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时间:2024-04-09 07:03:14 教案 我要投稿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

  2、认识乘号、因数、会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准备:

  小棒、练习本、题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星期天到了,小明和他的伙伴正在一起玩游戏呢,让我们来看看吧。这是什么地方呀?你最爱玩什么项目?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认识乘法建立概念

  1、出示插图数一数:摩天轮上共有几人

  2、分小组讨论一下:怎样数?怎样算?

  3、请分组汇报说说你们是怎样算的?

  板书:1)1+1+1+1+1+1+1+1+1+1+1+1+1+1+1+1+1+1+1+1=20有1+1+……+1+1=20几个1相加?

  20个1相加

  2)每个吊厢坐4人,一共有5个4相加,4+4+4+4+4+4=20还有别的算法吗?

  3)2+2+2+2+2+2+2+2+2+2=20

  10个2相加

  4)6+6+6+6+6+6=36

  6个6相加

  4、师小结:像上面算法来算,你觉得怎样?

  对呀,太麻烦了.为了更简便地表示像这种有很多个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计算方法

  板书:“乘法”

  5、同学来观察一下黑板上面的加法算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大家说得对,根据这些特点,我们把很多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简化,如在相同加数和这加数的个数间写上一个符号“×”,叫乘号。板书

  1)1+1+……+1+1=20×1或1×20

  2)4+4+4+4+4+4=5×4或4×5

  3)2+2+2+2+2+2+2+2+2+2=2×10或10×2

  4)6+6+6+6+6+6=6×6

  用乘号“×”表示运算的式子叫做乘法算式,读做20乘1,1乘20,5乘4,4乘5,2乘10,10乘2

  即:几个几相加写作:几×几

  读作:几乘几

  6、小组活动,集体评价乘法算式和乘号的写、读。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科书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这些情景中感受生活中大量相同加数求和的事例,从而感受乘法意义。

  三、尝试练习:

  刚才学习了写、读乘法算式,学到这里,你还想知道什么?

  1、看游乐园过山车上共有几人?

  加法算式:

  算式中有()个()相加

  乘法算式:或

  小火车上共有几人?

  加法算式:

  算式中有()个()相加

  乘法算式:或

  荡秋千共有几人?

  加法算式:

  算式中有()个()相加

  乘法算式:或

  2、书上的主题图。你们瞧,他们正用小棒在桌上摆着各种各样的图案呢,都有些什么图案呢?引导学生列出加法算式想一想要摆出这些漂亮的图案,分别要用多少根小棒呢?谁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方法算一算并写出算式

  学生板演:

  刚才拼图游戏中的4号同学摆的房子和树用了几根小棒?14+6这与其他算式有什不同?是呀,像这样只有出现相同数连加的时候,可以把加法算式简写成乘法算式,但加数不相同时就只能用加法算,不能用乘法算。

  [设计意图]利用正、反例子增强对概念的辨析,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3、归纳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乘法,具体学了些什么?

  [设计意图]对每个环节有针对性的小结,加深了对乘法的认识。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2.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

  3.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有条理地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属于初级阶段,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因此,要给学生提供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才能逐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展示了一个热闹欢快的游乐园的主题图,通过这一学生熟悉而又特别喜爱的场景,暗示出生活中有许多一组一组出现的数量,并且每一组的数量是相同的,这样设计使数学贴近了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拉近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教师还让学生充分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和动手操作的环节,理解和掌握乘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乘法的意义。

  突破方法:结合具体的事例,沟通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

  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

  突破方法: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探究等学习活动中领悟。

  教法与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法、引导探究式法。

  学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

  主题图、小棒、圆片。

  教学过程:

  一、新知铺垫

  (1)初步认识几个几相加

  ①(出示主题图1)

  一天,白兔和鸡一起来到绿油油的草地上,一边玩着,一边寻找食物。请仔细看图,白兔是几只几只在一起的.?鸡呢?

  (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小白兔是2只2只在一起的,鸡是3只3只在一起的。)

  ②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自由回答。

  ③谁能用算式表示白兔一共有几只?

  2+2+2=6(只)

  这里有几个2相加,得多少?(板书:3个2相加得6)

  ④谁能用算式表示鸡一共有多少只?

  3+3+3+3=12(只),

  这里又有几个3相加,得多少?(板书:4个3相加得12)

  ⑤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的加数,它们有什么特点?

  (同组小朋友先思考,再互相讨论)

  加数都相同。

  (2)?试一试

  一次摆2根小棒,摆5次。

  学生动手摆一摆。教师巡视。

  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怎样列式?得多少?(思考,学生回答)

  2+2+2+2+2=10

  5个2相加得10。

  二、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乘法

  ①创设情境,引入乘法。

  (出示主题图2)一张电脑桌上有2台电脑,4张电脑桌上一共有多少台电脑?

  你是怎么知道的?

  4个2相加。

  2+2+2+2=8

  ②如果再加入有4张桌子呢?8张桌子呢?

  请学生先思考,小组讨论,再把算式写在练习纸上。

  ③你们在列式时感觉怎么样?

  学生可能会说算式太长了,很麻烦。

  说明:有一种方法能解决这个问题,想学吗?

  (2)感知乘法。

  ①像4个2相加,还可以用乘法算。

  写作4×2=8或2×4=8

  ②介绍乘号、乘数、积的名称

  (板书4×2=8或2×4=8并在算式下边标注乘号、乘数、积)

  ③算式的读法

  4×2读作:4乘2;2×4读作2乘4.

  (3)反思乘法的意义

  思考:

  ①4个2相加中“2”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

  “2”表示相同的加数。

  “4”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

  ②4个2相加,是怎么样用乘法算的?

  4×2和2×4

  ③在这里,4×2和2×4这两个乘法算式都表示什么?

  4个2相加。

  (4)试一试

  出示小鸡图。学生先说一说图意,再列式。

  5个4相加。

  加法算式:4+4+4+4+4=20(只)

  乘法算式:4×5=20(只)??或5×4=20(只)

  (5)回顾刚才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三、知识巩固

  (1)“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题目)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

  你能用图在括号里填上数,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吗?

  学生填写,再集体订正。

  (2)“想想做做”第2题

  一起来玩一个摆圆片的游戏,按要下面求摆。

  每堆摆3个,摆4堆。

  学生摆完后,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每堆摆4个,摆3堆。

  学生摆完后,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再集体订正。

  (3)“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同桌互相读和说;每小组代表相互读和说。

  (4)“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收获?

【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教案:乘法的初步认识02-04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03-13

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05-12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01-17

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04-12

《乘法的初步认识》数学教学反思04-16

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04-12

《乘法的初步认识》数学教学反思04-16

小学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