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4篇
篇一: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
有人曾经说过:“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数学教研中我执教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在这“遗憾的艺术”中,我也收获了不少,静下心来反思了课中的所得所失。
一、成功之处:
1、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数学学习的活动。
“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概念比较抽象,只有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形成概念的正确表象,借助表象才能进行正确判断和推理。为此,我为学生创设了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如摸数学课本封面、桌面、手掌心的面,感知物体的表面,体验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2、学中应尽量把“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联系生活实际通过直观形象的实物表面的大小的认识,增加学生的形象记忆,使学生对各个面积单位形成表象认识。
3、让学生在反思中体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一个小笑话不仅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三个常用面积单位大小的表象,也让学生在反思中体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不足之处
1、如何在开放的课堂中进行良好的组织与调控是我面临的一大考验。
2、重点的知识点没有讲细、讲透,让学生带着很多疑问。只教授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内容太过单薄,应加强联系,多估一估。
3、在评价方面也很值得反思,评价语言单调,缺乏数学思想、方法等实质性评价。
4、这堂课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我快马加鞭往前赶,使一些活动缺乏实效。 不管成功与失败,这都是值得我深思的一节课。它使我更深刻的认识到:课堂上,老师应该给学生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评价的语言,让学生增添更多探索成功的喜悦!
篇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
今年教学评估复查,我承担了讲数学课的任务,我选择的是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这一课的教学。面积单位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的起始概念。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教材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的表象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及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进而形成表象。所以我把“使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以及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单位面积的必要性”做本节课的难点。
1.激趣导入
本节课的教学,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创设了教学情境,让学生进行涂色比赛,看哪个组涂得快。一开始学生的兴趣就比较浓厚,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2.注重合作探究
在教学中,我合理利用小组合作,让他们自己去探究新知,感受学习的快乐。在让学生探究统一单位的必要性时,我采用的是小组合作的形式,让他们在小组内寻求帮助,学会合作精神,探究的精神。
3.但我觉得在处理难点和重点时,采用的方法和时间的处理上都不够合理,现将本节课的不足总结如下:
学生初次接受面积这个概念,我以为要让学生充分地理解面积和意义。所以我在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时,从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两个方面进行了讲解,而且讲解得比较详细。其实对于面积这个概念,只是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让他们进行比较面和大小时,都能比较出来,只是不知道这就是面积。所以在讲解概念时,通过实物让学生明白就可以了,不必要做那么详细的讲解而我讲解这一部分内容就花费了近20分钟的时间。
在引导学生理解引进统一单位的必要性时,我采用的是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我发给每组一些圆片、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让他们利用这些图片,探究出比较两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面积时要统一单位。而学生们都采用的是用同一种单位比较大小,例如,选用圆的都用圆,选用正方形的都用正方形,所以他们没有认识到统一单位的必要性,所以,让学生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这一教学目标没有达成。课上我应该分发给学生们这些不同的图片,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图形比较大小,有的学生可能会比较不出来结果,这时,老师可以走到小组中,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看,老师用这种方法能不能比较出大小来呢?”就是采用同样的单位进行比较。此时的学生,才会认识到统一单位的必要性,才能完成这一教学目标。所以课前一定要对课堂生成做一个预设,想出预设的办法。
对于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这一内容,是本课的一个重点,由于在小组活动及认识面积概念这两上环节用时都比较多,当讲到面积单位时,时间不够用了,用时比较少。而本节课的重点是要让学生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课上我忽略了学生感受生活中的面积单位,忽略了让他们在头脑中形成面积单位的表象。一立厘米有多大,要用不同的实物,在学生的头脑中不停地出现,让他一闭上眼就知道一立方厘米有多大,两立方厘米有多大等,一立方厘米的表象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以后,再让学生感受一立方分米的大小。继而再感受一立方米的大小。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表象以后,再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教学,不要急于求成。
讲课已经结束了,崔老师给我的意见让我学到了不少的知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让自己的课堂真正实现高效。
跟进设想:
针对教研室给我提出的若干问题,我对我的教学做了这样的设想:
1.本节课的导入确实让学生兴趣大增,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是不够高,面对这一情况我想,我想在设计两个随意图形的时候,让它们的差距大一些,激起部分学生的不满,也就是认为这样的评比不公平,激起学生之间的矛盾,从而让他们对本节课的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我想这样设计:一上课,就在黑板上画两个大小不同的两上不规则的图形,然后对孩子们说:同学们,我们来个涂色比赛吧,从A组和B组中各选一个人,看哪个组先涂满这个图形为获胜者,获胜组将获得一面小旗。当有一组学生涂完以后,就让另一个学生停止,分出胜负,为获胜组画上一面小旗。预设:此时如果有学生提出比赛不公平,让他们说说理由。他们可能会说出一个面大,一个面小,当然不公平。此时再找几个同学也说一说,从而引出面积的概念。若是没有学生提出比赛不公平,就请同学们说一说,为什么有的人涂得的快 ,有的人图涂得慢,从而说出图形大的涂得慢,图形小的涂得慢,再引出面积的概念。这样大约也就是要5分钟时间,让孩子们初步感知了面积。然后再就教室的实物,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把面积的概念写在黑板上。大约再要3分钟时间。
2.在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时,用时要少一些,大约要10分钟时间。在分发学具时,把每个组的学具都放在一起,让组内的成员自己选择,通过拼组,让他们自己探究出统一单位的必要性,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到底哪一个长方形更大。最后总结出统一单位的必要性,必需要用统一的单位才能比较出大小来,比较得才准确有。若是学生想不出办法了,都没有比较出结果来,教师要深入到一个小组,教他们怎么去做,然后在全班推广。
3.对于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这一内容,我课上我用时比较少。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所以,再设计时我要用时大约20分钟的时间来突破这上难点和重点。这次不再采用让学生自学单位面积概念了,而是由老师出示实物,直接告诉同学们,这个就是一平方厘米,这个就是一平方分米,这个就是一平方米,让学生充分感知面积单位的大小,然后,分别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与这些面积单位差不多大的实物,真正让他们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不断地巩固,加深印象。
篇三: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
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初步认识,主要是要求学生知道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初步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概念。学生对于长度、面积、体积三种单位极易混淆,而且学生的思维能力也相当薄弱。纠其原因,学生没有形成准确鲜明的表象可能是根源之一,有些是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定义,公式。让学生背熟也是原因之一。其实这远远不够,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一、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面积
学生通过摸书本、课桌封面,感受表面大小,从而引出面积及封闭图形的面积。学习了1平方厘米的形状和大小,并能度量较小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后,我有意让学生用1平方厘米去量课桌的表面的面积,学生在实践中发现了1平方厘米这个单位太小,这时我安排了学生看书自学平方分米,学过了一平方分米并用1平方分米量了相应的表面积之后,我让学生用1平方分米量干墙面的面积,学生又发现1平方分米不适合量墙面,我再次让学生看书学习平方米。
二、创造单位,猜想获新
在学习平方米时,我明显感受到学生看书的积极性不像学习平方分米时积极主动,回忆教学过程,我已第二次使用自学看书的方法,学生的热情自然不会很高,那么这一环节可不可以进行改进呢?
经过和同事的探讨,他们认为猜想的效果好。
因为学生具备的旧知识通过努力是可以达到新知的`彼岸的,学生已学过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这两个单位,老师再次用看书自学的方法让学生学习平方米,学生当然觉得索然无味,采用猜想创造就不一样了。教师可以说:“平方分米不适合量墙面,那个适合量墙面的面积单位可能是什么呢?猜一猜?”
这样,有意撩拨一定会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学生也会在推断中获得数学猜想的成功与快乐。
三、思想渗透
思想教育应渗透到各个学科之中,相对于语文来说,数学可能离思想远一些,但我认为这并不影响我们对学生的教育,如这节课中,我的话虽不多,遵守纪律和刻苦学习的精神和集体主义思想却悄悄地潜入到了学生幼小的心里。这比空洞的说教,牵强的附会的效果要好得多。 思想渗透一定要把握好时机,以数学教学过程为载体,结合教学内容,符合学生年龄的特征。
四、不足之处
教案准备不足,在讲封闭图形的面积时,只是强调了一些常见封闭图形,没有举例哪些图形不是封闭图形,学生未能很好对比理解。
时间把握不好,在教学的过程中前面时间相对要松些,后面时间比较紧,学生自主练习时间过短,未能很好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以后对自己的教学要多反思总结,听取其他老师的小结评价,多向其他老师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篇四:《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反思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这部分内容是在孩子们初步认识面积单位和学会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的重难点是让孩子真正理解常用的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学会用进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引导孩子们自己动手操作,自主探索,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解决问题,参与并获取新知识的全过程,这样学到的知识,孩子们记忆才深刻。如果直接出示结果让孩子死记硬背,孩子没有真正理解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而且会觉得数学知识抽象、枯燥、无味,让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因此,在教学中,我将孩子放在主体的地位,让孩子自己探究发现问题,大胆提出设想,最后实际操作,解决问题,让孩子积极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
首先,我让孩子们复习了长度单位以及他们之间的进率。紧接着,我让孩子们大胆的猜测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引发问题的出现------只凭看和猜不能得出正确答案,必须通过实践去证明猜测的正确与否。同时我让孩子们准备了必须的操作学具(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直尺),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带着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去探索1平方分米究竟等于多少平方厘米。孩子们刚学习完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很容易想到摆的方法。但摆的方法毕竟不简便,我让孩子们分小组讨论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结果孩子们在讨论中找到更好的方法——量,量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的边长,因为直尺是以厘米作单位的,所以计算出来的正方形面积也是以平方厘米为单位的,从而得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也有的孩子想出,不用操作,直接将1分米换算成10厘米进行面积计算,同样得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不同的方法启发了孩子们的思维,这样不同思维程度的孩子都能通过自己的探索找到问
题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孩子们探索出了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很容易的得出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孩子们体验了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学到的知识也不容易忘记。
这节课的教学,我主要做到了几点:
1、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长度单位及他们之间的进率)引入本课的内容,这样有助与孩子以后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2、始终把孩子放在学习的主导地位,让孩子自己动手操作,自己探索,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采用小组合作形式,体现了合作精神。
3、重点突破了平方分米与平方厘米间的关系,先让孩子自己探索总结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然后利用规律很容易的总结出1平方米与100平方分米的进率关系。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反思07-01
面积和面积的单位教学反思11-13
《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反思11-11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05-10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11-23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11-02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11-27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11-10
《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反思范文11-29
关于《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反思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