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时间:2021-03-12 19:30:04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15篇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15篇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1

  《再见了,亲人》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全文是以志愿军对送别的朝鲜人民谈话的口气写的情景,通篇都是志愿军说的话,透出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难舍难分之情,表达了中朝两国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深厚情谊。

  在教学这一课时,我根据课文内容,预设教学环节,并在课堂中及时调整思路,教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反思如下:

  一、整体采用“导,扶,放”的方式。

  根据这篇课文情感饱满、段落相似的特点,我先引导学生通读感知课文内容,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人与志愿军的告别场面,把握情感基调;再指导学生学习第一段,弄清大娘为志愿军做了哪几件事?这表现了朝鲜人民和志愿军之间的什么感情?然后分小组讨论第二段,让学生主动逐段说你最感动的地方?抓住重点词句段分析朝鲜人民冒着生命危险为志愿军所做的事!最后放手学生自学第三段,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二、加强朗读,注重个体感悟

  志愿军与朝鲜人民的话别,课文是透过大娘、小金花、大嫂三个人物来描写的。人物身份的不同,回忆的事例也不同,因此朗读的情感也不同。在教学过程中,我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读懂、读好句子,领会文章蕴含的意思。紧扣重点字词如:雪中送炭、唯一、同归于尽等,让学生对不同的个体进行不同的朗读尝试。对大娘,怀着敬重;对消金花,怀着亲切;对大嫂,怀着关切。通过不同角色的朗读体验,深深地感受朝鲜人民与志愿军的深情厚谊。

  三、存在不足及今后方向

  在教学中,我采用个别读、齐读、自由读等方式朗读,但是效果不佳,整体朗读没有得到逐层提高。教师语言不十分简洁,过渡不十分自然。在课堂的结束部分,让学生通过朗读或说几句心里话来表达对朝鲜亲人的敬意和感谢,以抒发自己内心体会。学生说得也不很理想。

  话别总是双方的,在依依惜别的时候,朝鲜人民是怎样想的,他们会说些什么呢?课文中没有直接写,但是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体会到这些。应该启发学生发挥想象,说一说,写一写,进一步体会中朝人民的友谊是鲜血凝成的。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中朝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拓宽学生课外学习面,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是今后努力的一个方向。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2

  《再见了,亲人》这篇精读课文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本文是一篇浸透了中朝两国人民深厚感情的抒情文章,以情为线索贯穿全文。作者采用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现手法,描写出了一个依依惜别的感人场面。课文分别选取了送别路上在火车站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告别的场面。在送别路上,记叙的是三个有代表性的人物:大娘、小金花、大嫂,引入那些令人难忘的往事的回忆,把现实的告别场面与往事结合起来,可以说是人物典型、场面典型。因而文章很有感染力。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学生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思想教育。

  今天,听了毕老师讲的《再见了,亲人》一课,从课堂呈现的内容来看,毕老师在这一课的备课中准备得特别充分,搜集了很多的资料,毕老师在本课的导入新课方面让我感受很深,首先,毕老师从引领学生对“亲人”进行理解,尤其是让学生抓住“亲人是怎么关心你的?”学生争相回答亲人对自己的关心,积极踊跃。接着毕老师引导学生,是呀,亲人一般是有血缘关系的人,比如,父子之情,兄弟之情等等,我们还会把在我们遇到危难时伸出援手的人也称为亲人,比如在非典时期冒着生命危险救护病人的医护人员;在汶川地震时期冒着生命危险救援伤员的解放军战士等等。最后,毕老师导入新课,那么,我们的中国人民和朝鲜人民之间也称为亲人,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四课,学生齐读课题。

  毕老师这样的开头导入,既能够激发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兴趣,又能引发学生的思考,毕老师紧紧抓住本篇课文的特点,因为课文的题目“再见了,亲人”直接以“亲人”做题目,另外,文章的结尾处,“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也多次出现“亲人”,这里的“亲人”指的是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的友谊,这样学生对“亲人”的理解一定会在学习课文后更进一步。不过,在这里有一点需要和毕老师商榷的是,在导入语中对于“亲人”的概念的解释,是否需要更精准一些?

  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毕老师直接让学生进入了第二个思考题的检查,我建议毕老师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最好要有字词的检查环节,因为本课的生字词还是比较多的,尤其是有些生字也比较难记,比如“噩、耗、役、跺、垮”等字,最好让学生读一读,个别字要重点指导,这也是学生容易写错的生字;另外,建议毕老师要引领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这也是高年级学生应该具备的语文能力。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3

  《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感情真挚,语言凝炼,句式参差多样,篇幅较长,是一篇训练学生语言文字的好文章,也是训练学生朗读的好教材。如何根据教材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和谐发展,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呢?我的做法是:

  1、这篇文章蕴含着丰富而伟大的情感因素,在教学中,我首先找到文本生命与学生生命的契合点——“亲人”这个主话题,步步深入。“亲人”指的是谁?朝鲜人民是什么样的亲人?“亲人”仅仅指朝鲜人民吗?如层层剥笋般探寻文本的内涵。其间,运用反复诵读、情境渲染、想象体验等教学手法,引领学生投身其中,感作者所感,想作者所想,透过语言文字感悟文字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师生在情绪场中国共产党同受到了一次刻骨铭心的精神洗礼。

  2、注重体现字、词、句、篇的训练。本课教学对字词句的理解我不是议到表面,而是做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要求,如:“雪中送炭”的理解,我首先让学生从字面去理解,并说出比喻意,然后再联系上下文去理解这个词。“雪”指困难,谁遇到了困难?遇到了怎样的困难?“炭”本文指什么?“送”大娘是怎样送的?通过理解这个词,使学生理解了整段内容。对句子的理解,我抓住课文的重点句子让学生改变说法,并把改好的句子与原句进行比较,体会句子在文中的含义、作用,并通过理解重点句子而牵一发动全身,使学生理解了整篇文章的含义。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4

  教学中体现较突出的几点:

  1、导入中的情景创设把学生带入到了课文中,为学习课文作了很好的铺垫。两分钟预备通过录音机为学生放了《志愿军战歌》,伴随着雄壮的乐曲声,学生的情感被激活,很快的进入到情境当中。

  2、从对语言的品位中,理解雪中送炭,从而进一步体会大娘对志愿军的深情厚谊。设计的三个层次,即第一层次用读读出大娘是怎么把打糕送来的;第二个层次体会大娘不顾自己的生命为战士们送来打糕,读出感受。第三个层次让学生理解雪指什么炭指什么,通过情境的创设体会出大娘对战士们的深情、对战士们的爱,以及战士们把大娘对他们的爱化作一种精神,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战士们打胜了仗。课堂教学中,层层深入的教学环节使学生对大娘与志愿军战士之间的深情厚谊以及为什么大娘把战士称作亲人的情感体会的很到位,学生情感也被调动。因此学生对这一段的朗读,读的有感情,学生的情感很到位。

  3、重视了学生的朗读及教师对学生读的指导

  在学习小金花及大嫂一段时,注重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例如:学生在朗读描写小金花的刚强的语句时,学生对小金花为妈妈报仇的决心读的还不够坚决,因此委婉的指出学生读的不足及建议,通过比读的方式激励学生再读。

  不足之处,对重点段的体会没有充分体现出学生的自读自悟,而是通过教师的导语引着学生体会出来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自主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教学结构安排的欠妥,大部分时间是指导学生学习大娘为志愿军战士送打糕和救助伤员的事情,对小金花和大嫂的学习只是以读带讲,没有给学生朗读感悟的时间。学生对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之间的情感是一点一点的积聚起来的,不是只通过对一个段落的学习,感情就能体会出来的。因此对后两个自然段的学习,也要让学生充分的学习体会。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5

  一、本课教学的成功之处

  1、重朗读,重感悟,以读激情,以情悟文。

  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重视了读的训练。通过读课文,让学生理清课文层次,抓住课文中心,领会思想感情。我不仅注重朗读的数量,还十分讲究朗读的形式与质量。在教学中,我总是启发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要他们自己讲一讲应该读出什么感情,有时学生读不好,我就反复地练,为学生创设情境读。我还创造性地将课文内容与课外想象结合起来,将叙事散文改成对话,让学生再现当时送别的感人情景,使在听课的所有师生为之一亮。由于形式比较活泼,效果很好。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

  2、讲词语,重基础,重落实。

  如果说,文章的中心是灵魂,那么,重点词语,中心句子则是构成文章的血与肉。我在教授学法的同时,也同样重视了词语教学。而且将词语教学有机地贯穿于自学过程之中。比如在讲到“雪中送炭”一词时,她还是要学生首先讲出词的本来意思,再联系上下文,讲出什么是“雪中”,什么是“炭”,大娘是怎样“送”的。通过想象战场上的硝烟弥漫,大娘的年老体弱,然后朗读,使全班学生加深了对词语和课文的理解。这样教学词语,始终没有离开课文的语言环境,既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训练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教学方法。

  二、但这节课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如学生对当时艰苦的条件认识不足,所以想象得不形象,理解的不深刻,特别在朗读时就显得没有感情。再加上当时自己也不敢示范朗读,致使朗读提升不明显,以后得加强自身和学生的朗读训练,使课堂更有浓浓的情。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6

  《再见了,亲人》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这篇课文感情真挚,语言凝炼,句式参差多样,篇幅较长,是一篇训练学生语言文字的好文章,也是训练学生朗读的好教材。

  如何根据教材提高学生语文整体素质出发,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和谐发展,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呢?我的做法是:

  1、这篇文章虽然语言凝炼,感情真挚,可由于课文所写故事离生活较远,给学生理解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增加了难度,所以我在上课开始,先结合地图简单地向学生介绍了课文的写作背景,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然后我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这样不仅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更重要的是一开始就让学生走进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境之中,初步感受到中朝人民深厚的友谊。

  2、注重体现字、词、句、篇的训练。本课教学对字词句的理解我不是议到表面,而是做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要求,如:“雪中送炭”的理解,我首先让学生从字面去理解,并说出比喻意,然后再联系上下文去理解这个词。“雪”指困难,谁遇到了困难?遇到了怎样的困难?“炭”本文指什么?“送”大娘是怎样送的?通过理解这个词,使学生理解了整段内容,对句子的理解,我抓住课文的重点句子让学生改变说法,并把改好的句子与原句进行比较,体会句子在文中的含义、作用,并通过理解重点句子而牵一发动全身,使学生理解了整篇文章的含义。

  3、提出的问题有概括性。比如在分析第二段时,我提出小金花是个怎样的孩子?从哪些地方看出来?这一问题把整段的内容都概括了出来,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学课文。通过讨论学习,把小金花的特点分析的很透彻。

  4、注重朗读训练,读中悟情。俗话说:“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可见读的重要性,本节课,我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各种形式的读,有自由读,有个别读,有齐读,让学生从读中体会中朝军民的深厚情谊,进而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5、注重培养学生想象力。该文语言凝炼,为培养学生的语感,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启发他们展开想象,丰富课文内涵,拓宽思想,强化积累。如启发学生想象:八年来,志愿军为朝鲜人民做了哪些事?课文后三个自然段,通过朗读引导,让学生想象千千万万个大娘、小金花、大嫂到车站送行的情景,这样不仅对学生理解课文很有帮助,而且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6、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导、扶、放”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第一自然段与大娘话别的情景时,我采用了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这是全文的重点段,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深情厚意,第二段采用“扶”的方法,第三段放手自学,这种“导、扶、放”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教给了他们读书的方法。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7

  新课程、新理念正逐步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生活。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本课教学中,我特别注意让学生去收集资料,目的是促进课内外结合,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利用资料的能力。本人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文,采用的是情感教学。启发学生想象,在头脑中再现文章所描述的情景和形象,使他们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再见了,亲人》字里行间,始终洋溢着赞美、感激的情感,表现了“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这一国际主义精神的主题。如何凭借本文的情感因素,对学生渗透情感教育呢?尝试如下:

  一、整体入手,感知情感

  教学伊始,让学生通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后,引出问题,使之感知情感。

  1、从题目入手。让学生质疑:‘亲人’指谁?是谁的‘亲人’?志愿军为什么称朝鲜人民为亲人?题目中的‘再’字怎么理解?……使学生了解“亲人”指的是像“大娘”、“小金花”、“大嫂”之类的朝鲜人民。志愿军所以称她们为亲人,是因为中朝人民在共同的抗美战斗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题目中的“再”字揭示了多次相见中的“最后一次”,恰如其分地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到一种何日复相聚的惜别之情,从而使定下文章正确的情感基调,使学生获取感知情感的倾向。

  2、从典型事件入手。以“文章写了哪四件典型事例”让学生知道文章通过“送打糕”、“救伤员”、“救侦察员”、“挖野菜”四件典型事件,来赞扬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情谊。让学生在感知材料的过程中,感知情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从整体上了解课文的情感流向。

  “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的总目标之一。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过程。

  二、细析事例,感受情感

  本文由大娘、小金花、大嫂的三个故事组成。作者选取了老人、小孩、中年人的典型事例来表现主题。由于课文的前三段的结构与表现手法基本相同,在教学中我对第一段做了详细的讲解与指导。设计“志愿军战士与大娘话别时追述了哪几件事?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等问题,让学生了解志愿军与大娘告别时,追述了三件事:一是大娘已经几夜没合眼,给志愿军洗补衣服;二是在一次阻击战中,冒着炮火给志愿军送打糕,回去时昏倒在路旁;三是在敌机轰炸时,为了救护在家里休养的志愿军伤员,失去了唯一的小孙孙。这样写的目的在于体现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表现了这种感情比山还高,比海还深。接着,让学生自学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二、三自然段,使之具体体会小金花对敌人的仇恨和对志愿军的深情,以及大嫂为了给志愿军挖野菜而致残,付出了多么高的代价,从而受到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深厚情感。

  在教学中。我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不以标准化解读去规范学生的阅读和理解,利用文本培养富有创意的读者而不是培养人云亦云的听众。

  三、品味词句,体会情感

  教学时,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好好品析,让学生体会情感。

  课文在追溯那难忘的往事时,出现了好些“血”,“泪”的词语,比如:“失去了唯一的亲人”,“失去妈妈”,“失去双腿”中的三个“失去”,充分说明了朝鲜人民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献出了自己的一切,乃至亲人的生命。又如“雪中送炭”说明大娘冒死送打糕的原因;“同归于尽”体现了小金花的妈妈痛恨敌人、热爱志愿军的感情;“噩耗”反衬小金花的刚强;“倒在血泊里”、“代价”说明朝鲜人民为志愿军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通过琢磨词句,让学生品味、推敲,感受其感情色彩,引起学生“内心体验”。让他们深深体会到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那山高海深的、不是亲人却似亲人的感情。尤其是品味“小金花”一个段落的时候我为了考证学生的自学效果并启发学生的情感,在课件中我出示了这一段落,启发学生说:“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有感情的朗读,表达一下自己的情感,你能告诉我应该强调哪些词句吗?为什么?”学生们纷纷将自己的体会表达出来,以一种指导者的身份来提示,将重点的抒发情感的词句点明,说出了自己的意见。最后,师生一起有感情的朗读,掀起了一段情感的高潮。看,教师不仅成为了学生阅读的导师、课堂阅读的组织者、促进者,也放下了身份和他们一起朗读体会学习,而不是居高临下控制信息的专制的权威。积极营造亲密和谐的气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他们掌握阅读的方法,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自己,把“阅读”、“体味”、“品味”、“感悟”还给了学生。

  四、设计引读,抒发情感

  学生在领悟情感的同时,必然会激起表达感情、抒发情感的欲望。此时,我设计引读,更好地让学生抒发情感。比如最后的三个自然段,就是这样设计引读的:

  送行的人越来越多,让我们赶快加入到送行的队伍中,有感情的朗读在这离别的瞬间发生的一幕幕感人的情景。此时,学生们深情地呼喊出文章最后的话语:“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和你们在一起!”

  在课堂上还要恰如其分地创设情境。突出了重点、化解了难点,把学生带入了情境。使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得到升华。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说的那样:“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培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8

  我把“亲人”这个题眼放到课前谈话里完成。不但节省了课堂时间,还进行了诗歌和美词的积累。各位老师还指出我在品读大娘的两个故事时,问题有些绕,应该精简,还要有层次性。于是在教学第一个故事“送大糕”时,我就重点指导“雪中送炭”。先理解词义,再谈谈生活中雪中送炭的事,再体会大娘“冒死”送打糕,最后说说大娘送的仅仅还是打糕吗?还是什么?在教学第二个故事“失孙孙”时重点指导“唯一”。同样也是先理解词义;然后创设情境,在敌机来袭时,大娘可能会怎么想;再追问“关键时刻时间就是生命,大娘当时来得及这么想吗”,揪出“丢和背”这两个词来丰富“唯一”的内涵。

  再创设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当大娘回去救小孙孙时,她看到的却是一片废墟。我们可以想象,大娘当时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对于这个环节,我原本是想让学生学学大娘,哭着呼喊自己的小孙孙,但是几次试教下来,换来的都是哄堂大笑。所以就干脆不要了,只是引导学生说说“痛哭流涕、痛哭失声、悲痛欲绝……”

  对于第四个环节“举一反三,自学2段”,原本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对“劝慰——回忆——抒情”加深印象,为下面的练笔做铺垫。但在实际教学中,显得这个环节很苍白无力,使得整个教学设计显得更适合“略读课文”的教学。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9

  文章以道别语“再见了,亲人”做为题目,可见全文是以写离情别意为主,表达了中朝两国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谊。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感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教师的尊重和期待中积极地学、主动地探索。

  在开始时,通过图片把学生带到抗美援朝、志愿军回国的场面,使学生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并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初读课文后,让学生在课文中找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内容体会,尊重学生的选择,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能力。遗憾的是,对于自主选择的内容,学生的交流比较的散,教师要创设一个整体把握的过程,否则有些学生的感受很深刻,而有些学生则似乎有些脱离文本,不利于学生整体的感受。

  二、发掘教材的情感因素,调动学生的情感。

  教师给学生比较开放的提问,如:“读文章后,你的心情怎样?”“读文字,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在这样的前提下,结合当时志愿军离别时的情感变化,对往事的回忆,抓住亲人间的情感流露,教师能适时地引导。如大娘与志愿军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等,让学生明白,虽然从血缘关系来看志愿军战士和大娘、小金花、大嫂她们不是亲人,可是她们做到了亲人也未必能做到的事情,这才是真正的深情。如“雪中送炭”,“为什么昏倒?”学生谈了很多,有些扯的比较远,教师要给予引导,联系上下文,结合当时志愿军所处困难,紧紧扣住“亲人”这一主题来引导,可能更有实效,理解能更深。

  三、抓住关键词,读懂、读好句子,教师的适当引导,领会文章蕴含的意思。

  在教学中,采用个别读、齐读、自由读等方式朗读,但是效果不佳,整体朗读没有得到逐层提高。教师语言较简洁,过渡较自然。如:“老师觉得读好忆,要结合一定的语言环境,要抑扬顿挫,语速上要有快有慢,你自己先试试,读好这句话!”“是啊,大娘这么大年纪了,还冒着炮火为志愿军战士送打糕,这种爱,怎能让人不感动?”第一场雪教案

  四、拓展思维

  在课堂的结束部分,以通过朗读或说几句心里话来表达对朝鲜亲人的敬意和感谢,让学生抒发自己内心体会。并给学生一个关于抗美援朝的网址,以拓宽课外学习的面,给学生课后研究的一个方向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10

  新课程、新理念正逐步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生活。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人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文,采用的是情感教学。启发学生想象,在头脑中再现文章所描述的情景和形象,使他们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再见了,亲人》字里行间,始终洋溢着赞美、感激的情感,表现了“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这一国际主义精神的主题。如何凭借本文的情感因素,对学生渗透情感教育呢?尝试如下:

  一、整体入手,感知情感

  教学伊始,让学生通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后,引出问题,使之感知情感。

  1、从题目入手。让学生质疑:‘亲人’指谁?是谁的‘亲人’?志愿军为什么称朝鲜人民为亲人?题目中的‘再’字怎么理解?……使学生了解“亲人”指的是像“大娘”、“小金花”、“大嫂”之类的朝鲜人民。志愿军所以称她们为亲人,是因为中朝人民在共同的抗美战斗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题目中的“再”字揭示了多次相见中的“最后一次”,含有一种何日复相聚的惜别之情。从而使学生感知情感的倾向。

  2、从典型事件入手。以“文章写了哪四件典型事例”让学生知道文章通过“送打糕”、“救伤员”、“救侦察员”、“挖野菜”四件典型事件,来赞扬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情谊。让学生在感知材料的过程中,感知情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从整体上了解课文的情感流向。

  “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的总目标之一。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过程。

  二、细析事例,感受情感

  本文由大娘、小金花、大嫂的三个故事组成。作者选取了老人、小孩、中年人的典型事例来表现主题。由于课文的前三段的结构与表现手法基本相同,在教学中我对第一段做了详细的讲解与指导。设计“志愿军战士与大娘话别时追述了哪几件事?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等问题,让学生了解志愿军与大娘告别时,追述了三件事:一是大娘已经几夜没合眼,给志愿军洗补衣服;二是在一次阻击战中,冒着炮火给志愿军送打糕,回去时昏倒在路旁;三是在敌机轰炸时,为了救护在家里休养的志愿军伤员,失去了唯一的小孙孙。这样写的目的在于体现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表现了这种感情比山还高,比海还深。接着,让学生自学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二、三意义段,使之具体体会小金花对敌人的仇恨和对志愿军的深情,以及大嫂为了给志愿军挖野菜而致残,付出了多么高的代价,从而受到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深厚情感。

  教师应该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不应该以标准化解读去规范学生的阅读和理解,应该培养富有创意的读者而不能培养人云亦云的听众。

  三、品味词句,体会情感

  教学时,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好好品析,让学生体会情感。

  课文在追溯那难忘的往事时,出现了好些“血”,“泪”的词语,比如:“失去了唯一的亲人”,“失去妈妈”,“失去双腿”中的三个“失去”,充分说明了朝鲜人民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献出了自己的一切,乃至亲人的生命。又如“雪中送炭”说明大娘冒死送打糕的原因;“同归于尽”体现了小金花的妈妈痛恨敌人、热爱志愿军的感情;“噩耗”反衬小金花的刚强;“倒在血泊里”、“代价”说明朝鲜人民为志愿军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通过琢磨词句,让学生品味、推敲,感受其感情色彩,引起学生“内心体验”。让他们深深体会到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那山高海深的、不是亲人却似亲人的感情。

  教师应成为学生阅读的导师、课堂阅读的组织者、促进者,而不是居高临下控制信息的专制的权威。教师应该积极营造亲密和谐的气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他们掌握阅读的方法,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自己,把“阅读”、“体味”、“品味”、“感悟”还给学生。

  四、设计引读,抒发情感

  学生在领悟情感的同时,必然会激起表达感情、抒发情感的欲望。此时,我设计引读,更好地让学生抒发情感。比如第四段,可按火车“启动”、“徐徐开出”、“飞驰而去”三个过程设计引读。像最后一个过程――列车“飞驰而去”,就是这样设计引读的:

  “战士们深深地依恋朝鲜的山、朝鲜的水,更依恋朝鲜的亲人们!然而无情的火车却风驰电掣般向前驶去。战士们赶紧把头探出窗外,只见大娘、小金花、大嫂依然伫立在窗外,不停地挥手告别。此时此刻,战士们再也忍不住了,泪水模糊了双眼,要想对朝鲜亲人再说上几句离别话,然而距离遥远,战士们只能默默地在心头呼喊――”

  此时,学生们深情地呼喊出文章最后的话语:“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和你们在一起。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11

  教师给学生比较开放的提问,如:“读文章后,你的心情怎样?”“读文字,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在这样的前提下,结合当时志愿军离别时的情感变化,对往事的回忆,抓住亲人间的情感流露,教师能适时地引导。如大娘与志愿军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等,让学生明白,虽然从血缘关系来看志愿军战士和大娘不是亲人,可是她做到了亲人也未必能做到的事情,这才是真正的深情。如“雪中送炭”,教师要给予引导,联系上下文,结合当时志愿军所处困难,紧紧扣住“亲人”这一主题来引导,可能更有实效,理解能更深。

  教师应该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不应该以标准化解读去规范学生的阅读和理解,应该培养富有创意的读者而不能培养人云亦云的听众。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12

  《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是叙事抒情散文,,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由于时空距离大,学生对抗美援朝时代背景缺乏认识,加上句式复杂,因而对理解课文内含的丰富感情,难分难舍的送别情景,中朝人民鲜血凝成的友谊,难于引起情感共鸣。所以我采用“以读为本”的方法,通过整体读、引读、默读、自由读、教师范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从读中得到感悟,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默读感知全文,认识亲人指谁?为志愿军做了哪些事?接着自由读,把你感动的情节划下来,重点体会,并作批注。体会志愿军为什么称朝鲜人民为亲人吗?然后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句式和重点词、句、段的理解,分析感人的场面,感人的事例,想象朝鲜人民为志愿军舍生忘死,“雪中送打糕”、“智救侦察员”、“上山挖野菜”付出巨大牺牲的动人情景,扣动学生心弦,接着“移情入文”,进行感情朗读指导,使学生逐步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朝鲜人民的伟大情怀,对朝鲜人民付出血的代价缔结中朝友谊引起心灵上的震撼,这样水到渠成地感知课文的中心思想,又受到生动、深刻的国际主义教育。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得到了强化。

  遗憾的是:创设情景不够,感动的句子未能让学生多思考,多体会,多在感悟中朗读,再加上时空差距大,学生的朗读没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13

  最近与师傅同上一堂课,虽然我上得很失败,但比较自己与师傅的课堂,找出差距,又经师傅的点评让自己豁然开朗,感觉我确实学习着,收获着。

  一、教师在前——作为引领者

  这里的教师在前,我觉得指一堂课的教学设计,教师都要经过精心钻研教材,精心准备,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还有每一个教学环节的预设是为了达到什么目标,教师都要心中有数。

  课堂中用背景资料的介绍作为情景导入,是课前设计好的,可以让学生了解背景,同时引领学生谈谈看到了什么,想说什么,这样初步感受中朝人民的深情厚谊。

  在感悟重点句的时候,设计中也明确哪几句是要“咬文嚼字”感悟的,那么在课堂中,就要时刻关注学生动态,引领抓字词感悟,在我的课堂在中,学生说到“冒着”体现大娘不顾生命危险,而我没有顺势让他们找找还有那些动词也体现了这个。师傅的课堂在中,抓住一系列的动词“带着、顶着、冒着、穿过、送”感悟到危险,并以悟促读,更加体会到大娘不顾生命危险为志愿军送来打糕的精神。

  学习送打糕的时候,师傅设计大娘送去的仅仅是打糕吗?学生回答很精彩,有“还有一份心”、“一份温暖,一份真情”、“一种精神的慰藉”、“是精神上的帮助”。而我没有在研读部分挖深,只是浮在表面上,所以学生也游离在文本之外,游离在课堂之外,更不能很好地朗读了。

  二、教师在旁——作为合作者

  教师作为语文教学的引领者,但决不是牵引着学生走进课堂,进行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在旁,是指面对课堂的生成,怎样进行有效的应对,怎样与学生真正的合作,共同完成教学设计的目标。

  在初读课题“再见了,亲人”的时候,一学生“亲人”读得特别重,于是老师反问,你为什么这样读,学生回答因为这里要突出亲人,老师又机智地告诉学生这个课题顺序倒了,本来应该是“亲人,再见了”,那是为了突出重点,接着又让学生读了课题,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

  在说到大娘为了救伤员而失去了唯一的亲人的时候,学生说伤员可能很重,而大娘年龄大,身体瘦弱,志愿军背大娘还差不多,现在大娘背,而且背到很远的防空洞,一定很艰难。这是老师没有想到的,在放手让学生读的时候,相信学生是聪明的,等待他们把精彩的答案呈现出来。学生还讲到丢下自己的小孙孙,背进防空洞可以看出,大娘想都没有想,老师马上讲到,是啊,一背一丢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啊,你能把它读出来吗?

  在一齐朗读志愿军回忆大娘所做的事情的时候,学生无意地将“三天三夜”读得特别重,于是师傅马上抓住这点,反问学生为什么读那么响亮,学生又开始联系上下文,说到:

  “说明打得困难。”

  “跟后面顶着打糕,冒着炮火,送食物联系起来,更能体现雪中送炭。”

  “志愿军空着肚子拼了三天三夜,很辛苦。”

  “一般空着肚子饿一顿就不行了,他们还三天三夜不吃,很困难。”

  教师从生成的地方,与学生合作,一起关注语言文字,让学习不露痕迹,不觉得生硬。

  三、教师在后——作为鞭策者

  这里的教师在后指面对目标的初步达成,如何进行有效的提升,让教师作为鞭策者,在学生的后面轻轻一挥鞭,让学生更快、更深地领悟到文本思想。

  当学生讲到从“丢下自己的小孙孙,背进防空洞”可以看出,大娘想都没有想就丢下小孙孙,把伤员看得比小孙孙还重要,老师马上讲到:“是啊,一背一丢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啊,你能把它读出来吗?”

  当一学生读得很有感情,都快流泪的时候,教师表扬到:“老师似乎真的看到志愿军流下了眼泪。”这一表扬,读的学生倍加有信心,听的学生有了试一试以及想挑战的欲望,让朗读更加有感情,让感悟更加深刻了。

  要上好一堂课,教师必须把握好自身的角色,真正把学生装在内心,随时改变引领、合作、鞭策的角色。我知道,教学这条路还很漫长,我只是刚刚起跑线上,还需要全力地研究与实践,不应该气馁,不应该灰心。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14

  一、整体入手,感知情感

  教学开始,我从题目入手,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亲人(有血缘关系的人叫亲人),并把这解释写在了题目的下方。在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后直接进入课文的学习。题目中的亲人指的是谁?为什么称他们为亲人?

  二、从典型事例入手

  课文写了他们的那些事?让学生从文中找到他们为志愿军战士做的事。学生在寻找事例的过程中不但了解到志愿军战士为什么称朝鲜人民为亲人(大娘为了志愿军失去了唯一的下孙孙、小金花为了志愿军失去了妈妈、大嫂为了志愿军失去了双腿)而且对课文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三、创设情境,品读词句

  课文语句朴实,可蕴含的情感深厚。为了让学生能进一步的体会志愿军与朝鲜人民那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课堂上我说:“在座的同学们,你们就是即将离开朝鲜的志愿军战士,你该如何与朝鲜的亲人们话别?哪位是穿过大娘洗的衣服的战士?那位是吃了大娘冒着硝烟送到战场上来的打糕的战士?哪位是小金花和妈妈救出的老王?谁是吃了大嫂挖的野菜的战士?……”这一系列的问题一出,多数学生被我带到了课文中,他们都努力地把自己的情感通过自己的朗读体现出来。

  四、再创情境,升华情感

  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是文章情感的升华,为了让学生的情感也得到升华,也把我的课堂推向**,我有创设了另一个情境:我让班上两个组扮志愿军战士的角色,两个组扮朝鲜人民的角色,让他们进行话别。

  整节课,我已经把学生带入了我预设的课堂之中,学生也融入到文本中。

  高兴之余,静下来想一想,存在这有不足指出,在课堂中有时没有充分的体现学生自主学习。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15

  多年来,我们语文老师教学习惯于“满堂灌”,用理性肢解人文性很强的文学作品,用理性肢解禁锢学生的审美评价想象;习惯于老师提问题,学生回答,习惯于老师当主角,学生当配角。一节课下来,老师疲惫不堪,学生被动接受,觉得语文课越来越索然无味。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真正地去认真读书、独立思考呢?教学,我大胆的放开手让学生自己找问题,自己来解决。

  学生能提出问题,说明他认真读书了,找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创造的过程,也是给学生创设“心灵的自由”的过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学生在各自体验和相互启发之中,兴致十足地领略课文的“美”,使阅读成为一种愉悦而富于教益的精神生活。同时,师生通过对问题的共同讨论,心灵得以沟通,教与学得以相长,这比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教案走,效果不是更好吗?

  当然,整个教学过程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老师要备好课,就得深入钻研课文,做到吃透、吃准,胸有成竹;同时还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对学生的问题或进行深入的引导,或尽快、准确的予以回答。

  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不仅是要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 更重要的是要对教师陈旧的教学思想与理念进行一次艰苦的蜕变,这个蜕变不仅是外表形式上的,更是思想深处上质的飞跃。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不能只是形似,更要神到。那么如何神到呢?我以课文《再见了,亲人》为例谈谈。在教学这一课时,我用导,扶,放三种方式学习课文。

  1、读全文,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人与志愿军的告别场面?仔细阅读这三个自然段,看它们的结构有相似之处吗?

  2、导,第一段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

  ⑴ 写大娘为志愿军做了哪几件事?

  ⑵ 这表现了朝鲜人民和志愿军之间的什么感情?

  3、扶,第二段分小组讨论学习。

  4、放,三段自学。

  二、教师应有独特的个人阅读体验和独立的思维习惯

  语文课本中的文有导读,有教参评点,有各种辅助参考资料。但作为教师要勇于打破这些先入为主的框框,第一个身份应是一个普通的阅读者。要独立自主地阅读文章,注意从三个维度尤其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体味文章的独特内涵,把握作品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对作者人生经历与写作经历,以及作者写作的人文背景的研究,独立思维,在自己的心目中得出独特的阅读体验。

  在语文教学中,同一篇课文,同一个人物形象,学生的理解往往是各式各样的。而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课文的意义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生成的。那么也就是说,只有教师真正读懂了课文,放开了思维,学生才可能真正发挥自主性、合作性,新课标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才会真正落到实处。

  三、教师也应培养人文精神

  新课标重点强调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和自主创新精神的培养。深透一点看,也就是说教师如果少有人文意识。人文修养教养。人文理念,不能做到知识文化修养上的与时俱进,怎么来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和自主创新精神的培养?因而新世纪的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应当更广泛地吸取人文文化中的精髓,不是单学科的,而应是多学科的网络化的吸收,更深刻地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多样性文化的融会贯通,丰富自身的文化积淀和文化内涵,使自己在新的时空观中获得更清晰的时空感和条理感,这样就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观,价值观。

  老师内心知识与内心精神的不断丰盈,就会以宽容博大的胸怀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就会“润物细无声”地用丰富的人文内涵感染学生的精神领域,自然增长他们的人文素养。就像张晓风,文风“亦秀亦豪”,东西方文化在她身上交织烙印,其作品中对自然万物宗教性的虔诚的情感和对故国刻骨铭心般的相思情愫及对生命价值的沉思,我们有了解,深思与体会,就不会将《行道树》贴上“奉献者”这样一个狭隘的标签,而应是从生命价值和生命本身熏陶感染学生的内心,引发学生对人生,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从更深刻更广泛的角度体味作者的思想艺术境界。

  新的语文教改的车轮才刚刚启动,牵动我们思索的地方还有很多不可获知,要想推动这时代的车轮,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打开束缚思想的绳索,甩开难于割舍的依赖,用心倾听内心自然的箫声,引导学生在新的学习方式的体验下,与课文中的作者共同感受交流的快乐与慰藉,在洋溢着知音的情深意切之中,向着高旷的境界不断升华。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15篇】相关文章:

再见了亲人课件设计05-04

人教五上:《再见了,亲人》说课稿12-17

再见了亲人文学常识精选05-13

小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不见了》09-22

再塑生命教学设计02-25

小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糖怎么不见了》09-22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再见了,北京》教学反思12-16

祁黄羊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范文03-08

老师,再见了!02-22

再见了, 母校05-20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15篇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15篇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1

  《再见了,亲人》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全文是以志愿军对送别的朝鲜人民谈话的口气写的情景,通篇都是志愿军说的话,透出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难舍难分之情,表达了中朝两国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深厚情谊。

  在教学这一课时,我根据课文内容,预设教学环节,并在课堂中及时调整思路,教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反思如下:

  一、整体采用“导,扶,放”的方式。

  根据这篇课文情感饱满、段落相似的特点,我先引导学生通读感知课文内容,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人与志愿军的告别场面,把握情感基调;再指导学生学习第一段,弄清大娘为志愿军做了哪几件事?这表现了朝鲜人民和志愿军之间的什么感情?然后分小组讨论第二段,让学生主动逐段说你最感动的地方?抓住重点词句段分析朝鲜人民冒着生命危险为志愿军所做的事!最后放手学生自学第三段,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二、加强朗读,注重个体感悟

  志愿军与朝鲜人民的话别,课文是透过大娘、小金花、大嫂三个人物来描写的。人物身份的不同,回忆的事例也不同,因此朗读的情感也不同。在教学过程中,我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读懂、读好句子,领会文章蕴含的意思。紧扣重点字词如:雪中送炭、唯一、同归于尽等,让学生对不同的个体进行不同的朗读尝试。对大娘,怀着敬重;对消金花,怀着亲切;对大嫂,怀着关切。通过不同角色的朗读体验,深深地感受朝鲜人民与志愿军的深情厚谊。

  三、存在不足及今后方向

  在教学中,我采用个别读、齐读、自由读等方式朗读,但是效果不佳,整体朗读没有得到逐层提高。教师语言不十分简洁,过渡不十分自然。在课堂的结束部分,让学生通过朗读或说几句心里话来表达对朝鲜亲人的敬意和感谢,以抒发自己内心体会。学生说得也不很理想。

  话别总是双方的,在依依惜别的时候,朝鲜人民是怎样想的,他们会说些什么呢?课文中没有直接写,但是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体会到这些。应该启发学生发挥想象,说一说,写一写,进一步体会中朝人民的友谊是鲜血凝成的。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中朝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拓宽学生课外学习面,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是今后努力的一个方向。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2

  《再见了,亲人》这篇精读课文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本文是一篇浸透了中朝两国人民深厚感情的抒情文章,以情为线索贯穿全文。作者采用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现手法,描写出了一个依依惜别的感人场面。课文分别选取了送别路上在火车站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告别的场面。在送别路上,记叙的是三个有代表性的人物:大娘、小金花、大嫂,引入那些令人难忘的往事的回忆,把现实的告别场面与往事结合起来,可以说是人物典型、场面典型。因而文章很有感染力。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学生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思想教育。

  今天,听了毕老师讲的《再见了,亲人》一课,从课堂呈现的内容来看,毕老师在这一课的备课中准备得特别充分,搜集了很多的资料,毕老师在本课的导入新课方面让我感受很深,首先,毕老师从引领学生对“亲人”进行理解,尤其是让学生抓住“亲人是怎么关心你的?”学生争相回答亲人对自己的关心,积极踊跃。接着毕老师引导学生,是呀,亲人一般是有血缘关系的人,比如,父子之情,兄弟之情等等,我们还会把在我们遇到危难时伸出援手的人也称为亲人,比如在非典时期冒着生命危险救护病人的医护人员;在汶川地震时期冒着生命危险救援伤员的解放军战士等等。最后,毕老师导入新课,那么,我们的中国人民和朝鲜人民之间也称为亲人,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四课,学生齐读课题。

  毕老师这样的开头导入,既能够激发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兴趣,又能引发学生的思考,毕老师紧紧抓住本篇课文的特点,因为课文的题目“再见了,亲人”直接以“亲人”做题目,另外,文章的结尾处,“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也多次出现“亲人”,这里的“亲人”指的是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的友谊,这样学生对“亲人”的理解一定会在学习课文后更进一步。不过,在这里有一点需要和毕老师商榷的是,在导入语中对于“亲人”的概念的解释,是否需要更精准一些?

  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毕老师直接让学生进入了第二个思考题的检查,我建议毕老师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最好要有字词的检查环节,因为本课的生字词还是比较多的,尤其是有些生字也比较难记,比如“噩、耗、役、跺、垮”等字,最好让学生读一读,个别字要重点指导,这也是学生容易写错的生字;另外,建议毕老师要引领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这也是高年级学生应该具备的语文能力。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3

  《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感情真挚,语言凝炼,句式参差多样,篇幅较长,是一篇训练学生语言文字的好文章,也是训练学生朗读的好教材。如何根据教材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和谐发展,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呢?我的做法是:

  1、这篇文章蕴含着丰富而伟大的情感因素,在教学中,我首先找到文本生命与学生生命的契合点——“亲人”这个主话题,步步深入。“亲人”指的是谁?朝鲜人民是什么样的亲人?“亲人”仅仅指朝鲜人民吗?如层层剥笋般探寻文本的内涵。其间,运用反复诵读、情境渲染、想象体验等教学手法,引领学生投身其中,感作者所感,想作者所想,透过语言文字感悟文字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师生在情绪场中国共产党同受到了一次刻骨铭心的精神洗礼。

  2、注重体现字、词、句、篇的训练。本课教学对字词句的理解我不是议到表面,而是做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要求,如:“雪中送炭”的理解,我首先让学生从字面去理解,并说出比喻意,然后再联系上下文去理解这个词。“雪”指困难,谁遇到了困难?遇到了怎样的困难?“炭”本文指什么?“送”大娘是怎样送的?通过理解这个词,使学生理解了整段内容。对句子的理解,我抓住课文的重点句子让学生改变说法,并把改好的句子与原句进行比较,体会句子在文中的含义、作用,并通过理解重点句子而牵一发动全身,使学生理解了整篇文章的含义。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4

  教学中体现较突出的几点:

  1、导入中的情景创设把学生带入到了课文中,为学习课文作了很好的铺垫。两分钟预备通过录音机为学生放了《志愿军战歌》,伴随着雄壮的乐曲声,学生的情感被激活,很快的进入到情境当中。

  2、从对语言的品位中,理解雪中送炭,从而进一步体会大娘对志愿军的深情厚谊。设计的三个层次,即第一层次用读读出大娘是怎么把打糕送来的;第二个层次体会大娘不顾自己的生命为战士们送来打糕,读出感受。第三个层次让学生理解雪指什么炭指什么,通过情境的创设体会出大娘对战士们的深情、对战士们的爱,以及战士们把大娘对他们的爱化作一种精神,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战士们打胜了仗。课堂教学中,层层深入的教学环节使学生对大娘与志愿军战士之间的深情厚谊以及为什么大娘把战士称作亲人的情感体会的很到位,学生情感也被调动。因此学生对这一段的朗读,读的有感情,学生的情感很到位。

  3、重视了学生的朗读及教师对学生读的指导

  在学习小金花及大嫂一段时,注重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例如:学生在朗读描写小金花的刚强的语句时,学生对小金花为妈妈报仇的决心读的还不够坚决,因此委婉的指出学生读的不足及建议,通过比读的方式激励学生再读。

  不足之处,对重点段的体会没有充分体现出学生的自读自悟,而是通过教师的导语引着学生体会出来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自主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教学结构安排的欠妥,大部分时间是指导学生学习大娘为志愿军战士送打糕和救助伤员的事情,对小金花和大嫂的学习只是以读带讲,没有给学生朗读感悟的时间。学生对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之间的情感是一点一点的积聚起来的,不是只通过对一个段落的学习,感情就能体会出来的。因此对后两个自然段的学习,也要让学生充分的学习体会。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5

  一、本课教学的成功之处

  1、重朗读,重感悟,以读激情,以情悟文。

  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重视了读的训练。通过读课文,让学生理清课文层次,抓住课文中心,领会思想感情。我不仅注重朗读的数量,还十分讲究朗读的形式与质量。在教学中,我总是启发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要他们自己讲一讲应该读出什么感情,有时学生读不好,我就反复地练,为学生创设情境读。我还创造性地将课文内容与课外想象结合起来,将叙事散文改成对话,让学生再现当时送别的感人情景,使在听课的所有师生为之一亮。由于形式比较活泼,效果很好。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

  2、讲词语,重基础,重落实。

  如果说,文章的中心是灵魂,那么,重点词语,中心句子则是构成文章的血与肉。我在教授学法的同时,也同样重视了词语教学。而且将词语教学有机地贯穿于自学过程之中。比如在讲到“雪中送炭”一词时,她还是要学生首先讲出词的本来意思,再联系上下文,讲出什么是“雪中”,什么是“炭”,大娘是怎样“送”的。通过想象战场上的硝烟弥漫,大娘的年老体弱,然后朗读,使全班学生加深了对词语和课文的理解。这样教学词语,始终没有离开课文的语言环境,既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训练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教学方法。

  二、但这节课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如学生对当时艰苦的条件认识不足,所以想象得不形象,理解的不深刻,特别在朗读时就显得没有感情。再加上当时自己也不敢示范朗读,致使朗读提升不明显,以后得加强自身和学生的朗读训练,使课堂更有浓浓的情。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6

  《再见了,亲人》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这篇课文感情真挚,语言凝炼,句式参差多样,篇幅较长,是一篇训练学生语言文字的好文章,也是训练学生朗读的好教材。

  如何根据教材提高学生语文整体素质出发,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和谐发展,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呢?我的做法是:

  1、这篇文章虽然语言凝炼,感情真挚,可由于课文所写故事离生活较远,给学生理解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增加了难度,所以我在上课开始,先结合地图简单地向学生介绍了课文的写作背景,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然后我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这样不仅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更重要的是一开始就让学生走进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境之中,初步感受到中朝人民深厚的友谊。

  2、注重体现字、词、句、篇的训练。本课教学对字词句的理解我不是议到表面,而是做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要求,如:“雪中送炭”的理解,我首先让学生从字面去理解,并说出比喻意,然后再联系上下文去理解这个词。“雪”指困难,谁遇到了困难?遇到了怎样的困难?“炭”本文指什么?“送”大娘是怎样送的?通过理解这个词,使学生理解了整段内容,对句子的理解,我抓住课文的重点句子让学生改变说法,并把改好的句子与原句进行比较,体会句子在文中的含义、作用,并通过理解重点句子而牵一发动全身,使学生理解了整篇文章的含义。

  3、提出的问题有概括性。比如在分析第二段时,我提出小金花是个怎样的孩子?从哪些地方看出来?这一问题把整段的内容都概括了出来,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学课文。通过讨论学习,把小金花的特点分析的很透彻。

  4、注重朗读训练,读中悟情。俗话说:“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可见读的重要性,本节课,我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各种形式的读,有自由读,有个别读,有齐读,让学生从读中体会中朝军民的深厚情谊,进而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5、注重培养学生想象力。该文语言凝炼,为培养学生的语感,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启发他们展开想象,丰富课文内涵,拓宽思想,强化积累。如启发学生想象:八年来,志愿军为朝鲜人民做了哪些事?课文后三个自然段,通过朗读引导,让学生想象千千万万个大娘、小金花、大嫂到车站送行的情景,这样不仅对学生理解课文很有帮助,而且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6、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导、扶、放”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第一自然段与大娘话别的情景时,我采用了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这是全文的重点段,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深情厚意,第二段采用“扶”的方法,第三段放手自学,这种“导、扶、放”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教给了他们读书的方法。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7

  新课程、新理念正逐步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生活。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本课教学中,我特别注意让学生去收集资料,目的是促进课内外结合,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利用资料的能力。本人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文,采用的是情感教学。启发学生想象,在头脑中再现文章所描述的情景和形象,使他们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再见了,亲人》字里行间,始终洋溢着赞美、感激的情感,表现了“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这一国际主义精神的主题。如何凭借本文的情感因素,对学生渗透情感教育呢?尝试如下:

  一、整体入手,感知情感

  教学伊始,让学生通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后,引出问题,使之感知情感。

  1、从题目入手。让学生质疑:‘亲人’指谁?是谁的‘亲人’?志愿军为什么称朝鲜人民为亲人?题目中的‘再’字怎么理解?……使学生了解“亲人”指的是像“大娘”、“小金花”、“大嫂”之类的朝鲜人民。志愿军所以称她们为亲人,是因为中朝人民在共同的抗美战斗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题目中的“再”字揭示了多次相见中的“最后一次”,恰如其分地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到一种何日复相聚的惜别之情,从而使定下文章正确的情感基调,使学生获取感知情感的倾向。

  2、从典型事件入手。以“文章写了哪四件典型事例”让学生知道文章通过“送打糕”、“救伤员”、“救侦察员”、“挖野菜”四件典型事件,来赞扬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情谊。让学生在感知材料的过程中,感知情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从整体上了解课文的情感流向。

  “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的总目标之一。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过程。

  二、细析事例,感受情感

  本文由大娘、小金花、大嫂的三个故事组成。作者选取了老人、小孩、中年人的典型事例来表现主题。由于课文的前三段的结构与表现手法基本相同,在教学中我对第一段做了详细的讲解与指导。设计“志愿军战士与大娘话别时追述了哪几件事?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等问题,让学生了解志愿军与大娘告别时,追述了三件事:一是大娘已经几夜没合眼,给志愿军洗补衣服;二是在一次阻击战中,冒着炮火给志愿军送打糕,回去时昏倒在路旁;三是在敌机轰炸时,为了救护在家里休养的志愿军伤员,失去了唯一的小孙孙。这样写的目的在于体现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表现了这种感情比山还高,比海还深。接着,让学生自学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二、三自然段,使之具体体会小金花对敌人的仇恨和对志愿军的深情,以及大嫂为了给志愿军挖野菜而致残,付出了多么高的代价,从而受到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深厚情感。

  在教学中。我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不以标准化解读去规范学生的阅读和理解,利用文本培养富有创意的读者而不是培养人云亦云的听众。

  三、品味词句,体会情感

  教学时,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好好品析,让学生体会情感。

  课文在追溯那难忘的往事时,出现了好些“血”,“泪”的词语,比如:“失去了唯一的亲人”,“失去妈妈”,“失去双腿”中的三个“失去”,充分说明了朝鲜人民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献出了自己的一切,乃至亲人的生命。又如“雪中送炭”说明大娘冒死送打糕的原因;“同归于尽”体现了小金花的妈妈痛恨敌人、热爱志愿军的感情;“噩耗”反衬小金花的刚强;“倒在血泊里”、“代价”说明朝鲜人民为志愿军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通过琢磨词句,让学生品味、推敲,感受其感情色彩,引起学生“内心体验”。让他们深深体会到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那山高海深的、不是亲人却似亲人的感情。尤其是品味“小金花”一个段落的时候我为了考证学生的自学效果并启发学生的情感,在课件中我出示了这一段落,启发学生说:“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有感情的朗读,表达一下自己的情感,你能告诉我应该强调哪些词句吗?为什么?”学生们纷纷将自己的体会表达出来,以一种指导者的身份来提示,将重点的抒发情感的词句点明,说出了自己的意见。最后,师生一起有感情的朗读,掀起了一段情感的高潮。看,教师不仅成为了学生阅读的导师、课堂阅读的组织者、促进者,也放下了身份和他们一起朗读体会学习,而不是居高临下控制信息的专制的权威。积极营造亲密和谐的气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他们掌握阅读的方法,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自己,把“阅读”、“体味”、“品味”、“感悟”还给了学生。

  四、设计引读,抒发情感

  学生在领悟情感的同时,必然会激起表达感情、抒发情感的欲望。此时,我设计引读,更好地让学生抒发情感。比如最后的三个自然段,就是这样设计引读的:

  送行的人越来越多,让我们赶快加入到送行的队伍中,有感情的朗读在这离别的瞬间发生的一幕幕感人的情景。此时,学生们深情地呼喊出文章最后的话语:“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和你们在一起!”

  在课堂上还要恰如其分地创设情境。突出了重点、化解了难点,把学生带入了情境。使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得到升华。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说的那样:“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培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8

  我把“亲人”这个题眼放到课前谈话里完成。不但节省了课堂时间,还进行了诗歌和美词的积累。各位老师还指出我在品读大娘的两个故事时,问题有些绕,应该精简,还要有层次性。于是在教学第一个故事“送大糕”时,我就重点指导“雪中送炭”。先理解词义,再谈谈生活中雪中送炭的事,再体会大娘“冒死”送打糕,最后说说大娘送的仅仅还是打糕吗?还是什么?在教学第二个故事“失孙孙”时重点指导“唯一”。同样也是先理解词义;然后创设情境,在敌机来袭时,大娘可能会怎么想;再追问“关键时刻时间就是生命,大娘当时来得及这么想吗”,揪出“丢和背”这两个词来丰富“唯一”的内涵。

  再创设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当大娘回去救小孙孙时,她看到的却是一片废墟。我们可以想象,大娘当时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对于这个环节,我原本是想让学生学学大娘,哭着呼喊自己的小孙孙,但是几次试教下来,换来的都是哄堂大笑。所以就干脆不要了,只是引导学生说说“痛哭流涕、痛哭失声、悲痛欲绝……”

  对于第四个环节“举一反三,自学2段”,原本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对“劝慰——回忆——抒情”加深印象,为下面的练笔做铺垫。但在实际教学中,显得这个环节很苍白无力,使得整个教学设计显得更适合“略读课文”的教学。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9

  文章以道别语“再见了,亲人”做为题目,可见全文是以写离情别意为主,表达了中朝两国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谊。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感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教师的尊重和期待中积极地学、主动地探索。

  在开始时,通过图片把学生带到抗美援朝、志愿军回国的场面,使学生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并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初读课文后,让学生在课文中找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内容体会,尊重学生的选择,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能力。遗憾的是,对于自主选择的内容,学生的交流比较的散,教师要创设一个整体把握的过程,否则有些学生的感受很深刻,而有些学生则似乎有些脱离文本,不利于学生整体的感受。

  二、发掘教材的情感因素,调动学生的情感。

  教师给学生比较开放的提问,如:“读文章后,你的心情怎样?”“读文字,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在这样的前提下,结合当时志愿军离别时的情感变化,对往事的回忆,抓住亲人间的情感流露,教师能适时地引导。如大娘与志愿军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等,让学生明白,虽然从血缘关系来看志愿军战士和大娘、小金花、大嫂她们不是亲人,可是她们做到了亲人也未必能做到的事情,这才是真正的深情。如“雪中送炭”,“为什么昏倒?”学生谈了很多,有些扯的比较远,教师要给予引导,联系上下文,结合当时志愿军所处困难,紧紧扣住“亲人”这一主题来引导,可能更有实效,理解能更深。

  三、抓住关键词,读懂、读好句子,教师的适当引导,领会文章蕴含的意思。

  在教学中,采用个别读、齐读、自由读等方式朗读,但是效果不佳,整体朗读没有得到逐层提高。教师语言较简洁,过渡较自然。如:“老师觉得读好忆,要结合一定的语言环境,要抑扬顿挫,语速上要有快有慢,你自己先试试,读好这句话!”“是啊,大娘这么大年纪了,还冒着炮火为志愿军战士送打糕,这种爱,怎能让人不感动?”第一场雪教案

  四、拓展思维

  在课堂的结束部分,以通过朗读或说几句心里话来表达对朝鲜亲人的敬意和感谢,让学生抒发自己内心体会。并给学生一个关于抗美援朝的网址,以拓宽课外学习的面,给学生课后研究的一个方向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10

  新课程、新理念正逐步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生活。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人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文,采用的是情感教学。启发学生想象,在头脑中再现文章所描述的情景和形象,使他们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再见了,亲人》字里行间,始终洋溢着赞美、感激的情感,表现了“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这一国际主义精神的主题。如何凭借本文的情感因素,对学生渗透情感教育呢?尝试如下:

  一、整体入手,感知情感

  教学伊始,让学生通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后,引出问题,使之感知情感。

  1、从题目入手。让学生质疑:‘亲人’指谁?是谁的‘亲人’?志愿军为什么称朝鲜人民为亲人?题目中的‘再’字怎么理解?……使学生了解“亲人”指的是像“大娘”、“小金花”、“大嫂”之类的朝鲜人民。志愿军所以称她们为亲人,是因为中朝人民在共同的抗美战斗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题目中的“再”字揭示了多次相见中的“最后一次”,含有一种何日复相聚的惜别之情。从而使学生感知情感的倾向。

  2、从典型事件入手。以“文章写了哪四件典型事例”让学生知道文章通过“送打糕”、“救伤员”、“救侦察员”、“挖野菜”四件典型事件,来赞扬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情谊。让学生在感知材料的过程中,感知情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从整体上了解课文的情感流向。

  “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的总目标之一。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过程。

  二、细析事例,感受情感

  本文由大娘、小金花、大嫂的三个故事组成。作者选取了老人、小孩、中年人的典型事例来表现主题。由于课文的前三段的结构与表现手法基本相同,在教学中我对第一段做了详细的讲解与指导。设计“志愿军战士与大娘话别时追述了哪几件事?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等问题,让学生了解志愿军与大娘告别时,追述了三件事:一是大娘已经几夜没合眼,给志愿军洗补衣服;二是在一次阻击战中,冒着炮火给志愿军送打糕,回去时昏倒在路旁;三是在敌机轰炸时,为了救护在家里休养的志愿军伤员,失去了唯一的小孙孙。这样写的目的在于体现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表现了这种感情比山还高,比海还深。接着,让学生自学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二、三意义段,使之具体体会小金花对敌人的仇恨和对志愿军的深情,以及大嫂为了给志愿军挖野菜而致残,付出了多么高的代价,从而受到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深厚情感。

  教师应该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不应该以标准化解读去规范学生的阅读和理解,应该培养富有创意的读者而不能培养人云亦云的听众。

  三、品味词句,体会情感

  教学时,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好好品析,让学生体会情感。

  课文在追溯那难忘的往事时,出现了好些“血”,“泪”的词语,比如:“失去了唯一的亲人”,“失去妈妈”,“失去双腿”中的三个“失去”,充分说明了朝鲜人民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献出了自己的一切,乃至亲人的生命。又如“雪中送炭”说明大娘冒死送打糕的原因;“同归于尽”体现了小金花的妈妈痛恨敌人、热爱志愿军的感情;“噩耗”反衬小金花的刚强;“倒在血泊里”、“代价”说明朝鲜人民为志愿军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通过琢磨词句,让学生品味、推敲,感受其感情色彩,引起学生“内心体验”。让他们深深体会到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那山高海深的、不是亲人却似亲人的感情。

  教师应成为学生阅读的导师、课堂阅读的组织者、促进者,而不是居高临下控制信息的专制的权威。教师应该积极营造亲密和谐的气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他们掌握阅读的方法,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自己,把“阅读”、“体味”、“品味”、“感悟”还给学生。

  四、设计引读,抒发情感

  学生在领悟情感的同时,必然会激起表达感情、抒发情感的欲望。此时,我设计引读,更好地让学生抒发情感。比如第四段,可按火车“启动”、“徐徐开出”、“飞驰而去”三个过程设计引读。像最后一个过程――列车“飞驰而去”,就是这样设计引读的:

  “战士们深深地依恋朝鲜的山、朝鲜的水,更依恋朝鲜的亲人们!然而无情的火车却风驰电掣般向前驶去。战士们赶紧把头探出窗外,只见大娘、小金花、大嫂依然伫立在窗外,不停地挥手告别。此时此刻,战士们再也忍不住了,泪水模糊了双眼,要想对朝鲜亲人再说上几句离别话,然而距离遥远,战士们只能默默地在心头呼喊――”

  此时,学生们深情地呼喊出文章最后的话语:“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和你们在一起。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11

  教师给学生比较开放的提问,如:“读文章后,你的心情怎样?”“读文字,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在这样的前提下,结合当时志愿军离别时的情感变化,对往事的回忆,抓住亲人间的情感流露,教师能适时地引导。如大娘与志愿军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等,让学生明白,虽然从血缘关系来看志愿军战士和大娘不是亲人,可是她做到了亲人也未必能做到的事情,这才是真正的深情。如“雪中送炭”,教师要给予引导,联系上下文,结合当时志愿军所处困难,紧紧扣住“亲人”这一主题来引导,可能更有实效,理解能更深。

  教师应该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不应该以标准化解读去规范学生的阅读和理解,应该培养富有创意的读者而不能培养人云亦云的听众。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12

  《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是叙事抒情散文,,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由于时空距离大,学生对抗美援朝时代背景缺乏认识,加上句式复杂,因而对理解课文内含的丰富感情,难分难舍的送别情景,中朝人民鲜血凝成的友谊,难于引起情感共鸣。所以我采用“以读为本”的方法,通过整体读、引读、默读、自由读、教师范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从读中得到感悟,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默读感知全文,认识亲人指谁?为志愿军做了哪些事?接着自由读,把你感动的情节划下来,重点体会,并作批注。体会志愿军为什么称朝鲜人民为亲人吗?然后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句式和重点词、句、段的理解,分析感人的场面,感人的事例,想象朝鲜人民为志愿军舍生忘死,“雪中送打糕”、“智救侦察员”、“上山挖野菜”付出巨大牺牲的动人情景,扣动学生心弦,接着“移情入文”,进行感情朗读指导,使学生逐步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朝鲜人民的伟大情怀,对朝鲜人民付出血的代价缔结中朝友谊引起心灵上的震撼,这样水到渠成地感知课文的中心思想,又受到生动、深刻的国际主义教育。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得到了强化。

  遗憾的是:创设情景不够,感动的句子未能让学生多思考,多体会,多在感悟中朗读,再加上时空差距大,学生的朗读没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13

  最近与师傅同上一堂课,虽然我上得很失败,但比较自己与师傅的课堂,找出差距,又经师傅的点评让自己豁然开朗,感觉我确实学习着,收获着。

  一、教师在前——作为引领者

  这里的教师在前,我觉得指一堂课的教学设计,教师都要经过精心钻研教材,精心准备,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还有每一个教学环节的预设是为了达到什么目标,教师都要心中有数。

  课堂中用背景资料的介绍作为情景导入,是课前设计好的,可以让学生了解背景,同时引领学生谈谈看到了什么,想说什么,这样初步感受中朝人民的深情厚谊。

  在感悟重点句的时候,设计中也明确哪几句是要“咬文嚼字”感悟的,那么在课堂中,就要时刻关注学生动态,引领抓字词感悟,在我的课堂在中,学生说到“冒着”体现大娘不顾生命危险,而我没有顺势让他们找找还有那些动词也体现了这个。师傅的课堂在中,抓住一系列的动词“带着、顶着、冒着、穿过、送”感悟到危险,并以悟促读,更加体会到大娘不顾生命危险为志愿军送来打糕的精神。

  学习送打糕的时候,师傅设计大娘送去的仅仅是打糕吗?学生回答很精彩,有“还有一份心”、“一份温暖,一份真情”、“一种精神的慰藉”、“是精神上的帮助”。而我没有在研读部分挖深,只是浮在表面上,所以学生也游离在文本之外,游离在课堂之外,更不能很好地朗读了。

  二、教师在旁——作为合作者

  教师作为语文教学的引领者,但决不是牵引着学生走进课堂,进行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在旁,是指面对课堂的生成,怎样进行有效的应对,怎样与学生真正的合作,共同完成教学设计的目标。

  在初读课题“再见了,亲人”的时候,一学生“亲人”读得特别重,于是老师反问,你为什么这样读,学生回答因为这里要突出亲人,老师又机智地告诉学生这个课题顺序倒了,本来应该是“亲人,再见了”,那是为了突出重点,接着又让学生读了课题,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

  在说到大娘为了救伤员而失去了唯一的亲人的时候,学生说伤员可能很重,而大娘年龄大,身体瘦弱,志愿军背大娘还差不多,现在大娘背,而且背到很远的防空洞,一定很艰难。这是老师没有想到的,在放手让学生读的时候,相信学生是聪明的,等待他们把精彩的答案呈现出来。学生还讲到丢下自己的小孙孙,背进防空洞可以看出,大娘想都没有想,老师马上讲到,是啊,一背一丢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啊,你能把它读出来吗?

  在一齐朗读志愿军回忆大娘所做的事情的时候,学生无意地将“三天三夜”读得特别重,于是师傅马上抓住这点,反问学生为什么读那么响亮,学生又开始联系上下文,说到:

  “说明打得困难。”

  “跟后面顶着打糕,冒着炮火,送食物联系起来,更能体现雪中送炭。”

  “志愿军空着肚子拼了三天三夜,很辛苦。”

  “一般空着肚子饿一顿就不行了,他们还三天三夜不吃,很困难。”

  教师从生成的地方,与学生合作,一起关注语言文字,让学习不露痕迹,不觉得生硬。

  三、教师在后——作为鞭策者

  这里的教师在后指面对目标的初步达成,如何进行有效的提升,让教师作为鞭策者,在学生的后面轻轻一挥鞭,让学生更快、更深地领悟到文本思想。

  当学生讲到从“丢下自己的小孙孙,背进防空洞”可以看出,大娘想都没有想就丢下小孙孙,把伤员看得比小孙孙还重要,老师马上讲到:“是啊,一背一丢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啊,你能把它读出来吗?”

  当一学生读得很有感情,都快流泪的时候,教师表扬到:“老师似乎真的看到志愿军流下了眼泪。”这一表扬,读的学生倍加有信心,听的学生有了试一试以及想挑战的欲望,让朗读更加有感情,让感悟更加深刻了。

  要上好一堂课,教师必须把握好自身的角色,真正把学生装在内心,随时改变引领、合作、鞭策的角色。我知道,教学这条路还很漫长,我只是刚刚起跑线上,还需要全力地研究与实践,不应该气馁,不应该灰心。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14

  一、整体入手,感知情感

  教学开始,我从题目入手,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亲人(有血缘关系的人叫亲人),并把这解释写在了题目的下方。在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后直接进入课文的学习。题目中的亲人指的是谁?为什么称他们为亲人?

  二、从典型事例入手

  课文写了他们的那些事?让学生从文中找到他们为志愿军战士做的事。学生在寻找事例的过程中不但了解到志愿军战士为什么称朝鲜人民为亲人(大娘为了志愿军失去了唯一的下孙孙、小金花为了志愿军失去了妈妈、大嫂为了志愿军失去了双腿)而且对课文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三、创设情境,品读词句

  课文语句朴实,可蕴含的情感深厚。为了让学生能进一步的体会志愿军与朝鲜人民那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课堂上我说:“在座的同学们,你们就是即将离开朝鲜的志愿军战士,你该如何与朝鲜的亲人们话别?哪位是穿过大娘洗的衣服的战士?那位是吃了大娘冒着硝烟送到战场上来的打糕的战士?哪位是小金花和妈妈救出的老王?谁是吃了大嫂挖的野菜的战士?……”这一系列的问题一出,多数学生被我带到了课文中,他们都努力地把自己的情感通过自己的朗读体现出来。

  四、再创情境,升华情感

  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是文章情感的升华,为了让学生的情感也得到升华,也把我的课堂推向**,我有创设了另一个情境:我让班上两个组扮志愿军战士的角色,两个组扮朝鲜人民的角色,让他们进行话别。

  整节课,我已经把学生带入了我预设的课堂之中,学生也融入到文本中。

  高兴之余,静下来想一想,存在这有不足指出,在课堂中有时没有充分的体现学生自主学习。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15

  多年来,我们语文老师教学习惯于“满堂灌”,用理性肢解人文性很强的文学作品,用理性肢解禁锢学生的审美评价想象;习惯于老师提问题,学生回答,习惯于老师当主角,学生当配角。一节课下来,老师疲惫不堪,学生被动接受,觉得语文课越来越索然无味。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真正地去认真读书、独立思考呢?教学,我大胆的放开手让学生自己找问题,自己来解决。

  学生能提出问题,说明他认真读书了,找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创造的过程,也是给学生创设“心灵的自由”的过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学生在各自体验和相互启发之中,兴致十足地领略课文的“美”,使阅读成为一种愉悦而富于教益的精神生活。同时,师生通过对问题的共同讨论,心灵得以沟通,教与学得以相长,这比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教案走,效果不是更好吗?

  当然,整个教学过程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老师要备好课,就得深入钻研课文,做到吃透、吃准,胸有成竹;同时还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对学生的问题或进行深入的引导,或尽快、准确的予以回答。

  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不仅是要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 更重要的是要对教师陈旧的教学思想与理念进行一次艰苦的蜕变,这个蜕变不仅是外表形式上的,更是思想深处上质的飞跃。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不能只是形似,更要神到。那么如何神到呢?我以课文《再见了,亲人》为例谈谈。在教学这一课时,我用导,扶,放三种方式学习课文。

  1、读全文,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人与志愿军的告别场面?仔细阅读这三个自然段,看它们的结构有相似之处吗?

  2、导,第一段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

  ⑴ 写大娘为志愿军做了哪几件事?

  ⑵ 这表现了朝鲜人民和志愿军之间的什么感情?

  3、扶,第二段分小组讨论学习。

  4、放,三段自学。

  二、教师应有独特的个人阅读体验和独立的思维习惯

  语文课本中的文有导读,有教参评点,有各种辅助参考资料。但作为教师要勇于打破这些先入为主的框框,第一个身份应是一个普通的阅读者。要独立自主地阅读文章,注意从三个维度尤其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体味文章的独特内涵,把握作品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对作者人生经历与写作经历,以及作者写作的人文背景的研究,独立思维,在自己的心目中得出独特的阅读体验。

  在语文教学中,同一篇课文,同一个人物形象,学生的理解往往是各式各样的。而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课文的意义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生成的。那么也就是说,只有教师真正读懂了课文,放开了思维,学生才可能真正发挥自主性、合作性,新课标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才会真正落到实处。

  三、教师也应培养人文精神

  新课标重点强调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和自主创新精神的培养。深透一点看,也就是说教师如果少有人文意识。人文修养教养。人文理念,不能做到知识文化修养上的与时俱进,怎么来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和自主创新精神的培养?因而新世纪的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应当更广泛地吸取人文文化中的精髓,不是单学科的,而应是多学科的网络化的吸收,更深刻地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多样性文化的融会贯通,丰富自身的文化积淀和文化内涵,使自己在新的时空观中获得更清晰的时空感和条理感,这样就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观,价值观。

  老师内心知识与内心精神的不断丰盈,就会以宽容博大的胸怀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就会“润物细无声”地用丰富的人文内涵感染学生的精神领域,自然增长他们的人文素养。就像张晓风,文风“亦秀亦豪”,东西方文化在她身上交织烙印,其作品中对自然万物宗教性的虔诚的情感和对故国刻骨铭心般的相思情愫及对生命价值的沉思,我们有了解,深思与体会,就不会将《行道树》贴上“奉献者”这样一个狭隘的标签,而应是从生命价值和生命本身熏陶感染学生的内心,引发学生对人生,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从更深刻更广泛的角度体味作者的思想艺术境界。

  新的语文教改的车轮才刚刚启动,牵动我们思索的地方还有很多不可获知,要想推动这时代的车轮,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打开束缚思想的绳索,甩开难于割舍的依赖,用心倾听内心自然的箫声,引导学生在新的学习方式的体验下,与课文中的作者共同感受交流的快乐与慰藉,在洋溢着知音的情深意切之中,向着高旷的境界不断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