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鸟》教学反思

时间:2020-12-22 15:21:32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珍珠鸟》教学反思(精选7篇)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珍珠鸟教学反思(精选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珍珠鸟》教学反思(精选7篇)

  《珍珠鸟》教学反思1

  《珍珠鸟》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以生动细腻、富有情趣的语言写出了珍珠鸟由“怕人”到信赖“我”的变化过程,揭示了“信赖,往往能创造出完美的境界”的深刻道理。在教学中,我采取情境体验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紧紧抓住珍珠鸟和作者情感变化这一主线,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让学生经过朗读感悟感受作者和珍珠鸟之间深厚的情感。

  一、初读课文,畅谈体会

  在学习中,我首先创设情境并展示珍珠鸟图片,让学生认识珍珠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引导学生初读课文,谈感受。初读课文后有的孩子说“珍珠鸟是一种可爱的小鸟,作者十分喜欢它。”有的孩子说“珍珠鸟是一种很怕人的鸟,可是唯独不怕作者,因为它和作者有感情。”只要学生能说出自我的体会,我都会及时的表扬并鼓励他们,因为这些感受都是孩子们最真实的情感,是难能可贵的。根据学生的体会,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文章,理解作者的写作真谛。

  二、细读课文,理解信赖

  经过初读课文,学生感受到作者对珍珠鸟的爱。顺势我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给出的阅读提示:想想“我”是怎样逐渐得到珍珠鸟的信赖的?同时理解课文最终一句“信赖,往往创造出完美的境界。”

  经过默读课文,要求学生分别用横线和波浪线画出作者与珍珠鸟相处时“我的表现”和“珍珠鸟的表现”的有关语句,经过朗读从而体会出作者和珍珠鸟之间感情变化的过程。深刻明白由“尊重——理解——宽容——欣赏——信赖”的情感,明白信赖是人和动物,人和人之间友好相处的基础,仅有经过信赖才会产生的爱、温暖和包容。

  三、抓关键语句,体会珍珠鸟的可爱

  了解到作者和珍珠鸟在相处时的不一样表现后,我再次询问学生,你们认为珍珠鸟可爱吗?你们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经过抛出问题,引导学生经过小组合作,抓关键语句说体会的方式理解珍珠鸟的可爱,学生学习进取主动,交流时妙语连珠,体会深刻。

  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会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和语言文字的积累,因为仅有真正理解了课文资料才会把自我的情感融入到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去,仅有在学习中鼓励学生积累语言文字,学生的语文写作才可有提高。

  《珍珠鸟》教学反思2

  《珍珠鸟》是根据作家冯骥才的散文改编的,描写了“我”为一种怕人的珍珠鸟创造了安逸舒适、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使它们与“我”越来越亲近,说明“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课文写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很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我从以下三点入手设计和组织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初读课文,感受“情意”。

  新课开始,我先播放课件,让学生认识珍珠鸟,引起兴趣,引出课题。然后让学生初读课文,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初读后,有的感受到“珍珠鸟是一种可爱的小鸟,作者非常喜爱它”,有的说“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小鸟,但它却不怕作者”,还有的说“感受到作者和珍珠鸟有种亲近的情意”。这些感受都是孩子们独自的情感体验,是真实而可贵的,虽然来自直觉,有些粗糙、肤浅,却是理解主题的基础。我们在教学中应珍视这些感受,进而引导学生深入读书,理解作者写作的真谛。

  二、细读课文,理解“真爱”。

  通过初读,学生感受到了作者对珍珠鸟的爱。但要理解课文的最后一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仅仅体会到“爱”是不够的。这“美好的境界”是什么呢?仅有“爱”就能创造出这美好的境界吗?显然,教师这时应抓住学生的初步感受,引导学生向纵深开掘:“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小鸟,但它却不怕作者,为什么不怕?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进而让学生细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珍珠鸟“不一般”的爱。

  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找到以上相关的句段反复体会、交流。从中感受到那些描写“我”为鸟儿做了些什么的语段是有层次的,作者对鸟儿“不一般”的爱,体现在他顺乎了鸟的习性和天性,在“尊重——理解——宽容——勾通——欣赏——信赖”的层层深入的情感体味中,学生对课文最后一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真正有了感悟。这种感悟由浅入深,除了对本义、引伸义、深层含义的理解,也有对“不言之义”的领会。

  三、赏读课文,欣赏“境界”。

  在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中,还应培养学生对课文优美形象、深刻意蕴、丰富情感的欣赏能力,通过欣赏,获得审美享受、感情陶冶、精神净化。

  在教学课文第14自然段时,我设计了一个情境,让学生边想象鸟儿伏眠于作者肩头的情景,边配乐朗读。我适时推波助澜:“在作者眼里,珍珠鸟太可爱了。小鸟是幸福的,作者也是幸福的,这是多么美好的境界啊!这多像一幅画啊,你能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吗?”学生的灵感被激发起来,有的说叫“爱”,有的说叫“亲近的情意”,还有的说叫“信赖”,我于是用“你是个有爱心的孩子”“你像个诗人”“你像个哲学家”等充满欣赏和赞美的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意。

  不足之处:课上的提问过多,不利于学生对文章的品读,而过多的品读,让学生自读自悟又不利于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两者如何协调值得深入思考。

  总之,这一节课留给自己的反思很多,争取在不断的实践和反思中不断的进步!

  《珍珠鸟》教学反思3

  《珍珠鸟》是一篇值得反复玩味的散文,我琢磨了好几个晚上,反复修改了好几次教案,最终决定立足教材,立足字词章句,围绕“信赖”这个主题,以“读”为线,以“品”为珠,串连起全文的脉络精神。从“初步感知”到“品读感悟”再到“感情升华”,将语言训练、思维训练和情感熏陶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品味文字,多种途径实践语言

  古人有“感言,会意,得意”之说,说的是人们阅读一篇文章,首先感受到的是文章的语言,进而理解它的含义,最终记住这篇文章的意思。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力求经过语言实践,使学生进入文本,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体验文本蕴涵的感情。如精心玩味三个带“小”的词语,比较诵读“小家伙”的四个句子;品读第四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眼前出现的趣味的画面,引导学生找出值得品味的词语,指导欣赏,并将自我的理解融入朗读;抓住“一会儿”想象珍珠鸟一会儿又去干什么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课文中的'语言实践点,经过多种途径实践语言。这些实践点的落实使语文课有了真正的语文味,学生在细心品味字词、反复诵读句子中,提高了语言的鉴赏和运用本事。,

  二、主角转换,使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

  怎样在引导学生领悟“信赖”这一主题上有独到之处呢?首先让学生感悟文中珍珠鸟对作者产生信赖是原因:作者对它的尊重、爱护、喜爱。然后让学生走进珍珠鸟的内心世界,来体会珍珠鸟从怕“我”到亲近“我”的心路历程。经过主角转换,更深入地走入文本,直接与作者对话,获得深切独特的体验。学生在主角对话中,要对文章的资料作进一步的分析和更全面的概括,并且要经过想象,用语言将作者对珍珠鸟的喜欢之情,人与动物之间的爱与信赖表达出来。这样,语言和精神就在新的同构中获得了新生。

  三、启迪思维,点燃思想的火花

  这是一篇人文情愫较浓的文章。为了让学生以具体的语言为载体,深层感悟课文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在感悟“完美境界”这一环节时,我出示人鸟相亲图,让学生在充分观察、想象珍珠鸟的梦境,在这基础上给画面取题目,学生在欣赏中想象,在想象中感悟,在感悟中创造,从而挖掘出文章的丰富内涵,深会作者之意。在“拓展升华”中,我深情交流自我的读后感受,并播放一组人与动物和谐友好的画面,让学生浸润其中,再受熏染。这样的拓展是基于文本、服务文本的,文本深藏的人文情怀得到充分挖掘与展示,点燃了学生的思想火花。最终让学生说说对信赖的一点感觉和滋味。学生有感而发,思想精神取得了自我的提升,思维品质得到了强大的锻炼。思考的乐趣,思路的跌宕,思维的力量,思想的觉醒,尽在其中。

  课上完了,我分明看到晶莹的泪花在学生的眼里闪烁,我们在一同品味,一同追寻“信赖,不就能创造出完美的境界吗?”这一真谛中,得到了精神的洗礼,获得了生命的体验。

  《珍珠鸟》教学反思4

  《珍珠鸟》是著名作家冯骥才的作品,作者以独特的角度,新颖的立意,传神细腻的描述,准确生动的用词,记叙了珍珠鸟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变化过程,揭示了“信赖,往往能创造出完美的境界”的深刻道理。经过教学旨在让学生感受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发展的深刻意义;唤醒同学内心的爱,激发他们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一、看图说话,初步感受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我首先经过看图说话,让学生描述珍珠鸟的样貌,初步体会“珍珠鸟是一种可爱的小鸟”。并经过课文中作者的描绘,感受作者简洁质朴的语言,以及对珍珠鸟的喜爱。同时,我引导学生辨析“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与“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真好!”之间情感的细微变化。是同学们更明确了作者内心对珍珠鸟那种情不自禁亲近的情意。这些感受都是孩子们独特的情感体验,是真实而可贵的,虽然来自直觉,有些粗糙,肤浅,却是理解主题的基础。有了理解的基础,就能够引导学生深入读书,理解文章的真正内涵。

  二、细读课文,感受作者对珍珠鸟的细心呵护。

  经过初步学习,学生感受到了作者对珍珠鸟的爱。可是要明白“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她怎样会轻易信赖人呢?仅仅体会到“喜欢”是不够的。这时,我抓住学生的初步感受,引导学生向纵深开掘:“我是怎样赢得珍珠鸟信赖的?”进而让学生细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珍珠鸟“不一般”的爱:起初,作者为珍珠鸟营造了一个舒适而又温馨的家;并且决不去窥探,鸟儿才安心地在里面生儿育女;小鸟出生了,可作者却不惊动它们,鸟儿最终渐渐把“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来”。作者所做的这一切,是对鸟儿生活习性的充分尊重。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找到以上相关的句段反复品味,交流。在"尊重——理解——宽容——沟通——欣赏——信赖"的层层深入的情感体味中,学生对课文最终一句“信赖,不就能创造出完美的境界?”有了进一步的感悟。

  三、创造性复述,感悟“信赖”创造出和谐生活的情景。

  但要真正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完美的境界。”的主题,只体会作者对珍珠鸟的亲切呵护是不够的。这"完美的境界"是什么呢?小鸟在"屋里飞来飞去",可作者却“不管它”,任由它自由自在地飞。那里体现了作者的包容,是爱的一种典型的表现形式,即对鸟儿的充分理解和宽容。而鸟儿胆子越来越大,时常接近“我”,这浓浓的爱意,是一种沟通,是零距离的接触。

  所以我引导学生复述这一动人的情景,并进一步走进珍珠鸟的情感世界,引导他们在复述的基础上,再说一说你为什么会这样一步一步与作者亲近。这就从作者和小鸟的视角,同时出发,真正使学生体会到了相互的“信赖”才会产生完美的境界。学到那里,我自然引读下一段落——直到有一天,鸟儿落在“我”的肩上睡着了,作者写下一时的感受“信赖,不就能创造出完美的境界?”这种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的人鸟合一的感人情景,就这样呈此刻我们眼前。

  这种“完美的界”不是每个人随时随处都能感受到的,那是需要付出的。有了作者对鸟儿的“不一般”的爱,才有了"信赖",才有了享受那份完美境界的幸运。所以,本文的学习,我侧重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世界,走进鸟儿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的表达,不仅仅感受着作者平实质朴的语言,也体会到他从笔尖流泻出的对生命的尊重与珍爱。

  《珍珠鸟》教学反思5

  《珍珠鸟》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精心撰写的优美散文。这篇散文描述了人鸟相亲的动人历程,揭示了“信赖,往往能创造出完美的境界”的深刻道理,情文并茂,寓理于事。我班的孩子比较喜欢动物,对动物有爱心,所以我选取这篇课文进行教学。从上课的状况看,我的教学有以下亮点:

  一、创设情境,注重激发学生情感

  开课伊始,优美的钢琴曲在学生的耳畔萦绕,各种美丽的鸟儿图片一张张呈此刻学生的面前,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住了。姿态万千的鸟儿,清新、幽静的大自然,融合在一齐,让人看了有种和谐的感觉。这不仅仅触发了学生心底深处的感情,也为下文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

  二、巧妙地找准切入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重视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潜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而实施探究性、创造性阅读,关键在于我们要把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方能引导他们去搭建自主探究和发现的平台。设计这堂课时,我没从头开始,而是叫学生找找“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由此引出“信赖,往往创造出完美的境界”这一中心。指导学生读这句后,我让学生结合课文资料,针对这句话提出问题。学生毫不犹豫地道出了自己心中的疑团:“作者是如何得到珍珠鸟的信赖的”“谁信赖谁”“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将四个有价值的问题板书在了黑板上,之后抓住第一个问题:“作者是怎样照顾和呵护珍珠鸟的”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词、字探究。问题是孩子们自己提出来的,所以无论是自学,还是小组合作学习,他们都十分的投入,交流时也妙语连珠。

  三、结合学生的感悟,随机指导朗读

  在交流“作者是怎样照顾和呵护珍珠鸟”时,有一个学生谈到作者称呼珍珠鸟为“小家伙”,突出了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还结合父母平时称他为“小家伙”进一步说明。我觉得他体会得很独特,随机让学生找到出现了“小家伙”这个词的句子,自己反复朗读体会。学生自由读完后,我又指名读、部分读、齐读,在一遍遍朗读中,学生感受到了作者对珍珠鸟深深的爱。

  四、对教材的合理拓展,为课堂增添了精彩

  教学快结束时,我设计了两个很有创意的环节:一是“给文中插图起名”。在学生读完第13自然段后,我出示书中的插图,并深情地配上话语:“在作者眼里,珍珠鸟太可爱了。小鸟是幸福的,作者也是幸福的,这是多么完美的境界呀!你能试着这幅图起个名字吗请写在插图的旁边。”这样,不仅仅训练了学生的扩散思维,而且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培养了学生概括思维潜力和语言表达潜力。学生起的名字五花八门:“爱”、“信赖”、“特殊的父子”、“温馨的一家人”,二是“自行编写信赖格言”。这一环节的精心设计,从学生的精彩发言(如,“信赖是阶梯,让我们走向成功”、“信赖是一双紧握的手,我给你力量,你给我力量”、“信赖是一座彩虹,让我们心相连”)中,我们能够看出,学生的创新潜力得到了培养,同时学生在编写格言的时候,对自身健康品质的构成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当然,教学中我也觉得有遗憾,最主要的是朗读指导还少了些。这也是阅读课文一向困惑我的一个问题。我们的阅读课文篇幅比较长,但要求一节课完成,容量可想而之,因此,很多时候是匆匆而过。在以后的阅读课文教学中我将不断探索,如果各位老师有好的推荐请赐教。

  《珍珠鸟》教学反思6

  《珍珠鸟》一文主要写了由于冯骥才对珍珠鸟的悉心照顾和真切关爱,让小珍珠鸟由怕人到不怕,最终到与人融为一体的经过,从而谱写了一曲鸟与人之间爱与美的颂歌。作者所以由衷地发出了“信赖,往往能创造出完美的境界”的赞叹。文章从对“人与鸟”的关系叙述中,启发学生在“人与动物”、“人与人”、“人与自然”等等和谐共处方面的深入思考。

  我挖掘教材,深化主题,以“读书,要从字字词词句句入手”的指导思想,教会学生读书的方法,力求授之以“渔”,去垂钓文本中的“鱼”。在教学中,分为两条线展开,一条是小珍珠鸟如何由害怕到不怕的;另一条是我又是如何关爱小珍珠鸟的。两条线的交融点就是“信赖”。整个教学活动据此展开,深入地诠释“信赖”二字的真正含义,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情与境的和谐与动人。

  一、落实读书方法,注重情感熏陶。

  感悟文本的思想精髓,一向是我们追寻的。那么,切入文本,切入作家灵魂的入口,到底在哪里?或许就是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所以,在教学中,以出示名言的方式,引导学生明白要“读好一篇文章就要从字字词词句句入手”的方法。并在整个教学中,就围绕此理念展开,经过一些语言的提醒与实际的操作,不断地强化此读书方法。学会运用好的读书方法,才会有深刻的感悟。

  二、运用朗读击石,碰撞文本情感。

  朗读,对于语言教学,永远是必须与最好的击石。没有朗读的语文课堂,或者朗读不够情真的课堂,犹如一潭死水,或者死水微澜。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字词,读懂文字背后的含义,然后用朗读表达自我的情。譬如:小珍珠鸟“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这几个字,我便反反复复请学生感受“放开胆子”与“跑”之间的关系,并请其读出“放”的力度与“跑”的速度。看上去,好象是意想的东西,可是学生的确能够经过声音的轻重与节奏的快慢,来表达他心里“放开”与“跑”,从而让我们看到一仅有些“放肆”的小珍珠鸟。

  在朗读中,捕捉文本的灵魂,与文本碰撞出情感的火花。语言,有时候,在朗读面前,也是苍白的。在朗读中,我们能够在语文教学的路途上,越攀越高,直至创造出完美的境界。

  《珍珠鸟》教学反思7

  《珍珠鸟》是根据作家冯骥才的散文改编的,描写了“我”为一种怕人的珍珠鸟创造了舒适、温暖又安全的家,使它们与“我”越来越亲近,说明“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课文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很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我从以下四点入手设计和组织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初读课文,走近小鸟

  首先播放珍珠鸟图片,让学生认识珍珠鸟,激发兴趣,然后让学生初读课文,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初读后,有的说“珍珠鸟是一种可爱的小鸟,作者非常喜爱它”,有的说“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小鸟,但它却不怕作者”。这些感受都是孩子们独自的情感体验,真实而可贵,是理解课文主题的基础。根据这些感受,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读书,理解作者写作的真谛。

  二、质疑探究,感知信赖

  通过初读,学生感受到了作者对珍珠鸟的爱。但要理解课文的最后一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我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帮学生梳理问题,接着让学生自己释疑寻找答案。我抓住学生的初步感受,引导学生向纵深开掘:“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小鸟,但它却不怕作者,为什么?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进而让学生研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珍珠鸟“不一般”的爱:小鸟在“屋里飞来飞去”、“落在柜顶上”、“书架上”、“撞灯绳”,可作者却“不管它”,任由它自由自在地飞。这里体现了作者的包容,是爱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即对鸟儿的充分理解和宽容。

  鸟儿胆子越来越大,它“蹦到‘我’的杯子上喝茶”,“啄‘我’的笔尖”,而“我”却只是“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这时,鸟儿接近“我”,“我”接近鸟儿,这浓浓的爱意,是一种勾通,是零距离的接触,是一种互为欣赏。

  直到有一天,鸟儿落在“我”的肩上睡着了,作者流出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种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的人鸟合一的感人情景,使人感悟到更深层次的爱——“信赖”。这种“美好的境界”不是每个人随时随处都能感受到的,那是需要付出的。有了作者对鸟儿的“不一般”的爱,才有了“信赖”,才有了享受那份美好境界的幸运。

  三、表达交流,聚焦信赖

  在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中,还应培养学生对课文优美形象、深刻意蕴、丰富情感的欣赏能力,通过欣赏,获得审美享受、感情陶冶、精神净化。

  在教学课文第6自然段时,让学生边想象鸟儿伏眠于作者肩头的情景,边有感情地朗读。孩子们陶醉地读着,情不自禁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我适时推波助澜:“珍珠鸟趴在作者的肩头睡着了,假如你就是这只可爱的小鸟,趴在作者的肩头睡着了,会做一个怎样的梦?”学生的灵感被激发起来,争先恐后地畅所欲言。“你是个有爱心的孩子”“你像个诗人”“你像个哲学家”等充满欣赏和赞美的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意。

  四、拓展延伸,深悟信赖

  在学生通过欣赏性阅读获得情感满足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让学生抒发的童心留言板,让学生仿照作者的内心感受,写一句有关信赖方面自己的格言。

  没想到他们个个都成了小作家,妙笔生花,写得有模有样。在此基础上出示动物与动物、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图片,再次感悟“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这堂课的教学设计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毕竟,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展现的丰富表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导入之后,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请同学们看幼鸟、成年鸟的生活照片,通过图文对照,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让学生带着兴趣读课文,找出描写珍珠鸟可爱、表现人与鸟相互信赖的句子、词语,感知语言中蕴含的感情色彩。最后,通过表现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组图片,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信赖”的理解。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机地整合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不足之处:课上的提问过多不利于学生对文章的品读,而过多的品读、让学生自读自悟又不利于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两者如何协调值得深入思考。还有就是开课初就觉得自己的激情不够,没能很好的调整好状态。这一节课留给自己的反思很多,争取在不断的实践和反思中不断的进步。

【《珍珠鸟》教学反思(精选7篇)】相关文章:

有关珍珠鸟的教学设计【精选】03-24

《珍珠鸟》工作教学设计范文精选03-15

《珍珠鸟》教学课件09-28

教学课件珍珠鸟09-26

珍珠鸟教学资料参考07-28

珍珠鸟优秀教学课件09-24

珍珠鸟教学设计【推荐】01-18

珍珠鸟教学设计【荐】01-18

《珍珠鸟》教学设计【热】03-17

【精】《珍珠鸟》教学设计03-16

《珍珠鸟》教学反思(精选7篇)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珍珠鸟教学反思(精选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珍珠鸟》教学反思(精选7篇)

  《珍珠鸟》教学反思1

  《珍珠鸟》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以生动细腻、富有情趣的语言写出了珍珠鸟由“怕人”到信赖“我”的变化过程,揭示了“信赖,往往能创造出完美的境界”的深刻道理。在教学中,我采取情境体验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紧紧抓住珍珠鸟和作者情感变化这一主线,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让学生经过朗读感悟感受作者和珍珠鸟之间深厚的情感。

  一、初读课文,畅谈体会

  在学习中,我首先创设情境并展示珍珠鸟图片,让学生认识珍珠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引导学生初读课文,谈感受。初读课文后有的孩子说“珍珠鸟是一种可爱的小鸟,作者十分喜欢它。”有的孩子说“珍珠鸟是一种很怕人的鸟,可是唯独不怕作者,因为它和作者有感情。”只要学生能说出自我的体会,我都会及时的表扬并鼓励他们,因为这些感受都是孩子们最真实的情感,是难能可贵的。根据学生的体会,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文章,理解作者的写作真谛。

  二、细读课文,理解信赖

  经过初读课文,学生感受到作者对珍珠鸟的爱。顺势我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给出的阅读提示:想想“我”是怎样逐渐得到珍珠鸟的信赖的?同时理解课文最终一句“信赖,往往创造出完美的境界。”

  经过默读课文,要求学生分别用横线和波浪线画出作者与珍珠鸟相处时“我的表现”和“珍珠鸟的表现”的有关语句,经过朗读从而体会出作者和珍珠鸟之间感情变化的过程。深刻明白由“尊重——理解——宽容——欣赏——信赖”的情感,明白信赖是人和动物,人和人之间友好相处的基础,仅有经过信赖才会产生的爱、温暖和包容。

  三、抓关键语句,体会珍珠鸟的可爱

  了解到作者和珍珠鸟在相处时的不一样表现后,我再次询问学生,你们认为珍珠鸟可爱吗?你们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经过抛出问题,引导学生经过小组合作,抓关键语句说体会的方式理解珍珠鸟的可爱,学生学习进取主动,交流时妙语连珠,体会深刻。

  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会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和语言文字的积累,因为仅有真正理解了课文资料才会把自我的情感融入到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去,仅有在学习中鼓励学生积累语言文字,学生的语文写作才可有提高。

  《珍珠鸟》教学反思2

  《珍珠鸟》是根据作家冯骥才的散文改编的,描写了“我”为一种怕人的珍珠鸟创造了安逸舒适、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使它们与“我”越来越亲近,说明“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课文写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很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我从以下三点入手设计和组织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初读课文,感受“情意”。

  新课开始,我先播放课件,让学生认识珍珠鸟,引起兴趣,引出课题。然后让学生初读课文,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初读后,有的感受到“珍珠鸟是一种可爱的小鸟,作者非常喜爱它”,有的说“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小鸟,但它却不怕作者”,还有的说“感受到作者和珍珠鸟有种亲近的情意”。这些感受都是孩子们独自的情感体验,是真实而可贵的,虽然来自直觉,有些粗糙、肤浅,却是理解主题的基础。我们在教学中应珍视这些感受,进而引导学生深入读书,理解作者写作的真谛。

  二、细读课文,理解“真爱”。

  通过初读,学生感受到了作者对珍珠鸟的爱。但要理解课文的最后一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仅仅体会到“爱”是不够的。这“美好的境界”是什么呢?仅有“爱”就能创造出这美好的境界吗?显然,教师这时应抓住学生的初步感受,引导学生向纵深开掘:“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小鸟,但它却不怕作者,为什么不怕?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进而让学生细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珍珠鸟“不一般”的爱。

  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找到以上相关的句段反复体会、交流。从中感受到那些描写“我”为鸟儿做了些什么的语段是有层次的,作者对鸟儿“不一般”的爱,体现在他顺乎了鸟的习性和天性,在“尊重——理解——宽容——勾通——欣赏——信赖”的层层深入的情感体味中,学生对课文最后一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真正有了感悟。这种感悟由浅入深,除了对本义、引伸义、深层含义的理解,也有对“不言之义”的领会。

  三、赏读课文,欣赏“境界”。

  在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中,还应培养学生对课文优美形象、深刻意蕴、丰富情感的欣赏能力,通过欣赏,获得审美享受、感情陶冶、精神净化。

  在教学课文第14自然段时,我设计了一个情境,让学生边想象鸟儿伏眠于作者肩头的情景,边配乐朗读。我适时推波助澜:“在作者眼里,珍珠鸟太可爱了。小鸟是幸福的,作者也是幸福的,这是多么美好的境界啊!这多像一幅画啊,你能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吗?”学生的灵感被激发起来,有的说叫“爱”,有的说叫“亲近的情意”,还有的说叫“信赖”,我于是用“你是个有爱心的孩子”“你像个诗人”“你像个哲学家”等充满欣赏和赞美的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意。

  不足之处:课上的提问过多,不利于学生对文章的品读,而过多的品读,让学生自读自悟又不利于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两者如何协调值得深入思考。

  总之,这一节课留给自己的反思很多,争取在不断的实践和反思中不断的进步!

  《珍珠鸟》教学反思3

  《珍珠鸟》是一篇值得反复玩味的散文,我琢磨了好几个晚上,反复修改了好几次教案,最终决定立足教材,立足字词章句,围绕“信赖”这个主题,以“读”为线,以“品”为珠,串连起全文的脉络精神。从“初步感知”到“品读感悟”再到“感情升华”,将语言训练、思维训练和情感熏陶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品味文字,多种途径实践语言

  古人有“感言,会意,得意”之说,说的是人们阅读一篇文章,首先感受到的是文章的语言,进而理解它的含义,最终记住这篇文章的意思。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力求经过语言实践,使学生进入文本,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体验文本蕴涵的感情。如精心玩味三个带“小”的词语,比较诵读“小家伙”的四个句子;品读第四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眼前出现的趣味的画面,引导学生找出值得品味的词语,指导欣赏,并将自我的理解融入朗读;抓住“一会儿”想象珍珠鸟一会儿又去干什么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课文中的'语言实践点,经过多种途径实践语言。这些实践点的落实使语文课有了真正的语文味,学生在细心品味字词、反复诵读句子中,提高了语言的鉴赏和运用本事。,

  二、主角转换,使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

  怎样在引导学生领悟“信赖”这一主题上有独到之处呢?首先让学生感悟文中珍珠鸟对作者产生信赖是原因:作者对它的尊重、爱护、喜爱。然后让学生走进珍珠鸟的内心世界,来体会珍珠鸟从怕“我”到亲近“我”的心路历程。经过主角转换,更深入地走入文本,直接与作者对话,获得深切独特的体验。学生在主角对话中,要对文章的资料作进一步的分析和更全面的概括,并且要经过想象,用语言将作者对珍珠鸟的喜欢之情,人与动物之间的爱与信赖表达出来。这样,语言和精神就在新的同构中获得了新生。

  三、启迪思维,点燃思想的火花

  这是一篇人文情愫较浓的文章。为了让学生以具体的语言为载体,深层感悟课文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在感悟“完美境界”这一环节时,我出示人鸟相亲图,让学生在充分观察、想象珍珠鸟的梦境,在这基础上给画面取题目,学生在欣赏中想象,在想象中感悟,在感悟中创造,从而挖掘出文章的丰富内涵,深会作者之意。在“拓展升华”中,我深情交流自我的读后感受,并播放一组人与动物和谐友好的画面,让学生浸润其中,再受熏染。这样的拓展是基于文本、服务文本的,文本深藏的人文情怀得到充分挖掘与展示,点燃了学生的思想火花。最终让学生说说对信赖的一点感觉和滋味。学生有感而发,思想精神取得了自我的提升,思维品质得到了强大的锻炼。思考的乐趣,思路的跌宕,思维的力量,思想的觉醒,尽在其中。

  课上完了,我分明看到晶莹的泪花在学生的眼里闪烁,我们在一同品味,一同追寻“信赖,不就能创造出完美的境界吗?”这一真谛中,得到了精神的洗礼,获得了生命的体验。

  《珍珠鸟》教学反思4

  《珍珠鸟》是著名作家冯骥才的作品,作者以独特的角度,新颖的立意,传神细腻的描述,准确生动的用词,记叙了珍珠鸟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变化过程,揭示了“信赖,往往能创造出完美的境界”的深刻道理。经过教学旨在让学生感受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发展的深刻意义;唤醒同学内心的爱,激发他们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一、看图说话,初步感受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我首先经过看图说话,让学生描述珍珠鸟的样貌,初步体会“珍珠鸟是一种可爱的小鸟”。并经过课文中作者的描绘,感受作者简洁质朴的语言,以及对珍珠鸟的喜爱。同时,我引导学生辨析“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与“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真好!”之间情感的细微变化。是同学们更明确了作者内心对珍珠鸟那种情不自禁亲近的情意。这些感受都是孩子们独特的情感体验,是真实而可贵的,虽然来自直觉,有些粗糙,肤浅,却是理解主题的基础。有了理解的基础,就能够引导学生深入读书,理解文章的真正内涵。

  二、细读课文,感受作者对珍珠鸟的细心呵护。

  经过初步学习,学生感受到了作者对珍珠鸟的爱。可是要明白“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她怎样会轻易信赖人呢?仅仅体会到“喜欢”是不够的。这时,我抓住学生的初步感受,引导学生向纵深开掘:“我是怎样赢得珍珠鸟信赖的?”进而让学生细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珍珠鸟“不一般”的爱:起初,作者为珍珠鸟营造了一个舒适而又温馨的家;并且决不去窥探,鸟儿才安心地在里面生儿育女;小鸟出生了,可作者却不惊动它们,鸟儿最终渐渐把“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来”。作者所做的这一切,是对鸟儿生活习性的充分尊重。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找到以上相关的句段反复品味,交流。在"尊重——理解——宽容——沟通——欣赏——信赖"的层层深入的情感体味中,学生对课文最终一句“信赖,不就能创造出完美的境界?”有了进一步的感悟。

  三、创造性复述,感悟“信赖”创造出和谐生活的情景。

  但要真正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完美的境界。”的主题,只体会作者对珍珠鸟的亲切呵护是不够的。这"完美的境界"是什么呢?小鸟在"屋里飞来飞去",可作者却“不管它”,任由它自由自在地飞。那里体现了作者的包容,是爱的一种典型的表现形式,即对鸟儿的充分理解和宽容。而鸟儿胆子越来越大,时常接近“我”,这浓浓的爱意,是一种沟通,是零距离的接触。

  所以我引导学生复述这一动人的情景,并进一步走进珍珠鸟的情感世界,引导他们在复述的基础上,再说一说你为什么会这样一步一步与作者亲近。这就从作者和小鸟的视角,同时出发,真正使学生体会到了相互的“信赖”才会产生完美的境界。学到那里,我自然引读下一段落——直到有一天,鸟儿落在“我”的肩上睡着了,作者写下一时的感受“信赖,不就能创造出完美的境界?”这种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的人鸟合一的感人情景,就这样呈此刻我们眼前。

  这种“完美的界”不是每个人随时随处都能感受到的,那是需要付出的。有了作者对鸟儿的“不一般”的爱,才有了"信赖",才有了享受那份完美境界的幸运。所以,本文的学习,我侧重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世界,走进鸟儿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的表达,不仅仅感受着作者平实质朴的语言,也体会到他从笔尖流泻出的对生命的尊重与珍爱。

  《珍珠鸟》教学反思5

  《珍珠鸟》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精心撰写的优美散文。这篇散文描述了人鸟相亲的动人历程,揭示了“信赖,往往能创造出完美的境界”的深刻道理,情文并茂,寓理于事。我班的孩子比较喜欢动物,对动物有爱心,所以我选取这篇课文进行教学。从上课的状况看,我的教学有以下亮点:

  一、创设情境,注重激发学生情感

  开课伊始,优美的钢琴曲在学生的耳畔萦绕,各种美丽的鸟儿图片一张张呈此刻学生的面前,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住了。姿态万千的鸟儿,清新、幽静的大自然,融合在一齐,让人看了有种和谐的感觉。这不仅仅触发了学生心底深处的感情,也为下文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

  二、巧妙地找准切入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重视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潜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而实施探究性、创造性阅读,关键在于我们要把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方能引导他们去搭建自主探究和发现的平台。设计这堂课时,我没从头开始,而是叫学生找找“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由此引出“信赖,往往创造出完美的境界”这一中心。指导学生读这句后,我让学生结合课文资料,针对这句话提出问题。学生毫不犹豫地道出了自己心中的疑团:“作者是如何得到珍珠鸟的信赖的”“谁信赖谁”“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将四个有价值的问题板书在了黑板上,之后抓住第一个问题:“作者是怎样照顾和呵护珍珠鸟的”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词、字探究。问题是孩子们自己提出来的,所以无论是自学,还是小组合作学习,他们都十分的投入,交流时也妙语连珠。

  三、结合学生的感悟,随机指导朗读

  在交流“作者是怎样照顾和呵护珍珠鸟”时,有一个学生谈到作者称呼珍珠鸟为“小家伙”,突出了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还结合父母平时称他为“小家伙”进一步说明。我觉得他体会得很独特,随机让学生找到出现了“小家伙”这个词的句子,自己反复朗读体会。学生自由读完后,我又指名读、部分读、齐读,在一遍遍朗读中,学生感受到了作者对珍珠鸟深深的爱。

  四、对教材的合理拓展,为课堂增添了精彩

  教学快结束时,我设计了两个很有创意的环节:一是“给文中插图起名”。在学生读完第13自然段后,我出示书中的插图,并深情地配上话语:“在作者眼里,珍珠鸟太可爱了。小鸟是幸福的,作者也是幸福的,这是多么完美的境界呀!你能试着这幅图起个名字吗请写在插图的旁边。”这样,不仅仅训练了学生的扩散思维,而且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培养了学生概括思维潜力和语言表达潜力。学生起的名字五花八门:“爱”、“信赖”、“特殊的父子”、“温馨的一家人”,二是“自行编写信赖格言”。这一环节的精心设计,从学生的精彩发言(如,“信赖是阶梯,让我们走向成功”、“信赖是一双紧握的手,我给你力量,你给我力量”、“信赖是一座彩虹,让我们心相连”)中,我们能够看出,学生的创新潜力得到了培养,同时学生在编写格言的时候,对自身健康品质的构成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当然,教学中我也觉得有遗憾,最主要的是朗读指导还少了些。这也是阅读课文一向困惑我的一个问题。我们的阅读课文篇幅比较长,但要求一节课完成,容量可想而之,因此,很多时候是匆匆而过。在以后的阅读课文教学中我将不断探索,如果各位老师有好的推荐请赐教。

  《珍珠鸟》教学反思6

  《珍珠鸟》一文主要写了由于冯骥才对珍珠鸟的悉心照顾和真切关爱,让小珍珠鸟由怕人到不怕,最终到与人融为一体的经过,从而谱写了一曲鸟与人之间爱与美的颂歌。作者所以由衷地发出了“信赖,往往能创造出完美的境界”的赞叹。文章从对“人与鸟”的关系叙述中,启发学生在“人与动物”、“人与人”、“人与自然”等等和谐共处方面的深入思考。

  我挖掘教材,深化主题,以“读书,要从字字词词句句入手”的指导思想,教会学生读书的方法,力求授之以“渔”,去垂钓文本中的“鱼”。在教学中,分为两条线展开,一条是小珍珠鸟如何由害怕到不怕的;另一条是我又是如何关爱小珍珠鸟的。两条线的交融点就是“信赖”。整个教学活动据此展开,深入地诠释“信赖”二字的真正含义,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情与境的和谐与动人。

  一、落实读书方法,注重情感熏陶。

  感悟文本的思想精髓,一向是我们追寻的。那么,切入文本,切入作家灵魂的入口,到底在哪里?或许就是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所以,在教学中,以出示名言的方式,引导学生明白要“读好一篇文章就要从字字词词句句入手”的方法。并在整个教学中,就围绕此理念展开,经过一些语言的提醒与实际的操作,不断地强化此读书方法。学会运用好的读书方法,才会有深刻的感悟。

  二、运用朗读击石,碰撞文本情感。

  朗读,对于语言教学,永远是必须与最好的击石。没有朗读的语文课堂,或者朗读不够情真的课堂,犹如一潭死水,或者死水微澜。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字词,读懂文字背后的含义,然后用朗读表达自我的情。譬如:小珍珠鸟“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这几个字,我便反反复复请学生感受“放开胆子”与“跑”之间的关系,并请其读出“放”的力度与“跑”的速度。看上去,好象是意想的东西,可是学生的确能够经过声音的轻重与节奏的快慢,来表达他心里“放开”与“跑”,从而让我们看到一仅有些“放肆”的小珍珠鸟。

  在朗读中,捕捉文本的灵魂,与文本碰撞出情感的火花。语言,有时候,在朗读面前,也是苍白的。在朗读中,我们能够在语文教学的路途上,越攀越高,直至创造出完美的境界。

  《珍珠鸟》教学反思7

  《珍珠鸟》是根据作家冯骥才的散文改编的,描写了“我”为一种怕人的珍珠鸟创造了舒适、温暖又安全的家,使它们与“我”越来越亲近,说明“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课文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很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我从以下四点入手设计和组织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初读课文,走近小鸟

  首先播放珍珠鸟图片,让学生认识珍珠鸟,激发兴趣,然后让学生初读课文,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初读后,有的说“珍珠鸟是一种可爱的小鸟,作者非常喜爱它”,有的说“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小鸟,但它却不怕作者”。这些感受都是孩子们独自的情感体验,真实而可贵,是理解课文主题的基础。根据这些感受,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读书,理解作者写作的真谛。

  二、质疑探究,感知信赖

  通过初读,学生感受到了作者对珍珠鸟的爱。但要理解课文的最后一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我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帮学生梳理问题,接着让学生自己释疑寻找答案。我抓住学生的初步感受,引导学生向纵深开掘:“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小鸟,但它却不怕作者,为什么?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进而让学生研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珍珠鸟“不一般”的爱:小鸟在“屋里飞来飞去”、“落在柜顶上”、“书架上”、“撞灯绳”,可作者却“不管它”,任由它自由自在地飞。这里体现了作者的包容,是爱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即对鸟儿的充分理解和宽容。

  鸟儿胆子越来越大,它“蹦到‘我’的杯子上喝茶”,“啄‘我’的笔尖”,而“我”却只是“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这时,鸟儿接近“我”,“我”接近鸟儿,这浓浓的爱意,是一种勾通,是零距离的接触,是一种互为欣赏。

  直到有一天,鸟儿落在“我”的肩上睡着了,作者流出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种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的人鸟合一的感人情景,使人感悟到更深层次的爱——“信赖”。这种“美好的境界”不是每个人随时随处都能感受到的,那是需要付出的。有了作者对鸟儿的“不一般”的爱,才有了“信赖”,才有了享受那份美好境界的幸运。

  三、表达交流,聚焦信赖

  在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中,还应培养学生对课文优美形象、深刻意蕴、丰富情感的欣赏能力,通过欣赏,获得审美享受、感情陶冶、精神净化。

  在教学课文第6自然段时,让学生边想象鸟儿伏眠于作者肩头的情景,边有感情地朗读。孩子们陶醉地读着,情不自禁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我适时推波助澜:“珍珠鸟趴在作者的肩头睡着了,假如你就是这只可爱的小鸟,趴在作者的肩头睡着了,会做一个怎样的梦?”学生的灵感被激发起来,争先恐后地畅所欲言。“你是个有爱心的孩子”“你像个诗人”“你像个哲学家”等充满欣赏和赞美的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意。

  四、拓展延伸,深悟信赖

  在学生通过欣赏性阅读获得情感满足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让学生抒发的童心留言板,让学生仿照作者的内心感受,写一句有关信赖方面自己的格言。

  没想到他们个个都成了小作家,妙笔生花,写得有模有样。在此基础上出示动物与动物、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图片,再次感悟“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这堂课的教学设计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毕竟,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展现的丰富表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导入之后,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请同学们看幼鸟、成年鸟的生活照片,通过图文对照,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让学生带着兴趣读课文,找出描写珍珠鸟可爱、表现人与鸟相互信赖的句子、词语,感知语言中蕴含的感情色彩。最后,通过表现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组图片,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信赖”的理解。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机地整合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不足之处:课上的提问过多不利于学生对文章的品读,而过多的品读、让学生自读自悟又不利于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两者如何协调值得深入思考。还有就是开课初就觉得自己的激情不够,没能很好的调整好状态。这一节课留给自己的反思很多,争取在不断的实践和反思中不断的进步。

【《珍珠鸟》教学反思(精选7篇)】相关文章:

有关珍珠鸟的教学设计【精选】03-24

《珍珠鸟》工作教学设计范文精选03-15

《珍珠鸟》教学课件09-28

教学课件珍珠鸟09-26

珍珠鸟教学资料参考07-28

珍珠鸟优秀教学课件09-24

珍珠鸟教学设计【推荐】01-18

珍珠鸟教学设计【荐】01-18

《珍珠鸟》教学设计【热】03-17

【精】《珍珠鸟》教学设计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