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优秀教学反思(精选10篇)
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地理优秀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地理优秀教学反思 篇1
不知道为什么,实践了一年的合作学习,成绩的突显让我确实看到了应试教育所不可企及的效果,学生的积极性在不断的提高,在学生发自肺腑的言谈中,对学习对人生对生活的渴望与美好的期待都在悄然的扎根于学生的灵魂深处,学生对我的钦佩与感恩都让我感觉到作为老师的一种满足感和自豪感,虽然一直以来,我感觉自己也没有做什么,只是做了一名老师本应该做的事情,但学生对我的仰慕与信任却让我在平淡的生活中寻得一丝丝心灵的慰籍,在课堂这个社会小舞台的角色扮演上,在心灵和心灵碰撞的空间里,在创造思维激情的勃发里,真真正正的感受到学生与老师其实是互助共勉的,相互激励相互携持,我们才走到了现在,也体验到丰收的喜悦。但此时此刻我内心的不安也在隐隐约约的闪现,不知道自己在担心什么,或许一路走来,曾经的享受课堂的激情,曾经夜幕静谧下思维的缓缓流淌,曾经梦想的执着,都在褪掉鲜艳的颜色,轻车熟路的风景或许已经引不起我太多的眷恋和向往,冥冥之中我感觉到自己内心的疲累,或许这一切在考验着我曾经的教育的理想和信念,也或许在担心,自己的智慧不能满足于日臻成熟的教学方式所要求的新的创造和改变,我有点感觉力不从心。
当感触于出外学习的一节课,看到人家成熟的合作机制,看到课堂上学生那饱满的热情和求知的渴望,以及用不同的方式展示精彩的自信,我忽然感觉到自己所无法达到的高度,也忽然感觉到势单力薄的孤独,当看到小组长以主持人的身份将一节课演绎的犹如春晚的精彩,我内心触动了,如此的课堂不就是求知,交往,审美的有机结合和统一吗?而这样的课堂不就是成功教育的基石吗?而反思我的课堂,虽然学生看似热热闹闹的学习气氛,但也掩盖不了粗线条的单薄,学生饱满的热情或者仅仅是为了小组的分数和荣耀,而不是真正的把学习看成自己的内在需要,自己展示生命精彩的机缘,与我所倡导的让学生做有智慧的人的目标还相差甚远。当我试着将这种表面的方式挪移到我的课堂上时,才发现那仅仅是没有灵魂的邯郸学步东施效颦,是折断了的枝叶没有根部的滋养,也许一切还得从长计议,慢慢做起。这一节课的尝试,让我感觉自己课堂的任重道远和迷茫。
静心思索的一刻,我总再想,这一生我到底在追求什么?或许这个命题值得每个人去玩味深思!做最好的自己,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简单快乐就好!
初中地理优秀教学反思 篇2
几年来的教学,有得有失,感触颇多,但始终不断地在反思着,以期自己的工作能有所进步。以下是针对自己近年来的地理课堂教学的三点反思。
反思一:走出教材,走近生活
地理课本中的案例有些并不符合地方学生的经验基础。因此,很有必要根据我们地方特色、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知识背景来创设情境、设计案例。
反思二:学生活动要有“质”,即体现思维性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但如果课堂活动有量无质,则活动的价值也就丧失殆尽。一堂课下来热热闹闹,恐怕留在学生脑海中的只有热闹的场景,很难有真正的思维活动。课堂的学生活动是为了更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教学方式,因此流于形式的“活动”是形同虚设的。为了能使全员参与课堂活动并提高其有效性,应努力提高活动的
“质”的水平。对探究问题或任务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经验水平;情境的创设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并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活动过程中要多加鼓励,创造“思维性讨论”的气氛,激发全员的参与欲望,并注意适时评价。
反思三:转换传统的师生角色,学生是课堂的主角
在课堂的探究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充当探讨问题的主人。这一从引导者到组织者的转变,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从思维的角度讲,学习过程是一种具备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需针对不同情况做出适时反馈,引导使之朝有利于知识建构的方向发展。例如:在讲到目前的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时,应该让学生来谈谈,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供互相交流的机会、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某些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自己感悟出问题的严重性,进而去思考其产生的原因,从而得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教学过程中的有效策略
1、课前抽查,查找问题,找准切入点。
要增加教学的针对性,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认真研究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加强集体备课,研究每一节课的地理主干知识和考点内容,针对主干内容和考点内容设置情景,找准重难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延缓判断,留给学生自己思维的时间和空间。
课堂教学中要留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陈述自己的思维方法,不断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在交流讨论时让学生自主交流,少讲解甚至不讲解,给学生思维的空间。
3、开放地理课堂。
教学内容开放,关注社会重大的科研成果,关注国内外重大事件,联系实际生活,其次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要多样,尽可能运用多媒体教学,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陈述自己的观点和方法,让学生展开辩论,越激烈越好,再次,作业设置要开放,作业形式要多样,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开放和多元,充分肯定学生,关注其差异性。
通过一学期的地理教学工作,学生们对地理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了解到了地球和地图知识、陆地和海洋知识、天气与气候知识、居民与聚落知识、发展与合作和人文环境等自然地理知识,并认识到学习地理与生活的关系,认识到了学习地理的重要性。所以说学习地理是很重要的,学生们都从思想上重视了地理这门学科。
通过地理教学提高了学生的民族素质。地理教学贯彻了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就使他们具备所必需的地理基础知识,我们的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而不是单纯为了升学,或者只是依据地理学科知识的科学性,系统的去确定教学内容。
通过地理教学树立了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认识到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通过地理环境中的各种资源发展生产。在利用合理时,就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利用不当时,则会出现生态平衡遭受破坏、环境被污染等危及人类生存的问题。这样就体现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全世界、面向未来”的宗旨。在教学过程中,我收集一些地理材料和图片,使学生认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如何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发展工农业生产和社会进步,以及不同的国家所出现的程度不同的环境、资源、人口等问题,增强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4、结合教材特点,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关注学生的学习出发,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形成和谐、融洽、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不是看老师讲得如何,关键看学生能否成为学习的主人,看学生学得如何。初中学生,正值求知欲、表现欲非常旺盛的时期,在课堂上学生厌烦教师的“满堂灌”,迫切希望自己能在课堂上有“说”的机会,教学参与意识非常强烈。湘教版教材在知识的表述上避免了冗长的文字叙述,文字表达简洁明了,从教材的结构和内容上看减少了很多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加大了“活动”、“阅读”、“思考”方面的篇幅内容,使“活动”、“思考”成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教材特点,让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为学生创设“多说”学习情境,师生一起讨论,共同完成的教学目标,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化,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新知识,提高能力,初步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形成正确的科学观。
5、讲究学习方法,培养创新精神。
教材倡导对学生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培养和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根据教学的内容特点及学生年龄特征,开展探究学习法,为学生创设一个具有研究性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形象感知、自主感悟、合作讨论、相互评价、自由表达、创造想象等探索性活动中,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和创新的情感,逐步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初中地理优秀教学反思 篇3
当初因为参加讲课比赛,感觉课堂上的学生离我那么遥远,感觉课堂好像是我一个人的舞台,学生只不过是我为了证得一张证书的工具,于是,从讲课比赛舞台退出来之后,自己悄悄地进行了课堂的教学改革,试着把课堂还给学生,尝试着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享受。于是,在那以后的日子里,我的课堂上学生激情飞扬了,被压抑,被奴役的性灵得到了释放,课堂上有了学生灿烂的笑容,我也曾享受着这样的快乐而幸福的生活着。有见地的领导也被这样的课堂感染着,于是喜欢上了这独属于我的课堂。这只是因为我们对青春生命的尊重和对未来年轻生命的担当。
日子就这样如小河流水一样,慢慢地往前。天高云淡的生活,石中清流滴滴,篱落飘香,树头红叶翩翩,疏林如画。但风,但雨耐不住这样的寂寞,于是心生醋意,一阵风来,一阵雨来,让云儿暂时找不到了自己的归宿,也冲昏了自己的头脑,度过了一阵浑浑噩噩的日子,但,风和雨是经受不住岁月的推敲,天高云淡才是生命的常态,饱经风霜让天更高,让云更淡,更成熟,删繁就简,才顿悟了生命的真意,才了悟生命的真实!生活不是非黑即白,非白即黑,混合色调才是通融的人生。严嵩不一定就是坏蛋,海润不一定就是好人,“知行合一”才是生命的最高境界。
又是一次讲课比赛,虽然几经曲折,但还是站在了讲课比赛的舞台上,不同评委的口味,不同的教学理念,迥异的教学思想,冲撞着我这只属于学生激情飞扬的课堂,于是,在几分清醒,几分醉中,我又茫然了,回来思索了良久,甚至一小段时间内对这属于学生的课堂缺乏了兴致,我要提炼属于自己精彩的课堂,反复观看全国名师的视频,反复钻研教材,不厌其烦的向我的同事请教我不懂得地方,对一个问题的处理都要思索再三,这一切,让我在一段时间内,感觉课堂上的我激情飞扬,自信满满,天下英雄舍我取谁!学生间或被我的情绪所感染,也有时和我一起随声附和着讲课的话语,但是,在更大的程度上,原来属于学生探究的快乐没有了,学生互相讨论问题的热情没有了,学生对知识顿悟的眼神没有了,课堂又回到了灌输知识的藩篱中,午夜梦魂,心生愧意,耳畔总会想起领导多次对我的话语“学生精彩的课堂,才是真正的课堂,不要在乎其他,坚持走自己的路子。”在黑暗前的黎明到来之前,又出发了!或许我会笑,或许我会哭,但这一切都不重要,有观众的舞台是精彩的,有喝彩声的舞台是喧闹的,但没有观众的舞台确实真实的!
说来,讲课比赛与同事相比我很失败,我羡慕同事的成功,但我不嫉妒,因为做好自己永远比嫉妒别人更重要。上帝赋予每个人的都是均等的,做好自己才是对生命的无比尊重。执着了六次讲课比赛,却没有一次自己满意的成绩,省讲课比赛的舞台或许对我永远是遥不可及的梦,但我依然会走好属于我的每一步,或许仅仅只是相夫教子,夫唱妇随,仅仅是和同事之间平平淡淡的生活着,嬉笑着,但我依然快乐着!
初中地理优秀教学反思 篇4
气候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自然条件之一。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尤其对农业生产来说,它是一种取之不尽的自然资源。
本节主要讲述了天气和气候两个不同的概念及其区别,以“当你清晨背起书包走出家门最先感受的是什么?”为切入点,用身边的问题引起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体现课改中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引导学生归纳出天气的概念。之后又附有天气符号、卫星云图以及相关图片,可以帮助学生轻松掌握天气预报的知识,更能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小活动”题目的设计也是结合实际,让学生了解天气与生活的关系,反映了当前课改的提倡的“学习有用的地理”。
一、学习身边的、有用的地理知识。
天气和气候,如果按传统的授课方式,讲起来会有些难度,因为气候、卫星云图等专业术语很抽象,而本节课从身边的地理现象出发,从同学们的观察、回忆入手,了解天气和气候,教案中列举了既浅显又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说明掌握天气预报的重要性,使同学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得到知识。
二、给学生独立思维的空间。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请同学们自己发现问题,师生一起探究问题。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凸现,课堂上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思维还给学生,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成为课堂的主人,营造出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和个性张扬的空间,充分体现新课改精神。
不足之处主要有:
(1)过程与方法的结合有待提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角色的分工应细化,特别是组内的弱者应真正在其他同学的带动下有所提高,课堂不应总是尖子生唱主角,应使教学真正面向学生。
(2)师生的交流的平等性应加强。在提出问题时,应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际出发,而不是一味把学生的思路往自己设计的路上引,问题的设计不宜太大,应站在学生的认知角度剖析。
总之,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对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探索,运用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才能适应当今教育的要求。
初中地理优秀教学反思 篇5
一、反思是否具备新课程的教教育教学理念
近几年,初中地理与其它课程一样实施了新教材,我作为一名从教近20年的地理教师非常关心新教材的内容,拿到教材后,深感教材的难度明显降低,但趣味性和实用性明显提高,从而要求体现学生的主动学习,而新课标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那些理性的共同的知识,更要关注学生个性的差异,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为此,我经过认真地反思,认为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在地理教学中应从有利于学生“生活再现”和“终身发展”入手,建立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作为一名教师应与时俱进,放弃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创造条件。以“34个省级行政区”(《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学为例,该教材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法中的讲述法组织教学则效果不佳,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尝试以“快乐教学”中的巧用游戏法,采用多媒体技术制成“ 中国政区拼图”,引导学生开展拼图竞赛活动,寓教于乐,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活化了课堂教学。同时,在教学中鼓励学生通过网络、报刊杂志及其它媒体获取地理信息,并适时的交流,给学生以施展才华的机会,同时在交流信息的过程中,给予及时的指导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反思教学中如何进一步强化地图教学
翻开地理新教材,我们会发现文字篇幅有所减少,各种地理图表去占了近一半的篇幅,如地形图、政区图、气候图、人口分布图、照片等,还有各种统计图表,不仅具有形象、直观、信息量大、空间性突出等特点,还可以形象、直观、准确、趣味的表现地理事物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课堂上面对课本里种类繁多的地图,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我经常反思在地理教学中应怎样充分发挥这些地图的作用?又如何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读图、析图、描图、绘图?怎样将地图变成学生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怎样培养学生查阅地图、获取地理信息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等等。
鉴于这种情况,我主要通过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等)和传统教学方法(如挂图等)相结合的方式,有意识地将地图展示给学生,从地图的三要素入手,教他们认识地图信息,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使他们提高看图的兴趣,从而养成看图的习惯。例如,在“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的教学时,首先出示“中国的地理位置图”然后提出问题:“从东西半球或南北半球看,我国分别位于哪个半球,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看,中国的疆域对我国发展的作用?”并要求学生在图中找出答案,然后让学生再看教材,看一看自己的分析与教材是否一致。在教学俄罗斯时,请同学看一看俄罗斯地跨哪两个大洲、以什么地形为主、有什么特点,纬度位置怎样,什么是影响俄罗斯农业的主要原因……使学生通过看图感受到俄罗斯人口少却要进口粮食的原因。从而养成读图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中,作为地理教师在上课时,常常提醒自己一定要有用图的意识,用图导入深入,用图突破教材重点,解析教材难点,给学生以直观易懂的印象。
初中地理优秀教学反思 篇6
不知不觉在潘庄中学的倒数第三周课也已接近尾声,经过精心备课,认真讲课,及时注意学生的反馈,这一周我对我的`学生、对我的课堂、对我的教学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首先自己教的是普班的学生,虽然每个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是最好的,但是我们不能以一条水平线来要求,来衡量所有的学生。在这两周的讲课与听课后,我不得不承认普班的学生,他们的基础确实相对差一些,对他们的要求只能是及格万岁,当然也有学习好的同学,我要做的就是让高分继续保持,让低分的同学争取及格。
其次,是自己的'课堂。由于自己是个实习生,而且打扮的也不成熟。所以在学生们面前没有威严,上课时学生们较随意,上课纪律较差。所以我的课堂,首先要抓的是纪律,其次才是学习。
最后,也是重中之重,是我的课堂。这周学校组织了特聘名师听课,我的指导老师张老师、地理组的沈老师、王老师还有另外一个实习生去听了我的课。课后张老师、王老师给了我很多指导性意见。张老师强调:
①我讲的速度太快,有点儿赶的意思
②大部分的内容都是自己讲出来的,讲知识点的时候,要让同学多记一下;讲题的时候,应该多提问下学生,让他们说选哪个哪儿错了;把睡觉的人叫醒,让他们回答问题,如果自己老在那讲,学生会感觉没他什么事,也就难免睡觉了
③讲得多会感觉没重点,咱们知识点在黑板上罗列就是1、2、3、4几点,多的不要写。
④有讲错的知识点,千岛寒流经过的是斯堪的纳维亚岛而不是朝鲜半岛,以后模棱两可的尽量不要讲,要多听课,多学习
⑤需要讲清楚的要讲透彻,例如纬度地带分异是随纬度变化方向变化的,而不是纬度方向。王老师也给了很多意见:首先她赞同张老师的说法并强调讲题的时候没必要每个题都讲,简单的题一遍过,难的题重点讲。普班的学生还是让他们多记记。
为期一学期的顶岗实习要结束了,我很舍不得这里的老师和学生们,虽然有的孩子还很不懂事,虽然他们还是每天叽叽喳喳,永远不知道高考的迫在眉睫,虽然他们还是忍不住上课说话、走思,想一些青春期萌动的事情,但是他们是我可爱的学生,他们是我永远美好的回忆。
初中地理优秀教学反思 篇7
最近在讲解利用经线和纬线时,学生学习起来觉得很难,在第一个班讲解的时候发现有点不协调。经线和纬线是本章节的重点和难点,理解掌握后对以后的地理学习,还是地理兴趣的培养都是个关键点。怎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呢。正好最近在学习理论的时候看到地理智能这一名词,深有体会,我是不是可以从这里找突破口呢。
地理智能,实质上是指一般认知能力和智力在地理学习中应具备和体现出来的能力和智力体系。能力是“指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特性”。在学习地理知识时表现为能够完成读图,从图中了解所要表达的地理信息。智力则是“指人能顺利从事多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识能力的有机结合,其中,以抽象思维能力为核心。”它所呈现的是学生能将文字的内容返回到地图上,会画图。
如何在此课中去培养学生的地理智能呢。首先是重视和抓好地理概念的教学,为培养和发展智能打好基础。例如,我第二班上课的时候,在学生能牢记经线和纬线的定义后,让学生在地球仪上准确的指认出纬线和经线。就比在第一班上课时好的多,学生反映很积极基本上都能指认。在此基础上画出经线和纬线,从立体图到平面图,学生更容易接受。竖线表示经线,横线表示纬线。然后顺利的进行经度和纬度的讲解。完毕后必须让学生认识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0度和180度经线,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经线等,为下面的讲解先作一铺垫。
其次是通过各种方法刺激学生对地图的感知认识。培养学生正确读地图的方法和习惯,老师带领学生一起画地图,加强学生对地图熟悉度。在学习七大洲和四大洋那一节,学生在简单描绘世界地图后,将各大洲和大洋的名称填写在自己画的地图上,然后让学生相互的指出画的不足,进行修正,以加强各大洲和大洋相对位置的记忆。我想学生以后看到世界地图就不会陌生。以后遇到填世界地图时,会比没有画图前得心应手的多。
最后是到生活中去找地理事物和现象,以加强学生的记忆。这里的记忆,不是让学生生吞活剥、死记硬背,而是指学生对地理事象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和再现。学习地理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体会地理在生活中的用处,知道学习地理知识的一些简单的原理对培养地理智能是最关键,也是最有影响的。如对地球公转的现象的理解,学前引导他们感受四季的变化,学完了,得让学生回过头去感受一年中白天和黑夜时间的变化和正午时候影子长短的变化。学生自己能亲身的感受到一年变化,夏季白天长,在校时间长,冬季相反。明白了缘由,对地理产生兴趣,以后能去观察世界的变化,自己总结原因。如我们在讲解气候特点时,让学生自己概括自己生活的地区的特点,然后向周边地区去扩张,由点到线,在到面的去理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对生活感性认识基础上,通过学习,转变成理性认识,逐步提高了学生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观察、记忆、思维能力,慢慢形成和确立正确思想观点,提升和发展地理智能,最终学生的能够全面发展。
以上是我的一点不成熟的思考,本人感觉还是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和提高成绩的。
初中地理优秀教学反思 篇8
所谓高效课堂是指在常态的地理课堂教学活动中,透过教师引领和全体学生主动而用心的思维过程,在单位时光内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地理教学任务。我在具体的地理教学中,始终贯彻“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合作学习、学生互教、当堂检测、规范要求,表扬奖励”的教学原则,努力构建“自学自测,互学互助,导学导练”的地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传统以“教师教”为课堂主导的教学观念为“教会学生学”的教学观念。因此高效课堂能否成功的核心在于学生是否真正的参与到学习中来。这就给老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作为“教师教”教学模式的主体,教师只需要把握自身的教学逻辑,课堂相比较较好把握。但是要转换成“教会学生学”以学生为主体,那就需要从根本上转换观念,要设计一系列教学环节,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这样对教师的要求无疑是提高了,不仅仅要自身知识技能娴熟,而且还要掌握课堂调动技巧。经过一学期的摸索和经验积累,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一、“自学自测”注重导入、引导目标
“自学自测”是指学生根据老师布置的学习目标,采取自学的方式,能够自学教材,阅读地图,查找资料等等,把握课堂学习知识点。也能够根据老师预先设计“导学案”,结合教材、插图或老师带来的挂图,找到相应问题的答案。
1、要求学生结合学习目标或“导学案”,自学教材。
2、学生自主完成学习目标或“导学案”相关问题。
这是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起始阶段,教师要重视课堂导入的艺术,利用精彩的语言或多媒体手段(图片或影片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台湾省”时,先指导学生透过配乐朗诵“乡愁”,并与音乐烘托气氛,创设一种富有感情的场景,情景交融,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体验内情绪感,心灵受到感染熏陶;从而产生情感冲动,迸发出强烈的爱国感情和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
就地理教学来说,教师能够透过投影屏幕或板书黑板,把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出现,然后学生熟读教材,能够透过看书、读图、查阅资料等方式完成问题。当然,教师要备课充分,设计要有重点、有针对性,才能在课堂上得心应手、有条有理。例如:在讲台湾地区,台湾不仅仅和祖国大陆处于分裂状态,同时她还是与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等近年来的热点问题联系十分紧密的地区,透过投影将将相关的资料或影片片段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角度理解此刻国家间冲突的原因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就“海洋与陆地”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结合世界地图,在图中找出“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四大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并要确定它们在地图上位置,同时在导学案上填图,这样在考试中无论填图还是选取都能迎刃而解。
“自学”阶段,我们一般不要打断学生的思维,应让学生多渠道、多手段自主获取知识,解决问题。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自学状况,及时发现学生思维中的薄弱环节,为下一步指导学生“互学互助”做准备。
二、“互学互助”小组合作、交流
“互学互助”是在学生“自学自测”的基础上,采取“生生互动”对知识点质疑、释疑,让学生就自学过程中的难点或易错点相互讨论、交流。
1、学生小组合作是关键,是课堂的高潮部分,是学生真正获取知识和学会寻找知识的重要环节。
2、学生对“互学互助”中出现的问题要加以归纳和小结。
在这个阶段,对疑难问题相互讨论,能够先在小组内部让自学潜力强,领悟潜力快的学生与同组的其他同学讨论,适当的讲解,使学生在互相帮忙的良好心理氛围中完成学习资料,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然后,一部分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能够跨小组来解决,这组学生能够帮另一组学生,把学生能弄懂得学生自我弄懂。那里要明确肯定学生的合作成果,并给予表扬鼓励。最后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或易错的难以理解的问题,能够由教师采用提问讨论的形式,让已会的学生来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体验成功的喜悦,认为学习是“乐事”而非“苦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
三、“导学导练”教师精讲点拨、学生检测评价
“导学导练”是在学生“自学”“互学”的基础上,教师精讲释疑,学生对刚领悟的知识透过练习加深理解,进一步巩固的作用。
1、教师要寻找有针对性的问题、难点精讲点拨。
2、教师要督促学生在规定的时光内完成练习,并引导学生反思,对本节课进行评价。
就“中国地理四大区域”的划分界线,教师在设计“导练”题目要根据教学实际,有条件能够利用投影仪把区域图投影在大屏幕上,透过简单的动画箭头在图上划分出每两个区域的分界线。例如: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用箭头在图上划出秦岭-淮河一线,这样更直观的把知识点表现出来,有利于他们的记忆;其他区域之间的界线都能够透过投影来解决。不管在前面的“自学”还是“互学”中,改善了教与学的活动方式,使教学信息传递方式更加生动活泼,教学资料更加形象具体,学生的思维活动更加用心活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力地促进了学生智力的发展和提高。
这一环节最重要的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现学生个性是有待激励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学生,激励学生,激活求知欲,帮忙学生树立信心、体验成功、激发兴趣,使每一节课都成为下一节课的“加油站”,持之以恒,从而真正让每一位学生学会自学、学会思考、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总之,我们要突出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习潜力、方法;必须要树立“一切为了每位学生发展”的理念,根据学情,透过小组讨论构成疑点,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可直接由教师集中讲授;要使学生明白怎样阅读、提问、讨论等;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抓好小组长的培养,明确每位学生在本组中主角的定位。相信学生的自学潜能,大胆让学生自学,引导他们自学。到那时,我们不仅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习惯,而且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地理优秀教学反思 篇9
地理新课程用图文并茂的资料,形象直观的图表、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贴进学生生活的课堂活动,创设了充满时代气息的地理教学情境。面对这样的教材,你该如何使用?又该怎样上课?怎样发挥教师的作用?怎样挖掘学生的潜能?……需要地理教师冷静、积极地不断反思,才能适应新课程下的地理教学。
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很注意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来积极思维与想象。如:每节课的开始,我总是对学生说:"这节课,让我们来共同研究,一起探讨有关……的问题。"我觉得过去经常讲这节课学习或今天上第几章……,总还有点居高临下,我教你们跟我学的味。上课期间,适当允许学生随时举手提出问题,讲出思想的火花;课堂提问经常问"你说呢?""你认为呢?""你的观点呢?""你的看法呢?""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再想想看?"等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也经常以"很好!""太棒了!""很有新意!""你真会动脑筋!"等语气来及时赞扬鼓励。这样做,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记得有天在初一(16)班上课时,一位男同学突然举手问:"老师,你说海拔越高,气温就会越低,可我想,喜马拉雅山的海拔那么高,应该比别的地方离太阳更近,气温怎么会低呢?"气候一章已经上完,这个学生却在几天后提出疑问,说明他上课时认真听、认真学,也认真想了,可总是解不开。在书上是肯定找不出答案的。我想了一下,用最浅显易懂的话解答了这个问题,并当众表扬他爱动脑筋,敢于提问。这件事提醒了我,书本没有讲到的知识,可能有的学生会去想,也可能有的学生心存疑问,苦苦思索又觉与书本无关,就算了。我很快在别的班级上课时举出这个事例,并鼓励同学们质疑问难。
每当空闲之时我还在反思:一些学生在上堂课的表现,思绪是否还游离在课堂之外?为什么个别学生上课时表情冷漠,眼神空洞,甚至上课经常不带书?曾试着和他课后交谈以示关爱,于是曾经,他听课认真,不再干扰课堂,而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原样……或许是因为没有及时赏识他的各种变化?还是因为没有满足他的基本需求?差生转化还有哪些好对策?都值得在以后的教学中去思索、去探索。
一、要结合教的材特点,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形成和谐、融洽、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不是看老师讲得如何,关键看学生能否成为学习的主人,看学生学得如何。初一学生年龄在12、13岁左右,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求知欲、表现欲非常强,在课堂上学生厌烦教师的‘满堂灌’,迫切希望自己能在课堂上有表现的机会,教学参与意识非常强烈。老师应该最大限度的在课堂上设计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问题、教学情境,加上新课标下的教材在知识的表述上避免了冗长的文字叙述,文字表达简洁明了,从教材的结构和内容上看减少了很多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增加了‘活动’、‘阅读’、‘思考’等的版块的内容,还提供了大量的直观性图片。新课改的教材特点,也为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学习对生活有用的知识,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学习对生活有用的知识’是新课程标准中非常重要的教育理念。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可以说,学习地理学科,是为了更好的适应我们的生活环境。上册地理教学中,有许多“生活地理”的内容。由于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学生看得到、摸得着,学生容易接受,便于理解。例如,在讲地球的运动时,可以用这些生活中的问题来导入“太阳每天从哪边升起,哪边落下?”“为什么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着白昼和黑夜”“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什么美国人总是半夜爬起来看直播”“一年有四季,什么季节影子上,什么季节白昼长”等等相关问题;在讲天气与气候时,让同学们一起探讨获取明天天气的途径有哪些,让同学们自己做天气预报播报员,在乐中完成教学目标,这些生活中熟知的现象拿到课堂上,会大大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初一学生年龄较小,缺乏生活经验和生活技能,因此结合教材资源,如在讲《地图》一节时,提出‘野外迷路如何定向’这样的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应对生活中的困难,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生活能力。
三、运用现代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所谓‘教无定法‘对于初中地理学科来说,其独特的学科性质,更使得地理课堂上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我们几乎可以借鉴所有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以及其他更方面的实际情况,结合多种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地理课堂在多种教学方法的变换中,极大的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我认为直观教学法在地理课堂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几乎在每堂课都要用到。如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地球的运动,如各种天气各种气候的景观图,让学生在直观教学中,更快的理解、掌握和记住了地理知识,特别是各种地图的展示,对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构建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在学习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一节,“中国在世界的位置图”“中国疆域图”“中国行政区划图”都是不可或缺的地理教学用具。
以上我在初中地理教学上的一些思考。教学反思是一个老师必不可少的成长过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也会更多的去思考,让自己不断在反思中成长成熟。
初中地理优秀教学反思 篇10
在教学过程中,反思是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经验、增强课程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同时,我们也充分考虑到普通高中教育的基础性这一特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注重了学科基础知识的落实,尽量使每一个学生掌握地理学科最基本和最核心的知识,为进一步提升奠定基础。这一学期的高一地理新课程教学工作,收获多,反思亦多。现将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做一反思,以利于指导自己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1、反思是否已转变了自己的角色
教师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来积极思维与想象。
2、反思是否已学会欣赏学生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同时,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
(1)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
(2)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
(3)尤其要注意赞赏那些智力一般、成绩一般、性格内向、胆怯的学生。这样做,会有不少惊喜的发现。
3、反思是否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依赖性很强,这就需要教师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知识,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有一定成就感,激发学习的兴趣。学生的本性向善,天生就有一种有所作为、被人赏识的需要,他们需要自我实现,自我尊重;需要得到我们的支持;需要有对其他同学的生活产生影响的机会;需要做有趣并且有挑战性的事情等等。
4、反思是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具有独特的优势。地理亦文亦理,涉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多方面的知识,更能激起学生质疑、想象和创造的欲望。因此,只要努力用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不仅能发展学生的地理才能,而且能养成学生勇于创新的品格。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自信敢为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总之,目前的新课改处于不成熟的探索阶段,要正确、深刻地认识与理解现代地理教育的特征,突破旧的思维方式,逐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学观、质量观等素质教育新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审美打下扎实的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初中地理优秀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初中地理优秀教学反思01-15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二的地理教学反思10-12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优秀6篇04-13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01-15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精选】06-28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10-26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反思_地理教学反思03-10
初中地理的教案教学反思03-19
初中地理教案教学反思03-19