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数的认识》的教学反思

时间:2021-05-01 17:08:35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数的认识》的教学反思

  各数的认识是一年级教材第七单元的内容,具体内容包括:数11至20各数、读数和写数、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下面给大家分享《数的认识》的教学反思,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数学《数的认识》的教学反思

  《数的认识》的教学反思1

  复习课的本质就是查漏补缺、系统整理和综合应用。本节课我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灵活整理如识点,学生在我的引领下积极地完成了复习内容。数的认识中有很多知识点都要求学生理解它们的区别和联系,本节课中,就涉及整数、分数、小数方面的一系知识,比如:数的分类、整数的分类、分数的意义、小数的意义以及这些知识之间一系列的联系与区别等,如:整教、小数、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之间的关系及改写等,学生非常容易混淆。

  在处理知识梳理方面,我先在前一天让学生自己回家复习本部分知识,并用自己的方式写下整理图。在本节课上我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展示各自的整理图,然后让学生自己汇报梳理知识点,进而老师加以补充、板书,很好地处理“补”与“梳”的关系。使学生对于本节课所要复习的内容一目了然,这一做法同时也起到摸清学生底子的作用。

  这是本次复习课比较成功的一方面,但在配套练习中仍存在不足,没有很好地将练习题与整理复习的内容有效地结合起来,“理”与“练”没有达到双丰收的效果。

  在以后的复习教学当中,我会提前告诉学生下节课要复习的知识点具体有哪些,还要让学生自己整理,学生整的过程中也是复习回顾知识的过程。练习时,要有基础的练习和提高的练习。课堂上首先是对知识点进行回顾后马上进行独立自主的练习,最后,对多数学生有问题的地方再进行重点复习。同时,在教学当中,要善于抓住教学机制,要加强对学生思维的拓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的认识》的教学反思2

  11—20各数的认识,它既是10以内数的认识和延续,又是100以内乃至更大的数的认识的基础,同时也为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学习打下算理基础。课前了解到,学生基本上已经会数数到20,也已经认识11~20的数,因此我设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通过摆小棒的实践操作,逐步理解“10个1是1个十”,掌握,1个十和几个一表示十几。

  1、通过数铅笔的问题,让学生摆一摆12根小棒,要求:怎样摆就能让大家一眼看出是12?学生出现了几种摆法:2根2根的摆;3根3根的摆;4根4根的摆;摆成两组,但是每组数量相同;一边10根,一边2根……通过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认识到一边10根,一边2根的摆法更容易看出是12。为了更方便,我们可以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表示1个"十"。从而突破10个一就是1个"十"这个难点。这样,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经历数的概念产生,形成过程,不但可以充分展示才能,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而且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愉悦感。

  2、在认识了10个一是1个十后,引导学生用1捆小棒和2根小棒摆成12,并说出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12的数的组成。再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数字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使学生加深了对11~20各数组成的理解。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形成了“1个十”的概念,教师针对性地进行了小结,并把学生的思维引入生活,以学生日常接触过的实例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1个十”在生活中的应用与便捷。

  《数的认识》的教学反思3

  在本节课中,我的教学方面仍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习惯过于随意,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较少,很少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说完整的话,对于学生的回答评价不够及时且评价过于单调,没有起到示范作用;

  2、设计的小组活动(小动物闯关)给予每组的机会不均等,不能真实反映哪一小组的学识水平,且在该环节教师板书不够简练;

  3、整节课的判断均由教师说了算,较少体现出学生的探究过程,由教师“包办”太多;

  4、课堂规范做得不够好,孩子没有倾听的习惯,喜欢抢话;

  5、课堂语言赘述太多,将重点难点没有有条理的讲述出来,突破得不够好;

  6、课堂节奏太慢,显得很“散”,导致整节课重难点不突出,内容过多。

  我将在以下方面做到改进:

  1、适当把握课堂节奏,将课堂活动安排的紧凑一些,添加一些小游戏,使课堂显得张弛有度;

  2、紧抓课堂常规,规范学生听课习惯,例如学具的摆放,回答问题要举手,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等;

  3、把握教材,多看教参和课标,掌握每一节课的重难点,能给学生讲清楚重难点;

  4、在课堂上多给学生一些探索的机会,多涉及一些有学生来“表现”的活动,做好“引导者”的本职;

  5、教师除了教授和倾听,还要学会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并能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做到评价,给学生回应。

  《数的认识》的教学反思4

  100以内数的认识不像20以内的数那样,一眼就看得清楚,它感觉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本节课是通过让学生数糖果、手指头、红豆等一系列的活动,这样以数为核心,以数为主线的思路上去培养、去感悟。教学中,我力求做到:

  一、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数感。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特点,我通过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在充分动手操作的认知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感。先让学生猜猜方盘里的糖果有多少个再确认,有利于提高学生对100的感知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二、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通过提出问题,谁能数100个糖果,还能数100个什么物品?学生说很多,有的说100个人、100条鱼、100头牛、100间房子等等,这些都是学生在生活中的中的积累,把这种积累经验释放一下,交流一下,很有价值,也体现了100这个数的广泛应用。当然,学生说的这些都是生活中的事物,我们拿来所用,其实我们人身上就能找到100,手指头人人都有,把它们结合起来,我觉得会很亲切、自然,也很有趣味。再通过问学生怎么让大家看到100个手指头?这样用手指头当学具,使学生非常亲切地感受到“数”就在我们身边,甚至就在我们身上,自然地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三、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体会数是数出来的。

  在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多次经历数数的过程,看老师数糖果,数100个手指头等,数数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体验,是别人不能代替的,学生必须要亲自去数,所以这一过程很重要。我为学生每桌准备一袋红豆,让他们共同合作,亲自经历这一过程。这样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数出物体的个数,体现数是数出来的。

  整堂课气氛活跃,我与学生融为一体,较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迫使我今后应继续学习新课程、新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数的认识》的教学反思5

  11~20各数绝大多数学生都已经认识,他们会数、会写这些数,也知道这些数的顺序和大小。但对于数的概念和数的组成未必都清楚。让学生理解10个一是1个十,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以及数感的培养,是这节课的重点。

  教学目标确定为: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通过数一数、说一说、摆一摆,使学生理解11~20各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应用意识。通过创设生动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特点和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安排了许多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中,加深对1120各数意义的理解及组成,同时培养学生的数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课堂洋溢着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获得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有如下的体会。

  1.以学定教,培养学生的数感。

  建立数感可以理解为会数学地思考,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重要的。我们没有必要让人人成为数学家,但应当使每个学生都在一定程度上会数学地思考,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素养。培养学生的数感,不是靠教师讲解获得的,而是要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数学活动得到感受和体验。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都有强烈的表现欲,因此,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他们一个舞台,让他们用语言表达和交流数的信息。新课引入时,带领学生复习前面学过的`数,接着让学生用我们学过的这些数来数一数我们今天来上课的有多少小朋友。这不仅仅是激发学生学习情趣的一种策略,更是让学生通过数一数的活动,发展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感。又如在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时,让学生通过同桌讨论有什么办法能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有11根小棒,再通过比较得出以十为计数单位,以及在出示主题图时让学生数一数图上的事物各有多少。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数去观察事物,表达和交流生活中有关数量的信息,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领会学习数学的意义。

  2.抓住重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本课的重点是认识计数单位十和数位个位、十位。在学生用小棒摆出11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你能不能想一个好办法,让别人一眼就看出你摆的是11根小棒?此问题为计数单位十的认识作了铺垫。在学生认识了11、会写11后,我又提出了一个问题:11里面的两个数字1表示的意义一样吗?学生都回答不一样,说第一个表示十,一个表示一。总结:右边的1所对的位置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个位,个位上的数表示几个一,左边的1所对的位置我们也给它起个名字叫十位,十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借助此问题,学生很自然地认识了计数单位个位和十位。

  3.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本节课的内容都是抽象的数字,单凭老师讲学生一点兴趣也没有。这节课,我给学生提供了直观、形象的学习材料,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亲身体验。这样,通过摆一摆、数一数、拨一拨、说一说,把操作、观察、语言表达紧密结合,突破了教学难点,使学生很好地建立了数位的概念,充分体现了数学学习的过程性和体验性。

  《数的认识》的教学反思6

  1.教学设计创造性、开放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不可替代的优势,有效运用了课前收集资料、课中交流汇报和课后运用知识的多种学习方式,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广阔空间。课堂汇报气氛活跃,学生学到了许多与编码有关的知识,感受到知识的趣味性和无限性。

  2.教学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生通过上网、咨询、调查等方式收集到了许多编码的知识,知道了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了编码。这些编码都是广泛存在于生活、为学生所熟悉而常被忽略的“数学”,它们一下子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使“数字编码”这一看似很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有趣。

  3.本节课注重理解与运用。在学生了解、掌握了生活中一些编码的知识后,进一步引导他们归纳编码的好处以及编码时要注意的问题,让学生理解本课的重点和难点。编学号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字编码知识给全校学生编学号,学生得出了内容一致、形式多样的学号。这让学生亲身感受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协作中互补,感受到合作交流学习的重要性,使学生用积极的情感来学习数学。

【小学数学《数的认识》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数的认识》的教学反思(精选6篇)03-08

小学数学《数的认识》的教学反思6篇10-09

数学《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01-01

数学《认识整万数》的教学反思10-20

《亿以内数的认识》数学教学反思11-25

《100以内数的认识》数学教学反思03-25

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11-02

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06-19

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