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数学中的教学反思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汉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识字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学生对汉字的认识和读写问题,进而为阅读和写作打下坚实基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一个有益的帮助。但我们的识字教学的功能还不仅仅这些,它除了具有帮助人们进行读写的功能外,还具有文化传承、文化塑造等多方面的文化功能。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如何在通过识字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同时,兼顾到汉字的文化教育功能?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我一直努力着、思索着……在一次偶然中,我的一堂识字教学随堂课,却不经意间实现了这一愿望,这真让我茅塞顿开!
西师版教材第三册识字课《十二生肖歌》,介绍了十二生肖动物的名称及排列顺序,语句生动俏皮,诙谐风趣,极富感染力。学生可以在读一读、演一演的愉快氛围中认识生字,了解简单的生肖知识。当学生戴着动物头饰,介绍着喜欢的动物时:
片断一学习生字“鸡”
生:我知道一个成语“闻鸡起舞”,说的是鸡叫头遍就起床舞剑练武。
生:古人每天以天亮作为一天工作的开始。而什么时候天亮,却是由公鸡报晓来决定的。所以就有“金鸡报晓”的说法。
(教室里静悄悄,同学们专心致志地听着)
生:鸡不只叫得好听,斗鸡就更来劲了。古时候有钱人常常进行斗鸡,可激烈了!(该生讲得眉飞色舞)
生:在中山路街头,有“烧鸡公”“王记棒棒鸡”“醉鸡”,我们全家去吃过,味道鲜美,吃的人可多了。
师:同学们,你们真棒,从一个小小的“鸡”字,谈到了古人的生活习性、娱乐方式,谈到了有关鸡的饮食文化,你们的视野真开阔。
(紧接着,学生兴趣盎然地记了“鸡”字。)
生:我用加一加的方法“又”加“鸟”就是“鸡”。
生:可以用换一换。鸣叫的“鸣”把“口”字旁换成“又”字,就是鸡。
生:可以用想象法。一只小鸟吃了很多东西,长胖了飞不动了,就变成了我们的鸡。
生:可以用编儿歌的方法。小鸟又吃了很多东西变成了小鸡,成了我们的家禽……
片断二学习生字“鼠”
生:我用形象记忆法来记。“鼠”上半部分像鼠头,被小猫咬去了一只耳朵,只有一撇,下半像老鼠的四只脚和一条长长的尾巴。
师:对,“鼠”字是象形文字。(师立刻板书)
师:我们的汉字最初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学生激动地鼓掌,惊叹“鼠”造字的精妙)
(师生一起把“鼠”字请到田字格中。学生书空。)
生:老鼠是人类的天敌,常常听到外婆说:“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生:对,老鼠对人类不友好。它到处打洞,糟蹋庄稼,凡是能吃的,可恶的老鼠就会一扫而光。上次还咬断了我家洗衣机的电线呢!
生:我知道“胆小如鼠”。
师:你说了一个带“鼠”的成语。
生:我还知道“鼠目寸光”。(该生早已迫不及待了)
(教室里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大家都投去赞赏的目光。)
片断三学习生字“蛇”
生:蛇,古人叫它大虫,它身体弯弯曲曲的,常常生活在草丛中。
生:我一看到这蛇,吐着红色的芯,瞪着双圆圆的双眼,就害怕。
生:那种怕叫胆战心惊。(一男生夺口而出)
师:是啊,老师也怕蛇,蛇真令人毛骨悚然。
(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念道:胆战心惊、毛骨悚然……学生自然而然地主动积累了词语)
生:蛇不能忍受低温,冬天来临,它就一动不动,开始冬眠了。
生:从《百科全书》中我还知道古代的埃及、希腊、罗马人都把蛇视为它们的保护神。
生:在中国,人们认为蛇年出生的人聪明、灵活、幽默。我爸爸就是属蛇的,这是爸爸告诉我的。
生:蛇的种类很多,有眼镜蛇、蝰蛇、响尾蛇、蟒蛇。
生:夏天,妈妈的裤子上都有蛇的图案,可好看了。
师:从小小的蛇身上,我们知道了那么多的知识,小朋友真了不起。那么怎样记住这个“蛇”字呢?(我顺水推舟,推波助澜)
生:我用换一换的方法:沱——蛇,加一加的方法:它——蛇。
生:我用形象记忆法来记,它是一条大虫。
生:我用我用猜谜语的方法来记……
片断四学习“稻”
生:老师,我发现了“稻”字很容易记,左边是一个禾苗的“禾”,右边上面是一只“手”,下面是“舂”米的“舂”里的“臼”。稻子的果实叫谷子,稻谷很坚硬,舂去壳叫米,这样才能煮着吃,所以我们才能吃到又白又香的米饭。
师:你真了不起,观察到了“稻”字的字形,还给大家形象地描绘稻米的加工过程。是的,我们的汉字本身就是有趣的故事。
……
回顾这堂课,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堂识字课,更是引导孩子们探究汉字深厚的文化内涵的过程。以上这四则识字随堂课片断,让我感悟到识字教学的文化底蕴有两方面的体现,一是指教学本身是文化的一种体现,二是教学的材料——汉字自身的文化底蕴。汉字的字形、字义、字音及变化无不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包含着物质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居住文化……既然汉字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那么识字教学就应当去弘扬这些文化。
(一)教师首先有一种汉字文化意识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对于汉字的功能和作用,教师首先应有一个充分的全面的认识,在教会学生通过认识汉字进行读写的基础上,还应当教会学生赏析汉字、体会汉字内在的文化底蕴。通过汉字文化底蕴的发掘,让学生认识到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到中华民族的智慧高超与久远。
尤其是在全球信息化时代,我们更应认识到识字教学中文化底蕴的重要性。在经济和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母语教学正面临着尴尬的境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名从事母语教学工作的专业教师,如何面临世界的挑战,如何保持教学的民族特色,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在识字过程中完全可以通过对汉字文化底蕴的讲解,让学生产生对民族文化的亲和力,让学生对我们的民族文化产生亲近感,进而培养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只有这样,学生对自身所处的这个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对历史悠久、勤劳智慧、卓越才能等词语的理解才不会变成纸上谈兵,一句空话。因此,教师应以一个开放的心态、高远的气魄为我们的识字教学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找到一个文化的“根”,因为根繁才能叶茂,根深才能蒂固。
(二)教学中注意汉字文化底蕴的讲解和渗透
识字教学首要任务是认识和运用汉字。但在识字教学讲解和渗透汉字的文化底蕴的过程中,却可以起到一石二鸟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对汉字文化的讲解,可以使学生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认识汉字的内驱力。如果,在学生眼里汉字不是冰冷冷的笔画组合、单调的说教,而是如同一段优美的故事、一首感人肺腑的诗歌、一幅栩栩如生的图画……那么,他们识字的兴趣提高了,认识汉字的动力逐渐增强了,认识汉字的能力也自然而然地提高,进而更好更快地为阅读和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从另一方面而言,通过对汉字文化底蕴的讲解,可以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和审美品位,真正做到新课标提出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融合。
(三)努力开发关于汉字文化底蕴的课程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的广泛运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资源真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科书、报刊杂志、电影电视、旅游、网络……及日常生活、工作都是学习语言的课程资源,学习语文的广阔天地。”
其次,在学习的过程,汉字自身所蕴涵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审美标准等都是一种非常丰厚的课程资源。假如教师能把这些资源合理地开发利用,无疑是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文化课程开发的捷径。作为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我们应把每一个汉字看成一个生命的个体,把汉字系统看成一种生命系统,带领学生去欣赏和掌握它的骨骼、血脉、经络、风韵、气质,让汉字变得更加富有灵性,让汉字文化在新世纪中焕发出耀眼的光彩。
【识字数学中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乐中识字教学反思10-31
识字写字教学中的体会的教学反思01-10
数学教学中的反思01-07
数学教学中的反思10-11
数学教学中的反思01-08
识字教学反思08-09
识字教学反思06-16
识字教学反思01-08
《识字》的教学反思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