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解决·瓶子的容积》教学反思范文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问题解决·瓶子的容积》教学反思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问题解决·瓶子的容积》教学反思1
湖北省建始县实验小学 栗少明本课是在学生掌握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规则物体的体积及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运用转化思想分析和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引导学生实验、观察、比较、自主探索、交流合作,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圆满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1、开场白,我提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对学生本节课怎样处理“问题”提出了具体要求。让学生明白数学的学习离不开“问题”,了解数学学习中“问题”的重要性,也明确了面对问题,自己应该怎么做,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2、导入新课,复习了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求法后,我出示瓶子,让学生联系所学数学知识提出数学问题。学生脑洞大开,纷纷举手,提出了“这个瓶子的高是多少?”、“这个瓶子的底面积怎么求?”、“这个瓶子的容积是多少?”等有数学味的问题。
3、探究解决瓶子的容积的问题时,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比较瓶子与石块等不规则物体的相同和不同。通过思考、讨论,学生意识到求出不规则空气的体积是解决问题的重点,提出“怎样求出不规则空气的体积”的问题,为最终顺利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4、课外思考的环节。我出示几个相同的瓶子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的图片,学生回顾小组活动时喝水的细节,提出“喝掉多少水,是不是都能求出瓶子的容积?”“求出的瓶子容积结果会不会一致?”等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二、引导学生运用转化思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导入新课前,复习“排水法”,回顾不规则物体与规则物体体积之间的转化,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伏笔。
2、探究一,学生运用以前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时,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找出了“装满水再倒入量杯”“排水法”“排沙法”“看标签”等多种方案,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劣。《课标》明确指出“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
3、探究二,把瓶子里的水分成上下两部分,学生通过思考明确了“怎样求出瓶颈部分不规则的水的体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自然而然联想到“转化”这个解决问题的“利器”,顺利地把不规则水的体积转化成规则图形,初步解决了问题。
4、探究三,小组活动中,学生通过讨论、操作,动手动脑,巧妙地使用“倒置法”,利用瓶子的圆柱部分把不规则的空气部分转化成了圆柱。成功地运用转化策略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5、例7,在学生理解用转化思想求出瓶子容积的方法的基础上,数形结合,利用乘法分配律,优化计算方法,灵活运用体积公式求出了瓶子容积。让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方法的最优化。
6、回顾反思环节,引导学生回顾以前数学课上运用到的转化思想,让学生对转化这个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7、课堂小结,我激励学生向古人曹冲学习,激发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发现和解决更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兴趣。
一点小遗憾,在学生理解用转化的方法求出下半部是圆柱的瓶子的容积后,如果能把下半部是长方体的瓶子的容积提出来让学生思考一下,将会更有价值。
《问题解决·瓶子的容积》教学反思2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圆柱的体积和容积的计算方法后,引导学生探究生活中一些属于不完整圆柱的容积问题,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策略。
这节课我设计了2个目标。一是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不完整的圆柱体容器的容积的计算方法。为了达成该目标我课前给每个小组准备了装了一部分水的瓶子,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先在组内共同探究如何求上半部分空气部分的体积,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但是在交流回报的过程中,我发现个别学生没有真正明白空气部分转化成规则圆柱体这一过程。
反思自己原因主要有:当学生表达不清楚时,我应该及时加以引导,另外,应该适时地指名不同层次的学生复述这个转化过程,在学生不断地思想交流碰撞中弄明白这个转化过程。二是,通过观察思考、分析,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转化思想对于学生并不陌生,为了达成该目标我组织学生回想小学阶段遇到的转化思想的例子,举例说明,再次体验“转化”思想。
为了很好地达成本节课的目标,我设计了两个学习活动。一是小组合作探究如何求不规则部分空气的体积;二是小组分工合作测量数据,计算瓶子的容积。如何求不规则部分空气的体积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因此我设计活动一,利用小组内合作交流的方法共同克服该难题,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内都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最后小组汇报,全班交流。当学生知道求瓶子容积的计算方法后,小组再次合作,测量出所需要的数据,计算瓶子的容积。
整节课下来,我认为自己还有很多不足。首先是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做得不是很好,学生上课发言不积极;其次,是课堂时间分配的不合理,小组合作环节用时太长,特别是第二次小组合作测量数据计算时,有的小组分工不够明确,导致浪费时间。第三,由于前面时间安排的不合理,这节课的练习量没有达到,新知没有得到及时加强。最后,“转化”思想没有很好地总结,没有使整节课最终升华出来。总之,本次展示课活动让我成长了许多,也意识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需要不断改进,不断努力!
《问题解决·瓶子的容积》教学反思3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圆柱的体积和容积的计算方法后,引导学生探究生活中不规则圆柱的容积问题,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策略。
新课标要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入手,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创设化静为动的教学情境,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兴趣,创设乐学氛围。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树立师生平等合作的理念,重视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建构数学模型。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基于此,本节课在探究新知时以求不规则矿泉水瓶子的容积为知识载体,经过两次小组合作,通过实践操作、交流探究、观察比较等方法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合作探究时老师到每个小组进行指导,真正起到了教师是组织者、合作者、引领者的作用;展示环节小组代表发言,小组之间、学生之间补充质疑,老师精讲点拨,及时引导,学生学得更加投入,自然而然生成新知识。
如:第一次小组合作探究求瓶子容积的方法时,老师先拿一整瓶水先倒出一部分,但瓶子里的水是不规则圆柱,让学生思考:这样行不行?接着再倒水,这次瓶子里的水是规则圆柱,再让学生思考这样行不行?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学得主动轻松,真正明白了将空气部分转化成规则圆柱体这一过程,理解瓶子的容积是由装水的圆柱和倒置后无水圆柱组成,化抽象为具体,突破难点。第二次小组合作是分工合作测量数据,计算瓶子的容积。
教师在课堂中注意培养学生说数学、用数学的能力,有问题让学生去讲解,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在展示中发现问题,如:统一规格的瓶子计算出的容积不太一样,进而再次激发学生努力寻找问题原因,进一步体验方法的多样化及转化过程中变与不变的关系,如:形状改变体积不变。
课堂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体现新理念。为此,我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拓展延伸,设计了变式练习:求喝掉的冰红茶体积,让学生在生活实例中深化运用转化思想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此基础上我组织学生回想小学阶段遇到的转化思想的例子,举例说明,再次体验“转化”思想,使整节课学习目标得到升华。同时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一节课下来,孩子们的学习状态良好,个个踊跃发言,你争我辩,兴趣盎然,理解并掌握了转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同时,在教学中也存在着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小组合作测量数据计算时,有的小组分工不够明确,导致浪费时间;课堂上自己评价语言的运用还不够丰富,事实证明多元化的课堂评价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随时注意学生专注性及学习习惯的培养。
【《问题解决·瓶子的容积》教学反思范文】相关文章:
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稿3篇11-09
小班游戏小小瓶子真好玩教案反思04-18
祁黄羊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范文03-08
《观潮》教学反思的范文11-09
离骚的教学反思范文10-27
《卖炭翁》教学反思范文12-23
观潮教学反思范文10-22
《乡愁》教学反思范文11-13
《中华少年》的教学反思范文09-01
《沁园春雪》的教学反思范文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