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时间:2021-06-30 16:16:02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精选6篇)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精选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精选6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这就说明了综合性学习不仅是要综合联系各学科的知识学习,其实也需要综合学生个体各种能力的整体发展,其中就是要把语文学习的听说读写的能力结合在一起,使两者相得益彰。

  在《语文园地八》“读读背背”的教学过程中,听、读的能力都能得到发挥,所以我建议还应该加强说和写的训练,把写作、口语交际融合于其中,例如让学生例举一些平时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形近字,多谈谈自己区分形近字的方法,充分发挥他们自主创新的精神,也可以通过整合小组成员之间讨论的结果,再表达出来,这样也使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如果有条件,还可以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更加丰富多彩的趣味语文活动,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确定活动的主题,自己分工,自己搜集材料,自己策划和主持活动,他们更具浓厚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能力无形间就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全面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这节课的根本教学目的还在于让学生根据语文知识的规律有效地学习、记忆和积累,所以还要把“写”的训练落实到位。所以我在课后要求同学们写一写课后感等,把自己的收获和感受以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各种能力,在这节语文综合性学习课中,确确实实地得到了综合运用。

  整节课里我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时间的掌控,因为在40分钟里要完成“相近单字我会认”“特色成语我会记”“歇后语距我会背”三个部分的内容,不能浅尝辄止,而是要把教学目的落实到位,让学生能够记忆和积累,所以这成为我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难题。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中作为语文综合学习的“语文园地”除“口语交际”和“习作”这两个固定的板块,还会有其他不同的板块内容,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地实施语文综合学习呢,我觉得就要重视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的作用。

  形近字和特色成语是学生已学过的内容,为了让学生对这些内容更为熟悉,我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查找资料(收集更多的形近字和特色成语,了解歇后语的故事),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发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收集和整合资料的能力。课前的准备可以更好地在40分钟内实施教学,也可以更好地开展相关的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和满足,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综合性学习就是要求教师在创设教学时联系生活,走进生活,所以我们不应该拘泥于教材和课时,毕竟40分钟的教学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我们应该把这种综合性的学习延伸到课后,延伸到生活。例如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我们还可以利用多一节课时,把形近字、成语、歇后语运用到实践生活,用形近字连线组词,用成语造句,写话,在具体的句子中使用歇后语等方式,在具体的语境中加深对这些知识的了解,从根本上掌握语文知识。同时也可以结合一些班队活动等,开展如“成语擂台赛”、“与成语交朋友”、“趣味歇后语”、“歇后语故事大赛”等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那么学生就能在活动得到锻炼,有所体会,获得感受,也能进一步培养他们“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最后我还想建议一点,由于综合性学习是要开创“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所以当师生双方的能力都达到一定的程度,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留给学生自主设计和组织的空间,让他们的个性在活动中展示出来。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创设更多更有趣味的语文活动,给予适当的指导,这样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生成,从而提高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2

  用口语交际带写作。教材在编排口语交际和习作时,确实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安排。口语交际的内容是“说说我自己”,习作的内容就是“自我介绍”。首先上口语交际课,口语交际课上进行了充足的.准备。准备工作充分,学生再写作就得心应手了。所以我认为每次习作之前,教师都可以设计相应的口语交际训练,借以启迪学生的思考,诱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理顺学生的思路。学生往往善于说,而不善于写,教师要提醒学生,把自己说的内容记录下来,其实就是一篇好文章。

  强调口语交际的目的性,做到有条有理。一堂口语交际课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说话的中心。但学生在兴奋的同时,说话就不着边际,东拉西扯的。这时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逐步引导学生回到说话的主题中来。如:学生开始都在说自己的外貌、性格、优缺点,但是说着说着话题一转,就介绍起别人的优缺点了,这样就没有把话题落实到介绍自己上。这时,需要教师因势利导地提问:“同学们,说别人是为了更好地介绍自己,你自己在这件事上有什么表现呢?”经过老师引导,又回到了主题上。在学生说话前,我先让学生闭眼想象一下,整理思绪,把话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3

  三年级是学生作文起步阶段,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而这时学生对作文的知识还知之甚少,写作起来有一定困难。但如果教师在习作前为学生作好充分的准备。就可以让学生顺利地进行写作。

  怎么准备?必须从现成的模式出发,教给他们基本的作文知识,这个模式就是课文。通过学习,学生可以逐步明白:怎样一步一步把内容写清楚、写具体等等。学生接触多种多样的模式,可以了解更多的知识,认识更多事物,掌握更丰富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我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挖掘教材的语言学习因素,不失时机地渗透作文教学的内容和基本功训练。小语第五册第三单元就是一篇写秋景的习作,写景对于写人、写事来说,比较难写,如果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秋景的美丽,那美景扣动学生的心扉,学生写出优美的文章也不是难事。

  一、指导有顺序地观察

  三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喜爱观察,但却缺乏观察能力,不会观察。这就需要老师的引导。秋天在我们宜昌变化很大,如:我们身边的树木有的四季长青,有的枝枯叶黄,还有的树叶颜色正慢慢由绿变红、变黄……如何有效的让学生感受到节气的变化?我从先交流自己眼中的秋天,再画一幅秋天的图画入手,让他们发现秋天已经来到我们身边,再配以美丽的秋景图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秋天的美丽。

  二、引导学生先说后写,做到有顺序

  学生虽然敢说、想说,但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并不一定能把想说的说出来,也不一定能有顺序地说出来,更不一定能把它写下来。怎样使学生能有条理地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好呢?所以本节课我在训练学生说话的过程中,教学生学习观察方法,如:从上到下,从远到近的观察,并以一学生的讲述为例具体说明,然后再指导学生可以先观察整体再观察部分,也可以先中间再四周等等观察方法。引导学生积累一些好词佳句,并将积累的好词佳句用进自己的讲述和习作中去。

  三、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感悟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对于作文来说,大胆而合理的想象会使文章神采飞扬。有了想象,我们可以把山写成一个伟岸的巨人,把春风写成一个神圣的神者,我们的笔下的景物才会生动。因此本节习作指导教学中我抓住了想象来指导学生说说树叶被风吹起的样子,果农收获果实的情景等。从图画中回到现实,再从现实中回到画面,这样让学生在说话和习作中时能够做到有话可说,在里面加上好词佳句就是一篇优美的文章了。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4

  三年级教学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在朗读文本的基础上体会文本所要表达的情感及写作方法。所以在教学《风筝》一文时,我自己先读几遍,让自己有对文章有更深的体会和感悟,并参考了大量的资料。因为“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在此基础上,我深深体会到作者怎样用朴实的语言把文中小伙伴的心情变化生动展现出来。那么在教学中,我应该如何让学生去理解、体会这一点呢。最后我决定以朗读为突破口来挖掘文本。这就是在“读”上下功夫了。

  第一课时教学比较简单,就是引导学生识生字词,然后反复练读课文,当然读课文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至于使学生厌烦。在熟读的基础上,初步感知文意。所以第一课时重点放在“读”上:读生字词、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要复杂多了。除了各段落的自由读、齐读,还进行指名读,同桌交流读,小组竞读等。而且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找关键词语,在帮助学生体会心情变化,同时也积累了语言:

  ①在理解“精心”一词时,采用换词的方法,帮助学生了解精心就是用心、认真、仔细的意思,以此让学生体会文中孩子们在做风筝时的认真样。

  ②在理解“憧憬”一词时,采用查字典的方法,了解憧憬就是向往的意思。

  ③在理解“千呼万唤”“大惊失色”时,逐字理解意思,再整体解释词义。

  在这指导的同时,引导学生朗读有关心情变化的句子,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细心体会。

  在教学过程中,每当孩子朗读精彩时,我都能给于一个鼓励的微笑,当某个孩子胆小声音微弱时,让其他孩子给他鼓掌。看着孩子们因鼓掌而激动的脸庞,我不禁也深深感动了,不经意的一点掌声对孩子来说意义非凡啊!但就朗读而言,学生的思想感情还没有达到一定层次的时候,让他们齐读,效果会更好,充分体现团结的力量大。

  可以说本节课基本达到了我预期的目标,不过也有不足之处,如文章的细节挖掘得不够;指导朗读评价性语言较少,教学的有些环节不是很连贯等。这些都须要多磨炼,多给自己敲敲警钟,尽快适应一些规模较大、正式的课堂教学活动,在以后的日子里争取更大的进步。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5

  《墨渍》这篇文章的教育意义特别大。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小公主小皇帝,养尊处优,环境过于优越。很多孩子不知道失败的滋味,不知道挫折的滋味。因此,极少有孩子能正确面对人生中的各种困难。而我们这个社会是个多变的社会,有着人们无法预料的太多的意外。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如何能面对着人生中的变数呢?

  在学习中学生感受到了遇到困难要想办法,动脑筋,在不断的思考中有的时候会获得“意外的成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很到位,知道文中所说的意外的收获指得是什么,能用自己的话简单的复述课文内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小组学习生字效果很好。学生能结合课文的内容比较容易地说出“意外的成功”指的是什么。

  讲完课之后我认真的进行了思索觉得有许多遗憾之处,就是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交流自己在生活中有哪些意外的成功或收获。应该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方法、寻找学习伙伴、选择学习内容,让学生去自由的去学习,让学生知道做事要善于动脑,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有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6

  《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作者叶圣陶在荷花池边欣赏美丽的荷花,触景生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让读者身临其境,赏心悦目。

  本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达到审美的目的。本课的第二自然段在全文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段具体而生动地展现了荷花的形态美。为后面作者展开想象提供了生动形象的依据。为了让学生能好好体味文章语言文字的美,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的展示,那一池婀娜多姿、千姿百态的荷花,再配上优美抒情的乐曲,深深吸引了学生的眼睛,激发了学生强烈的读书欲望。在教学中,我以"哪一段最具体地写了这一池的荷花?"引入第二段的学习,目的是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想象荷花千姿百态之美,并能有滋有味地读出美。我先让学生找具体写荷花的三句话,进行教学。

  这三句话的教学我分三步走:

  1、让学生在图上指出三个句子所写的相对应的荷花。

  2、引导学生把这三句话的意思说出来:有的刚开,有的全开了,有的将要开。

  3、激发读的兴趣,让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在教完这三句话后,引导学生抓住写荷花特点的词语教学写荷叶的句子,通过看图,指导有感情读。

  不足之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中的“冒”解读不到位。不光是指导学生读,让学生表演,这样做对文字的解读只能停留在表面,要做多元解读。在教学这一环节时,可以让学生说说还可以换成哪些字?学生思维很活跃,有:长、钻、冲、露、伸等,再让学生把这些字放进句子读一读,谈谈体会。通过交流再让学生读文,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再者,可在这一环节中设计一个小练笔,让学生想象白荷花冒出来之后想些什么、干些什么?并让学生动笔写下来,写完后交流。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精选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精选6篇)】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期末教学反思12-28

小学语文《风》教学反思06-22

小学语文《观潮》教学反思10-27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01-21

小学语文课后教学反思12-28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反思12-28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12-22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热】02-09

小学语文《半截蜡烛》教学反思12-17

《观潮》小学语文教学反思10-25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精选6篇)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精选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精选6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这就说明了综合性学习不仅是要综合联系各学科的知识学习,其实也需要综合学生个体各种能力的整体发展,其中就是要把语文学习的听说读写的能力结合在一起,使两者相得益彰。

  在《语文园地八》“读读背背”的教学过程中,听、读的能力都能得到发挥,所以我建议还应该加强说和写的训练,把写作、口语交际融合于其中,例如让学生例举一些平时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形近字,多谈谈自己区分形近字的方法,充分发挥他们自主创新的精神,也可以通过整合小组成员之间讨论的结果,再表达出来,这样也使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如果有条件,还可以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更加丰富多彩的趣味语文活动,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确定活动的主题,自己分工,自己搜集材料,自己策划和主持活动,他们更具浓厚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能力无形间就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全面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这节课的根本教学目的还在于让学生根据语文知识的规律有效地学习、记忆和积累,所以还要把“写”的训练落实到位。所以我在课后要求同学们写一写课后感等,把自己的收获和感受以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各种能力,在这节语文综合性学习课中,确确实实地得到了综合运用。

  整节课里我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时间的掌控,因为在40分钟里要完成“相近单字我会认”“特色成语我会记”“歇后语距我会背”三个部分的内容,不能浅尝辄止,而是要把教学目的落实到位,让学生能够记忆和积累,所以这成为我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难题。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中作为语文综合学习的“语文园地”除“口语交际”和“习作”这两个固定的板块,还会有其他不同的板块内容,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地实施语文综合学习呢,我觉得就要重视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的作用。

  形近字和特色成语是学生已学过的内容,为了让学生对这些内容更为熟悉,我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查找资料(收集更多的形近字和特色成语,了解歇后语的故事),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发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收集和整合资料的能力。课前的准备可以更好地在40分钟内实施教学,也可以更好地开展相关的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和满足,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综合性学习就是要求教师在创设教学时联系生活,走进生活,所以我们不应该拘泥于教材和课时,毕竟40分钟的教学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我们应该把这种综合性的学习延伸到课后,延伸到生活。例如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我们还可以利用多一节课时,把形近字、成语、歇后语运用到实践生活,用形近字连线组词,用成语造句,写话,在具体的句子中使用歇后语等方式,在具体的语境中加深对这些知识的了解,从根本上掌握语文知识。同时也可以结合一些班队活动等,开展如“成语擂台赛”、“与成语交朋友”、“趣味歇后语”、“歇后语故事大赛”等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那么学生就能在活动得到锻炼,有所体会,获得感受,也能进一步培养他们“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最后我还想建议一点,由于综合性学习是要开创“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所以当师生双方的能力都达到一定的程度,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留给学生自主设计和组织的空间,让他们的个性在活动中展示出来。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创设更多更有趣味的语文活动,给予适当的指导,这样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生成,从而提高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2

  用口语交际带写作。教材在编排口语交际和习作时,确实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安排。口语交际的内容是“说说我自己”,习作的内容就是“自我介绍”。首先上口语交际课,口语交际课上进行了充足的.准备。准备工作充分,学生再写作就得心应手了。所以我认为每次习作之前,教师都可以设计相应的口语交际训练,借以启迪学生的思考,诱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理顺学生的思路。学生往往善于说,而不善于写,教师要提醒学生,把自己说的内容记录下来,其实就是一篇好文章。

  强调口语交际的目的性,做到有条有理。一堂口语交际课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说话的中心。但学生在兴奋的同时,说话就不着边际,东拉西扯的。这时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逐步引导学生回到说话的主题中来。如:学生开始都在说自己的外貌、性格、优缺点,但是说着说着话题一转,就介绍起别人的优缺点了,这样就没有把话题落实到介绍自己上。这时,需要教师因势利导地提问:“同学们,说别人是为了更好地介绍自己,你自己在这件事上有什么表现呢?”经过老师引导,又回到了主题上。在学生说话前,我先让学生闭眼想象一下,整理思绪,把话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3

  三年级是学生作文起步阶段,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而这时学生对作文的知识还知之甚少,写作起来有一定困难。但如果教师在习作前为学生作好充分的准备。就可以让学生顺利地进行写作。

  怎么准备?必须从现成的模式出发,教给他们基本的作文知识,这个模式就是课文。通过学习,学生可以逐步明白:怎样一步一步把内容写清楚、写具体等等。学生接触多种多样的模式,可以了解更多的知识,认识更多事物,掌握更丰富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我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挖掘教材的语言学习因素,不失时机地渗透作文教学的内容和基本功训练。小语第五册第三单元就是一篇写秋景的习作,写景对于写人、写事来说,比较难写,如果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秋景的美丽,那美景扣动学生的心扉,学生写出优美的文章也不是难事。

  一、指导有顺序地观察

  三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喜爱观察,但却缺乏观察能力,不会观察。这就需要老师的引导。秋天在我们宜昌变化很大,如:我们身边的树木有的四季长青,有的枝枯叶黄,还有的树叶颜色正慢慢由绿变红、变黄……如何有效的让学生感受到节气的变化?我从先交流自己眼中的秋天,再画一幅秋天的图画入手,让他们发现秋天已经来到我们身边,再配以美丽的秋景图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秋天的美丽。

  二、引导学生先说后写,做到有顺序

  学生虽然敢说、想说,但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并不一定能把想说的说出来,也不一定能有顺序地说出来,更不一定能把它写下来。怎样使学生能有条理地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好呢?所以本节课我在训练学生说话的过程中,教学生学习观察方法,如:从上到下,从远到近的观察,并以一学生的讲述为例具体说明,然后再指导学生可以先观察整体再观察部分,也可以先中间再四周等等观察方法。引导学生积累一些好词佳句,并将积累的好词佳句用进自己的讲述和习作中去。

  三、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感悟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对于作文来说,大胆而合理的想象会使文章神采飞扬。有了想象,我们可以把山写成一个伟岸的巨人,把春风写成一个神圣的神者,我们的笔下的景物才会生动。因此本节习作指导教学中我抓住了想象来指导学生说说树叶被风吹起的样子,果农收获果实的情景等。从图画中回到现实,再从现实中回到画面,这样让学生在说话和习作中时能够做到有话可说,在里面加上好词佳句就是一篇优美的文章了。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4

  三年级教学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在朗读文本的基础上体会文本所要表达的情感及写作方法。所以在教学《风筝》一文时,我自己先读几遍,让自己有对文章有更深的体会和感悟,并参考了大量的资料。因为“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在此基础上,我深深体会到作者怎样用朴实的语言把文中小伙伴的心情变化生动展现出来。那么在教学中,我应该如何让学生去理解、体会这一点呢。最后我决定以朗读为突破口来挖掘文本。这就是在“读”上下功夫了。

  第一课时教学比较简单,就是引导学生识生字词,然后反复练读课文,当然读课文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至于使学生厌烦。在熟读的基础上,初步感知文意。所以第一课时重点放在“读”上:读生字词、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要复杂多了。除了各段落的自由读、齐读,还进行指名读,同桌交流读,小组竞读等。而且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找关键词语,在帮助学生体会心情变化,同时也积累了语言:

  ①在理解“精心”一词时,采用换词的方法,帮助学生了解精心就是用心、认真、仔细的意思,以此让学生体会文中孩子们在做风筝时的认真样。

  ②在理解“憧憬”一词时,采用查字典的方法,了解憧憬就是向往的意思。

  ③在理解“千呼万唤”“大惊失色”时,逐字理解意思,再整体解释词义。

  在这指导的同时,引导学生朗读有关心情变化的句子,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细心体会。

  在教学过程中,每当孩子朗读精彩时,我都能给于一个鼓励的微笑,当某个孩子胆小声音微弱时,让其他孩子给他鼓掌。看着孩子们因鼓掌而激动的脸庞,我不禁也深深感动了,不经意的一点掌声对孩子来说意义非凡啊!但就朗读而言,学生的思想感情还没有达到一定层次的时候,让他们齐读,效果会更好,充分体现团结的力量大。

  可以说本节课基本达到了我预期的目标,不过也有不足之处,如文章的细节挖掘得不够;指导朗读评价性语言较少,教学的有些环节不是很连贯等。这些都须要多磨炼,多给自己敲敲警钟,尽快适应一些规模较大、正式的课堂教学活动,在以后的日子里争取更大的进步。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5

  《墨渍》这篇文章的教育意义特别大。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小公主小皇帝,养尊处优,环境过于优越。很多孩子不知道失败的滋味,不知道挫折的滋味。因此,极少有孩子能正确面对人生中的各种困难。而我们这个社会是个多变的社会,有着人们无法预料的太多的意外。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如何能面对着人生中的变数呢?

  在学习中学生感受到了遇到困难要想办法,动脑筋,在不断的思考中有的时候会获得“意外的成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很到位,知道文中所说的意外的收获指得是什么,能用自己的话简单的复述课文内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小组学习生字效果很好。学生能结合课文的内容比较容易地说出“意外的成功”指的是什么。

  讲完课之后我认真的进行了思索觉得有许多遗憾之处,就是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交流自己在生活中有哪些意外的成功或收获。应该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方法、寻找学习伙伴、选择学习内容,让学生去自由的去学习,让学生知道做事要善于动脑,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有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6

  《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作者叶圣陶在荷花池边欣赏美丽的荷花,触景生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让读者身临其境,赏心悦目。

  本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达到审美的目的。本课的第二自然段在全文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段具体而生动地展现了荷花的形态美。为后面作者展开想象提供了生动形象的依据。为了让学生能好好体味文章语言文字的美,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的展示,那一池婀娜多姿、千姿百态的荷花,再配上优美抒情的乐曲,深深吸引了学生的眼睛,激发了学生强烈的读书欲望。在教学中,我以"哪一段最具体地写了这一池的荷花?"引入第二段的学习,目的是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想象荷花千姿百态之美,并能有滋有味地读出美。我先让学生找具体写荷花的三句话,进行教学。

  这三句话的教学我分三步走:

  1、让学生在图上指出三个句子所写的相对应的荷花。

  2、引导学生把这三句话的意思说出来:有的刚开,有的全开了,有的将要开。

  3、激发读的兴趣,让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在教完这三句话后,引导学生抓住写荷花特点的词语教学写荷叶的句子,通过看图,指导有感情读。

  不足之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中的“冒”解读不到位。不光是指导学生读,让学生表演,这样做对文字的解读只能停留在表面,要做多元解读。在教学这一环节时,可以让学生说说还可以换成哪些字?学生思维很活跃,有:长、钻、冲、露、伸等,再让学生把这些字放进句子读一读,谈谈体会。通过交流再让学生读文,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再者,可在这一环节中设计一个小练笔,让学生想象白荷花冒出来之后想些什么、干些什么?并让学生动笔写下来,写完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