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教案倍数和因数

时间:2024-04-07 16:51:12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四年级数学教案倍数和因数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数学教案倍数和因数,欢迎大家分享。

四年级数学教案倍数和因数

四年级数学教案倍数和因数1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P70-7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整数乘除法运算初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学习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能准确,完整地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

  2、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

  3、让学生初步意识到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非零自然数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倍数和因数概念的掌握,学习找一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方法的掌握。

  设计理念:本节课是一节概念课,让学生在活动中清楚什么是倍数和因数。让学生学会自己发现,归纳方法,提高学生分析能力。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我们学过哪些数?

  对0、1、2、3、4......都是自然数。

  除0以外的自然数是我们今天研究的数。

  自由发言

  二、教学倍数和约数的意义

  什么是倍数和因数呢?

  板书:1、4×3=12

  2、6×2=12

  3、12×1=12

  算式1中4、3、12的关系,我们可以说:12是4、3的倍数

  3、4是12的因数

  你能像刚才那样说说6×2=12中各个数的关系吗?

  根据12×1=12可以怎样说呢?

  在4+3=7中我们能说7是4和3的倍数,4和3都是7的因数吗?

  3×2=6,说6是倍数对吗?为什么?

  1、倍数和因数都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不能单独说那个数是倍数,那个数是因数。

  2、只有一个自然数是两个自然数的乘积时候才能谈上它们之间具有倍数和因数的关系。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板书:24÷4=6

  能说24是4、6的倍数,4、6是24的因数吗?你是怎样想的?

  4×6=24

  这样你看出来了吗?

  学生回答:12是6、2的倍数,2、6是12的因数

  你知道哪些数是3的倍数吗?说说可以怎样找一个数的倍数?

  板书:3×1=3

  3×2=6

  3×3=9

  ......

  3的倍数有3、6、9、12......能写完吗?为什么?

  谁能总结一下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用这个数分别与1、2、3......相乘。

  谁能写出2、5的倍数吗?

  板书:2的.倍数有2、4、6......

  5的倍数有5、10、15......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四、教学找一个数的因数

  1、提问

  2、谈话

  3、归纳

  4、模仿练习

  你知道36的因数有哪些吗?

  怎样找全36的因数,并不遗漏呢?

  板书:()×()=36

  36÷1=36

  36÷2=18

  36÷3=12

  36÷4=9

  36÷6=6

  还有吗?为什么?

  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

  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找一个数的因数。

  你能找出15的因数、16的因数吗?

  板书:15的因数有1、3、5、15

  16的因数有1、2、4、8、16

  说说是怎样找的,从刚才的活动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

  五、组织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2题问表中的“应付元数都是4的倍数吗”为什么?

  2、做“想想做做”的第3题,问:题中的排数都是24的因数吗?每排人数呢?为什么排数和每排人数是总人数的因数呢?

  教后反思:

四年级数学教案倍数和因数2

  【教学内容】

  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1-52页的《2和5的倍数的特征》

  本节内容位于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第三个课时,这部分内容在掌握倍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将为以后学习3的倍数打下基础,同时它也是学习分解质因数、通分和约分的重要基础知识。因此,掌握本节课的内容至关重要。

  【学情分析】

  从学生年龄特点看,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还比较弱。而本节课的内容比较抽象,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讲授这节课时,要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自己去思考。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探索5和2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

  2.知道2和5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否是2或5的倍数。

  3.积极参与探索活动,愿意与同学交流自己发现的结论,并尝试用语言描述2和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重点】

  归纳、概括2和5的倍数特征。

  【教学难点】

  通过探索2和5的倍数特征,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5的倍数。

  【教学准备】

  课件、数位表纸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说出1到30以内2所有的倍数(点名让学生回答)。

  2、4、6、8、10、12、14、16、18、20、22、24、26、28、30

  二、探索新知

  (一).2的倍数的特征。

  1.2、4、6、8、10、12、14、16、18、20、22、24、26、28、30(30以内的数)

  师:同学们,2的这些有倍数有哪些特征?(用红颜色把个位上的数字强调出来,方便学生更清楚观察出来)

  生:这些数的个位上是0、2、4、6、8。

  师:那同学们这些数都是什么数?

  生:这是数都是偶数。

  师:不是2的倍数的数是什么数?

  生:不是2的倍数的数是奇数。

  2.师总结:(板书)

  2的倍数特征l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l2的倍数都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就是奇数。

  3.课件出示数字卡片;

  例一: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2的所有倍数,用黑笔圈出来

  师:不用计算,谁能快速说出来?并且向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方法(点名让学生回答)

  生:(说出具体数字)我是根据2的倍数特征的得出来的。

  (二)5的倍数的特征:

  1.师:同学们学完2的倍数特征,我们再来一起探讨一下5的倍数有哪些特征?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写出50以内5所有的倍数。

  师(点名让学生分享自己写出的数)

  生:5、10、15、20、25、30、35、40、45、50

  师:这些数字有哪些规律?(把个位上的数字用红颜色表示出来,方便学生观察)

  生:这些数的末尾不是0就是5。

  2.教师总结:(板书)

  5的倍数特征个位数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3.课件出示数字表

  例二,在同一张数字表上(2的倍数已经在例一的时候圈出),圈出5的倍数

  师:提出要求,不计算,快速准确的圈出来,并且分享方法。

  生:根据5的倍数特征,快速准确的圈出来。

  4.师:同学们,在这张数字表上有哪些数比较特殊?为什么它们同时拥有两个圈?

  生:因为它们既是2的倍数,同时又是5的倍数。

  (三)2和5共同的倍数特征:

  师:这些数有哪些特征?生:这些数的末尾是0.师总结:板书2和5共同的倍数特征:末尾是0。

  三、巩固练习,学习课堂检测。

  1.圈出2的倍数。

  3246938035772.圈出5的倍数9099651305212853.说出2和5共同的倍数。

  243567909915607510613052128

  四、进入游戏环节,此阶段共分两个游戏:

  第一个游戏:

  请四位同学上台,每人拿一个数位,每人说出一个不大于9的自然数,让其他同学判断是不是2的倍数,或者是不是5的倍数。(此游戏主要是加深学生对于判断是否是2和5的倍数时,个位的重要意义。)

  第二个游戏:

  找三名同学,一名同学出题,一个同学答题,最后一名同学来判断答题人答题是否正确,出题人考察的知识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

  【作业布置】

  课本“练一练”3、4题。

  【板书设计】

  2和5的倍数的特征

  1.2的倍数特征:

  1)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2)2的倍数都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就是奇数。

  2.5的倍数特征:个位数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3.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教学反思】

  通过整节课的观察和实际,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观察发现其中的规律,但是语言组织能力较弱,不能完全和准确的表达出来。对游戏环节的设计,深受学生的喜欢,调到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以后教学中要多增加此类环节。

四年级数学教案倍数和因数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升和毫升的意义,正确进行升与毫升的简单换算。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进一步明确三角形三条边之间、三个角之间的关系,加深对等腰、等边三角形的认识。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平移、旋转,会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会把图形按要求平移或旋转90度,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复习已学内容并进一步的巩固已学知识

  教学难点

  如何帮助学生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知识的体验和理解,提高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理念

  小组合作回忆-反思-整理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

  升和毫升

  (一)回顾与整理,提问:

  1.说一个容器装液体比另一个容器多的时候,我们说这个容器的什么比较大?

  指出:我们说这个容器的容量大。

  2.为了准确测量或计算容量的多少,要用统一的测量单位。通常用到哪两个单位?

  指出:通常用到升和毫升这两个单位。

  3.一升等于多少毫升?

  指出:1升=1000毫升1L=1000ml

  4、你能举例说说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吗?

  (二)巩固练习

  1、完成书第116页第15题

  完成书第117页第16题

  小组交流,指名口答

  学生独立填空,集体校对: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说说怎么想的?

  二、复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一)回顾与整理,提问:

  三角形由什么围成?

  三角形的三条边有什么关系?

  什么叫三角形的高和底?

  三角形可以分成哪几类?怎么分?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

  什么叫等腰和等边三角形?它们有什么特点?

  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点?什么是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

  梯形有什么特点?和平行四边行比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梯形的上底,下底,腰和高?

  等腰梯形有什么特点?

  指出:1、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

  2、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3、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4、三角形可以分为三类,三个角都是锐角(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钝角三角形)。

  5、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6、两边相等(等腰三角形),三边相等(等边三角形)。

  7、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平行。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它对边的垂直线段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是平行四边形的底。

  8、梯形有一组对边平行。

  9、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分别是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是腰,从上底到下底的垂直线段是高。

  10、等腰梯形两腰相等。

  (二)巩固练习

  1、完成书第117页第17题

  完成书第117页第18题

  3、完成书第117页第19题

  4、完成书第117页第20题

  小组讨论交流,指名口答,学生独立画图,同桌互查

  学生独立画高,要求学生分清哪条是底边,并正确画出高,标出直角标记。

  学生动手操作完成,并在小组里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学生独立计算,交流时说说时怎样想的?

  三、复习对称、平移和旋转

  回顾与整理,提问:

  1.什么叫轴对称图形?

  2.长方形有几条对称轴?怎样画?

  3.正方形有几条对称轴?怎样画?

  4.在方格纸上平移简单的图形注意哪些?

  5.怎样把简单的图形顺时针或逆时针转90度?

  指出:

  1、对折后,折痕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2、长方形有2条,沿折痕画。

  3、正方形有3条,沿折痕画。

  4、在方格纸上平移简单的图形弄清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5、找准旋转的中心,旋转的方向和旋转的角度。

  (二)、巩固练习

  完成书第118页第21题

  小组讨论交流,指名回答

  学生弄清题意后独立完成,集体校对,说说如何思考的?

  四、评价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组交流,汇报

  五、作业设计

  完成相应的补充习题

  六、教后反思

【四年级数学教案倍数和因数】相关文章:

《倍数和因数》说课稿06-25

《倍数和因数》教案03-18

倍数和因数教案05-19

倍数和因数教学反思05-15

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07-13

《倍数和因数》教学反思04-11

《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01-31

《倍数和因数》教学反思04-11

《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10-19

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