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学礼,无以立”国学主题班会课教学实录和教学反思
上学期间,大家都知道主题班会吧?主题班会要求中心思想明确,内容丰富集中;切合学生需求,班级成员共同参加。主题班会需要准备哪些内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不学礼,无以立”国学主题班会课教学实录和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通过一系列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礼"的重要性,并能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践行"礼"。
【活动方式】搜集文献资料、表演成语故事、做调查问卷等。
【教学实录】
【导入】
师:同学们好!中华民族被称为"礼仪之邦",说明我们这个民族一直都很重视"礼"。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礼"这个话题。我想请一位同学先谈谈你对"礼"怎样认识。
生1:就是指懂礼貌吧,比如问好。
师:说得很好!"礼"与我们的生活非常贴近,比如见面了要问好,接受别人的馈赠要道谢,再比如大家今天穿了礼服来上公开课以示郑重,都是一种"礼"。老师想先邀请同学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里面有一句话跟"礼"有关,看看哪位细心的同学能够发现。
(播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关于《论语》经典语句表演的视频片段。)
师:谁知道这段视频出自哪里?
生2:2008年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
生3:第29届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
师:那么视频里面哪句话与"礼"有关呢?
生4:礼之用,和为贵--
师:说得真好!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奥运会开幕式中所引用《论语》中的12句经典语句。
(生齐读"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等《论语》经典章句。配乐。)
【认识礼】
师:"礼"从它的字形结构看是一个会意字。它像一个器皿里边盛着两块玉。玉在古代是一种非常洁净的祭祀物品。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礼"有了一些新的内涵。比如,孔子的礼与"仁"有关,孟子的礼指"辞让之心",荀子的礼指社会上每个人在贵贱、长幼、贫富等等级制中都有恰当的地位。总而言之,"礼"在中国古代是指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到了今天,"礼"主要指做事依规范而行,待人接物要虔敬真诚。
同学们,现在我们对"礼"的起源及古今内涵等有了初步了解。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崇尚礼仪,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
【感悟礼】
(两位学生主持人主持经典故事会,由四个组合的同学分别表演新编《孔融让梨》、《程门立雪》、《负荆请罪》、《不学礼、无以立》四个成语故事。)
师:感谢刚才几位同学带来的新编成语故事,也感谢两位主持人,大家再次给他们热烈掌声。老师想问一下台下的观众,你最喜欢哪个故事,为什么?
生1:我喜欢《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因为从中我学会了兄弟姐妹之间要互相谦让,这样就会家庭和睦。前段时间,我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两兄弟为了财产上的一些事大打出手。我想,如果他们明白谦让的道理,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师:他说得太精彩了,掌声送给他!
生2:我喜欢《负荆请罪》这个故事,我从廉颇身上学到了要知错能改,从蔺相如身上学到了要懂得谦让。在与人相处的时候,这两点都很重要。
师:说得很好!掌声送给她!
生3:我喜欢《程门立雪》这个故事,我们要想获得知识和学问,就要尊敬我们的老师。
师:很好!掌声送给他!刚才的四个故事生动地告诉了我们:孝敬长辈是礼,尊师重道是礼,与人交往懂得宽恕是礼,礼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礼对我们来说很重要。同学们,除了这些精彩的故事,古今中外名人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关于"礼"的箴言,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生齐读关于"礼"的名人名言。配乐。)
【践行礼】
师:同学们读得非常好!《弟子规》里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告诉我们要及时应答父母。"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告诉我们要尊敬长者。《三字经》里说:"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学礼仪",告诉我们从小学习礼仪。"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告诉我们兄弟朋友之间都要讲礼貌和秩序。"礼"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老师知道,小学的时候,很多同学已经读了《三字经》和《弟子规》,对这些语句并不陌生,让我们再次重温一下。
(生齐读以上语句。)
师:既然"礼"这么重要,那我们是否都能做到"礼"呢?老师搜集了一些图片和视频,想邀请大家来看看是否熟悉。
(老师展示学校鞠躬礼、升旗礼、集队礼等有关图片和视频,并请学生辨认。)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是别人身上的优点和缺点,现在让我们看看自己做得如何?上个学期,我们一起阅读了《伊索寓言》,里面有一个故事叫《两只口袋》,不知哪位同学还记得?
生1:普罗米修斯给每个人挂了两只口袋,一只装别人的缺点,一只装自己的缺点,他把那只装有别人缺点的口袋挂在胸前,装有自己缺点的挂在背后。结果我们很容易看见别人的缺点,却很难看到自己的缺点。
师:讲得非常好!今天我们来挑战一下自己,看能否把装有自己缺点的口袋挂在胸前。好吗?(学生笑。)
生2:在课堂上我有时会讲小话,影响老师上课和周围同学听讲。
师:嗯,很有勇气。
生3:虽然垃圾桶离我很近,但是我还是乱丢垃圾,我课桌下面总是很脏乱。
师:老师记得你的背后就是垃圾桶,对吗?下次不要这么偷懒哟!
师:刚才的几位同学都非常有勇气。前两天老师做了一个调查,给每位同学发放了《中学生礼仪教育(学生)问卷调查表》,因为是无记名调查,数据相当可信。来,请大家看一下统计数据。
(展示离家或归家是否会告知父母、公共汽车上是否会让座、见到老师是否会问号等问题调查数据,和学生一起分析数据。)
师:以上数据说明:我们离"礼"还有一定距离!我们还需要更多地践行礼!我们本次活动还得到了家长的支持,现场我们也邀请了一位家长代表为大家说几句话,大家欢迎!
(学生李某家长发言。)
师:感谢李某同学的爸爸给我们的亲切教导!他说出了许多家长的`心声,同学们不要辜负家长们的希望。同学们,你们现在一定也有许多想说的话,老师想邀请大家每人为我们亲爱的16班撰写一条文明礼仪公约,并署上自己的名字,然后由班长收集整理,成为班级文明礼仪公约,大家说好不好?
(先完成的两个小组,由组长宣读,老师适当评价。)
师:好,同学们我们今天的活动就到这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希望我们每位同学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真的能够做到讲文明懂礼仪,成为品学兼优的儒雅学子!下课!
【教学反思】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关于"礼"的成语故事和名言警句数不胜数,这些资料并不难找到。但因为是班会课,所以要考虑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体会到"礼"的重要性,并能够与身边人、身边事联系起来切实践行"礼"。考虑到这些,我确定了活动方式为:搜集与"礼"有关故事名言、表演成语故事、做调查问卷等。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有丰富的资源可以汲取,如果能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中学生的部分,并加以认真整理和巧妙运用,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另外,班会课若能少一些说教,多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和贴近学生生活的方式开展,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学礼,无以立”国学主题班会课教学实录和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主题班会课后的教学反思(通用8篇)12-18
《观潮》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10-19
《狮子和鹿》课堂实录及教学反思12-16
《将进酒》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10-25
《离骚》教学实录与反思范本10-27
《钱塘湖春行》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07-18
《离骚》语文教学实录与反思10-28
名师教学乡愁教学实录11-13
《赠汪伦》教学实录及课后反思10-29
诗歌教学实录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