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实用)
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感受燕子的活泼机灵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
2、体会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如何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
【教具准备】
教学楼投影片。
【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及情景教学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投影片01:
指导学生由远到近的顺序观察景物,按由近到远的顺序观察燕子。
2、提问:
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3、导语:
春天,在乡间,在城市,在山野,在树林,随处可以看到可爱的燕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著名作家郑振铎用优美文字描绘的燕子。板书课题。
二、自读交流,初步感知(图文结合)
1、自读课文,同桌或小组研讨不理解的字词。
2、各小组汇报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
3、默读:想一想,哪些内容能从图上看出来?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述燕子的?
三、再读课文,感悟语言
1、第一段:
⑴ 观图体会:
燕子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⑵ 指导朗读、背诵。
2、第二段:
⑴ 思考:
作者抓住哪些最能体现春天特点的景物来描写春天的光彩夺目?
⑵ 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怎样的生机?
⑶ 自由练习朗读。指名读,读后评议。
3、第三自然段:
⑴ 观察图画,自读课文,体会燕子飞行的特点。
⑵ 引导朗读、感悟。
4、第四自然段:
⑴ 观察图画,自读课文,体会燕子停歇的特点。
⑵ 理解重点语句,出示自制投影片。
“蓝蓝的天空……一支正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五线谱”“音符”分别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停着的燕子谱出了一支正待演奏的赞歌?
三、 小结
本文作者借赞美燕子,赞美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 课堂练习
1、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段落,反复诵读。
2、试背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
1、听课文配音朗读,进一步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光的美,并学习有感情的朗读。
2、复习课文内容:课文从哪几方面描述燕子的?表现了燕子什么特点?
3、导入:
为什么说从南方赶来的小燕子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呢?这节课我们一同来品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领悟品读
1、自由读课文,画出你最欣赏的`句子,朗读体会。
2、集体读议交流。
品读第二自然段:
⑴ 理解品读句子(出示自制的投影片)。
“青的草,绿的叶,各种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像赶集似的聚拢来”是什么意思?“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是什么景象?
⑵ 指导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品读第三自然段:
⑴ 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
一转眼、掠过、偶尔(速度快);斜着身子(身轻、灵活、姿态优美);唧唧叫(欢快的心情)。
⑵ 这一段与上一段有什么联系?
⑶ 感情朗读背诵。
品读第四段:
⑴ 想象画面内容。
⑵ “几痕细线”换成“几根细线”好不好?为什么?
⑶ 指导朗读背诵
三、课堂练习
1、体会部分词语运用之恰当。
⑴ 小燕子从南方赶(飞)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⑵ 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根)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
⑶ 几根燕子飞倦了,落(停)在电线上。
⑷ 小结:
由此可见,正是由于这些运用极为恰当的词语,使得小燕子的可爱形象活灵活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也应从中得到一点启示:要想写好一篇文章,必须重视词语的恰当运用。
2、背诵全文。
四、读悟结合,运用语言
用一两句话抒发对春天和燕子的赞美之情。把它写在课文插图旁。
五、小结
本文之所以写得生动形象,主要原因是作者善于观察,并展开丰富的想象,抓住特点写。我们在今后的作文中,也要学习这种抓事物特点的方法。
六、布置作业
1、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2、想一想:
光彩夺目的春天是怎样的景象?写一篇短文。
【板书设计】
羽毛:乌黑光亮
翅膀:俊俏轻快 (活泼机灵)
燕子 尾巴:剪刀似的分*的
飞行: 斜着身子 (掠、一转眼、沾、轻而快)
停歇: 音符、五线谱(美)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认“肝、糙、犀、耷、恕、恋”等六个生字。
3.了解小狮子爱尔莎的成长过程和生活习性,体会“我”和小狮子的深厚感情。
4.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和小狮子的亲密感情,树立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从课外读物中了解狮子的习性、分布等方面的知识。
2. 阅读奥地利作家乔伊;亚当逊写的《野生的爱尔莎》这本书。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预习提纲
二、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一定都去过动物园看见过狮子吧,谁能说一说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一只小狮子,它叫爱尔莎。板书课题:28*小狮子爱尔莎。
齐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同桌互相读课文,检查识字情况。
3.指名读生字新词,正音。
粗糙暴躁和睦相处耷拉
4.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找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理解词义。
扑腾:游泳时用四肢击水。
乳牙:人或哺乳动物出生后不久长出来的牙齿。
垂头丧气:形容失望的样子。
宽怒:宽容、饶怒。
九霄云外:指天的极高处,课文指把怒气抛到很远的地方,消失得无影无踪。
恋恋不舍:形容舍不得离开。
5.放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抽查识字效果。
6.读一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从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写在空花篮上。
[意在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已有知识自主学习新知。]
四、展示汇报,交流成果
1.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或句子——“小狮子爱尔莎出生才两三天”“五个月以后”“爱尔莎开始换牙的时候”“爱尔莎快两岁了”“爱尔莎和我一起生活了三年”。
2.划分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我”把失去母亲的小狮子的爱尔莎捡回来并喂养它,和它建立了感情。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我”精心照顾小狮子爱尔莎从五个月到两岁,和它感情越来越深厚了。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结束)讲“我”恋恋不舍地把小狮子爱尔莎送回了大自然。
五、巩固练习,检测反馈:
1.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内容:
——记述了“我”精心驯养失去母亲的小狮子爱尔莎,和它一起生活了三年,又把它送回大自然的事,表达了“我”和爱尔莎之间的深厚感情,体现了“我”对爱尔莎的真心爱护。
2.默写本课生字,并且每个组两个词。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狮子爱尔莎》。
二、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回忆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记叙了“我”精心驯养失去母亲的小狮子爱尔莎,和它一起生活了三年,又把它送回大自然的事。
2. “我”精心驯养小狮子爱尔莎和它一起生活了三年,一定产生了深厚感情,通过哪些具体事情叙述的呢?
三、展示汇报,交流成果
(一)想想课文写了爱尔莎成长过程中哪些具体事情?
学生汇报——洗澡时,开玩笑;保护“我”,斗犀牛;换牙时,像孩子;闯驴群,求宽恕。
(二)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找出描写爱尔莎特点的哪些语句,体会它和“我”的感情深厚。
第一件事:洗澡时,开玩笑。
1.它看见我蹲在河边,故意扑腾起浪花,还用前爪轻轻地把扑倒我在地上,十分高兴地和我开玩笑。
抓住“故意扑腾”“扑倒”等词语,体会爱尔莎的顽皮。
指导朗读:个人读。
2.第二件事:保护“我”,斗犀牛。
我大声呼喊,爱尔莎从远处跑来,勇敢地和犀牛搏斗。犀牛敌不过它,掉头跑了,爱尔莎一口气把它赶出很远很远。
看插图:重点品味“跑来”、“勇敢”、“搏斗”、“赶出”等词语,体会爱尔莎的勇敢。
指导朗读:通过朗读要读出爱尔莎的勇敢。自由练读;男生读。
3.第三件事:换牙时,像孩子。
爱尔莎开始换牙的时候,像孩子一样张开嘴给我看。……不一会儿就安静地进入了梦乡。
品读“像孩子一样张开嘴给我看”“闭着眼睛”“一动也不动”“吮吸”等词语体会小狮子的温顺可爱。
指导朗读:通过朗读要读出爱尔莎的温顺可爱。自由练读;女生读。
4.第四件事:闯驴群,求宽恕。
爱尔莎耷拉着脑袋,一声不响,垂头丧气地蹲在地上,好像求我宽恕……鼻子里发出轻轻的哼声。
抓住 “耷拉着脑袋”“垂头丧气”“吮着”“蹭着”“轻轻的哼声”等词语,体会小狮子驯服、善解人意。
指导朗读:通过朗读要读出爱尔莎的温顺可爱。自由练读;指名读。
(三)这样既顽皮、勇敢,又温顺可爱,还驯服、善解人意的小狮子爱尔莎多么若人喜爱呀!“我”精心驯养并和它一起生活了三年,所以产生了深厚感情,课文还有哪些语句描述了“我”和小狮子爱尔莎深厚感情?自读课文第一部分。
1.它一刻也不离开我,晚上也跟我一起睡。……把我舔醒。
重点品读:“不离开我”“一起睡”“舔”这些词语,体会小狮子和“我”已经有了感情。
指导朗读:个人读。
(四)“我”与爱尔莎感情这么好,为什么还要把它重新送回大自然?“我”是怎么做的?你感受到什么?
1.轻读第三部分。
2.小组交流意见。
3.学生汇报。
⑴“我”送爱尔莎回到大自然去的原因。有三句话。第一句讲第一个原因:让它自己去生活,拥有一个真正的狮子该有的一切。第二、三句讲第二个原因:试验由人抚养的`带有人的气味的狮子能否在大自然中生存。
⑵ “我”是这么做的。先教会它自己捕食,培养它独立生存的能立。再把它送回大自然。结果“饿着肚子回来了,发着高烧”。最后“我”决心离开它。)
⑶ 我的感受是:“我”与爱尔莎之间的感情犹如母子。
看插图:理解“恋恋不舍”的意思:因留恋舍不得离去。
⑷齐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四、课外延伸:
同学们,学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
五、总结全文:
只要我们真心爱动物,与它们相处,它们也会爱我们,与我们和睦相处的。我们和它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让我们做保护动物的使者,成为动物的真正朋友。
六、作业:
1.搜集有关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故事与自己学习伙伴交流。
2.如果你喜欢写作,请你写一篇保护动物,关爱动物的倡议书。
七、巩固练习,检测反馈
1.看拼音写词语
bàng wǎn pèi hé guāng huá
( ) ( ) ( )
2.给多音字组词
dǎo( ) jiào( )
倒 觉
dào( ) jué( )
3、填字组词
( )糙 搏( ) 扑( )
( )察 资( ) 浪( )
4、知识积累
“岁寒三友”是指 、 、和
“文房四宝”是指 、 、 和
5、阅读乐园
爱尔莎和我一起生活了三年最后分别的时候,我感到莫大的痛苦我搂住它的脖子吻着它,它好像也觉察到什么似的,用它那光滑的身子一个劲儿地蹭我之后,它恋恋不舍地向森林走去,一次又一次回过头来看我,直到我们互相看不见了为止
1.你是如何理解句子的意思。
2.“恋恋不舍“是什么意思?用它说一句话
板书
28*小狮子爱尔莎
抱回喂养 精心驯养 放归自然
关爱动物 和谐相处
语文教案 篇3
一年级下册语文《炎帝种谷》讲了什么知识内容?同学们知道如何学习?
教学目标:
1.识“炎、靠、集、充、饥、灿、谷、粒、植、稻、平、保、农”13个生字;会写“方、农、平、给、金、食、谷、完”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一边看图,一边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感受炎帝的美好品质,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随文理解词语,学习自主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有关炎帝的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动漫”激趣,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是什么?(动画片)今天,老师有份特殊的礼物要送给大家,你们想不想要呀?(想要)此时学生的胃口已被吊起,心情处于兴奋状态,及时出示课件,播放“动漫”。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学习《炎帝的传说》这篇课文。
2.出示课件(炎帝影像),板书课题。介绍炎帝。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用圆圈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子音,并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生字新词,比比看谁读得正确。
3.再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三、检测自读效果
1.出示会认的字:“炎靠充饥灿稻平谷粒集植保农”。指名读生字、新词,齐读,打乱顺序读,开火车读。
2.出示会写的字,指名认读、齐读,扩词并用个别词语练习说话。
3.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注重评价。
四、图文结合,再读课文,了解文意
1.逐图观察,先说说图上画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2.观察完一幅图,再把相应的自然段读一读。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五、指导写字
1.出示“平方农给”4个生字并指名认读。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及特点,并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3.教师示范,重点指导“方”和“农”的笔顺。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个别指导。
六、巩固练习
1.找朋友。(连一连,再读一读。)
炎充靠稻平采种农保
饥热谷着民集地障植
2.照样子说词语(ABB式的)。
例:金灿灿
绿()黄()静()
白()蓝()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炎帝的传说这一课,现在谁来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呢?(让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看图读读,说说:
齐读第一自然段,看图一。理解:传说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看图二。理解:庄稼、充饥
自由读第三自然段,看图三。理解:金灿灿、谷粒
齐读第四自然段,看图四。理解:稻穗
自由读第五、六自然段,看图六。理解:采集、收获、食物、方法
齐读第七自然段,看图七。理解:保障“神农”
2.讨论:人们为什么样称炎帝为“神农”
3.引导朗读,组织讨论,说说自己的看法;相机板书重点;最后归纳答案。
读第三、四自然段,师生小结,板书:炎帝仔细观察。
读第五、六自然段,师生小结,板书:亲自试种,有收获教给种植方法。
反复读第七自然段,师生小结,板书:人们生活有保障,尊称炎帝为“神农”。
引导归纳:炎帝仔细观察鸟儿吃剩的稻粒,在地上结出了稻穗后,他便函亲自试种,获得了丰收。炎帝把种植方法教给大家,从此人们生活有了保障,所以尊敬地称炎帝为“神农”。
三、总结拓展:
1.读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什么?
2.把炎帝的故事,说给小朋友听一听。
3.读一读:金灿灿金灿灿的阳光照亮了大地。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体会贝多芬在创作《月光曲》过程中感情的变化。
2、在理解内容的过程中,初步学习分辨事物和联想。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分析人物言行体会贝多芬在创作《月光曲》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
2、初步学习分辨事物和联想。
教学方法
讨论法、情境教学法、朗读指导法、启发法
教具:电脑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 揭示课题
二. 检查预习
1、 认读生字词
2、 指名分节读课文,师纠正读音
3、 通过预习你对课文有哪些了解?
4、 学生质疑
三、了解课文大意,理清文章层次
第 二 课 时
一、 复习,引入新课
1、 板书课题:月光曲
2、 请生简述《月光曲》的创作过程。
3、 质疑:这节课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引导生从内容及人物质疑)
二、 体会贝多芬在创作过程中的感情变化
1、 生快速阅读课文,把课文中描写贝多芬言行的句子找出来?
2、 品读句子,再联系上下文,小组讨论问题。
课件出示问题:贝多芬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这样说?想象他当时的心情怎样?
3、 交流讨论情况,重点体会以下几方面:
(1) 贝多芬进屋是被兄妹的谈话所感动;
(2) 贝多芬弹一曲是看到兄妹穷,但又爱音乐,产生了同情心;
(3) 贝多芬又弹一曲是因为发现盲姑娘是他的知音,很激动;
(4) 贝多芬飞奔回店是因为创作了一首新曲子很兴奋。
根据生回答板书贝多芬言行及心情的关键词
4、 小结
(1)通过刚才的讨论交流,大家又有什么新的收获?
师述:这些感情的变化其实就是贝多芬创作出《月光曲》的原因。
(2)这些结论我们是通过什么途径得到的?根据生述板书学法。
找
分析言行 问
议
说
体会心情
理解内容
三、 学习体会第三节
1、 文中哪里最让贝多芬感动?(课件出示兄妹对话)
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那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2、 用刚才的学习方法,进行小组讨论,体会兄妹说话时的心情变化。
3、 交流讨论情况
(1)妹妹说第一句话时是(渴望)的心情,因为她知道贝多芬来到小镇,很想
听贝多芬弹琴;
(2)哥哥说话时是带着(难过的、遗憾的)心情,因为家里穷他不能满足妹妹的心愿;
(3)妹妹说第二次话时是带着(安慰)哥哥的心情,因为他不想让哥哥为了她而难过。
4、 指导朗读兄妹的对话
(1) 同桌分角色练读。
(2) 指名生分角色朗读。
(3) 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5、 听了兄妹谈话,你有什么想法?
6、 小结:贝多芬正是被这对穷兄妹间的真挚的情感所感动了,才进了屋,才有了后来献给兄妹俩的.《月光曲》。大家想听这首曲子吗?
四、初步辨别联想与实在事物
1、 请生划出文中暗示《月光曲》曲调的句子。(课件出示句子)
2、 小组讨论:读句子,根据内容画一画。
3、 请生展示作品,并让大家评议。
4、 课件出示选择题,让生选择《月光曲》曲调,并说理由。
选一选:A、舒缓——明快——激昂
B、明快——激昂——舒缓
C、舒缓——激昂——明快
5、 欣赏《月光曲》
6、 请生通过朗读表现出曲调的变化。
7、 大家是通过什么途径体会到《月光曲》的曲调的?
8、 哥哥为什么会想到这些?
9、 师述:通过学习我们发现联想可使文章的内容更丰富,但联想要以实在
事物为依据。而同样的音乐,让不同的人听,由于各人的经历不同,可能会有不同的联想。
五、扩展,体会文章中心
1、听音乐,想一想:
盲姑娘静静地听着,仿佛看到( )。
我静静地听着,仿佛看到( )。
2、你们认为贝多芬想通过这首曲子表达些什么?
3、穷兄妹俩听了贝多芬的曲子,他们很幸福。从贝多芬那儿他们也获得了自信,今后他们会怎样面对生活呢?
板书设计:
月 光 曲
听:谈话 (感动)
贝多芬 看:贫穷 (同情)
弹:一曲 又一曲 (激动)
记:曲子 (兴奋)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其中会写“着、往、医、生、仔细、都”7个字。认识偏旁“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小溪变化的原因,懂得环境保护要从自己做起。
教学难点:
1、掌握7个生字的音、形、义,认识叠词。
2、理解小动物的行为与溪水变化的.相互关系。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生活中环境变化的实例、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语,提示课题
1、演示课件。
春天里舞动的花朵,微波荡漾的池塘,欢腾的小溪??伴随着音乐,画面不断变化,老师的讲解如画外音娓娓道来。
同学们,我们常常被春天美丽的景色陶醉,那是因为在春天,有美丽的颜色、悦耳的声音和感人至深的微笑——花朵在笑,池塘在笑,小溪也在笑??它们怎么会笑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小溪笑了》这篇课文。
2、板书课题:小溪笑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交流,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三、学习生字
小朋友们真不错,边读课文边思考了这么多问题。在读的过程中,所有的生字宝宝都认识吗?瞧,它们出来了!
1、课件出示生字,读准字音。
(1)自由读生字,新词。
(2)“小老师”认读、领读。
(3)认读去掉拼音的生字,再打乱顺序点名认读。
2、识记字形,了解字义。
(1)你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字形?
“着、仔、细”可以通过与熟字“看、子、田”比较来识记。
(2)指名汇报。
(3)扩词理解字义。
四、课中休息
小朋友们说得真不错!现在我们来轻松轻松,一起表演唱《幸福拍手歌》。
五、指导书写
1、认真观察每个生字,留心它们的笔画与笔顺。
2、全班交流: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写时要注意什么?
3、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书写,同桌互相检查评议。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用途和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
2.学会生字“虎、蚊、想、甩、伯、阿”和偏旁“虍”。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感叹号,并正确读出感叹的.语气。
教学重点:反复读小壁虎与小鱼、黄牛、燕子的对话,理解它们尾巴的用途。
教学难点:读第1段和最后一段,联系起来理解小壁虎尾巴的作用和再生特点。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分角色朗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从中你学到了什么?
2.戴头饰表演这故事。(课外还可多分几组表演)
二、读字读词
1、读下面词语,给带点的字注意。
咬住蚊子想挣断甩着游水高兴壁虎爬到墙角伯伯阿姨转身
2.读要学会的6个生字。
3.指导学生识字形。
“虎”是半包围结构的字,部首是虎字头。
4.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三、练习
1.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第2题和《课堂练习》第3题。
2.指导学生完成《课堂练习》中的第4题。
(1)先读句子,找出要用的词语。
(2)比较三组词语不同点,想为什么各有不同,与它们所在的地方有什么关系。
(3)“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先想这地方,再写句子。
四、指导学生阅读《课外阅读》中44课《小壁虎》。
五、总结语(略)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能够分辨乐曲的结构。
2.哼唱乐曲的主题,记忆主题旋律,并感受乐曲主题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
1.记忆第一主题旋律。感受主题音乐的情绪。
2.分辨曲式结构。
教材分析
《快乐的女战士》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第四场中《女战士与炊事班长的舞蹈》的音乐,旋律轻快、活泼,有中国的《四小天鹅舞曲》美称。乐曲由引子和带再现的三段体组成。
在弦乐音的背景下,双簧管奏出了优美的“万泉河”主题旋律,使人联想起万泉河畔美丽的景色。
1=G 4/4
在竖琴的刮奏之后,单簧管以二重奏的形式奏出了欢快活泼的主题。女战士在音乐的伴奏下,跳起了欢快的舞蹈,表现了女战士欢快、活泼的形象。
1=A 4/4
接着,这个主题由弦乐和小号在不同的调性上反复之后,乐曲进入了较为抒情的第二部分。在小提琴和木管的伴奏下,大提琴和大管奏出了舒缓、优美的旋律,然后长笛和小提琴在高音区演奏,力度渐强,把情绪推向了高潮。表现了女战士与炊事班长争夺水桶时欢乐、嬉戏的场景。
1=D 2/4
最后,音乐进入了再现部分,单簧管二重奏的活泼旋律再次响起,最后在上行的半音阶旋律中结束全曲。这段音乐结构完整,形象鲜明,经常在音乐会上单独演奏,还被改编成钢琴、手风琴等乐器独奏,流传很广。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导入
复习《军民团结一家亲》歌曲。
师:优美的旋律把我们又一次带到舞剧《红色娘子军》的故事情节中。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被誉为中国的四小天鹅舞曲美称的《快乐的女战士》舞蹈音乐。
二、欣赏乐曲
1.观看舞蹈视频《快乐的女战士》。
师:在舞剧的第四场中,有一段《女战士与炊事班长》的舞蹈音乐──《快乐的女战士》。请同学们观看舞蹈视频。
师:请同学们感受一下这段乐曲的旋律,它和《军民团结一家亲》有什么联系?
生:旋律轻快、活泼。
学生聆听音乐并回答:乐曲开始用的就是《军民团结一家亲》的旋律。
师:乐曲的引子用的就是《军民团结一家亲》开始的旋律,也是《五指山歌》的旋律,我们把它叫做“万泉河”主题。
2.欣赏乐曲第一主题。
师:让我们来熟悉乐曲的第一主题,听听这段主题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学生聆听欣赏乐曲一部分。
师:乐曲引子以后接着就出现了以单簧管二重奏形式演奏的欢快活泼的“女战士”主题。
这段旋律轻快、富有朝气,与《四小天鹅舞曲》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来哼唱这个主题。
学生跟琴哼唱主题。
3.再次聆听第一主题。
师指导学生用X 0 X 0的节奏为主题伴奏。
4.欣赏乐曲第二主题。
师:听辨这段主题,说说这段音乐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师:这段音乐由大提琴和大管奏出了较为舒展的旋律,和第一部分的主题形成了对比。请我们再来欣赏一遍。
师指导学生做较为舒展的动作感受音乐的情绪。
5.欣赏全曲《快乐的女战士》。
师:听听这第三部分出现的是第几主题?
师:最后又反复了第一部分的旋律,在热烈的情绪中结束。
6.再次欣赏全曲《快乐的女战士》。
师:我们完整地欣赏全曲,请同学们仔细分辨“女战士”主题出现了几次,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女战士”的主题。
学生欣赏全曲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示乐曲的结构。(如图形拼摆法、动作对比法、画旋律线的方法等。)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了解了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音乐片段。这是一部经典的艺术作品,这部作品的经典音乐至今还脍炙人口。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观看整部舞剧,丰富我们的情感体验。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的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2、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3、掌握文言常用实词:亲、深、解、救、教、敢、还、资、振、图、室、诏、被、穷、兵、阵、私;通假字:淬、决、卒;古今异义词:涕、币、提、股。
4、复习文学常识:《战国策》。
教学设想
1、本文记叙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司马迁撰写《史记·刺客列传》时,几乎照录全文。因此,本文可以看作人物传记。拟从人物形象分析的角度确定教学思路,设计导读提问,同时对文章剪裁、记叙与描写的综合运用作适当提示。
2、教学方法,在讲读的基础上,开展评述或辩论。
教学时数
三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整体感知课文,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教学步骤
第一教时
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复习关于《战国策》的知识:
课文节选自《战国策·燕策》。初中语文第六册的基本课文《唐雎不辱使命》节选自《战国策·魏策》。高中语文第一册(必修)自读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语言犀利流畅,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原书没有标题,课文题目都是后加的。
2、补充介绍: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轲,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士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二、整体感知课文
1、阅读“预习提示”,了解背景和课文特点。
2、借助工具书,对照注释,初读课文。
要求:
①根据“思考和练习”一的提示,将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②划出疑难词句。
3、正音正字
淬(cuì)忤(wǔ)徵(zhǐ)陛(bì)卒(cù)提(dǐ)创(chuāng)揕(zhèn)拊(fǔ)樊於(wū)期夏无且(jū)
4、讨论疑难词句。例如:
①秦王必说见臣:说,同“悦”。说见:高兴地接见。
②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穷:走投无路,犹如“追穷寇”之“穷”。古代缺少衣物钱财一般叫贫,不得志、无出路叫穷。困,困窘。樊将军“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可见“穷困”。私:自己的(事情)。意:情意。全句意为: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事情而伤害了长者的心意。
③见陵:被陵辱。
④乃今得闻教:乃,语气副词,表转折。教:指教。全句意为:而今才听到(您的)指教。
⑤函封之:函,盒子。这里名词作状语,表示“用盒子封”。全句意为,用盒子把它(樊於期,之首)封起来。
⑥乃为装遣荆轲:于是整理行装,派遣荆轲(上路)。
⑦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现在(是)拿着一把匕首进入凶险难测的强横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是因为等待我的外地客人和(他)—同去。
⑧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愿意全国上下做秦国的臣民,(燕王)排在诸侯的行列,供应、贡献、赋税和郡县一样,只要能奉守祖先的宗庙。给(jǐ),供应,供给。职:贡赋,赋税。
⑨北蛮夷之鄙人:北方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人。蛮夷:古代泛指少数民族。鄙:边疆,边远的地区。
⑩负剑:背剑,即把剑推到背上,以便拔出。
5、分段:
第一段:自“秦将王翦破赵”至“遂发”写行刺准备;
第二段:自“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至“终已不顾”,写易水诀别;
第三段:自“既至秦”至“秦王目眩良久”,写秦廷行刺。
三、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荆轲刺秦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课文写当时形势的语言有何特点?
提示: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课文写形势,连用几个动词短语,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尽收其地”的“尽”,写出了秦军之“强”,也应了太子丹“今秦有贪利之心而欲不可足也,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的判断。太子丹认为“秦兵旦暮渡易水”,“日已尽矣”,因而催促荆轲实施刺秦王的计划,意图抵抗秦军的大举进攻,同时也报“见陵”之仇。
2、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何作用?
提示: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他提出用樊将军首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很深。太子“不忍”,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
3、荆轲私见樊於期,为什么能使樊於期慷慨献身?
提示:荆轲三问樊於期,首先从秦王的刻毒残忍说起,动之以情,进行初步试探;进而从“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方面晓之以义,引而不发,进一步观察反映;在樊将军急于知晓的情况下,他才和盘托出行刺打算,征询意愿。荆轲胆大心细,自知知人,对樊将军有着深刻的了解。荆轲舍身取义的精神,更使樊将军激动得“偏袒扼腕而进”。樊将军自刎献身,既表现了他的义勇刚烈,也表现了对荆轲的理解与信任。
5、太子丹求“天下之利匕首”并“以药淬之”、“令秦武阳为副”为何略写?
提示:不是主要情节,因而只作必要的交代。详略得当,剪裁合理。
5、荆轲怒叱太子的原因是什么?显示了什么性格?
提示:荆轲“有所待”,遭到太子的猜疑。太子的不信任对侠义之士来说,无异于人格侮辱。“士可杀而不可侮”。荆轲忍无可忍,怒叱太子,显示了刚烈的性格。
四、小结:
第一部分写行刺秦王的准备工作,包括商议计谋、求取信物、准备匕首、配备副手、怒叱太子五个场面,其中荆轲与太子丹有三次分歧。这些分歧既表现了荆轲的足智多谋,果敢勇决,也暴露了太子丹浮躁多疑、谋事不周的.弱点。
五、作业:思考和练习二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研读课文第二、三两部分。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
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1、指名读讲9、10自然段。
2、太子及宾客为什么“皆白衣冠以送之”?
提示:与荆轲永诀,激励他冒死行刺,不负重托。
3、音乐描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表现荆轲的思想感情,渲染悲壮的气氛。
5、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提示:①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②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③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④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⑤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5、小结:易水诀别,表现了荆轲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三、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1、自读课文第三部分,思考:
①秦廷行刺这一部分可分几个层次?
②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
2、讨论思考题。明确:
①秦廷行刺这一部分可分为五层:
计见秦王(11—13自然段)顾笑武阳(14自然段)
秦廷搏击(15—17自然段)倚柱笑骂(18自然段)
遇难去世(19自然段)
②描写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方法:
a、通过斗争双方的动作描写,展示生死搏斗的曲折过程:荆轲“取—奉—发—把—持—揕—逐—提”,主动进攻未遂,仍进行最后一次努力;秦王“惊—引—起—拔—走—击”,由惊慌失措转为有效反击,动作描写,层次分明。
b、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人物形象。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读之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c、运用间接描写的方法渲染气氛,衬托荆轲的英雄形象。写“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色变振恐”,衬托荆轲镇定自若;写秦王“恐急”,“群臣惊愕”,“尽失其度”,“不知所为”,衬托荆轲英雄虎胆,威慑秦廷;最后荆轲事败身亡,秦王仍“目眩良久”,这寥寥数语,从反面衬托了荆轲的威武壮烈。
3、词句点拨:
①持千金之资币物:“千金之资“是“币物”的定语。币:礼品。古时玉、帛、圭、璧等统称币。
②嘉为先言于秦王曰:为先,即为之先。省略介词宾语。
③见燕使者咸阳宫:省略介词“于”。
④群臣怪之:怪;以……为怪,感到奇怪。
⑤“使使以闻大王”与“使毕使于前”:使使:派遣使者;使毕使:让完成使命。
⑥轲既取图奉之……故不可立拔:这一段动作描写多用短句,具有急迫、紧张的表达效果。
⑦而秦法……非有诏不得上:插叙一笔,行文有张有驰,内容缜密,使“以手共搏之”真实可信。
⑧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承前省略主语“群臣”。
⑨被八创:被:动词,遭受;创:名词,伤。不是被动句。
⑩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如“侍殿上”。
四、布置作业:
1、指出黑体字的词哪些是本义,哪些是引申义:
①a、不得持尺兵()b、不及召下兵()c、秦兵旦暮渡易水()
②a、图穷而匕首见()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③a、诸郎中持兵,皆陈殿下()b、恐惧不敢自陈()
④a、丹不忍以一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b、乃遂私见樊於期()
⑤a、至陛下()b、窃为陛下惜之()
2、指出下列各组加点的词,哪些属一词多义,哪些属同形同音词(意义上无关的)。
附:参考答案:
1、①a、武器,本义;b、士兵、武士,引申义;c、军队,引申义;
②a、穷尽,本义;b、困厄,走投无路,引申义;
③a、陈列,本义;b、陈述,引申义;
④a、自己的,私人的,本义;b、私自,引申义;
⑤a、台阶下,本义;b、对皇帝的敬称,引申义。
2、①③一词多义;②④同形同音词。
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评价性阅读。
教学步骤:
一、评讲词语作业。
二、引导学生进行评价性阅读训练。讨论:
1、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对荆轲其人,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认为荆轲是怎样一个人?速读课文,根据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可从思想、性格、才能、精神方面分析:
思想: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他对樊於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除“燕国见陵之耻”。行刺失败,他仍宣称欲生劫秦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性格:深沉,刚毅,慷慨。准备信物,深谋远虑。迟发见疑,他怒叱太子。取道易水,慷慨悲歌。
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从容不迫,遮掩搪塞,机智过人。
精神: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明知“一去不复还”,仍然一往无前,“终已不顾”,行刺不就,身受重伤,仍拼死一搏,英雄气概,值得称道。
2、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提示: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横的正义行动。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就与历史发展过程当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三、课堂作业:
比较下列句中加黑的词的古今义:
①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②持千金之资币物
③则秦王未可亲也④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⑤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⑥诸郎中执兵
附:参考答案
①古义:眼泪;今义:鼻涕。②古义:礼品;今义:货币。
③古义:亲近;今义:亲爱。④古义:走投无路;今义:贫穷。
⑤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偏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⑥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称中医医生。
附:板书设计
一四荆轲刺秦王《战国策》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价值观爱亲人、爱同学,爱家,爱祖国,有奉献爱的愿望,体会幸福的核心是爱
2 识字24个;在生活中识字。
3 写字6个;注意笔顺:先撇后捺。
4 词、语、句练习句型:爸爸爱我,妈妈爱我,我也爱爸爸妈妈。
5 阅读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联系背诵。
6 口语交际按照简单的提纲介绍自己的家。
7 学法和习惯继续学习听读识字的方法;开始培养每天阅读的习惯。
教学重点:
1 通过诵读,使学生感受亲请,体会亲人的爱,也准备付出自己的爱。同时渗透爱祖国,爱集体,爱动物的教育。
2 用听读法识字。
教学难点:
用听读法识字。
教学方法手段:
讲授、谈话、演示、创造性作业等。
教具准备:
字词卡,录音机,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幸福的家,谁来介绍一下在你家里都有些什么人?
2 我们的好朋友冬冬也也有一个幸福的家,你们想不想到冬冬家去看一看?
3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可以认识冬冬的家。
4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指导看图。
1 冬冬的家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们看。
2 示图:你看到了谁?他们都在干什么?
三、初读课文。
1 听录音读。冬冬的家多么幸福啊,冬冬在这么温暖的家中幸福快乐的长大,你想听听冬冬是怎么说的吗?请听(出示录音)
2 自读课文。你们想不想也来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或周围的小朋友。
(通过孩子们熟知的卡通人物冬冬来引出课文,激发学生兴趣,然后让学生自读,在读的过程中,尊重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会读的字问周围的人,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重要途径)
3 指名读文。其余同学当小小评论家,。
(通过让学生当小小评论家,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生精力,培养学生听的习惯。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能够正确的读课文)
四、游戏识字。
1 智慧树。
A 课文会读了。课文中的字大家都认识了吗?老师要来考考大家。老师这里有一棵智慧树,谁认识哪个字就来把智慧果摘下来在课文中贴上。
B 学生领读生字。
谁有好办法记住大字?
谁能用家组个词?
(学生有着个别差异性,要让那些早以会了的学生有施展的机会。在识字的过程中穿插组词练习及培养学生探究识字的习惯)
2 开火车读词。
3 找朋友识字。
请小朋友们拿出生字卡片,同位来做识字游戏。
全班检查。
4 故事中识字。
(出示多媒体课件)小朋友们,我们的'好朋友冬冬要去知识王国探险,在通往知识王国的道路上,有许多艰难险阻,不过,只要我们拥有聪明才智,就一定能到达知识王国。
在课件中出示:
1 爸爸爱我,妈妈爱我,我也爱爸爸妈妈。
2 老师爱我,同学爱我,我也爱。
3 爱我,爱我,我也爱。
(通过课件,再次出示生字,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读生字,并且穿插练习并列复句,到达知识王国,使学生渴望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五、感情朗读,练习背诵。
1 老师知道你们都非常喜欢自己的家,非常爱自己的爸爸妈妈,你想把自己对爸爸妈妈热爱的感情读出来吗?
2 自读。加动作背诵课文。
3 指名读。
4 小朋友们读的多好啊,谁想来把自己的家介绍给大家?
(加强学生对家庭的爱)
六、课外作业:
画一张全家福,明天的语文课把和父母在一起的最开心的时候介绍给大家。
(让学生自己绘制图画,把和父母在一起的最开心的时候介绍给大家,既注重与艺术科的交*整合,还为学生提供了熟悉的交际话题和具体真实的交际情境,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学语文,用语文。)
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了解共栖现象,弄清共栖原因,进一步了解生物的其他有趣现象、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继续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关键
1.学习课文,了解共栖现象,弄清共栖原因,进一步了解生物的其他有趣现象,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继续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时划分
1课时
一、出示挂图或播放录相引入。
1.出示挂图,因导看图,师讲解。(文中的或课外的都可以)(如犀牛与犀牛鸟)
(1)看图:图上有什么动物?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些动物的特征吗?
(2)它们正在于什么?
生:图上画了一头犀牛和一只小鸟。犀牛生活在热带雨林沼泽地带.身材约5米,高2米,重1吨以上,巨大的头上长着锐利无比的角。非常凶猛,连豹、狮、大象都不敢惹它。
那只黑色的小鸟正在犀牛身上跳来跳去,这里啄啄,那里啄啄。
师:对,这种小鸟人们叫它犀牛鸟,它们正在为犀牛捉犀牛皮肤皱褶(看图理解)里的昆虫和蛆卵。犀牛因此皮肤也不痒了,舒服得很呢。
所以它们成了一对好朋友。这种屈牛鸟还很机灵,一感觉到周围有动静。就惊飞起来,还不停地叫着给犀牛放哨。
多有趣呀!一只是凶猛强大的野兽,一只是弱小无比的小鸟,它们居然能朝夕与共,和睦相处,真让人难以相信,可是,生物界里就有这么有趣的现象.科学家称这种现象叫“共栖现象”(板:共栖现象) 今大,我们来学习新课:30: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
二、自由读文,完成练习。
1.画出课文生字词,读准字音。
2. 不理解的字词联系上下文理解或,也允许讨论解决。
3.说说课文讲述了哪些生物的共栖现象。
三、汇报自学情况。
1.用生字卡(或小黑板)检查字音。
朝夕与共 沼泽 牛虻(máng) 残渣(zhā)
和睦相处 皱褶(zhè) 蛆(qū)卵 剔牙
2.说说以下词语意思。
朝夕与共:每天从早到晚在一起相处。
和睦相处:很团结很友好地相处。
牛虻:昆虫名.象蝇而大、生活在野草丛中。雄的吸植物汁液。雌的吸人、畜血液。
蛆:苍蝇的幼虫。
孵卵育雏;鸟类伏在卵上,用体温使卵内的胚胎发育成雏鸟。
4.课文讲述了三对生物的共栖现象(生述师板)
凶猛强大 弱小无比
犀牛————犀牛乌
共栖{ 鳄鱼————燕千鸟(牙签鸟)
金黄鼠———白舌鸟
这三组动物小.前者属于强者,后者都是比较柔弱的。(板:凶猛强、弱小无比)它们怎么和睦相处呢?
四、再读课文,弄清它们共栖的原因和其中包含的“趣”。
1.选择二一四自然段中的任意一段展开学习。
(1)自由读段,画出写明原因的语句反复读一读。
(2)用自己的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原因。
2.汇报自学情况。
(1)指名读出你厕的语句,正音、评价。
(2)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原因。
第二自然段:犀牛鸟为犀牛啄去身上寄生着的昆虫和蛆卵,还帮它们放哨。
第三自然段:燕千鸟为鳄鱼剔去塞在鲜鱼牙缝里的残渣。
第四自然段:百舌鸟为金黄鼠演唱,金黄鼠替百舌乌照看卵和雏。
五、你还知道哪些生物有共栖现象吗?请举例。
生: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联合体。
生;白蚁和它肠内的鞭毛虫。
生:寄居蟹和海藻。
六、生物除了共栖现象以外,还有哪些有趣的现象呢?
还有共生、寄居、互利。或个别动物的有趣现象;如大雁飞行排以字形;大象为什么爱注身上涂呢?鸭于走路一摇一摆……
七、小结。
自然界小充满了奥秘和乐趣,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在不久的将来,探索大日然的奥秘,为祖国做贡献。
八、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把文小的共柄现象讲给家人听。
3. 阅读课外书籍,了解生物的其他知识,生物的其他有趣现象。
板书设计:
30 * 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
(凶猛强大) (弱小无比)
犀牛————犀牛乌
共栖{ 鳄鱼————燕千鸟(牙签鸟)
金黄鼠———白舌鸟
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6-12
语文的教案02-22
精品语文教案范文语文优秀教案04-11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有关语文教案语文教案简单05-18
精品语文教案 高中语文精品教案10-10
语文《影子》教案12-09
语文配套教案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