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因数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找因数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找因数教案1
教学目标:
1、经历找两个数的公约数的过程,理解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的意义。
2、探索找两个数的公约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
基本教学过程:
一、创设活动情境,进行找因数活动:
1、用乘法算式的方式分别找12和18的因数
2、用集合的方式找出12和18的因数,分别填在各自的圈中。
3、同位交流找因数的`方法。
二、自主探索,总结找两个数的公约数的方法:
1、交流方法
2、激趣导思
①小组讨论:
两个集合相交的部分填那些因数?
②小组汇报:
③师总结:揭示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的概念。
这两个集合相交的部分填的这些因数就是12和18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就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④还有其他方法吗?
小组讨论:
小组汇报:
⑤总结找两个数公约数的方法
3、拓展引思:
①15和5014和3512和484和7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学生明确找两个数公约数的一般方法,并对找有特征数的最大公约数的特殊方法有所体验。
注意:教师出题时,数字不要太大,要注意把握难度要求。
②练一练,第42页第1题。第2题。第3题。
③第43页第4题:
让学生找出这几组数的公约数后,说说有什么发现?
④第43页第5题:
⑤数学探索:
三、总结。
教学反思:
找因数教案2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0~11页《找因数》 学情分析:
在四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了解一些因数和积的概念。学习本单元的前三个课时后,学生已基本建立因数、倍数、奇数和偶数的概念。这些为学生能顺利学习和掌握本课时的学习内容作好前期准备。
教材分析:
“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本课教材设计以“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做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始,让学生在理解“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的前提下开始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展开的。在此基础上,引导并指导学生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把自己的操作过程和思考的过程表达清楚。学生在思考“有几种拼法”时,一般会用乘法进行思考:几乘几等于12,然后再一对一对地找出1与12、2与6、3与4等12的因数。这一安排是借助“拼小正方形”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形象的排列特点,理解抽象地找因数的方法。在学生操作的基础上再组织学生交流,交流的重点是学生思考的'过程,体会用“想乘法算式”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有序思考”的方法,并逐步体会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最后,在设计找因数的练习题时,可以让学生独立尝试,反馈时注意学生能否有序思考。
教学目标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写出指定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3、经历探索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活动过程,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教具:投影、课件
学具:12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做拼图游戏吗?
用你们课前准备好的的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比一比,谁的拼法多?边摆边做好记录。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学生:用12个小正方形自由拼(画)长方形
(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问题的学生,搜集学生中出现的问题.)
师:刚才老师在观察同学们操作时,都有自己的拼法,下面把我们的学习成果交流一下,看看其他同学的成果,总结一下能拼出几种长方形?
2、引导学生合作交流中总结出找一个数的因数的基本方法。
指名学生汇报拼法,学生一边汇报,一边将所拼的图在黑板上进行演示。) 师:你能把这些摆法用算式写出来吗?
(学生独立写出算式并汇报)
依学生汇报板书:1×12=12 2×6=12 12×1=12 6×2=12 3×4=12 4×3=12
学生观察算式,找出因数一样的算式。引导学生说出能用3种方法表示,这三种方法是:1×12=12 2×6=12 3×4=12,并指明算式一样时选择其中一种说出来。
板书:12=1×12=2×6= 3×4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12的因数有哪几个?
(学生说出12的因数有:1、12 、2、6、3、4。)
师:拼长方形与找因数有什么关系呢?
(指名学生说一说)
师:根据刚才的操作交流,请同学们说一说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呢? (学生思考片刻后汇报,可以组内交流。)
引导学生说出:用乘法思路想,看哪两个数相乘得12,然后一对一对找出来。
3、引导得出“有序思考”的方法。
师:通过拼长方形的方法,我们知道了寻找因数的方法。那么找一个数的因数怎样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再自由发言。)
根据学生发言小结:
找一个数的因数,要用“有序思考”的方法,即用乘法依次一对一对地找,这样有顺序的给一个数找因数,好处就是不重复也不遗漏。
师:请同学们按顺序说出12的因数。(学生汇报)
板书:12的所有因数有:1、2、3、4、、6、12。
三、应用实践
基础练习
1、课本第9页试一试:分别找出9和15的全部因数。
学生独立思考分别找出9和15的因数;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是否注意“有序思考”。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指明按从小到大,一个一个有序地说,以免遗漏。
2、 学生独立在书中完成第9页的练一练的第1、2、3题。
(投影展示1、2、3题,让学生说一说,集体评价。)
变式练习
1、16的因数有:( )
36的因数有:( )
一个数的最最小的因数是( ),最大的因数是(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 )。
2、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17,这个数是( ),它的最小的因数是( ),17的因数是( ),一共有( )个。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17,这个数是( ),它( )最大的倍数,17的倍数的个数是( )。
拓展提高练习
把48个球装在盒子里,每个盒子装得同样多,有几种装法?每种装法各需要几个盒子?如果有37个球呢?
师:同学们能不能利用找因数的方法来解决装球问题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一下。
汇报:一共有几种装法呢?
思考:这种装球法与找因数有什么关系呢?
四、总结与评价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
学生汇报后师总结:同学们说得很好,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找因数的方法,并能利用找因数的方法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很多数学奥秘,就看我们能不能发现,并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
找因数教案3
复习目标:通过复习,能又快又准地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复习重点:又快又准的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2、现在,你知道了哪些有关公因数和公倍数的知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1、我们已经学会了好几种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又快又准)
下面我们就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24和36)。
2、谈话:有些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一眼就能看出,你想试一试吗?
找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8和16( ) [ ]27和9( )[ ]
13和39( ) [ ]51和17( )[ ]
问:你们为什么这么快就能找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16和1( )[ ] 5和7( )[ ]
11和8( )[ ]9和10( )[ ]
4、你能说出下面每个分数中分子与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吗?
14/21( ) 35/45 ( ) 22/33 ( ) 80/90 ( )
5、说一说每组分数中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3和4/7[ ] 3/5和9/10[ ] 5/9和5/6[ ] 7/8和11/12[ ]
2、a = 4b(a、b都是整数)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b。( )
5、如果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那么最小公倍数一定是它们的乘积。( )
谈话:我们学习数学,就是为了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现在老师带来了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大家想挑战吗?
1、长途汽车站每隔8分钟向a地发一辆车,每隔10分钟向b地发一辆车,这两趟车早上7:00同时发车,第二次同时发车是什么时候?
2、一篮鸡蛋,5个5个地数,6个6个地数,都少了2个,这篮鸡蛋至少多少个?
3、有一种长方形地砖,长6dm,宽4dm,至少取多少块才能拼成一个正方形?
4、有两根长分别是32cm和40cm的'木条,把它们锯成同样长的小段(每小段都是整厘米数),并没有剩余,每小段最长是多少?
问:读了这道题后,你认为哪些地方要引起大家注意?
5、把一块长20cm宽15cm的长方形红布,剪成边长是整厘米数且面积尽可能大的相等的正方形,一共可以剪多少个?
6、思考题:
李老师把25本练习本和15支铅笔,分别平均分给一个组的同学,结果练习本多了1本,铅笔少了1支,你知道这组最多有几个同学吗?
找因数教案4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8—9。
教学目标:
1、通过拼一拼的探索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全部因数的方法。
2、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这种方法,并能运用这种方法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教学重点:
目标1。
教学难点:
目标2。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一:拼一拼。
1、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中拼法?
2、在下面的方格内画一画。
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板书。
4、小结:1、2、3、4、6和12是12的全部因数。
活动二:试一试。
分别找出9和15的.全部因数。
你能试着找出9和15公共的因数吗?
你是怎样找的?
活动三:练一练。
1、填空。
24=124=2()=()()=()()
24的全部因数是:
小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2、看谁找得快。
9、18、2、4、7、6、1、3、21
18的全部因数:
21的全部因数:
既是18的因数,又是21的因数。这样的因数叫做公因数。
3、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使得它的面积是16平方米,边长是整厘米书数。
4、说一说下面的数各有几个因数。1、19、4、32、11。
5、48名学生排队,要求每行的人数相同,可以排成几行?有几种排法?如果有37名学生呢?
6、这道题要用什么数学知识来解决?
介绍48是合数,37是质数。
1、就这个问题请你进行思考。
2、自己试着独立画一画,看看你有几种画法,画完后与你的同学进行交流。
汇报交流自己的画法:
12=112 12=26 12=34
所以可以拼成三种长方形。
自己试着找一找,并说一说自己所用的方法。
自己试独立完成。
说说你找到的全部因数的方法。
请学生记录下来。
独立完成。
自己在书上画,然后找出16的全部因数。
先自己写一写,然后根据因数的个数给这几个数分分类。教师根据学生的分类进行介绍。
自己试解决48人的排队方法。37人的请思考。
48人排队和37人排队在方法的种类上有什么不同吗?
课后反思:
要把一个数的全部因数找全并不容易,为了避免学生找因数时,出现重复和遗漏,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一对一对地找,按照一定的顺序找,在第4题说一说下面的数各有几个因数中,通过根据因数的个数分类,渗透质数与合数的概念。
找因数教案5
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88—9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探索求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因数、倍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
2、使学生在认识因数和倍数以及探索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探索求一个数因数或倍数的方法。
师:想不想知道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多少个这样的小正方形?
师:想一想你能不能把这12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呢?
师:增加一点难度,用一道算式说明你的想法,让其他同学猜一猜你是怎么摆的,好吗?
生:一行摆1个,摆了12行;也可以一行摆12个,摆1行。
课件出示摆法。
师:把第一种摆法竖起来就和第二种摆法一样了,我们把这两种摆法算作一种摆法。(用课件舍去一种)
生:一行摆2个,摆了6行;也可以一行摆6个,摆2行。
生:一行摆3个,摆了4行;也可以一行摆4个,摆3行。
师:对,如果把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就只有这三种摆法,大家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三种摆法,更不要小看了这三种摆法下面的三道乘法算式,今天我们的新课就藏在这三道乘法算式里面。因数和倍数(板书课题)
2.教学“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师:我们以3×4=12为例,在数学上可以说3是12的因数,4也是12的因数,12是3的倍数,12也是4 的倍数。这里还有两道算式,同桌两个同学先互相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生1:12是12的因数,1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12是1的倍数。
师:说的多好啊!虽然有点像绕口令,但数学上确实是这样的。我们再一起说一遍。
生:2是12的因数,6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
师明确: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所说的因数和倍数都是指自然数,(0除外)。
师:通过刚才的练习,你有没有发现12的因数一共有哪些? (生边说老师边有序的用课件出示12的所有的因数。)
师:好了,刚才我们已经初步研究了因数和倍数,屏幕显示:试一试:你能从中选两个数,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因数和倍数?行不行?先自己试一试。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因数和倍数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三、教学寻找因数的方法。
1、找一个数的因数。
师:看来同学们对于因数和倍数已经掌握的不错了。不过刚才老师在听的时候发现一个奥秘,好几个数都是36的因数,你发现了吗?谁能在五个数中把哪些数是36的因数一口气说完?
师:说出几个36的因数并不难,关键是怎样找的'既有序又全面,有没有信心挑战一下?
1)、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同桌交流。
2)、把这个数的因数找全以后,把你的方法记录在下面。并总结你是怎样找的。
2、探索交流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找一名有代表性的作业板书在黑板上。
师生共同边说边有序的把36的所有的因数板书出来。 师:还有问题吗?
生:你们没有,老师有一个问题,你们为什么找到6就不再接着往下找了?
师、生共同总结找因数的方法。(一对一对有序的找,一直找到重复为止)。
3、巩固练习。
找出下面各数的因数。
4、寻找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主找一个数的因数,并总结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学生非常喜欢,而且也能够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
四、教学寻找倍数的方法。
1、找一个数的倍数。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找一个数的因数,那么你能像刚才一样有序的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倍数吗?
师:找一下3的倍数。30秒时间,把答案写在练习纸上。 ??
师:你太厉害了!你把语文上的知识都用上了,太真聪明了!难道不该再来点掌声吗?
课件出示3的倍数。
师:你能像总结一个数因数的特点一样,来总结一下一个数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吗?
学生总结: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设计意图】在探索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时,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去合作交流,并结合具体事例,让学生自己观察并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丰富了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在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在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中发展自我。
认识“完美数”。
师:(课件出示6的因数)在6的因数中还藏着另外一个秘密,(这是孩子们都瞪大眼睛在看,在听!)我们把6的因数中最大的一个去掉,剩下1、2、3,然后把它们再加起来又回到6本身,数学家给这样的数起了一个名字,叫“完美数”。依次出示第二个、第三个一直到第六个完美数。
小结:其实有关因数和倍数的秘密还有很多,它们在等待着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去研究、去探索。
【设计意图】丰富学生的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
教学反思:
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难点,如何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地找36的因数,对于刚刚对倍数因数有个感性认识的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这里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先让学生自己独立找36的因数,我巡视了一下三分之一的学生能有序的思考,多数学生写的算式不按一定的次序进行。接着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两个问题:用什么方法找36的因数,如何找不重复也不遗漏。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对自己刚才的方法进行反思,吸收同伴中好的方法,这时如果再给予有效的指导和总结就更好了。
找因数教案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1、从操作活动中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好处,会决定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潜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以及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
2、学会求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许多种关系,你们和爸爸(妈妈)的关系是……?
生:父子(父母、母子、母女)关系。
师:我和你们的关系是……?
生:师生关系。
师:对,我是你们的老师,你们是我的学生,我们的关系是师生关系。在数学中,数与数之间也存在着多种关系,这一节课,我们一齐探讨两数之间的因数与倍数关系。(板书课题:因数与倍数)
二、探究新知
(一)学习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各列一道乘法算式。
2、师:看你能不能读懂下面的算式?
出示:因为2×6=12
所以2是12的因数,6也是12的因数;
12是2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
3、师:你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说说另一道算式?
(指名生说一说)
4、师:你有没有明白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了?
那你还能找出12的其他因数吗?
(二)、学习求一个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
A、找因数:
1、出示例1:18的因数有哪几个?
从12的因数能够看得出,一个数的因数还不止一个,那我们一齐找找看18的因数有哪些?
学生尝试完成:汇报
(18的因数有:1,2,3,6,9,18)
师:说说看你是怎样找的.?(生:用整除的方法,18÷1=18,18÷2=9,18÷3=6,18÷4=…;用乘法一对一对找,如1×18=18,2×9=18…)
师:18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我们在写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
2、用这样的方法,请你再找一找36的因数有那些?
汇报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
师:你是怎样找的?
举错例(1,2,3,4,6,6,9,12,18,36)
师:这样写能够吗?为什么?(不能够,因为重复的因数只要写一个就能够了,所以不需要写两个6)
仔细看看,36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
看来,任何一个数的因数,最小的必须是,而最大的必须是()。
3、你还想找哪个数的因数?(18、5、42……)请你选取其中的一个在自练本上写一写,然后汇报。
4、其实写一个数的因数除了这样写以外,还能够用集合表示。
小结:我们找了这么多数的因数,你觉得怎样找才不容易漏掉?
从最小的自然数1找起,也就是从最小的因数找起,一向找到它的本身,找的过程中一对一对找,写的时候从小到大写。
B、找倍数:
1、我们一齐找到了18的因数,那2的倍数你能找出来吗?
汇报:2、4、6、8、10、16、……
师:为什么找不完
你是怎样找到这些倍数的(生:只要用2去乘1、乘2、乘3、乘4、…)那么2的倍数最小是几最大的你能找到吗
2、让学生完成做一做1、2小题:找3和5的倍数。
汇报3的倍数有:3,6,9,12
改写成:3的倍数有:3,6,9,12,……
你是怎样找的?(用3分别乘以1,2,3,……倍)
5的倍数有:5,10,15,20,……
师:表示一个数的倍数状况,除了用这种文字叙述的方法外,还能够用集合来表示
2的倍数3的倍数5的倍数
师:我们明白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那么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怎样样的呢?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三、课堂小结
我们一齐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因数与倍数
因数与倍数指的是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教学反思:
教材上,探究因数这部分的例题比较少,只有一个:找18的因数。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我进行了重组教材,先让学生根据乘法算式“一对对”地找出15的因数,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探究18的因数。透过“质疑”:有什么办法能保证既找全又不遗漏呢?让学生思考并发现:按照必须的顺序一对对的找因数,能既找全又不遗漏。进而又借助体态语言——打手势,让学生说出30和36的因数,到达了巩固练习的目的。又明确了像36当两个因数相等时,只写其中的一个6。这样设计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贴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找因数教案7
一、学习目标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序思考的能力。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3. 在探索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内容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乘法算式中对乘数已经有比较熟练的理解,学习因数可以在乘法算式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过程
(一)创境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做拼图的游戏吗?(学生回答)
师:这节课我们就通过拼图来学习一个新知识。
(设计意图:拼图游戏学生很喜欢,创设拼图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的欲望。)
(二)探索新知。(课件)
1. 师:请拿出准备好的正方形,在你们的小组里用你们准备的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也可以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拼摆或涂画的方式独立操作,边摆边做好记录。然后,把你拼摆的过程和你的'伙伴说说。
2. 班内展示交流。(请学生演示自己摆的成果)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了解事物的特征,明确正方形的个数与因数的关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到了大量的学习资源,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更加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他们在相互的探讨中,使问题得到解决。)
3. 师:你能把这些摆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1×12=12 2×6=12 12×1=12 6×2=12 3×4=12 4×3=12 )
4.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哪两道算式的因数一样? 12的因数有哪些呢? 请学生按顺序说出来。(1、2、3、4、6、12。)
(设计意图:学生观察算式,发现找因数的方法和写乘法算式有一定的关系,体会了“想乘法算式”找因数的方法,为下面的思考找因数的方法奠定了基础。)
5. 思考问题:
(1)怎么样找出一个数的全部因数?
(2)有什么方法可以将全部因数找齐,一个都不漏?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学生想到的方法可能是:从小到大找;一对一对找
6. 找出9的全部因数
(1)试一试,看谁能挑战成功。(学生独立找9的因数)
(2)交流找的方法。
板书:9的因数有:1、3、9
观察9的全部因数,你有什么发现吗?(9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是9,??)
7. 试一试:你能找出15的全部因数吗?找完后交流,说一说15最大的因数是多少,最小的呢?
(设计意图:教给学生找因数的方法,引导学生关注“有序思考”的方法,进行了学习方法的指导。)
8. 小结:找一个数的因数,可以用乘法依次一对一对的找。这样有顺序的给一个倍数找因数,好处就是不重复、不漏找。
(三)练习深化。
1. 师: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找因数的方法,现在看看谁找得快,请同学们把课本第9页的1、2题做出来。
学生独立完成。
投影展示一名学生1、2题的结果,让学生说一说,集体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练一练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的理解和运用,并具有一定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2. 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用拼长方形找因数的方法,现在能不能在小方格中画出长方形找因数呢?请把第3题做出来。
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让1名学生到黑板上的小方格中画,并把因数找出来。
学生做完后,看看到黑板上做题的同学做得对不对,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练一练活动,利用数形结合进一步体会找因数的方法。)
3. 投影:48名学生排队,要求每行的人数相同,可以排成几行?
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一下。
班内交流:(每行8人可以排成6行,也可以每行6人排成8行。每行12人可以排成4行,也可以每行4人排成12行。每行24人可以排成2行,也可以每行2人排成24行。每行48人可以排成1行,每行1人排成48行。还有一种,每行16人可以排成3行,也可以每行3人排成16行。)
思考:同学们想一想,这种排队法与找因数有什么关系呢?(教师对学生及时提出表扬: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利用找因数的方法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
(设计意图: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找因数的方法。)
4. 游戏:好朋友互报学号,分别找出对方学号数的全部因数,比比谁能有对有快!
(四)当堂检测。
1、找一找,填一填。
1 2 4 7 8 12 16 24 32
24的全部因数 32的全部因数 既是24的因数也是32的因数
2、说一说下面的数各有几个因数。
()个( )个()个 ()个 ( )个 ( )个
(设计意图:当堂检测,了解目标达成情况。)
(五)总结与评价。
这节课你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了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让学生体会到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培养了有条理思考的习惯。找因数的方法一般是按乘法算式来找的,可是在找的过程中容易漏掉几个,所以必须强调要有序思考。
找因数教案8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标实验教科书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P109――P1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初步理解因数和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依据因数和倍数的含义以及已有乘除法知识,通过尝试、交流等活动,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情感与态度:使学生在认识因数和倍数以及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
1、操作:用这12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每排摆几个,摆了几排,摆完后在练习本上写出乘法算式。
师:刚才通过摆不同的长方形,我们得到了3道不同的乘法算式,别小看这3个算式,其实在这里面有许多数学奥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数学的新奥秘。
师指3×4=12 说:因为3×4=12,所以我们就说3是12的因数(板书:因数),4是12的因数;12是3的倍数(板书:倍数);12是4的倍数。
小结:是呀,我们不能直接说谁是因数,谁是倍数,而要清楚的表达出来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看来,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板书:和)。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一般不讨论0。
1、师:看黑板上的3个算式,你能找到12的所有的因数吗?(学生齐说。)
问:如果没有算式,你能找出24所有的因数吗?先想想怎样找?然后写在练习本上。
师讲解:想知道老师是怎么找的吗?(师边讲解边一对一对的板书24的因数)24的因数有:1,2,3,4,6,8,12,24
小结:其实老师就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一对一对找的,这样就能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了。看来,有序的思考问题对我们的帮助确实很大。
问:仔细观察这几个数的因数,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找3的`倍数,写在练习本上。
指名说。
师: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3依次去乘1、2、3、4……,乘得的积就是3的倍数。
找出5的倍数,写在练习本上。
师小结: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
8的倍数有哪些?48的因数又有哪些?
学生填一填,集体订正。
师:6的因数有(1,2,3,6),把前三个因数相加,你会发现什么?(1+2+3=6)
找因数教案9
教学内容:
课本 P79~81 例 1、例 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初步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初步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师生共同探讨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和集合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初步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初步了解算理。
教学难点:
了解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计算原理。
教学用具: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导语:一年一度的运动会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五年级的同学们想用队列表演来展现五年级同学们的风采。可是在训练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问题:两个排的学生人数不一样,一排有 16 人,二排有 12 人,如果两排的学生单独列队,各自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列队方法?怎样确定?
2.叙述:同学们学以致用的能力还真是很强,知道会用因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就继续来研究有关因数的问题。(板书题目:因数)出示视频4小明家装修客厅铺地砖的视频短片
[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索新知
1.出示动画8用正方形摆长方形的动画,请同学们帮帮忙,试着设计一下。
2.探究方法。
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
(1)说一说你是怎样安排的?
(2)为什么找 16 和 12 公有的因数就可以?出示动画9、找16和12公因数的动画
4.思考:像 1、2、4 这样,既是 16 的因数,又是 12 的因数,这样的`数你能给它们起个名字吗?其中最大的数是谁?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
过渡语:今天我们就重点来研究最大公因数。
5.想一想:前一段我们已经学过了因数,今天又认识了公因数,你能谈谈它们两者的区别吗?
6.说一说:最大公因数和公因数有什么关系呢?
7.试一试:你能找到 18 和 24 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吗?
8.练习:口答最大公因数。
4 和6 24和8 5和7 6和11
问:你是怎样答出的?能说一说过程吗?
9.除了找因数,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外,还有没有其他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呢?
分解质因数法。
10.练习:求 24 和 36 的最大公因数(用喜欢的方法求)。
[在学生经历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初步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的过程中, 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
1.选两个数求最大公因数
12 和 18
99 和 132
24 和 30
39 和 65
2.找最大公因数。
(1)A=2×2×5×7
B=2×3×7
(A,B)=?
(2)甲数=A×B×C
乙数=D×E×F
(甲数,乙数)=?
3.反馈练习。
(1)直接写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27、9)(17、51)(13、39)((3、8)
(13、11)(15、16)(4、6)(6、8)
(8、24)(15、30)(16、48)(5、11)
(11、12)(13、17)
(2)填空。
小于10的最大偶数与最小合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
小于10的最大奇数与奇数中最小的质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
最小的质数与最小的合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
自然数中最小的两个质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
小于10的最大两个合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
甲数在20至30之间,乙数在30至40之间,甲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2,甲数是( ),乙数是( )。
四、全课总结
你对今天的课有什么评价?谈谈你的感想好吗?
板书设计:
最大公因数
16 的因数:1,2,4,8,16
12 的因数:1,2,3,4,6,12
16=2 × 2 × 2 ×2 18= 2 ×3×3
12=2 × 2 × 3 24= 2 ×2×2×3
(16,12)=2 × 2=4 (18,24)=2×3=6
找因数教案10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课堂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1——100的自然数)的因数的方法。
2、能找出某个自然数(1——100)的所有因数。
3、经历探索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活动,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难点:找出一个数所有的'因数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12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形纸板
教学流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三、应用拓展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喜欢做拼图游戏吗?请你们拿出准备好的12个小正方形拼一拼,看谁拼的长方形种类多。
活动一:合作探究(学生用12个小正方形自由拼长方形,教师巡视)
师:下面,我们一起交流一下,你们拼了几种长方形?(教师引导学生将各种摆法用算式表示出来)用多媒体展示拼的各种不同结果。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12的因数有哪些?
问:拼长方形与找因数有什么关系?学生交流回答,体会用“乘法算式”找一个因数的方法。
活动二:用于尝试师:同学们用刚才学的方法,能否分别找出9和15的因数呢?
问:怎样写才能不重复、不遗漏?
活动三:比本领
师: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找因数的方法,现在看看谁找得快,请同学们做课本第9页练一练第1题(投影展示,让学生回答)
活动四:画一画,找一找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用拼长方形的方法找因数,现在能不能通过在小方格纸中画长方形来找因数呢?请做第9页的第3题活动五:解决实际问题(投影:48名学生排队,要求每行人数相等,可以排成几行?)
师:能不能利用找因数的方法来解决排队问题呢?(先独立思考,然后同桌同学交流)(投影:同学要去长方形的空地上植树,学校一共运来64棵树苗,怎样栽树苗才能既合理又美观?)
学生讨论,回答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学生交流回答
以游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动手能力。
“做中学”,引出找因数的方法
及时练习,并使学生体会用“有序思考”的方法找因数
巩固所学知识参与数学活动,提高数学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性提高学生分析和判断能力,感受数学思考的合理性反思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德育渗透内容。
找因数教案11
教学目标: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教学重点:会找一个数的因数。
教学难点:提高有序思考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做拼图的游戏吗?
请拿出准备好的正方形,在你们的小组里用你们准备的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
也可以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拼摆或涂画的方式独立操作,边摆边做好记录. 然后,把你拼摆的过程和你的伙伴说说。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学生:用12个小正方形自由拼(画)长方形
(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问题的学生,搜集学生中出现的问题.)
师:刚才老师在观察同学们学习时,发现了很多同学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下面,把我们的学习成果在小组里交流一下,看看其他同学的学习成果,总结一下能拼出几种长方形?参与小组活动,指导学生总结学法.
师:你是怎样拼的,说说好吗?
学生代表一边汇报,一边将所拼的图在黑板上进行演示
注意让学生指图说明。
2、思考:请同学们在合作交流中总结出找一个数的因数的基本方法。 (或者用乘法思路想:哪两个数相乘得12?然后一对一对找出来 。) 全班交流
师:我发现同学们真的很聪明,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
(每个小组由一名代表在全班汇报思考的过程,再次体会“想乘法算式”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同学们用12个小正方形摆出了各种各样的.长方形,你能用算式表示出你一
共摆了多少个吗?
学生回答,老师同时板演:
师:看得出来,同学们很用心思考,现在请同学们观察一下黑板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吗?这6个算式最少能用几种算式表示出来?
(3种,算式一样的可选择其中的一种说出来。)
及时板书:1×12=12 2×6=12 3×4=12
或:12=1×12=2×6= 3×4
师:由黑板上整理出的算式可见,12的因数有哪些呢?
(1、12 、2、6、3、4)
引导思考:找一个数的因数怎样做到即不重复又不遗漏呢?
(通过以上的拼、画、小组交流,学生已经有所发现。)
学生的答案:
(1)我发现积是12的乘法算式中,它们的因数都是12的因数。
(2)我发现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一对对的找12的因数。
师:谁能按顺序说出来?
(1、2、3、4、6、12)
3、小结:找一个数的因数,可以用乘法依次一对一对的找。这样有顺序的给一个倍数找因数,好处就是不重复、不漏找。
三、巩固练习
1、独立完成第38页“练一练”第1题,注意关注学生是否注意有序思考。
2、师: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找因数的方法,现在看看谁找得快,请同学们做课本第38页的练一练的第2题。
四、总结与评价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用学到的方法我们都可以做些什么?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上下来以后我感想很多,感触也很深。回顾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我认为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我只有不断地进行反思,才能不断地完善教学思路,才能更好达到教学目标。下面我就说说我对本课在教学设计上的一些想法和反思。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找一个数的因数,在学生已掌握了因数、倍数的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对学生而言,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难度并不算大,因此教学例题“找出12的因数”时,我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拼长方形,让学生们直接感知两个自然数的积等于12的几种情况,使他们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会结合自己对因数概念的理解,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运用意识),然后在交流中不难发现可用乘法或除法来求一个数的因数(列出积是12的乘法算式或列出被除数是12的除法算式)。在这个学习活动环节中,我留给了学生较充分的思维活动的空间,有了自由活动的空间,才会有思维创造的火花,才能体现教育活动的终极目标。特别是用除法找因数的学生,正是因为他们意识到了因数与倍数之间的整除关系的本质,才会想到用除法来解决问题。
学生在找一个数的因数时最常犯的错误就是漏找,重复。学生怎样按一定顺序找全因数这也正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所以在学生交流汇报时,我结合学生所叙思维过程进行对比,引导并形成有条理的板书,这样的板书帮助学生有序的思考,形成明晰的解题思路的作用。书写格式这一细节的教学,既避免了教师罗嗦的讲解,又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我相信像这样润物无声的细节,无论于学生、于课堂都是有利无弊的
新课标实施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探究、研究和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认真反思、独立思考、交流探讨,学习研究,与学生平等对话,在实践和探索中不断前进。
找因数教案12
教学内容:
课本9~10页上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全部因数的方法。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写出指定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3、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这种方法,并能运用这种方法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教学重点:
学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写出指定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教具准备:
课件、12个同样的小正方形纸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教师:这一节课,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去找一种数,找什么数呢?是找因数。
板书课题:找因数。
教师:你知道什么是因数?
二、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活动一:拼一拼
1、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中拼法?
2、在下面的方格内画一画。
(自己试着独立画一画,看看你有几种画法,画完后与你的同学进行交流。)
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板书。
汇报交流自己的画法
12=112 12=26 12=34
所以可以拼成三种长方形。
4、小结:1、2、3、4、6和12是12的全部因数。
活动二
试一试
1、采蘑菇的小姑娘,她采了6个蘑菇,这6个蘑菇可以怎么样摆放?找出6的因数。
2、小姑娘昨天采了21个,今天采了30个,你能找出21和30 的.因数吗?
(自己试着找一找,并说一说自己所用的方法。)
3、你能试着找出21和30公共的因数吗?你是怎样找的?
三、巩固练习(练一练)
1、小狗吃骨头,看看每只小狗该吃哪块骨头?
2、试着找一找32的所有因数。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找的?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指名学生说一说,教师归纳。
五、作业。
1、练一练第1、2、5题
2、优化作业
找因数教案13
1、电脑显示:小红家卫生间是长方形,如右图,小红爸爸准备装修卫生间,要在地面上铺正方形地面砖,要选边长为几分米(整数)的地面砖,才能不用锯分就能整齐地铺满地面砖呢?
学生说出:我用边长3分米的正方形地面砖铺,每行6块,铺4行,也正好。
让学生说出:还可以用边长6分米的正方形铺地,每行3块,铺2行。
小红爸爸要铺得快一点,那一种铺法最好?
[设计意图:课始,创设生活情境,将学生有然地带入求知的情境中去,通过设疑,让学生从这些生活情境中提出问题。创设这样的情境,一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二是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既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同时又为后面解决问题提供了学习的目标。]
师:那我还要问一问,你们是怎么想出可以用边长是1、2、3、6分米的正方形地面砖铺呢?
师:我们可以把这4个数叫做18和12的公因数,最大的一个是几?
由此引出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更应注意学生的“发现“意识,引导学生参与探讨知识的形成过程,尽可能挖掘学生潜能,能让学生通过努力,自己解决问题,形成概念。]
让小组代表逐一汇报:
方法1:8的因数:1、2、4、8 ; 12的因数:1、2、3、4、6、12
[设计意图: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在教学中,在引导学生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利用观察、发现、设问步步深入地引导学生逼近结论、求索方法。通过说思考过程、师生讨论,让学生的推理才能得以充分发挥,真正驾驭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的自主探索发现、创新增添活力。]
找因数教案14
教学内容:教材P/55—56页例1、例2、例3,完成“练一练”及P/58页练习十第1—5题。
教学要求:
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互质数的意义。掌握特殊的两数最大公因数的求法。
2过程与方法:利用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建立概念的表象。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三种情况下求两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特殊的两数最大公因数的求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请你回忆并说说有关约数的知识。
二、教学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例1
(2)学生自己尝试完成。一人板演。
12的约数有:1、2、3、4、6、12
30的约数有:1、2、3、5、6、10、15、30
12和30的公因数有:1、2、3、6
其中最大的一个约数是:6
(3)教师用集合图表示:
12的约数30的约数
(4)请你做一回数学家,给上述12和30公有的约数及其最大的约数起一个名称。
板书;公因数最大公因数
(5)完成P/56练一练第1题。
2、教学例2。
(1)出示例2
(2)用上面学到的方法尝试。
(3)交流。
(4)把P/55的图填完整。
(5)观察、思考:你有没有发现2和3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有什么特别?
(公因数只有1,最大公因数也是1)
到书上找一找看,象这样的两个数,叫做什么数?
你能再举一些这样的数吗?找一找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6)你发现了没有,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几?
3、教学例3。
(1)出示例7
(2)自己完成。
(3)看一看,想一想:6和12的最大公因数与6和12有什么关系?什么样的.两个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才是比较小的那个数?
(4)请你举例验证。
(5)得出结论:如果较小的那个数是较大的那个数的约数,那么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较小的那个数。
4、完成P/56“练一练”第2题。
三、课内作业。P/58练习十第1、2、3、4、5
四、课内。
五、课外作业。
求出P58练习十第2、3题中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找因数教案15
一、 教学目标
1、 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
2、 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二、 重点难点
找因数的方法。
三、 教学过程
(一) 游戏引入新课
1、
①、用12
②、再与其他同学交流。
2、
1×12 12=3×4
=2×6 12=4×3
12=6×2 12=12×1
312的因数。
4、 总结:
①12的全部因数有:1、2、3、4、6、12。
②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5、 练习:用同样的方法,分别找出9和15的全部因数。
(二) 练习巩固,加深理解
无纸化备课教学设计
1、 练一练。1、填空。
2、 第2题:让学生自己找一找18的因数和21的因数,并用不同
的符号作好记号,然后让学生说说找因数的方法。最后,说说哪几个数既是18的因数、又是21的因数。
3、 第3题:利用数形结合,进一步体会找因数的方法。
4、 第5题:可以引导学生用找因数的方法进48=1×48=2×24=3×16=4×12=6×8,48有1010种装法,如每行12人,排4行;每行437只有2个因数,只有两种装法。
(三) 总结
四、 板书设计
找因数
1×12 12=3×4
=2×6 12=4×3
12=6×2 12=12×1
12的全部因数有:1、2、3、4、6、12。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初步掌握了找因数的方法。但在具体实施时很难正确得出结果,即使得出了结果,书写不规范。比如:48=3×16=6×8=1×48=4×12=2×24。48的全部因数有:1、48、2、24、3、4、6、8、12、16。不是按照一定的顺序书写的;找因数的时候不准确。在经后的练习中应及时纠正。
【找因数教案】相关文章:
找因数教学设计05-25
最新找最大公因数教案范文05-17
找最大公因数优质课教案05-16
《找因数》教学设计(精选10篇)10-09
找最大公因数的教学反思03-03
《找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03-22
找因数数学教学反思(精选7篇)11-02
找最大公因数评课稿11-12
因数与倍数二教案02-24
《倍数和因数》教案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