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教学过程和反思

时间:2021-06-12 18:17:13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数学课教学过程和反思

  教学目标:

数学课教学过程和反思

  1、 知识目标:在问题情境中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

  2、智能目标:在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的过程中,体会“化未知为已知”(即“转化”)的数学思想。 3、 情感目标:积极参与探索过程,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明确所学知识的实际意义。教学重点:掌握通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要通分”。

  教学流程:创设问题情境:

  1、三名同学带头饰出场(头饰上分别出示2/5、2/4和3/4),“请同学们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给他们排队,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方法1: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因此3/4 〉2/4。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2/5在2/4的后面,所以3/4>2/4>2/5。

  方法2:2/4就是一半,2/5比一半小,3/4比一半大,所以3/4>2/4>2/5。

  (戴头饰的学生按从大到小排队)

  2、又一生带5/8头饰出场,“他应该排在哪里?你是怎样比较的?”

  提示:⑴ 5/8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分了多少份,取了多少份?“取的份数”比“分的份数”的一半还多,说明它应该大于2/4,那么5/8与3/4谁大呢?你是怎样比较的?(学生动手实践)师:这几天我们学习了分数,现在请同学们每人写一个自己喜欢的分数。生汇报。师:我把刚才两个同学说的分数写了下来(3/4,5/6),请你们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特点?同桌可以自由讨论。

  生1:我觉得这两个分数都是真分数,都比1小。

  生2:我觉得这两个分数都是最简分数。

  生3:我还发现他们的分母都比分子多1。

  生4:我发现这两个分数的分母不同(有同学知道说:这叫异分母分数。)

  生5:我发现3/4到5/6,分子、分母是有规律的,3+2=5,4+2=6(大家很惊奇,这个规律不容易发现哦。)

  师:看来,这两个分数很有特点,他们分子、分母各不相同,如果老师想知道它们的大小,你准备怎么比?你能想出几种方法?请大家继续讨论。(老师已经在课前已发了两张白纸,你也可以动手操作)

  学生同桌学习,很认真。但是争论声音很大。

  师:请大家交流各自的方法,可以上台演示。

  生1:我们是通过在白纸上画线段,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和比较的。学生出示了自己用水彩笔画的线段图,大家明显地看到3/5/6。( 这个办法不错。)

  生2:我是想:我们已经学过了同分母分数的比较,现在他们的分母不同,我就想出办法使他们的分母变成相同的。我把3/4---化成9/12,5/6---化成10/12,因为9/12 < 10/12,就容易得到3/4< 5/6 。

  师问:你怎么想到用12 作分母的?

  生2:我想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12,所以用12作他们的分母。

  师:同学们对他的发言鼓掌。

  生3:我的想法刚好与他相反,我是把它们的分子化成相同的。3/4化成15/20,5/6---化成15/18,因为15/20<15/18,就容易得到3/4< 5/6 。(大家一致同意:这样做也有道理) 生4:我们两个是通过举例比较的:我班共有48人,其中的3/4就是36人,而5/6就是40人,显然36<40,所以3/4< 5/6。

  生5:我们剪了两个相同的圆,表示出其中的3/4和5/6,通过重叠,得到了3/4< 5/6。 生6:我们也是从刚才的数轴上得到启发的,我们看到3/4比1/2多1/4,而5/6比比1/2多1/3,因为1/4< 1/3,所以3/4< 5/6。

  生7:我们也是画的数轴,但是我们把3/4中的每个1/4平均分成了3份,而5/6中的每个1/6平均分成了2份,这样就很容易看到3/4=9/12,5/6=10/12,因为9/12<10/12,所以3/4< 5/6。(哦,他忽然想起了什么,我与第2个同学的方法有点相似。)

  还有吗?学生争论不休,课堂里很是热闹。

  ……

  师:我很高兴看到大家想出的各种方法,这些方法都能比较出3/4与 5/6的大小,但

  是在实际的学习中,如果我们的身边没有了白纸,没有了圆片,也不允许我们画图,那我们怎么样来比较呢,你觉得哪些方法比较可行呢?

  学生一致认为第二种、第三种方法。

  刚才这个题目就是书上的例3。现在请大家看看书,书上是怎么说的?从书本上你又获得了哪些信息?

  在此基础上引出通分的概念。

  四、迁移应用,强化新知

  1、把下面每组分数通分:

  看来同学们都掌握了通分的方法,那我们来做一做吧。[实物投影例题,学生独立完成]

  同桌互相说一说是怎么做的。 [实物投影集体订正]

  2、练习:比较分数的大小。

  3、快乐园:甲、乙、丙三个小朋友百米赛跑,甲用了 分钟,乙用了 分钟,丙用了 分钟,他们三个谁跑得最快?

  [此题先出示两个人的提问两个人谁跑得快,再出示三个人的提问三个谁跑得最快]

  教学反思

  现代数学教学理论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本身,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以及这个过程的分析。通分的方法其实不难,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通分,一般采用什么方法?所以这节课的设计,我注重给孩子创设一个争论辩解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大胆猜测,大胆设想,在交流合作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纳,这样的教学真正发挥了教学的民主性,效果很好。所以我想:如果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注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当学生的思维受阻时,教师适时点拨,当学生的思维遇卡时,教师巧妙催化,

  这样会使学生在题中数量间自由地顺逆回环,导致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形成,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节课我通过引导学生运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等方式在获得问题答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学生们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反思等方式获得了对通分意义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运用这种教学方式,最大收益不于问题解决本身,而在于发现了隐含于问题背后的各种关系和科学知识,形成了对某些侧面的更深理解,以及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水平,提高了自学习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我并没有完成教学设计的内容,但是在讨论着用什么样的数作公分母时学生获得了对用最小公倍数作公母好处的体验。在教学中学生充分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说:用最小公倍数作公母好因为计算简便,有的学生说用两个分母相乘的积作公分母因为这样不容易找错公分母,有的学生说用分母的公倍数作公

  分母……看着学生在这节课中的表现我心里笑开了,因为学生已真正投入到对数学神秘王国的探索中。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还得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设计的这个情境让学生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学生想出了许多办法,其中有我这节课要讲的通分母,为了让学生能进入通过的学习,我硬把学生拉回了通分母的方法,这样在学生的脑子里就会想:为什么一定要学习通分母而要通分子呢?在这里是否可以设计一个情境地,使学生体验到通分母的优点,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若用加减法引入,是否又提高了要求呢?

【数学课教学过程和反思】相关文章:

炊烟教学过程和反思08-29

教学反思的过程07-04

数学课《因数和倍数》的教学反思07-04

数学课几和第几教学反思11-20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数学课后教学反思06-10

数学课《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07-06

数学课教学反思06-29

数学课后教学反思12-28

数学课教学的反思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