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七年级数学上册《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的教学反思
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如何把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数学上册《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的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数学上册《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的教学反思 1
这节课的主要内容为同类项、以及如何合并同类项。这节课的内容不是太复杂,但其中有些比较容易出错的地方比较多,尤其在合并同类项这一部分,所以我准备了大量大量的练习,但多没有时间做。虽然课前我做了精心准备,但效果很一般,出乎我的意料。现将这节课的不足反思如下:
1、备课不充分。不论是备教材还是备学生都准备不足,把学生的.能力估计过高,所以当学生回答得与自己设想的不一样时,显得手忙脚乱。应变能力比较差。
2、不利于面向全体。由于学生学习中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在自学时总有一部分学生很快找到了答案,而另一部分学生还在思考,而教师又不可能等到全班学生都想好以后再作交流。结果是中下学生还没想好,就开始讨论,他们只能停下来,听别人说。于是就形成了优等生唱主角,中等生唱配角,学困生当群众演员的局面。一节课下来,学困生没有一个问题能解决掉,当然是学习困难越来越多,成了名符其实的学困生。
3、时间把握不够。本节课整体呈现前松后紧,在前段时间因小问题消耗不少时间,以致后面的重点讲解不祥,课堂练习及小结没完成。学生对同类项概念认识上不能完全掌握。
4、作业仍然有不少错,须加强练习。
七年级数学上册《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的教学反思 2
一、设计
1、复习回顾: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就是最终将方程转化为什么形式?
2、让学生尝试解这两个方程:(1)x+2x+4x=140;(2)x+4=-6
3、学生做好后先分析第一个方程,左边做了什么变形?这样做起什么作用?再分析第二个方程,根据等式性质1由x+4=-6变形为x=-6-4发现数据怎么变化的?从而归纳出利用移项、合并同类项等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4、学生练习巩固、反馈。
5、最后小结收获与运用合并、移项的注意点。
二、反思
1、本堂课是在利用等式的性质的基础上归纳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常规步骤,使解题更趋合理、简洁。因此在设计复习题时有意为后面做铺垫,一题多用。
2、合并同类项起到化简的作用,把含有未知数x的项合并成一项,从而达到把方程转化为ax=b的形式,其中a、b是常数;移项使方程中含未知数x的项归到方程的同一边(一般在左边),不含x的项即常数项归到方程的另一边(右边),这样就可以通过合并把方程转化为ax=b的形式,其中a、b是常数;再将系数化为1,从而得到方程的解x=m,m为常数。整个过程体现了化归的数学思想。
3、在练习的`过程中始终让学生铭记要移项首先要变号(变号移项),并知道它的依据,加深对变号的理解。
4、本堂课如果前面能更紧一些,最后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小结就更好了。
【七年级数学上册《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数学合并同类项教学反思10-28
合并同类项教学反思06-19
《合并同类项》教学反思11-05
合并同类项教学反思09-09
七年级合并同类项教学反思11-07
合并同类项教学反思(精选9篇)11-07
《合并同类项》的教学反思(精选6篇)07-16
合并同类项教学12-19
数学合并同类项的教案09-20
七年级上册数学合并同类项法则总结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