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人买履》教学设计及反思

时间:2021-06-28 14:07:04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郑人买履》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郑人买履》教学设计及反思

  1.学习本课3个认读字,3个会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照译文了解故事的整体意思,背诵课文。

  3.了解郑人这一人物形象,理解“做什么事都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时刻随机应变”这个道理。

  教材简析:

  《郑人买履》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也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出现的第一篇文言文课文。它叙述了一个宁愿相信自己的脚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的郑国人的故事,讽刺了墨守成规、迷信教条而不尊重客观事实的人。故事简短有趣,用郑人的蠢事——可笑的事从反面给人启迪,耐人寻味。

  课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叙述事情经过,郑人因不相信自己的脚而返回家拿尺码,最终因“市罢”而“不得履”。第二部分,借郑人与路人的对话点明他没买到鞋的原因,引读者深思。前后两部分的内在联系很紧密,用对话来作为点睛之笔,用人物自己的话来引发思考,揭示寓意。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照译文了解故事的整体意思,背诵课文。

  2、了解郑人这一人物形象,理解“做什么事都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时刻随机应变”这个道理。

  教学难点:

  了解郑人这一人物形象,理解“做什么事都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时刻随机应变”这个道理。

  教具准备:

  1、预学单(见附录1)

  2、课件

  设计总述:

  《郑人买履》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出现的第一篇文言文课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小学对文言文的要求是这样的:“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而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老师在讲到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时提到:“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旨在体现小学与初中的衔接,主要是让学生见一见,感受一下,以至于到了初中不感到陌生。”

  根据这些要求,作者在设计《郑人买履》时,有一个中心就是“让学生感受到我们今天学的是一篇文言文”,所以我使用最多的一个方式就是诵读,通过自读、互读、抽读、练读、齐读等各种方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了解意思,品味韵味。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也注重给学生一些文言文学法的浸润,如要把古文读通顺、读出韵味来,要参照译文来理解故事,边想着意思边背古文会更容易背诵等。

  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题,了解作者

  1.同学们,咱们今天要学习《寓言二则》其中的一则,这也是咱们小学阶段第一次学习文言文寓言,来,齐读课题。

  2.师:通过预习,谁能说一说,“郑人买履”是什么意思?【解题】

  生:郑国人买鞋。

  师:你从课题哪个字读出了鞋子的意思?再好好读课题——

  3.师:《郑人买履》选自《韩非子》,关于韩非子这个人与《韩非子》这本书,哪位同学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

  4.师:知道吗,韩非子是韩国国公的儿子,他的父王却不认可他的政治主张,他就把自己的思想写成了《韩非子》一书,结果得到了秦始皇嬴政的大力赞赏,《韩非子》这本书也成了历代帝王必读之书。厉害吧,那我们赶紧来读读他的《郑人买履》吧。

  二、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1.自读:请同学们翻开书,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这是一篇文言文,老师建议大家一定要多读几遍,直到你觉得自己读通了才停。

  2.正音:刚才我巡视的时候发现,这两个字音部分同学还有点问题,谁能来读给大家听?这一课还有一个很难的多音字,一起来读读。【读准字音】

  3.同桌互读:把这几个字放回课文,读给同桌听听,注意把字音读准了,句子读通了。

  4.抽读:已经读了这么多遍课文了,谁敢站起来大声地读给全班同学听?大家都像他那样读读,这一次,注意断句。

  5.齐读:练好了?拿着书,我们一起来——【读通句子】

  大家每一个字音都读得很准,课文读得很流利,而且还读出了古文的一点点韵味。但是,把古文读流畅了,只是我们学习的第一步。

  三、参照译文,读懂故事。

  1.出金钥匙:要深入理解课文,我们还需要一把金钥匙,接下来,我们就用它来继续学习。请同桌两人,一人读古文,一人读译文,一人一句,读完以后,交换再读。明白了吗?开始。

  2.准备好接受检查了吗?我来读古文,你来读译文,准备。

  3.敢跟我换一换吗?

  4.现在大家读懂古文的意思了吗?好,那《郑人买履》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请你先自己说给自己听听。我要抽一个同学。【古文、译文互读,了解故事大意】

  你把金钥匙用得很好,故事讲得真清楚!可是我有个小疑问想请教你,课文里,这个字,为什么第一处读duǒ,后两处读dù呢?【浸润学法:古文中的多音字需要根据它的意思来确定读音。】

  四、梳理情节,揭示寓意

  1. 你不仅会讲故事,还很会读书。他刚刚说,有个郑国人想买鞋,他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古文中是怎么说的?我没有听明白他是怎么做准备的呢。【梳理结构,指导朗读。】

  2.可是,意外状况发生了——郑人“已得履”,才突然想起自己“忘操之!”于是只好给老板说——郑人一拍脑门一跺脚,对老板说——来,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里。

  那他想了个什么法子来应对这突发状况呢?请把他的办法勾出来,勾完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看我们想法一致不一致。

  3.是的,郑人“反归取之”,结果却是——

  4. 这都是什么脑子啊,我满心疑惑地问/这人也太笨了,我问问他:“何不试之以足?”——

  5.刚刚我们的对话,在古文中也有,找到它,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预备起——

  6.故事读到最后了,郑人买到鞋了吗? 是的,“不得履”。【启发思维,揭示寓意。】

  郑人为什么买履而不得履呢?

  这个“度”到底有什么作用?

  那郑人用“度”来买鞋这个方法对不对?

  这就奇怪了,为什么文中的郑人用这个方法却没有买到鞋子呢?

  也就是说,当时间条件不允许他回家取“度”时,就应当放弃原来用“度”买鞋的方法,而采用另一个此刻的最佳方案,那就是——试之以足。

  7.看看,咱们班同学都比这个郑人会动脑筋,聪明的同学们,现在你们明白了吗?寓言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是的,大家说得都对,作者描写了这样一个行为不可思议至极的郑人形象,其实是想借着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大道理,和大家说得一样,那就是——做什么事都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时刻随机应变。

  8.现在,谁知道了郑人没买到鞋的真正原因?

  9.正是因为郑人的呆板不知变通,他最终没有买到鞋子,郑人买履的'故事也传为了千古笑谈,渐渐的,“郑人买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当人们见到固执呆板,不知变通的人办事时,就说他是——郑人买履。【积累成语:郑人买履】

  10.故事有趣吧,来,拿着书,再读这篇有趣的文章。这篇课文还要求背诵,敢接受我的挑战吗?看着大屏幕,我说一句,你背一句。准备。你们发现背古文的窍门了吗?

  是的,边想着意思边背,就不容易背漏了。不信,试试,郑人买履,起—【浸润学法:边想着意思边背古文。】

  五、拓展阅读,温故知新

  1.同学们真厉害,这么快就把这篇有趣的课文背下来了。这是我们学习的第一篇古文,古文读起来非常有趣,老师这里还有一篇选自《韩非子》的寓言故事,同学们试试,能不能自己把它读通呢。【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将课堂所得学以致用】

  2.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了,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能多动脑筋,随机应变,不要郑人买履,也不要守株待兔。同时,也希望同学们能在课外大量阅读,积累更多的中华经典。下课。

  教学反思:

  《郑人买履》这篇课文的语文训练点很多,我在课堂上没有引导学生深入地挖掘郑人、路人的一些动作、神态、语言,进行读写结合训练,而是以文言文为切入点,领着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读,借着诵读课文,感知文言文的特点,品味文言文的韵味,学习读文言文的方法,也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与寓意。

  通过不停的诵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照译文了解故事的整体意思,背诵课文。”这一教学的重点目标也就水到渠成地达成了。而“了解郑人这一人物形象,理解‘做什么事都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时刻随机应变’这个道理。”这一教学的难点也在梳理故事情节、抓取重点语句品味并朗读的教学过程很顺利地撕开了学生思维的口子,引起了学生的深入思考,继而达到了揭示寓意的目的。

  同伴点评:

  语文教学应该用课文教,而不应当教课文,每一篇课文的语文训练点有很多,教师不必面面俱到,只需要以学定教,让学生一课一得即可。这篇教学设计的作者就是这一理念的践行者,抛开了读写结合、课本剧表演等诸多训练点,只抓文言文诵读,使得学生以后的文言文学习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郑人买履》教学设计及反思】相关文章:

郑人买履教学反思10-25

郑人买履的教学反思05-22

《郑人买履》的教学反思12-08

《郑人买履》教学设计12-26

郑人买履教学设计07-03

《郑人买履》教学设计12-16

郑人买履教学反思范文04-15

《郑人买履》教学反思范文07-02

郑人买履研究教学反思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