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实用6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能对科学现象产生兴趣,萌发初步的探索兴趣。
2、在实验中发现盐溶解在水里会增加水的浮力,盐越多浮力越大。
3、 乐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所看到的现象并愿意和同伴交流。
二、活动准备:
杯子、葡萄、盐、记录纸、视频“死海”的有关资料
三、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活动内容。
1、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们还记得怎样让鸡蛋浮起来的吗?”(幼儿回忆经验)
2、教师质疑小结。
为什么在水里加了盐,鸡蛋就能浮起来的呢?原来盐溶解在水里,增加水的浮力,鸡蛋就浮起来。(幼儿一一说说:浮力)
(二)幼儿操作活动。
过渡:那是不是加了盐,物体就能浮起来呢?(幼儿猜测)
1、那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呆会自己去试一试。在桌子上老师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一杯水,要求每次加入1包盐,用筷子充分搅拌,放入葡萄,看看结果怎样?并把它记录在纸上。记住:试一次记一次。
2、幼儿操作
3、交流:我发现一号桌的小朋友动作很快,由请他们来说说他们的发现?(1号组:我加了1、2包盐,葡萄没有浮起来,加了3包盐,葡萄浮起来了。)
4、为什么加了1包、2包盐,葡萄没有浮起来?加了3包,葡萄能浮起来呢?(盐变多)
5、教师小结:是呀,当水喝1包盐,浮力很小,没有力量托起葡萄,加入2包盐,还是浮力太小,只有当水喝足了盐,才有一定的力量托起葡萄,让葡萄浮起来。说明盐越多浮力越大。
6、还有哪一组的愿意来介绍一下你们的发现?(2号组:我加了1、2、3包盐,葡萄没有浮起来,加了4包盐,葡萄浮起来了。)
7、教师质疑:刚才你们介绍了你们的发现,老师有了一个疑惑:为什么一号桌只要加3包盐,葡萄就能浮起来,而2号桌要加4包盐,3号桌要加5包盐呢?(观察3桌杯子里的水,)水的多少
8、你们都发现了呀,(出示标记)1号桌杯子里的水最少,2号桌杯子里的水多一些,3号桌杯子里的`水最多)噢?水的多少和加的盐也有关系吗?到底是什么关系?(幼儿讨论)
9、小结:原来水越多,需要喝的盐也就越多。只有让水喝足了盐才有力量托起葡萄,让它浮起来。
(三)观看录象。
1、除了鸡蛋、葡萄能浮起来,我们的人能不能浮起来?(幼儿猜测)告诉你们,其实我们的人也可以浮起来,相信吗?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录象。
2、幼儿观看录象
3、真是神奇呀!谁来说说看:为什么人也能浮起来?原来这不是普通的大海,而是死海,它的含盐量比我们普通的海水要高6、7倍,浮力很大,难怪我们人都可以躺在上面了。
(四)延伸活动。
刚才我们有的小朋友把葡萄都浮起来,那能不能再让它沉起来呢?你们可以自己去试一试。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了解几种区分生熟鸡蛋的方法。
2、培养幼儿通过实验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3、提高幼儿比较观察和细致观察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向父母询问区分生熟鸡蛋的方法。
2、物质准备:(1)生熟鸡蛋(生鸡蛋标上数字1、熟鸡蛋标上数字2)若干个;
(2)托盘、餐巾、小碗(没人2个分别贴上生、熟标签)、手电筒;
(3)记录用的区分生熟鸡蛋的方法图、记录表、铅笔没人一套;
(4)快乐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教师扮演兔妈妈,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1、老师:“小朋友,你们好,我是兔妈妈,今天我想请你们到我家做客,你们愿意吗?“幼儿听音乐入场坐好。
2、出示鸡蛋引出课题。
老师:“欢迎到我家做客,我为大家准备了煮鸡蛋吃,,可我不小心把煮熟的鸡蛋和生鸡蛋魂在一起了。小朋友们能不能帮我想想好的办法,把生鸡蛋和熟鸡蛋区分开,但是还是不能把鸡蛋弄破?”
二.启发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动手尝试区分生熟鸡蛋
1、组织幼儿讨论,让幼儿说说自己想出来的办法。
2、幼儿动手尝试区分,并做好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老师:“大家想了许多好办法,让我们来试一试吧。为了更好地把生熟鸡蛋区分清楚,我为大家准备了两个碗,请你用自己想的办法先试一试,然后把你认为的生鸡蛋放到写有“生”的碗中,在记录表示画×,把你认为的熟鸡蛋放到写有“熟”字的碗中,在记录表上画√。”
3、组织幼儿说一说是怎么区分的。
请幼儿把自己验证的结果、方法和记录表讲一讲。
三.引导幼儿通过看图来了解、验证区分生熟鸡蛋的方法
配班老师扮演小松鼠敲门:“我是小松鼠,听说小朋友正在帮兔妈妈想办法区分生熟鸡蛋,我也从电脑上搜索了几种非常简单的区分生熟鸡蛋的方法,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教师组织幼儿观看图片内容,了解三种区分生熟鸡蛋的.方法。
(1)把生鸡蛋和熟鸡蛋分别用手转动起来,生鸡蛋转动的慢,熟鸡蛋转动的快。
(2)用收晃动生熟鸡蛋,感觉里面有东西的是生鸡蛋,熟鸡蛋则感觉不到。
(3)用手电筒照生鸡蛋时比较透亮,熟鸡蛋不透亮。
教师和幼儿边看方法图,边用一组鸡蛋进行尝试验证。
四.幼儿利用已知方法,帮兔妈妈再次验证,并填写记录卡。
1、幼儿用每一种方法去区分生熟鸡蛋并填写验证结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要求幼儿用第一种方法试验后,把记录表写好:转得快的鸡蛋是熟的,画√,转得慢的鸡蛋是生的,画×。
用第二种方法试验后,在没有感觉的鸡蛋下面画√,在有感觉的鸡蛋下面画×。
用第三种方法试验后,在不能透亮的鸡蛋下面画√,透亮的鸡蛋下面画×。
2、组织幼儿说一说自己的验证结果。
3、请幼儿将熟鸡蛋剥开,进行验证。
老师:“孩子们,你们真是太聪明了,生鸡蛋和熟鸡蛋终于分清楚了。现在请小朋友自己动手把熟鸡蛋剥开吃吧!”
五.简单讲解区分生熟鸡蛋的原理。
启发幼儿想一想、说一说,为什么用这种方法能区分生熟鸡蛋?
教师总结:因为生鸡蛋里面是液体,转动时里面的蛋清、蛋黄也在自转,影响了鸡蛋的旋转速度,熟鸡蛋里面是固体,不会影响鸡蛋的旋转度;熟鸡蛋里面是实心的,所以晃动时不会有什么感觉,生鸡蛋则会感觉到里面有东西;用手电筒照时,生鸡蛋清很透明,而熟鸡蛋则不透明。
2.将生鸡蛋打开比较生熟鸡蛋的不同。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让孩子在不断操作中,发现、总结让物体站起来的方法,感受方法的多样性。
2、通过活动,逐步养成相互协作、商量的习惯,增进孩子对探索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各种物品:书、纸、瓶、吸管、积木、玩具、果冻壳、夹子、一次性杯子、沙子、橡皮泥等。
2、记录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玩物品,区分哪些物品可以站起来。
(1)、师:我们桌子上都放了些什么东西?去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幼儿自由玩)
(2)、师:看一看它们都能不能竖起来呢?试一试,哪些东西可以竖起来?(幼儿试一试)
(3)、师:你们将桌子上的东西都竖起来了吗?为什么桌子上有的`东西可以竖起来,有的却不能呢?
(4)、幼儿将可以竖的与不能竖的分类。
2、幼儿再次玩物品,想办法借助其他材料让物体站起来。
(1)、师:剩下来的这些东西都不能竖起来,你们能不能想办法让它们竖起来呢?
(2)、出示盒子、瓶盖、沙子、毛巾、书等材料。
师:“有些东西虽然自己不能竖起来,但可以借助其他的东西来帮忙,大家试试看。”
(3)、幼儿选材料帮忙将物体竖起来。
(4)、幼儿操作完毕,自由入座,交流自己的方法。
师:“你想什么办法,让什么东西竖起来了?
(5)、教师小结。
3、幼儿自由分组,合作想多种办法让吸管竖起来,并进行记录。
(1)、师:我这里有许多吸管,要请小朋友四个人一组,想各种办法让吸管竖起来,并把你的方法记录下来。
(2)、幼儿操作并记录。
(3)、师:你想了什么办法?怎样记录的?
4、出示笔筒、文件架、滑板车,拓展幼儿思维。
(1)、师:它们有什么用呢?滑板车玩了以后不想玩了,把它放在那儿会怎样?怎样让它不倒?
(2)、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可以让东西竖起来的物品?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正确辨别并找出野菜。
2、会正确地使用工具挖出野菜。
3、体验参与野外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备挖野菜的工具及装野菜的袋子。
2、教师带幼儿到附近的公园或郊外。
活动过程
1、教师带幼儿到附近的公园或郊外,引起幼儿挖野菜的兴趣。
2、讨论挖野菜需要注意的问题。
师:你们都想挖野菜,也带来了挖野菜的工具,那么在挖野菜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教师引导幼儿注意正确使用工具;不离开同伴;如果公园有水,注意提醒幼儿不到水边玩耍。
3、组织幼儿进行挖野菜活动。
师:每个小组都讨论了野菜长在哪里?下面我们就按你们的.想法分组挖野菜,注意不要离开老师太远。
幼儿分组进行挖野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当幼儿分辨不清时,引导幼儿进行细致观察,也可请挖的熟练地幼儿帮助其他幼儿。
4、回园讨论,对也才进行分类。
请幼儿互相参观同伴挖的野菜,比一比谁的多。
教师引导幼儿根据野菜的种类分类,教师和幼儿共同进行检查,特别要幼儿区分哪些不是野菜。
5、分享野菜。
师:你们都吃过哪些野菜食品?我们挖的野菜可以怎样吃?
教师组织幼儿将挖的野菜清洗干净,送厨房加工。
组织幼儿品尝野菜食品。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对称的物体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对称的形式不仅美化着我们的生活,而且蕴含着一定的科学知识。而折印的方法就像一座学习的桥,让小朋友很容易就能理解对称的原理。我们力图通过这种生活中最常见的形象,培养幼儿关注生活,并在生活中学习、思考的习惯。
【活动目标】
1.了解、欣赏对称图形的美,尝试制作对称的艺术作品。
2.培养幼儿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卡纸、水粉、剪刀等。对称的物品若干(蝴蝶、桥、风筝、中国结等)。
2.知识准备:幼儿排练过有对称动作的舞蹈,进行过有关对称的亲子裁剪活动等。
3.收集各种图片,如:蝴蝶、亭子、风筝、小船、宝塔、枫叶、天安门、奖杯、汽车、窗子、古代青铜器、天坛、中国结、窗花、铁桥、飞机等,并准备好小组学习的资料。(分为六个小组。)
【活动过程】
一、玩魔术游戏
1.以魔术游戏导入。
老师在一张对折后有中心轴印的纸上,紧靠着轴线用水粉画大、小圆两个,请小朋友看老师玩魔术游戏,对折纸后会出现什么现象。
2.幼儿讨论现象出现的原因。
师:你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你能变这个魔术吗?
3.幼儿尝试这个游戏,了解这种处理方法――折印,了解这种处理效果――对称。(重点帮助幼儿理解对称,就是样子和大小都一样,而方向不一样。)
4.展示幼儿尝试的作品,引导幼儿分享、欣赏他人的创作。
二、新的折印方法
1.提出更新的折印方法:
师:有没有其他的折印方法,出现新的折印效果呢?老师给你们材料,大家看一看、想一想、折一折,注意怎样才能折出不同的对称图。
幼儿分组进行讨论是不是对称图,为什么。各组整理讨论结果,清晰地表达组内的想法。
2.幼儿操作,通过折印画检验自己的想法。
师:用你想到的办法能把它表现出来吗?你愿意去试试吗?
3.幼儿互相欣赏作品。
三、生活创造
1.利用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学习。
师: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许多东西是对称的,我们先从收集的图片资料中找找,能发现什么呢?
幼儿分成六个学习小组。分析收集到的图片,并将分析的结果清晰地表达出来。
师:你认为对称的理由是什么?不对称的理由是什么?
2.游戏:猜猜这是什么?
教师出示只有一半图形的物品图案,请小朋友看图猜这个物品是什么。
3.幼儿运用对称手法进行设计比赛。
师:会动手动脑的小朋友,应该会灵活运用学到的本领。我们可以用色彩来表现对称的物体,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来表现对称的效果。想想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来表现呢?帮助幼儿确定一个主题进行设计比赛,鼓励幼儿用剪纸、模型、舞蹈等形式来尝试表现对称的效果。
【设计评析】
进人大班,小朋友们更会利用资料进行学习了。这个活动从小的知识点入手,通过多层次的操作游戏,针对一个原理让小朋友们不断思考、操作尝试,实现自己的想法,并发现新的方法。希望这个活动让这些小朋友进入小学后,能够运用学习到的有用原理,通过自己的思维进行迁移及推理,从而有效提升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感知形状、高矮等不同的桌腿其承重力不同。
2、萌发探究科学现象的兴趣,体验探究成功的快乐。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大小、形状相同的积木块若干,每人两张大小、形状相同的纸,胶棒、记录纸、记录笔若干。
2、照相机一架、电脑一台。
活动过程:
一、 “变魔术”引起幼儿兴趣:
1、师: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是什么东西变成的?还能用什么方法将纸变成其它的东西?
2、教师告诉幼儿今天用两张纸来做一个只有一条腿的桌子,比一比看谁的桌子放的积木多,并用记录笔将所放的积木块数量记在记录纸上。
二、幼儿探索:
幼儿尝试用两张纸做成不同的桌子,往桌面上放积木块,并做记录。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并拍照。
三、交流分享:
1、教师将照好的照片用对比的方法在电脑上再现。
2、每展示一组桌子后提问:①这两张桌子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哪个积木放的多?②两张一样的桌子、为什么一个积木放的多?一个积木放的少?
3、教师小结:桌腿粗、桌腿矮、积木放的多,积木交叉摆,摆放的块数多。
4、鼓励幼儿做出承重力更大的桌子。
四、发挥创造:
1、幼儿再次探索,根据原有和刚刚获得的经验,做一个能放更多积木块、更稳定、更结实的桌子。
2、教师观察指导,并给予幼儿一些提示和帮助。
五、观察推测:
1、教师将桌子做好,请幼儿猜一猜能放多少块积木。
2、教师将一筐积木放在桌子上,请幼儿观察桌子能否承住。
3、提问:为什么我的桌子能放这么多的积木?
4、教师小结:桌腿越矮、越粗、放的积木就越多。
5、请幼儿帮助老师收拾材料,并放入活动区。
六、延伸活动:
鼓励幼儿继续到活动区探索桌子的.承重力。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气氛活跃,幼儿的参与性很高,体现了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特点。在活动中注重孩子对经验所得的表达与梳理,合作意识的培养。幼儿积极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能把操作所得到的经验用语言准确的表达出来。但是在游戏放积木环节,材料的设置上考虑不够成熟,所选的积木太轻,导致在了解承受能力时,幼儿不能直接,形象地进行观察操作。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认识磁铁_大班科学教案07-05
大班科学教案:好忙的蜘蛛_大班科学教案07-05
大班科学教案:玩斜坡_大班科学教案07-07
大班科学教案:他们在移动_大班科学教案07-01
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力_大班科学教案07-01
大班科学教案:认识日历_大班科学教案07-01
大班科学教案:纸桌_大班科学教案07-01
大班科学教案:水珠宝宝_大班科学教案07-11
大班科学教案:种子变变变_大班科学教案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