,引导幼儿观察,并引起幼儿作画的兴趣。

  二、教师简要示范作画要点

  1、提醒幼儿在布局时,要首先考虑画面中哪一物体画的最大,最醒目。

  2、引导幼儿要较合理恰当地画出各种动物的大小比例。

  一、幼儿作画,教师巡导

  1、鼓励和提醒幼儿将主要物体(如鲨鱼、鲸鱼等)画大。

  2、指导幼儿在鲨鱼和鲸鱼的四周可以添画上好多各种各样的'海底世界中大小动物和植物,将画面画的丰富,热闹。

  3、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大胆地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4、指导幼儿合理着色,并能给画面加上背景色彩。

  二、展示幼儿作品

  教师展示每一位幼儿的作品,引导幼儿相互学习和评价。

有关海底世界教案范文4

  《海底世界》(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认识海底世界,获得有关海洋的知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海底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特点是教学的重点

  难点是体会作者把海底动物种类多、活动有趣写具体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与设计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海底世界”是什么样的吗?你可以用词语来概括一下吗?(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二)研读课文

  1读课文2自然段。

  你听(用电脑播放海涛音效),当海面上汹涌的时候,海底依然……(引说)

  那么,海底是否一点儿声音也没有呢?(也不是)你从哪儿知道的?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你仿佛听到了什么?(讨论)说说你听到了海底动物们都常常做什么呢?(理解“窃窃私语”)这些声音就这样我们可以听到吗?那怎么才能听到呢?

  (1)那就让我们带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来听听海底到底有些什么声音?书上是怎么描写的?(出示这一句)齐读。这句话中最后的省略号有什么用处?还有哪些声音?句式训练:如果你用上特别的水中听音器,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

  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有的还好像……

  (2)让我们带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再来听听,我们还能听到什么声音呢?我们知道海底动物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就是同一种动物在不同的情况下也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引读)

  (3)小结:这一自然段先讲海底是宁静的,接着讲宁静中有声音,然后讲有哪些声音,最后讲了同一种动物在不同的场合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海底世界就是这么光怪陆离,这么千奇百怪。那就让我们带上特制的听音器在一起来感受下海底世界奇异的声音。

  2、研读课文3-5自然段

  (1)、(过渡)多么奇异的海底世界呀,现在请同学们再去读读课文3-5自然段,看看你又发现了什么?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2)、你可以选你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想一想,你明白了什么?把你读明白的'说给同桌听听。

  (3)、同学们,你们最想先了解什么?

  (4)、大家都想了解动物,好,我们就去海底动物世界。请同学们认真读读第3小节,看看你发现了什么有兴趣的动物?

  a你看到的有趣的动物先说给同桌听听,它们有趣在哪儿?想想怎么说,才能让大家也喜爱。

  b集体交流:说说你喜爱动物利用多媒体展示动物图片,学生边看画面边有感情地朗读。

  c海底就这几种动物在活动吗?你还发现了什么动物的活动方式?

  d小结:海底有这么多有趣的动物,它们的活动特点各不相同,所以说——引读第一句。(海底动物各有各的活动特

  (5)、刚才我们了解了可爱的海底动物,你还想了解什么?(植物那我们就去海底植物天地看看

  a出示第4自然段,请同学们自由读第4自然段,思考: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b交流:海底植物天地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植物色彩多种多样,有xx,有xx,有xx,有xx植物形态各不相同

  c你喜欢这些海底植物吗?谁能通过你的朗读让其他同学也喜欢这些海底植物?

  先读给你的同桌听听,让同桌先也与你一同分享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这奇异的海底植物吧!齐读第4自然段

  (6)、了解海底蕴藏的矿产资源。

  海底世界除了有趣的动物、奇异的植物,还有其他东西吗?

  出示“海底有……稀有金属。”请同学们自由读该段,读了这一段你想说什么?

  你知道什么是“蕴藏”吗?(蕴藏:蓄积而未发掘)海底还蕴藏着很多丰富的、珍贵的物产等待着同学们去发现去开采。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下海底世界的物产丰富,齐读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海底世界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所以我们说海底真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今天我们走进了海底,认识了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

  那就请你们用自己的读来表达你们的感情吧。让我们在朗读中再次来感受下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集体朗读。

  (三)拓展延伸

  海底是神秘的,海底是诱人的,通过这节课上学习我们了解了奇异的海底世界。相信同学们一定对海底世界很感兴趣,那今天老师布置的作业就是《我是小小解说员》,让我们一起来做一回海底世界的解说员。请你们回家后把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按一定的顺序介绍给你身边的亲人或是朋友,可以吗?看看到底谁是最出色的小小解说员?

有关海底世界教案范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0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12个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

  3、理解“窃窃私语”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4、能说出第4、5自然段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了解海底世界的特点。

  2、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理解课文“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学习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描写事物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海底世界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海底世界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特点。

  2、领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把事物写形象、写具体。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读写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海底世界的。

  3、理解课文“总—分—总”的结构方式,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出示大海情景图。大海一望无际,波澜壮阔,这一切都令人向往。你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

  2、出示海底情景图。海底世界是美丽而奇特的,海底有各种各样的动物,有多种多样的植物,还有许多宝藏。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海底世界》这篇课文,跟随作者石友到海底畅游一番。

  3、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

  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欣赏海面和海底的奇异景色,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检查预习情况,验证识字效果。

  1、指名读课文,学生评价朗读情况。

  2、在小组内汇报交流预习情况。

  3、课件出示会认字和多音字“差”。

  4、课件出示需要理解的词语。

  宁静海参攻击窃窃私语

  (1)读词语。

  (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窃窃私语”,出示课件理解“宁静、海参、攻击”。

  5、课件出示一类字和需要掌握的词语。

  (1)指名读词语,再引导学生利用生字组词、造句。

  (2)指导写字。

  (3)学生练习书写。

  (4)展评,纠错。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这段话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2、课文中的第几自然段回答了第1自然段提出的问题?指名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画出重点词语。

  3、默读全文,想一想:哪些段落具体描写了海底世界景色奇异?哪些段落具体描写了海底世界物产丰富?

  景色奇异(第2、3自然段)

  物产丰富(第4~6自然段)

  4、自由读全文,想一想: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

  课文用疑问句开头,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点明了这篇课文要讲的主要内容是海底深处的情况。课文的结尾总结全文,发出感叹,照应开头,概括“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xx结构完整。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

  通过检查预习情况,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抓住xx的开头和结尾,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感知课文内容。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朗读课文,我们了解了海底世界的特点,还知道了课文的写作结构。课文先提出问题,然后具体介绍海底的景色和物产,最后总结全文。那么,课文是怎样具体描述海底世界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抓住总起句,掌握段落大意,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海底世界的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透过作者对海底世界的描述,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

  3、领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把事物写形象、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本课词语,学生“开火车”认读。

  2、指名读课文,出示练习。

  课文开头,然后海底的景色和物产,最后,“海底真是个、的世界”。

  板书:提出问题具体介绍总结全文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设计意图:

  用练习题的形式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新授课的内容,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把握。

  二、品读句子,感悟景色奇异。

  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思考:海底的'景色奇异表现在什么地方?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1、品读课文第2自然段,交流感受。

  (1)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最大的风浪,也只能影响到海面以下几十米深。(这两句话写出了海底是宁静的,无论多大的风浪都影响不到海底)

  (2)阳光很难射进深海,水越深光线越暗,五百米以下就全黑了。(这句话写出了阳光很难射进深海)

  (3)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这句话用光点反衬海底的“黑暗”)

  (4)出示多媒体课件(海底宁静、黑暗),朗读第2自然段,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海底是宁静的,是黑暗的)

  板书:宁静黑暗

  2、品读课文第3自然段,交流感受。

  (1)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这段话运用设问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说明海底是有声音的)

  (2)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好像在打鼾……(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具体描述海底的声音。你还想到了哪些声音?说一说)

  (3)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海底的声音)板书:声音

  3、小结:海底是宁静的,也是黑暗的,在宁静的海底却能听到各种声音,在黑暗的海底却能看到光点闪烁,海底真是一个景色奇异的世界啊!设计意图:

  通过品词析句,理解句子的意思,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体会作者对海底景色的赞美之情。

  三、品读句子,感悟物产丰富。

  默读课文第4~6自然段,用小标题概括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海里的动物,海底的植物,海底的矿藏)

  1、品读课文第4自然段。

  (1)用“”画出这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板书:动物

  (2)出示表格,填空。

  动物名称活动方式

  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

  身体像梭子的鱼

  (3)为了说明海底动物的活动方式,作者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①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列数字)

  ②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作比较)

  (4)出示课件(海底动物图),有感情地朗读这个自然段。

  (5)小结:浩瀚的海洋是孕育生命的摇篮,它哺育着形形色色的海洋动物。不计其数的动物共同生活在海底,组成了海洋动物大家庭。在辽阔而富饶的海洋里,除了形形色色的动物,还有种类繁多、形态万千的海洋植物。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海底的植物吧。

  2、自学课文第5自然段,汇报交流学习体会。

  (1)第一句是中心句。板书:植物

  (2)植物的颜色、大小。

  (3)出示课件(海底植物图),有感情地朗读这个自然段。

  3、齐读课文第6自然段,说说这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藏)板书:矿藏

  设计意图:

  抓住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引导学生理解段落的主要内容,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构段方式,学会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了解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理解句子,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四、回顾总结,感受海底世界的有趣。

  1、今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海底世界畅游了一番,了解了海底的声音多种多样,海底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式,植物色彩、形态也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海底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海底真是个奇妙的世界啊!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海底世界还有无穷无尽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开拓、去发现。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科普类书籍,看电影、电视、上网查阅资料等方式去探索海底的奥秘。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段海底世界的视频吧。(播放视频)

有关海底世界教案范文6

  活动准备

  与同伴协商,分工,进行角色分配。

  选择幼儿喜爱和适宜的工作内容进行准备。

  活动目标

  愿意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给大家看,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能积极设计和筹备展示会的主要活动内容。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举办“展示会”的积极愿望,愿意将自己的`学习成果与父母、弟妹一起分享。

  提问:这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参加了许多活动,学到了很多的本领,怎样让关心我们的爸爸妈妈也来分享我们的快乐呢?(开展示会)

  2、讨论:怎么来开“展示会”。

  (1)你准备邀请谁来参加展示会?(父母、弟妹、老师等)

  (2)举办哪些活动?(幼儿建议:要让参观的人有看、有玩、有吃,还有小礼品。在此基础上,商议出以下主要活动:看海豚表演,介绍环境布置,品尝海鲜,赠送小礼品,玩音乐游戏等。)

  (3)需要做哪些准备?

  a、绘画广告式海报吸引客人来参观。

  b、搭建海豚馆。

  c、商量海豚表演内容,准备节目。

  d、制作请柬,邀请父母和弟妹。

  e、准备小礼品(以折纸为主)。

  f、筹备海鲜馆。

  3、幼儿根据能力和兴趣选择喜爱的“工作”,以小组或个人的方式进行准备。

有关海底世界教案范文7

  教学要求:

  1、学会14个生字以及由生字带出的词语。

  2、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并发表见解,了解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认为写得好的句子。

  教学重点:

  了解海底景色和物产丰富的特点。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怎样把海底动物种类多、活动有趣写具体的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通过读书、访问、查问资料或上网等,广泛了解海洋知识。

  教师准备:投影仪、投影片、录音机。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海底景色奇异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提示课题,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海洋的知识。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2)学生小组内自学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情况,注意“异”的上面是“”,不是“已”。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求不读错字、不漏字,了解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了解课文主要写什么内容。

  四、学习一至三自然段。

  (1)感情朗读开头和结尾两个自然段。

  (2)学生自主学习二、三自然段。①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这部分。②同桌讨论,全班交流疑难问题。③四人小组互助学习,讲座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海底景色奇异的句子。④学生汇报见解,师生适时交流、评议。⑤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3)小结:

  五、拓展延伸。画一画心中大海的景色。

有关海底世界教案范文8

  教学要求:

  1、认读本课的16个生字,理解“依然、是否、窃窃私语、免费、长途旅行、稀有金属、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海底世界是一个怎么样的地方,激发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了解海底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特点。

  教具准备:

  1、CAI课件、多媒体电脑。2、展牌:光、声音、动物、植物、矿物3、头饰: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放课件导入: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地球,蓝色的部分表示海洋,被海洋所包围的是陆地。海洋占地球面积的四分之三。这样辽阔的海洋底下是怎样的世界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放录像)

  2、看到这里你们有什么感受?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23《海底世界》,通过学习你们一定会对神奇的海底有更多的了解。(板书:海底世界)提醒“底”字下面有个点。读题

  二、初读、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老师跟读)

  2、(出示课件)这些字你会认吗?其它的呢?现在让我们一起借助拼音读一读.

  3、默读课文,找一找,想一想哪句话回答了第一自然段的问题(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提醒“异”

  三、精读课文

  1、创设情境:现在,我来做船长,你们就是潜水员,潜入课文中的海底世界,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发现了情况立即向船长报告。

  2、汇报交流

  (1)“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宁静”

  A“依然”还可以换什么词来理解。

  B那这句话该怎么读呢?读出气势。多么奇异的景象啊!(板:宁静)

  (2)“在一片黑暗的深海里……游动”

  A请大家闭上眼睛想像一下,师范读。

  B你们想像到了这种奇异的'景象吗?请大家边想边读一读。

  C海底暗中有光,真是景色奇异!(板书:黑暗却有光)(3)“――窃窃私语―――”

  A窃窃私语是什么意思?

  B请你和同桌窃窃私语一下。

  C(演示放水中听音器)我们用水中听音器来听一听,(听声音)

  D自己读一读。

  E引读。海底的动物常常在()有的像蜜蜂一样(),有的像小鸟一样(),有的像小狗一样(),有的还好像在()。

  F海底里只有这些声音吗?你从哪儿知道的?你真会读书,还注意到了省略号。大胆地想象一下:有的像什么,有的像……,有的像……,有的还好像……

  G这四个同学想像的很好,谁能把他们说的用上四个“有的”连起来说一说。(变红)

  H海底的声音还有很多很多,可能还有我们想也想不到的呢!而这些声音各种各样,千奇百怪,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行进的时候发出(),遇到危险还会发出(),各种动物还会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变换自己的声音,I海底静中有声,景色是多么奇异啊!(板书:却有声)

  (4)“海里的动物……三万种”

  三万种,这是多大的数目,这还仅仅是二十多年前发现的,最近我在《人类的秘密仓库》一文中知道了海底有十五万多种动物。

  (5)“他们——旅行”

  A课文介绍了几种动物的活动方式?画出来。

  B仔细读一读,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动物演一演他们各自的活动方法。{引导学生读懂书)

  C出示头饰,让学生上台来演一演。

  D你还知道那种动物的活动方法?看录象拓展。

  (6)“海底有———草地”

  (7)“植物——红色的”

  3、潜水员们,你们的发现可真不少!现在请上船,让我们有感情地读一读课文。

  四、办展厅

  1、你们一定想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这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吧!请拿出你们课前准备的资料,一起办几个展厅怎么样?办什么展厅。

  2、发牌子,各自办展厅

  3、每个展厅选举一个解说员。解说各自参观。

  4、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了解到了海底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

  五、课后延伸

  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很浓。我给大家再推荐一个专门介绍海底奥秘的:海底探秘专题。

  22海底世界

  景色奇异

  物产丰富

  光声音动物植物矿物

有关海底世界教案范文9

  教学要求:

  1.知道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激发同学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十五个生字新词:理解“波涛、澎湃、窃窃私语、免费、贮藏”等词意,能理解长句的意思,复习顿号的用法,能背诵课后第二自然段。

  3.进一步学习运用按事物的几个方面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第一课时

  一、揭题。

  今天俺们学习《海底世界》这篇课文

  二、预习检查。

  师:大家按要求预习过了吗?字音能读准吗?

  生:能。

  师:俺们一起来认读这些词语。(出示词语黑板)

  生(认读):“储量、蕴藏、细胞、贝类、免费、乌贼、植物、梭子、波涛潮湃、窃窃私语。”

  师随机点拔:“费”上半局部是“弓”、“J”、“I’;“梭”的右下局部是折文儿。

  三、学习过渡段。

  师:字音能念准了,接下来学习课文。课文共几个自然段?请你标注好段号。

  生:(标注段号)

  师:仔细看看课文,想想哪个自然段概括了全文?生:是第3自然段。

  师:请读一遍。

  生:(读)

  师:这句话其实已经告诉俺们,它的前面写的就是海底。

  (生答:景色奇异)

  后面的内容写的就是(生答:物产丰富)

  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师:课文哪几段写海底景色奇异?(指板书)

  生:第1、2自然段。

  师:现在就请大家自学1、2自然段,把你觉得奇异的景色划出来,过会儿俺们一起来交流。注意你如找到第一处就标上1,找到第二处就标上2。

  同学自学。

  师:谁先找到了第一处?俺们按顺序说。

  生:俺找到的第一处是“海面上波涛潮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

  师:“波涛澎湃”是什么样子?大家能用动作表示出来吗?同学用手势扮演。

  师:海面上波涛澎湃时,海底依然很宁静,这景色的确够奇异的。来俺们把这景色的奇异读出来。

  同学读句。

  师:还有哪些景色奇异的地方?

  生Al阳光射不到海底,水越深光线越暗,500米以下就全黑了。

  生B: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这景色也很奇异。

  师:为什么你这样认为?

  生:前面一句讲到“500米以下就全黑了”,而这一句却说“500米以下有光点在闪烁”,俺就觉得奇异。

  师:一齐来读一读。

  (同学读句)

  生C:“海底的动物经常在窃窃私语。”这一句也写出了海底的奇异。因为刚才讲到海底宁静,这儿却说“海底有声音,真奇妙”。

  师:读一读。

  (同学读句)

  师:刚才大家读了这么多写“奇异的景色”的句子,现在俺们重点地来研究一句话。(老师挂板书,同学读句子)

  (句子是: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闪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

  师:在这句话里有一个非常好的关联词,它强调了海底景色的奇异。大家注意到没有?

  生(齐答):”却”字。

  师:是的。同学们能把“却”字放进前面渎过的几句话中间吗?俺们先来试着改一改。

  同学(自行口头练习)生: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却很宁静。

  师:第2句话怎么改呢?可以把“虽然”用进去。

  生:海底虽然很宁静,可是海底的动物却经常在窃窃私语。

  师:你可以把“可是”去掉,把“虽然”一词放在最前面,再试试。

  生(再改):虽然海底很宁静,海底的动物却经常在窃窃私语。

  师:看看最难改的这一句——“阳光射不到海底,水越深光线越暗,500米以下就全黑了。”“怎么把这“却”字放进去。

  同学纷纷主动地练说。

  生A:海面上阳光虽然很绚烂,却照不到海底。

  生B:海面上阳光虽然刺眼,海底却漆黑一片。

  师:“漆黑一片”这词用得好。

  生C:海面上火辣辣的阳光照在海面上,海底却很黑。

  师:你在这句话里反复用了两个“海面上”,你能不能修改?生C:火辣辣的阳光照在海面上,海底却很黑。

  师:改对了。

  生D:海面上阳光绚烂,海底却一片黑暗。

  师:每个同学都有自身不同的表达方法,真好!同学们,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

  生:不是。

  师:有哪些声音?同学自由读有关段落文字。

  师:俺们一起去深海通过水中听音器听一听,好吗?(看录像听声音)

  师:听到声音了吗?能不能听得很清楚?为什么?生:听到了,但听不清楚。因为动物们在窃窃私语。

  师:“窃窃私语”是什么意思?

  生:(争着说)就是小声地说话。

  师:你们四个人凑在一起“窃窃私语”。

  (同学扮演)

  师:再请大家做做海里的动物,轻轻发出各种声音,读读有关文字。

  同学再次表情读(很大声)

  师:动物们是那么大声说吗?

  同学轻声地表情朗读。

  师:大家想看看深水鱼吗?俺们再一次潜入海底去瞧瞧。

  看的时候,要注意那些光点,发挥你们的想像,想像那些光点有的像什么,有的像什么,有的还像什么。

  (看录像,随时定格)

  师:看仔细,充沛想像,现在请同学们先接这个句式写下来,过会儿集体交流。

  同学按句式写话、交流。

  生A:……有的像夜航飞机,有的像夜明珠,有的还好像丝带。

  生B:……有的像会发亮闪着光的簪子,有的像闪烁的灯,有的好像——条正在觅食的蛇。

  生C:……有的像闪烁的灯,有的像一连串会发光的水晶珠,有的还好像一排整齐的灯炮。

  生D:有的像一只只萤火虫,有的像会发光的电缆,有的还好像闪烁片片银鳞的龙。

  第二课时

  师:俺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先听写(听写,老师当堂批改)师:大家一齐把第2自然段有感情地背诵一遍。

  (同学齐背)

  师:这节课,俺们继续往下学,看看课文讲了哪些丰富的物产?请同学们默读4—6自然段,按题目想想这几段讲了哪些物产?讲大类。

  (出示题板)海底的'——物产很(1),有(2),有(3),还有4(校对答案是什么)师:先来研究写海底动物这段,请读一读。

  (同学齐读第四自然段。)

  师:海底动物多吗?

  生:多。大约有3万多种。

  师:刚才听到有位同学强调了“已经知道的大约有3万种”的“已经知道”。为什么这样说?

  生:已经知道的大约有3万多种,不知道的可能还有很多。

  师:那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划出答案。

  同学齐说:“写它们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师:看看活动慢的有哪些动物?活动快的有哪些?活动怪的又有哪些?并请你说明理由。

  (同学动笔在书上边学习边作记号。)

  师:这样说:“俺觉得什么动物活动慢,为什么?”

  生:俺觉得海参活动慢,因为它每小时只能前进4米。

  师:每小时前进4米,你怎么就知道它慢了呢?(同学考虑、老师举例说明)

  师:俺们走一步大约是l米?四米几秒就可走完,可它却要走4小时,是不是太慢了?!

  你还从哪儿看出“慢”?

  生:海参是靠肌肉收缩前进的,而且是爬行。

  师:对。俺们试着夸张地读出它活动的慢。

  (同学读句)

  师:还有哪个词也可看出它的慢?

  生:只能。

  师:对。要它再快些还行不行?

  生:不行。

  生:俺觉得身子像梭子—样的鱼活动快,因为它每小时能游几十公里,比海参快得多了。

  师:通过比较你知道了,俺们再来算算,如这种鱼游80公里,等于多少米?是海参活动速度的几倍?

  生(抢着答):80000米,2万倍。一比较,俺们就知道了“快”!(同学读句)

  生:乌贼章鱼活动怪,它们是靠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的。

  师:什么是反推力?你能指挥老师来演示一下吗?(同学纷纷举手)

  生:用双手靠住黑板,用力向前推,人往后去,这就是反推力。

  (同学边说,老师边演示,其余同学表示赞同)生:活动怪还有贝类。它靠轮船前进活动。

  师:“巴”其实就是什么意思?

  生:吸。

  师:贝类聪明吗?

  生:又懒又聪明。怪怪的,毫不费力就能进行长途旅行了c师:也请大家通过朗读,读出他们行为的怪。

  (师生分句对读)

  师:第5自然段的第一句是写植物吗?

  生:不,写的是地形。

  师:那后一句又写了植物哪两个方面?

  生:色彩和大小……

  师:俺们随潜水员去海底看看,过会儿请你说说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看录像,请同学自由发言)

  生A:俺最感兴趣的是红色海藻。

  生B:俺最感兴趣的是绿色海藻。

  生C:俺最感兴趣的是绿色森林。

  师:海底的森林和草地指的就是什么?

  生(齐答):海藻。

  师:海底除了有动物、植物,还有

  生(接):矿产。

  师:那俺们再来看看海底矿藏,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段。

  (同学读)

  师:请拿起笔找出“藏”的近义词,“丰富”的反义词和另一对反义词。集体交流校对:储,稀有,陆——海。

  师:课文学完了,大家认为这篇课文可分几段。请在书上划上分段记号。说说怎么分?

  生A:1、2自然段并成——段,3—6自然段为一段。

  生B:俺把第3自然段独立作为一段,因为它是过渡段,把前后内容都写进去了。

  (同学大局部举手反驳。)

  生C:俺认为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这里有一组关联词“不但……而且……”强调的是“而且”后一局部的内容,应归为下一段。

  (同学的手纷纷放下表示赞同,老师肯定)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生A:俺学到“波涛澎湃”等新词。

  生B:俺学会了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分段。

  生C:海底真美妙。俺长大了一定要当科学家,研究更多生物。

  师:希望你的愿望成真。

【海底世界教案】相关文章:

海底世界教案模板《海底世界》教案设计05-22

实用的《海底世界》教案 《海底世界》教案设计04-17

《海底世界》教案 海底世界教案公开课02-22

《海底世界》教案03-28

海底世界的教案11-03

《海底世界》 教案03-03

海底世界教案06-23

海底世界的教案09-07

《海底世界》教案08-30

《海底世界》 教案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