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的秘密的教学反思

时间:2021-06-13 13:52:16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共同的秘密的教学反思

  有一种承诺可以抵达永远,而用爱心塑造的承诺,穿越尘世间最昂贵的时光,12个共同的秘密其实只有一个秘密:爱可以永恒。

共同的秘密的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描述的就是这样一个爱的故事,讲了一个矿工因矿难去世,矿工们在队长的带领下长期帮助去世矿工的家属,约定每天到去世矿工妻子的馄饨摊上去吃一碗馄饨,帮助这对母子维持生计。当我合上书本,心也被这十二颗金灿灿的爱心所感动,所震撼!这十二颗爱心让这位早年丧夫的妻子维持生活,让丧父的孩子得以成长,让身边的每一个有爱心的人闻之感动,为之泪下。

  这时我不由想起曾经听过的另外一个故事:一位老人的儿子参了军,在一场洪水中为了救人而牺牲了。儿子所在连队的队长为了不让这位老人伤心,让每一个队员每个月轮流为老人写一封信。老人眼睛看不见,叫邻居读给她听。每次邻居读完,都感动得跑出去痛哭,因为他们知道老人的儿子早已离去了。这个故事中的老人儿子所在连队的队员们不也有一颗颗金灿灿的爱心吗?

  课文中所描述的情形与学生实际生活有距离,这给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感悟文章的.中心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这些会影响整堂课气氛的渲染,会造成学生对文章感悟理解不够,更难感受这人间真挚的情感。为了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课堂中我出示一幅幅矿工遭遇矿难事故的画面,出示一幅幅家属们悲痛欲绝的画面,通过我的叙述,将学生带入矿工们生活的环境,感受他们生活的贫困、艰难……又将最让人感动的场面从全文中提炼出来,通过对关键词句的理解、品读,让学生感受到矿工队长在弥留之际仍然想着要去帮助自己的兄弟,让学生在读队长说的话深受感动。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常常是一系列积极思维的开端;问题,往往是发明创造的起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质疑能力,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这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孜孜以求的最佳的教学境界。可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发现学生往往不知如何质疑,有的学生甚至认为课文一看就懂,没什么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质疑的指导,让他们学会质疑,形成能力。

  借助找中心句来质疑——上课伊始,我检查学生预习“读过课文,你们知道这个共同的秘密是什么吗?”学生纷纷举手交流他们找到的答案,那就是矿工队长在弥留之际告诉妻子:“我死之后,你一定要接替我每天去吃一碗馄饨。这是我们12个兄弟的约定,自己的兄弟死了,他的老婆孩子,咱们不帮谁帮。”这是文章的点睛之笔,队长的临终遗言感人至深,只要让学生从这些话中找到“疑点”,因势利导,在释疑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不仅对理解课文有利,还可以达到道德、审美、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教师教会学生善于捕捉教材内容的“关键点”,使他们做到自疑、自悟、自解、自得。针对队长的话进行质疑,二班学生真不愧是一群思维活跃的孩子,感性而又不失理性的他们在思考之后纷纷举手发问“既然是做好事,为什么不能告诉别人?为什么这个秘密要到临死前才说出来?为什么这个秘密要那么多人一起信守?……”这样的问题无疑是高质量的,对于整篇课文的理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抓住矛盾处质疑——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课文前后有矛盾的地方告诉他们这些地方往往正是质疑的关键,从矛盾中发现问题,是质疑的最直接和最实用的方法。例如,当读到矿工队长找到了去世矿工的妻子并告诉她说矿工们都不爱吃矿上食堂做的早饭,建议她在矿上支个摊,卖些早点,一定可以维持生计。我问学生:“读到这里,你心中又产生了什么疑问呢?”学生质疑:矿工队长为什么那么肯定地说她一定可以维持生计?为什么要那么多人帮她?然后引导学生想象矿工遇难后,队长让矿工的妻子摆一个馄饨摊,队长会对别的矿工说些什么?由于合理地引导,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不仅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而且学生通过发现矛盾学会了一种提问的方法,达到了知识和能力的双丰收。

  课堂教学总离不开这三要素。怎样能使教师、学生通过文本,实现三者之共鸣,这是很重要的。教师角色的转换就是把教师融入教学之中,教师要用学生的心去看自己的教学,要换位思考;教师要融入文本之中,用心去感受文本的真实内涵,要和文本的本质合一;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是组织者、指导者、引领者,是使课堂更加充满活力的催化剂。教师所做的一切完全为了学生,没有学生全然的投入,老师的努力又会有何意义?所以教师通过预设的、随机的、悠然生发的主导作用,来体现学生的学习主题地位。

【共同的秘密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共同的秘密》教学反思10-13

《共同的秘密》的教学设计3篇06-23

共同的秘密教案11-11

《共同的家》教学反思07-29

《共同的家》的教学反思06-23

共同的家教学反思07-04

关于《共同的家》的教学反思06-22

《动物的共同特点》教学反思07-04

植物的共同特点教学反思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