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反思

时间:2022-09-29 10:18:22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多媒体教学反思(通用18篇)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多媒体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多媒体教学反思(通用18篇)

  多媒体教学反思 篇1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各学科中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现代教学的一个十分必要的教学手段。信息时代的到来,孕育着教学手段改革更新,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其直观性、灵活性、实时性、立体化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青睐。然而,在我们为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教学工具的不断更新的同时,不可忽视学生的心理、历史科的学科特点,从学生、学校、课文的实际出发,防止走向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具体注意以下几点:

  一、在教学中,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学生的心理——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学生是否学好本学科的基础,为此,我们在做课件时,必须顾及到这一点。不要以为在课件中多些图片、视频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于是乎,竭尽所能搜索大量图片和视频资料,把课件做得“花枝招展”,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一个或几个课件上。固然,必要的视频和图片、声音,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过分强调这些则起到了画蛇添足的负面效果,尤其是那些毫不相干的资料,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反而导致学生只顾新奇而分散注意力,导致教学中主次不分,喧宾夺主。要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决不是靠课件的花俏所能带来的,需要老师在教学中不断正确引导,靠教学内容内在的深刻性和启发性以及问题的编排、情景的设计、学生参与活动等等。只有把课件中的情景画面通过刹时的兴奋转化为思维的转化,知识的升华时,才算的上是一个成功的课件和一节成功的课。

  二、提高教学反馈信息,实现教学信息的互动是作好教学工作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不断翻新教学方法是取得教学实效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做好教学反馈则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不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注意运用科学的提问方式去反馈学生信息,我们更需要把教学看成是与学生交流思想的一个过程,更应该看成是教学过程中的一门艺术,它不是简单意义上的“yes”,或“no”。对学生正确的回答,除了及时给出恰如其分的表扬之外,还可能追问为什么?能否把这个结果加以引申?这些都是简单的“yes”或“no”达不到的。

  三、历史教学决不是简单的填鸭式教学,不断创新课堂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制胜法宝,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方式吸引学生,通过各种游戏来达到在游戏中学会知识,可以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合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新课堂教学是历史课成功与否的重中之重。

  四、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为历史教学提供了一个十分便捷的手段,但要注意不要把计算机当成书本再现的替代品。把旧式的“照本宣科”再次重演。这种搬运工式的教学不考虑创设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情景,不考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注意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只是简单的把书本知识投影到屏幕上,计算机完全成了课本搬家的电子书,无非是把课本上的内容照原样搬到计算机屏幕上,再让学生把屏幕上的内容抄到笔记本上。按照课件中的内容简单读一遍,让学生感觉枯燥无味,因此,将多媒体计算机作为黑板、投影,甚至课本的替代品的做法,只会造成“现代化教育”的假象。令学生十分反感,也是多媒体教学的一大败笔。所以更新教学技能,锤炼书本知识这是多媒体辅助教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我们需要把书本中没有的故事、视频、图片搬上屏幕,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我们更需要把书本中的重点知识锤炼出来传输给学生,让学生在我们创设的情景中去感受所要学的知识,并能牢牢记在脑海中。

  五、历史教学过程是对历史事件的一个再现和反思的过程,尤其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更强调学生从情感上、思想觉悟上对历史知识的把握,所以,我认为在历史教学中一定要注意通过多媒体提供的图片、视频、故事让学生去反思,去领悟,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决不能只是为了考试而教学,把一大堆题搬上屏幕,严重制约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现代教学更强调对学生的引导,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更突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学生与媒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换与传递的过程,在教学之前教师的备课活动十分重要,对书本知识重难点的把握,对学生心理活动的掌握,对相关资料的编排,都显得尤为重要。一堂成功的多媒体历史课堂教学需要教师根据授课的内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精心编制适合学生实际和有特色的教学软件,选准最佳作用点和最佳作用时机,讲究实效,紧紧把握历史教学的一条主线——让学生学会用历史的思维去看待问题。让学生去感悟历史,提高觉悟。所以优化课件十分重要,哪些知识点必须突出,哪些历史事件通过哪些精练的资料去陈述、铺垫都要做到精益求精,不该用时就不用,该少用时不多用,使制作出来的教学软件能激发学生的无限遐想和创新思维,为学生营造一个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空间。

  在教学信息化日趋普及的今天,我们在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的同时,千万不要忘了如何去用活我们手中的机器——计算机,一定要走出新教材老教法,新工具旧路子的怪圈。

  多媒体教学反思 篇2

  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我们的社会已经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人们的行动、生活、思维方式都将随着这一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而发生深刻的变化。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不仅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而且必将引起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

  随着素质教育在常规教学中的不断深入,多媒体技术作为一个全新的教学手段,正出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在音乐课中充分合理的利用多媒体教学,能贴近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最佳状态,能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并能更好的使之与生动的教育技术相结合。现将笔者近几年的点滴体会梳理如下:

  一、借用客观音响,开启感知音乐之门。

  增大信息量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多媒体能增大音乐课的信息量,拓宽音乐课的天地,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让学生听一些客观的声音,使其感觉到这些声音的高低、强弱、明暗。然后再听各种各样的声音,感觉它们在你平静的心湖激起怎样的涟漪。

  1.百鸟林中争鸣,听后感觉是欢愉?是清新?还是联想山中行旅的心境?

  2.秋雨打窗声,沙沙沙沙,那均匀不断的雨声,你想到了什么?

  3.山中小溪的水流声。丁丁冬冬,明亮的音色错落有致。

  4.夏日的滂沱大雨及沉闷的雷声。

  这些音色并未告诉我们什么故事,只是激起了各种情绪:不安、兴奋、欢乐。然而他却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极深的兴趣,感知音乐的大门也随之敞开了。

  二、通过媒体,欣赏范唱。

  范唱是唱歌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范唱得好或不好直接影响到本课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假若由教师范唱,无论厂多好,也是一种独唱,唱不出气唱的效果。我将北京市青少年宫少儿合唱团演唱的这首歌的磁带放出来让大家心上。通过欣赏,再来练唱这首歌时,效果令人满意。

  三、通过媒体,辅助分析讲解。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优秀的少儿歌曲。几乎从五六十岁的老人到十来岁的红领巾都能唱出那熟悉的歌词和优美的旋律。我多次教过学生唱这支歌。过去教时,一本书,一支粉笔、一架琴,学生很难进入一种美的意境。近期来,再教这首歌时,我借助媒体,首先严是迷人的画面:在平静的湖面上,一只一只小船满载红领巾,轻巧荡着的双桨、湖面上荡漾的微微波纹、优美的歌声扬起来了。一幅迷人的画面将大家的情绪激发起来了。我让学生一边看一边分析歌曲:第一乐段为副歌二部合唱。全曲用错落有致的节奏、悠扬起伏的旋律,淋漓尽致地从一个侧面表现生活美,表现新中国少年儿童的幸福。

  多媒体教学反思 篇3

  《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的一篇选读课文,是一篇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教学这一课让我对如何解读教材,如何巧妙地进行教学设计等方面都有了更大的提高。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经历我有以下收获:

  一、全面深入解读教材,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这篇说明文简要介绍了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到多媒体的运用的基本情况,展示了电子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和灿烂前景,内容平实,语言朴素。全文共6个自然段,总分总的段落结构。

  初读教材作者的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扑面而来,细读文本作者不仅运用了这两种说明方法,还综合运用了作比较、作引用、列数字、作诠释等多种说明方法介绍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的有关知识,将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这一高精尖的电脑知识介绍得简明形象、通俗易懂。五年级的学生对说明文的文体并不陌生,对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等说明方法也能有比较准确的认识。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不在于让学生认识各种说明方法,而是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其表达效果,并学习运用一些说明方法介绍事物。

  全面深入地解读教材为教师合理制定教学目标提供了依据。因此,我设计的教学重点难点为:引导学生体会并初步运用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作引用等说明方法把事物介绍得简明形象、通俗易懂。

  二、合理整合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简约高效。

  为使教学应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教学时我重点选取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作引用这四种基本说明方法引导学生加以体会。在内容的安排上我把它们进行了恰当合理的整合,将这四种说明方法归结为“两比两引”,“两比”打比方、作比较,“两引”举例子、作引用,这样使教学安排避免了简单地重复,更便于老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教学中我采用教扶放的教学模式,将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探究相结合。教师重点教学一二自然段学习“两比”,学生自主探究3—5自然段体会“两引”;教师重点指导体会一句话的表达效果,学生自主发现其他写法相同的语句,体会其表达效果。这样合理整合教学内容使得教学过程简约而又高效。

  三、灵活多样教学形式,巧妙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注意力时间短,而说明文这一文体特点又具有比较严谨、科学准确的特点,可能对小孩子来说不是特别感兴趣,为了弥补这一点我调用了各种适合孩子的激发兴趣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40分钟课堂上充分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在读的方式上我不仅采用自由读、指名读,还采用同位对比读、师生接读、学生表演读等多种读的方式,设计了“快速抢答”的教学环节,设计了给电脑设计“电脑名片”等教学环节,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四、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充分体现语言运用。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体现语言文字的运用。我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融合,给学生创设学语言用语言的情境。我编辑了体现多媒体电脑创造“未来生活”的小视频,小视频中展现的未来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神奇的变化,让学生耳目一新,给学生带来视觉冲击和精神享受,有效激发学生语言表达的愿望。教师引导学生将本节课的说明方法运用于学生的语言表达之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回顾本节课我在信息技术的运用和教学理念的实践上都有了很大的突破,也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今后我将继续探索不断实践让我的语文课堂焕发新的生机。

  多媒体教学反思 篇4

  《我做制片人—校庆多媒体短片的创作与鉴赏》一课以为庆祝杨仙逸中学80周年校庆制作纪念短片为载体,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经历了多媒体创作的整个过程。通过交流与探究,创设良好的情境诱导学生参加课堂活动,并使之进入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

  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以充分的活动时间,排除学生学习的被迫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畅通的信息渠道,指导学生在小组内,班级内交流信息,相互合作,共同探究。

  教师制作了ASP动态评分网页,通过小组展示作品,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等,及时地、科学地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并在评价中不断完善,让学生在反思中进步,提高。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个性得到张扬,潜力得到了发挥,合作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充分体现了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中的要求:”在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方面,以打造基础提供人生发展的基石为要旨。在技术能力培养方面,不片面追求技术的‘深’,而是结合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综合反映信息技术应用发展和适应的前沿动态,以激发学生对新技术追求和未来生活的向往。”

  多媒体教学反思 篇5

  目前我校教学条件很好,每个教室都配备有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而对这一先进的教学辅助设备,目前却存在两种不同的声音。

  第1种声音:幻灯片一张一张地放过,导致多种不好的负面结果,教师变懒了,不用写板书了,这样一节课完了,学生会很难对本节重点形成直观印象;

  第2,幻灯片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教学过程会过于程式化;

  第3,有些近视的学生倒霉了,一个教学班那么多人,教师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坐在合适的位置上,比如坐在前排较旁边的学生可能看不太清课件,而学生又长于沉默,长此以往,学习肯定会受到影响;

  第4,本校多媒体还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它占了半块黑板……

  第2种声音:多媒体辅助设备,可以更具形象直观性,特别是涉及图形或可以用动画演示的知识,利用多媒体,可以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并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2,多媒体由于是预先设计好的,可以更快捷地出示每个问题,并且适时地呈现答案;

  第3,对于某一个知识,教师可以用教鞭指着课件说,使每个学生更注意力集中,并明白说哪里,说什么,而传统教学中教师说、学生看着课本听,对于悟性差的学生还可能不知道说哪里的知识;多媒体辅助设备还可以将大量的信息快速地呈现给学生,更高效………

  总之,有持肯定意见的,也有持否定意见的,所以出现了2种不同的课堂景观:持肯定意见的,几乎每节必用多媒体;持否定意见的,几乎不用多媒体,那么先进的多媒体自然成了一种摆设,下面我从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切身体会来谈谈个人的看法。

  我校是3年前才实现了班班多媒体,刚开始我就不会使用多媒体,在一次学校突击检查中,赶鸭子上架,突击学习,终于学会了如何使用多媒体,刚开始使用,也觉得课件的使用还不错,幻灯片一张张过去,容量又大,又不用写板书,不是偷懒不写,而是觉得不用写,因为可以让学生把重点方法与结论及时记到书上去,另外重点定义也都在书上,可以让学生看着书回忆每节重点知识,直到有一节下课后我随机问了几个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刚才学了点什么,答曰不知道,而刚才学了一个很简单的知识,书上也有,反思原因,可能课件过的太快了,学生还未理解,好多题都已看不到了,让我看到了幻灯片无法保留的缺点,于是又过了一阵儿不用多媒体的日子,但老觉得一节课讲的题不如用课件高效,于是总结反思多媒体使用的优缺点,在使用多媒体的同时,将一些重要的知识及时保留在黑板上,另外又配合使用实物投影,将学生的作品展示上去,这也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加入了奖分机制,大大增强了学生看投影的注意力,学习效果也越来越好,另外对于一些课节,我也使用学案教学法。

  总之,在教学中,遵循教无定法的原则,尽量找到效果更好、更适合学生学习的教法,既不被多媒体所牵制,也不被学案教法束缚,什么方法好就用什么方法。

  多媒体教学反思 篇6

  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当今小学英语教学带来了改革的契机。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在谈小学开设英语课的决定和工作部署中明确指出:这次小学英语的开设,一个非常大的特色就是在教学模式的改革上有新的突破,特别是要把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小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来。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对未来教育做了如此的论述:“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

  21世纪是网络信息时代,小学英语也出现了新的教学模式——网络课。目前这种模式也正处于一个探索,完善的阶段。事实上对于网络课也没有一个很清晰的概念和完整的定义,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有人认为必须整堂课都以网络为主,有人认为只要某个教学环节使用了网络就可以算是网络课。根据观摩的几堂市级公开网络课来看,都是整堂课以网络为主,教师事先根据教学内容制作主题网页,然后给出学生学习的主题,赋予充足的时间由学生自主学习,在网上搜索相关的信息,最后通过屏幕转播展现学生学习的成果并用网络邻居实现学生网上互相交流学习成果或者互评。

  那么如何才能上好一堂小学英语网络课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明确网络课对于教师和学生的要求。

  首先对于教师的技术要求是比较高的。教师要上好网络课,自己必须对网络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如何在网上搜索有关的信息,并学会如何制作主题网页,知道如何使用网上邻居可以随时切换看到各台电脑的情况,除此之外最好还能熟练地操作一些辅助工具,比如photoshop,flash等制作相关的课件。教师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的优势,来提高课堂效率,优化教学效果。其次对于学生也是有一定的要求。既然是网络课,那么学生对于网络也要有一定的知识。学会如何简单操作电脑,学会上网搜索和教学主题相关的信息,能够在教师制作的网页上上传自己的练习答案,或者能利用网络邻居和其他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因此,高年级的学生上英语网络课应更有效果,因为他们已有了一定的听说基础。

  第二,选择恰当的主题,搜集丰富的资料。

  要上好英语网络课,选择主题是相当重要的,而且也有一定的难度。小学英语以听说为主,读写为辅,教师可以选择书上某课的教学重点作为主题,也可以脱离书本,另选主题,但所选必须符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而且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愿意去学,愉快地学。确定好主题以后,就要搜集丰富的学习资料了。教师应事先搜索与主题有关的网站,然后把这些网站域名归纳出来,以供学生在课上使用。可以搜索的资料也很多,包括儿歌、歌曲、游戏、小测试、单词朗读、场景表演、FLASH动画等等。事实上适合我们中国小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站并不多,由于小学生的单词量有限,不可能让他们去国外的一些网站搜索资料,即使是国内的一些少儿英语的网站,他们也是不能完全看懂的,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进行操作。当然有些小游戏和小测试,学生是完全可以自己完成的,他们只需要简单地操作电脑就可以达到教师的预期效果。因此,大量的搜集工作还是需要教师来完成的,学生完成的只是小部分而已。

  第三,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扮演。

  在我们倡导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形势下,我们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也发生了转换。教师应成为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利用情境、协作和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多媒体和网络是学生在主动学习、协作探索时的认知工具,使学生有效地达到所学知识意义建构的目的,最终达到小学英语课程所要求的各项目标。网络课的特点之一就是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自主学习,一般有20分钟左右。在这段时间里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提供的主题,在网上搜索相关的信息资料,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人手一台电脑,没有条件的也可以是四人小组之间进行活动,教师在这段时间里就可以走下讲台,巡视各小组的活动情况,同时可以给予指导,学生也可以对不清楚的地方进行提问,或是请教师进行评价。

  第四,充分利用网络共享资源,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网络信息化教学是一种与传统教学有很大差别的全新教学模式。多媒体网络不仅具有各种媒体信息处理和人机交互功能,而且实现了网上多媒体信息的传递和多媒体信息资源的共享,形成了一种理想的网络教学环境或模拟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语言实践;另一方面,利用网上资源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运用信息,传递信息的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学生不仅要根据教师提供的网址获取信息,更要学会在网上获得信息的技巧,学会搜索引擎的使用。当学生搜索到信息后,如碰到陌生的单词,还可以使用金山词霸之类的软件进行辅助学习。如学校有校园网,那么学生还可以在BBS上进行发贴交流,使信息进行流通,传递。在真实的多媒体网络环境,教师运用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地整合和建立新的知识库,扩大知识面。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学科的整合教学,是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环境下,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建构学习的过程。可以使教师通过设计真实任务型活动,让学生在完成真实任务的心理驱动下开展语言实践活动,获得和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让学生接触足够量的语言材料,保证输入量,让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网络教育充分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特征,更多地赋予学习者学习的自由,通过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以及其他软件及硬件的帮助,让学生学会自己去学习,自己去探索,获取知识,培养技能。虽然网络对于英语教学有很大的益处,但教师也不能滥用。它只是一种教学手段的改进,并不是常规教学的全部,也并不是每一课都适用。如何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如何根据教学目标更有效地把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运用于教学之中,使之为教学服务,还有待更多的英语教育工作者进行研究和探索。

  多媒体教学反思 篇7

  开放式多媒体地理园是以全方位开放,不受时空限制,突出学生参与,使地理学科课程教学和活动课程教学同步;地理园与校园文化融为一体;引入声光电与地理模型相结合,创造综合的育人效果。它使地理多媒体教学从室内走向室外,开辟了一片全新的地理多媒体教学天地。

  一、开放式多媒体地理园的创设意图

  开放式多媒体地理园——全新的地理多媒体教学环境。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开放的地理园育人环境,达到传统封闭式地理园所无法比拟的教学与育人效果,使教学与育人同步、学习与实践同步、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同步,实现现代教育整体育人的目的。

  独特的地理园结构设计——隐性育人环境。本园以花岗岩小路弯曲铺成广东省轮廓图形状;园的中部有“中国立体地形模型”——寓意“胸怀祖国”;入园正前方有大幅“世界地图”——寓意“放眼世界”,即广东、深圳正走向世界;园正前方笋型标志——寓意“笋岗中学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园内模型图宇宙—地球—中国—广东—深圳—寓意地理的空间系统。

  仿真模拟地理环境——多媒体特色。

  ①仿真火山:灯光显示岩浆喷发,山头浓烟滚滚,火山的结构和喷发过程,学生一目了然。

  ②模拟垂直自然带:以仿真植物模拟植物由山底热带植物→山顶苔原、冰原的整过程。

  ③声光电一体的中国立体地形模型:以光管显示水流、音响模拟波涛及配乐解说、彩色立体,形态逼真。

  二、开放式多媒体地理园的理论依据

  1.心理学依据:教育心理学认为,人们对外界事物的观察和学习,有两个注意方式,即: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做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是有明确的目的,需做意志努力的主动性注意。一个人若只凭有意注意,很难长时间地对某种事物保持高度注意,很容易由于大脑皮层的活动过分紧张,精力过度消耗和体力过度疲劳而转入抑制状态。同时,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并不断转化和交替。所以,我们通过开放式地理园这个活课堂,把地理知识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心中。

  2.系统论依据:系统论的一个重要观点是:结构决定功能。本园注重结构的科学性,形成了3个系统:

  ①空间系统:宇宙—地球—中国—广东—深圳;

  ②教学系统:高中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

  ③自学系统:观察—思考—提问—解答。地理园把地理知识系统展开,开发了学习智力,并培养了能力。

  3.信息论依据:媒体是信息的载体,良好的媒体才能保证信息传递的高质量。多种良好媒体的组合,使信道拓宽,容量增大,刺激加强,高速达到高效。我校多媒体地理园,是利用多媒体组合教学优势,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

  4.控制论依据:把负反馈原理运用于地理园教学。它要求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对学生错误的地方迅速、准确的作出反馈,以便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我校地理园能使学习与实践同步,为教师早发现学生错误,及时纠正、控制教学过程提供了条件。

  三、开放式多媒体地理园的使用效果

  1.教学效果:我校地理园投入使用以来,发挥了较高的教学效能,取得了初步成果。

  ①开放的多媒体地理园教学,使老师教学和学习实践同步,达到在知识传授的同时,进行能力培养。我校地理园以其丰富的模型、标本、实物、挂图等教具,向学生展开了一本“活”的地理教科书。我们在用园教学中,以精心组织问题引导学生观察,以加强媒体刺激激发学生观察思考,并由教师诱导、总结、提高。例如,我们在讲“天气与气候”一段时,把学生带到气象园,通过记录多日气压、气温、干湿状况与天气情况,并进行比较,使学生掌握了气压与气温的关系、干湿状况与天气变化的关系。学生亲手记录,激发了他们预测天气的愿望,从而,使知识的掌握进一步发展为能力的提高。

  ②地理用园教学,使教师能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营造“乐学”环境。我们的用园地理教学,多采用灵活而开放的教学方法,避免了传统课堂教学压抑学生活跃思维的弊端。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以培养观察能力着眼。我在讲“中国地形”时,设计了3个问题:A.在模型上指出你家乡的位置(深圳人多从国内各地来)。学生兴趣盎然,积极找家乡;B.它在什么地形区上?C.仔细看看中国地形可分几级阶梯?学生认真观察中国立体地形图。全班同学都能说出家乡所在地形区,多数同学找出了三级阶梯,少数同学还在模型上找到了地形分界线,使教与学充满乐趣。开放式多媒体地理园,以其现代化的多媒体特色,吸引许多学生课余进园学习浏览,增加了他们对地理学的了解和兴趣,大大提高了地理园的利用率,实现其应有的价值。

  谈多媒体开放式地理园的创意和使用

  ③进行“用园多媒体启发式”地理教学实验,探索用园教学新模式。笔者在地理园使用以后,制定了周密的方案,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经过实验逐步形成了运用地理园多媒体的五步教学思路。如图所示教与学的良性环路。

  创设情景

  设置问题

  教师→地理园媒体→激发思考→学生能力提高

  积极回答

  促进消化

  例如,我在讲《中国地理》“长江”、“黄河”时,运用声光电一体的“中国立体地形”模型,创设逼真的黄河、长江情景,接着设置问题:

  ①黄河(长江)流经哪几个地形区?

  ②黄河(长江)落差大的地方有哪几处?有什么作用?

  ③黄河含沙量大的根源在哪里?等等。通过音响内涛涛江水及黄河简介,光管闪烁显示着黄河的奔腾不息,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引导学生积极作答。

  最后提问:三峡与三门峡都位于二三级阶梯交界处,为什么三门峡不能建成黄河上最大水电站?把问题引向深入。通过对该问题的思考、解答,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用园多媒体启发式教学,充分发挥了多媒体信息传输量大、速度快、刺激强的特点。地理园的实物、模型和声光电装置,为学生提供了耳闻、目睹、手触等多种感官的刺激,增大了教的容量,加快了学的速度,大大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

  2.综合育人效果:与校园文化融为一体,使校园文化由常规的绿化、美化发展到知识化、现代化。

  地理园的隐性育人环境营造了充满诗情画意的氛围,使其不仅是教学小园,更是育人大园。它以新颖的结构设计和深层次的内在寓意,潜移默化,渗入学生心中,促进了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

  开放式多媒体地理园,以其显著的教学效果和良好的育人环境,受到来访者的称赞,为未来地理园建设向高水平、高档次,地理多媒体教学向深层次方向发展,开辟了一条新思路。

  多媒体教学反思 篇8

  在中学教学中,语文是一门特殊的学科。语文的媒介是语言,语文教学是通过语言去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语言的特殊教学活动,它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文字水平(语文教学大纲),使学生的口头、书面表达规范、生动、有说服力。

  如果一堂语文课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渴望,并通过学生反复练习,提高语言技能,这就是一堂好的语文课。某些数理化等认知学科,如果有疑难解决不了,运用多媒体教学室只是形象化,直观化,问题往往会迎刃而解。而语文学科则不同,它的丰富和复杂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因为它的媒介(语言)是不断发展的,用同样的语法和词汇构造可以创造出许多不同言语的作品来,这不是用一个有限的画面或一个活动的场景(即多媒体课件)就能解决的。

  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是世上少有的,探究语言的过程就是理解和感受语言的魅力的过程。再精彩的语言只有经过学生的思维才能吸取到营养,因此,课堂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任何有碍学生自由探索的举动都是多此一举,甚至适得其反的。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介入,却是这个想象的空间缩小了,林黛玉、哈姆雷特只剩下电视屏幕或图片上的一个形象了,不再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他已经讲学生的想象封杀,将其固定在一个模子里,形成了“千人千面”、众口一词的局面。因此,语文教学应慎用多媒体,不可滥用。

  多媒体教学反思 篇9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是语言大厦的基石,是英语学习的前提、基础与关键。“没有语法,能表达的内容很少;没有词汇则什么都表达不了。”一语指出了词汇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可以说学生词汇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英语水平的高低。初中阶段正处于学生学习英语的黄金期,初中英语教学大纲对词汇的学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1)了解英语词汇包括单词、短语、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等形式;(2)理解和领悟词汇的基本含义以及在特定的语境中的意义;(3)运用词汇描述事物、行为和特征,说明概念等;(4)学会使用1500-1600个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在初中的英语教学中我们要重视词汇教学,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词汇量。这在大力提倡听说技能训练的新课改形势下词汇教学的基础地位依旧不可动摇。词汇教学既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实现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而富有成效地学习词汇这是广大英语教师所共同关注的内容。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改革的重要契机,将其运用于词汇教学中同样具有巨大的教学优势,可以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理解与记忆,提高词汇教学有效性。笔者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多媒体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一、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快乐学习

  在以往的单词教学中,往往采用教师领读学生跟读的教学模式,教学枯燥无味,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兴趣不浓,只是在机械地配合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我们都知道兴趣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没有兴趣的学习只会扼杀学生追求真理的欲望,只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枯燥与繁重,而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教学参与度,整个教学中处于消极状态,而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先决条件。要想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单词,就要努力改变这种枯燥的教学,要让单词教学富有生机与活力,激起学生内心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对词汇的学习始终保持着高涨的学习热情与亢奋的学习状态,这样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这与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模式相比,本身就具有极大的趣味性与吸引力,可以激起学生内心强烈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学生以饱满的学习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来,这样的教学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与主动思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既体现了新课改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同时又实现了学生的快乐学习,让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主动而快乐地进行单词的学习。

  二、增强教学的形象性,让学生深刻理解

  学好英语的关键在于要让学生学会用英语思维,单词的学习同样如此。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采用翻译式教学,学生在学习与记忆单词时也只是机械地进行拼读式记忆,而造成单词的音形义脱节,学生往往会读会写而不会用,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以母语为中介来进行翻译式学习,这一直是我国学生学习英语的最主要的问题。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全英的良好学习环境,不再是枯燥的记忆,而是将这些单词寓于直观而形象的事物中,这样大大增强了教学的形象性与直观性,符合初中生的思维特点与认知规律,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学生避开母语的干扰,让学生置身于全英的学习环境中,这样便可以让学生学会用英语来进行,将单词的音形义结合起来,这样更利于达到学生对单词的真正理解与记忆。如在学习各种球类名称时,我利用多媒体的图文声像效果来展现相关的图片与场景,通过直观的画面与真实的场景来激起学生的形象思维,这样学生不再只是机械地拼读单词与记忆含义,而是将这些单词与具体的实物联系起来,看着图片来学习相关的单词,如basketball,ten-nis,ping-pongball,baseball等等。如此形象直观的画面避开了母语的干扰,而是让学生在实物与单词的音形义之间建立直接联系,这样学生对这些单词的掌握不再是机械地记忆音、形、义,而是能够将英语单词与具体的实物与场景结合起来,从而能够达到学生的真正理解与掌握。在此基础上再将这些图片打乱,让学生在同桌间展开积极的'对话,这样的学习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增强教学的交际性,让学生灵活运用

  英语是一门语言,语言的真正掌握是需要建立在大量听说训练的基础之上,单词的学习也是如此。要想让学生熟练地掌握与运用这些单词,就要避免枯燥地学,而是要为学生创设真实的交际情景,增强教学的交际性与实践性,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达到对知识真正的理解与熟练地运用,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词汇量,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提高。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强大的模拟现实功能,可以将传统教学手段所不能展现的情景真实地再现于课堂,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交际情景中,激起学生说的激情,让学生积极而主动地参与到对话训练中来,让学生将学与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运用,在运用中学习,在运用中加深理解。这样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语感,锻炼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对于学生词汇的丰富与积累、英语水平的全面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如在学习身体各部位的单词时,arm,hand,head,nose等,我利用多媒体来向学生形象而直观地展现患者就医的场景,并配以精彩的对话。如What is wrong?———I have a stom-achache.精彩的对话再加上真实的画面,可以唤起学生的相关生活体验,这样学生便可以认识到所要学习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再出示相关的单词图片,让学生两两一组,一个扮演医生、一个扮演患者,在医生与病人之间展开积极的对话。从而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交流情景之中,激活学生的交际欲望,使得学生展开积极的对话交流,在交流中掌握单词、巩固语法、增强语感,提高能力。

  总之,词汇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英语的关键。多媒体在词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教学优势,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形象性与交际性,使得原本枯燥无味、机械记忆的词汇学习更加富有活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高,教学氛围更活跃。但是同时也要客观地认识到多媒体依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我们不能只看到其优势而忽视其不足,而是全面认识、科学运用,要实现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其他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发挥各种教学手段的优势,使之更好地为词汇教学服务。让学生对词汇学习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与最佳的思维状态,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维,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快乐学习,在真实的交际情景中灵活运用,掌握词汇学习的方法,积累丰富的词汇量,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多媒体教学反思 篇10

  在生物学科教学中如何选择多媒体,它有哪些依据呢?

  1.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多媒体

  中学生正处于一个求知欲强,接受新鲜事物快的年龄时期,因而多媒体具有对声觉、视觉、听觉的综合刺激,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起学生的注意。但心理学也表明,中学生的大脑皮层长时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容易使身心疲倦;经常性地使用电脑,也容易使学生视力下降。因而,多媒体在生物课堂的使用,要注意两点:一是界面制作要平和自然;二是要适时适度,否则其结果必然事与愿违。中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还不够,加上初中生物的部分与化学相关的内容接触较早,给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也带来了麻烦。

  2.根据内容选择多媒体

  多媒体的设计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在传统教学中不能或难以解决的问题。这就意味着并不是所有的生物课都能运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作为教学的重要手段,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与效益,其展示的知识内容必须与教材相适应,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高中生物学中有很多内容是学生能够看得懂,或通过自学能够掌握的,或其社会实践和生活经验已经具备了的,或只需要教师作简单指导便能融会贯通的。这部分知识是根本用不着利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的,否则就是“画蛇添足”。而像一些微观的现象或暂时观察不到的现象,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再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如《细胞的分裂》中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的过程,我们通过微机模拟,分步展示各个时期的变化特点和整个过程,使学生有直观的感受,而且通过三者的比较,能够熟练地把握三者之间的根本区别。

  3.根据实验性质选择多媒体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阵地。因则,我们认为,可以用实验展示的现象或实验本身一般是不适宜选用多媒体来替代的。即使要使用,也应该结合实验本身。如一些在课堂上无法完成的演示实验或现象,以及在现有的条件下无法完成的一些经典实验,则可以通过电脑模拟来实现,帮助解决问题。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过程、通过多媒体的展示,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4.根据课型选择多媒体

  新授课,一般根据以上几个原则来进行,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复习课则可选择多媒体来扩大容量,浓缩教学内容,建立系统的科学认知体系,强化重难点。确定好使用多媒体后,主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来设计和制作多媒体课件。才能最大限度地使多媒体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起来。

  二、课件设计的思路和原则

  笔者认为:课件设计的思路有两种:

  一种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课件设计,这是当前多媒体在教学中应用的主要思路。其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只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我们简称为“辅教”。用这样的课件进行课堂教学,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少,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难发挥,更不利于创造型人材的成长。在这里不作深入的探讨。

  另一种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课件设计,这是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要求,是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未来占主导地位的设计思路。现代教育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可见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的变化。其设计原则可以概括为:

  (1)明确以学生为中心。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首创精神;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2)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我们应当创设一种与学习相联系的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3)强调“合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其目的是使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每位学生)的思维与智慧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即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位或某几位学生完成意义建构。打个比方,这就像你有一条信息,我有一条信息,交换一下每人就有两条信息。

  (4)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即学习者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从而达到自己的学习目的。

  三、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1.选择主题

  确定一个鲜明的可以用多媒体来表现的主题,能够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是其他教学手段所不能解决或不可能达到此效果的。如上文中所举例若干。

  2.情境创设

  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如《环境保护》中,模拟出酸雨的现象及其危害,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多媒体教学反思 篇11

  多媒体教学在现在中算是一个比较时尚、实用的教学手段。虽然大多数教师都认识到多媒体的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操作简单,且具有一定的交互性和可控性,也能够充分地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对年经的教师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但对老教师来说,手脚无措,无法下手。因此为了在短时间能或多或少地掌握一些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就必须让教师通过培训来掌握,以便使得我们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能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能使学生学得开心,教师教得舒心,课堂效益和教学质量也随之提高。

  一、多媒体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优势

  1、初中数学教学中几何图形的教学较多,给学生的感觉比较抽象,对定理概念的学习、理解更是枯燥乏味。除了一些简单的几何教学可以通过教师的基本描述来解决。对于大多数的几何知识的教学却束手无策。而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就显得比较直观,也更便于展示数学知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并且具有一定的可控性和交互性,所以如能加以适当应用,以变抽象为具体,把死知识变活,使得在教学中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难点就迎刃而解了。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并使之上升为理性认识。

  如果老师针对教学内容精心制作一些课件。老师首先演示,然后让学生参与操作,当然如果时间允许,可让学生反复操作,或许学生会从中发现、总结出一些规律,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在讲解一些较复杂的几何图形时,也可以预选借助于课件来完成,从而节约了课堂时间,也就提高了课堂的信息容量。如进入初一年级后的第一堂数学课是《走进数学世界》,书本上举了很多的例子,虽然其中也有意识地增加了图片的数量,但多数仍是干巴巴的文本文字,看上去苍白无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书本中提及的事例,在互联网、教学光盘中搜索相关素材,来充实这堂课,从而向学生展示现实世界中各种与数学相关的实物,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真正意识到如书本上所说的“这一切的一切都和数、数的运算、数的比较、图形的大小、图形的形状、图形的位置有关,这又是数学”。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由于学校硬件、软件的不断升级,以及教育部门对广大教师的信息技术的大力培训,使得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已成为大多数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教师在多媒体应用上,则陌生到熟悉;由开始的“借他山之石”为我所用,到现在的“自力更生”自制课件,教师的信息技术知识水平和教学中的应用水平都得到了质的飞跃。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频率也越来越高。当然,随之也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一些问题。所以我们在应用多媒体教学时应注意:

  1、如果不会制作多媒体,可从网上一些好的课件来学习,或加以合理的修改。关键是要学会怎样去寻找已有的素材,借鉴他的成果,为我所用。

  2、要注意多媒体应用的质量,而不是数量。应用多媒体的目的,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只有当所学内容用多媒体有着比其它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时,才有应用多媒体的必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本中的具体内容,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制作多媒体课件,确定具体的应用细节。我们在应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时,大可不必拘泥于一堂课中多媒体应用时间的长短,而是要根据课堂内容灵活确定时间,灵活穿插在课堂教学中,以期收到画龙点睛之效。

  3、多媒体的应用不能走向极端化。在应用过程中,应该避免把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走向了极端化。现在一部份教师甚至认为“无多媒体不是优质课”,“无多媒体不成公开课”,因此出现了滥用多媒体情况,先进的教学设备有时只起到了传统教学中的小黑板功能或幻灯片功能,一方面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另一方面又使得多媒体教学流于形式,成为花架子。

  4、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防止出现“放电影”。

  在平时的课堂的教学中,穿插一些短小的课件,确实能起到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的功效。但有时,尤其是公开课,一些老师往往将整堂课的内容做成多媒体课件。在讲授时,老师只要点点鼠标就可以一堂课的教学任务了。但其中却忽略了重要的一点,就是与学生的沟通,或者称之为师生之间的交互。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同时注意方式方法,扬长避短,为我所用,服务教学。

  多媒体教学反思 篇12

  《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这篇课文简要介绍了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到多媒体的运用的基本情况,展示了电子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和灿烂前景。内容平实,语言朴素。是一篇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

  由于我们大部分学生家庭经济比较富裕,几乎家家都有电子计算机,很多学生家里都有上互联网,学生对电脑很熟悉。所以,教学这一课时,我简单引入后就让学生阅读课文,然后直接问学生:“你知道电脑都可以干什么?”有的学生说出“打印文件、玩游戏”,有的学生说“电脑的用途可多啦,它可以听CD,看VCD,唱卡拉O,可以发邮件给你远方的亲戚朋友,可以和别人在网上用文字、用耳麦、用视频进行聊天;”等等我补充:“还有网上银行,有些银行业务可以在网上完成”。

  由于学生都对电子计算机有一定的了解,通过仔细阅读,认真思考,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锻炼了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我在教授每一段课文时,就着重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让大家讨论。

  最后,这课的教学,我最大的体会就是把以往刻板呆滞的课堂氛围,指导成轻松、活跃、和谐的民主气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得以很好的体现。

  多媒体教学反思 篇13

  运用多媒体进行物理课堂教学,能够充分显示所描述的物理情景,呈现物理过程,及时处理大量的数据和图像,能展现传统教学无法展示的连续过程的演变,形成鲜明逼真的动态效果,能很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感染力,改善课堂气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物理学是一门深奥抽象而又充满逻辑推理的自然科学,因此不少学生感到物理难学,尤其是女生,她们喜欢形象思维,对物理课常常是望而生畏。所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物理教学的关键。

  从信息加工理论分析,多媒体丰富生动的感性材料和学习信息造成的刺激会使人有新颖感、惊奇感或独特感。这种引起差异的刺激能引起或进一步唤起人的注意和感知,从而可提高信息输入和加工的质量。同时,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有效地融为一体,将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进而强化学生思维,不断刺激学生的兴趣、乐趣和求知欲,使学生兴趣盎然,充满自信地参与学习和探究,学生被带入了当时情境,学生置身其中,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就被吸引过去,大大提高了听课的兴趣,求知的欲望也被调动起来。赫尔巴特曾说过:“教学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一个阶段都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探究和行为。”曾经有学校做过一个统计,结果“经常运用多媒体上课”是产生物理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相关度高达百分之六十六。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仅如此,兴趣还是人们进行一切活动的动力源泉。中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心理发展并没有完全成熟,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主要是学习兴趣,特别是直接兴趣。学生一旦有了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能使学生越学越爱学、越学越想学。然而,学习兴趣并不是凭空建立的。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水平大多处在直接兴趣阶段,他们对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多少应用、在现代化建设中有多大的作用等一些长期效果往往不感兴趣,而对于他们听到、看到、亲身感受到的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却具有浓厚的兴趣。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去看看美妙的大自然,去听听悦耳的声音,去感受一下现代科学技术带来的变革,不但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探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反思 篇14

  1、本节课是一节主题任务驱动课,学生通过学习、实践操作来解决跟实际生活有密切联系的任务,是一节能全面培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给目标里具体要求。

  2、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处理是《信息技术基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视频信息的加工是其中一个项目。视频信息可以采用多种编辑软件来进行处理,本节课选用的是Windows自带的MovieMaker2.1。因为该软件的定位是功能完善的家庭式视频编辑软件,操作简单,运行速度快,很适合学生学习和使用。在素材选择上,本节课结合“校庆”活动,有较明确的主题任务和设计方向。选用这些素材,一方面能激发学生参与制作的兴趣,调动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校庆”短片制作,增强学生对母校的了解,培养爱校的主人翁精神。

  3、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因此在设计教学策略和学生练习活动的时候,要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去;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引者,要根据课堂的环境实际情况,辅助学生自主学习。考虑到教学内容的特点,对学生活动设置了上机操作、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评价等环节,既有师生之间的活动,又有学生之间的活动,并且这些活动都设置得较为合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确能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培养情感态度。

  4、根据课堂有效性原则,即时练习即时反馈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所学知识,加深理解,遇到的问题都在课堂在解决。

  5、本节课存在的不足之处。

  (1)可以考虑使用功能更强的编辑软件,如绘声绘影等。

  (2)可以更加深入了解校史校情,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对母校有更深的感情。

  (3)如果课时安排充分,在短片制作部分可以考虑增中课时,让更多的学生能完成作品制作。

  多媒体教学反思 篇15

  21世纪是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是人才竞争的时代,是追求高效率的优化效果的时代,它对教育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急需教育领域能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和出好人才。而传统的教育观点、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技术和方法已不能适应,以现代技术教育为手段的教学给教育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展示了一个新的天地。

  下面我以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情况来谈谈它的魅力和优势。

  一、巧用多媒体手段,突出教学的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以图形和动画为主要手段,同时可将图形由静变动,由小变大或由大变小,由慢变快或由快变慢。学生通过观察,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不仅可以接受到大量的教学信息,而且能获得清晰明快的感受。画面生动,图、声、文配合,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使注意力更集中,因而提高课堂效率。如在教《刻舟求剑》这则寓言,其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懂得不要以静止去看待事物,否则会坏事的道理。在教学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设置船动、剑不动的动画效果,让学生先观察然后再问学生:古人到了岸边会找到剑吗?由于观察了直观、动画的图片,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纷纷举手发言,不需老师多讲解,学生就能很清楚地明白这一道理,教学的重难点顿时迎刃而解,真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巧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新奇、多变的事物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刺激强度。采用了新颖的方法,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兴趣。而多媒体手段应用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教《海底世界》这篇课文时,我先播放海底世界的录象片。动听的音乐、优美的画面,不仅让学生了解欣赏了海底美丽、神奇的景象,而且让学生得到了美的陶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兴趣。看完了录像片后,学生学习兴趣都被调动起来了,个个兴致勃勃,热情高涨。

  三、巧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多媒体软件集图、文、声、像、动画等手段于一体,能够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地飞翔。在教口语交际《皮球掉进树坑了》时,先让学生说说电脑屏幕上打出的两幅图的内容,然后出示一幅空白的画面,同时放出一段轻松愉快的音乐,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想象。有了前面两幅说话的内容作基础,又创设了情境,学生在充分发挥想象的同时,激活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四、巧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a)观察能力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观察训练,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b)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手段开展教学活动进行思维训练,达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多媒体具有全面性、创造性、超前性的独特功能,老师要充分利用其资源,在平时的教学中多运用多媒体手段,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以培养出更多的创新的人才。

  多媒体教学反思 篇16

  自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蓬勃发展,其应用已遍及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正在对人类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同样,多媒体技术对现代教学也产生积极的效应,能为学生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我是一名多媒体爱好者,使用多媒体已有好几年的时间,我觉得应运多媒体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应用多媒体首先要转变观念。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它可将语言无法表达的东西通过声音、图片、视频等方式表现出来,学生只要认真听,仔细看,便可掌握知识。将多媒体应用与教学中,对于那些长期使用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教师的确难以接受,甚至排斥,并拒绝使用这项技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科技已成为第一生产力,教师必须树立“科教兴国”“科技兴教”的理念。教师要以积极的心态,认真学习,尽快掌握这一技术,让它成为我们教学的好帮手。

  应运多媒体要准备付出。传统教学中,教师只要熟悉教材,备好课就可以上课了,而应运多媒体除了这两个环节外,教师还要下载资料,制作课件,书写教案,其中包含教师的创造性思维,这样教师的工作量就会增加,教师也要为此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当然有付出也有回报,通过多媒体教学,我们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有劲,教学效果也会提高。

  应运多媒体要注意教师角色的定位。许多初次使用多媒体的教师认为有了多媒体,教师只要在课堂上把自己制好的课件展示给学生,学生通过观看课件来达到学习目的,教师只是一名“放映师”而已。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有了多媒体课件,教师在课堂上节省大量描述性的语言,但是,学生课堂行为的评价,重点难点的突破,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都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由此可见,课件只是教师手中的一件工具,并不能代替教师所有的活动。

  现在多媒体的应运还处在初级阶段,对多媒体的技术还没有完全掌握,多媒体的优势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因此,每一位教师还要深入学习,不断探索,让多媒体真正成为我们手中的“达摩之剑”。

  多媒体教学反思 篇1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发生了改变,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四个部分组成。教师通过教学媒体传输教学内容,学生通过教学媒体接收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发挥着桥梁纽带的作用,把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多媒体课件作为新生的教学媒体,它跨越出传统教育媒体的局限,把语言、文字、音乐、图像、动画等集于一身。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单一而枯燥,教师仅靠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来工作,教师累得够呛,学生也不轻松,常被大量的重复性学习压得喘不过气来。现在,多媒体进入了课堂教学,利用它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直观形象化,可以使枯燥的几何图形在计算机的演示下有声有色的动起来,大大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加大了课堂容量,为学生的学习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本应在课下完成的作业在课堂上就可以解决了,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利用它会使教师的教学更加轻松,富有感染力。

  利用多媒体,教师可将课程的内容有计划、有层次、由浅入深地展示给学生,当触及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或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或小组形式讨论,若有困难,则可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多媒体课件的直观形象化,生动有趣化,真正为教师解决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提供了最佳手段。同时创设出了激起学生的积极情感,进而形成了对知识的热烈追求、积极思考、主动探求新知识的教学环境;创设出了———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但是,多媒体的不合理滥用,不仅起不到优化课堂教学的作用,反而适得其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课堂重点、难点不能得到突出和突破,浪费教师或课件制作者的大量精力和体力等等。针对上述现象综合教学实践谈一谈笔者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要遵循趣味性、高效性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在数学学习时集中注意力、活跃思维。利用课件进行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媒体的画面、音乐、文字是否真实有趣,能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动并产生求知欲望。教学中的高效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花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的优点在于短时间内向学生呈现大量语言、图形文字,乃至活动画面等信息,让学生在优越的教学环境下获取更多的信息。

  二、制作多媒体课件需要注意的问题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运用多媒体课件是为了使学生在多媒体技术创设的优良环境中学习,觉得更有兴趣、更快、更好,同时让他们接受现代教育技术的熏陶。所以,编制课件必须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水平,从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出发,做到内容表达清楚准确,难易适当,趣味性强,问题的提出、回答及反馈易为学生接受,视觉、听觉要合理搭配,声音和画面要精选,以免干扰学生的视听,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三、课件应有较强的教学针对性,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媒体是为教学服务的,事实上,无论一个教师是多么善于表达、比划,也难以表现一些抽象和具有共性的知识内容,而这些知识内容又往往是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多媒体教学的过程再现等操作,便可以轻松解决问题,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顺次连结四边形(或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各边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是什么图形?”这是一道常见的题目,以前用传统的方法来讲,要在黑板上画出大量的图形,而且很难讲清楚,笔者用几何画板制作了一个课件,动态地展示了当四边形变为“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时,顺次连结四边形(或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各边中点所得到的图形的变化情况,使学生很容易掌握了这个规律。不要把一些很容易讲清楚的内容也做成复杂的课件,这样不仅教师费时费神,学生也抓不住重点。

  四、用多媒体教学要注意节奏在使用媒体课件教学时,要根据课堂的需要合理使用课件,不要出现教师在讲解课件的怪现象。课件始终应服务于教学而不是教学围绕着课件。所以,该使用的时候使用,不该使用时不用,避免教师急于向学生展示自己高超的制作技巧,一下子把课件从头到尾演示给学生,学生因此而倾倒,一堂课下来,学生只感到钦佩,而没有学到真正的知识。

  五、要巧妙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课件要不断推广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范围,创设条件,引导、鼓励教师多利用多媒体课件开展教学,而不是停留在公开课上使用;要在数学课上多平衡发展多媒体课件,使之多元化、多样化;要以提高教学效益为宗旨,选择合适的课件;要集思广益,成立多媒体课件制作组,共同研制,开发课件,以节省人力、财力,并通过网络来实现资源共享,以优化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

  六、尽量地让学生参与到课件的制作和操作过程中来自从媒体引入到课堂中来,教师一直是课件的操作者,学生虽然受到了多重感官的刺激,但是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是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所以,尽量让学生参与课件的操作和制作过程,如此会使学生不仅是学习者更是研究者,这样的课堂会彻底改观,学生的参与意识会空前高涨,学到的知识当然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几何画板”软件当然是首选,据了解,国内已有大批学校开展了“画板”教学,教师和学生一起制作、一起操作、一起研究,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实践证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生动、形象的描述,能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展现知识的内在规律,突破时间、空间、抽象、宏观、微观的限制,让学生充分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开拓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多媒体课件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中介,运用得好坏直接关系着教学实践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因此我们必须努力研究多媒体课件的特点,在实践中多用、巧用、妙用,充分发挥其作用,优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多媒体教学反思 篇18

  《小露珠》写了小露珠由形成到消失的过程,以及小动物和植物对小露珠的喜爱,表现了小露珠外表美丽,心灵美丽,她在美化、滋润万物的同时蒸发了自己。赞扬了小露珠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的高尚品质。本文融科学知识、优美语言、思想启迪于一体,有利于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语言准确、生动形象,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很好的凭借。

  我从网上收集了很多优美的图片内,并根据我上课的需要制作成了课件。

  如何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并且紧紧抓住课文中每一个美的要素和亮点,激发学生去咀嚼、品位、感悟文中小露珠的外表之美、心灵之美?是我教学的重难点。

  (一)复习导入。

  上课伊始,先出示谜语,导入我要讲的课,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小露珠形成这一抽象的过程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聆听美的声音,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的形象,使学生对露珠形成了表象,具有了感性的体验,为学习全文创设良好的意境。第一自然段就在我的范读和画面展示中顺利地被学生复习巩固完毕。在这一环节中,利用多媒体的动画效果吸引学生注意力,达到教学效果。

  (二)形象演示,感悟品味。

  课文的2—4小节描写了三个小动物来到小露珠面前赞美小露珠的情景,这三段话有两个显著特点:比方形象;动词确切。为了让学生感悟第2个特点,我利用多媒体动画,学生从画面上形象地看到:青蛙蹦到大荷叶上;蟋蟀爬到草秆上;蝴蝶落在花朵上。这时图下出示三个句子,引导学生读一读,好好体会加点的词把三个小动物的动作写得多么准确啊!“蹦、爬、落”这三个动词生动地写出了三种小动物不同的活动特点和生活习性。在以上教学中,这些知识不是靠老我空洞的讲解传授给学生,而是通过动画让学生心领神会,使字词训练落到实处,同时把学生引入课文情境,获得美的享受。

  (三)图文互补,内化积累。

  课文第6小节描绘了一幅小露珠反射着霞光,使得所有的植物都变得格外精神、格外生机勃勃的美景。我在让学生通过两次自由读充分感知这一小节的内容后,请学生思考“植物们为什么喜欢小露珠?”我重点理解了“光彩熠熠”这个词语,出示与该词相对应的迷人画面,让学生比较“黎明时的小露珠”与“霞光中的小露珠”有了什么不同?学生通过看图比较,知道了这时的小露珠更美了,不仅晶莹透亮,还有了美丽的色泽。

  为了让学生知道小露珠不仅用自己美丽的身体装点了植物们,还用自己的身体滋润了他们,我创设了一个情境,让学生明白到小露珠滋润了植物们,被滋润后的花儿更美了、叶儿也更绿了。这就为后面的想象说话奠定了基础,埋下了伏笔。

  然后,我展示了一组小露珠的图片,一边出示,一边从“装点”和“滋润”两个方面来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学生对小露珠这两方面的印象更加深刻了。

  当学生能美美地读出该小节后,我带着学生一边想象,一边复述该小节内容。

  在以上教学中,我提供了很多美丽的画面,当课文中抽象的文字有了具体可感的画面作为依托后,学生便积极主动地积累课文中的语言,并进一步使之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四)启迪想象,情感升华。

  课文最后一节描绘的是小露珠变成水蒸气离去时,植物们与之深情告别的场面。白杨树向她招手,喇叭花动情地吹奏着乐曲。此时我引发学生想象:向日葵在风中直点着头,好象在说:学生总是在说:“留下来吧,小露珠!”或者“小露珠,你别走啊!”还有的学生侧重于要小露珠留下来帮助他。我评价时就问:“小露珠为我们做了这么多的事,有没有要感谢小露珠的呢?”“你要感谢小露珠的什么呢?”让学生懂得不要只知道对别人索取,接受了别人的帮助应当表示感谢。这一环节的设计起到了潜移默化地育人作用。

  小露珠呢?她面对植物们对自己的挽留和感谢,她的心里又是怎样的呢?从文中“笑盈盈”一词,学生感受到了她的快乐,小露珠的快乐是因为她帮助了别人。从而升华了主题,学生体会到了小露珠的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

  这节多媒体教学使学生通过观看童话故事般的课文情节,深刻的记住本课内容。是童话的抽象性在现实中展现出来。可以让学生们在很直观的条件下体会本课的内容。

【多媒体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多媒体教学反思06-10

多媒体教学反思06-25

妙用多媒体 教学反思12-05

多媒体语文优秀教学反思06-10

多媒体教学设计反思论文06-13

语文多媒体教学反思论文06-13

有关多媒体教学反思论文06-14

教学反思:我对多媒体教学的点滴感悟01-01

多媒体优秀教学反思(精选5篇)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