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的教学反思范文
对杜甫《春望》一诗耳熟能详倒背如流的人一定是太多太多,而因囿于传统解读对《春望》之“望”究竟应为何意而进行思考的人恐怕甚为寥寥。传统解读中,人们总把“望”解释成“远望”、“遥望”,有一些人还把“望”在本诗中解释成其他意思:盼望、渴望、希望、期望……等,但本人总感觉这些解释都流于肤浅,未能弄清楚杜甫《春望》之“望”的真正含意,因而对《春望》一诗的总体解读也就失之偏颇。《春望》之“望”,作为统领全诗内容的关键词,也是一个被人称之为“诗眼”的词,在全诗中的意义和作用,本应一以贯之,但在传统的解读中,把“望”字理解成“遥望”、“盼望”等,实在是难于一统到底,给人的感觉甚是不爽。直截了当地讲,如果说第一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还姑且可以一“望”的话,以后的内容便没法“望”下去了。试问,“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句中因感慨时势而落泪,因怨恨离别而惊心,完全是一种心情,怎么“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一般陈述或评论,又怎么“望”?抑或解释为“盼望”、“渴望”?那这与第一句之“望”字之意显然已经不是一个概念。如此一首短诗,一个题目当中的中心词、关键词的词义不能一以贯之,不能坚持始终,实在叫人难以接受。而“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则是更加的没法去“望”了。请问,哪位能“望”到自己头顶稀疏的白发?或者头发再长一点的话,那与自己也不过是近在咫尺的距离,也需要一“望”吗?老杜的创作思路应该是没有问题的。那传统的解读为什么让人感觉如此别扭呢?究其原因,本人认为,传统的解读者还是未能结合诗人的创作背景并深入到诗人的情感世界里去进行品读,从而造成对该诗全面理解把握的失当。相反,如果我们能够结合诗人的创作背景并深入到诗人的情感世界里去进行品读的.话,也许对该诗的理解会更接近本人抒情言志的初衷。
纵观杜甫之仕途,可谓极不顺利。先是考取进士落第,受困长安,继则投诗献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得一小官。安史之乱,长安陷落,玄宗入蜀。本欲北投肃宗,却陷于贼手,羁縻半载。好不容易冒死逃归获左拾遗,又因房案私情,犯颜直谏,几近一死。长安收复以后,虽然官复原职,而旋即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不久关中饥荒,杜甫遂弃官携家随民加入逃难之列。此后在好友严武处(成都)稍有短暂的安定生活(就是感慨“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的那段时间,这两句恐怕也并不仅仅是感慨诸葛武侯吧?),但随着严武之死,再落漂泊不定,直至病死在湘江之上。
杜甫胸怀远大志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却不能脚踏实地(“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喜欢做官(“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却又有失约束、满腹牢骚(“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喜欢关心天下大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而又高谈阔论不切实际,他甚至是一个连自己的老婆孩子都养活不了的人(“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这样的人必然会在现实中到处碰壁不为所容,而终将一无所成(“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从而酝酿出《离骚》式的满腔“怨恨”情绪。人们把杜甫的诗歌风格概括为“沉郁钝挫”,其“沉郁”之风恰恰道出其作品内容及主题的深沉厚重、所抒情感的压抑郁闷。读他的诗歌作品,随处都可以感受到这种深切的“怨恨”。可以说,“怨恨”已经成为老杜解不开的终身情结。
查阅多种工具书,都可以在“望”字词条下检索到“怨恨、抱怨”之义项。如:
《康熙字典》:怨恨,责怪
绛侯望袁盎。——《史记袁盎晁错传》
时人望之。——《后汉书贾彪传》
不意君望臣深也。——《史记张耳陈馀传》
黯褊心,不能无少望。——《汉书汲黯传》
又如:望沮(怨恨沮丧);望言(怨言)
《汉语大字典》:望,埋怨、责怪:怨~。
《中华词典》:望,埋怨、责怪:怨~。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望,埋怨、责怪。
在一些古代典籍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关于“望”字这个义项的用法:
“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史记报任安书》)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史记帝君列传》
“魏其大望曰:“老仆虽弃,将军虽贵,宁可以势夺乎?”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臣贱,将轻臣;臣用,将多望于臣。”
――――《战国策燕策二》
“侍御使以为光(人名)望不受女”。
――――《汉书楚元王传》
据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春望”这个标题的意思绝不是指“在春天里“望”(看)到什么”,而应理解为“春天里的怨恨”。这个“望”字便是杜甫发自肺腑的强烈的“怨恨”之情!这个题目的语法结构可在王昌龄《闺怨》一诗的题目中找到印证!
在唐代其他诗歌中也可找到关于“望”字作为“埋怨、怨恨”义项的印证,而且常常与“怅”连用,组合为“怅望”一词(本人认为,这个“望”实在与眼睛没有什么关系)。如: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一诗“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中,江水之“声”肯定是不可以“望”(远看)的,“惆怅怨恨”于江边的“江水声”才符合李商隐“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春恨”“秋恨”!再如:徐凝《七夕》一诗“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中,前两句为写景,后两句为抒情,其中“怅望不如河鼓星”句,很明显是感慨“河鼓星”(牛郎星)尚有一年一度的鹊桥相会,“惆怅怨恨”自己还不如牛郎那样可以在每年七夕,“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相会有时,而不是“遥望”“河鼓星”的问题。再如谢朓(南朝齐)《新亭渚别范零陵云》:“洞庭张乐地,潇湘帝子游。云去苍梧野,水还江汉流。停骖我怅望,辍棹子夷犹。广平听方籍,茂陵将见求。心事俱己矣,江上徒离忧”中“怅望”和“夷犹”都是写内里的心情,而不是写外部的动作,送行的人充满了“怅惘怨恨”,被送的人则显得犹豫不决。还有把“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中的“望”解释为“在风烟中遥望五个渡口”实在是牵强附会,免为其难。我真不知道诗人身处三秦之地拱卫之中的长安城宫阙,隔着“危呼高哉”的秦岭蜀道,对远在“蜀州”且在“风烟”当中的“五津”怎么“遥望”!其实,这个“望”正是王勃面对自己的好友“知己”即将远赴蜀州上任而对“五津”所产生的一种不情之“望”(怨恨)!正因为朋友间的离别充满了离愁别恨(“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所以送行者才对即将远去的朋友进行宽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依照以上几个方面的阐述,对《春望》一诗应作如下解释: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从大自然之面貌上看,山河依旧,但国都却早已沦陷破败,物是人非,所谓“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从时令上看,虽然已是春暖花开,然而故国城池却杂草丛生,林木苍苍,“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一个“破”字,使人顿觉满目疮痍,倍感国乱之痛;一个“深”字,托出满目萧然之景,黍离之悲油然而生。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面对“安史之乱”后的第一个春天,怎能不让踌躇满志而丢失用武之地的杜甫顿生“怨望”之情?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恨时事,伤怀离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物犹如此,人何以堪!这句表面上是写花鸟,实则写杜之本心。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此时之见,却让堕泪惊心。诗人触景生情,移情于物,“怨望”之情得到了进一步的表达。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此句因为写出了在战争动荡的岁月里“消息隔绝久盼亲人音讯而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都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会使人心产生广泛的共鸣,故成为千古传诵之名句。自从“安史之乱”以来,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然连续不断,“自经丧乱少睡眠”,“烽火苦教乡信断”!多么盼望一封胜过“万金”的家信能够带来家中亲人的消息啊!但仅仅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心愿,在这样特殊的时期竟然不能实现!“怨望”之情在此向亲人故友方向进行了纵深扩展。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书不见。近观面前的颓败之景,遥断远方亲人的惨戚之象,不觉于极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猛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头”为愁所致,“搔”则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之程度。这样,在深受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再加之年迈体衰、日暮途穷之感,还有什么比这种情境更让人倍感无奈呢?此情此景,能无怨乎?“怨望”之情达到了极致!
至此,本人认为:只有把“望”理解为“怨恨、埋怨、责怪、怅恨”等一种情感郁积,才能准确解读《春望》全诗,才能更加贴近或合乎杜甫“春望”之创作初衷。
【《春望》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春望》教学反思06-17
《春望》教学反思09-11
对春望的教学反思10-28
春望教学反思11-28
《春望》之望探微 教学反思12-05
杜甫《春望》教学反思01-26
《春望》教学反思范文05-13
春望教学反思总结11-23
春望的教学设计的反思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