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课后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冬》课后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初冬》课后教学反思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就要凭借语言文字,训练语言,发展思维。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道德的、美的熏陶,我们低年级语文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中识字、学词,通过朗读和借助图画阅读,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积累好词佳句,因此,我们学年老师坐在一起,在设计这课时,就是力求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做到简简单单,扎扎实实教语文。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也好,还是我在上课也好,都想通过这节课体现这样的思想。刚才课上完之后,我就陷入了一个短暂的思考空间,我对这一课的教学进行了这样一个回顾和反思:
1、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理解的层面未必会达到很深层次的特点,因此教学中,我就避免繁杂的分析,整堂教学只设计了几个大问题。一个是课文写初冬什么时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还有就是作者都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在有雾时和雾散后有什么不同?在回答第一个问题时就是抓住文章重点的两句话,“早上白茫茫的一片大雾”和“雾慢慢的散了,太阳露出光芒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脉胳。其实这两句话还隐含了文章的写作方法,就是作者是按时间的顺序进行描写的,这里我没有正面提出来,而是通过学生找到两句话,通过朗读,通过看板书来感受作者的写作思路。(两手准备,如果出现反效应,你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课堂上是这样的,我提出问题,“这个初冬的早晨有什么特点?”
以前教这一课时,学生很快就找到答案并且说得很完整,“这个早上先是下了雾,后来雾又散了。”而今天,我却碰到了这样一个情况,回答问题的孩子只说出了“这个早晨下雾了”。这个时候我没有急于求成,没有街学生的后面补充上,而是顺着学生的思维,既然先找到第一自然段,就先读这句话,在这句话理解之后,再引导学生说说这雾下了一早晨吗?后来呢?这样,从学生角度出发,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思维,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育的起点,往往要定在学生的学习起点上,我想教育的生命就在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提到这两句话的朗读我还想说的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第一句话的教学中,我设计“你读懂什么”?在第二句话的教学中,我说:“你想怎样读”?这样旨在让学生畅谈自己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每个人都有感觉,而且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对内容的理解,用不同的语气情感,来表达自己真实的感觉。在这课中,如果学生读的不到位时,我觉得教师的范读也是有必要的,我想我是用我的激情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在积极的阅读情境中深入文章。
2、这节课的导入,我精心的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情境,也就是从学生身边事物出发,让学生感受到我们学习的内容就在我们的身边,另外,日历的出示,表面看很简单,就是这个月的8日已经是冬天了,实际上是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了解24节气,这24节气表明了是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语文是一门应用学科,在生活中用到的知识才是经久不忘的,这个环节的设计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又使学生感到语文是有用的,语文与平时的生活是有机联系的。
《初冬》课后教学反思2
阅读教学要求以读为本,以读促讲。为了让阅读教学"以读为本,以读促悟"行之有效,采用不同形式的阅读方式,保证学生课堂上充分的朗读时间至关重要。本文就我执教《初冬》一课后,有关"以读为本"这一教学要求的一点思考。
阅读教学必须以读为本,以读促悟。《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阅读教学中要求以读为本,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读。语文里很多东西都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以读为本,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同时也尊重了他们自己在阅读中独特的体验。在学生读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要有一定的指导,要有层次,有感悟,有提高,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收获,有所发展,这样才是真正地实现了语文阅读教学的以读为本。
回顾自己这一学期的阅读教学,基本上是遵循了以读为本这一原则的。以教学《初冬》这一课为例,我让学生采取了多种不同的阅读方式,保证了他们充足的阅读时间,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语感,提高了他们对语言的驾驭能力。
《初冬》这篇课文描写的是初冬时节雾中山村特有的景象。课文写一个初冬的早晨,在一片大雾中,一切景物都变得模模糊糊,看不清楚,雾散之后一切景物又清晰地展现在人们眼前。本课层次清楚,脉络清晰,通过"雾中"和"雾后"景色的对比描写,表现了初冬美丽的景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语文教师要坚持以读为本的教学方向,就要在课堂中营造一个有利于阅读主体情绪化的"场",使他们能主动地去读,专注地去读,兴致勃勃地去读。在教学《初冬》的过程中,为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我大致采用了以下几种阅读方式:
1自由读。
在组织学生初读课文时,我安排学生采取自由读课文这一阅读形式。这种读法具有全面性和全体性。让全班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由地朗读课文,符合学生的心理节律,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使全体学生在书声琅琅中感知了全文,奠定了情感。
2、选择读。
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读,是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一种阅读方式。在学习完有关描写初冬时节四种景物在雾中和雾后所呈现的不同面貌这部分内容之后,我对学生说:"同样的景物,在雾中和雾后却呈现出不同的面貌。那么小朋友,你觉得这些景物在雾中更美呢?还是在雾散之后更美些呢?选择你喜欢的内容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这样安排,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学生的朗读激情再一次提高了,他们都争抢着读课文,学习气氛特别浓。此外,采取选择读这一阅读方式,还使学生学会了选择,学会了评价,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共同提高。通过雾中和雾后景色的`选择朗读,学生更深切地感悟到了初冬早晨的景色之美。
3、比较读。
一篇文章中往往有一些闪光的句子。《初冬》中就有这么一句:"太阳像个红球,慢慢地升起来,发出淡淡的光,一点儿也不耀眼。"该句比喻运用得十分贴切。在引导学生学习该句时,我采用比较法,出示另外一句:"太阳慢慢地升起来,发出淡淡的光,一点儿也不耀眼。"让学生进行比较朗读。学生经过反复朗读,比较,不仅很容易地体会到了比喻句的好处,同时也更深刻地感悟到雾中太阳的特点。
4、竞赛读。
在和学生交流雾中的景物都有哪些特点时,我没有作过多的讲解,而是安排学生比赛朗读,比一比谁能读出这些景物的特点,谁读得最好。竞赛朗读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在很大程度上还鼓舞了一部分默默无闻的同学,大家在朗读中你追我赶,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同时,在竞赛朗读的过程中,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到了雾中景物的独特的美,有利于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在朗读中获得美的感受。
一堂语文课的教学中,要求学生读的形式不可过于单调,同时,读的时间也要有所保证。我觉得自己在教学《初冬》一课时,让学生读的时间比较充分,不同形式的朗读始终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人人都有读的机会,真正从实质上培养了他们的朗读能力。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千遍,其能自备。"读是基础,是根本,语文阅读教学只有坚持以读为本,以读促悟,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初冬》课后教学反思3
《初冬》是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的一片课文。这是一篇描写初冬早晨的美景的短文。课文主要抓住了“大雾”这个的特点来描写初冬,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课文的第一至五自然段,主要描写的是“雾中”的景色,且从远处的塔和小山,写到近处的田野和树林;第六至九自然段讲的是“雾散”后的景色,先写了塔、小山、田野、树林和太阳在雾散后的变化,再写了雾散后还看到其他的景物。本节课主要教学第一部分内容。
在这节课上,执教者比较注重培养孩子以下三方面的能力。
一、独立识字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所以我这节课的重点就是识字教学,执教者采用的是随文识字,让学生通过扩词、补充短语、情景说话的形式,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巩固生字。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在生活中已经认识了不少汉字,所以教学中执教者采取分层教学,先让识字多的学生当小老师教识字较少的孩子,老师在巡视时关注学生识字情况,做到心里有数;再在教学中详略得当,重点指导“初、雾、耀、稼”等字;第三,在随文识字时把更多的学习、实践的机会留给识字少的孩子,激发了学生独立识字的兴趣,也做到“以学定教”,各得其所。
二、提取信息能力。
崔峦老师在《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之我见》一文中说指出:低年级重点是字、词、句教学。要加强词、句的理解和运用,还要在把课文读正确、读通读顺的基础上,培养提取简单信息的能力。我这节课比较注重句子训练,让学生在每读完一个自然段后,指教者都让他说一说这段主要写了什么,这样学生就能抓住句子中的重点事物,重点词语来理解句子,也培养了学生提取简单信息的能力。
三、积累背诵能力。
新课标强调了积累语言的重要性,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是第一位的,也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有效手段。这节课,执教者就比较注重教给孩子一边读一边提取关键词,并借助关键词背诵的方法。抓每一段中的重点事物,关键词语,引导学生背诵,学生背诵起来就容易多了。大家看到了,这节课上完了,前五个自然段学生基本上都背下来了。
【《初冬》课后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初冬》教学设计与反思12-17
《背影》课后教学反思10-30
《乡愁》课后教学反思11-14
数学课后教学反思12-28
《将进酒》课后教学反思10-25
《木兰诗》课后教学反思11-29
《乡愁》课后教学反思范文11-14
小学语文课后教学反思12-28
《壶口瀑布》课后的教学反思12-18
正弦定理课后的教学反思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