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一堂复习课
以下这些方法是小编根据许多学霸的复习方法总结的,如果大家能按照这些方法复习的话,相信每门功课提高十余分不是什么大问题。
如何上好一堂复习课 篇1
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
首先要抓好课本抚恤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复习,不要盲目的复习一些难题和复杂的题,要注重对课本基础知识的了解,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了解基础知识,较好的完成了基本功德尔训练时,可适当精选一些课外题,作为补充练习,进一步巩固已经取得的复习成果。
适当的做些复习笔记
复习笔记主要是对复习进行整理和总结,经复习中的要点、难点列出来,把复习成果用简练、形象的形式记录下来。在平时进行单元复习的时候,将复习成果整理成复习笔记,等到期、期末复习时,在把笔记拿出来看看,就可以迅速达到已有的复习高度,减少不必要重复劳动,使复习一次一次深入。
合理的安排时间
卡巴整块复习时间均等的划分成三块。第一段时间把规定学科的知识复习到及格的水平;第二段时间达到良好的水平;第三段时间就是精益求精的过程,争取通过复习使对知识的掌握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并对各个科目知识始终保持一种整体感。
分清缓急轻重
学会寻找突破口,向弱科要分数,因为把一门功课从六十分提高到七十分的难度,往往小于把一门功课从七十分提高到八十分。应该力争做到“强科更强,弱科不弱;强科无弱项,弱科有强项”。
复习时段的选择要合适
每个人都应该清楚自己的一天中黄金时间是哪个时间段,定出在情绪高涨的时候进行复习才是最正确的决策,在精神低落的时候进行复习什么科目都要有一个很好的计划。如果觉得一时情绪不佳,就做一些兴趣比较浓厚的题目,有助于进入学习状态。
如何上好一堂复习课 篇2
一、提出问题
目前许多教师对复习课的讲法缺少改进和创新,不符合新课程标准,上复习课,有的教师先领着学生一起回顾全章基本知识,基本思想方法,然后就是讲解一些典型习题,以巩固全章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教师有的大量收集习题、试卷,让学生在题海里苦战:有的“爆炒冷饭”,让学生机械重复地练习,期末复习时甚至让学生把书后的《总复习》做好几遍;有的采用“练习→校对→再练习→再校对”的教学方式,把学生会做每一道复习题作为教学目标。这样,教师累得不行,学生苦不堪言,而收效未必有多大。我们曾经听取学生意见,请他们谈谈感受,他们说,“前面那些知识点的总结,有些我们已经知道,老师再重复一遍,觉得特没劲,若能让我们自己整理总结,自己选择一些好的问题来复习,可能效果会更好”。在新课改的今天如何上好一节复习课,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
二、传统复习课模式分析
复习课作为中学各科教学的重要课型之一,长期以来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教师以讲解作为教学的主要形式,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学生常以记忆作为复习阶段学习的主要形式;三是以大量的机械操练作为知识巩固的主要手段与形式。这样的复习课教学模式使得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查阅大量参考书与收集试题上,学生时常感到疲惫不堪。
复习课不能上成习题课。怎样上好复习课,提高复习效果,是每位教师最为关心的问题。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上好复习课关键在于教师的设计是否有新意,能否激发起学生对复习课的兴趣,使之能让学生像对学习新知识一样充满热情地投入到复习中去。这就需要教师有创造性地引导和指导复习,体现一定的设计艺术,以此吸引学生,使学生能抓住重点,全面、系统地掌握已学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获取真正意义上的温故而知新。
新课程倡导建构学习,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在重要的复习阶段,倘若依然是过分依赖课本、被动学习、死记硬背,或是教师简单罗列所学的繁多的知识点,把它们一一清点给学生,或是在举几个常见的类型题后变为机械的学生训练,类似于此的种种做法正是在复习教学阶段中容易走入的一大误区,久而久之,必将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是我们应该摒弃的陈旧复习方法。
三、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上好复习
(一)更新观念,提高课堂教学艺术。
1、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更新教育观念,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按我们的说法就是:师傅的任务在于导,徒弟的任务在于悟。复习课也不能由教师包讲,更不能成为教师展示自己解题“高难动作”的“绝活表演”,而让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主动积极地探索活动中实现创新、突破,展示自己的才华智慧,提高知识素养和悟性。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任务是点拨、启发、诱导、调控,而这些都应以学生为中心。复习课上有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时间太紧,既要处理足量的题目,又要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二者似乎是很难兼顾。我们可采用“焦点访谈”法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大多数题目是“入口宽,上手易”,但在连续探究的过程中,常在某一点或某几点上搁浅受阻,这些点被称为“焦点”,其余的则被称为“外围”。我们大可不必在外围处花精力去进行浅表性的启发诱导,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而只要在焦点处发动学生探寻突破口,通过访谈,集中学生的智慧,让学生的思维在关键处闪光,能力在要害处增长,弱点在隐蔽处暴露,意志在细微处磨砺,通过访谈实现学生间、师生间智慧和能力的互补,促进相互的心灵和感情的沟通。
2、设疑激趣,提高复习课解题教学的艺术性
在复习时,由于解题的量很大,就更要求我们将解题活动组织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让学生领略到学科的优美、奇异和魅力,这样才能变苦役为享受,有效防止智力疲劳,保持解题的“好胃口”。一道好的题目,即便具有相当的难度,它却像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又像一情节曲折的电视剧,那迭起的悬念、从生的疑窦正是它的诱人之处,“山重水复”的困惑被“柳暗花明”的喜悦取代之后,学生又怎能不赞叹自己智能的威力?我们要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
课堂上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情境,激发热情,有这样一些比较成功的做法:一是运用情感原理,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二是运用成功原理,变苦学为乐学;三是在学法上、教学生施展“点金术”等等。
(二)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没有问题产生条件下的学习只能是“接受式学习”,因此学科教学首先应使学生产生问题,复习课教学同样不能例外。教师必须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及具有鲜明时代背景的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即复习了重要的知识点,又使学生感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三)小组合作,探究整理
传统复习课,教师往往把目标定位在“查缺补漏”上,因而呈现给学生的是支离破碎的题目。乌申斯基有句名言:“智慧不是别的,只是组织得很好的知识体系”。因而,要把复习课定位在“促进知识系统化”目标的实现上。通过回忆与看书,以章节为单位搜集与课题有关的所有知识。
由于课题本身所容纳的知识点的不同,有些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很快就会再现,而有些知识可能被遗忘。因而要让学生通过回忆再现,当学生不能完全回忆时,可以结合教材去搜查,教师及时板书,这样,学生有了初步的记忆表象,为课堂进一步系统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系统化整理。当学生搜集与课题有关的知识点,并明确了每个知识点的意义及学习这一部分所用到的学习思想方法以后,重要的首先不是通过练习去巩固,而是要让学生对这些知识加以整理,从而使知识系统化(提出要求:小组合作,根据这些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用你喜欢和擅长的方式进行整理,如网络法、集合法、表格法、列主题纲要、列符号纲要等等,通过这些知识性、肯定性结论的获得,进一步感受知识获得的曲折过程)。对于整理好的小组及时进行鼓励表彰。
准备必要的材料。一是教材。学生主要通过教材搜集不能回忆的知识点,通过教材弄清各知识点的意义,更重要的是通过寻找各知识点的原始出处,能使学生回忆当初学习时所用的思想方法,重温当初解决问题时那种由衷的喜悦。二是必要的学具材料,这是完成复习课教学任务的物质基础。
教师要巡视指导,体现“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的作用。
(四)汇报交流,评价反思
对前一阶段的整理结果作全班性交流,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阐述自己的整理结果和思维过程,在展示学生思维活动的过程中,重要的不只是让学生说出“是怎么做的`”,而是“是怎样想到要这么做的”。另外,评价目标不能定位在办法“好”与“不好”上,要体现“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水平的知识”和“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学习”的教学理念。
(五)总结梳理,构建网络
如果学生的整理结果能提示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系统,完全可以用学生的“作品”进行知识梳理。当学生的“作品”还不能满足目标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各小组的整理结果进行观察,不断补充与完善。教师在备课时也准备一套这样的“作品”,但并不用于让学生去“抄写”,而是在学生整理的结果中作点滴补充,以学生的结果为主。
(六)精选例题,拓展创新
陈题新讲。在教学过程中,部分例题在经过一次讲解之后,往往被放置一边,久而久之,造成了学生轻视旧题,一味求全猎奇,从而走入题海的现象。实际上,好的例题犹如一部名著,可以一讲再讲,细细揣摩,尤其在复习阶段的教学中,将其变化延伸,拓展学生思维,于旧题中挖掘出新意,耐人寻味,留给学生的印象也深刻的多。有时学生们自己想出来的作法,会大大出乎教师的意料,使我们不得不喟叹学生们的聪颖与睿智,同时也为自己选了一道好题而回味无穷。
小题大讲。有些例题,简洁易证,但内涵丰富,若能深入挖掘,善加变化,往往能举一反三,达到以例代类的效果,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通过做一题达到会一类,甚至知一片的目的。这样的例题在复习中何乐而不取呢!
多题一讲。有些例题,图形的结构、问题的背景、解决方法有类似之处,甚至有些题目就是同一题设条件,只是求证的结论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因此进行多题一讲是很有必要的。它可以使学生感觉到很多题目可以借助于同一核心知识来解决,只要将题目的内涵与外延挖掘彻底,进而灵活运用就可以了。
四、上好复习课应注意的几点:
(一)教师必须认真备好课,对知识进行综合,扩大课堂容量。这里所谓的备课,是指老师要建立“板块意识”,通过比较、提炼,对重要知识在综合的基础上进行“压缩”,把精华的东西集中到课堂上来。复习课的“应试性”必须突出,复习的目的是为了考试,这是不容置疑的前提。因此,老师在备课时,必须在研究试卷的基础上把握好考点,课堂上直奔主题,在考点上下功夫。
(二)教师要抓好课前诊断与终结性的反馈。所谓课前诊断,就是在导入新课时要对上一节课复习的内容要点进行简短的提问,一方面与本节复习形成知识链,提供背景材料,另一方面也是防止学生遗忘的有效措施,避免学生上节课复习完后,在课外对课堂上复习的知识不闻不问,课前诊断能保证学生至少在本课前几分钟能够迅速地回顾一下相关的知识;终结性的反馈最好是针对该堂内容的练习题,落实书面上,老师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做到“堂堂清”,以便能让学生及时的弥补缺漏。
(三)教师要精讲巧练,老师当好“主持人”,将课堂定位在学生的“学”上,精讲不等于少讲,巧练不同于多练。教师在科学设计好复习步骤的同时,也要讲究复习课堂的动态生成,学会倾听,善于抓住细节,适时、适度地解决学生的困惑,不断发现学生练习中的问题,该讲的时候不妨讲透,不该讲的时候,多说句就是罪过。
(四)教师在课堂上还要做一些必要的应试技巧方面的指导。很多老师到了复习结束、考试的前一两天时才匆匆地将应试的秘诀倾囊相售,殊不知,这种填鸭式的“速成法”并不奏效。因此,需要老师结合复习内容,在适当的“情境”中,经常性地向学生传授些应试的技巧,细水长流,方能让学生内化于心,诉诸于行。
(五)复习目标要明确。
复习目标对复习课起着导向、激励、调节和评价的作用,可以唤起学生的重视和兴趣。复习目标的确定要考虑到下面的因素。依据教材。复习要从教材整体性出发,按知识体系或按章节单元,抓住重点与难点,来考虑复习目标,使学生能初步对知识的整体性进行把握,进一步对重点与难点知识进行加深与拓宽,从多层次、多角度认识重点与难点知识,以求解题时不会遇到大的障碍。依据课程标准。既要考虑到学段目标,又要考虑到学习内容的具体目标。依据学生实际。所谓学生实际就是对学生的主认知和能力要了解,对学生求知心理特点要掌握。既要研究学生的群体,又要研究学生的个体。尤其要对基础好的和基础差的学生要有不同的目标要求,要因材施教,使他们各有所得实际教学活动中,就某一节课的目标而言应有所侧重,不要平均使用时间和精力,要有计划地将课堂复习目标重点定位在认知、能力、情感的某一方面,从而保证学生整体素质的协调发展。
只有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课堂上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才会很高,而且不会感到厌听,学生一直处于积极的状态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与方法,而且也获得了积极的情感,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何把复习课上得有声有色,如何把复习课的自主权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复习课焕发生命的活力,提高复习课课堂教学效率,应是我们重点研讨的课题之一。
如何上好一堂复习课 篇3
新教师应该如何上好课!
俗话说得好: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一个刚刚才走上讲台的新老师,如何上好第一堂课?上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影响学校领导对你的评价,甚至还会影响到你的职业信心和你的职业发展前景。
作为一个多年的教导主任,听过很多课,尤其是新老师的课听得最多,但是大多数新老师的课上得都不怎么样,也有少数新老师的课上得很出色,从且够迅速进入校领导的视野,凭借实力获得更多的机会。那么,下面就让我告诉新老师们如何上好课。
一、新教师必须要重视备课环节。
任何一个老师,上课前都要充分地备好课,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新老师在此环节尤其要重视,大家都知道这个环节的重要性,那一个新老师的课如何才能让学生喜爱,让校领导欣赏呢?因此,备课环节一定要记得三备:备内容、备教法。
1、备内容。在上课前,准备好课程内容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一堂课的核心,因此想让自己上好一堂课,要根据课堂教学目标进行设置,教学目标要适应每个学生,有一句经典的制定教学目标的原则:得让孩子跳一跳,才能够得着。意思就是教学目标不能设定过高或过低,太高了大家都达不到,太低了又失去了教学的意义。
2、备教法。大家都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个意思就是说教学是有方法的,但是不同的课,不同的学生,采用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就是同一节课,用同一个班的学生,不同的老师来上,所采用的方法也不会完全相同,那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方法呢?这是一个新老师最需要研究的问题。举个例子:小学数学四年级,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课时,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还停留在基础的认识:三条边围成的图形。那如何才能让学生理解三边关系呢?如何这个时候,你选择用讲解、课件演示的方法,都不是最适合的方法,而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摆长短不同的小棒的过程,自然他就能自己去总结失败与成功的经验,才能真正理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3、备学生。这是一个新老师最不容易控制的方面,但是又是必须面对的。所谓备学生,就是指要了解及分析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经常听到有许多老师的课花了不少心思,设计很巧妙,可是上课的效果一点都不好,学生很多时候都无动于衷,无法与老师形成有效互动。这就是典型的没有备好学生,没有备好学生的原因主要是:教学环节的设计没有围绕学生的学来展开。这是新老师最需要注意的地方,现在教学的方式不在是以教师为主体,而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只是引导者,所以备学生就是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以学生为主。当然,备好学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多思多想,多从学生角度思考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就会领悟方法。
二、新教师必须要重视上课环节。
一个新老师,课堂是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上好每一节课也是每个老师的梦想,那么新老师上课环节应该注意哪些点?我认为应该抓好以下4点:
严格执行教案。
作为一名新上岗的老师,最怕的就是执行教案不严格,一旦养成习惯,这个老师在专业上将很难有所发展。有些老师,常常上课时讲一两个知识点,就开始“跑题”,讲一些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东西,当然,并不是真的无关,这样就会造成教学重点不当重点,非重点倒花了许多时间,这样到了下课时间却完不成教学任务,这也是许多老师上课拖课的原因,是学生最讨厌的老师,新老师千万别养成这种坏习惯,一定要严格执行教案指定的教学任务。
2.牢记教学环节。
新老师都有一个共性,就是上课都记不住教案,而上课时又是不能经常看教案的,尤其是有人听课时,一紧张就更容易忘记教学内容。那应该怎么办,其实很简单,上课前不要牢记每句话,每个字,平常上课只要记住几个大的教学环节就行了,只要大的环节不错,这节课就不会差到哪里去。平时自己养成一个习惯,用一本小本子记下当天要上课的几个大环节,上课时放在讲台上,忘记时看一眼,这样很快就可以想起每个环节的讲授内容了。
3.注意语言精练。
听过许多老师的课,说话颠三倒四,啰里啰嗦的,或是喜欢重复说过的话,更有甚者有口头禅,这些都是作为一个老师的大忌。其实这些坏习惯都是从新老师开始养成的,而且一旦养成是很难改的。如果你从站上讲台的第一天开始,就有意识的注意这些问题,做到说话语言准确精练,将是你在今后专业成长中的一个优势。
4.注重课堂生成。
这一点对新老师的来说要求有点高,这是一项要求极高的技能。但如果从职业生涯的开始就意识的训练自己,那你的专业成长将突飞猛进。那课堂生成是什么意思呢?许多新老师可能并没有听说过“课堂生成”这个词,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教学方式:生成性教学。它是相对普通干预设式教学而言的,与预设式教学的被动接受相比,生成性教学更强调学习的自主构建,与预设式教学静态预设式相比,生成性教学更强调教学的动态生成。这种教学方式通常出现在教学的问答环节中,我有一次听一节五年级数学课,教师出示判断题:3×8=24,所以3是因数,24是倍数。教师提问:“同学们,这个判断是否正确?”学生集体回答:“错误!”教师追问:“那么怎样改正呢?”一个学生回答:“应该说3是24的因数,24是3的倍数。”教师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时突然另外一个学生说:“3是因数,24是积。”教师感到很意外,露出不满意的表情,立即说:“哦,你是这样认为的啊!”教师说完没作什么引导,继续进行下一个教学环节。显然,在这个案例中,生成性事件已经出现了,完全可以利用它丰富课堂,让它成为这节课的亮点,让学生更深入的研究问题。老师应该正面指出:第二个学生是从别一个知识纬度进行的回答,并不能算错,但是与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不符合的,从而促进学生更大的发展,但是这个老师没有加以利用。这种问题存在的原因在于教师缺乏利用生成性事件的意识与能力,而这种意识是需要平时有意识的训练和培养。
如何上好一堂复习课 篇4
总结,融会贯通,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为此我觉得应做好“回忆、梳理、应用、拓展”这八个字。
回忆环节。它是复习课不可少的环节,它就是要让学生自主的不断提取、再现本部分所学的内容,或者是老师引导学生回忆学了些什么。“忆”应该让学生独立的完成,回忆是个有序的过程,通过回忆激活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同时作为老师还要教给学生一些方法,比如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用网络图、表格、树状图等形式再现,这样便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个整体的印象。
梳理环节。复习应该有个梳理的过程,先在学生复习课本知识的基础上,由师生共同串讲梳理,从而建构既以本章为主线又广涉有关各章的知识网络系统,其次让学生进行客观性题目的练习,再讲练主观性题目。系统地对数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纵向、横向知识链,从知识的联系和整体上把握基础知识。这样的做法可以在更广阔的知识空间里自由驰骋,有利于培养学生整体驾驭知识的能力。
应用环节。复习课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进一步的掌握所学的知识,构建认知结构,通过应用帮助学生形成对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要有一定的层次,从夯实基础到综合运用,解决问题。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形成知识网络,在综合运用中体会数学是联系在一起的。
拓展环节。让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有新的收获,站在更高层次思考问题,让学生做到查漏补缺,有新的发现。
回忆、梳理、应用、拓展四个环节是一个整体,要注意形成系列,做好计划,题目或情景的设计要注意连成线、形成串,便于学生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良好的认识结构。
复习课要上出复习课的味道,制订好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根据前一段所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一个复习计划。复习计划的制订要抓好两条线索:教师和学生。
(1)教师:教师要对备考复习设计好自己的复习计划,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哪些该详讲,哪些该精练;什么时间做什么工作等等。计划订好之后,如果是期末复习,最好向学生宣布计划。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起到进行复习动员的作用,一方面还可以征求一下学生的意见,使计划更为完善。让学生知道这样复习的重要性、复习内容和进程,调动他们积极地与教师配合,使复习发挥最好的效果。
(2)学生:即每位学生还应当有自己的辅助计划。需仔细清理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出自己的弱点,通过与数学教师交流,制订一个符合自己情况的复习计划,计划可大致与老师所讲内容同步,对自己学得不扎实的章节应予以更多关注。对老师强调的知识应予以巩固,对作业与测验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应进行及时思考和解决。
其次确定好复习的内容。确定复习的内容、深难度的因素主要是学生的基础和本次复习的阶段目的。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应注意以下几点:
(1)深入理解数学概念,正确揭示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和相互间的内在联系,发挥数学概念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如何上好一堂复习课】相关文章:
一堂《歌曲复习表演课》教学设计01-05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01-21
怎么上好试卷讲评课07-02
一堂班会课01-24
一堂生动的课作文03-07
一堂法制课700字01-19
这也是一堂课作文03-07
一堂生动的“游戏”课作文12-06
一堂网络古筝课_550字02-11
一堂生动的作文课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