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先走》的公开课教学反思
这堂课的来龙去脉先来捋一捋。
9月份刚开学不久,工作室要过来学校指导教学,很幸运,我能被指定上一堂课。一开始我就在琢磨要怎么选课,确定课了,又在琢磨怎么备课?怎样在别人的基础上上出自己的特点?于是我紧接着在网上搜索关于《谁先走》或者有关可能性的知识,别人是怎么设计的,别人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看完之后好的地方我摘录下来,以便自己设计时能融合进自己的课堂。不好的地方我也做出标记,以便在自己的课堂上能够避免。之后我将自己的想法与同事讨论,然后再结合前辈同事的建议进行整合,基本的设计就这样出来了。于是,我才敢请教工作室田老师的助理叶**老师,叶老师很快就给了反馈。这个反馈非常重要,我进行了整合。
反馈的内容如下:
课的设计新颖,注重学生自己的实践发现和交流。很好。
几点想法与你交流。
第三个环节——动手操作,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
1.学生分组,几人为一组?要考虑每位学生的参与程度;
2.设计公平游戏的道具是具体指定某组用某个还是每组都有选择,建议每组提供多种,自由选择,可以设计1-2个游戏。
3.汇报注意引导如何说明可能性是一样的,现在教材取消了用数量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但是学生如果能自然地用到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或者用正反所占的数量来说明可能性大小都要表扬。
4.课件中预设的几种游戏方案只是其中之一。比如“向上掷硬币,硬币落地后,正面朝上男生胜,反面朝上女生胜”如果学生可能出现“正面朝上女生胜,反面朝上男生胜”还有投骰子和扑克牌都会有不同的设计情况,比如扑克牌可以用花色也可以用数字来设计游戏,这些都要预设,甚至有学生还可能设计出现平局的游戏规则。
不要被课件牵着走。建议这部分的课件可以不要,就以学生现场汇报为准,并在扑克牌或者骰子处引导同样的道具可以设计出不同的游戏,但相同的是正反方的可能性一样大。
5.“石头、剪刀、布”这个游戏出现了平局的情况,难度较上面的几个游戏大一些。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认为是公平的,但是如何说明是公平的有点难度,需要用列举的方法来说明。这个活动是用课件引导思考,还是学生自己探索。如果学生自己探索,提供怎样的学习帮助?
关于怎样去操作“石头、剪刀、布”这个游戏,能让学生说的更加清楚,理解更深刻,我一直在思考着,并且没有很好的效果。于是我就换方法,不能光想不去试。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我就先按着自己的想法到班级去试,然后再进行反馈总结。我们龙园意境小学数学是个非常给力的集体,所以给我的反馈也很给力。这节课就在不断地磨——反馈——修改——再磨——再反馈中形成。
10月12日我非常兴奋也很紧张。兴奋的是第一次上课能有这么多前辈过来指导,并且能听到他们珍贵的反馈;紧张的是怕自己的课不好,浪费听课老师的时间。这节课孩子们的表现非常好!首先,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很强;其次孩子们身在其中,享受着课堂;第三,孩子们的思维火花不断地进行碰撞,高潮迭起。我为孩子们感到骄傲。
课后,工作室的老师和我们学校的老师给我了一些非常有用的建议:
1、在磨课中不断进步;
2、课堂的拓展很好,值得学习;
3、“石头、剪刀、布”这个游戏可以分为几步:列举——统计——提炼——总结;
4、当学生提出“两个数相加是奇数还是偶数”时,要当堂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非常好,很多学生以为: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咋一看不公平,其实不然。因为偶(奇)数+奇(偶)数=奇数(2种结果),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同样2种结果,所以这个规则是公平的;
5、更深层次的是课堂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可能性和随机性的问题;
6、数学追求严谨,应该明确表示0就是偶数。
在融合了各位前辈和老师的建议之后,我发现自己还可以把课上得更好的几个努力的方面:
1、在课堂生成和预设方面应该可以做更好,这方面是我以后改进的方向。课堂的预设不能涵盖课堂的方方面面,学生是变化的,学生的思维也是层出不穷的,那么课堂也不会因为预设而固定或者被套住。课堂预设不是你下套给学生往里跳,而是要启发学生的生成,思维的碰撞。课堂的生成是课堂上学生所创造出来新的东西,怎样去把握和引导学生理解新的知识生成,是一堂课的关键和亮点所在。
2、课堂的高度和广度也是我要学习的。整观这节课,我对于学生的生成方面做的不够好,归根结底是因为其一我整体的知识结构认识的不够深入,理解的不够透彻。其二,我只站在了五年级数学去思考可能性这个问题,不能够跳出这个高度的局限性,没能够放眼初中或者高中的整体知识进行考虑。其实知识都是相互联系的,相互渗透的,只要你考虑全面之后,不停地渗透这些知识,进行更深入地探究。其三,《谁先走》这课是关于可能性的内容,可能性在生活中用的非常多,生活价值很高。与其相对的随机性在生活当中更是随处可见。怎样去渗透可能性的同时,也渗透随机性呢?这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3、数学知识点框架要进行学习。关于0是偶数的问题,我没能及时说明,说明我对于整个小学教材和知识框架是不熟悉的。原因之一,我本身教学经验少,没能对整个小学阶段知识点和框架和学生易错问题和思路进行整理和反映;原因之二是没有对整个小学阶段知识点框架进行系统的学习。记得自己在写三年规划时写明要认真研读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这次教学展示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我接下会认真研读新课标!
4、数学教学的思想方法该怎样更好地用到课堂中?上完课我就在思考,《谁先走》的这种课型应该怎样去用数学的思想方法,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呢?什么课型用什么样的思想方法呢?忽然我觉得自己知识面真的有待提高,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还是大学时学的,现在已经有些模糊了,加上在实际教学中用的不多,所以就渐渐放松了。我想如果能在课堂中渗透这些,对于学生整个思维和思考的系统性应该有很不错的帮助。
教学路是漫漫长路,是学习之路,也是价值之路。这条路上的你我他,有幸相遇,要珍惜!更有幸的是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携手并进,很开心!
【《谁先走》的公开课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谁先走》的公开课教学反思01-26
《谁先走》的公开课教学反思11-23
《谁先走》的公开课教学反思范文11-30
《谁先走》的教学反思07-16
数学《谁先走》的教学反思01-06
有关谁先走的教学反思08-10
关于数学第八册《谁先走》的教学反思01-06
《谁先迎来黎明》教学反思11-27
《谁先迎来黎明》教学反思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