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教学反思(精选18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篇1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主要内容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以及求“百分率”,知识点看似简单,没有什么引人注目的地方,但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百分率,例如:学习成绩的及格率、优秀率,投篮时的命中率,学生的出勤率、近视率等等,学生对这些话题比较关心、有兴趣,回答问题有了一定的基础,突破了重点、难点。
学生在讲到生活中的百分率时,有与自己日常生活相关的正确率、优秀率、出勤率、投篮的命中率、本班学科技能竞赛的及格率等,我抓住时机指名学生口述教师板书:达标率等于达标学生人数除学生总数乘百分之百;及格率等于及格人数除全班人数乘百分之百;树苗的成活率、发芽率、出勤率……。适时进行鼓励,对他们的回答给予肯定的评价,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要求学生掌握生活中有一些百分率不能超过百分之百,例如发芽率、出勤率等,不只从理论去认识,要结合生活实践中来理解,引导学生不受百分数可以大于百分之百的误导。
教学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小组交流,给予他们充足的时间,说生活中的百分率,说出它们的意义,更好的理解百分率的概念。并且让他们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知识。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有许多数学知识,以促进他们更好的学习数学。 练习时设计了让学生根据身边的已知情况编一道百分数应用题的开放练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提的问题不再像许多课本上或其它练习书上看到的一些普通问题,比如“男生占全班的百分之几、女生占全班的百分之几”, 这时学生思维非常活跃,问题可多了,有学生说先调查一下班级中同学们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数,再算一算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还可以分别算一算参加篮球,乒乓的人数占兴趣小组的百分之几,有的说统计一下班里这节课回答问题的同学有多少,算一算回答问题的同学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之几,还有学生说统计一下父母下岗的家庭占全班家庭的百分之几,确实体现了当数学与生活相结合时,学生真正享受数学带来的快乐,让他们在学中乐,乐中学。
通过这节课我深刻体会到: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根据本班学生的基础和领悟能力,来确定教学方法,在备课时,选材要浅显易懂,要具有代表性,选的材料最好是适合本班学生熟悉的材料,要从生活中提取精华,再让学生把这种精华变为自己的理性认识,用到学习中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篇2
为了能突破难点,让学生建立起这类问题解题策略的模型,并能正确解决问题,我从以下方面进行教学。
读懂文字—会画线段图—写出等量关系式—解决问题。
由于这类应用题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应用题的逆解题。因此,有以下几点需注意:
1.学生对找单位“1”的量基本掌握,但抓住重点句说出数量关系不够熟练。
2.多数学生对线段图不理解,画不出来。
3.要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准确抓住数量的等量关系。
当教学例4后,有的学生对我说,她分不清到底是用乘法还是用除法解决。为了帮助学生分清乘法问题和除法问题,我决定加强训练学生找等量关系。为了提高学生解题准确率,我引导学生总结做题的步骤,平时要按照解题步骤去做题。步骤如下:
1、读题,找出题中有哪些量;
2、哪个量是单位“1”?;
3、最关键的句子是哪句?
4、根据关键句子画出线段图得出等量关系。
5、单位“1”是已知的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列式计算;单位“1”是未知的,就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把单位“1”设为x,列方程解或用除法。
因本班学生的接受知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这类问题掌握得很好,解题能力比较强,能正确的画出线段图、写出等量关系式并正确解答。可还有好多个学生无法正确解题,只有加强辅导了。
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篇3
以前的策略叫替换,现如今改成了假设,虽然叫法不同,但课的本质是一样的,要求学生能够学会假设这一策略将两种未知量转化为一种未知量,使原本比较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那一些。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让学生掌握用假设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弄清在有倍数关系的问题中假设后总量不变,份数变了。反思本节课教学中自己较为满意是:
1、创设情境感知策略在课前我通过《曹冲称象》的故事,让学生说说曹冲是用什么办法称出大象?然后指出:曹冲用相同重量的石头代替大象的重量,这就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替换,今天我们就利用这种办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而引出新课。生动有趣的动画场景加上耳熟能详的故事,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及进一步探索新知的欲望。且通过故事让学生初步感知替换策略及其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再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对比教学发展思维。本节课我在例题的教学中根据“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引导学生采用了两种假设的策略,一种是把大杯替换成小杯,另一种是把小杯替换成大杯。我让学生思考: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都是把两种量替换成一种量,从而揭示了假设的目的在于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3、注意差异重点教学。替换的策略——尤其是相差问题的替换,学生尽管知道替换的方法,但对于替换后总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不少学生模糊不清,学生之间的差异较大。如何协调这种差异,一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动态的演示让学生明白替换前后的变化,一是给学生时间和鼓励。在教学中我发现练一练中的把2个大盒换成2个小盒总量减少2个8个,有的学生不甚理解,图片的出示能帮助学生理解,但对一小部分孩子还是存在困难,让学生分别从图中指出原来的个数和减少的个数,能促进更多学生的理解。我们只有本着承认差异,尊重学生的态度才能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才是真正的以生为本。
4、多种策略综合运用2新课程标准指出:努力使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画图把替换的过程表示出来。并且在检验后我提出“回顾一下,刚才这个问题有什么特点,我们是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呢你觉得哪些步骤是解题关键?”引导学生既感受到用假设的策略可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又让学生感受到面对一个问题有时会有多种策略的综合运用。
通过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使我更加明白了“数学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数学的学习,对学生来说,能使其终身受用的,绝不仅仅是知识,数学思想方法的获得是更重要的。
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篇4
第一单元的新课已经结束了,接下来的几节课都是练习课,到昨天为止已经上了二节。整理这二节课,看看学生作业中出现的“×”不断减少,课堂上学生的表述逐渐的流利,对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训练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1.在新课程背景,我们还要不要进行数学训练。
当前无论是创优课竞赛、各级的研究课,还是论坛、博客,大家都在热衷的讨论一些教材中的新增内容,或是探究、合作的教学方法,大家似乎都不很在意数学训练,有的教师甚至一提到“训练”马上就“色变”,认为将回到传统教育的老路上去了。我也曾尝试把课堂教个学生,让学生先自学,再全班交流,。毕竟是学生讲解,声音较小,不够条例,不会组织课堂。长期以来,个别学生得到了培养,时间浪费较多,双基得不到训练。导致也有部分学生掉队了。我们冷静下来思考一下就会发现:我们现在所热衷的“组织学生探索数学知识,使他们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如果学生对已有的数学知识理解掌握的不深刻、应用的不灵活,那么又如何能够进行新的认识活动呢?因此数学探索和数学训练往往是相互作用、互为基础的。
2.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数学训练。
数学训练不等于“机械、重复”,应该体现对数学基础知识的应用性的训练。
(1)说理性训练。学生对一个数学知识掌握总是要经历一个由“具体——抽象——具体”的认识过程,其中数学基础知识的形成过程(具体——抽象),可以说是一个抽象概括(数学建模)的过程,而数学基础知识应用的过程(抽象——具体),可以说是一个演绎推理(对模型的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中学生认识的是数学基础知识的本质属性,在抽象到具体的过程中学生将认识到数学基础知识的应用范围(概念的外延),这是将起到深化理解概念和灵活应用概念的作用。在此过程中,学生将把数学基础知识的成立条件与具体问题中的条件进行比对,进行一系列的思维活动,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发展的阶段,他们的内部言语并不发达,是片断的、条理性不强的,所以用学生的外部语言表述来促进其内部言语的整合与条理,这就是重视“说理训练”的意义所在。
(2)图形表征的训练。数与形是数学研究的两大对象,他们相互作用,互为表里。每一个形中多蕴含着一定的数量关系,而每一个数又都能通过图形直观的描述和反映。教学实践是我们有了这样一个认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获得或是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具体的问题,往往都是完成对数学语言、数学符合、数学图形的翻译过程。因此,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用图形表征已学的数学知识,将有利于学生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并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3)计算技能的训练。当一个数学问题的解答思路确定之后,接下来的就是通过计算得到正确答案的过程。无论解决问题的思路多么的完美,如果不能准确、熟烂的计算,那么学生将不会完美的解决一个问题。再有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如果能通过口算或估算出没一个关键的数值,往往对解决问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对学生基础口算的训练,加强估算能力的培养。
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篇5
分数乘法(二)这节课的重点是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让学生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这既是这个单元的重点,也是这个单元的难点。
这部分知识的基础是分数的意义和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在教学中我运用了数形结合的方法,首先让学生理解淘气的苹果数是小红的1/2是表示把小红的苹果数平均分成两份,取其中的一份,根据直观图形,学生很容易理解到6个苹果的1/2是3个苹果,再让学生列式计算,因为有了前面分数乘整数的学习,学生能列出6×1/2=3的算式,接着让学生自主解决6个苹果的1/3是多少,6个苹果的2/3是多少。对后面两个问题,多数学生能正确列式计算。当学生理解了算理后,再配合板书引导学生观察这几道题的共同点,概括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用一个数×几分之几 =几分之几对应的量这个数量关系。但在练习中发现,部分学生见到两个数就相乘,有套用模式的感觉,而不是认真分析数量关系。在后续的学习中,必须引导学生总结出将分率句改写成数量关系式的方法,培养学生遇题先分析数量关系的良好习惯。
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篇6
《解决问题的策略》这节课看似平平淡淡,但老师一个一个脚印地带领着学生领悟按步骤解决问题的策略,探索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思考方法,一切是如此的顺理成章,又是那样的扎实平稳。
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为新知学生做好准备。
学生走进课堂时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在三年级就已经学过“从条件想起”“从问题想起”这两种解决问题的策略,而这两种策略是解决实际问题最基本的策略,也是本课按步骤解决问题的一个重点,本节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结合具体实例,让学生用已有的策略来分析实际问题,唤起学生已有的认知,为今天策略的学习做好复习准备工作,在接下来例题的整理条件、理解题意和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时,学生的思维就显得更为顺畅。
2.站在学生的角度,顺应学生的思维进行合理设计。
如在例题的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读题,再让学生交流读题的感受,学生在读题和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条件多而凌乱,自然引发学生整理条件的需要。又如条件的整理和摘录环节,由于在此之前,学生没有这样的经验,如果直接整理和摘录条件,学生往往无从下手,因此教师先让学生说说可以怎样整理和摘录,给学生一个方向。虽然有了一个方向,但还是有部分学生不知道怎样整理,再通过几份作业的对比,哪个整理的有序、简洁一目了然。再如检验环节,虽然在本学期学生已经接触过将 “得数代入原题”这种检验方法,但由于练习的比较少,这里又是三步计算的检验,老师用在条件上问号的方法给学生作了适当的指导。只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才能有这些合理而巧妙的教学设计,学生的思维才得以顺利展开。
3.教学语言精练、清晰,小结到位。
从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多,也很繁琐,不论是理解题意,还是分析数量关系,或是检验,都需要学生有准确、完整的表述,这对于四年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相应的,老师要强调的也就多了,但今天这节课,老师的语言精练、干脆,每个问题的指向性都很明确,每个环节的小结也很到位,也正是这些精练的小结,学生在最后的回顾反思阶段,才能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顺利的总结出来。
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篇7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圆柱的体积公式后进行的解决问题。这要求学生对圆柱的体积公式掌握的比较扎实,并要求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通过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掌握问题解决的策略。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转化、推理和变中有不变的数学思想。
在教学中教学我采用操作和演示、讲解和尝试练习相结合的方法,是新课与练习有机地融为一体,做到讲与练相结合。整节课我采用启发式教学。从导入新授到独立解答问题,环节清晰,教学目的明确。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自主研究问题找到重难点,突破重难点。通过2个瓶子的倒置,把不规则的物体转化成规则物体,再来求它们的体积。在进行转化时,让学生明白倒置前空气的体积在倒置后属于哪一部分。倒置前水的体积在倒置后属于哪一部分。不管在倒置前还是倒置后,什么不变,什么变了?要求瓶子的体积实际是求什么?在课堂中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小组合作学习。在学习中学习探究氛围高,体现高年级学科特点,并且灵活运用生命化课堂的四自模式、新技术,运用熟练,课堂中使用恰当有效。但在教学时提出的问题应该更简洁明了。在课堂上如何更好地关注中等偏下的学生,我时常为此感到纠结。
刚刚尝试建构高效的课堂教学范式,难免有困惑和疑问,今后我还要一如继往地与集体备课成员沟通、交流,共同探讨教改新路,让课堂教学更高效、更优质。
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篇8
用比例解决问题这局部内容是在学过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成正、反比例的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是比和比例知识的综合运用。教材首先说明应用正、反比例的知识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1教学应用正比例的意义来解的基本应用题。为了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先让同学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答,然后教学用比例的知识解答。通过方框中的说明突出了怎样进行考虑的过程,特别强调了要判断题目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以和列出比例式所需的相等关系,即“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关系,所以总价和数量的比是相等的”然后再设未知数,列出等式解答,并在解答的基础上引导同学“想一想”,假如改变例1题目里的条件和问题该怎样解答。
成比例的量,在生活实际中应用很广,这里使同学学习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再让同学用其他方法解答同一题目,概括出一般规律。通过解答使同学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比例的量,从而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有利于沟通知识间的联系,也为中学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中应用比例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做较好的准备。同时,由于解答时是根据比例意义来列等式,又可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简易方程的认识。所以,在教学上要十分重视从旧知识引申出新知识,在这过程中,蕴涵了笼统概括的方法,运用这个概括对新的实际问题进行判断,这是数学学习所特有的能力。
课堂小结起着整理归纳、画龙点睛的作用,但不恰当的课堂小结也许适得其反。我带领同学把用比例解应用题的方法整理、归纳得天衣无缝,这样的小结对同学的当前解题确有协助,或许在提示用比例方法解应用题时是不会出错的。但新课程强调的是面向同学的未来,试想想,这样的小结会给同学的将来带来什么?
由于把用比例解应用题归结为这样的四步,同学在解题时依照这样的四步也许是不会错的,但实际上用比例解应用题时,有的也不必一定要依照这样的四步,尽可能简单的列出算式,可以用多种方法列出比例式的题就出不来好效果了。同学的思维训练做不到灵活开放了。更不用说通过练习提高同学思维的灵活性品质了。
通过对这节课的总结,我意识到教师的教要以同学的发展为基准,把同学的学放到主要地位上来,真正的做到以同学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篇9
今春,我校开展了“三生”课堂教学竞赛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和六一班的吕梅老师进行了同课异构,执教了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用正比例解决问题》一课。本节课主要是教学利用比例的意义及基本性质,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等基本知识来解决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依据“三生”课堂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我制订学习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目标:会用正比例知识解答含有正比例关系的问题;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熟练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从而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学习重难点是利用正比例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学过程应当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本节课的精彩,我认为就源于生成。
一、教材的整合奠定生成
在课本中比例的应用这部分内容是按照比例尺、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用比例解决问题的顺序安排的。但是根据我班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我选择了把用比例解决问题放在比例的应用最前面学习。事实证明,教材的整合是正确的,它奠定了本节课生成的精彩。
当我用课件出示例5后,学生一下子就议论开了:8吨水是数量,水费12.8元是总价,单价一定,水费随着数量的变化而变化,水费和数量成正比例。这和我当初的预设是不一样的,我的预设是学生会说出用算术方法解决。学生一下子就能说出用比例知识可以解决,我想就是源于刚学习过正反比例的意义。此时,我很庆幸对教材进行了整合,这样的生成是有益的。
二、知识的迁移塑造生成
知识的迁移就是原有的知识结构对新的学习的影响。就是因为这种影响就会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塑造出多种生成。
当我让学生汇报例5的解法时,肖俊飞同学的回答是X :8 = 19.2 : 12.8 。我立即惊讶于学生的聪明,这是根据前几节课学习的比例的基本性质模仿着列的,这个比例也是对的.,虽然没有按照这节课的正比例关系式来列,没有按照老师的预设来进行,但是我很高兴有了这样的生成,那么围绕这个生成,后面的学习就轻松多了。
教学完本节课后,我认为教学中也有不足:
因为每吨水的价钱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吨数的比值相等。这个比值相等应该是学生最应该详谈的地方,我认为在课堂上体现不很明显。
其次,最后的巩固练习,有点过于简单,层次不清楚,形式单一。
就我个人的备课情况来说,过多的考虑了教师如何教,较少的分析学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预设简单,有种想牵着学生走的思想,课堂教学不够开放。
假如让我重教这节课,我打算这样改进:
首先复习铺垫的时候增添一些求每份是多少的和求几份是多少的一步计算的解决问题的题目,这样做后,我相信当我问学生:怎样求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学生会很轻松的用算术方法解决。
再者,再次教学时,我会放手更多一些,让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问题中有哪两种量?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把本节课的重难点分散到这些问题中,学生在讨论汇报中学习新知。
最后的练习,我也想增加一道题目中数据单位不同的用比例解决的问题。提醒学生认真审题,还想增加一道“比例连连看”的游戏题,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不管怎样设计教学过程,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学生,学生是有生命的个体,课堂上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各种动态变化,即生成,所以,作为教师只有积极创造一种宽容氛围,用心呵护生成,才能把课堂教学引向深入,变得精彩。
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篇10
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这部分教材包括正、反比例两个例题,它的知识在一定的程度上含有辨证的思想,让学生明白在某个量不变的情况下,相关联的两个量的变化与这个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在教学本课时,我通过引导学生认真分析,讨论题中不变量、变量中的比例关系,找出等量关系进而列出方程,从而使学生掌握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本节课教学设计主要抓住用比例解答应用题的特征进行的,是在学生学完正、反比例意义的基础上,用比例的方法来解决以前所熟悉的归一、归总应用题。
首先,我复习了正、反比例的意义;接着,我把书中的例题改成了学生熟悉的速度,时间,路程的例题,然后根据例题提出问题,设问:用比例解首先要找到什么(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什么(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正、反比例相对应两个数的什么一定(商、积一定)等,然后通过“练”达到巩固和提高 。特别是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把学生放在了首位,考虑学生已经会什么,他们现在最需要什么,学生通过什么途径来解决,是独立思考还是合作交流呢,学生在这次教学活动中能得到什么?不同学生有什么不同的收获等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因此,一节课自始至终让学生参与体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学生根据教师的巧妙设问,和富有启发性的引导,通过自主学习和 合作交流,很快学生就掌握了新课的内容。这节课既重视比例解应用题的解题方法的教学,又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从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了学生的能力。
本节课教学的收获是我给了学生充分交流的机会与思考的空间,在学生原有认识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用其他方法解答同一题目,概括出一般规律。通过解答使学生加深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有利于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同时,由于解答时是根据比例意义来列等式,又可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简易方程的认识。
回顾本次教学,还有很多方面有待改进和提高。
一、由于教学两道例题,练习的时间较仓促,要尽量设计一些引起学生兴趣,对学生有吸引力的题目,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练习的积极性。
二、要多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训练学生对数学知识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相同的问题,做到复习旧知与巩固新知两不误。同时对于学生的想法要及时肯定,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总之,一节课下来,感觉是不错的,但作业的效果却不是很好。很多学生对用比例来解决问题还是不习惯,有正、反比例互相混淆的现象,说明学生对题中的数量关系分析的还不是很透彻,特别是当题中的条件有所变化时,学生理解起来更困难。而且大部分学生不喜欢用这种方法,喜欢用算术方法解答,应引起我们进一步反思。
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篇11
纵观这节课的教学,本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感受:
1、信息窗4是用正比例的意义来解决基本的应用题。为了加强知识间的联系,我先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算术法和用方程解)解答,然后过渡到用正比例的意义来解决问题的教学。通过问答式帮助学生梳理用正比例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
2、通过进行比较,加深方程和比例概念的理解和正确使用。
3、通过对比分析用方程解和用比例解的思考过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概括出用正比例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提高学生运用正比例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也培养了学生参与知识结构的建构意识,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备课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元认知,过高预测学生的预习能力,造成课堂的懈怠。
5、时间分配把握不准,复习阶段占用时间过多,造成教学重点不突出。
6、由于过度关注课堂的生成和对知识结构的重视,忽略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造成没有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没有时间进行即时练习对新知识的巩固,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篇12
12月11日教研室成员来我校常规调研,汪主任听了我的一节《解决问题的策略》,课前我是这样思考的:学生在例题1中初步体验了替换的策略,教学例题2时要主动应用这些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教材鼓励学生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要注意把握。如:提出的假设可以是多样的。教材呈现了两种比较典型的假设,即假设10只都是大船和假设大船和小船各5只。另外开展替换活动的载体可以是多样的,图画枚举和列表枚举等,这些都是已经教学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有能力应用这些策略。结合使用画图、列表、枚举,也体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是综合而灵活的。
教学例题2时,一是组织猜想,引发假设,拓展思路。在创设情境后可以让学生猜一猜可能是10只怎样的船。通过猜想启发学生思路,引导学生指出自己的假设,激发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营造解法多样化的氛围。二是验证假设,引导替换,有序思考。每一个学生都要对自己的假设进行验证,看这些船是否正好能坐42人。如果学生的假设多样了,那么大多数假设都不是问题的答案,需要调整,即进行相应的替换。学生的替换活动逐步进行, 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习惯。三是交流解法,寻找共性,体验策略。可以先交流各种假设与替换的方法,以及采用画图或列表的策略,发展思维的开放性与灵活性,再寻找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
例题2是综合运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学生思考的空间大了,难度高了。对于教材上出现的画图假设,列表假设,等等,都可以肯定,在教学中不必要求学生掌握每种方法,可选择自己最合适的方法理解。并且要让学生体会到,例题2中介绍的画图假设、列表假设比较直观,利于学生的思考,但我们的思维不能一直停留在直观的画图列表等具体方法,要逐步抽象,并用计算的方法体现假设的思维过程。
课后经过汪主任的评点,使我对教材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特别是对假设这个策略,最后提炼出经典的4个词假设比较调整检验4个步骤,这是我课上没有概括出来的。虽然我是按照这几步来做的。但没有概括出来,学生仅仅停留在解决问题上。学生还处于模仿状态。
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单元是新课程的一个创新,以前所没有涉及的,我在教学中也是努力在学习。往往是拿到教材,先翻阅教师用书,看看前人是怎样总结的,他的意图怎样,但往往会框住我们的思维,所以汪主任鼓励我们要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创新。这是我要努力的方向。让我以三个学来勉励自己:教学也;始于自学学也;终于教人,学也。
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篇13
从教材本身来看,老教材体现出较抽象简约化的风格,较多的呈现出数学结论性的知识,而新教材更体现出生动具体生活化的风格。教材呈现方式的变化,并不会改变数学教学的本质,那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从数学的角度以数学的思维面对生活世界。作为数学教师就要通过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面对新教材,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来解读教材,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教学。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面对这一教材,我思考的是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为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而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提出问题的思维要求远比解决一个问题的要求要高得多。我们怀念老教材是因为只需要让学生解决问题书本上提出问题就可以了,其结果是只要学生能够解答出来即可。而新教材更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自己提出问题。在呈现的情境中,你能知道什么?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这本身就是一种从数学角度出发而进行的一种数学的思维活动,让学生的思维活动从现实情境中得以萌发和滋长,这就是新教材编者的意图。
有人说,老教材的应用题千题一面,学生成了解题的工具,试想,在老教材中我们就没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吗?关键是如何是根据新课程的理念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三个有一定关系的数量的理解对于学生今后用数学来解决问题是最基础的部分,那么这一知识本身让一年级的学生来理解,他们的思维的起点及认知的基础在哪里呢?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是通过大量的生活事实及学具的操作中的观察开始思维活动的。因此,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作为教师,一,对学生的看图能力要着点进行培养和训练,特别是看图的顺序、看图的角度上加以辅导。
事实上,根据一幅图中的三个数量可以编出三道不同的题目,也就是说根据一幅图编出的题目会有两个不同的变式,而后者往往是逆向思维的,不同的看图顺序和看图的角度都决定了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因此,结果加减法的教学进行看图说法能力的训练。第二,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要由扶到放,先让学生在情境中看图时,根据顺向思维,发现一些基本的数学现实,即看懂图的意思,学生就能够提出数学问题。而通过提问来指导看图的过程便会给学生的思维起到相应的拐杖作用,如问你们看到了树上有几只小鸟?飞走了几只?你们可以提什么问题呢?再次要有低要求到高要求,就是逆向思维的训练,指导学生说出相应的变式,这种能力要在今后的训练中同样要加以指导和训练。
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篇14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借助图形,根据乘法的含义和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让学生参与收集数学信息,根据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学会用乘法解决实际的问题,难点是培养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创设情景,播放“大象运木头”的主题图片,让学生从画面中收集数学信息,尝试着提出问题,并汇报解决的方法;让学生明白在图片中有几个几,通过几个几的和,能用乘法计算方式解决问题。在本课中我主要是采用引导的方式让学生收集信息并提问和解决问题,通过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加深学生对乘法口诀的理解记忆。讲解练习题巩固对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加深。
课后我深刻的反思,在本节课中我还有很多地方做的不足,作为一个新教师,无论是在教学组织,还是在方式上都存在很大问题。总结有以下几点:
1、导入和复习上节课的内容的时间占用太多。
2、整个课堂我自己讲的太多,给学生自己练习的时间很少。
3、在讲主题图片大象搬运木头时,应该让学生自己总结和观察图片信息,在学生汇报后加以总结,从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4、在讲解乘法计算方式的时候应该将加法式子也写出来,让学生通过比较,给能有效的和课后小结相呼应。
5、课堂的生成么有利用好,关注个体,利用个体引导全班。
6、板书太少,可以将学生提出的很好的问题书写在黑板上,对其他学生是一种鼓励。
7、在小结时列出有比较的加法和乘法式子,在来说: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用乘法计算会比较简便,课堂效果可能会更好。
总之这节课很不成功,但是我也不会灰心丧气,我会积极总结,找准今后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并积极改进和加强。严格按照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抓住难重点,课堂的组织和教学的方式都多向老教师和年轻骨干教师请教,在不断努力中使自己进步。
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篇15
今天上午,终于把自己准备多时的课上完了,心里是一阵无比轻松的感觉,近几天以来,经历了试讲、调整,对学生的训练,让我感受到一种洗礼,同时对学生来说也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孩子们在课堂上表现都很出色卖力,的确,现如今的课堂——生本课堂,看重的是学生,不是教师,我们学生们在课堂上是否能充分地展示自己,他们是否能拥有真正地话语权是我们生本课的关键。
整节课,让人感受到一种紧张又充满活力的气氛,孩子们认真地交流,为展示做好了充分地准备,比平日里的交流时间节省了不少。接下来,都举起了小手,他们都想到前面做展示的小组,都想争取这次展示的机会,其实,平常的日子里,我们的孩子们在每天的生本课堂上也都是一种争先恐后的劲头,他们都愿意到台前展示自己表达自己,对于孩子们的积极性,我每次都暗暗地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每一个人的期待,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于学生表达的关注度,对于学生自我组织自我展示能力的认可度,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感受到教师对孩子们交流时的表现,对孩子们倾听的认真程度是十分在意的,让学生们感受到,他们的每一分的努力,每一份的付出,老师都是看得见的,更让孩子们感受到,与学生的交流与碰撞,会使自己前进的脚步走的更快,失去了集体的促进作用,每一个人的进步都既微乎其微又是艰难无比。对于孩子们来说,在集体中的成长和进步更让他们感受到一种自我的无意识,自我的在一种不知不觉中的成长和进步。
小组交流时,我特意提到了两个要求,一个是要求因为解决问题关注的是思考的过程,所以要说出自己的想法,第二个是要做好展示的准备。孩子们对于这样真切而具体的要求做的到位,让人为他们的认真而感动,接下来的全班展示环节,作为小然组长的她在组织本组的同学展示交流时一副得心应手的样子,对于学生的点评,对于学生存在问题的点拔,都显示出了很高的个人魅力,仅仅用了十多分钟的时间,全班展示就顺利的结束了,孩子们响亮的声音,至今仿佛还回荡在我的耳边,原来我所担心地全班展示时间不够的问题早已不存在,课堂训练结束,还有近10分钟的剩余时间,真的很感谢孩子们准确到位的展示,接下来的时间,我安排了同学们自我出题考大家的环节,孩子们踊跃地参与进来,小垒同学也非常有创意地出了一道既是年龄问题又不是用乘除法解决的问题。学生们仍然意犹未尽,可我们的教学时间真的要到了。
小结的时刻要到了,我提出“一节课的解决问题,你想说些什么吗?”孩子们的发言让人感动,有的说“生活中问题真的很多”“有时候,是一个数里面有4个几,不一定都是几个6这样的形式”。我进而指出,我们的学习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学习的用途就在于此。
在今后的教学研讨中,我们必须做好试讲,周到细致地考虑到每一个可能出现问题的环节,在平时的训练中实在到位不走过场,让我们的孩子们真实地拥有能力,让我们的课堂能经得住考验。
数学课堂永远值得解说,我们的脚步也永不会停止,我们将在生本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篇16
9月27日听取了学校高年级数学组曹老师执教的五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听后很有感触,现表述如下:
1、在探索中疑惑。
《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课如何让学生知道与应用列举法,靠灌是不能形成的,也不能让学生掌握的。如何让学生生成这一解决问题的策略?探索——发现——归纳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如例1,学生在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一开始是无序的找出每一种,这是探索规律人之常情的方法,当这种无序的方法获得答案学生感到不满意时,他们也在寻求一种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这时学生茫然,指望老师指定迷津。
2、在疑惑中引导。
学生既然有迷津,他们会积极思考,努力听取别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时教师加以引导,指导学生对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优化,促使学生进行有序思考,自然形成采用列举法获得不同的围法,比如进行列表,借助列表进行有序思考,例1,宽1米,长8米、宽2米,长7米、宽3米,长6米……,比如进行一定的顺序找答案,练一练中第一次投中10环,第二次可能是10环、8环、6环;第一次投中8环、6环,第二次可能是投中10环、8环、6环……经过删除重复的,就轻松地获得答案,用这一方法解决问题全面,无遗漏,无重复。
3、在引导中发现。
在教学例1时,当学生无序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观察、分析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然后找出规律,对解决这一问题形成的规律进行反思和总结,自然就产生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法。在练习时通过应用更加发现应用列举法解决问题容易获得解决问题的结果。
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篇17
一、注重现实生活情境,提取有效数学信息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发问总是以积极思考为前提的,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不断提高获取数学信息的能力,进而解决数学问题。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让他们学会观察情境图,提取数学信息尤为重要。在一年级上册学习“8的加法”时,教材创设了跳绳的游戏情境,我引导学生从情境图中观察小朋友的穿戴有什么不同,有的说有1个小朋友戴帽子,7个小朋友不戴帽子,一共是17=8个小朋友在跳绳;有的说有3个小朋友穿裙子,5个小朋友穿裤子,一共是35=8个小朋友在跳绳。
从穿戴方面观察完之后,我又引导学生观察跳绳小朋友们的性别,4个男生和4个女生合起来参加跳绳游戏的也是44=8个小朋友;再引导学生从摇绳小朋友和跳绳小朋友的数量上,观察计算参加跳绳游戏的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又如教材创设的“买电器”“回收废电池”“捐书活动”等情境,让学生体会生活中需要大数相加减,然后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不同的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直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把学习加减计算与解决问题的过程结合起来,不断加深学生对数的构成的认识,加深了学生对加法意义的理解,而且又在有趣的生活情境中提高了学生从情境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一年级多学一些图画情境题,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身临其境地进入角色,进而理解题意,但是我们不能只停留于此,也不能过分留恋,应注意引导学生会读图,读懂图,然后再去提取有效的数学信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解决问题的题材可以有所扩展,以便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合理运用图表文字,提取有效数学信息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是新课程的一个特色,新课程对这一领域的安排已经从纯文字标准格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呈现方式除了文字的、还有情景性的、拓宽了问题的结构空间。题目不一定是结构良好的,情景可能是复杂的,数据需要取舍,学生对有效数学信息材料的提取显得尤为重要。以前应用题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图形法、分析法、综合法、假设法、推理法等,我觉得仍需继承,仍有其价值所在,在具体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各种方法是相互渗透的,相辅相成的。如三年级数学课本上有这样一道题:一件上衣的价钱是一条裤子的2倍。
买这样一套衣服需要多少钱?右边出示一条裤子图,标明每条18元。这是一道图文结合的题目,我引导学生先从问题着手解决这个题,要解决买这样一套衣服需要多少钱的问题,需要知道什么信息?(一条裤子多少钱?一件上衣多少钱?)而情景图中已告诉我们一条裤子18元,只要知道一件上衣多少钱就可解决问题,根据文字叙述的信息一件上衣的价钱是一条裤子的2倍,可以求出一件上衣的价钱2×18=36元,再把一条裤子与一件上衣的价钱和起来1836=54元这个问题就可解决;也可以边找数学信息边解决问题,如根据图形和文字的第一句话,可以求出一件上衣的价钱,再根据问题买一套衣服(即包括上衣又包括裤子)需要多少钱?也能解决这个问题。又如:王伯伯今年种了32棵梨树,48棵苹果树,平均每棵苹果树可收62千克苹果,王伯伯种的苹果树今年共收苹果多少千克?这道题可让学生从问题入手分析解决,要求王伯伯种的苹果树今年共收苹果多少千克,需要知道一共种了多少棵苹果树和平均每棵苹果树收苹果多少千克,然后用乘法计算即可。
而文字信息中的王伯伯今年种了32棵梨树与所求问题无关,是多余条件应舍掉,象这样有多余条件的信息,学生就要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学会取舍选择有用的数学信息解决问题。再如:某服装店要加工180套衣服,4天加工了84套,照这样的速度,一个星期能加工完吗?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就要把隐含的信息“一个星期”挖掘出来,然后才能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并根据所学数学知识的意义加以解决。又如:在讲“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时,让学生在解决“如何计算客厅面积”这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究出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方法,而且在学生掌握了这一方法之后,再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中的作用,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对于这一类型的题目:用16根同样长的小棒摆出不同的长方形,能摆出几种?写出它们的长和宽。我让学生学会用列表法整理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只要学生学会了从真正意义上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会了如何利用各种手段(图、表、文字、实物等)收集和处理问题中隐含的信息,学会了如何从问题中发现隐含的数量关系,学会了如何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学会了分析信息与信息之间,信息与问题之间的关系,也就学会了举一反三,获得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运用四则运算意义,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新课程改革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数与运算学习的自然组成部分,数的认识和运算内容的引入与展开,都力求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接触数学起就建立起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天然联系,发展学生根据实际情景和运算意义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一年级教学的“加减混合计算式题”时,通过创设接近学生生活的“公共汽车上的上、下乘客”现象来导入,学生学起来就不觉得计算乏味,由于情景接近学生生活实际,通俗易懂,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运算顺序掌握的也较好。
再如在讲“小数及其运算”的内容时,呈现了传统的购物情境:每支铅笔0.5元,橡皮每块0.3元,尺子每把0.9元,买7支铅笔多少元?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时,他们思考的是情境中的问题与运算意义的联系,通过提供相对真实的现实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动态探索、理解感悟数量关系,联系乘法的意义,生成与问题相联系的运算,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强化数量关系的理解。课本中的“激情奥运”的综合活动,综合运用小数的四则运算解决体育中的问题,这些丰富多彩的问题体现了数学的运用价值,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将解决实际问题与运算的意义自然的融合在一起。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提取有效数学信息,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是一个长期坚持不懈的过程,通过沟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仅有助于体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还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体会数学的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篇18
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1.直观演示,激发寻求策略的内需。有效的数学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合适的数学现实的基础之上的,但四年级学生的这种体验基本上处于无意识的状态,只有合理呈现学习素材,才能促使学生对转化策略形成清晰的认知。为此,在课的一开始,我便呈现了一个直观性和操作性极强的素材图“:你能知道这两个平面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这样使学习内容鲜明生动,很快调动起学生积极的学习心向。
2.回顾整理,在复习旧知中感受转化策略。对转化策略的理解不能仅仅依赖直观的演示与形象的操作,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亲身经历策略的形成过程,尤其是思维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学时,加强了对知识的学习进行系统分类,以逐步建构学生对转化策略的深层理解,让学生经历转化策略的形成过程:
(1)图形面积、周长方面的应用;
(2)数与计算方面的应用。
通过唤醒经验——回顾整理——体会应用,分类让学生经历转化策略的形成过程,符合学生“感知——表象——抽象”的认知规律。
3.学以致用,体验运用策略的价值。在学生经历策略的形成过程后,精心设计一些富有变化的问题是必要的,这对于策略的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起着“催化”的作用。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我针对性地设计了一些练习题,这些习题的练习,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分散了教学的难点,增强了教学的有效性。学以致用,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得会更加透彻,学生对策略的价值所在会感受得更加深刻,而且在运用策略的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能够得到培养和提高。
4.注重反思,把握提升策略的契机。反思问题往往容易为人们所疏忽,但它是发展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数学思维过程辩证性的一种体现,即一个思维活动的结束包含着另一个思维活动的开始。因此,在解决问题后应该及时引导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策略,反思策略的运用过程,对具体采用的策略进行分析、加工、整合,从中提炼出应用范围广泛的一般方法,使解决问题的策略得到不断提升,并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总结学习的收获,然后出示数学家的名言,让学生从今天学习转化策略的角度,谈谈自己的理解,力图增强数学学习的文化性、历史性,让学生在与数学家的对话中,充分感受转化价值的魅力所在。
【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反思07-13
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反思03-09
《解决问题》数学教学反思01-04
解决问题的数学教学反思08-10
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数学教学反思01-28
《用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反思07-14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反思04-03
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反思12-11
《解决问题的策略——行程》数学教学反思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