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纸的教学反思

时间:2021-01-30 16:11:24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三年级纸的教学反思

  《纸》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其后几节关于常见材料的研究做出了研究方法和研究技能的铺垫,因此,在准备这节课的时候,我也颇费了一些心思。

三年级纸的教学反思

  上课伊始,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我把收集到的各种各样的纸制品展现在讲台上,再把课前用不同质地、不同颜色的纸粘贴而成的课题贴在黑板最醒目的位置,当一个五彩缤纷的“纸”字呈现在同学们眼前时,他们个个扬起小脸儿,难掩心中的兴奋,毫无疑问,孩子们已经被这五色斑斓的纸张吸引住了,我暗自庆幸——毕竟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在引导学生认识了这些不同种类的纸张之后,我利用多媒体演示了纸的发展历史,并用“印刷术”引导他们说出了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这样,就做到了以学生的前概念为引导,从而更加激发了他们对于纸的探究欲望。

  在接下来的课堂,我和孩子们一起进入了快乐的实验探究阶段,并始终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这一主线。而孩子们的好奇心一旦被激发,他们就会超乎想象的热情投入每一个探究环节当中,俨然都是一位小小科学家了。三年级的孩子们刚刚接触科学这门课程,我们不在乎他们能否掌握多少条条框框的科学知识,最为关键的,是引领他们经历一个又一个科学探究过程,让孩子们在过程当中放飞自己的内心,并在过程当中学会提问、学会思考、学会寻找,让他们感受到小成功带给自己的小自信,从而真正走出“纸上谈兵”的怪圈,真正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本科涉及到了四个需要孩子们动手实验的环节,因此,如何认识实验简单化、有效化,是我在课前反复思考过的问题。在观察纸的纤维密度试验和比较纸的吸水性的实验中,由于我有效的指引和提示,孩子们几乎是顺风顺水的进行的。放大镜的和滴管的使用,对他们来说几乎算是轻车熟路了,包括在滴红墨水中控制变量的掌握,我也曾在之前的实验中有所强调,这次只是稍加暗示,孩子们便是心领神会了。我想,这两个小实验的成功得益于教师平时的知识渗透,事实证明,储备知识对于扩大知识面、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方式及思维能力,以及对于小学生全面发展是必不可少的,这是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与实质,也是需要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下功夫的地方。

  在比较纸的'结实程度这一环节中,为了节省实验时间,我在课前就把报纸按要求裁好,课堂上分发给各个小组。本以为这个环节是最轻松和顺利的,没想到恰恰是这一环节中出现了一段小插曲。在汇报实验结论时,第三小组的同学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论,并且一定要让老师和同学们“评评理”。原来是其中的两名同学在经过两次试验后,都得出了“纸的纵向结实程度好于横向”的结论,这两名同学还在其他同学的怀疑声中用第三次试验证实了自己的结论,此时的教室一片议论声,我从孩子们的议论声里看出了他们对科学严谨性另一种解读。再仔细观察这两面同学,其中一位是风风火火的小男子汉,另一位是柔柔弱弱的小女生,一个具有很强的爆发力,另一个则是做事“慢半拍”,这样的两人比较纸的结实程度,而且材料是横纵向结实程度差异并不大的报纸,无疑有失实验的公平性。而我又如何做以解释呢?我的解释能否打消他们对实验结论的怀疑呢?这样的问题当时就在我的脑子里闪了又闪,最后,我还是用控制变量的解释试图说服孩子们,并且更换了实验用纸,这次,两位同学在大家的见证下完成了实验,并且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正是因为这个小插曲的出现,使其后的纸张生产过程这一环节进行得有些仓促。而在节约用纸和保护资源的这个环节,我同样采用了多媒体的形式,并引导孩子们通过计算纸的用量来使他们懂得浪费纸的现象时普遍存在的,说明我们提倡节约用纸的目的时为了保护木材资源,从纸的角度来谈环保和爱惜资源,倡导学生节约纸张。

  这节科学课虽然还算进行的比较圆满,但我始终忘不了探究活动中孩子们那种牵强的眼神,在我心中,那是对同伴、对老师、甚至是对知识的一种怀疑。我一直鼓励孩子们在科学学习中大胆怀疑,但是就这个实验本身而言,怀疑是要不得的。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还是我对这堂课的准备不够充分,在解决课堂突发问题这方面缺少教学智慧。课堂是预设和生成的辨证统一,是动态生成的过程。而“节外生枝”的生成,更需要教师高超的教学智慧。比如在这堂课,若是当时我能让两个孩子互换角色,仍然比较报纸的横纵向结实程度,那结果不是更有说服力吗!或者我把其中一个孩子换成另一个暴发力完全不同的同学,那么不也是不必改变纸张的种类了吗!而我偏偏选择了解释和更换纸张这一做法,这当然不能令孩子们完全信服,因为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他们更愿意相信自己的眼睛而不是教师的语言。而这个时候,恰恰是教师展示自己教学智慧的的机会,但是,教学机智不是随手拈来的,它是在许许多多因素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不仅需要教师大量的知识积累,还需要他们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学机智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表现,它仅仅属于成熟的、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深知自己并不成熟,更谈不上经验丰富,但我知道,教学智慧需要我在理论指导下大胆实践,在实践基础上反思,日积月累才能形成。

【三年级纸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半张纸》教学反思01-06

染纸教学反思12-20

纸的发明的教学反思04-13

纸的观察的教学反思03-30

《纸艺》的教学反思09-12

《纸魔方》教学反思12-05

纸浮雕的教学反思01-20

奇妙的撕纸教学反思05-26

纸奶奶的生日教学反思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