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比较》教学反思

时间:2023-07-08 04:48:27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长度比较》教学反思范文

  一、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建构自主学习平台

《长度比较》教学反思范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对学生的了解与关注,将课本资源与学生周围的生活资源有机结合,合理选择与组合,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

  在导入新课时,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用视觉直接比较旗杆的高矮和小伙伴的身高。紧接着,出示长短一致但放置方向不一致的两根小棒。由于不易用眼睛直接比出长短,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从而引发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比较的方法,而是让学生先猜测然后进行进行长度比较,并在交流中获得长度比较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再比较绳子的长短。当学生基本学会“长度比较”后,再次自选身边的物体进行长度比较的实践操作。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学生自己找物体比较,进一步体验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新知得以巩固,动手操作的能力也得到培养。通过这样反复操作,帮助学生积累“长度比较”的经验,逐步体验、感悟比较物体长度要有基准,需一端对齐??为学生自己概括出长度比较的基本方法创设条件。此后又有意设计了当物体不能进行直接比较的情景,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灵活运用比较方法的同时,获知可以借助数方格等方法进行比较,从而渗透间接比较长度的思想方法。

  这样,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灵活的、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组织、指导学生学习,为学生构建自主学习的平台。

  二、提供操作素材与机会,充分感知与体验

  新课程理念提倡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最佳的呈现素材的方式,尽可能地提供学生亲身感受、体验的机会,把学知与学做紧密的结合起来,展现知识的生成、发展和形成的过程。以往的教学中要学生理解(掌握)一个结论时,往往通过一个例子,就给出结论,再按照教师告诉的结论反复的操作。这节课设计时,教师提供大量的操作素材和操作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几次的动手操作——从不同材料的操作中积累一定感性经验,逐步体验、领悟,自己概括出“长度比较”的基本方法。

  三、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小组合作,人人参与

  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在本节课中,教师努力改变自己的角色,特别注意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采取各种形式,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都能得到发展。如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而且在此后的再次实践中留给学生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在发展新知中,更是留有自由思维的空间:比较方法、发现问题??这样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也有利于在学生的交流、启发中培养其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同时也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参与数学实践活动的本领。

  整节课教师给学生主动学习创造了尽可能多的机会和条件,为学生体验过程创设合适的情景,并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让他们充分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获取新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有所感悟,有所发现,有所体验,有所创新。

  关于教学媒体的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适时适量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形象直观、动静结合的独特优势,强化了学生对数学抽象算理、深奥复杂的数学问题的感知与理解,它可以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有能激活课堂教学信息,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反馈速度,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它既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结构日趋完美,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又能帮助学生拓宽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由此可见,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 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创设教学情境是非常重要的。

  为此,教师在数学设计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所具有的集声音、动画、图像于一体的独特优势来精心为学生创设贴近生活的学习情境,模拟出学生生活中的一些情景,让他们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使之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就学到知识。真正领略“数学来源与生活”的丰富内涵和“数学为生活服务”的深刻意义。例如:我在教学“绳子的比较”这一教学环节时,先运用多媒体来创设与生活相似的情景,出现三个小朋友跳绳的情景,猜测谁的绳子长,如何验证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学生积极展开思维,探索问题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再通过动画演示比较的过程揭示结果。再如在教学“郑人买履”环节时,通过观看影片,使学生看过之后感悟到我们只要用自己的脚去和鞋子比长短就可以了。那什么时候会用到尺码呢?学生注意力异常集中,在此运用信息技术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优化了数学课堂教学结构。

  二、 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参与意识,开发潜力,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学会探究。如:在教学用数方格的方法比较学习用品的长短这一教学环节。我在多媒体的设计中先出现学习用品,再覆上一张方格纸,学生情不自禁的参与了教学自觉地数起了刀片和橡皮所占的方格数。并且还把数方格的过程一一展示出来,非常地形象。又如最后创设的“智力加油站”一关一关的智力游戏题不时地吸引着学生。而且每个问题都有正确方法的演示和结论的得出。

  这样运用多媒体,在学生头脑中建立深刻的表象,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扎实、深刻,顺利地完成新知识的建构。

  三、 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教学过程中,恰当、正确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中“声、图、文”于一体的优势,有利于学生获得信息,进行思考活动,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比如:在教学“T”形线段的长短比较时,学生已经能够非常快地把同一起点的几个物体进行长度的比较。这时,课件再出示两个一样长的小棒(一根横着放、一根竖着放),让学生猜想这两根小棒的长短。学生马上活跃起来,有的说横着的长,有的说竖着的长,有的说一样长。然后让学生进行动手尝试来验证自己的想法。随后课件再演示把其中的一根旋转后

  和另一根移在一起,正好重合。在这个过程中,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首先让学生尝试,产生各种不同的猜想;接着引导学生验证,从中明白因为两端没有对齐,所以用眼睛看是会有误差的,通过移动这一动手操作使一端对齐,从而进行验证。因此这样改变了由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了以学生生活实际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实际能力为重点、师生互动“做数学”的新教学模式。

  四、 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利用多媒体课件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的功能向学生展示知识形成的过程,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不仅为学生思维活动的展开提供了可靠的感性依托,而且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如教学“哪只猫先吃到老鼠”和“哪张纸长”这些环节老师都是让学生先进行阐述自己的想法,然后把想法和结果用现代技术一一呈现出来。这里面渗透了1、“变曲为直”的思想。2、长度比较不但要看两端,还要看中间这部分。3、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有些题目的答案情况是不唯一的。

  总之,在现代课堂教学中,适时适量的运用多媒体,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巧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数学课堂教学,能让数学教学焕发出夺目的光辉,产生独特的魅力。

【《长度比较》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长度单位教案课后反思05-04

长度单元的教学反思03-09

长度单位教学反思06-17

《长度单位》数学教学反思02-24

《长度单位》数学教学反思02-24

长度单位教学反思(15篇)10-09

《长度单位》教学反思(精选11篇)09-06

长度单位教学反思15篇10-11

小数的比较教学反思02-26

数的比较教学反思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